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生态经济市建设构思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王媛[2](2021)在《基于DEA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孙程芳[3](2021)在《地域文化呈现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皓弛[4](2021)在《包头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郜晗希[5](2021)在《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支撑。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城市,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是以煤炭资源采掘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受主导产业煤炭采掘业和加工业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分散格局,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整体效率不高,采矿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土地塌陷、土壤退化等次生地质灾害问题。如何与资源转型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晋陕蒙2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经济分析原理,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能源投入四个方面选取了投入指标,从经济产出、生态产出、非期望产出三个方面选取了产出指标,构建了测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Super-SBM模型,基于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应用MAX-DEA软件进行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建设用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做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社会建设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六个解释变量,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采用stata15.0软件分析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从总体水平看,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逐年提升,规模效率普遍高于技术效率;从区域差异看,山西省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2016年前低于陕西和内蒙古,2016年后优于陕西和内蒙古;从城市间差异看,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山西省变化幅度分别为0.1616-1.1706、0.2409-1.1415、0.2036-0.9692;陕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变化幅度分别为0.2205-1.0239、0.2546-1.2148、0.2456-0.992;内蒙古煤炭资源型城市变化幅度分别为0.1765-1.0294、0.1564-1.0619、0.2036-0.9787;从空间分布和时序看,高效率城市对低效率城市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建设状况、环境机制、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建设状况、环境机制、科技发展水平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建设状况、环境机制、人力资本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是陕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发展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成果为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能够提供参考。
王秀丽[6](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呼包鄂榆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较高,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呼包鄂榆城市群工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现有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研究中多集中在经济的协同发展,城市群承载力等方面,鲜有对制造业的研究。为了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的发展,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具体行业分工合作的现状,进而总结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与合作的背景,从而得出研究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的必要性,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其次,梳理了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及区域分工与合作等相关概念,同时梳理了产业分工与合作相关理论,涉及早期分工合作立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再次,分析了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的现实因素,从该城市群概况和制造业的现实水平着手。从次,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指数,区域分工指数及产业合作潜力模型分别研究了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同质状况、优势产业情况、分工状况及合作潜力。最后,总结了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合作发展的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存在产业同构现象,除了呼包、包榆所有年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小于0.5外,其他两市之间均有大于0.5的年份,除了呼鄂、呼榆,其他两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呈波动上升趋势。(2)从制造业的区位熵分析四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呼和浩特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在四市中较高,制造业的区位熵一直大于1。包头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缓慢上升,到2016年已经达到四市中的最高水平。鄂尔多斯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到2016年专业化水平在四市中最低。榆林市专业化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到2016年专业化水平位于第三位(3)从分工水平来看,呼包、包榆分工水平较高,多数年份分工指数大于1.5;呼鄂、包鄂、呼榆、鄂榆很多年份分工指数略大于1还有小于1的时候,分工水平中等;近几年分工水平呈下降趋势,分工水平较高的行业少;呼包鄂榆城市群之间分工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较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工水平不高。(4)各市之间产业合作潜力参次不齐,从合作潜力高的行业来看,除了呼包,包鄂合作潜力高的行业较多外,其他两市之间合作潜力高的行业较少。合作潜力高的行业中轻工业重工业都涉及,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多,其次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较少。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郭蕊[8](2020)在《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健康建筑为国家所积极倡导,大连市居民健身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室外健身空间带来的环境便利不同于室内,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和城市健身文明的传播,大连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中具有传统运动文化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均满足一年四季进行健身活动的条件。同时,健身需求人群逐渐年轻化,青少年阶段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室外健身空间应根据人群及地域适应性进行调整。本文以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中功能单一、管理缺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室外健身场地的塑造方式、健身步道的区位规划和室外健身器械的整体布局的视角和研究主体为切入点,探索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一、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解读健康建筑理念及其“健身”要素的相关标准,全面解析了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空间建设的现状和现今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包含三、四章,是两个并列层级的章节,分别从青少年日常行为和大连市地域特征的视角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进行分析。运用社会调研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出“复合化”、“人性化”与“适应性”的基础原则,是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的依据与目标,提炼出初步的营建构想。第三部是为第五章,基于对本文第三、四章重点要素的分析,以场地的选址、步道的规划和健身器材的布局三个对象为核心,从复合化的空间功能、人性化的空间形态与适应性的空间环境三个角度,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大连市3个公园的实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室外健身环境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令室外健身空间满足健康建筑的标准,将青少年行为特点与大连市地域特征相结合,基于大连市的健身文化,以室外健身场地、健身步道和室外健身器械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提高城市活力和市民生活的健康性,以期对新时代室外健身空间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指导。
杨倩[9](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发展距今已有70余年,兰州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组织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首批城市之一,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开创了兰州城市规划编制的历史先河,对中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影响较大;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从地区规划的视角切入,为兰州的本土规划实践做出了极大贡献;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跨世纪编制的全新思维,对于兰州区域层面的规划尝试意义重大;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自主实践探索,为兰州的规划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四版总规的科学编制和协同指导下,兰州的城市发展蒸蒸日上。本文以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对指导总规编制的各版范型要素进行研究,并挖掘出各版总规间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为兰州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文章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城市规划范型概念界定、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论文研究难点与拟解决问题等;第二章为过渡章节,是对于兰州市的总体概况分析,以及对于兰州第一、二、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概括,为剩余章节对于兰州历版总规的范型模式系统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是从国家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政治运动背景影响、规划教育影响、1956版《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指导、时代关键人物影响六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四章是从国家政策主导、地方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规划教育影响、编制规范指引、时代关键人物影响、编制机构组织七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是从国家政策主导、地方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规划教育影响、编制规范指引、编制机构组织六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七章是通过对于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来源和范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出兰州每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影响层次划分,再分别从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影响、苏联规划模式影响、欧美规划模式影响、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影响等四个方面分别总结出兰州第一、二、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为兰州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路径参考和范型指导;第八章是对整篇论文的结论和展望。
田丰[10](2019)在《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时代节约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供给侧改革,拓展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必然选择。包头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铝业、电力、稀土、装备制造和煤化工基地,是呼包银榆经济区(西北地区重要的跨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包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对近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节约集约利用分析评价,一是通过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看到2014年-2017年包头市各旗县区建设用地均呈增加趋势,且面积增加来源于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二是通过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评价,发现包头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已超过规划目标年目标值,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城镇发展是以消耗更多的城镇工矿用地为基础的;三是通过进行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发现包头市9个旗县区中东河区、石拐区、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白云鄂博矿区的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为粗放趋势型,其余旗县区均为集约趋势型。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总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匹配为集约趋势型;四是通过进行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发现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及9个旗县区呈生产总值减少、用地增长的现状。根据判定依据得出包头市行政辖区整体以及下辖9个旗县区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均为粗放趋势型,说明包头市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匹配程度较差。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论文总结了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三个方面突出问题,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论证:一是对增长耗地指数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包头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对包头市5年来城市存量土地供应比率变化,以及5年来农转征项目土地供地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不足,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三是对包头市下辖9个旗县区地均地区生产总值情况的对比分析,得知各旗县区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三个方面问题,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七点对策:一是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把握“多规合一”契机,实现合理布局、资源节约;三是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横向释放用地潜能;四是开发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益,纵向挖掘土地立体空间潜能;五是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土地价值,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六是强化供后监管,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七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包头生态经济市建设构思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生态经济市建设构思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尺度 |
1.2.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研究 |
1.2.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研究 |
1.2.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2.5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关概念 |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
2.1.3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周期 |
2.2 土地利用效率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 |
2.2.2 土地利用效率 |
2.2.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2.3 理论基础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生命周期理论 |
2.3.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4 土地利用可持续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分析 |
3.1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3.1.1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土地与人口规模 |
3.1.2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 |
3.1.3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布局 |
3.2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分析 |
3.2.1 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分析 |
3.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3.2.3 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 |
第4章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
4.1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方法 |
4.2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模型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3.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3.3 数据来源 |
4.4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时序对比分析 |
4.4.1 晋陕蒙三地整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时序分析 |
4.4.2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4.5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标准化 |
5.2 Tobit模型 |
5.3 影响因素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1 影响因素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3.3 Tobit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提高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
6.1 产业结构转型带动土地利用结构 |
6.2 治理闲置用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
6.3 加大人才和技术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用地产出水平 |
6.4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
6.5 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2015、2018年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
附录2 2009-2018年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 |
附录3 2009-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 |
附录4 2009-2018年陕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城市群 |
2.制造业 |
3.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二)相关理论 |
1.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产业理论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实基础 |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 |
1.区域划分及人口概况 |
2.自然资源概况 |
3.经济社会概况 |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1.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发展总量现状分析 |
2.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结构现状分析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实证分析 |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
1.数据来源 |
2.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
3.呼包鄂榆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优势产业分析 |
1.数据来源 |
2.区位熵指数 |
3.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优势产业趋势分析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行业的分工水平分析 |
1.数据来源 |
2.区域分工指数 |
3.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分析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合作潜力分析 |
1.数据来源 |
2.产业合作潜力指数 |
3.呼包鄂榆制造业合作潜力分析 |
五、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与合作的问题与提升建议 |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
1.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存在同构现象,分工水平低 |
2.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整体不高 |
3.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合作潜力参差不齐 |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分工与合作发展的建议 |
1.错位发展优势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
2.以核心产业为基础,加强产业集聚 |
3.完善基础设施,打破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合作 |
4.完善市场体系,发挥政府协调引导作用 |
5.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发表学术论文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健康建筑理论与标准 |
1.3.2 适应青少年的室外健身空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室外健身空间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 |
2.1 室外健身场地研究理论与实践 |
2.1.1 国内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
2.2 健身步道研究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内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
2.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
2.3 室外健身器械与设施的研究与实践 |
2.3.1 国内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
2.3.2 国外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室外健身空间与青少年健身行为的互动研究 |
3.1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行为模式 |
3.1.1 行为内容 |
3.1.2 行为时空分布 |
3.1.3 行为空间区域规划 |
3.1.4 青少年健身行为特征 |
3.2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需求 |
3.2.1 空间面积需求 |
3.2.2 安全保障需求 |
3.2.3 应急服务需求 |
3.2.4 休闲娱乐需求 |
3.3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
3.3.1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分析 |
3.3.2 室外健身“线面”空间现存问题 |
3.3.3 室外健身“点状”空间现存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室外健身空间针对大连地区的分析研究 |
4.1 室外健身空间外部条件影响因素 |
4.1.1 大连地区气候的影响 |
4.1.2 地域文化的影响 |
4.1.3 健身方式的影响 |
4.1.4 社会价值的影响 |
4.2 符合大连特征的健身模式与规划定位 |
4.2.1 总体模式定位 |
4.2.2 功能空间定位 |
4.2.3 设施规模定位 |
4.3 适应大连地区的健身空间设计研究 |
4.3.1 室外健身场地选址 |
4.3.2 健身步道交通规划 |
4.3.3 健身器材与设施空间布局 |
4.4 契合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环境的空间设想 |
4.4.1 复合化的空间功能 |
4.4.2 人性化的空间形态 |
4.4.3 适应性的空间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健康建筑理念下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大连市复合化的室外健身空间布局方式 |
5.1.1 健身场地空间组合方式 |
5.1.2 健身步道流线组织方式 |
5.1.3 健身器材与设施组织方式 |
5.1.4 复合化空间布局的应用——以大连市中山公园为例 |
5.2 大连市人性化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原则 |
5.2.1 室外健身场地设计基础 |
5.2.2 健身步道设计基础 |
5.2.3 健身器材与设施的设计基础 |
5.2.4 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应用——以付家庄滨海公园为例 |
5.3 大连市适应性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 |
5.3.1 设计区位布局策略 |
5.3.2 设计交通规划策略 |
5.3.3 设计空间营建策略 |
5.3.4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
5.3.5 适应性综合设计的应用——以西山湖公园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城市规划范型研究概述 |
1.4.2 国内城市规划范型研究概述 |
1.5 城市规划范型 |
1.6 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难点与拟解决问题 |
1.7.1 研究难点 |
1.7.2 拟解决问题 |
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简况 |
2.1 兰州市概况 |
2.2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954年—1972年) |
2.3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978年—2000年) |
2.4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2001年—2010年) |
2.5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2011年—2020年) |
3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3.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3.1.1 苏联援华与“156项”工程布局 |
3.1.2 “一五”计划与“八大重点工业城市” |
3.2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2.1 欧美模式直接影响下的规划初创—1951稿兰州都市计划 |
3.2.2 苏联模式间接影响下的规划重塑—1952稿兰州新都市计划 |
3.2.3 苏联模式直接影响下的规划编制—1954版兰州城市总体规划 |
3.3 政治运动背景下的范型模式 |
3.3.1 “厉行节约”与“反四过” |
3.3.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3.3.3 “设计革命”与“文化大革命” |
3.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4.1 城市规划专业的孕育阶段 |
3.4.2 城市规划专业的起步阶段 |
3.4.3 城市规划专业的雏形奠定 |
3.5 1956版《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指导下的范型模式 |
3.6 时代关键人物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6.1 任震英先生主持编制 |
3.6.2 苏联专家指导编制 |
3.6.3 国内相关专家配合编制 |
3.7 小结 |
4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4.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4.1.1 “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 |
4.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4.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3.1 欧美模式显性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4.3.2 苏联模式隐性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4.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4.1 城市规划专业的停滞阶段 |
4.4.2 城市规划专业的复苏阶段 |
4.4.3 城市规划专业的缓慢发展阶段 |
4.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4.5.1 1980版《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的颁布 |
4.5.2 1984版《城市规划条例》的颁布 |
4.6 时代关键人物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6.1 任震英先生主持编制 |
4.6.2 国内相关专家指导编制 |
4.7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4.8 小结 |
5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5.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5.1.1 “世纪之交”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 |
5.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5.2.1 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
5.2.2 兰州“三滩新城”规划构想的提出 |
5.2.3 兰州市域城镇体系建构中的范型模式 |
5.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5.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3.2 “新城理念”流行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3.3 多中心规划理念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5.4.1 城市规划教育行业逐步崛起 |
5.4.2 规划界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
5.4.3 城市规划教育的综合性特征显现 |
5.4.4 计算机技术在规划行业的应用 |
5.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5.5.1 199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实施 |
5.5.2 1991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实施 |
5.6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5.7 小结 |
6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6.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6.1.1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
6.1.2 “跨越式发展再造兰州”战略指引 |
6.1.3 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设立 |
6.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6.2.1 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 |
6.2.2 兰州市“十二五”企业出城入园 |
6.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6.3.1 规划作为实现多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
6.3.2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3.3 有机疏散理论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3.4 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6.4.1 高层次规划教育人才的需求增加 |
6.4.2 “城乡规划学”专业升为一级学科 |
6.4.3 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 |
6.4.4 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体系逐渐成熟 |
6.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6.5.1 200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
6.5.2 2006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实施 |
6.6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6.6.1 修编领导小组的成立 |
6.6.2 修编审查的汇报历程 |
6.7 小结 |
7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 |
7.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来源 |
7.1.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影响因素 |
7.2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内涵式影响 |
7.2.1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2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3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4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里程碑式影响 |
7.3.1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2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3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4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引导式影响 |
7.4.1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2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3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4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指导式影响 |
7.5.1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2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3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4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5 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对兰州总体规划的编制影响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演进规律清晰可辨 |
8.1.2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的主导范型模式时代特征鲜明 |
8.1.3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范型模式具有明显的延续性 |
8.1.4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的范型构成要素影响各有侧重 |
8.1.5 历版范型规律可为兰州国土空间总规提供历史参照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 |
2.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2 区位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3 包头市概况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
3.1 包头市概况 |
3.1.1 区位及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评价 |
3.2.1 包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2.2 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3.2.3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评价 |
3.2.4 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 |
3.2.5 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评价 |
4 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
4.1.1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
4.1.2 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不足,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4.1.3 各旗县区发展水平相对不均衡 |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强 |
4.2.2 经济发展动能不足 |
4.2.3 土地利用跟踪监管不够 |
5 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与建议 |
5.1 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
5.2 把握“多规合一”契机,实现合理布局、资源节约 |
5.3 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横向释放用地潜能 |
5.4 开发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益,纵向挖掘土地立体空间潜能 |
5.5 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土地价值,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
5.6 强化供后监管,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
5.7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包头生态经济市建设构思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DEA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王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3]地域文化呈现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意义研究[D]. 孙程芳.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4]包头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优化设计研究[D]. 张皓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5]晋陕蒙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研究[D]. 郜晗希.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呼包鄂榆城市群制造业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D]. 王秀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D]. 郭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D]. 杨倩.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包头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 田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