一、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钢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心[1](2021)在《基于无人化技术的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研究 ——以无人化推土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无人化逐渐成为工程机械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现有的无人化工程机械多为无人化功能的简单堆砌与生硬结合,从整体上缺乏系统、深入的工业设计研究。本课题从无人化技术入手,以无人化推土机为例,研究工程机械作业场景中用户、工程机械、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面向工程施工作业场景的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在多种工程施工场景下的作业需求。首先,本课题对当前国内外无人化工程机械产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无人化工程机械的产品发展趋势及优缺点,并列举了无人化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其次,以工程机械操作员为目标用户,对工程施工作业场景和用户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初步总结用户在进行实际作业的过程中对无人化工程机械使用的痛点、功能改进期待以及新功能展望。然后使用情境分析法创建用户角色与情境,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深入挖掘工程施工作业场景中用户对无人化工程机械的潜在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结合无人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无人化工程机械的产品设计目标。最后将无人化工程机械的用户需求通过头脑风暴转换为功能点并进行产品功能层级的划分,获得产品功能列表。同时对无人化系统、CMF与造型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基于以上成果展开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实践,使用草图进行形态探索确定设计方案后,经过三维建模、产品渲染、效果图制作等设计流程,最终完成无人化推土机的设计实践与设计评价。本课题以无人化推土机为例探讨了无人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无人化工程机械的调研总结目前无人化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与不足;使用问卷调查法、用户访谈法与情境分析法获取并挖掘用户需求后提出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目标;将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功能点并分析产品设计要素,基于以上成果展开设计实践。本文为同类型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肖守讷,江兰馨,蒋维,何子坤,阳光武,杨冰,朱涛,王明猛[2](2021)在《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围绕玻璃纤维、碳纤维、铝基陶瓷等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展开了综述;介绍了针对上述复合材料开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历程及进展,分析了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的结构特点;针对头车/司机室、中间车车体、转向架、制动结构、其他结构,系统性地总结整理了复合材料种类、成型工艺、设计方法、优化方法等,全面阐述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各个部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大型结构件中以有限元仿真研究为主,应用多尺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复合材料在微观、细观和宏观层面的性能;将复合材料应用到结构中时,在兼具刚度和轻量化的条件下,多采用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之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结构多采用胶接连接、螺栓连接、胶-螺混合连接等,其中混合连接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复合材料已在轨道交通车辆中有一定的应用,纤维复合材料多用于头车/司机室、车体、转向架,而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动结构;在未来应建立适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复合材料相关标准与规范,研发新工艺,采用整体设计模式,扩大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将更多高性能、低成本和轻质化的复合材料应用到轨道交通车辆中。
胡聪[3](2020)在《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s,FRP)由于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上世纪末期就在结构加固中崭露头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已取代钢材成为结构加固补强的首选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房屋、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的实际工程中。然而,混凝土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如大坝、桥墩等混凝土结构长期处在水浸环境中,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环境腐蚀、混凝土开裂、漂浮物冲击等情况,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的保护结构,其耐水性能和强度关系着结构的安全,因此研究其在使用环境中的吸湿性能以及抗破坏力学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的吸湿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VARI工艺制备铺层为8层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的乙烯基树脂层合板和硬质聚氨酯泡沫(Rigid Polyurethane Foam,RPUF)夹层结构,提出了试件制备过程中几个主要的技术参数。2.对GF树脂基层合板和GF/RPUF夹层结构试件进行25℃、40℃、55℃及70℃四个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水浸吸湿试验,结合Arrhenius公式和FICK第二定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试件的水扩散系数和饱和吸湿率以及它们与温度的关系,并以此构建了在25℃至70℃区间内任一水浸温度条件下,可预测材料吸湿第一阶段的水扩散系数和饱和吸湿率的吸湿模型。3.对湿热处理后的GF层合板和GF/RPUF夹层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GF层合板的拉伸性能和GF/RPUF夹层结构的屈曲性能测试,分析了在不同湿热条件处理后试件的破坏界面的形貌变化、力学性能退化规律。4.对经过湿热处理后的GF/RPUF夹层结构试件进行12J、18J和24J三个不同能量的低速冲击测试,探讨了在不同冲击能量下,不同湿热条件处理后的泡沫夹层结构的损伤样貌变化和低速冲击响应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湿热环境下,乙烯基树脂的水解是造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玻璃纤维在湿热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韩娟,刘伟庆,方海[4](2020)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特点以及成型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在建筑、桥梁、道面、防撞以及地下等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介绍与探讨。基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显示的优势,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海工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漂浮式光伏支撑结构、智能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和传统钢、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结构等均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土木基础设施领域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从而促进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尹寒飞[5](2020)在《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力学变形测量与损伤检测研究》文中提出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由于混杂效应,不仅提高了碳纤维的断裂韧性,而且增强了芳纶纤维的刚度。作为一种先进复合材料,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其机械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相对复杂,变形损伤及扩展行为影响因素较多。为提高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其变形损伤中的动态演化规律和破坏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针对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碳纤维方向和芳纶纤维方向的幅度衰减测定。综合利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有效获取复合材料拉伸加载过程中的AE动态信号和散斑图像,分析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变形与损伤破坏行为,为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无损评价提供基础。其次,本文采用AE和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技术对不同纤维取向的厚层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准静态三点弯曲实验进行了实时监测。基于AE特征信号和表面温度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行为。同时,结合X射线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观察试件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形貌,探究其破坏机理。再次,本文对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渐进三点弯曲实验。结合AE技术和DIC方法实时监测复合材料试件的表面变形和渐进损伤萌生/演化过程,利用Micro-CT技术对复合材料试件内部结构的渐进损伤进行识别。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纤维取向的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变形、渐进损伤演化及破坏行为。最后,本文利用AE技术对某厂大型风电叶片摆振疲劳实验进行了定期监测。基于AE信号特征参数分析,对风电叶片的疲劳损伤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声波在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中沿芳纶纤维方向传播时,能量被吸收和散射的效果更为明显。(2)在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弯曲实验中,纤维取向对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损伤特性有重要影响。主材料方向(经向)为碳纤维的试件表现出更高的抗弯强度和准脆性行为,而经向为芳纶纤维的试件展现了良好的韧性。(3)Micro-CT是表征试件内部结构的有效手段。弯曲实验中,对于经向为碳纤维的试件,其宏观破坏主要是顶部的剪切破坏,以扭结带为源沿厚度方向传播,在周围引起基体裂纹,然后继续向体内扩展,随后基体开裂和分层成为其主要的失效模式。对于经向为芳纶纤维的试件,损伤的起源被认为是底部的丝束剥离,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分层和层板断裂。(4)结合AE、DIC/IRT和Micro-CT技术,能够有效地监测和观察复合材料的变形、损伤演化及破坏行为,为进一步阐明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机理提供技术支持。
冯彦睿[6](2020)在《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为满足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新型环保材料的研究发展成为了世界性课题,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环保材料的一种,相比于传统的钢铁材料使用寿命更长,可有效节约资源,相比于工业塑料更加绿色环保,其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成为当下新型环保材料市场需求的重点之一。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成玻璃钢作为玻璃纤维加工的关键工艺之一,其加工生产线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可直接决定玻璃纤维终端产品的产品性能,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当前,我国尚未出现成熟的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而国外的玻璃纤维拉挤设备不仅价格昂贵,同时其产品形式也无法满足国内环保市场的应用需求,所以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S7-200 SMART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本生产线根据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凝胶拉挤成型的工艺流程和模块化思想,将整个生产线划为几个子模块:浸料温控模块、编织模块、烘箱温控模块、水冷模块、牵引模块、网切模块以及横筋生产模块和送筋模块等。各个子模块分别从硬件设计和程序实现上达到了工艺要求,能自动完成玻璃纤维的进料浸料、编织、烘烤固化成型、水冷、格栅牵引以及玻璃纤维格栅的计米切割、横筋自生产等。本系统还具备监控管理和操作干预的功能,通过设计的昆仑通泰MCGS人机界面触摸屏,工作人员能根据现场需求人工控制各子模块的状态,同时单筋生产和格栅生产可单独运行,也可同时生产。上述对玻璃纤维格栅生产的自动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玻璃纤维格栅生产的拉挤工艺要求和现场需求,设计了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整体方案,根据模块化理念,将整条生产线布局划分为各个子模块,其分别实现对应的生产功能。(2)设计了生产线的电气原理图,对各个硬件进行组态设计并完成各模块主要低压硬件设备选型。(3)以各模块的功能要求为基础,进行动作建模并绘制了其对应的控制流程框图,分配了I/O信号点,并将系统的流程动作逐一编程实现,组态了硬件的通讯设计了触摸屏界面。(4)对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实测,进行了连续不停机工作监测并得到了生产数据,对生产线性能和效率评估分析。(5)根据生产线生产实测中出现的问题,对送筋模块和格栅牵引模块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方案不仅提高了玻璃纤维格栅生产线的效率,还使得生产线更加稳定可靠。本生产线已在烟台福山某公司正式运行,基本能实现玻璃纤维格栅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目前,本生产线每天能完成大约700米玻璃纤维格栅的生产量,提高了玻璃纤维格栅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大大降低了废品率。
黄祖鑫[7](2020)在《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各高精尖领域,单一的传统材料已不能满足行业的材料性能要求。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矿物纤维,取材广且制备无污染,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能力强、与各类树脂、金属等材料间有良好的兼容性等特点,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纤维材料,与之相对应的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也成为复合材料中的后起之秀。本文通过制备BFRP试件的基础力学试验、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抗腐蚀盐雾试验、超低温拉伸-弯曲试验,对比分析各试验所得的相关力学强度性能指标,获得BFRP的相对最佳配比方案及其在长时间紫外线老化、化学腐蚀、超低温(-60℃)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规律,以探索BFRP在铁路防护栅栏立柱上的创新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制定的以玄武岩纤维掺量、树脂基类型为变量的BFRP配合比方案,运用SMC-高温模压成型工艺,制备足量不同配比的试验试件;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基本力学试验,得到各组试件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等强度指标,综合分析各配比方案的优劣。得出结论:以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试件各强度指标值均普遍高于同等掺量的间苯型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0%时,试件的各强度指标值均普遍高于20%、40%掺量的同树脂基试件,以此得出相对最佳的BFRP配比方案A:短切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0%,树脂基体采用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2)依据获得的配比方案A,设置是否加入0.03%的抗紫外线剂为变量,制备BFRP拉伸、弯曲试件,分别将试件在UVA-340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机中进行0h、104h、208h、520h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再分别将试件进行拉伸、弯曲试验测试,对试验所获取的各强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BFRP在长时间受紫外线老化照射下的性能变化规律:BFRP试件的各力学强度指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增加总体上都呈短期内先有小幅度上升再趋于稳定,最后再下降的过程;加入抗紫外线剂与否,试件在紫外线辐照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相近,但加入抗紫外线剂的试件的抗紫外老化性能要优于未加入试件40%左右;经520h紫外线照射后,BFRP试件的各力学强度下降幅度普遍都在6%以下,说明BFRP的抗紫外老化性能良好。(3)通过对配比方案A制备的FLS1/FWQ1试件组进行48小时的盐雾试验;对DLS1/DWQ1试件组进行超低温(-60℃)试验处理,再分别对试件进行拉伸、弯曲试验,对试验所获取的各强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BFRP材料在盐雾腐蚀、超低温恶劣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试验表明:BFRP试件在经盐雾腐蚀48h后,其各强度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均在5%内;BFRP试件在超低温-60℃条件下与标椎实验室温度23℃相比,BFRP的拉伸强度下降最大为4.2%,断裂伸长率、弯曲弹性模量等性能均能保持不变,说明BFRP在较长时间高浓度盐雾腐蚀下能够保持其自身强度,低温环境对BFRP的强度影响极小,具有极强的耐久性能。(4)探究BFRP材料在铁路防护栅栏立柱上的创新应用,以BFRP材料作为方型钢立柱的外保护层所构成的新型防护立柱替代传统钢筋砼立柱的可行性表明:通过热熔模压成型工艺制成的新型立柱,具有质量轻便、强度刚度优越、耐久性能优异、运输安装便捷、后期维护方便等优势,可在多种情况下替代传统的钢筋砼立柱。
李亚飞[8](2020)在《基于小波包变换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检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复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医学、土木建筑、能源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如今对于简单的复合材料型材加工多采用拉挤成型工艺,这种工艺方法是在牵引机的作用下将连续纤维进行树脂浸润并通过成型模具加热固化成型。在拉挤生产过程中,温度、牵引速度、牵引力、压力等生产因素对制品产生一定影响,这些不稳定因素,会造成制品固化不完全、局部缺陷。目前对于拉挤成型工艺的制品多是由经验丰富的技工在模具的前面凭借着经验来提前防止缺陷的产生,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稳定性差,对于多腔型材内部缺陷无法观测,而有些缺陷严重时会导致生产线全面停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找到对多腔体型材在线检测的方法,使生产线形成闭环控制,保证生产的稳定进行。本文提出一种敲击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进行检测。主要工作内容分为六个章节:1.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其中对不同成型工艺和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与说明。2.对敲击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利用Lab 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3.运用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预处理、傅里叶变换和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特征提取技术,通过消除多项式和五点三次平滑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使振动信号更加的平滑。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进行能量谱分析,把能量比作为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4.采用支持向量机原理,把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然后对正常和故障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进行分类识别。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正常和故障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进行分类识别,识别率达到86.36%,还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型腔梁平面故障和型腔力筋故障进行分类识别,识别率达到100%,分类识别效果明显。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能够对拉挤成型工艺的制品做到在线检测,克服了原来的因产品滞后性大检测可靠性低的状况,相信在实际应用中有良好的实用性。5.通过改变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不同,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故障分类效果进行了分析。当传感器安装在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最中间的时候,对故障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和正常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分类效果达到55%,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型腔梁平面故障和型腔力筋故障故障的分类效果达到75%。当传感器安装在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最左端的时候,对故障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和正常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分类效果达到85%,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型腔梁平面故障和型腔力筋故障故障的分类效果达到100%。结果表明:传感器安装在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两端分类效果最好,传感器安装在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中间分类效果最差。6.对本研究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对本研究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本研究创新之处。
翟亚[9](2019)在《邮轮上层建筑复合材料帽型梁及板架结构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轻量化在工程领域一直倍受重视,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大型邮轮是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如能将复合材料用于邮轮顶端上层建筑可有效降低邮轮的空船重量和重心高度,有利于提高邮轮的经济性和快速性。邮轮上层建筑主要为大跨距高腹板框架式结构,且为了穿过管路和线缆,在梁的腹板开孔较多,而复合材料在大型船舶和大跨距结构上的应用经验不足,相关法规规范尚不完善。本文结合试验与数值仿真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复合材料)高腹板帽型梁及帽型梁加筋板架结构强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学习不同规范对钢材及复合材料高腹板梁的要求,以及对梁腹板开孔的相关规定。设计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复合材料帽型梁弯曲性能,并基于Hashin失效准则,利用有限元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将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复合材料帽型梁失效模式。然后研究帽型梁腹板开孔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别讨论了开孔密封加强、开孔形状、孔边距、孔径大小等参数对极限强度的影响,对复合材料帽型梁开孔设计提出合理建议。结合帽型梁极限强度研究结果,分析帽型梁铺层厚度、腹板高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帽型梁加筋板架强度的影响。最后以邮轮上层建筑甲板板架为例,建立钢材和复合材料两种板架模型,对比二者的力学性能和结构重量,通过对复合材料板架改进设计,从力学性能角度证明复合材料替代钢质材料作为邮轮上层建筑甲板结构具有可行性。
苏宗华[10](2018)在《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技术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汽车、家电、建筑、发电等行业对冷轧、涂镀及硅钢等产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冷轧板(含涂镀、硅钢)的产量也必将进一步增大。所需消耗的盐酸和产生的废酸也将进一步增大,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急需对现有喷雾焙烧装置和喷雾焙烧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和减少设备维护及能耗。本文总结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技术在工程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工艺流程、设备设计、管道布置、理论计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经项目实际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达到了国家环保排放的要求。主要优化设计内容如下:(1)喷雾焙烧装置在酸水转换操作的30~60分钟内,容易发生冒红烟现象。在预浓缩器设备中引入再生酸,酸再生装置在酸水转换操作时首先进行再生酸操作,保证预浓缩器中游离HCl浓度≥14.21%,焙烧炉内产生微细铁粉被预浓缩器完全吸收后转入相应的水操作或酸操作。再生酸操作时间在HMI画面上可以进行设置,并能显示剩余再生酸操作时间。该方法彻底解决了酸再生装置冒红烟现象的发生,避免了装置内氧化铁粉超标。(2)焙烧炉尾气排放温度为80℃,含有50%~60%的水蒸气,同时极易造成HCl和粉尘排放超标。采用圆块孔石墨换热器对焙烧炉尾气进行冷却,将焙烧炉尾气温度降低到40℃以下,焙烧炉尾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降低到10%以下。焙烧炉尾气中的HCl含量和粉尘含量均能达到GB28665-2012要求的30mg/m3。换热器采用圆块孔石墨换热器,并对换热器开孔、换热器面积、冷却水用量、换热器结构形式进行了设计计算。(3)原预浓缩器为一体式结构,极易堵塞。预浓缩器的结构改变为分体式,文丘里段材料采用钛合金,彻底避免了预浓缩器堵塞、结块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解决了检修维护困难的问题。(4)焙烧炉作为装置最重要的设备,本文对焙烧炉的反应温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焙烧炉内理论反应温度为594℃,工程取值范围560~590℃。温度监测随焙烧炉直径不同、燃气种类不同而不同,监测温度比理论计算反应温度高50~160℃。(5)焙烧炉火道作为焙烧炉最重要的部分,原焙烧炉火道容易发生垮塌的现象。本文改变了焙烧炉火道的结构形式,采用前后直径相同的结构形式。对焙烧炉火道内的燃烧温度进行了计算,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时,实际燃烧温度为1283℃。对焙烧炉各层材料理化数据进行确认和各层材料的厚度及温度进行了设计计算。优化设计后,在保证钢壳温度低于250℃、设备外表面温度低于50℃的情况下,减少了燃气消耗,降低了设备故障和检修频率。(6)现有钛风机极易发生腐蚀,造成装置停车。在焙烧炉尾气温度降低到40℃以下后,本文选择了玻璃钢材质风机作为焙烧炉尾气风机,将能避免氯离子和负离子对风机的腐蚀。根据本文的优化设计,将减少85%水蒸气的排外,如果全国喷雾焙烧工艺废盐酸再生均采用优化后的技术,将每年节约用水约667万立方米(约2000万元)、节约天然气7850万立方米(约27475万元)、减少排入环境大气中的HCl量约为353吨(保护了环境,同时节约了盐酸约47万元)、提高氧化铁粉质量带来的效益约25120万元(每吨铁粉多卖200元计算),同时增加酸再生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维护量。
二、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钢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钢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人化技术的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研究 ——以无人化推土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往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化工程机械产品研究现状 |
1.2.2 无人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无人化工程机械调研与无人化技术研究 |
2.1 无人化工程机械产品现状分析 |
2.1.1 无人化工程机械产品分析 |
2.1.2 无人化工程机械产品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总结 |
2.2 无人化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2.2.1 无人化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2.2.2 无人化技术对于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应用价值 |
2.2.3 无人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产品中的应用概述 |
2.2.4 无人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化工程机械用户研究 |
3.1 用户研究 |
3.1.1 问卷调查 |
3.1.2 用户访谈 |
3.2 用户情境的创建与分析 |
3.2.1 创建用户角色模型 |
3.2.2 创建用户情境 |
3.2.3 情境分析 |
3.2.4 创建用户需求模型 |
3.3 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要素分析 |
4.1 功能要素分析 |
4.1.1 产品功能点转化 |
4.1.2 功能层级划分 |
4.2 无人化系统分析 |
4.2.1 无人化系统概述 |
4.2.2 无人化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
4.2.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分析 |
4.2.4 运算系统与通信系统设计分析 |
4.2.5 硬件系统故障指示设计分析 |
4.3 CMF要素分析 |
4.3.1 色彩要素分析 |
4.3.2 材料要素分析 |
4.3.3 表面处理工艺要素分析 |
4.4 造型要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化工程机械设计实践—无人化推土机设计 |
5.1 产品造型与结构布局设计 |
5.1.1 草图方案构建 |
5.1.2 三维模型构建 |
5.1.3 产品LOGO设计 |
5.1.4 产品内部结构布局设计 |
5.1.5 图像采集装置增稳设计 |
5.2 产品设计展示 |
5.3 无人化系统设计 |
5.3.1 硬件系统设计 |
5.3.2 软件系统设计 |
5.3.3 状态指示灯功能逻辑设计 |
5.4 设计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复合材料研究方法 |
1.1 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
1.2 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
1.3 多尺度研究方法 |
2 复合材料结构特性 |
2.1 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 |
2.2 复合材料连接结构 |
3 复合材料在车体结构中的应用 |
3.1 车头和司机室 |
3.2 中间车车体 |
4 复合材料在转向架结构上的应用 |
5 复合材料在制动结构中的应用 |
6 复合材料在其他结构上的应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方法和结构特性 |
7.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7.3 发展的方向 |
(3)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项目来源 |
1.1.2 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简介 |
1.1.3 复合材料在结构加固上的应用 |
1.1.4 研究意义 |
1.2 泡沫夹层结构研究现状 |
1.2.1 泡沫夹层结构制备工艺简介 |
1.2.2 湿热环境下泡沫夹层结构研究进展 |
1.2.3 湿热环境下泡沫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GF/RPUF夹层结构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VARI工艺简介 |
2.3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4 GF/RPUF夹层结构的制备过程 |
2.4.1 GF/RPUF夹层结构的制备过程 |
2.4.2 层合板的制备过程 |
2.4.3 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2.5 本章小结 |
3 GF/RPUF夹层结构的吸湿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湿热老化实验条件 |
3.2.2 吸湿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GF层合板吸湿性能分析 |
3.4 GF/RPUF夹层结构吸湿性能分析 |
3.5 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表观特征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GF/RPUF夹层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湿热老化对GF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层合板拉伸性能影响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湿热老化对GF/RPUF夹层结构屈曲性能的影响 |
4.3.1 实验部分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GF/RPUF夹层结构的低速冲击响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低速冲击实验条件 |
5.2.2 低速冲击测试参数表征 |
5.3 湿热老化对GF/RPUF夹层结构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 |
5.3.1 温度处理条件对GF/RPUF夹层结构低速冲击响应的影响 |
5.3.2 时间处理条件对GF/RPUF夹层结构低速冲击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组成及成型工艺 |
1.1 材料组成 |
1.2 主要特点 |
1.3 成型工艺 |
2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 |
2.1 建筑工程 |
2.2 桥梁工程 |
2.2.1 复合材料桥梁 |
2.2.2 复合材料桥面板 |
2.3 道面工程 |
2.4 防撞工程 |
2.5 地下工程 |
3 展望 |
(5)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力学变形测量与损伤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1.3 基于多种无损检测方法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
1.3.1 声发射检测技术 |
1.3.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
1.3.3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
1.3.4 X射线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1.4 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
2.1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 实验仪器 |
2.3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2.4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弯曲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2.5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渐进弯曲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变形及损伤声发射监测 |
3.1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不同纤维方向的幅度衰减特性 |
3.2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与AE信号特征分析 |
3.3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表面变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行为及损伤可视化 |
4.1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的弯曲力学性能分析 |
4.2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的AE信号特征分析 |
4.3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的表面温度变化 |
4.4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厚板的Micro-CT失效损伤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渐进损伤与破坏行为研究 |
5.1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
5.2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渐进损伤分析 |
5.2.1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声发射特性 |
5.2.2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表面变形位移场分布 |
5.2.3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的Micro-CT内部结构损伤分析 |
5.3 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失效损伤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疲劳加载声发射监测 |
6.1 风电叶片疲劳测试研究背景 |
6.2 风电叶片疲劳测试研究概况 |
6.3 实验研究 |
6.4 声发射信号处理 |
6.5 风电叶片疲劳实验的AE信号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内容对应章节 |
第2章 生产线整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生产线需求分析 |
2.2.1 玻璃纤维格栅网的工艺流程 |
2.2.2 生产线系统功能要求 |
2.3 生产线方案设计 |
2.3.1 生产线结构图 |
2.3.2 生产线布局图 |
2.4 各个模块及机构设计 |
2.4.1 浸料预热模块 |
2.4.2 横筋绕线牵引模块 |
2.4.3 送筋模块 |
2.4.4 格栅编织模块 |
2.4.5 烘箱温控模块 |
2.4.6 格栅牵引模块 |
2.4.7 格栅切割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3.1 引言 |
3.2 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2.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3.2.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
3.3 生产线系统的电气设计 |
3.3.1 总控面板配电箱主回路设计 |
3.3.2 总控面板配电箱控制回路设计 |
3.3.3 烘箱温控配电箱主回路设计 |
3.3.4 烘箱温控配电箱控制回路设计 |
3.4 生产线系统的硬件配置和选型 |
3.4.1 生产线系统硬件配置 |
3.4.2 触摸屏及PLC的选型 |
3.4.3 低压电器及气动元件的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引言 |
4.2 总控面板配电箱PLC程序设计 |
4.2.1 程序开发环境 |
4.2.2 项目程序的创建和实现 |
4.2.3 各个子模块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4.2.4 部分程序的实验测试 |
4.2.5 主程序的实现 |
4.3 烘箱温控配电箱PLC程序设计 |
4.3.1 程序开发环境 |
4.3.2 项目程序的创建和实现 |
4.4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4.4.1 总控面板人机界面设计 |
4.4.2 烘箱温控人机界面设计 |
4.5 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
4.5.1 伺服驱动器的设置 |
4.5.2 横筋绕线牵引模块变频器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产线的实测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 |
5.1 引言 |
5.2 生产线系统的试运行和投产实测 |
5.2.1 生产线系统的试运行 |
5.2.2 生产线系统的投产实测 |
5.3 格栅牵引模块实测问题和优化方案 |
5.3.1 格栅牵引模块问题原因分析 |
5.3.2 格栅牵引模块优化方案 |
5.3.3 格栅牵引模块优化方案实测 |
5.4 送筋模块实测问题和优化方案 |
5.4.1 送筋模块实测问题原因分析 |
5.4.2 送筋模块优化方案 |
5.5 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玄武岩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组分和配比设计 |
2.1 概述 |
2.2 BFRP的原材料 |
2.2.1 玄武岩纤维 |
2.2.2 间苯型、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
2.2.3 碳酸钙填料 |
2.2.4 硅烷偶联剂、抗紫外线剂等各类添加剂 |
2.3 BFRP配比设计 |
2.4 BFRP试件制备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FRP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 |
3.3 BFRP拉伸性能试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仪器 |
3.3.3 试验步骤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BFRP弯曲性能试验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仪器 |
3.4.3 试验步骤 |
3.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FRP的抗紫外老化性能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BFRP紫外加速老化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仪器 |
4.2.4 试验步骤 |
4.3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FRP的特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BFRP盐雾试验研究 |
5.2.1 试验原理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仪器 |
5.2.4 试验过程 |
5.2.5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
5.3 BFRP超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5.3.1 试验原理 |
5.3.2 试验设计 |
5.3.3 试验仪器 |
5.3.4 试验步骤 |
5.3.5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立柱工程问题 |
6.2.1 盐泽土地区 |
6.2.2 高寒、高海拔山区 |
6.3 新型BFRP栅栏立柱的构成 |
6.4 新型立柱制备工艺探索 |
6.5 新型BFRP栅栏立柱与传统钢筋砼立柱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小波包变换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况 |
1.3.2 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检测 |
2.1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敲击检测原理 |
2.2 基于Lab 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实验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3.1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预处理 |
3.1.1 振动信号消除趋势项原理 |
3.1.2 振动信号五点三次平滑原理 |
3.2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振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原理 |
3.3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3.4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信号缺陷识别与分类 |
4.1 支持向量机简介 |
4.1.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4.1.2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4.2 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缺陷识别与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感器安装位置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缺陷分类的影响 |
5.1 改变传感器位置对缺陷分类的影响 |
5.1.1 传感器安装在多腔板中间时对缺陷分类的影响 |
5.1.2 传感器安装在多腔板左端时对缺陷分类的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6.3 课题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邮轮上层建筑复合材料帽型梁及板架结构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复合材料发展历史 |
1.1.2 邮轮上层建筑轻量化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材料理论发展 |
1.2.2 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材料强度理论 |
2.1 力学计算模型 |
2.1.1 各向异性材料本构关系 |
2.1.2 层合板本构关系 |
2.2 强度理论 |
2.2.1 单层板强度理论 |
2.2.2 层合板强度理论 |
2.3 有限元渐进损伤分析 |
2.3.1 刚度退化 |
2.3.2 损伤起始 |
2.3.3 损伤演化 |
2.3.4 渐进损伤分析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材料高腹板帽型梁极限强度研究 |
3.1 规范对高腹板梁的规定 |
3.2 三点弯曲试验 |
3.2.1 试件加工及实验装置 |
3.2.2 试验测试流程 |
3.3 试验结果 |
3.3.1 试验现象 |
3.3.2 数据分析 |
3.4 有限元仿真对比 |
3.4.1 材料参数 |
3.4.2 数值仿真模型 |
3.4.3 仿真结果与数据对比 |
3.4.4 腹板高度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材料帽型梁腹板开孔极限强度研究 |
4.1 规范对腹板开孔梁的规定 |
4.2 国内外开孔梁研究现状 |
4.3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 |
4.3.1 ABAQUS/Explicit准静态分析 |
4.3.2 载荷和边界条件 |
4.3.3 评价指标 |
4.4 参数影响研究 |
4.4.1 复合材料帽型梁腹板开孔密封结构影响 |
4.4.2 腹板高度影响 |
4.4.3 开孔形状影响 |
4.4.4 孔边距影响 |
4.4.5 孔径高度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材料帽型梁板架静强度研究 |
5.1 帽型梁板架静强度研究 |
5.1.1 模型建立 |
5.1.2 计算结果 |
5.2 参数影响研究 |
5.2.1 帽型梁铺层厚度影响 |
5.2.2 帽型梁腹板高度影响 |
5.2.3 帽型梁腹板孔径高度影响 |
5.3 邮轮上层建筑复合材料甲板静力仿真分析 |
5.3.1 邮轮上层建筑结构特点 |
5.3.2 模型建立 |
5.3.3 计算结果 |
5.3.4 帽型梁加筋板架加强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技术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
1.3 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流程描述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2 减少冒红烟(氧化铁粉超标)现象的优化设计 |
2.1 问题描述和原因分析 |
2.2 试验及数据检测和分析 |
2.3 优化设计 |
2.4 优化设计后的效果 |
2.5 小结 |
3 减少水蒸气排放和降低尾气中HCl浓度的优化设计 |
3.1 问题描述和原因分析 |
3.2 试验及数据检测和分析 |
3.3 优化设计 |
3.4 优化设计后的效果 |
3.5 小结 |
4 预浓缩器结构的优化设计 |
4.1 问题描述和原因分析 |
4.2 试验及数据检测和分析 |
4.3 优化设计 |
4.4 预浓缩器设计的其他优化 |
4.5 优化设计后的效果 |
4.6 小结 |
5 焙烧炉内反应温度的计算和控制 |
5.1 焙烧炉反应温度 |
5.2 焙烧炉反应温度的监测 |
5.3 小结 |
6 焙烧炉火道的优化设计 |
6.1 火道温度的监测数据 |
6.2 燃气燃烧温度的计算 |
6.3 火道的优化设计和燃烧室直径的确定 |
6.4 火道材料的选择和厚度计算 |
6.5 优化设计后的使用效果 |
6.6 小结 |
7 焙烧炉尾气风机的优化设计 |
7.1 冷凝改造前后废气风机运行比较 |
7.2 尾气风机的试验 |
7.3 尾气风机材料选择 |
7.4 小结 |
8 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在新领域的应用探讨 |
9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钢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人化技术的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研究 ——以无人化推土机为例[D]. 郝心. 山东大学, 2021(12)
- [2]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与展望[J]. 肖守讷,江兰馨,蒋维,何子坤,阳光武,杨冰,朱涛,王明猛.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01)
- [3]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 胡聪.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4]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J]. 韩娟,刘伟庆,方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5]碳/芳混杂编织复合材料力学变形测量与损伤检测研究[D]. 尹寒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6]玻璃纤维格栅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D]. 冯彦睿. 烟台大学, 2020(02)
- [7]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D]. 黄祖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基于小波包变换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的振动检测[D]. 李亚飞.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9]邮轮上层建筑复合材料帽型梁及板架结构强度研究[D]. 翟亚.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喷雾焙烧废盐酸再生技术的优化设计[D]. 苏宗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复合材料论文;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论文; 玻璃钢格栅论文; 新型材料论文; 玻璃钢管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