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与中医热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静[1](2021)在《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特征为红斑、鳞屑等。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多种CD4+T淋巴细胞参与其中,包括T辅助(T helper,Th)1、Th2、Th9、Th17、Th22 和 T 调节(T regulatory,Treg)细胞等等。外周辅助性T(peripheral helper T cell,Tph)细胞是一种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被定义为PD-1+CXCR5-CD4+T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主要分泌 CXC趋化因子配体 13(CXC chemokine ligand 13,CXCL13)和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但缺乏 CXC 趋化因子受体 5(CXC chemokine receptor 5,CXCR5)的高表达。研究发现Tph细胞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作用尚不明确。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血分论治”已成为银屑病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血热证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白彦萍教授根据古方“犀角地黄汤”化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方药—清热凉血方。本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该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尚不清楚。目的:1.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2.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3.探索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和Th17、Tfh细胞的关系。4.观察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法:入组27名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者。1.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表面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表达以及Tph细胞分泌CXCL13和IL-21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皮损区和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中Tph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的相关性。2.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Tph1、Tph2、Tph17)的频率和各亚群表面表达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的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Tph17细胞诊断血热型银屑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h17、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频率,分析患者中这两种细胞频率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以及CXCL13+Tph细胞与CXCR5+Th17、Tfh细胞的关系。4.比较清热凉血方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以及外周血中Tph、CXCL13+Tph、Tfh、Th17、CXCR5+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HLA-DR+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CXCL13的能力均显着提高(P值均<0.0001),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但CD38+和ICOS+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IL-21的能力均未见显着改变,且均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此外,患者皮损中Tph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升高(P<0.0001),但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2.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17细胞频率更高(P=0.004),且与 PASI 评分呈正相关;CD38+、HLA-DR+、ICOS+和 CD38+HLA-DR+ICOS+Tph17 细胞的比例均升高(P=0.048,P=0.02,P=0.0013,P=0.015),但均与PASI评分无关;两组 Tph1、Tph2 和 CXCR3+CCR6+PD-1+CXCR5-CD4+T 细胞频率以及 CD38、HLA-DR、ICOS在Tph1、Tph2细胞上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此外,Tph17 细胞频率 ROC 曲线下面积(the areaunderthe ROC,AUC)为 0.788(P=0.004),临界值为20.30%,敏感性为0.815,特异性为0.69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fh细胞频率升高(P=0.029,P=0.004),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患者Tph细胞频率与Th17、Tfh细胞频率呈正相关,而且CXCL13+Tph细胞频率与CXCR5+Th17、Tfh细胞频率也呈正相关。4.清热凉血方治疗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分泌CXCL13的水平,以及Th17、Tfh和CXCR5+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5,P<0.05,P<0.05)。结论:1.Tph细胞和Tph17细胞可能参与了血热型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2.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可能与Th17、Tfh细胞有关。3.清热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
尹维贤[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收集并整理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医案,运用软件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该病的临床及用药经验,以丰富该病的中医学认识,以飨同道,提高临证辨治疗效水平。方法:参照纳入排除标准,将严格筛选的509诊次医案录入Medcase V3.2仓公诊籍数据挖掘系统,通过医案信息的预处理、初步清洗、专业术语规范化后,在数据分析平台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从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舌脉象及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入选患者共89例509诊次,女性485诊次,男性24诊次;年龄分布主要在20-49岁,约占总诊次的3/4。2.频数分析:临床症状排序在前的有乏力、寐差、脱发、关节疼痛、月经不调、尿中泡沫、汗出、便溏、口干等,其中乏力、寐差、脱发出现频率均在30%以上;舌象要素以质红、苔腻、苔黄、苔白较为多见,频率分别为80.94%、48.72%、46.56%、44.2%;脉象以滑脉、细脉最多见,分别为64.83%、56.58%;证型常见肝肾亏虚证、阴虚血热证、瘀热痹阻证,频率均在15%以上;中药使用频次大于49次的有36味,高频药物有白花蛇舌草、甘草、生地、山药、青蒿、熟地、秦艽等,高频药物的分类主要有清热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等。3.关联规则:(1)症状内关联:脱发-寐差、脱发-乏力、寐差-脱发、寐差-乏力、关节疼痛-乏力等关联度较高;(2)舌象内关联:质红与苔黄、苔腻与苔黄、苔腻与质红双向关联度较高,提示舌红,苔黄腻为本次研究中SLE的主要舌象特征;(3)脉象内关联:细脉与滑脉具有双向关联,而沉脉与细脉、滑脉单向相关,提示细滑脉为基础脉象,沉细滑脉为常见的脉象组合;(4)药物的内关联:熟地-生地、熟地-山药、青蒿-白花蛇舌草、秦艽-青蒿,女贞子-生地这些药物组合关联度较高;(5)症状-药物外关联:月经不调与山药、白花蛇舌草,脱发与熟地、生地、山药、青蒿、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寐差与熟地、山药、女贞子,关节疼痛与山药,乏力与熟地、生地、山药、秦艽、甘草关联度较高。4.聚类分析:(1)药物系统聚类总结出鸡血藤-当归、防风-防己、黄芩-山萸肉等21组“药对”。(2)通过方剂K-均值聚类得到19组常用的药物组合,总结姜泉教授治疗SLE的基本方组成为:生地、熟地、白花蛇舌草、山药、青蒿、制龟板、秦艽、积雪草、丹皮、玄参、甘草。(3)通过所有药物的K均值聚类分析得到群集数大于5的12个群集,为新方研究提供方向及思路。结论:基于数据挖掘结果,得出此次研究中SLE的临床表现以乏力、寐差、脱发、关节疼痛、月经不调为主,舌红、苔黄腻为该病主要的舌象特征;细滑脉为常见脉象。姜泉教授以阴虚血热为SLE的核心病机,从毒、瘀、虚论治本病,在辨治此病时整体审察,病证分期论治;治以补肾滋阴为本,注重清热;病程中重视活血化瘀;顾护后天脾胃并善治脏毒兼夹。
何春燕[3](2021)在《基于UPLC-MS的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脂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 横断面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对138例寻常型银屑病和80例健康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银屑病患者及不同证型在脂代谢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寻求客观诊疗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体重指数、患病史、家族史、饮食偏好、四诊信息等基本资料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利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整合。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218例,其中健康组80例,银屑病组138例,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之间具备可比性。2.实验组共纳入138例银屑病患者,其中大约一半的患者病程在1到10年不等;约1/3的患者存在银屑病家族史及高脂血症病史,合并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占银屑病总人群的12%;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约占30%,嗜食辛辣肥甘者约占存在饮食偏好者的一半;统计的银屑病患者中细脉最为常见,舌象多厚腻。且银屑病组BMI与健康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银屑病组与健康组相比TAG、HDL-C、HDL-C、VLDL、ApoB、LP(a)、TC/HDL-C、AIP、ApoB/ApoA1 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 TAG、HDL-C、VLDL、ApoB、LP(a)、TC/HDL-C、AIP、ApoB/ApoA1 呈升高趋势,HDL-C 呈下降趋势。将以上具有明显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银屑病主要与MBI相关联,BMI指数越大,患病风险越高。而银屑病血热证与血燥证相比,TC、LDL-C、ApoA1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4.结论:基于对138例银屑病患者横断面分析,结合患者高脂血症病史、合并代谢疾病、不良饮食习惯、BMI指数偏高及舌脉表现,可初步推测患者可能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指标来验证,银屑病患者的脂代谢出现异常,为从脂代谢角度分析银屑病的病变机理提供了一定的支持。2 基础实验研究目的:基于UPLC-MS技术,寻找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型、血燥型的脂代谢差异标志物,进而阐明银屑病不同证候可能存在的证候机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质谱联用法(UPLC-MS)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的代谢产物,对检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建模,探索寻常型银屑病血清样本总体脂质代谢物谱的变化。结果:1.银屑病组与健康组间差异化合物有25种,其中磷脂酰胆碱(PC)类差异表达物质 6 个,分别为 PC 32:1、PC 32:2、PC 36:1、PC 38:2-1、PC 40:4-2、PC 40:5-1。鞘磷脂(SM)类差异表达物质共4个,分别为SM 36:1-2、SM 41:1、SM 42:1、SM 42:2。甘油三酯(TAG)类差异表达物质12个,分别为TAG480、TAG481、TAG500、TAG 501、TAG 502、TAG 503、TAG 522、TAG 523、TAG 524、TAG 525、TAG 541、TAG543。脂肪酸(FA)类差异表达物质3个,分别为FA 16:0、FA 18:1、FA 18:2,以上物质均为高表达。2.健康组与血热组间存在23种差异显着的化合物,其中PC类差异表达物质6个,PC 32:0、PC32:1、PC38:2-1、PC40:4-2、PC40:5-1 高表达;PC33:3 低表达。SM类差异表达物质共2个,其中SM33:1低表达,SM36:1-2高表达。TAG类差异表达物质12个,分别为 TAG480、TAG481、TAG500、TAG501、TAG502、TAG503、TAG 522、TAG523、TAG524、TAG525、TAG541、TAG543,均为高表达。FA 类差异表达物质3个,分别为FA 16:0、FA 18:1、FA 18:2,均为高表达。3.健康组与血燥组间存在20种差异显着的化合物,其中FA类两个,分别为FA 16:0、FA 18:2;PC 类 5 个,分别为 PC 32:0、PC 32:1、PC 38:2-1、PC 40:4-2、PC40:5-1;SM 类 1 个,为 SM36:1-2;TAG 类 12 个,分别为 TAG480、TAG481、TAG 500、TAG501、TAG502、TAG503、TAG522、TAG523、TAG524、TAG525、TAG 541、TAG 543;以上物质均为高表达。4.血热组与血燥组鉴定出了 6种差异化合物,分别为LPE20:1、LPC 19:0、PE 34:3-2、PC42:11、SM31:1、FA15:0,均为高表达。结论:基于UPLC-MS的血清脂代谢分析可以看出,健康组与银屑病组、健康组与各证型、血热组与血燥组间脂代谢表达存在差异,健康组与银屑病组主要在FA、PC、SM、TAG类表达上差异显着;血热组与血燥组在LPE、LPC、PE、PC、SM、FA的表达上存在差异,通过差异代谢物的有利于对银屑病不同证型的差异标志物的深入研究,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方法,将进一步阐明银屑病不同证候可能存在的证候机理。
李慧敏[4](2021)在《清络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其对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清络痛痹方治疗阴虚络热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可能机制。为清络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阴虚络热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络通痹方组(治疗组,30例)及甲氨蝶呤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评估问卷评分(HAQ)、晨僵时间变化;检测用药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比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RORγt、Foxp3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IL-6、IL-23、IL-17、TGF-β、IL-10、IL-35等Th17、Treg细胞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HAQ、VAS、血沉、CRP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Th17、Treg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Rγ t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经甲氨喋呤治疗后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TGF-β、IL-10、IL-35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IL-2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络通痹方改善阴虚络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调节了 Th17/Treg细胞失衡,机制可能如下:1、清络通痹方降低阴虚络热型RA具有促炎作用的Th17细胞的百分比,升高具有抗炎作用的Treg细胞百分比,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2、清络通痹方抑制阴虚络热型RA患者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 γ t的表达。3、清络通痹方降低阴虚络热型RA患者Th17细胞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7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升高了 Treg细胞相关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IL-35及TGF-β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 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紊乱。
李小兰[5](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韩露[6](2020)在《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T、WBC、CRP、ESR等指标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红皮病性银屑病(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以期为GPP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可能的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89例GPP和EP患者。1.收集GPP和E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既往有无银屑病病史、发病诱因、是否发热、最高体温、局部皮损是否红肿热痛、淋巴结是否肿大、扁桃体是否肿大及是否有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包括来自于血、痰、脓、肺泡灌洗液、大便、尿液或其他培养物的标本)、胸部X线/CT、结核抗体、病毒抗体、WBC、NEU、LYM、NLR、PLT、PCT、ESR、CRP、中医证型、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等。2.根据有无发热,将89例患者分为发热组和不发热组,并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将发热组进一步分为低中热组和高热组;根据感染类型,将89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疑似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支原体、真菌、结核等感染组;根据中医证型将GPP患者分为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3.按照不同组别分别比较WBC、NEU、NLR、PLT、PCT、ESR、CRP等在各组间的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分析细菌感染组中WBC、NEU、PCT、CR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WBC单独和联合水平对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一般资料:(1)研究病例组成89例患者中共有GPP29例、EP60例。其中发热患者58例,包括细菌感染31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非感染16例,疑似细菌感染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及系统性真菌感染1例;不发热患者31例,包括非感染30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和结核感染1例。(2)诱因:本研究89例GPP、EP患者中43例找到明确诱因,包括12例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12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系统/外用不明药物、2例大面积外用激素突然停药、2例疲劳和7例其他原因(系统口服激素1例、服用“金银花露”1例、未行正规治疗1例、药物过敏1例、月经1例、中药外洗1例、使用胎盘素1例)。其中,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上呼吸道感染、系统/外用不明药物为主要诱因。(3)性别:89例GPP和EP患者中共有男64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2.56:1。其中,发热组男42例,女16例;不发热组男22例,女9例。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男24例,女7例;非感染组男8例,女8例。(4)年龄:89例GPP和EP患者年龄5-81岁,平均(48.28±1.5)岁。其中,发热组年龄5-81岁,平均(44.97±20.73)岁;不发热组年龄26-81岁,平均(54.84±12.84)岁。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年龄11-68岁,平均(43.23±18.15)岁;非感染组年龄6-81岁,平均(46.56±22.51)岁。89例GPP和EP患者中,年龄<12岁者5例,占所有患者的5.62%;12岁≤年龄<18岁者4例,占所有患者的4.49%;18岁≤年龄<40岁者17例,占所有患者的19.10%;40岁≤年龄<60岁者37例,占所有患者的41.57%;年龄≥60岁者26例,占所有患者的29.21%。其中,年龄段在40-60岁所占比例最高,为GPP、EP好发年龄段。2.各组间参数比较:(1)发热组与不发热组参数比较:发热组WBC、NEU、NLR、PLT、ESR、PCT、CRP均高于不发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不发热患者中非感染组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中WBC、NEU、NLR、ESR、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PL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参数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的WBC、NEU、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NLR、PLT、ES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发热患者非感染组中低中热组与高热组参数比较:低中热组的NEU、NLR、PCT均低于高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PLT、ESR、CR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PP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与阴虚血瘀组参数比较:WBC、NEU、NLR、ESR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与毒热炽盛组相比,NEU、NLR在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中均低于毒热炽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在阴虚血热组和阴虚血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毒热炽盛组相比,阴虚血瘀组的WBC低于毒热炽盛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虚血热组的WBC与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瘀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血瘀组相比,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的ESR均高于阴虚血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间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PCT、CRP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WBC与NEU存在显着相关(r=0.98,P<0.05),且两者与CRP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579,P<0.05;r=0.621,P<0.05),而与PCT之间相关性不高(r=0.275,P>0.05;r=0.245,P>0.05)。但PCT与CRP之间存在相关性(r=0.609,P<0.05)。4.GPP与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将WBC、NEU、PCT、CRP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相关变量,结果显示PCT、WBC与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OR=1.01 P=0.06<0.1;OR=2.87 P=0.07<0.1)。5.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PCT和WBC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均具有一定检验效能:当PCT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最佳截断值为0.035ng/m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0.687;当PCT为0.155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为0.458、0.800;当WBC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最佳截断值为10.315×109/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3、0.625;PCT联合WBC的检验效能较两者增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当联合因子截断值为0.4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900、0.68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GPP和EP的好发年龄段在4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CT、WBC均可作为GPP及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NEU、NLR、PCT与GPP、EP发热程度有关,其在评判GPP、EP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NEU、NLR在鉴别GPP毒热炽盛型与非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阴虚血瘀型)时具有参考意义;ESR在鉴别GPP阴虚血瘀型与非阴虚血瘀型(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时具有参考意义。GPP和EP发热原因复杂,临床需仔细搜索病原体,对免疫抑制和抗感染治疗抵抗患者应注意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
肖荣[7](2020)在《从免疫炎症探索脾虚失眠证候变化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比较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与脾虚胃热型失眠者细胞因子水平,尝试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脾虚失眠的证候变化特点。2.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脾虚胃热型失眠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从免疫炎症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以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和脾虚胃热型失眠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于广东省中医院招募受试者。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失眠严重指数评分(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评估以上三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量三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抗病毒因子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血清浓度。研究二:选取脾虚胃热型失眠组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28天,采用PSQI、ISI量表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评估该方对脾虚胃热型失眠的疗效,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及检验指标评价该方的安全性,并采用ELISA法测量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TNF-β,抗炎因子IL-10和抗病毒因子IFN-α的血清浓度以探讨其疗效机制。结果:研究一: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和脾虚胃热型失眠三组之间的变化特点共纳入病例101例,其中脾虚型非失眠组有34例,脾虚型失眠组40例,脾虚胃热型失眠组27例。1.睡眠质量脾虚型非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和脾虚胃热型失眠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5.12±1.65、13.78±2.14、13.70±2.48 分,ISI 总分分别为 3.59±3.26、20.20±4.77、20.85±4.11分,可见,脾虚型非失眠组无临床失眠,脾虚型失眠组和脾虚胃热型失眠组均为中度失眠。2.细胞因子血清浓度水平(1)促炎因子脾虚型非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与脾虚胃热型失眠组三组促炎因子IL-1β血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型非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脾虚胃热型失眠组的趋势呈递进升高;三组促炎因子IL-6、TNF-α、TNF-β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NF-α及TNF-β在脾虚型非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脾虚胃热型失眠组呈递进升高趋势。两两比较中,脾虚胃热型失眠组在IL-1β上较脾虚型非失眠组显着升高(P<0.05);脾虚型失眠组在IL-6上较脾虚胃热型失眠组显着升高(P<0.05)。可见,脾虚胃热型失眠组的IL-1β、TNF-α、TNF-β在三组中处于最高状态,脾虚型失眠组的IL-6在三组中处于最高状态。(2)抗炎因子三组抗炎因子IL-10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见两失眠组IL-10均较非失眠组有升高趋势,其中,脾虚型失眠组IL-10在三组中处于最高水平。(3)抗病毒因子三组抗病毒因子IFN-α血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型非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脾虚胃热型失眠组的趋势呈递进升高。两两比较中,脾虚胃热型失眠组在IFN-α上较脾虚型非失眠组和脾虚型失眠组均显着升高(P<0.05)。3.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IL-1β 与 TNF-α、TNF-β、IFN-α,TNF-α 与 TNF-β,IL-6 与 IL-10,IFN-α与TNF-α、TNF-β在三组中均有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IL-6与TNF-α仅在非失眠组(脾虚型非失眠组)有显着线性负相关(P<0.05);IL-6与TNF-β、IL-10与IFN-α在俩失眠组(脾虚型失眠组和脾虚胃热型失眠组)均有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IL-1β与IL-10、IL-6与IFN-α、TNF-β与IL-10仅在脾虚胃热型失眠组有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其余炎症因子(IL-1β与IL-6、TNF-α与IL-10)在三组均未见显着线性相关性(P>0.05)。4.PSQI总分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三组PSQI总分与各细胞因子血清浓度之间均无显着线性相关性(P>0.05)。研究二: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作用临床研究共纳入脾虚胃热型失眠病例27例,完成干预前后两次PSG的为12例,完成停止干预后随访的为19例。1.疗效评价:睡眠质量(1)主观睡眠质量:PSQI分数和ISI分数经4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后,PSQI总分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0.05),其中因子分主观睡眠质量分数、睡眠潜伏期分数、使用睡眠药物总分、睡眠持续性分数与干预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习惯性睡眠效率总分、白天功能紊乱总分、睡眠紊乱总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I总分与干预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2)客观睡眠质量:PSG检查经4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后,PSG各项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总睡眠时间、睡眠清醒持续时间、睡眠总清醒次数、N2总睡眠时间百分比较干预前呈下降趋势,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N1总睡眠时间百分比、N3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总睡眠时间百分比较干预前呈上升趋势。2.安全性评价(1)检验检查指标本研究中出现的指标异常主要体现在血常规、肝功能、二便常规及心电图异常。其中,1例白细胞计数下降,2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1例血小板计数升高;4例转氨酶稍升高;2例尿潜血升高,1例尿白细胞升高,1例尿酸升高;1例粪便潜血升高;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窦性心率不齐,1例偶发房性早搏。(2)不良事件研究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研究中有2例轻度不良事件,均为消化道症状,在干预结束前均好转痊愈。3.疗效机制:干预后细胞因子血清浓度的改变经4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后,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及抗炎因子IL-10与干预前相比显着上升(P<0.05);促炎因子TNF-β、抗病毒因子IFN-α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下降趋势。结论:1.三组在细胞因子血清浓度水平和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呈现出某些特点及变化趋势:(1)脾虚证型(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脾虚胃热型失眠)中,IL-1 β与TNF-α、IL-1β 与 TNF-β、IL-1 β 与 IFN-α,TNF-α 与 TNF-β,IL-6 与 IL-10,IFN-α与TNF-α、IFN-α与TNF-β呈正相关。(2)非失眠人群(脾虚型)IL-6与TNF-α呈负相关。(3)失眠患者(脾虚型和脾虚胃热型)IL-6与TNF-β、IL-10与IFN-α呈正相关;高浓度的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可能是脾虚型失眠的炎症特点之一;低浓度的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可能是脾虚胃热型失眠的炎症特点之一,并且IL-1β与IL-10、IL-6与IFN-α、TNF-β与IL-10呈正相关。(4)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脾虚胃热型失眠的发展过程中,炎症症状呈逐步加重表现,免疫激活程度可能也逐步加重,脾虚型失眠组可能呈现出免疫炎症反应激活状态,脾虚胃热型失眠可能处于免疫炎症过亢状态,体现在促炎因子IL1-β、TNF-α、TNF-β和抗病毒因子IFN-α血清浓度呈组间递增趋势。2.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脾虚胃热型失眠,对于主客观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脾虚胃热型失眠患者的抗炎能力、缓解其体内过亢的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浓度以使体内炎症状态达到平衡相关。
林绮莉(ONCHINA PRASONGSUK)[8](2020)在《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中医体质量表》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且已推广至很多国家,并且具有较高的完善度和信效度。月经病作为妇科系统常见的疾病,在泰国有很高的发病率。因此编制《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并评估泰国女性体质分布状况,并分析其与月经病的相关性,从而为泰国籍女性在月经病防治、养生保健等个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为临床月经病的诊疗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将《中医体质量表》按照跨文化外文量表编制的标准化程序进行顺翻译,对60位在泰国的泰国国籍女性人群开展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订,逆翻译重新修订,并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价。同时编制泰文版中医体质保健方案作为《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根据泰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通过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624位泰国国籍且年龄在12-50岁已有月经的女性(包括患有月经病和未患有月经病)运用编译好的《中医体质量表(泰文版)》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泰国籍女性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月经病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对60位在泰国的泰国国籍女性人群进行预调查,90%以上受访者认为本量表易理解,保留了原版《中医体质量表》60个条目中的48个,修正了12个条目。(2)在内容效度测评方面,IOC为0.89;在信度评价方面,《中医体质调查表(泰文版)》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10,各种体质Cronbach’sα系数在0.81-0.65之问;在结构效度评价方面,KMO统计量为0.792,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X2=44010.935,P≤0.001,宜作因子分析。提取17个公因子,17个公因子对整体的贡献率为66.80%。(3)泰文版中医体质保健方案的理解程度达90%以上,且受访者认为其符合于日常习惯与生活、文化方式。(4)泰国国籍女性体质分布情况以阳虚质(27.3%)和血瘀质(16.9%)为主,占比最少为阴虚质(2.7%)。(5)泰国国籍女性所患的月经病中以痛经(72.2%)为主,其次为月经过少(40.9%),占比最少为月经后期(2.7%)。(6)通过一般资料、体质与月经病的相关性分析发现,BMI、居住区城、婚姻情况、职业、运动情况及睡眠情况等对体质分布及月经病均有重要影响。通过一般资料与月经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对月经过少、月经先期和痛经影响较大;通过一般资料与体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对血瘀质、特禀质和阳虚质影响较大。(7)通过月经病与体质的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体质与8种月经病的发生均有关系。月经先期受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体质的影响显着;月经后期受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月经先后无定期受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闭经受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的影响显着;月经过少受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的影响显着;经期延长受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的影响显着;月经过多受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的影响显着;痛经受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的影响显着;而平和质会使月经病的发病率降低。研究结论:(1)《中医体质调查表(泰文版)》的可接受性较好,信效度评价其性能各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为进一步在泰国人中开展大样本中医体质调査提供了研究工具。(2)泰文版中医体质调体保健方案的编制能够使泰国人在了解自身所属中医体质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曰常生活、饮食作息调理等方面指导。(3)泰国籍女性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其BMI、居住区城、婚姻情况、职业、运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且这些一般因素也影响着女性月经病的发生。(4)泰国籍女性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对月经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从而为临床防治月经病提供依据和思路。
陶桢珍[9](2020)在《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S)、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 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介素-17等实验室指标,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焦虑抑郁积分及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各指标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并研究其对SLE治疗中激素减撤的作用机制。2方法2.1理论探析结合临床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析SLE患者ACTH、CS、MIF、IL-17等指标与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之间的相关性,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LE的病因病机与脾肾两脏的关系,并探讨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联系,阐述从脾肾两脏出发治疗SLE患者并助激素减撤的理论基础。2.2临床研究2.2.1 SLE患者血清ACTH、CS、MIF、IL-17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从安徽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2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与SLE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两组血清ACTH、CS、MIF、IL-17等指标进行检测,两组的血常规(WBC、RBC、HGB、PLT)、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A、Ig G、Ig M)、尿蛋白(尿MA、β2-MG、24h Pro)以及补体C3、C4、抗C1q抗体等各项指标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1.0。2.2.2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及激素减撤的影响:从安徽省中医院选取门诊及住院的SLE患者,共60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制定的SLE分类标准或2009年SLICC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且SLE-DAI评分在014分之间的范围,中医证型均为脾肾两虚型。随机将60例SLE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并予健脾滋肾方口服,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治疗前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比较两组SLE患者ACTH及CS、MIF及IL-17、疾病活动度、SF-36各项积分、焦虑抑郁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3结果3.1理论探析3.1.1ACTH、CS及MIF、IL-17与SLE发生发展、疾病活动及激素减撤关系密切;3.1.2中医学脾肾亏虚是SLE极为关键的病因病机;3.1.3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SLE密切相关;3.1.4健脾滋肾法是SLE主要的中医治疗大法之一;3.1.5健脾滋肾法治疗SLE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激素的减撤。3.2临床疗效3.2.1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CTH、CS、MIF、IL-17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组血清ACTH、CS水平明显降低(P<0.01),MIF、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3.2.2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组血常规WBC、RBC、HGB、PLT各项指标均明显偏低(P<0.01)。3.2.3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抗C1q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4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24h Pro、尿MA、尿β2-MG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尿MA、β2-MG及24h Pro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5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ESR、CRP及Ig G、Ig A、Ig M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3.2.6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F-36各维度积分、SAS和SDS评分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患者在SF-36调查表7个维度积分均明显降低,SLE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7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水平与补体、尿蛋白及炎症免疫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1)SLE患者ACTH、CS水平均与C3、C4水平呈正相关(P<0.01),ACTH与抗C1q抗体呈负相关关系(P<0.05)。另外,SLE患者MIF、IL-17水平均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IL-17与抗C1q抗体有正相关关系(P<0.05)。(2)SLE患者ACTH、CS水平与24h Pro、尿MA呈负相关(P<0.01或P<0.05)。另外,SLE患者IL-17水平与24h Pro、尿MA呈正相关(P<0.01),MIF水平与尿β2-MG呈正相关(P<0.05)。(3)SLE患者血清中ACTH、CS水平与患者ESR、CRP、Ig G和Ig M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ACTH、CS与Ig A均无明显相关性。SLE患者血清中MIF、IL-17水平与患者ESR、CRP和Ig G、Ig M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g A无明显相关性。3.2.8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及激素减撤的影响健脾滋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CS、WBC、RBC、HGB、PLT、补体C3、C4等指标以及SF-36各维度积分,同时降低MIF、IL-17、ESR、CRP、Ig G、Ig A、Ig M、抗C1q抗体、尿MA、β2-MG、24h Pro等指标以及SLE-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积分等;而且相比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SLE患者MIF、IL-17、ESR、CRP、Ig G、Ig M、抗C1q抗体、尿MA、β2-MG、24h Pro等指标,提高ACTH、CS、WBC、HGB、PLT、补体C3、C4等指标,同时在改善临床疗效、绝大多数中医症状、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明显有利于激素减撤,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结果示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对SLE疗效更胜,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激素的减撤。4结论4.1狼疮的病因病机以及激素撤减后相关症状都可以用“脾肾亏虚”来解释,为健脾滋肾法作为关键治法提供理论依据;4.2狼疮患者血清ACTH、CS及MIF、IL-17指标,与SLE发病、疾病活动以及HPA轴功能、GC抵抗密不可分,SLE激素撤减与ACTH、CS及MIF、IL-17水平相关。4.3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对SLE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4.4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能使SLE患者CS水平明显升高并使MIF、IL-17水平等指标明显下降,且在提高WBC、HGB、PLT、C3、C4并降低ESR、Ig G、Ig M、CRP、抗C1q抗体、尿MA、β2-MG及24h Pro的程度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表明健脾滋肾法有利于改善SLE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及改善MIF、IL-17升高并可能导致的GC抵抗情况,可助激素减撤;4.5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能减轻激素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减少激素减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等气阴两虚的症状积分,优于单纯西药组,有利于激素减撤。4.6健脾滋肾法联合西药可以明显降低SLE-DA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SF-36各维度积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控制疾病发展,有利于激素减撤。
陈薇薇[10](2019)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以C57BL/6小鼠为空白组。每组10只,均为12周龄雌性小鼠。中药组给予复方生地合剂灌胃治疗,西药组给予强的松悬液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取外周血和脾脏,处理后分别从以下两方面检测。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下游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TGF-β、IL-17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RORγt,Foxp3的基因表达。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上游TL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α和TNF-α水平的表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TLR7/9,My D88,NF-κB的基因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测定脾组织中TLR7、My D88、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1)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reg细胞/CD4+T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作用:(1)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IL-17A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TGF-β1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和中药组的TNF-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IFN-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1)中药组、西医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5,P<0.01),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和西药组的脾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脾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My D88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作用:(1)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LR7/β-catin都低于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高(P<0.01)。(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NF-κB p65/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复方生地合剂可以通过减少MRL/lpr小鼠的Th17细胞、降低血清IL-17A水平和下调RORγtmRNA表达,增加Treg细胞并提高血清TGF-β1的水平,降低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进而改善Th17/Treg细胞平衡。2.复方生地合剂可以下调MRL/lpr小鼠TLR-NF-κB通路上的TLR7、My D88的表达,减少NF-κB的活化以及血清TNF-α和IFN-α的产生。3.复方生地合剂可能通过下调MRL/lpr小鼠的TLR-NF-κB信号通路而减少Th17细胞活化,进而改善MRL/lpr小鼠的Th17/Treg细胞平衡。
二、18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与中医热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与中医热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CD4~+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
2. 银屑病的中医认识 |
3.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周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 Tph细胞的定义 |
2. Tph细胞的功能 |
3. Tph细胞的研究进展 |
4. Tph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关系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清热凉血方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免疫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现代医学研究简述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特征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梳理 |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学研究认识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中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分型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姜泉教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案的数据挖掘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医案纳入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的采集 |
2.2 医案信息的预处理 |
2.3 医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资料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 |
4.2 症状、体征分析 |
4.3 证候分析 |
4.4 药物分析 |
第三部分 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撷菁 |
1. 病因病机 |
2. 辨治经验 |
2.1 整体审察,病证分期论治 |
2.2 治以补肾滋阴为本,注重清热 |
2.3 重视活血化瘀 |
2.4 顾护后天脾胃 |
2.5 善治脏毒兼夹 |
3. 典型医案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3)基于UPLC-MS的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脂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
1 银屑病的古代认识 |
2 近现代医家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分型 |
3 银屑病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 |
综述二 脂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1 脂质组学的基本概况 |
2 脂质组学关于中医证候的研究 |
3 银屑病基于脂质代谢的现代研究 |
4 小结 |
前言 |
临床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观察指标 |
2 整理统计 |
2.1 资料整理与汇总 |
2.2 统计软件及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银屑病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2 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的资料分析 |
3.3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证型间资料分析 |
4 讨论 |
4.1 试从脂代谢角度探寻中医证候规律 |
4.2 临床资料分析验证了银屑病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 |
4.3 银屑病不同证型临床资料区别不显着 |
4.4 小结 |
实验部分 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脂代谢研究 |
1 病例来源 |
1.1 研究对象 |
1.2 筛选(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实验研究 |
2.1 实验仪器 |
2.2 检测试剂 |
2.3 实验条件 |
2.4 数据预处理 |
2.5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健康组与银屑病组比较 |
3.2 健康组与血热组比较 |
3.3 健康组与血燥组比较 |
3.4 血热组与血燥组比较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清络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其对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类风湿关节炎存在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 |
1.1 Th17细胞与Treg细胞 |
1.2 Th17/Treg细胞失衡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2. 调节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失衡治疗进展 |
2.1 调节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失衡西医治疗进展 |
2.2 调节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失衡中医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1. 类风湿关节炎阴虚络热证及其辨治 |
1.1 痹证病机的认识 |
1.2 阴虚络热证是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型 |
1.3 阴血络热证的辨证治疗 |
1.4 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基础及研究假说的提出 |
1. 清络通痹方的临床及疗效机制研究 |
1.1 清络通痹方的临床研究 |
1.2 清络通痹方的疗效机制研究 |
1.3 研究假说及技术路线 |
第四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Treg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清络通痹方治疗阴虚络热型RA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的收集及方法 |
2 治疗及观测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六部分 清络通痹方对阴虚络热型RA患者Th17/Treg失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七部分 清络通痹方对RA患者Th17/Treg相关转录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八部分 清络通痹方对RA患者Th17/Treg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阴虚络热型RA临床观察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各组间参数比较 |
3.3 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 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GPP与 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 |
3.5 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
讨论 |
一、PCT联合WBC在 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
二、PCT等炎症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中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论文发表 |
致谢 |
(7)从免疫炎症探索脾虚失眠证候变化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失眠的现代研究现状 |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三、评估手段 |
四、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一、病名沿革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法方药 |
第三节 免疫与睡眠的关系 |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介绍 |
二、免疫与睡眠 |
第四节 基于中医“脾胃学说”论失眠及免疫炎症 |
一、脾胃与失眠 |
二、脾胃与免疫 |
三、脾虚失眠的证型变化和治疗 |
四、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在脾虚胃热证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一: 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脾虚型非失眠、脾虚型失眠和脾虚胃热型失眠三组之间的变化特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研究二: 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作用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泰文版中医体质表及保健方案的编译与制定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二 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设计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析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治疗 |
2 SLE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减撤的影响因素 |
3 中医脾肾亏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
4 中医脾肾亏虚与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关系 |
5 运用健脾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伦理学要求 |
1.4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5 相关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CTH、CS、MIF、IL-17的比较(表1、图1) |
2.2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比较 |
2.3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表3、图3) |
2.4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24小时Pro、尿MA、尿β2-MG的比较(表4、图4) |
2.5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比较 |
2.6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F-36各维度积分的比较(表6、图6) |
2.7 SLE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焦虑抑郁积分的比较(表7、图7) |
2.8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相关性分析 |
2.9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24 小时Pro、尿MA、尿β2-MG的相关性分析 |
2.10 SLE患者血清中ACTH、CS、MIF、IL-17 水平与炎症、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临床研究二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中激素减撤相关指标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安全性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积分(SLEDAI)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皮质激素用量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H、CS、MIF、IL-17 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抗C1q抗体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MA、尿β2-MG、24 小时Pro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WBC、RBC、HGB、PLT)的变化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免疫学指标(ESR、CRP、Ig G、Ig A、Ig M)的变化 |
2.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 SF-36 评分比较 |
2.11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
2 健脾滋肾法的遣方用药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本次研究相关指标选用的依据及意义 |
4 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影响 |
5 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助激素减撤可能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SLE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 |
1.4.1 中药组 |
1.4.2 西药组 |
1.4.3 模型组 |
1.4.4 空白组 |
1.5 药物 |
1.5.1 中药 |
1.5.2 西药 |
1.6 治疗 |
1.6.1 中药组 |
1.6.2 西药组 |
1.6.3 空白组及模型组 |
1.7 标本收集 |
1.7.1 取脾 |
1.7.2 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1.8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8.1 检测指标 |
1.8.2 免疫荧光染色 |
1.9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Th17细胞/CD4~+T细胞 |
2.3 Treg细胞/CD4~+T细胞 |
2.4 Th17 细胞/Treg细胞 |
3.分析与讨论 |
3.1 T细胞与SLE |
3.2 Th17细胞与SLE |
3.3 Treg细胞与SLE |
3.4 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与SLE |
3.5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3 动物 |
1.4 分组和用药 |
1.5 标本收集 |
1.5.1 采血 |
1.5.2 处理和保存 |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1 检测指标 |
1.6.2 ELISA法测定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血清IL-17A水平 |
2.2 血清TGF-β1水平 |
2.3 血清TNF-α水平 |
2.4 血清IFN-α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细胞因子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2.1 复方生地合剂对IL-17水平的影响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GF-β水平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NF-α水平的影响 |
3.3.2 复方生地合剂对IFN-α水平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5.1 检测指标 |
1.5.2 采用RT-PCR检测 |
1.6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 |
2.2 脾脏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 |
2.3 脾脏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 |
2.4 脾脏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 |
2.5 脾脏组织MyD88mRNA的表达水平 |
2.6 脾脏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1 复方生地合剂对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 |
3.1.2 复方生地合剂对Foxp3mRNA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NF-κB通路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1 TLR参与SLE发病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mRNA表达的影响 |
3.2.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9mRNA表达的影响 |
3.2.4 复方生地合剂对My D88mRNA表达的影响 |
3.2.5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mRNA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 |
1.6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 |
1.6.1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6.2 蛋白质定量 |
1.6.3 SDS-PAGE电泳 |
1.6.4 转膜 |
1.6.5 免疫反应 |
1.6.6 ECL化学发光 |
1.6.7 分析方法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TLR7蛋白的表达 |
2.2 脾脏组织MyD88蛋白的表达 |
2.3 脾脏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MyD88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当代医家中医药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四、18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西医与中医热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D]. 刘文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姜泉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研究[D]. 尹维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UPLC-MS的寻常型银屑病血清脂代谢研究[D]. 何春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清络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其对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D]. 李慧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6]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D]. 韩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从免疫炎症探索脾虚失眠证候变化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干预作用[D]. 肖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泰国国籍女性人群中医体质与常见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D]. 林绮莉(ONCHINA PRASONGSUK).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健脾滋肾法对SLE临床疗效及激素减撤作用机制研究[D]. 陶桢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D]. 陈薇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