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耿逸云[1](2021)在《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AML 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使用0.1μmol/L 1,25-(OH)2D3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与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确定细胞的分化方向和分化比例;通过CCK-8法判断细胞增殖受抑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RT-q PCR技术与Western Blot技术,分析HL-60细胞在1,25-(OH)2D3诱导分化前后,ICAT与β-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及Wnt信号通路下游靶点c-Myc、cyclin D1、TCF-1的蛋白表达差异;采用细胞核蛋白分离及鉴定技术,分析HL-60细胞分化前后ICAT、β-catenin蛋白在核内表达差异。与此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LSCM),分析ICAT及β-catenin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及定位情况。随后,外源性高表达ICAT蛋白,采用RT-q 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ICAT蛋白高表达后HL-60细胞分化情况,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水平、ICAT蛋白与β-catenin蛋白的核转位情况及c-Myc、cyclin D1、TCF-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0.1μmol/L 1,25-(OH)2D3诱导HL-60细胞72h可以使其向单核系分化,CD14(+)细胞比例为(96.93±3.84)%,显着高于对照组(1.63±1.02)%(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发现,HL-60细胞在药物作用下,细胞核型不规则,有折叠感,核仁消失,核染色质增多;流式细胞技术发现HL-60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为(65.2±5.3)%,显着高于对照组(49.4±2.2)%(P<0.01);CCK-8检测结果提示1,25-(OH)2D3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内ICAT 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β-catenin蛋白表达不变,但核内表达下降(P<0.05),β-catenin蛋白(ser33/37)位点磷酸化水平未见显着改变(P>0.05),同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点c-Myc、cyclin D1、TCF-1蛋白水平亦下调(P<0.05)。激光共聚焦检测发现ICAT蛋白在细胞内荧光增强,而β-catenin蛋白核内荧光明显减少,出现胞浆聚集的现象。外源性高表达ICAT后,HL-60细胞CD14(+)比例[(48.55±1.8)%]较对照组[(2.23±0.34)%]显着升高(P<0.01);β-catenin蛋白表达不变,同样出现细胞核内表达下调(P<0.05),向胞浆转移;此外,β-catenin蛋白(ser33/3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未见显着改变(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点c-Myc、cyclin D1、TCF-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结论:1,25-(OH)2D3通过上调ICAT蛋白抑制β-catenin蛋白入核,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
李雅竹[2](2021)在《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浙贝黄芩汤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分析浙贝黄芩汤对Wip1-p38MAPK-p53通路及细胞自噬的干预作用,探索浙贝黄芩汤抗白血病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1.检测kasumi-1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使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分别干预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以对化疗较敏感的HL-60细胞作为对照,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490吸光值,计算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抑制率及IC50值,测知kasumi-1的药物敏感性。2.使用不同浓度的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干预kasumi-1,MTS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3.将kasumi-1细胞分为三组,化疗组、联合组、空白组。化疗组应用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处理,联合组应用浙贝黄芩汤醇提物联合阿糖胞苷及柔红霉素处理,空白组无干预,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检验凋亡率。4.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 Wip1、p38MAPK、p53 mRNA 表达变化。5.探索性研究浙贝黄芩汤对kasumi-1细胞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C3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柔红霉素 0.01 ug/ml、0.02 ug/ml、0.05 ug/ml、0.1 ug/ml、0.5 ug/ml、1 ug/ml、2 ug/ml、5 u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 细胞,抑制率为-7.21±5.5、-6.47±5.84、0.02±4.60、0.97±8.78、47.6±2.04、62.67±1.00、62.52±1.41、56.94±1.12;以髓系白血病 HL-60 作为对照,柔红霉素按上述浓度0.01 ug/ml~1 ug/ml分别作用于HL-60,抑制率为6.46±5.54、23.94±3.26、58.47±1.73、63.07±2.15、73.25±0.3、73.25±0.16。柔红霉素对kasumi-1 的 IC50 为 2.833ug/ml,HL-60 为 0.092 ug/ml,kasumi-1 对柔红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0.79。选择柔红霉素0.1ug/ml进行后续实验。阿糖胞苷 0.1mg/ml、0.5mg/ml、1 mg/ml、2mg/ml、4mg/ml、8mg/ml、10 mg/ml、20 m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抑制率为 17.65±9.34、22.09±10.16、27.64±6.10、37.13±6.05、46.06±4.61、64.86±1.23、69.55±1.35、77.92±0.52。阿糖胞苷 0.01 mg/ml、0.02 mg/ml、0.05 mg/ml、0.1 mg/ml、0.5 mg/ml、1 mg/ml、2 mg/ml、5 mg/ml分别作用于 HL-60,抑制率为 28.51±1.92、45.55±5.81、63.36±4.56、68.64±7.03、70.92±2.18、72.99±2.32、64.79±2.32、74.42±1.16。阿糖胞苷对 kasumi-1 的 IC50 为 7.820mg/ml,HL-60为0.070 mg/ml,kasumi-1对阿糖胞苷的耐药倍数为111.71。选择阿糖胞苷2mg/ml进行后续实验。2.浙贝黄芩汤醇提物 25mg/ml、50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800 mg/ml、1600 m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抑制率分别为 15.17±2.57、17.59±2.62、24.72±1.84、24.99±3.79、23.74±2.25、25.44±1.45、21.27±0.66。选择浙贝黄芩汤醇提物200ug/ml进行后续实验。3.kasumi-1细胞分为三组,化疗组干预药物为柔红霉素0.1ug/ml+阿糖胞苷2mg/ml,联合组干预药物为浙贝黄芩汤200ug/ml+柔红霉素0.1ug/ml+阿糖胞苷2mg/ml,空白组无干预。药物干预48h后,MTS法检测增殖抑制率,化疗组为29.00±2.85,联合组为62.52±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24h后,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空白组、化疗组及联合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14%、10.4%、23.5%,晚期凋亡率 1.7%、3.37%、7.48%,总体凋亡率 5.84%、13.77%、30.98%。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可部分逆转kasumi-1细胞的化疗抗性,促进其凋亡。4.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可明显降低kasumi-1细胞Wip1、p38、p53 mRNA表达量。Real-time RCR检测,空白组、化疗组、联合组Wip1 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1、73.52773±1.27401、6.587956±6.5439,p38 mRNA 相对表达分别为 1、26.65348±26.60724、0.005633±0.000147,p53 mRNA 相对表达分别为 1、127.2598±14.27375、10.51457±10.379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Wip1、p38、p53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浙贝黄芩汤与化疗伍用可显着减低上述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化疗组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Wip1及p53蛋白未见条带显影。5.浙贝黄芩汤可促进kasumi-1细胞自噬。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化疗组,kasumi-1自噬蛋白LC3明显降低,联合组LC3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髓系白血病细胞耐药。
王涵钰[3](2021)在《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对耐药细胞株HL60/ADM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60%-80%患者经过以柔红霉素(DNR)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DA(3+7方案)方案诱导化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然而在未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仅仅2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许多AML最终复发、耐药,成为难治性AML。难治复发的AML患者往往对常用的蒽环类化疗方案耐药。因此,寻找新的靶向药物联合传统蒽环类化疗药物作为新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且50%-70%AML患者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持续性激活,故该通路的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关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逆转阿霉素耐药株HL60/ADM对阿霉素的耐药,增加细胞凋亡率。雷帕霉素类似物依维莫司(RAD001,Afinitor)作为一种新型口服m TOR抑制剂,通过抑制m TORC1来阻断信号传导,对多种类型的实体瘤具有活性,相比雷帕霉素,依维莫司药物代谢动力学更加优越。依维莫司当前用于晚期肾细胞癌、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依维莫司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故本文研究依维莫司和柔红霉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目的:研究m 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抗髓系白血病细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CCK8法检测依维莫司单独或联合化疗药物柔红霉素处理HL60、HL60/ADM细胞株后细胞的增殖情况。用不同浓度的柔红霉素(12.5、25、50、100、200 n M)、依维莫司(2.5、5.0、10、20、40、60μM)处理HL60细胞24h、48h、72h;不同浓度的柔红霉素(78.125、156.25、312.5、625、1250、2500 n M)、依维莫司(6.25、12.5、25、50、100μM)处理HL60/ADM细胞24h、48h、72h。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联合用药指数(CI),找出二者适宜的联合用药药物浓度进行后续Western Blot实验,观察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是否能增加HL60/ADM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2.采用Annexin-V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不同浓度的依维莫司10,20,40μM处理HL60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依维莫司5,10,20,40,80μM处理HL60/ADM细胞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3.采用Western-blot检测依维莫司单独及联合柔红霉素对HL60、HL60/ADM细胞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检测m TOR相关核糖体蛋白S6激酶,凋亡及抗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ARP,Caspase家族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依维莫司和柔红霉素对HL60、HL60/ADM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依维莫司下调柔红霉素作用HL60和HL60/ADM细胞的IC50,二者有协同作用。(1)CCK-8检测柔红霉素作用HL60和HL60/ADM细胞48h的IC50,分别是66.96±19.05 n M和711.67±74.74 n M,与HL60相比,HL60/ADM的耐药指数超过10,确定HL60/ADM为柔红霉素耐药株。(2)CCK-8检测依维莫司作用HL60和HL60/ADM细胞48h的IC50分别是16.23±1.49μM和33.00±4.09μM,HL60/ADM对依维莫司耐药指数为2,说明HL60/ADM对依维莫司也存在一定的耐药性。(3)CCK-8检测依维莫司(10μM)联合柔红霉素作用HL60细胞48h后,柔红霉素的IC50降至7.99±2.40 n M,显着下调(P<0.05)。(4)依维莫司(20μM)联合柔红霉素作用HL60/ADM细胞48h后,柔红霉素的IC50降至137±3.61 n M,显着下调(P<0.0001)。(5)分别计算HL60和HL60/ADM两组两药联合用药指数均小于1,说明依维莫司和柔红霉素杀伤细胞具有协同作用。2.依维莫司可增加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呈剂量依赖性。Annexin V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随着依维莫司药物加入48h后,HL60和HL60/ADM细胞的凋亡率均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而增加。3.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进而促进HL60和HL60/ADM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独应用柔红霉素作用HL60和HL60/ADM细胞48h后,检测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分子,两细胞株均可见BAX蛋白表达上调,其余蛋白未见明显表达差异;单独使用依维莫司作用HL60和HL60/ADM细胞48h后,检测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分子,均可见m TOR,P-m TOR,RPS6下调,BAX上调;在HL60细胞中,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后,可见PI3K,AKT,m TOR,P-m TOR,RPS6,Bcl-2均下调,且下调作用大于依维莫司或柔红霉素单独作用的结果,BAX,Cleaved-PARP均上调,Casepase3变化不大;在HL60/ADM细胞中,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后,可见PI3K,AKT,P-AKT,m TOR,P-m TOR,RPS6,Bcl-2均下调,下调作用大于依维莫司或柔红霉素单独作用的结果,BAX,CleavedPARP均上调,Casepase3变化不大。结论:1.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协同杀伤HL60和HL60/ADM细胞,并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增加HL60和HL60/ADM细胞的凋亡。2.依维莫司联合蒽环类药物可能是临床逆转复发难治性白血病耐药的一条途径。
乔兴慧[4](2021)在《吲哚类HDAC6/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吲哚化合物存在于很多植物中,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西蓝花、卷心菜、花椰菜,而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抵抗癌症,导致许多癌症发病率的降低,例如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多达82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到2030年,患癌人数将达到2360万。已有研究表明,吲哚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生物活性,通常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诱导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抑制细胞侵袭发挥抗癌作用。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吲哚类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筛选一系列吲哚化合物,发现抗癌效果较好的化合物3ab。在药效学评价方面,研究其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侵袭和自噬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筛选其作用靶点,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验证。进一步探讨化合物3ab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并在体内评估化合物对K56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方法1.筛选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化合物。MTT法以顺铂(Cis,platin,DDP)作为阳性对照,筛选出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检测化合物对HT-29、A549、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然后筛选出抗癌活性最佳的化合物。2.确定对化合物3ab敏感性强的癌症类型。MTT法以DDP作为阳性对照,检测活性化合物3ab和3ai对多种肿瘤细胞(A549、H460、K562、HL-60、HT-29、B16、K562、MDA-MB-232、BGC-823、PC-3)的毒性。3.检测化合物3ab对人正常细胞的毒性。MTT法以DDP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化合物3a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人正常胃粘膜细胞GES-1的抑制作用。4.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形态的影响。5.检测K562和HL-60细胞对化合物3ab的摄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HL-60细胞对化合物3ab的摄取情况。6.检测化合物3ab诱导K562/HL-60细胞凋亡的情况。Hoechst 33342法检测化合物3ab诱导K562和HL-60细胞凋亡的情况。Annexin V-FITC/PI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量化化合物3ab诱导的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JC-1荧光探针法检测化合物3ab作用K562和HL-60细胞后对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最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化合物3ab作用K562和HL-60细胞后对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同时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化合物3ab作用K562和HL-60细胞后对ROS水平的影响。7.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周期分布是否发生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化合物3ab对G2/M期相关蛋白CDK1和Cyclin B1表达水平的影响。8.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侵袭能力是否发生变化。9.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吖啶橙染色法检测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自噬水平是否发生变化。10.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筛选化合物3ab的作用靶点。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吲哚相关靶点蛋白与化合物3ab的对接模拟,对化合物3ab在K562和HL-60细胞中的可能作用靶点进行筛选。11.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微管蛋白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微管蛋白是否发生变化。然后,通过EBI竞争性结合实验检测化合物3ab是否是通过作用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来发挥周期阻滞作用。12.检测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中HDAC6蛋白及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HDAC6蛋白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量是否发生变化。13.检测化合物3ab对裸鼠K562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皮下注射人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每三天尾静脉给药一次并且连续18天,每天观察裸鼠状态,并且每三天记录一次裸鼠体重,瘤长,瘤宽。待实验结束,刨出移植瘤,称重并拍照保存,并将移植瘤一部分进行冷冻切片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管蛋白的变化,另一部分提蛋白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DAC6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1.MTT实验结果发现化合物3ab和3ai对K562细胞增殖的IC50值相对其他细胞株较小,分别为4.8 μM和13.3 μM,3ab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3ai,且3ab对K562细胞增殖的IC50值低于DDP。所以选取化合物3ab、3ai进行下一步敏感肿瘤细胞的筛选。2.化合物3ab、3ai对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肝癌细胞(K562)、结肠癌细胞(HT-29)、胃癌细胞(BGC-823)、白血病细胞(K562和HL-60)、黑色素瘤细胞(B16)、前列腺癌细胞(PC-3)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ab的IC50值范围为4.63~35.17 μM,3ai的IC50值范围为8.87~39.42 μM。由于3ab的IC50低于3ai,并且3ai的稳定性较差,所以最终选择3ab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白血病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3.化合物3ab对人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的IC50为14.73,在人正常胃粘膜细胞(GES-1)中的IC50为17.14 μM,其数值都显着高于DDP。4.K562和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化合物3ab处理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碎片也明显增多,细胞变的大小不一,细胞数量明显减少。5.化合物3ab可被K562和HL-60细胞摄取,并呈浓度依赖性积累。6.化合物3ab可增加K562和HL-60细胞凋亡率,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同时导致相关线粒体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上调,Bcl-2下调。另外,化合物3ab还浓度依赖性的增加K562和HL-60细胞内的ROS水平。7.化合物3ab作用于K562和HL-60细胞后,将细胞阻滞在G2/M期。G2/M期阻滞会导致相关周期蛋白的变化,上调Cyclin B1和CDK1蛋白。8.化合物3ab抑制K562和HL-60细胞的侵袭能力,呈现浓度依赖性。9.化合物3ab不影响K562细胞的自噬能力,但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提高HL-60细胞的自噬水平。10.化合物3ab的作用位点可能是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和HDAC6的CD2部位。11.化合物3ab诱导K562和HL-60细胞微管网络发生皱缩,聚集在核周围,且具有浓度依赖性。12.化合物3ab作用于K562和HL-60细胞后,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着下调了 HDAC6的表达,并下调了 EGFR,p-AKT和NF-κB的表达。13.化合物3ab组裸鼠K562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期间裸鼠体重没有发生显着降低的情况。化合物3ab组移植瘤中的细胞微管蛋白发生皱缩,红色荧光强度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同时,移植瘤中HDAC6的含量也随着化合物3ab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提示化合物3ab可能是一种微管蛋白/HDAC6双靶点抑制剂。实验结论化合物3ab在体内外显着抑制K562和HL-60细胞的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对侵袭和自噬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化合物3ab的抗白血病作用是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来抑制微管功能从而将细胞阻滞在G2/M期,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同时,3ab通过与HDAC6结合并抑制其表达,继而下调EGFR/AKT/NF-κB通路激活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同时增加白血病细胞内的ROS水平。因此,3ab可能是微管蛋白/HDAC6双靶点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意义本文筛选出来的吲哚化合物3ab,抗白血病效果好,体内外具有良好的抗增殖作用,并且具有促凋亡和抗侵袭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其作用靶点和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具有微管蛋白/HDAC6双靶点抑制作用的吲哚化合物,可以此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疗效降低毒性,以期为抗白血病的新型临床治疗药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杨红[5](2021)在《弓形虫ROP16蛋白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弓形虫Ⅰ(GT1株)、Ⅱ(ME49株)、Ⅲ型(VEG株)ROP16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至HL60细胞中,研究ROP16蛋白对其增殖、凋亡、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JAK-STAT途径探究初步机制及ROP16多态性对HL60细胞作用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寄生虫分泌蛋白抗肿瘤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将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产生绿色荧光情况;Real time PCR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中ROP1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弓形虫ROP16成功过表达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并利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3.利用PCR ARRAY实验,筛选与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并利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blot实验进行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三种不同型ROP16蛋白慢病毒载体,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序列无误,质粒构建成功后将其转染至HL60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强度,Real time PCR检测发现,三组过表达ROP16蛋白细胞的ROP16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三组过表达ROP16蛋白细胞出现明显96KDa大小条带。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五组细胞均无明显的凋亡情况,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与HL60组相比,HL60-ROP16Ⅰ和HL60-ROP16Ⅲ细胞G2期细胞所占比率显着降低;CCK8实验结果显示各组细胞间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三组过表达rop16基因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HL60亲本株和HL60-Venus显着降低,Real time PCR和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五组细胞Bax、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3.PCR ARRAY实验结果显示,与HL60相比,三组过表达组细胞均至少有17个以上基因上调,5个基因下调,且有12个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性;Real time PCR和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三组过表达rop16基因细胞STAT3、STAT6、p-STAT3、p-STAT6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结论1.成功构建Ⅰ/Ⅱ/Ⅲ型rop16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获得稳定高表达rop16基因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2.在体外实验中,弓形虫ROP16蛋白不能通过影响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情况而抑制其活性。3.在体外实验中,弓形虫ROP16蛋白可降低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Ⅱ型作用更明显。4.弓形虫ROP16蛋白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HL6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3型间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肖启荣[6](2021)在《托珠单抗逆转骨髓微环境所诱导AML细胞药物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髓系细胞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和增殖失控为特点,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复发与耐药始终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障碍,而AML的复发与耐药与骨髓微环境息息相关。前期研究发现发现残留于骨髓微环境中的AML细胞存在PI3K/AKT、JAK/STAT3、MEK/ERK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且这一异常参与了微环境诱导的药物抵抗;另一方面发现,与正常供者相比,未经治疗及复发/难治的AML患者分泌的IL-6水平较多,且AML细胞与人骨髓基质细胞HS-5共培养之后更加明显地提高了IL-6的表达水平。目的:研究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通过阻断IL-6介导的JAK-STAT3信号通路在逆转微环境所诱导AML细胞药物抵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IL-6在微环境所诱导AML细胞药物抵抗中所发挥的作用;2.将AML细胞株(U937、HL-60)与人骨髓基质细胞株(HS-5)共培养体外模拟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生存;3.构建IL-6基因敲低的HS-5细胞株;4.CCK-8法与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检测HS-5细胞IL-6基因敲除前后、托珠单抗作用前后粘附共培养AML细胞对常见化疗药物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和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的药物抵抗性的改变;5.Western Blot法检测共培养前后及托珠单抗作用后IL-6-JAK-STAT3信号通路的改变;6.构建人AML小鼠皮下荷瘤模型,体内探讨TCZ协助Ara-C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1.生物信息学所分析的结果提示,预后不良的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于IL-6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并且IL-6与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存在着潜在的互相作用。2.单独给药的TCZ对粘附共培养前后的AML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粘附共培养后原癌基因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3.粘附共培养可显着降低AML细胞株(U937、HL-60)对Ara-C、DNR和HHT的化疗敏感性,而TCZ协助作用后可逆转骨髓微环境所诱导药物抵抗,并且抑制粘附共培养后AML细胞内升高的STAT3,与其磷酸化蛋白p-STAT3,以及PI3K、ERK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磷酸化蛋白p-AKT、p-ERK 1/2;4.与敲低IL-6的人骨髓基质细胞HS-5进行黏附共培养,可减少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AML细胞药物抵抗;5.小鼠体内研究表明,TCZ可协同Ara-C清除体内HL-60白血病细胞,并显着抑制荷瘤小鼠瘤体体积的增长;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到,IL-6-JAK-STAT3轴关键蛋白分子STAT3、p-STAT3、p-AKT以及p-ERK 1/2在TCZ作用下表达减弱。结论:IL-6-JAK-STAT3轴参与TCZ协助Ara-C杀伤AML细胞,抑制该轴的激活有利于增强AML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罗彭[7](2020)在《董尼酮类衍生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和促凋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天然醌进行抗癌及分子对接研究,以获得先导化合物和衍生合成方向。抗癌研究发现,α-董尼酮N9抗癌谱广,抑制率高,对所选癌细胞株抑制率均接近100%,但对SMMC-7721(肝癌)促凋亡作用不明显,对SMMC-7721凋亡标志物也无影响,抗癌机制非基于凋亡作用和Caspase 3途径。萘骈董尼酮N11对MCF-7(乳腺癌)抗癌活性强度为顺铂的18.3倍,且对MCF-7有显着晚期凋亡作用,对其凋亡标志物也有明显影响。同时发现醌母核上的酚羟基数或疏水芳基与抗癌活性强度具有正相关性,该药理结论也得到分子对接分析的印证。以上结论提示α-董尼酮是良好的先导物,在其呋喃环进行芳基(有酚羟基取代)骈合方式修饰,可能获得良好抗癌特性以及产生基于“凋亡作用/影响癌相关生物大分子”的抗癌机制。以黄酮类、去甲乌药碱、白藜芦醇和咖啡酸为酚源底物,通过碱催化,与2,3-二氯-1,4-萘醌进行缩合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获得15个衍生物;并用MS、IR、1D/2D-NMR进行了结构解析和表征,其中测定了S4、S8的X-ray单晶衍射结构。S1、S2、S3、S5、S6、S10、S11、S12、S13、S14具有结构母核新颖性,S4、S9为取代新颖性。S1、S2、S3、S4、S5、S6、S11、S13为苯骈呋喃萘醌类(其中S2、S3、S6含有双萘醌单位),S7、S8、S9为苯甲酰萘基吲哚酮类,S10和S14为萘醌醌核苯氧基或酯基取代物,S12为萘醌骈二氧六环骈苯缩合物。本研究首次采用水氧暴露-碱催化法制备苯甲酰萘基吲哚酮类(S7、S8、S9),并获得重要中间产物(S15),最后结合文献证实了其反应机理:二氢黄酮异构化为反式査耳酮,査耳酮进一步水合、异构化,通过“retro-aldol-like”降解生成“类苯乙酮”片段,该片段与二氯萘醌-吡啶中间体反应,通过分子间环化和芳构化,最终形成产物S7、S8、S9。该完整的机理途径为首次发现。S1、S2、S3、S5、S6、S11、S12、S13、S14的制备过程无需水氧参与,按经典方法制备;S4、S10通过水氧暴露-碱催化法制备。S2、S3、S6的第二个萘醌单位仅以C-O共价键形成缩合;S5的黄酮结构部分C环进一步通过水合开环、异构化、降解,生成S4。将合成产物进行抗癌活性测定,发现苯骈呋喃萘醌类缩合物(S2、S3、S4、S5)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且对正常细胞低毒,表现良好的细胞毒选择性;而苯甲酰萘基吲哚酮(S7、S8、S9)完全无抗癌活性,即苯骈董尼酮类中的呋喃环被替换为吡咯环后,抗癌活性完全消失,这提示其中的呋喃桥环可能是抗癌关键结构。将抗癌活性较好的S2、S3、S4、S5进行流式凋亡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以HL-60和B16为检测细胞株,进行抗癌机制研究。发现各衍生物主要以晚期凋亡为主,S4、S5对细胞的凋亡作用和凋亡标志物(Caspase3/PARP)诱导切割作用要优于S3或S2,S4、S5对HL-60的抗癌机制中包含细胞凋亡机制和Caspase 3凋亡途径,拮抗HL-60特异性较好;而对黑色素瘤的抗癌作用还可能包含其他非Caspase 3途径。分子对接分析发现,S4、S5与Caspase 3(1nms)受体口袋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结合为主;S2、S3主要以疏水作用与口袋结合,且具有与受体的C形口袋嵌合的凹槽。S4、S5的凋亡/caspase 3途径抗癌特性显着优于S2、S3,可见增加配体与受体的氢键结合更能提升抗癌特异性。抗癌活性优良的S3、S4、S5,其抗菌活性也远优于其它化合物,体现出“抗肿瘤抗生素”特点。
蒋瑜[8](2020)在《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放化疗虽然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抗性减弱。并且放化疗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患者的肠道稳态,而肠道稳态的失衡又会加速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茯苓在调节肠道腹泻以及脾胃虚寒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茯苓还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对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茯苓作为一种扶正抗癌药,其单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用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的治疗和调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茯苓抗乳腺癌的具体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虽然茯苓被报道能够通过干扰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或提高Bax/Bcl-2的比率等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有抑制作用。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对肿瘤小鼠肝肾的毒性和肠道稳态的作用仍还未见报道。为此,结合茯苓的多种功能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评判了茯苓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活性部位所在以及初步的抗肿瘤机制。随后,从肝肾组织学形态、肝功能指标以及小鼠的肌肉力度等方面探究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的生长会导致肿瘤小鼠肠道稳态失衡,因此我们比对分析了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差异,探究了茯苓对乳腺癌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最后,通过硅胶色谱柱联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分离和纯化获得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单体,利用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从蛋白分子层面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活性方面寻找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茯苓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茯苓醇提取部位,并且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茯苓具有抗乳腺癌活性。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能够明显干扰乳腺癌细胞周期使其大量阻滞于G1期,并且显着够诱导细胞的凋亡(P<0.05)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干预能够明显延缓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最终肿瘤重量(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的结果均显示茯苓醇提物明显改变了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并且,茯苓醇提物可通过增加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降低Ki67的增殖指数而显着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小鼠的肝、肾、脾重、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肝肾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分析以及代表肌肉力度的指标综合显示,茯苓醇提物对肿瘤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其对肿瘤小鼠的肝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小鼠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上调磷酸化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降低DAO、D-LA和内毒素水平,显着缓解肿瘤小鼠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有益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的丰度,减少硫酸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炎症相关菌Mucispirillum、S24-7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以及增加肿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着改善乳腺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对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以及小鼠尿、血清中腐胺含量差异的进一步检测,推测腐胺相关代谢通路可能是茯苓醇提物在调节肿瘤小鼠肠道微生物稳态中调节的通路之一。3.通过对茯苓醇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试剂萃取、MCI和ODS色谱硅胶柱反复分离,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纯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的逐级检测筛选,最终分离得D2-1(25.38 mg)、D2-2(10.88 mg)和D2-3(10.88 mg)三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分析和核磁结构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O-乙酰-16α-羟基-脱氢栓菌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其中,茯苓酸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单体化合物(P<0.05),且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无明显毒性。由此可推测茯苓酸是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三个单体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推测茯苓酸结构中C-17上的C9侧链在C-24上连接的亚甲基结构以及C-8的双键结构共同促进了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茯苓酸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9和-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明确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体内的毒副作用,从物质的结构以及蛋白分子层面共同阐述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能够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维持肿瘤小鼠的肠道稳态。我们的结果显示茯苓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茯苓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李美蓉[9](2020)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供体难寻、手术费用高昂及手术过程痛苦难耐等问题,且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因此寻找副作用小、疗效可靠且经济的治疗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获得自发缓解的临床报道,结合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肿瘤细菌疗法,提示细菌疗法可能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个新方向。在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细菌中,沙门氏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但是沙门氏菌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产生的内毒素毒力减少了5万倍,且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已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是研究细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理想菌株。本课题首次分别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210、人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HL-60皮下移植瘤模型,和人源AML融合蛋白MLL-AF9驱动的系统性AML小鼠模型,评估了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细菌-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抑制多种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能抑制急性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NP20009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中心区域细胞核破碎、DNA降解、胞膜解体,肿瘤组织大面积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明,VNP20009能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的表达,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3.MLL-AF9驱动的AML模型小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显着抑制小鼠体内AML细胞的增殖;降低AML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五分类数值,使其恢复至近正常生理水平;延长了AML小鼠的生存期。4.血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VNP20009一方面能上调抗肿瘤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产生,并降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来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显着上调分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ligand-10,CXCL-10)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招募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以CD4+为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杀伤、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VNP20009还能进一步刺激T淋巴细胞向CD4+IFN-γ+和CD8+IFN-γ+效应T淋巴细胞极化,释放IFN-γ,进一步维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能显着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起到治疗和延缓白血病的作用。一方面VNP20009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延长AML小鼠生存期。另一方面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增加,提示VNP20009感染后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该研究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王志清[10](2020)在《芪附扶正合剂联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的疗效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低剂量化疗方案联合和不联合芪附扶正合剂(Modified Qifu Fuzheng Decoction,QFFZD)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缓解率、中医症候积分、复发率、生存率及感染发生率等,客观评价QFFZD在老年AML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再通过体外实验探讨QFFZD协同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寻其分子学作用机制,为临床QFFZD辅助治疗AML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联合口服芪附扶正合剂中药,将58例老年AML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联合QFFZD口服,对照组仅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CR率、诱导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复发率、中位生存期、总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期感染发生率及远期感染发生率。实验研究方法:(1)采用2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QFFZD治疗组,分别予2mL生理盐水和2mL生药浓度为1.68 g/mL QFFZD灌胃,连续7天。第8天麻醉后主动脉取血,分离得到上层血清,-80℃保存备用;2.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QFFZD含药血清、Ara-C单用和联合干预HL-60细胞24h和48h后对其的增殖抑制作用;(3)PI单染流式细胞术(FCM)用于检测QFFZD含药血清、Ara-C单用以及联合使用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4)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QFFZD含药血清、Ara-C单用以及联合使用对HL-6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5)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QFFZD含药血清、Ara-C单用以及联合使用对HL-60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兔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及其剪切体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以及Akt/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6)免疫印迹实验被用于检测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 2HCL干预HL-60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R率分别为66.7%、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化疗结束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0%和5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生存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估计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818.7个月和16.8±5.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0.3±9.4)%和(56.7±9.4)%,3年生存率分别为(39.0±9.8)%和(27.2±9.6)%,5年生存率分别为(27.9±9.7)%和(20.4±9.3)%,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3);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诱导期感染发生率(46.7%)与对照组(46.4%)相差不大;观察组远期的感染发生率(28.0%)低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研究结果:1.MTT比色分析法结果显示,相同干预时间下,QFFZD含药血清(2%、4%、6%、8%、10%)和 Ara-C(0.5μmol/L、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单用以及联合使用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QFFZD含药血清和Ara-C单独和联合干预HL-60细胞24h和48h后,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同干预时间下,二者联合使用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二者单独使用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I单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QFFZD含药血清(10%)和Ara-C(8μmol/L)单独以及联合干预HL-60细胞24h后,均能将HL-60细胞阻滞于G1期,两药联合时对HL-60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更加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QFFZD含药血清(10%)和Ara-C(8μmol/L)单独以及联合干预HL-60细胞24h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单用以及联合使用均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且两药合用时凋亡效果更加明显(p<0.05)。4.QFFZD含药血清(10%)和Ara-C(8μmol/L)单独以及联合干预HL-60细胞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Bax以及执行凋亡程序的关键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空白组(p<0.05)。与此同时,Akt/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的表达水平各给药组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而p53的表达水平各给药组则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5.在用QFFZD含药血清(10%)和Ara-C(8 μmol/L)共同干预HL-60细胞前,予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 2HCL(5 nmol/L)预处理24h后,以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kt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QFFZD联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老年AML较单纯应用化疗有一定优势,尤其体现在可以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远期感染发生率;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一定程度上可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3年及5年生存率的趋势(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别)。实验研究表明,1.芪附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和阿糖胞苷在体外单用和联合使用均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有效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而且表现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或叠加效应。2.芪附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和阿糖胞苷在体外单用和联合使用均能明显地提高处于G1期的HL-60细胞比率,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3.芪附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和阿糖胞苷可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过程可能是通过调控Akt/p53信号通路从而启动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二、乙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AML 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2.1 1 ,25-(OH)_2D_3可以促进HL-60 细胞向单核系分化,抑制细胞增殖 |
2.2 1 ,25-(OH)_2D_3通过上调ICAT蛋白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使HL-60 细胞向单核系分化 |
2.3 外源性高表达ICAT蛋白对HL-60 细胞分化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浙贝复方逆转AML耐药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p53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及转归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asumi-1的生物学特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浙贝黄琴汤通过干预Wip1-p38MAPK-p53逆转Kasumi-1耐药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浙贝黄琴汤对Kasumi-1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对耐药细胞株HL60/ADM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细胞系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
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4 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分子改变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综述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吲哚类HDAC6/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吲哚类化合物的分类 |
1.1 天然吲哚化合物 |
1.2 合成吲哚化合物 |
2. 吲哚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 |
2.1 抗增殖作用 |
2.2 诱导凋亡作用 |
2.3 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
2.4 肿瘤浸润和血管形成抑制作用 |
3. 吲哚类化合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
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实验材料 |
1. 细胞株和实验动物 |
2. 化合物 |
3. 试剂 |
4. 试剂配制 |
5. 仪器设备 |
实验方法 |
1. 细胞培养 |
2.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
2.1 筛选具有抗肿瘤效果的活性化合物 |
2.2 筛选对活性吲哚化合物敏感的肿瘤类型 |
2.3 检测活性吲哚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3. 细胞形态观察 |
4. 细胞摄取实验 |
5. 细胞凋亡相关检测实验 |
5.1 Hoechst 33342染色法 |
5.2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 |
5.3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 |
5.4 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
6. 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实验 |
7. Transwell侵袭实验 |
8. 吖啶橙染色实验 |
9. 分子对接模拟实验 |
10.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
11. 秋水仙碱竞争性结合实验 |
12.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13. 裸鼠体内移植瘤实验 |
实验结果 |
1. 筛选具有抗癌活性的吲哚化合物 |
2. 活性化合物3ab和3ai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 |
3. 化合物3ab对人正常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 |
4. 化合物3ab诱导K562和HL-60细胞形态改变 |
5. 化合物3ab能够被K562和HL-60细胞摄取 |
6. 化合物3ab诱导K562和HL-60细胞凋亡 |
6.1 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K562和HL-60细胞形态变化 |
6.2 AnnexinV-FITC/PI双染法定量检测化合物3ab诱导的K562和HL-60细胞凋亡率 |
6.3 化合物3ab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和HL-60细胞凋亡 |
6.4 化合物3ab对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
6.5 化合物3ab增加K562和HL-6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7. 化合物3ab诱导K562和HL-60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 |
8. 化合物3ab抑制K562细胞侵袭能力 |
9. 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
10. 化合物3ab分子对接模拟实验 |
11. 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微管蛋白的影响 |
12. 化合物3ab对K562和HL-60细胞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位点的影响 |
13. 化合物3ab下调K562和HL-60细胞中HDAC6/EGFR/AKT/ NF-κB信号通路 |
14. 化合物3ab抑制裸鼠体内K562移植瘤的生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弓形虫ROP16蛋白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对象 |
2.主要耗材和仪器设备 |
3.实验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构建弓形虫ROP16 慢病毒载体及HL60-ROP16 稳转细胞株鉴定 |
2.弓形虫ROP16 蛋白对HL60 细胞表型影响的研究 |
3.弓形虫ROP16 蛋白对HL60 细胞表型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寄生虫抗肿瘤作用及其主要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
(6)托珠单抗逆转骨髓微环境所诱导AML细胞药物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细胞株 |
2 方法 |
2.1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
2.2 细胞培养 |
2.3 建立共培养体系 |
2.4 AML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 |
2.5 构建IL-6 基因敲低的HS-5 细胞株(HS-5~(IL-6-KD))和空载体细胞株(HS-5~(NC)) |
2.6 基因表达的检测 |
2.7 建立人AML小鼠模型,探讨TCZ协助Ara-C对小鼠AML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
2.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与讨论 |
第一部分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IL-6 与AML的相关性 |
1 结果 |
2 讨论 |
第二部分 IL-6-JAK-STAT3 轴的活化与Ara-C、DNR、HHT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
1 结果 |
2 讨论 |
第三部分 NOD/SCID小鼠体内研究TCZ协助Ara-C降低肿瘤负荷作用与IL-6-JAK-STAT3 轴的相关性 |
1 结果 |
2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L-6 及其抗体在恶性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董尼酮类衍生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和促凋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醌类的抗癌、抗感染活性及开发应用 |
1.2 醌类的抗癌机制及化学修饰对拮抗机理的影响 |
1.3 细胞凋亡和Caspase 3 途径的研究意义 |
1.3.1 凋亡作用(Apoptosis)的研究意义 |
1.3.2 Caspase3 与凋亡关系及研究意义 |
1.4 董尼酮及其芳环骈合物的抗癌活性和构效分析 |
1.4.1 董尼酮抗癌活性和构效研究现状 |
1.4.2 董尼酮芳环骈合物的抗癌活性和构效研究现状 |
1.5 董尼酮等醌类抗癌结构修饰的分析 |
1.6 芳基骈合型董尼酮及类似物合成研究现状、本研究拟采取的合成方法 |
1.6.1 苯骈董尼酮的合成研究现状 |
1.6.2 萘骈董尼酮的合成研究现状 |
1.6.3 苯甲酰萘基吲哚酮(芳基骈董尼酮类似物)的合成研究现状 |
1.6.4 本研究苯骈董尼酮及相关产物拟采取的合成方法 |
1.7 药物分子与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的意义 |
1.8 论文的研究路线和总体思路 |
第二章 天然醌的抗癌研究和先导结构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2.3 天然醌的分离纯化及获得 |
2.4 天然醌的结构鉴定 |
2.4.1 化合物N1 的结构及单晶衍射测定 |
2.4.2 化合物N2 的结构及单晶衍射测定 |
2.4.3 化合物N3~N10 的结构确定 |
2.4.4 化合物N11 的结构及单晶衍射测定 |
2.5 天然醌的抗癌药效和作用机理研究 |
2.5.1 抗癌活性初筛 |
2.5.2 抗癌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测定 |
2.5.3 凋亡作用(Apoptosis)研究 |
2.5.4 抗癌作用的Caspase 3 机理途径研究 |
2.6 抗癌活性醌的分子对接分析 |
2.7 分析与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骈董尼酮及类似物的合成、纯化和结构表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3.3 化学合成、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方法和步骤 |
3.3.1 以杨梅素(黄酮醇)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2 以槲皮素(黄酮醇)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3 以査耳酮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4 以柚皮素(二氢黄酮)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5 以大豆素(异黄酮)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6 以儿茶素(3-羟基黄烷)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7 以盐酸去甲乌药碱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8 白藜芦醇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9 以咖啡酸为底物的合成产物 |
3.3.10 合成中出现的副产物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合成反应机理 |
3.4.2 合成产物和合成方法的新颖性 |
3.4.3 衍生物极性特点和分离纯化方式 |
3.4.4 水氧暴露程度与产物得率的关系 |
3.4.5 目标产物得率与投料摩尔比关系 |
3.4.6 核磁谱测试和结构鉴定难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骈董尼酮及类似物的抗癌药效和作用机理途径研究 |
4.1 引言 |
4.1.1 凋亡作用(Apoptosis)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1.2 Caspase3 与凋亡关系及其检测 |
4.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癌活性实验方法 |
4.3.2 凋亡作用(Apoptosis)实验方法 |
4.3.3 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 |
4.3.4 分子对接研究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抗癌活性实验 |
4.4.2 凋亡作用实验 |
4.4.3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4.4.4 分子对接(仅列举前4 个构象) |
4.5 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苯骈董尼酮及类似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试剂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药品配制和准备 |
5.3.2 体外抗菌实验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的图谱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
1.1.2 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方式和弊端 |
1.2 茯苓的简介 |
1.3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
1.3.1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
1.3.2 茯苓三萜的抗肿瘤作用 |
1.3.3 茯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
1.3.4 茯苓多糖和三萜的发掘现状 |
1.4 肠道稳态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
1.4.1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屏障状况 |
1.4.2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
1.4.3 茯苓在肠道稳态中的潜在价值 |
1.4.4 肠道稳态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的制备 |
2.3.2 细胞的培养 |
2.3.3 MTT细胞毒性实验 |
2.3.4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5 细胞凋亡检测 |
2.3.6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2.3.7 肿瘤组织的H&E染色 |
2.3.8 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
2.3.9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茯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2.4.2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 |
2.4.3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 |
2.4.4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5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6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7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8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行为状态的影响 |
2.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4.10 茯苓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 |
2.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2.4.1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及对肠道稳态的调节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3.3.3 小鼠肝、肾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 |
3.3.4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测定 |
3.3.5 小鼠抓力的检测 |
3.3.6 小鼠血浆中D-LA、DAO及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检测 |
3.3.7 肠紧密连接蛋白及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检测 |
3.3.8 16SrDNA扩增子测序 |
3.3.9 生信分析 |
3.3.10 腐胺含量的测定 |
3.3.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肝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
3.4.3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 |
3.4.4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肌肉力度的影响 |
3.4.5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结肠组织粘膜形态的影响 |
3.4.6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黏膜因子的影响 |
3.4.7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4.8 茯苓醇提物对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3.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
3.4.10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特异性菌群的影响 |
3.4.12 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预测 |
3.4.13 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作用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细胞的培养 |
4.3 实验方法 |
4.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
4.3.2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的制备 |
4.3.3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
4.3.4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 |
4.3.5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纯化 |
4.3.6 单体化合的鉴定 |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4.3.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2 茯苓氯仿萃取物MCI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3 组分M经ODS柱进一步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4 组分D2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
4.4.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4.4.7 茯苓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 |
1.1.2 白血病的发现及分类 |
1.1.3 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4 白血病流行病学 |
1.1.5 白血病的治疗 |
1.2 白血病自发性缓解与细菌感染 |
1.3 细菌抗肿瘤研究 |
1.3.1 细菌抗肿瘤研究历程 |
1.3.2 细菌抗肿瘤的优势 |
1.3.3 细菌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1.4 沙门氏菌抗肿瘤研究 |
1.4.1 沙门氏菌有效靶向肿瘤 |
1.4.2 沙门氏菌介导肿瘤细胞自我死亡 |
1.4.3 沙门氏菌减少肿瘤转移 |
1.4.4 沙门氏菌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
1.4.5 沙门氏菌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 |
1.4.6 沙门氏菌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消退 |
1.4.7 沙门氏菌的遗传学改造 |
1.4.8 沙门氏菌可作为递呈肿瘤治疗分子载体 |
1.5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研究 |
1.5.1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构建及遗传特点 |
1.5.2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生物分布特性 |
1.5.3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毒理学评价 |
1.5.4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抗肿瘤研究 |
1.6 课题研究思路、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NP20009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及细胞株 |
2.2.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2.2.3 试剂与耗材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5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2.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5 L1210皮下瘤模型建立 |
2.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2.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2.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2.3.10 总蛋白的提取 |
2.3.11 蛋白浓度测定 |
2.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2.3.13 统计学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VNP20009 体外抑制L1210/Jurkat细胞增殖 |
2.4.2 VNP20009 体外诱导L1210/Jurkat细胞凋亡 |
2.4.3 VNP20009治疗L121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未见异常 |
2.4.4 VNP20009抑制L1210皮下移植瘤生长 |
2.4.5 VNP20009引起L121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2.4.6 VNP20009诱导L121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2.4.7 VNP20009治疗L1210皮下移植瘤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NP2000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及细胞株 |
3.2.2 实验动物 |
3.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3.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3.5 HL-60皮下瘤模型建立 |
3.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3.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3.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3.3.10 总蛋白的提取 |
3.3.11 蛋白浓度测定 |
3.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3.3.13 统计学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VNP20009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 |
3.4.2 VNP20009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 |
3.4.3 VNP20009治疗HL-6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情况无异常 |
3.4.4 VNP20009抑制HL-60皮下移植瘤生长 |
3.4.5 VNP20009引起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3.4.6 VNP20009诱导HL-6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3.4.7 VNP20009治疗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NP20009 对系统性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激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及细胞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4.3.2 沙门氏菌VNP20009的组织分布 |
4.3.3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的复苏 |
4.3.4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模 |
4.3.5 抗凝全血样本的采集 |
4.3.6 血清样本的采集 |
4.3.7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GFP+)检测 |
4.3.8 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
4.3.9 小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 |
4.3.10 原代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1 原代骨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2 原代白血病细胞红细胞裂解处理 |
4.3.13 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冻存 |
4.3.14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分组与给药治疗 |
4.3.15 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测定 |
4.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 |
4.3.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
4.3.18 统计学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VNP20009小鼠组织分布情况 |
4.4.2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
4.4.3 VNP20009 治疗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
4.4.4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5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6 VNP20009 影响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分布 |
4.4.7 NP20009对MLL-AF9驱动型AML主要器官重量的影响 |
4.4.8 VNVNP20009 延长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生存期 |
4.4.9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0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1 VNP20009 激活 MLL-AF9驱动型 AML 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 |
4.4.12 VNP20009 促进 MLL-AF9 驱动型 AML 小鼠脾脏中 IFN-γ+效应T淋巴细胞的极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芪附扶正合剂联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的疗效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西医治疗现状与进展 |
1.标准化疗(强化化疗) |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3.低强度化疗 |
4.靶向治疗 |
5.免疫治疗 |
参考文献 |
2.当代中医治疗急性白血病概况 |
2.1 关于急性白血病的中医病名 |
2.2 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病机 |
2.3 “伏邪(毒)”概念的提出 |
2.4 治疗概况 |
2.5.讨论 |
参考文献 |
3.扶正中药在急性白血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现状 |
3.1 扶正中药的临床研究 |
3.2 扶正中药的基础研究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纳入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 |
2.3 一般资料 |
2.4 治疗方案 |
2.5 支持治疗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价 |
2.8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近期效果比较 |
3.2 远期效果比较 |
3.3 感染并发症比较 |
4.讨论 |
4.1 芪附扶正合剂组方合理性探讨 |
4.2 芪附扶正合剂取得临床疗效的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研究目的 |
2.QFFZD含药血清的制备(实验一)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QFFZD含药血清和Ara-C对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二)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芪附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和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三)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5.芪附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协同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实验四)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6.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急性白血病症状分级量化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乙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AML 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D]. 耿逸云.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D]. 李雅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依维莫司联合柔红霉素对耐药细胞株HL60/ADM的抑制作用研究[D]. 王涵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吲哚类HDAC6/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D]. 乔兴慧. 山东大学, 2021(12)
- [5]弓形虫ROP16蛋白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杨红.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托珠单抗逆转骨髓微环境所诱导AML细胞药物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D]. 肖启荣.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董尼酮类衍生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和促凋亡机制研究[D]. 罗彭. 广西大学, 2020(07)
- [8]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蒋瑜. 江南大学, 2020(04)
- [9]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美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0]芪附扶正合剂联合低剂量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的疗效分析及机制研究[D]. 王志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乳腺癌论文; 柔红霉素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论文; 急性髓性白血病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