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雪芹[1](2019)在《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雪[2](2019)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民阅读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一步,公众阅读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对知识信息和电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高新区,具有高新产业云集,人口学历层次高,高校众多、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公共图书馆资源缺乏、电子资源获取渠道狭窄,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所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从五个部分分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概念;论述了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然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而引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通过分析东湖高新区特殊的产业和人才情况,进而对高新区社区居民和园区职工的阅读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公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第三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高新区存在众多高校且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同时,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有很多问题。所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具有可行性。第四部分提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行的模式,主要包括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是对全文的整体归纳和总结并说明可能存在的不足。
付天松[3](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张怀涛,孔德超[4](2010)在《根植沃土绽芳华——河南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中)》文中认为2复兴与拓展(1976年10月~1990年5月)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12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更是冲破了长期的精神枷锁和学术禁锢。1979年10月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的诞生、1981年3月《河南图书馆季刊》(后改为《河南图书馆学刊》)的创刊、1981年11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5](1989)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1989年5月23日是省图书馆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展示十年来会员的科研成果,学会办公室根据会员个人的填报材料,整理编辑了这个成果目录。目录主要收录了会员在出版社、刊物上正式出版发表的论着或在地市以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过的论文。凡属工作成果,如:书目索引、咨询课题、工作改革建议等均不予收入。目录中的款目以着者为标目,内容包括着者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年代、卷期。款目按作者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一作者下的成果按出版或发表时间排列。
辛玉亮,扬帆[6](1986)在《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文献综述》文中指出 山西省高校图工委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三~二十五日召开了“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会议收到各种文献41篇,(目录附后)现分专题列表统计如下:由表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对藏书建设中的采访工作研究文献最多,这说明图书的采访是藏书工作的基础,它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
王影[7](1991)在《国内用户教育文献专题目录(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说明为便于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工作者查阅有关用户教育(培训)方面的国内文献,受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委托,特编印本专题目录。本目录收录范围为建国以来至1989年末的国内期刊、报纸、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消息、译文计944条。收集资料过程中曾使用了历年的《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含前身)、《图书馆学文摘》、《情报科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综合科技、基础科学》及有关的专题目录。漏收的条目欢迎补充,以求更加完善。
张琪[8](2021)在《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趋势是一个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随着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与信息和数据紧密相关的图书馆学呈现出数据化的新动向,数据科学、数据挖掘、数据素养和数字人文等主题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数据时代推进了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探索、发现、掌握和适应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将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是图书馆人的任务与担当。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我国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得出图书馆实践、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学教育是当前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热点研究领域;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量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趋势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问题开展访谈,得出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调查结果:首先,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明确,具体表现为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集中在五个方面,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呈现六个梯度;其次,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学研究数据化显着,主要表现在图书馆数据化服务需求加强,图书馆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增多;最后,图书馆学教育的数据化程度提高,具体表现在数据化融入教学方式与内容和数据化的就业要求提升。本研究根据前期开展的调查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原因:国家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战略引领;图书馆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的需要;图书馆学与数据科学的交叉融合;图书馆学教育对象的数据化需求。本研究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图书馆学数据化的策略。在图书馆实践方面,建议图书馆积极参与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加强馆员数据化服务的能力,提升图书馆数据化精准服务;在图书馆学研究方面,建议研究者树立数据化思维,坚守学科本质,促进图书馆学与数据科学的高质量交叉综合;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建议人才培养要面向结果,适应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为图书馆培育专业的数据化人才。
单轸[9](2020)在《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图书馆领域的深刻变革,智慧图书馆转型已成必然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应运而生。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解决了困扰图书馆已久的许多问题,例如: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读者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开放融合的服务等。但智慧的平台只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一步,新平台尚有力有不逮的地方,例如:对空间管理的功能薄弱、业务流程变革的问题没有解决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针对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问题展开研究。先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图书馆重组的研究与实践做出总结与评述,引出话题。而后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BPR)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进行,并阐述理论内涵以及选择BPR理论的原因,并指出,在大突变的背景下,BPR理论要比任何渐进式的理论更具备适应性。除此之外,文章还梳理了LSP的发展历程和功能,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技术作简要归纳,以更好地展示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支撑要素。为了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业务机制有更好的了解,文章用网络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对36所A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情况做了统计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向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数据服务与学科服务逐渐占据主导,机器人、智慧推荐等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形式兴起。国内高校图书馆业务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以下五点:技术发展不成熟、机构之间沟通匮乏、馆员职业能力不足、智慧服务欠缺深度、缺乏统一业务标准。新时代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必然要针对这些弊病进行治疗。新时代的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单元,他们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向纵深发展,对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智能、赋能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增强以及个性化需求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要遵循四个原则:用户中心原则、效益原则、简约原则和流程支配原则。文章在用户需求分析、业务现状分析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以LSP为依托重新设计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在资源采访方面,实现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采购流程的一体化以及在线采访和智能采访;在数据管理方面,构架出数据流的良性循环框架;在服务方面,叙述了一种自创新的服务模式,能够在学术生态链的基础上获得无限扩展的服务;在人员再造方面,提出基于新平台、通过业务重心和业务能力的重塑来完成人员转型流程。并从联盟外部保障、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智慧空间再造、用户贡献度保障四个方面阐述流程改造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流程的合理运转。文章对设计出的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型展开实例研究,基于NLSP平台重组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采编、数据管理、服务以及馆员培训流程,并从时间、效率、成本三个角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阐述新流程下图书馆的价值增值机制。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馆际业务流程的研究、缺乏实地调查和第一手研究资料等。LSP的出炉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迫在眉睫,本研究所构建的业务流程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技术的持续开发、新流程的可用性评估以及流程重组后会出现的新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陆欣祺[10](2020)在《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捐赠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图书馆来说,接受赠书能够起到丰富与补充馆藏资源、缓解购书经费紧张等方面的作用。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是为本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所以其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以及对赠书质量要求较高。那么高校图书馆目前在图书捐赠工作——接受图书捐赠的渠道建设、图书捐赠制度建设以及对赠书的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如何呢?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的开展现状,本文针对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展开调查与研究,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效率,让受赠图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七章内容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是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图书捐赠工作相关概念及意义;梳理与总结国内外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相关的文献;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如何调查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开展现状而进行的调查设计,这一章主要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以方便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章主要是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从图书捐赠渠道建设、图书捐赠制度建设、图书捐赠管理工作情况等具体方面来阐述并归纳总结合肥地区各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开展现状。第四章是基于总体调查情况,选择合肥地区在图书捐赠工作开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所本科高校图书馆,从图书捐赠渠道建设、图书捐赠制度建设、赠书来源与类型、图书捐赠管理部门与人员、图书捐赠回馈方式、图书捐赠宣传方式、赠书加工与利用情况这七个方面来详细调查与分析这三所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捐赠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五章是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总结归纳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捐赠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六方面具体问题,如对线上图书捐赠渠道重视程度低;图书捐赠制度有待完善健全;图书捐赠工作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图书捐赠回馈缺乏针对性;图书捐赠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忽视对赠书的揭示与再利用工作。第六章是基于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优化建议,如加强图书捐赠网页或栏目的建设;完善与规范图书捐赠制度;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图书捐赠工作;提供有针对性与多样化的捐赠回馈;增加图书捐赠宣传方式与力度以及加快建立赠书揭示平台与再利用机制。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本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调查结果与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开展图书捐赠工作提出展望。
二、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 |
1.2.2 图书馆资源 |
1.2.3 模式 |
1.3 理论基础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1.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1.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 |
2.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概况 |
2.1.1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
2.1.2 产业人才众多 |
2.1.3 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
2.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 |
2.2.1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2.2.2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
2.2.3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2.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 |
2.3.1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2.3.2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
2.3.3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3.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 |
3.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分析 |
3.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利用率分析 |
3.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 |
3.3.1 自主开放效果不佳 |
3.3.2 自主开放经费不足 |
3.3.3 校内外资源与管理不匹配 |
3.3.4 需求反馈机制与监督机制缺失 |
4.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 |
4.1 多方合作的运营模式 |
4.2 面向不同需求的管理模式 |
4.2.1 发放借阅证、有限开放 |
4.2.2 结对社区图书室、定点开放 |
4.2.3 建立园区服务站、针对性开放 |
4.3 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保障模式 |
4.3.1 发挥区政府的主导作用 |
4.3.2 制定相关制度保障 |
4.3.3 规划物理空间、提供个性服务 |
4.3.4 加强宣传推广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调查过程 |
2.1 调查准备 |
2.1.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
2.1.2 文献数量与研究热点 |
2.1.3 主要调查领域的分析 |
2.2 调查实施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内容 |
2.2.3 调查过程 |
2.3 调查分析 |
2.3.1 总加量表数据分析 |
2.3.2 累积量表数据分析 |
2.3.3 访谈资料分析 |
2.4 调查小结 |
第三章 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调查结论 |
3.1 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明确 |
3.1.1 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集中在五个方面 |
3.1.2 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呈现六个梯度 |
3.2 图书馆实践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数据化趋势显着 |
3.2.1 用户的图书馆数据化服务需求增强 |
3.2.2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数据化分析方法增多 |
3.3 图书馆学教育的数据化程度提高 |
3.3.1 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数据化转型 |
3.3.2 数据化的就业要求提升 |
第四章 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成因分析 |
4.1 国家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战略的引领 |
4.2 图书馆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的需要 |
4.2.1 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资源激增 |
4.2.2 图书馆用户数据化服务的需求 |
4.3 图书馆学与数据科学的交叉融合 |
4.3.1 数据科学促进研究者的数据素养提升 |
4.3.2 数据科学丰富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
4.4 图书馆学人才培养的数据化需求 |
4.4.1 数据泛在的环境影响 |
4.4.2 就业要求的数据化拓展 |
第五章 图书馆学发展数据化的对策 |
5.1 图书馆实践:推进数据共享,实现精准服务 |
5.1.1 图书馆积极参与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
5.1.2 加强馆员数据化精准服务的能力 |
5.2 图书馆学研究:树立数据思维,坚持守正创新 |
5.2.1 坚守图书馆学的学科本质 |
5.2.2 促进与数据科学的高质量交叉综合 |
5.3 图书馆学教育:以结果为导向,加强数据素养教育 |
5.3.1 创新面向结果的专业知识教育 |
5.3.2 为图书馆输送数据型人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业务流程重组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BPR理论 |
2.1.1 业务流程概念 |
2.1.2 BPR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内涵阐释 |
2.1.3 BPR理论指导图书馆业务重组的科学性分析 |
2.2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
2.2.1 从ILS、ERMS到LSP |
2.2.2 新一代平台是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直接动因 |
2.3 智慧图书馆理论与技术 |
2.3.1 智慧图书馆概念 |
2.3.2 智慧图书馆理论体系 |
2.3.3 智慧图书馆技术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
3.1 研究样本 |
3.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现状 |
3.2.1 资源采编与管理业务 |
3.2.2 知识服务业务 |
3.3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困境分析 |
3.3.1 技术风险 |
3.3.2 业务部门间缺乏沟通 |
3.3.3 工作人员职业能力不匹配图书馆需求 |
3.3.4 智慧服务浮于表面 |
3.3.5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设计 |
4.1 用户需求分析 |
4.2 业务流程重构原则分析 |
4.3 业务流程重组架构 |
4.3.1 资源采编流程重组 |
4.3.2 数据管理流程重组 |
4.3.3 服务流程重组 |
4.3.4 高校图书馆人员重组 |
4.3.5 配套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新一代服务平台的图书馆业务重组实例研究 |
5.1 南京大学图书馆原有的业务模式 |
5.2 基于NLSP的新型业务流程 |
5.2.1 采访流程 |
5.2.2 数据管理 |
5.2.3 服务流程 |
5.2.4 馆员 |
5.3 新流程视域下图书馆价值增值机制 |
5.4 实践效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贡献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NLSP的智慧化业务流程评估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图书捐赠工作概念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调查设计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3 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现状调查 |
3.1 图书捐赠渠道建设 |
3.1.1 图书捐赠网页或栏目 |
3.1.2 传统图书捐赠渠道 |
3.2 图书捐赠制度建设 |
3.3 图书捐赠管理工作情况 |
3.3.1 赠书来源与类型 |
3.3.2 图书捐赠管理部门与人员 |
3.3.3 图书捐赠回馈方式 |
3.3.4 图书捐赠宣传方式 |
3.3.5 赠书加工与利用 |
4 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典型案例分析 |
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
4.2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
4.3 安徽大学图书馆 |
4.4 案例小结 |
5 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存在的问题 |
5.1 对线上图书捐赠渠道重视程度低 |
5.2 图书捐赠制度有待完善健全 |
5.3 图书捐赠工作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
5.4 图书捐赠回馈缺乏针对性 |
5.5 图书捐赠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
5.6 忽视对赠书的揭示与再利用工作 |
6 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的优化建议 |
6.1 加强图书捐赠网页或栏目的建设 |
6.2 完善与规范图书捐赠制度 |
6.3 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图书捐赠工作 |
6.4 提供有针对性与多样化的捐赠回馈 |
6.5 增加图书捐赠宣传方式与力度 |
6.6 加快建立赠书揭示平台与再利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12)
-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D]. 李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4]根植沃土绽芳华——河南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中)[J]. 张怀涛,孔德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05)
- [5]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J].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 黑龙江图书馆, 1989(S1)
- [6]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文献综述[J]. 辛玉亮,扬帆. 晋图学刊, 1986(03)
- [7]国内用户教育文献专题目录(一)[J]. 王影.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1(Z1)
- [8]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数据化趋势研究[D]. 张琪. 河北大学, 2021(02)
- [9]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 单轸. 南京大学, 2020(02)
- [10]合肥地区本科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调查与研究[D]. 陆欣祺. 安徽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