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妄想发作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0)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网络及经颅直流电调节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复发性且致残率高的常见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特征为情绪的波动性,可以表现为从极度的兴奋躁狂到严重的抑郁。因为对其神经机制缺乏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经常被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导致预后不良,更多的合并症和更大的医疗成本。研究提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情绪过度激活和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影像学提示额叶-边缘环路的异常参与了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我们希望通过对双相障碍不同状态之间的比较期望发现双相障碍不同状态共同的病理机制,以及和状态相关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对于双相躁狂发作的治疗主要是情绪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联合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锂盐和安慰剂对照可以降低躁狂复发风险。而对于双相抑郁的治疗是个很大的挑战,很少有证据证明有效,特别是针对抗抑郁剂使用有争议。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一种安全的无创性脑刺激方法,可以调节皮层活动和兴奋性。有研究显示对患者左侧dl PFC刺激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但是对其改善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缺乏了解。目前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为研究t DCS对抑郁情绪的调控提供了研究手段。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的分析能够进行脑区的局部功能、功能连接、脑网络水平研究,可以揭示t DCS对抑郁情绪缓解的神经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rs-f MRI技术,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状态的神经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了t DCS对抑郁情绪的调节及其神经机制。(1)研究一:右侧额下回(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r,r IFG)是情绪和认知控制回路中的关键皮层节点,常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相关;然而,双相情感障碍中异常r IFG激活和连接的可靠模式尚未建立,本研究通过获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同状态的静息态磁共振,然后基于右侧额下回亚区进行局部神经活动及功能连接研究。(2)研究二:对双相情感障碍(BP)不同情绪状态的大脑网络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双相障碍不同状态的功能连接形成矩阵,分析了患者脑网络的拓扑性质,以期望获得双相躁狂(Bipolar Disorder Mania,BPM)和双相抑郁(Bipolar Disorder Depression,BPD)在脑网络特征水平的共性和特异性。(3)研究三:近年来很多研究提示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t DCS刺激可以改善抑郁情绪,但是也有一些阴性结果,而且,对于t DCS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的。在这里,我们研究了t DCS治疗对抑郁情绪的调节以及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左侧杏仁核静息状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的影响。研究方法(1)研究一:本研究评估了双相情感障碍中r IFG的五个亚区神经活动和功能连接(FC)。共88名参与者,包括双相抑郁症患者(BPD,n=25)和双相躁狂(BPM,n=37)与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n=26),采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检查。(2)研究二:采用图论的方法,获取95名参与者的静息态磁共振建立功能连接矩阵,其中包括双相抑郁症(BPD,n=30),双相躁狂(BPM,n=39)和健康对照组(HC,n=26),然后对其全局参数、模块化和节点参数等脑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研究。(3)研究三:伪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共有33名抑郁症患者接受t DCS治疗,其中真刺激组17名,假刺激组16名,通过临床症状评估,探索t DCS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干预效应,利用rs-f MRI探索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1)研究一:BPD组和BPM组在5个rIFG亚区中除了cluster 2(后-腹侧亚区)外的,其他4个亚区的低频波动幅度(ALFF)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r IFG的五个亚区为种子点,双相情感障碍中功能连接的降低主要集中在后腹侧r IFG与多个脑区之间,包括中央后回、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舌回、梭状回和小脑后叶。(2)研究二:(1)在全局层面,BP患者的全局效率(GE)和同步化提高,路径长度(L)缩短;(2)在节点层面,BP患者的节点参数受损主要发生在腹外侧前额叶(Ventrolateral prefrontalcortex,VLPFC)和边缘网络区域;(3)在模块层面,BP患者在模块III(额顶系统)和模块V(边缘系统)之间之间FCs(边的数量)明显增加;(4)在节点层面,双相抑郁(BPD)和双相躁狂(BPM)组分别在左侧眶额上回、右侧壳核、海马旁回、左侧梭状回表现状态特异性的差异。(3)研究三:我们比较了接受真假t DCS刺激前后患者左侧dl PFC和左侧杏仁核的rs-FC。相对于假刺激,真刺激可显着改善抑郁症状症状。真刺激t DCS还增强了左侧dl PFC与右侧枕叶之间的rs-FC,降低了左侧杏仁核与梭状回、前额叶之间的rs-FC。抑郁程度的改善不仅与左侧dl PFC与右侧枕叶的rs-FC增加相关,也与左侧杏仁核与左侧梭状回、左额中回的rs-FC降低有关。研究结论(1)研究一:这些结果表明,BP患者在r IFG亚区发生了局部神经活动及功能连接改变,并提示团块2(后腹侧r IFG)回路在BP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这些异常可能有助于确定更精确的干预治疗靶点。(2)研究二: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双相抑郁(BPD)和双相躁狂(BPM)中,整个大脑的拓扑结构和额顶-边缘回路中存在异常。这些缺陷可能反映了BP的病理生理过程。此外,状态特异性节点改变可能为不同情绪状态之间的转换提供生物学标志。(3)研究三:表明tDCS刺激后的抑郁情绪缓解,并对情绪相关的脑区rs-FC网络有影响,其中刺激靶点的功能连接增强,而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下降。提示了经过治疗左侧dl PFC对枕叶区域的调控能力增强,而杏仁核功能连接下降可能提示杏仁核“自下而上”的感觉驱动减弱以上研究利用静息态神经影像的方法进行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状态的神经机制研究,并同时研究了t DCS对情绪的调控机制,进一步解释了双相情感障碍不仅存在局部的神经活动异常,更存在广泛的脑网络异常,并解析了t DCS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及相应的神经机制。
逄乃培[2](2019)在《基于脑电图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预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疗效,从不同疗效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ICD-10中规定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妄想症状突出,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C-CDRS中文版)评分≥60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妄想症状即条目P1(PANSS-P1)评分≥3分,共69人。分别在治疗前3天、治疗结束后1周末、治疗结束后6周末对受试者进行PANSS、C-CDRS量表评测,同时进行脑电数据的采集。通过治疗后受试者量表的评分来判定改良电抽搐疗效。根据疗效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以C-CDRS总分减分率及PANSS量表中妄想症状条目评分判定临床疗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有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无效,其中C-CDRS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着进步,25%49%为进步。从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疗效受试者有差异的单因素指标,将这些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找出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短期及中期预测指标。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改良电抽搐治疗,治疗1周后C-CDRS量表(p=0.000)、PANSS量表(p=0.00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1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7例,无效组22例,有效率为68.1%。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27)、起病前有无诱因(p=0.031)、家族史(p=0.023)、怪异性因子分值(p=0.002)、FP1-θ绝对功率(p=0.002)、F4-δ绝对功率(p=0.029)、F4-θ绝对功率(p=0.012)、C4-δ绝对功率(p=0.031)、C4-θ绝对功率(p=0.004)、P4-δ绝对功率(p=0.038)、P4-θ绝对功率(p=0.015)、F8-δ绝对功率(p=0.006)、F8-θ绝对功率(p=0.042)、FP2-α相对功率(p=0.03)、F4-θ相对功率(p=0.02)、F4-α相对功率(p=0.002)、C4-θ相对功率(p=0.002)、C4-β相对功率(p=0.049)、F8-α相对功率(p=0.027)、T4-β相对功率(p=0.022),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OR=32.103,p=0.041)、性别(OR=17.625,p=0.04)及F8导联的α波段的相对功率(OR=0,p=0.048)是预测1周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3.在治疗6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4例,无效组25例,有效率为63.8%。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3)、起病前有无诱因(p=0.016)、FP1-θ绝对功率(p=0.026)、F4-θ绝对功率(p=0.005)、C4-θ绝对功率(p=0.028)、P4-δ绝对功率(p=0.041)、F8-θ绝对功率(p=0.005)、FP1-θ相对功率(p=0.025)、FP2-θ相对功率(p=0.031)、F4-θ相对功率(p=0.003)、F4-α相对功率(p=0.042)、C4-θ相对功率(p=0.005)、C4-β相对功率(p=0.048)、F8-α相对功率(p=0.009)、P4-θ相对功率(p=0.044)、T4-θ相对功率(p=0.028)、T4-β相对功率(p=0.035)。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8.959,p=0.023)、F8导联的θ波段的绝对功率(OR=1.118,p=0.021)是预测6周后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婚姻状况、性别、F8导联α波的相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2.性别、F8导联θ波的绝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3.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部分病人有效。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可进一步提高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有效率,改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
李建清,王丽珍[3](1998)在《妄想阵发导致杀人二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妄想阵发导致杀人二例报告李建清王丽珍例1,被鉴定人男性,24岁,已婚,农民,高中文化。因杀人罪拘捕,鉴于案发时无明显作案动机而委托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调查材料:被鉴定人1年前由江西来福州某工厂当临时工,于作案前10天左右无明显诱因疑有人跟踪他,同事买回...
骆其桂[4](1997)在《氯氮平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文中认为氯氮平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广西南宁地区复退军人精神病院骆其桂综述氯氮平(Clozapine)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1974年芬兰精神科医师报道了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消息,曾使欧美多数国家一度想废用此药。但...
韩春美,刘金同,纪文静,欧东仁[5](1995)在《中国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79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479例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病人。结果发现,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其分型多见分裂样表现.
葛梅芳,徐声汉[6](1991)在《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妄想性精神障碍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在临床症状、病程演进、预后转归和治疗效应等各方面,皆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分类(D SMⅢ)以及我国分类均将其作为单独一类列出.其在我们近年的司法精神鉴定中占3.21%.自82年以来累积共48例,现分析其资料,并就司法鉴定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徐声汉,葛梅芳[7](1991)在《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文中提出妄想性精神障碍在我们近年司法鉴定中占3.21%,自1982年以来累计共48例。其中以凶杀(20.8%)、伤害(14.8%)、妨碍公务(22.92%)、扰乱治安(10.12%)、书写反动字句(4.17%)、诈骗(4.17%)、毁坏公物(2.08%)、纵火(2.08%)、经济案(2.08%)等刑事犯罪为主。导致作案的病理性精神障碍主要为:被害妄想(74.98%)、嫉妒妄想(27.3%)、关系妄想(18.78%)、夸大妄想(18.78%)等。文章对有关资料作出分析,围绕诊断分类、危害行为、作案特点及责任能力评定等诸方面进行了讨论。
李香,袁国桢,徐俊冕[8](1990)在《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51例分析》文中提出 本文对1958~1987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的5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发病机制、治疗等进行探讨。
李香,袁国桢,徐俊冕[9](1988)在《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51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国内关于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的报道,例数均较少。本文将1958~1987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的51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对其发病机制,治疗等进行探讨。
贾谊诚[10](1988)在《病例与文摘集锦(五):共十二篇》文中研究指明 ①东莨菪硷贴膏治疗急性锥外系反应1例报告(陈详国、王士清)东莨菪硷贴膏贴于耳后,一般用于预防或治疗晕船,如头晕、恶心、呕吐等。我们对一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外系反应,使用东莨菪硷贴膏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与口服东莨菪硷片剂疗效基本相似。唐某,男、20岁、未婚,总病程3年,诊断精神分裂症。用氯氮平治疗(最大剂量为300mg
二、急性妄想发作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妄想发作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网络及经颅直流电调节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
1.2 .经颅直流电刺激 |
1.3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
1.4 .本研究所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一、基于静息态磁共振双相情感障碍右侧额下回亚区功能连接的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和假设 |
2.3 .材料与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研究二、双相情感障碍额顶-边缘网络的异常脑网络拓扑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和假设 |
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研究三、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神经机制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局限性及结论 |
5.1 .局限性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经颅直流电治疗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基于脑电图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预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四、急性妄想发作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网络及经颅直流电调节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D]. 张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2]基于脑电图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预测的初步研究[D]. 逄乃培. 济宁医学院, 2019(01)
- [3]妄想阵发导致杀人二例报告[J]. 李建清,王丽珍. 四川精神卫生, 1998(03)
- [4]氯氮平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 骆其桂. 广西医学, 1997(02)
- [5]中国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79例分析[J]. 韩春美,刘金同,纪文静,欧东仁. 中国社会医学, 1995(01)
- [6]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J]. 葛梅芳,徐声汉. 法医学杂志, 1991(03)
- [7]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J]. 徐声汉,葛梅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1(02)
- [8]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51例分析[J]. 李香,袁国桢,徐俊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0(02)
- [9]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51例分析[J]. 李香,袁国桢,徐俊冕. 上海精神医学, 1988(03)
- [10]病例与文摘集锦(五):共十二篇[J]. 贾谊诚. 上海精神医学, 19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