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形和三角形 SMA 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

X 形和三角形 SMA 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

一、X形和三角形SMA板式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石文龙,张浩波[1](2022)在《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摩擦阻尼器是一种运用摩擦阻尼原理耗散由振动输入到结构中能量的减震装置。相比传统的减震(振)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工程结构安装的便利性、构造加工组装的简易性、较大的初始刚度及性能方面的稳定性等。整理并总结国内外学者在摩擦阻尼器方面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包括摩擦阻尼器的类型、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以及国内外摩擦阻尼器的工程应用4个方面,讨论摩擦阻尼器在减震(振)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通过对摩擦阻尼器发展脉络与现状的梳理介绍,为其在结构消能减震中的应用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和设计参考,进而推动摩擦阻尼器在研究及工程领域的发展。

赵东龙,陶忠,陈云松,谢黄东[2](2021)在《一种新型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传统软钢阻尼器焊接带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构造的X形预应力弯曲型软钢阻尼器;将X形预应力弯曲型软钢阻尼器与传统焊接软钢阻尼器进行了试验对比,并通过ABAQUS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X形预应力弯曲型软钢阻尼器的力学参数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新型阻尼器滞回曲线较传统型更饱满,耗能能力更强。

王弘扬[3](2020)在《形状记忆合金棒和菱形开孔钢板并联自复位阻尼器的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建筑结构中附加阻尼器是耗散结构地震能量的有效方法,传统的阻尼器如金属阻尼器等虽具有优良、稳定的耗能能力,但缺乏对残余变形的有效控制,导致震后高昂的修复成本。利用具有显着可恢复变形能力的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自复位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残余变形能力,但耗能能力相对较弱,很难满足基本的耗能要求。基于此,本文将形状记忆合金棒并联到金属阻尼器中,利用其在相态转变过程中表现的超弹性效应,结合金属阻尼器优良稳定的耗能能力,提出一种新型形状记忆合金和菱形开孔钢板并联阻尼器(SMA-SD),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SMA-SD既充分发挥了菱形开孔钢板的耗能能力,又保留了形状记忆合金优良的超弹性性能。该阻尼器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自复位单元、耗能单元和框架单元,各个单元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保证了阻尼器的功能性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自复位单元、耗能单元以及SMA-SD开展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各单元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均满足试验设想,并对力学参数(峰值力、割线刚度、单位循环耗能量、残余变形和等效阻尼比)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表明各单元均表现出理想、稳定的工作状态。进而对通过试验得到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建立了力学模型表达式,提炼出了关键节点和残余变形的力学公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显示误差较小,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基于此模型通过改变SMA-SD中关键构件的几何尺寸参数,全面分析了 SMA-SD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为具体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利用OpenSees软件,将装配有SMA-SD的支撑放置到六层框架结构中,选取了在DBE状态下的LA01-LA20共20条典型地震波形,分析其地震状态下的响应变化,并选取传统安装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结构作为对比,结果表明SMA-SD在地震响应下对层间位移转角和峰值加速度具有良好的控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残余变形,具有显着卓越的自复位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复合自复位阻尼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进行推广。

宋涛[4](2020)在《新型分阶段耗能自复位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针对传统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大、难以修复的问题,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引进“可恢复功能城市”的抗震设计理念,旨在使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或是仅发生可以迅速修复的破坏。本文基于这一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隐藏式分阶段耗能阻尼器以及一种基于该阻尼器的自复位钢框架节点。旨在利用耗能阻尼器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自复位装置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为多层建筑抗震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隐藏式分阶段耗能阻尼器以及一种基于该阻尼器的自复位钢框架节点,并已申请相关专利。(2)利用有限元模拟研究阻尼器的耗能性能,证明其具有分阶段耗能效果以及良好的耗能能力。(3)整理和推导自复位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公式,并利用公式阐述自复位结构节点处的滑移量和发生复位的条件。(4)利用ABAQUS建立新型耗能自复位钢结构节点模型和普通钢结构节点模型,分析两种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和耗能系数曲线等力学性能。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耗能节点具有改善结构残余变形、提高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能力。(5)分析初始预应力大小、预应力钢筋根数、耗能软钢阻尼器材质和复位筋位置对节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预应力值越大、预应力钢筋数越多,节点的承载力越大,自复位效果越好;软钢阻尼器的材质会影响节点进入耗能的阶段和耗能能力的大小;预应力筋设置在梁中性面上依然具有自复位能力,且能节省空间,防止梁翼缘屈曲失稳。

蒋欣欣[5](2020)在《一种新型可恢复变形SMA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消能减振技术是实现结构被动控制以减轻结构地震响应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利用阻尼器进行结构消能减振时,传统方法要求阻尼器具有较大的阻尼力和充分的耗能能力以满足结构耗能减振的需求。然而,随着结构控制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传统阻尼器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而新型阻尼器不仅需要提供很大的阻尼力和耗能能力,更需要具备充分的恢复变形能力(Resilient deformation capacity,简称RDC),以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和不必要的损伤累积。具有充分的RDC已经成为新型阻尼器的关键参数之一。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s)超弹性的阻尼器,通过适当的改进能够满足新型阻尼器的需求。本文旨在设计并制造一种新型SMA阻尼器并从材料、构件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及试验研究,以增强受控结构的可恢复变形的能力。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材料层面,对三种不同直径的超弹性SMA丝进行循环拉伸试验,探究不同直径的SMA丝在不同加载速率及位移幅值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弹性SMA丝本构关系具有旗帜形特点;而且,直径0.5mm的SMA丝的性能最为稳定,可以作为新型阻尼器的制备材料。其次,在构件层面,将超弹性SMA丝与复位弹簧结合,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SMA阻尼器。对所提出的新型SMA阻尼器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不同加载频率及位移幅值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一种恢复力模型。同时,设计新型的夹具,以解决SMA丝的锚固问题。结果表明,新型SMA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复位及耗能能力,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情况很好,验证了阻尼器恢复力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在结构层面,设计了两组带有新型阻尼器及四连杆斜撑体系的钢框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可恢复功能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结构相比,四连杆斜撑体系能够将层间位移转移给新型SMA阻尼器且可避免连接杆件受压屈曲,利用SMA阻尼器提供的恢复力可实现结构的可恢复变形功能。

张昊天[6](2020)在《剪切型装配式软钢阻尼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剪切型金属阻尼器在应力集中和焊接热应力的影响下,容易提前破坏,在未充分发挥耗能能力时失效。本文提出一种装配式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利用钢板平面内受力提高初始刚度,并且通过改变钢板的平面几何形状,探究钢板不同几何形状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形状阻尼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形状下阻尼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屈服力、初始刚度、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阻尼器的情况。总结出装配式金属阻尼器中耗能板的最优形状。(1)首先对传统矩形钢板进行边缘形式的改造,把钢板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三角形和椭圆弧形,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种形状不同尺寸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大量有限元分析,考察了阻尼器高度、宽度和厚度对阻尼器屈服位移,初始刚度和屈服恢复力的影响。分析模拟结果中的应力云图和滞回曲线,计算出屈服力、初始刚度、屈服后刚度、等效阻尼比数据。得出椭圆边缘型阻尼器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滞回性能良好,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圆边缘型组阻尼器次之,三角边缘型阻尼器应力集中现象明显,耗能能力差。(2)其次是对耗能板进行开孔。在开孔形状方面,本文选取了菱形、圆形、椭圆形、条形的开孔方式。对于孔洞的布置,采用了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三排布置的方法。同样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布置方式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开孔形状和孔洞布置方式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分析模拟结果当中的应力云图、滞回曲线与相应的数据。对于所有开孔方式和孔洞布置方式,双排椭圆形孔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最优。其他开孔形式包括单排横向圆形、单排竖向圆形和单排竖向菱形、双排圆形、三排圆形的应力分布也能达到多点屈服的要求,耗能能力良好。

张晶晶[7](2019)在《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抗震结构是通过加强结构主体结构的构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允许结构在大震下进入非线性来消耗地震能量,因此传统的抗震设计仅依靠结构自身抵御地震作用,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难以在遭遇超大烈度地震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中布置消能装置(阻尼器),当地震来临时,依靠消能装置的变形运动等形式来耗散地震能量,增大了结构的阻尼比,进而减少了传递到结构主体构件上的地震能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虽然阻尼器类型众多、性能各异,但是传统的各类阻尼器一方面在小震时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另一方面遭遇极罕遇地震时易超出其设计指标而失效,从而导致结构倒塌破坏。因此,如何在确保阻尼器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均能充分发挥耗能能力且性能不失效,是当前消能减震技术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先后基于机械领域的杠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旋转机构等设计开发了多种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使结构处于小变形小速度时,阻尼器就可以充分发挥滞回耗能能力。但是,在罕遇甚至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器面临着经过各类放大装置放大了的位移或速度超过其极限能力而过早失效的问题,使得阻尼器不仅不能发挥阻尼耗能的作用,更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CRAD-MD,Cam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of Metallic Dampers),在提高阻尼器的利用效率、放大阻尼效应的基础上,避免了其因位移超限导致阻尼器失效的问题。本文对提出的CRAD-MD进行了理论计算公式推导、伪静力试验研究及数值仿真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RAD-MD装置开发及理论公式推导: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阻尼器和响应放大装置的研究现状,针对消能减震体系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防需求,改进了现有放大装置和耗能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研发了CRAD-MD,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机理,推导了该装置的恢复力计算公式,给出了该装置位移、速度和丝杠水平力的最大放大倍数计算公式。2、CRAD-MD伪静力试验研究:根据实验室试验条件,设计加工了该装置的主体构件及金属阻尼器。采用两种试验方案,对CRAD-MD进行了多工况的伪静力试验,采取不同的加载方式,通过改变加载幅值、加载频率和加载速度等得到了CRAD-MD的滞回曲线,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揭示了该装置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3、CRAD-MD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对单自由度无控体系(简称SDOF)、单自由度结构安装CRAD-MD体系(简称CRAD-MD单自由度体系)和单自由度结构安装传统金属阻尼器体系(简称MD单自由度体系)进行了多条远场和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控制效果分析、滞回曲线对比、耗散能量对比、反应谱分析和基于相同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验证了CRAD-MD的有效性,并为该装置的工程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4、CRAD-MD消能减震体系抗震设计方法:理论推导了CRAD-MD滞回耗能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能量守恒的定理,给出了CRAD-MD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其减震效果,提出了相应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为CRAD-MD的工程应用和相应规范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俊[8](2019)在《波形反对称钢板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消能减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结构设计中。金属阻尼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塑性耗能、价格低廉和安装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波形钢板阻尼器,该阻尼器由4块波形板与上下端板焊接而成,简称波形钢板阻尼器。针对其滞回性能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得结论如下:(1)从阻尼器母材切割部分材料,制作成标准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获得名义屈服强度为235MPa和名义屈服强度为160MPa钢板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两种钢材的弹性模量以及实际屈服强度等值,并对单轴拉伸试验得到的名义应力-应变进行处理,得到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为后续数值模拟分析奠定基础。(2)针对波形钢板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设计了4个阻尼器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且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其中水平波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优于竖向波形钢板阻尼器;竖向波形钢板阻尼器的承载能力优于水平波形钢板阻尼器;竖向波形钢板阻尼器的刚度退化速度略快于水平波形钢板阻尼器;在整个试验加载过程中,未出现焊缝的撕裂现象,故本文试件采用的二氧化碳保护焊可以很好的保证阻尼器整体性。(3)对4个试验试件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对本构分别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非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和混合强化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强化模型可作为波形钢板阻尼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无论从宏观上模型的受力变形还是微观上模型各点的应变发展规律均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说明有限元分析具有一定的可靠度。(4)在验证了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具有较好的吻合程度后进行拓展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对于水平波形钢板阻尼器,波形钢板的波角越大,其耗能性越好,但是随着波角的增大,其耗能能力的提升速度不断减小,其腹板间距宜选取在100mm到250mm之间,高宽比宜设为1.1,厚度宜选取为6mm。对于竖向波形钢板阻尼器,波角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低,在后续设计中,可采用本文中的45°,竖波面外刚度较大,只改变较小的高宽比时,对整体性能影响不大,可将高宽比设为1,厚度选取为6mm。低屈服点钢阻尼器具有比普通钢阻尼器更优的耗能能力。(5)对试验试件进行优化,选择一组最优解,并且使原本的一个周期波段变为2个周期,优化后阻尼器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提升。对于水平波形钢板阻尼器,优化后阻尼器承载能力提升约5%,耗能能力上升显着,从加载初始阶段到加载结束,优化后阻尼器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一直大于优化前的;对于竖向波形钢板阻尼器,优化后阻尼器的承载力是优化前阻尼器的1.23倍,位移延性系数约为优化前的3.25倍。

陈远[9](2018)在《基于IDA的SMA支撑钢框架与BRB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自复位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并选取了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作为参照对象,以增量动力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自复位支撑的核心成分为形状记忆合金。在开展系统抗震分析之前,本文首先提出了以形状记忆合金和低屈服点钢为核心成分的屈曲约束阻尼器。屈曲约束阻尼器作为耗能部分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形状记忆合金提供自复位功能以减小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屈曲约束自复位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低周反复位移加载,模拟该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的非线性静力行为,得到滞回曲线并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同时进行瞬态分析,模拟该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瞬时动力弹塑性响应和高阶屈曲行为。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尺寸进行控制单一变量的改动,研究模型半径、屈曲段长度等尺寸因素对屈曲约束自复位阻尼器功效的影响。通过模拟数值与实验数值及普通钢材构件实验数值进行比较,与安装传统屈曲约束阻尼器相比,在阻尼器中加入形状记忆合金可降低最大变形及残余变形。在抗震分析中,选取了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中震烈度的20条地震波。有限元模型在抗震分析软件OpenSees中建立。重点考察的地震响应指标包括:最大层间位移转角、最大楼面加速度和残余层间位移转角。分别对单自由度结构和代表多自由度结构的多层支撑框架结构展开了分析。抗震分析表明,由于自复位结构的耗能能力低,因而当自复位支撑框架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具有相同的弹性行为和屈服后刚度比时,前者的地震响应往往更大。以屈服后刚度比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1)结构的峰值位移可以通过增大屈服后刚度得到有效控制;2)结构的峰值楼面加速度不因屈服后刚度增大而增大;3)输入的地震能量几乎不变;4)随着屈服后刚度的增大,结构的地震响应离散性和层间位移比差异性都显着下降。

丁祖贤[10](2019)在《钢板阻尼器在预制剪力墙结构竖缝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天然存在大量接缝,这些接缝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各式开缝法或在墙体中加设耗能装置,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成耗能剪力墙的做法也成为一大热门研究方向,但目前未见将阻尼器应用于竖缝中的尝试。课题提出了“强水平缝,弱竖缝”的新型耗能竖缝剪力墙结构,利用工程中成熟的灌浆套筒等“湿式设计”实现“强水平缝”,在竖缝处设置耗能软钢阻尼器或摩擦阻尼器,实现“弱竖缝”。为探究适用于竖缝的阻尼器的性能,试验设计了两组弯曲单元宽度分别为20mm和30mm的横缝软钢阻尼器和两组弯曲单元宽度分别为20mm和30mm的竖缝软钢阻尼器,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四组阻尼器的试验数据,结合阻尼器破坏的试验现象,讨论了弯曲单元宽度(弯曲单元长宽比)和开缝情况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经过综合对比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横缝20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为最小,分别为55.76kN和94.72kN;横缝20的屈服位移最小,极限位移最大,分别为1.75mm和20.19mm;在四组阻尼器中,横缝20延性系数比横缝30大35.18%,比竖缝20大66.72%,比竖缝30大60.83%;耗能量上,横缝20比横缝30大8.84%,比竖缝20大20.48%,比竖缝30大44.29%。多方面的对比中,横缝20性能最优,因此为课题选择的阻尼器为弯曲单元宽度为20mm的横缝阻尼器。从而为项目实现“强水平缝,弱竖缝,形成新型竖缝耗能剪力墙”的科研目标提供了阻尼器选型方面的技术支持。图41幅;表17个;参45篇。

二、X形和三角形SMA板式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形和三角形SMA板式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摩擦阻尼器的类型
    1.1 平动摩擦阻尼器
        1.1.1 板式摩擦阻尼器
        1.1.2 筒式摩擦阻尼器
        1.1.3 其他类型的平动摩擦阻尼器
    1.2 转动摩擦阻尼器
2 摩擦阻尼器的性能影响因素
    2.1 摩擦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2.2 预紧力的施加方式及稳定控制
    2.3 组件尺寸及环境因素
3 摩擦阻尼器的试验
4 摩擦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2)一种新型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新型X形预应力弯曲型软钢阻尼器的构造
2 力学试验
    2.1 试件设计
    2.2 试验方案与加载制度
    2.3 试验现象及分析
    2.4 试验结果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力学参数分析
    3.2 有限元模拟
4 结 论

(3)形状记忆合金棒和菱形开孔钢板并联自复位阻尼器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结构震动控制研究现状
    1.3 金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3.1 金属阻尼器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金属阻尼器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自复位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4.1 自复位阻尼器的国外研究现状
        1.4.2 自复位阻尼器的国内现状研究
    1.5 复合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1.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6.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SMA-SD阻尼器构造和工作机制
    2.1 设计背景
    2.2 SMA-SD阻尼器构造
    2.3 SMA-SD阻尼器工作机制
    2.4 SMA-SD阻尼器设计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MA-SD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自复位单元拟静力试验研究
        3.1.1 试验准备
        3.1.2 力学参数分析
    3.2 耗能单元拟静力试验研究
        3.2.1 试验准备
        3.2.2 力学参数分析
        3.2.3 应变分析
    3.3 自复位单元和耗能单元对比分析
    3.4 SMA-SD拟静力试验分析
        3.4.1 试验准备
        3.4.2 试验过程
        3.4.4 力-位移滞回曲线分析
        3.4.5 力学模型参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MA-SD力学模型推导
    4.1 自复位单元力学模型推导
    4.2 耗能单元模型推导
    4.3 推导假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MA-SD数值模拟分析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5.2 SMA-SD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材料定义
        5.3.1 SMA材料参数定义
        5.3.2 钢材材料参数定义
    5.4 数值分析
        5.4.1 力-位移滞回曲线
        5.4.2 应力分析
        5.4.3 误差分析
    5.5 SMA-SD参数分析
        5.5.1 菱形开孔钢板厚度的影响
        5.5.2 SMA棒材直径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六层框架结构的SMA-SD抗震分析
    6.1 基于OpenSees的SMA-SD模型的验证
        6.1.1 SMA-SD模型的建立
        6.1.2 自复位单元材料参数
        6.1.3 耗能单元材料参数
        6.1.4 SMA-SD模型的验证
    6.2 6层框架结构模型的建立
    6.3 地震波选取
    6.4 SMA-SD抗震性能分析
        6.4.1 SMA-SD与BRBF力-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6.4.2 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6.4.3 典型地震波下的SMA-SD和BRBF时程曲线对比分析
    6.5 Pushover分析
    6.6 MPI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型分阶段耗能自复位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耗能自复位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软钢阻尼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隐藏式分阶段耗能阻尼器的性能研究
    2.1 隐藏式分阶段耗能阻尼器的构造形式
    2.2 分阶段耗能阻尼器的设计理念
    2.3 分阶段耗能阻尼器的模型设计
    2.4 分阶段耗能阻尼器的有限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耗能自复位节点抗震验算及构造
    3.1 拼接节点抗震设计方法
    3.2 新型耗能自复位节点抗震设计验算
        3.2.1 新型耗能节点正常使用阶段的设计
        3.2.2 耗能节点正常使用阶段的抗滑移验算
        3.2.3 新型耗能节点极限承载力验算
    3.3 新型耗能自复位节点构造
        3.3.1 节点遵循原则及构造
        3.3.2 节点实施方法
        3.3.3 节点传力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耗能自复位节点有限元建模
    4.1 ABAQUS有限元建模
    4.2 节点各部分构件参数
    4.3 材料本构关系
        4.3.1 普通钢材的本构关系
        4.3.2 软钢耗能钢片用钢JIS的本构关系
        4.3.3 预应力钢筋的本构关系
    4.4 单元类型
    4.5 构件间的相互作用
    4.6 边界条件和荷载施加
        4.6.1 螺栓荷载的施加
        4.6.2 钢筋预应力的施加
        4.6.3 位移加载
    4.7 网格划分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耗能自复位节点与普通节点抗震性能对比
    5.1 节点的滞回曲线
        5.1.1 曲线分析
        5.1.2 自复位能力分析
    5.2 节点的骨架曲线
    5.3 节点的刚度退化
    5.4 节点的耗能系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耗能自复位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6.1 引言
    6.2 初始预应力对节点的影响
        6.2.1 预应力影响下滞回曲线对比
        6.2.2 预应力影响下自复位能力对比
        6.2.3 预应力影响下骨架曲线对比
        6.2.4 预应力影响下耗能能力对比
    6.3 预应力钢筋数量对节点的影响
        6.3.1 预应力筋根数影响下滞回曲线对比
        6.3.2 预应力筋根数影响下自复位能力对比
        6.3.3 预应力筋根数影响下骨架曲线对比
        6.3.4 预应力筋根数影响下耗能能力对比
    6.4 阻尼器耗能材质对节点的影响
        6.4.1 滞回曲线对比
        6.4.2 骨架曲线对比
        6.4.3 耗能能力对比
    6.5 预应力钢筋位置对节点的影响
        6.5.1 滞回曲线对比
        6.5.2 骨架曲线对比
        6.5.3 耗能能力对比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一种新型可恢复变形SMA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结构的振动控制
        1.2.1 被动控制
        1.2.2 主动控制
        1.2.3 半主动控制
        1.2.4 混合控制
        1.2.5 智能控制
    1.3 可恢复功能结构与构件研究现状
        1.3.1 自复位耗能支撑
        1.3.2 自复位阻尼器
    1.4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及特性
        1.4.1 形状记忆合金
        1.4.2 形状记忆效应
        1.4.3 超弹性
        1.4.4 高阻尼性能
    1.5 SMA阻尼器类型及研究现状
        1.5.1 SMA丝阻尼器
        1.5.2 SMA棒材及板材阻尼器
        1.5.3 SMA复合阻尼器
    1.6 SMA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1.6.1 SMA阻尼器理论模型
        1.6.2 SMA阻尼器设计及性能试验
        1.6.3 带有SMA阻尼器的结构振动试验
        1.6.4 SMA阻尼器在实际工程应用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7.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新型阻尼器基材的力学性能试验及SMA本构模型
    2.1 引言
    2.2 超弹性SMA丝的力学性能试验
        2.2.1 试验概况
        2.2.2 参数的选取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SMA的本构模型
        2.3.1 Tanaka模型
        2.3.2 Liang and Rogers模型
        2.3.3 Brinson模型
        2.3.4 Graesser& Cozzarelli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新型SMA阻尼器的设计与试验及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的设计
        3.2.1 SMA阻尼器结构
        3.2.2 SMA阻尼器工作原理
        3.2.3 功能特点
    3.3 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3.3.1 试验概况
        3.3.2 参数的选取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恢复力模型与验证
        3.4.1 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3.4.2 阻尼器的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带有新型SMA阻尼器钢框架模型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3 试件设计及制作
        4.3.1 试件设计参数的选择
        4.3.2 试件的制作
    4.4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案
        4.4.1 试验加载装置与测量系统
        4.4.2 试验加载方案
    4.5 试验测点的布置
    4.6 材料性能试验
    4.7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4.7.1试验钢框架F-1
        4.7.2试验钢框架F-2
    4.8 试验结果分析
        4.8.1 荷载—位移曲线
        4.8.2 骨架曲线
        4.8.3 应变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剪切型装配式软钢阻尼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结构振动控制理念
    1.3 耗能减震设计的原理
    1.4 阻尼器的分类
        1.4.1 金属阻尼器研究现状
        1.4.2 粘滞阻尼器研究现状
        1.4.3 摩擦阻尼器研究现状
        1.4.4 粘弹性阻尼器研究现状
        1.4.5 防屈曲支撑研究现状
        1.4.6 调谐阻尼器研究现状
    1.5 金属阻尼器的研究及应用
    1.6 软钢阻尼器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方向
    1.7 课题研究的方法
    1.8 课题研究的内容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及分析理论
    2.1 本构关系
    2.2 软钢的力学特性
    2.3 金属阻尼器力学模型
        2.3.1 理想弹塑性模型
        2.3.2 双线性模型
        2.3.3 Ramberg-Osgood模型和Bouc-Wen模型
    2.4 新型软钢阻尼器受力方式
        2.4.1 平面外受力方式
        2.4.2 平面内受力方式
    2.5 金属阻尼器的减震原理
    2.6 曲线分析方法
        2.6.1 滞回曲线分析
        2.6.2 骨架曲线分析
    2.7 加载制度
        2.7.1 控制位移加载法
        2.7.2 荷载控制加载法
        2.7.3 荷载和位移控制加载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3.1 阻尼器的组成和Abaqus模型概述
        3.1.1 单元的选取和划分
        3.1.2 边界条件
    3.2 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3.2.1 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3.2.2 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3.2.3 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3.3 三角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3.3.1 三角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3.3.2 三角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3.3.3 三角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3.4 椭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3.4.1 椭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3.4.2 椭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3.4.3 椭圆边缘型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排开孔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1 单排横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1.1 单排横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1.2 单排横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1.3 单排横向开菱形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2 单排横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2.1 单排横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2.2 单排横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2.3 单排横向开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3 单排横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3.1 单排横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3.2 单排横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3.3 单排横向开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4 单排横向开孔型阻尼器的总结
    4.5 单排竖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5.1 单排竖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5.2 单排竖向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5.3 单排竖向开菱形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6 单排竖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6.1 单排竖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6.2 单排竖向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6.3 单排竖向开椭圆形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7 单排竖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4.7.1 单排竖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4.7.2 单排竖向条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4.7.3 单排竖向开条形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4.8 单排竖向开孔型阻尼器的总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孔型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1 双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1.1 双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5.1.2 双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5.1.3 双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2 双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2.1 双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5.2.2 双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5.2.3 双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3 双排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3.1 双排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5.3.2 双排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5.3.3 双排椭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4 双排开孔型阻尼器的总结
    5.5 三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5.1 三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5.5.2 三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5.5.3 三排圆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6 三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设计
        5.6.1 三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截面设计
        5.6.2 三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应力云图分析
        5.6.3 三排菱形孔软钢阻尼器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7 三排开孔型阻尼器的总结
    5.8 本章小结
    5.9 数据柱状图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阻尼器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金属阻尼器耗能原理
        1.2.2 金属阻尼器分类
    1.3 响应放大机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国外放大机构研究现状
        1.3.2 国内放大机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开发及理论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构造及工作原理
        2.2.1 整体构造形式
        2.2.2 主要组成构件
        2.2.3 工作机理
    2.3 CRAD-MD恢复力模型推导
        2.3.1 等宽凸轮机构受力分析
        2.3.2 滚珠丝杠副受力分析
        2.3.3 响应放大装置恢复力公式
        2.3.4 金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
    2.4 响应放大装置放大倍数公式推导
        2.4.1 位移放大倍数
        2.4.2 速度放大倍数
        2.4.3 力放大倍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伪静力试验研究内容与试件加工
        3.2.1 试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3.2.2 响应放大试验装置的设计及加工
        3.2.3 金属阻尼器的加工制作与仿真分析
    3.3 金属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试验方案
        3.3.1 伪静力加载方案
        3.3.2 加载制度及试验工况
        3.3.3 数据采集
    3.4 伪静力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4.1 加载设备调试及空载测试
        3.4.2 装置测试过程及试验现象
    3.5 金属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试验结果分析
        3.5.1 试验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5.2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制定
        3.5.3 试验加载工况
        3.5.4 三角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5.5 正弦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CRAD-MD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4.2.1 运动方程的建立
        4.2.2 非线性分析程序
    4.3 CRAD-MD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3.1 单自由度模型参数及CRAD-MD参数确定
        4.3.2 地震波选取
        4.3.3 CRAD-MD控制效果分析
        4.3.4 CRAD-MD与 MD滞回曲线对比
        4.3.5 CRAD-MD与 MD能量对比分析
        4.3.6 CRAD-MD反应谱分析
        4.3.7 基于相同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5.1 引言
    5.2 CRAD-M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及耗能比
        5.2.1 CRAD-M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
        5.2.2 CRAD-MD与 MD耗能比
        5.2.3 CRAD-MD耗能计算公式验证
    5.3 CRAD-MD装置抗震简化设计方法
        5.3.1 设计方法及原理
        5.3.2 设计流程及参数选取
        5.3.3 单自由度算例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波形反对称钢板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阻尼器的分类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阻尼器的分类
        1.2.2 相关金属阻尼器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相关金属阻尼器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金属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波形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的试验设计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及制作
        2.2.1 波形钢板阻尼器试件的设计
        2.2.2 波形钢板阻尼器的加工制作
    2.3 材性试验
    2.4 试验加载设施装置及测量内容
        2.4.1 试验加载方案
        2.4.2 加载装置
        2.4.3 加载制度
        2.4.4 测试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波形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现象分析
    3.2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3.3 承载能力和延性
    3.4 刚度退化和等效阻尼系数
    3.5 应变分析
    3.6 试件受力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波形钢板阻尼器数值模拟分析
    4.1 ABAQUS有限元通用软件简介
    4.2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材料本构模型
        4.2.2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4.2.3 模型的约束条件及荷载的定义
        4.2.4 求解设置
    4.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分析
        4.3.1 屈曲分析结果
        4.3.2 不同强化模型的模拟结果
    4.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4.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对比
        4.4.2 受力变形对比分析
        4.4.3 拓展因素分析
    4.5 阻尼器的优化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授权的专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基于IDA的SMA支撑钢框架与BRB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被动耗能减震装置
    1.2 金属阻尼器
    1.3 摩擦阻尼器
    1.4 粘弹性阻尼器
    1.5 粘滞阻尼器
    1.6 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第二章 形状记忆合金
    2.1 自复位能力
    2.2 微观结构
    2.3 形状记忆效应
    2.4 超弹性
    2.5 高阻尼性能
    2.6 本构关系
第三章 有限元模拟
    3.1 屈曲约束自复位阻尼器结构
    3.2 有限元建模
    3.3 定义材料属性
    3.4 定义接触
    3.5 划分网格
    3.6 定义边界条件
    3.7 结果后处理
    3.8 屈曲分析
    3.9 滞回曲线
    3.10 与普通钢材对比
    3.11 屈曲段长度的影响
    3.12 屈曲段截面面积的影响
第四章 单自由度SMA自复位模型的地震响应
    4.1 本构模型
    4.2 分析模型
    4.3 IDA方法
    4.4 BRBF和SMABF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高层SMA自复位支捧钢框架的地展响应
    5.1 结构模型
    5.2 有限元模型
    5.3 结构响应指数
    5.4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钢板阻尼器在预制剪力墙结构竖缝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剪力墙结构概述
    1.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接缝研究现状
        1.2.1 水平缝
        1.2.2 竖向缝
    1.3 耗能剪力墙研究现状
    1.4 软钢阻尼器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带缝钢板阻尼器试验设计
    2.1 试验试件设计
        2.1.1 设计依据
        2.1.2 设计总概述
        2.1.3 核心耗能钢板尺寸及参数
        2.1.4 连接件设计
    2.2 试件的材料特性
    2.3 试件加载方案和量测布置
        2.3.1 加载装置
        2.3.2 加载方案
        2.3.3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缝钢板阻尼器试验现象分析
    3.1 试件的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3.1.1 横缝20
        3.1.2 横缝30
        3.1.3 竖缝20
        3.1.4 竖缝30
    3.2 试验结果及基本参数分析
第4章 带缝钢板阻尼器性能分析
    4.1 滞回曲线
    4.2 骨架曲线
    4.3 耗能分析
    4.4 试件的刚度退化
    4.5 试件的强度退化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X形和三角形SMA板式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J]. 石文龙,张浩波. 地震工程学报, 2022(01)
  • [2]一种新型预应力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赵东龙,陶忠,陈云松,谢黄东.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1(03)
  • [3]形状记忆合金棒和菱形开孔钢板并联自复位阻尼器的研究与分析[D]. 王弘扬. 山东大学, 2020(10)
  • [4]新型分阶段耗能自复位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宋涛. 燕山大学, 2020(01)
  • [5]一种新型可恢复变形SMA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D]. 蒋欣欣.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剪切型装配式软钢阻尼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D]. 张昊天.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D]. 张晶晶. 广州大学, 2019(01)
  • [8]波形反对称钢板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王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基于IDA的SMA支撑钢框架与BRB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D]. 陈远. 山东大学, 2018(02)
  • [10]钢板阻尼器在预制剪力墙结构竖缝的应用研究[D]. 丁祖贤.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X 形和三角形 SMA 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