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倩倩[1](2013)在《某医院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连续三年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用药趋势;评价免疫增强剂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从管理和专业层面提出促进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的建议。方法:1、对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三年免疫增强剂的利用情况采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及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选取某三甲医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全年使用目标免疫增强剂住院患者的病例,通过单纯随机抽样选定使用目标药物的病例,进行病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临床用药现状,分析用药合理性。3、通过SPSS17.0软件统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三年期间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19.3%、25.7%,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占总体销售金额比重最大,中草药类免疫增强剂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香菇多糖(针剂)连续三年的金额比例分别为22.73%、26.32%、22.77%,2012年香菇多糖排名升至第一,薄芝糖肽的销售金额从第8位升至第2位。2、免疫增强剂治疗的疾病主要为恶性肿瘤65.1%(631/969)、感染相关性疾病14.2%(138/969)、自身免疫性疾病4.7%(46/969)等,与新编药物学规定的适应症一致;使用科室分布前三名是干部医疗科室、普外科及肿瘤化疗科。3、使用免疫增强剂的969名患者的用药不合理率为42.3%(410/969),1408例次免疫增剂的用药不合理率为33.7%(474/1408)。目标药物的用药不合理率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前三名为:胸腺肽96.9%(124/128)、香菇多糖49.2%(117/238)、重组人白介素-234.8%(46/132)。4、使用免疫增强剂总计1408例次的用药不合理表现按照构成比排名:用药剂量28.5%(135/474)、给药频率27.6%(131/474)、给药疗程19%(90/474);用药不合理的科室主要分布在肿瘤化疗科71.7%(71/99)、干部医疗科室62.3%(109/175)、普外科40.3%(50/124)。5、患者住院费用中,免疫增强剂占西药总金额的比例≤20%居多,占70.5%(683/969),随着免疫增强剂联用的种类数增多,费用占西药总费用的比例随之增大。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入住ICU、罹患感染相关性疾病、肿瘤、脑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不合理用药的保护因素;联用种类数是危险因素,联合使用的免疫增强剂种类数越多,不合理率越高。结论:1、免疫增强剂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呈逐渐增长趋势,其使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疗程。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保守治疗方式、入住ICU、罹患感染、肿瘤、脑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联合用药是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3、临床使用免疫增强剂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管理规定和制度,对免疫增强剂临床用药进行专项点评和督导检查,规范用药行为,促进免疫增强剂合理、安全、经济用药。
宋英杰[2](2011)在《药物治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临床上抗HBV药物主要以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药物为主,此外,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抗HBV治疗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抗HBV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以便明确其发展趋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新型高效药物的研发。
王政[3](2011)在《1260例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索二者之间的内在规律,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和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课题组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CRF)为基础,在8家临床单位收集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将(CRF)表所获得四诊信息由5名专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均参照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肝功能等数值。应用spssl3.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记量资料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记数资料采取χ2检验(α=0.05)。探索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260份。经统计后得出:(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居前10位的证型是: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肝脾湿热>肝郁脾虚>肝胃郁热>脾气虚>肝气郁滞>肝胆湿热兼血瘀>肝经郁热>脾虚湿困。(2)前10位中医证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HBsAg(+) HBeAg(+).Anti-HBc(+)多见于脾胃湿热(89例)、肝胆湿热(68例)、肝脾湿热型(66例),占观察例数的17.7%;HBsAg(+).Anti-HBe(+).Anti-HBc(+)多见于肝胆湿热(63例)、脾胃湿热(60例)、肝脾湿热(53例),占观察例数的13.96%。(3)前10位中医证型与HBV-DNA无统计学差异(P>0.05)。(4)前10种中医证型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球蛋白(GLB)、胆碱酯酶(ChE)无统计学意义(P>0.05)。(5)ALT、AST值在肝胆湿热和肝胆湿热兼血瘀证患者中升高最为明显(>150U/L)。(6)TBil、DBil、IBiL值在肝胆湿热兼血瘀、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证升高最为明显,肝胆湿热证与除外肝胆湿热兼血瘀、脾胃湿热证的其他证型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7)TP、ALB、ALP的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1)得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联系,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和治疗提供借鉴。(2)中医证型分布与病毒复制有规律性,以湿热证病毒复制较为活跃,其他证型为低复制或无复制状态。(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变早期以肝细胞炎症为主,中医辨证以湿热为特点,ALT、AST在肝胆湿热及肝胆湿热兼血瘀患者中升高(>150U/L),说明肝组织炎症程度与湿热邪气有相关性。(4) TBil、DBil值增高提示肝功能胆红素代谢障碍,本研究TBil、DBil在肝胆湿热兼血瘀、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证中升高明显,提示肝功能损害程度与湿热相关。(5) TP、ALB、ALP的值均在正常参考值下限,可能处于病变的初期阶段。
王少丽[4](2008)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中医治疗肝脏疾病,辨证论治是其优势也是特色。本文拟运用循证医学中临床决策分析的基本思路,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方法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并在基于目前中医药治疗CHB现有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试验观察数据的基础上,模拟在不同的临床干预下CHB的疾病进程及其生存质量的变化,从临床医生角度进行CHB的临床决策分析。全文共分疗效评价和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1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目的:基于文献,评价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与西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比较的疗效优势,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提供源数据。方法:采取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肝胆病组临床试验数据库(2006年3月),CENTRAL(2006年第1期),PubMed(1966~2007),EMbase(1966~2007),OVID(1965~2006),CBM disc(1978~2007),CNKI(1979~2007)电子数据库,检索不受语种限制。纳入以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药(中药+核苷类药物)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所有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按测量指标、干预措施、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4篇文献,包括3974例CHB患者,纳入文献中均为中药与LAM比较的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局为:中药组在治疗12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HBeAg复发率较LAM绝对减少了37%;治疗6个月停药后、治疗12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的DNA复发率分别较LAM组绝对降低了23%、44%;治疗3个月、6个月、24个月时,中药组HA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24个月时中药组LN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3个月、24个月时中药组PCⅢ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3个月时中药组Ⅳ-C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中药组的ALT复常率分别较LAM组绝对增加了29%、49%;中药组对CHB主要症状、体征缓解率较LAM组绝对增加了22%;但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中药组DNA阴转率较LAM组绝对降低了14%、21%。纳入文献中无LAM组优于中药联合组的证据支持。结论:基于现有文献证据,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对ALT复常/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DNA阴转、HBsAg阴转、HBeAg阴转、防止DNA复发、防止HBeAg阳转、症状体征恢复均有效;目前无LAM优于中药联合组的证据;但本系统评价因纳入文献用药时间不同未进行总体效应合并分析,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整体疗效还需要更为大量的文献支持。2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提供源数据。方法:采用两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暴露组于广安门医院肝病门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于佑安医院进行LAM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3个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学指标、病毒学指标、乙肝病毒标记物指标、证候积分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24例CHB患者,LAM非暴露组40例,中医辨证论治暴露组84例。基线分析:中药暴露组与LAM非暴露组在性别、ALT水平基线上具有可比性;中药暴露组在年龄、HBeAg阴性患者数、病程、证候积分上高于LAM非暴露组;中药组HBV DNA水平低于LAM组。混杂因素分析:log10 DNA水平是ALT复常与否的混杂因素。在其它变量保持不变时,治疗6个月后,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ALT复常的OR值平均减少0.782倍。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log10 DNA每增加一个1个copy/ml,ALT复常的OR值平均减少0.592倍;log10 DNA水平是DNA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在其它变量固定时,当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治疗3个月时DNA阴转的OR值平均减少0.418倍,治疗6个月时的DNA阴转OR值平均减少0.421倍,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的DNA阴转OR值平均减少0.488倍。HBeAg阳性是治疗6个月时DNA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当其它变量固定时,HBeAg阳性患者的DNA阴转可能性是HBeAg阴转患者的DNA阴转可能性的0.153倍;log10 DNA水平是HBeAg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当其它自变量固定时,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HBeAg阴转的OR值平均增加1.396倍。ALT复常率:在治疗3个月、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基线DNA水平=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8.8%、58.1%、88.4%,与LAM非暴露组(42.5%、65%、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水平<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1.5%、79.5%、97.4%。DNA阴转率:在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对HBeAg阳性且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分别为33.3%、66.7%,LAM非暴露组分别为32.1%、5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DNA阴转率均为57.1%,LAM非暴露组分别为71.4%、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BeAg阴性且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为75.0%,LAM组为40.0%,两组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为81.3%,LAM非暴露组为20.0%,中药组的DNA阴转率优于LAM组(P=0.025),RR为4.06,95%CI为0.69~23.82,AR为61.3%,中药暴露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DNA阴转率比非暴露组增加了3.06倍,中药辨证论治治疗与DNA阴转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暴露于中药组的DNA阴转率较LAM组增加了61.3%。血清学应答率:治疗6个月后,中药暴露组患者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均为6.81%,与LAM非暴露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暴露组患者出现4例HBsAg阴转(其中1例出现血清学转换),而LAM非暴露组无HBsAg阴转的病例出现。证候疗效:在治疗3个月时,中药暴露组的证候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27.3%、20.6%、47.9%;在治疗6个月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70.9%、21.6%;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25.6%、50.8%和20.1%。中药暴露组、LAM非暴露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中药在促使血清学转换、恢复肝功能、促进HBV DNA阴转上均有效,且本试验中药促进HBsAg血清学转换优于LAM,对HBeAg阴性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时的DNA阴转率优于LAM,但因样本量较少,仍需加大样本量继续观察。第二部分运用Markov模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目的:模拟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CHB的疾病动态变化及转归;预测中医辨证论治、LAM对CHB终点结局的影响,从临床医生角度筛选优化干预措施;验证Markov模型用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建立接受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的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的Markov模型,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结局指标,运用队列分析的方法估计CHB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40年间的疾病转归及获得的QALYs,评价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对CHB患者终点结局的影响,一维、二维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并采用10000次Monte Carlo微量模拟的方法预测40年间接受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的CHB患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的概率分布,进而通过比较中医辨证论治、LAM为优化干预方案的概率从临床医生角度进行临床决策分析。结果:在观察的1~40年间,HBeAg阳性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约有18.48%~62.49%的患者出现血清学转换,1.4%~36.60%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6.48%~80.12%;HBeAg阳性患者在接受LAM干预后,约有2.90%~23.89%的患者出现血清学转换,约有3.06%~82.33%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4.76%~81.60%;HBeAg阴性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约有22.98%~46.74%的患者出现联合应答,约有2.92%~57.07%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9.95%~68.00%;HBeAg阴性患者在接受LAM干预后,约有5.83%~29.43%的患者出现联合应答,约有2.35%~80.21%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7.17%~33.06%。HBeAg阳性接受中药干预的患者,在40年间人均累积QALYs约为28.18,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16.07,中药组较LAM组人均累积增加了12.11个QALYs;HBeAg阴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23.36,接受LAM干预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16.84,中药组较LAM组在治疗的40年间人均累积增加了6.52个QALYs。经10000次Monte Carlo微量模拟,HBeAg阳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可以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7,可以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35;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5,累积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14。中药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636,LAM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230,两组之间的差值为0.134。HBeAg阴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可以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6,可以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30;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最小为1,最大为35,累积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15。中药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739,LAM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258,两组之间的差值为0.003。结论:基于现有证据,以QALYs为结局指标,以0.05为两组间临床决策有意义的容许差值,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是HBeAg阳性患者的优化干预方案,对HBeAg阴性患者而言,目前尚不能得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为优化干预方案的概率与LAM有差异的结论;Markov模型可模拟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CHB患者的远期结局及QALYs的变化,反映CHB疾病转归的动态变化,并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Markov模型用于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方法科学、可行,但仍需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邓永岳[5](2005)在《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文中指出目的:创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 TaqMan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调查成年福州麻鸭携带DHBV 情况并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胸腺因子D(TFD)在体内对DHBV 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PUCm-T 载体和DHBV DNA PCR 纯化产物连接,转染TOP10 菌,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制作标准品;在DHBV 基因组S 区设计一对引物,并在引物间设计和荧光标记一段TaqMan 探针,严格优化反应物的组成和扩增条件,建立TaqMan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并与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进行比较。采用常规PCR 法检测成年福州麻鸭的DHBV 感染情况;筛选1d 龄DHBV DNA(-)雏鸭,经静脉途径接种DHBV DNA 强阳性血清,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干扰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TFD、人干扰素-α1b(IFN-α1b)和0.9%氯化钠溶液处理4w,停药后观察1w。用TaqMan 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和肝脏中DHBV DNA 含量,并检测用药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E 染色病理。结果:建立的DHBV DNA TaqMan 荧光定量PCR 法灵敏度为1000 拷贝/m1;在105-109拷贝/m1 之间,含量与Ct 值具有很好的线性(Ct=-2.83611n(x)+41.45,r=-0.9983) ;批内误差为1.50%-2.98%,批间误差为2.95%-3.24%。共检查162 份成年福州麻鸭血清,DHBV 阳性89 份,阳性率为55%;感染1d 龄DHBVDNA(-)雏鸭84 只,感染阳性80 只,感染阳性率为95.24%。动物模型用药4w后,TFD 治疗组的病毒抑制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是8.73%和-5.12%,P<0.05),抗病毒效果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病毒抑制率无显着性差异。停药1w 后,TFD 治疗组血清DHBV DNA 含量无反跳现象,肝脏DHBV DNA 含量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治疗4w 和停药1w 后血清ALT、AST及肝脏病理检查结果,TFD 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
邓永岳,陈紫榕[6](2004)在《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不尽人意,要提高其应答率,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联合用药 是比较可行的方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遇到的困惑和联合应用胸腺素α1治疗的 进展,分析了治疗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增强疗效的建议。
陈紫榕[7](2001)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续)》文中指出
杨才生,温云海,林华,李东良,黄爱琼,陈勇华,饶凤秀,龚芬,陈紫榕[8](2000)在《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了解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 ,有无延迟效应。方法 7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 2组进行治疗 ,治疗组 5 72例 ,接受小剂量或大剂量胸腺因子D治疗 3个月 ,小剂量为 10mg ,肌注 ,每日或隔日一次 ,大剂量为5 0mg ,静滴 ,每日或隔日一次。对照组 170例 ,接受综合治疗。治疗前两组临床生化特征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随访0 .5~ 5年。以病毒复制标志HBeAg转阴为应答 ,分别于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时判断疗效。 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应答率 2 7.73 % ,对照组 9.86% (P <0 .0 0 5 ) ;随访结束时治疗组应答率 43 .0 2 % ,对照组 13 .90 % (P <0 .0 0 5 )。结论 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延迟效应
仉洪田,斯崇文,田庚善[9](1999)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单磷酸阿糖腺苷(arabinofuranosyladeninemonophosphate,AraAMP)是阿糖腺苷(AraA)的单磷酸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实验和临床均证实它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DNA多聚酶(DNAP)与核糖还原酶,...
陈紫榕,李龙洋[10](1988)在《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前瞻性研究》文中认为 8省市的12所医院组成协作组,对222例慢性肝炎进行了胸腺因子 D 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病人和分组全部病例均系各医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983年、郑
二、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某医院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免疫增强剂的药物利用定量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分析指标及参数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免疫增强剂用药情况分析 |
1.3.2 免疫增强剂的用药结构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 免疫增强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工具及内容 |
2.1.5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
2.1.6 质量控制 |
2.2 结果 |
2.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
2.2.2 患者的主要疾病与治疗等临床情况 |
2.2.3 免疫增强剂的总体用药现状与合理性分析 |
2.2.4 每种免疫增强剂的用药分析 |
2.2.5 免疫增强剂的不良反应形式及转归 |
2.2.6 免疫增强剂的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 |
2.2.7 免疫增强剂的医保支付比例分析 |
2.3 讨论 |
2.3.1 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 |
2.3.2 免疫增强剂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
2.3.3 免疫增强剂的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及几点建议 |
2.3.4 免疫增强剂的医疗保险支付情况 |
2.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药物治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
2 核苷类似物 (nucleoside analogue) |
2.1 拉米夫定 (lamivudine, LMV) |
2.2 阿德福韦 (adefovir, ADV) |
2.3 其他 |
3 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 |
4 免疫调节药物 |
(3)1260例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 |
1.1 病名探讨 |
1.2 病因病机 |
1.2.1 湿热毒邪 |
1.2.2 伏邪发病 |
1.2.3 情志内伤 |
1.2.4 正气不足 |
1.2.5 肾虚不固 |
1.2.6 瘀血阻络 |
1.3 辨证分型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2.3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
2.4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研究 |
1 证候的中医学认识 |
1.1 "证"的认识 |
1.2 "候"的认识 |
1.3 "证候"的认识 |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认识 |
1.4.1 证型多样 |
1.4.2 变化多端 |
2 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传统方法研究 |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体质研究 |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证素研究 |
2.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文献研究 |
3 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现代方法研究 |
3.1 客观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3.1.1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1.2 HBV-DNA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1.3 肝功能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1.4 免疫学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1.5 肝组织学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1.6 其他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分布关系 |
3.2 系统生物学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调查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CRF表及回收情况 |
2.4 观察指标 |
2.4.1 病毒学指标 |
2.4.2 血清学指标 |
2.4.3 生化学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性别 |
3.2 病例年龄 |
3.3 前10位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3.4 前10位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
3.4.1 前10位中医证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 |
3.4.2 前10位中医证型与HBV-DNA的相关性 |
3.4.3 前10位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证候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4.2 前10位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2.1 前10位中医证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4.2.2 前10位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前10位中医证型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
4.3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 主要创新点 |
6 问题与展望 |
6.1 问题 |
6.2 展望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CRF表) |
附录二:"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1991年12月)天津会议 |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缩写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势的研究进展 |
1.中医辨证论治 |
2 中、西药综合治疗 |
2.1 中药联合拉米呋定 |
2.2 中药联合干扰素 |
2.3 中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文献类型 |
1.1.2 观察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试验特征与质量评价 |
2.2 ALT复常率 |
2.3 病毒学指标、乙肝病毒标记物指标 |
2.4 肝纤维化指标 |
2.5 显(有)效率 |
2.6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
1 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
1.1 研究目的 |
1.2 资料与方法 |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1 文献类型 |
1.2.1.2 研究对象 |
1.2.1.3 干预措施 |
1.2.1.4 结局指标 |
1.2.2 检索策略 |
1.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2.3.1 随机方法 |
1.2.3.2 分配方案的隐藏 |
1.2.3.3 盲法 |
1.2.3.4 失访或退出 |
1.2.4 数据提取 |
1.2.5 统计分析 |
1.2.5.1 亚组分析 |
1.2.5.2 敏感性分析 |
1.3 结果 |
1.3.1 纳入试验特征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
1.3.1.1 质量评价 |
1.3.1.2 观察对象 |
1.3.1.3 干预组别 |
1.3.1.4 临床结局 |
1.3.2 纳入试验Meta分析结果评价 |
1.3.2.1 中药vs LAM |
1.3.2.1.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2.1.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2.1.3 HBVDNA阴转率/复发率 |
1.3.2.1.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1.3.2.1.5 ALT复常率/降低量 |
1.3.2.1.6 症状、体征缓解率 |
1.3.2.2 中药+LAM vs LAM |
1.3.2.2.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2.2.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2.2.3 HBVDNA阴转率/复发率 |
1.3.2.2.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1.3.2.2.5 ALT复常率/降低量 |
1.3.2.2.6 YMDD变异发生率 |
1.3.2.2.7 症状积分 |
1.3.2.2.8 症状、体征缓解率 |
1.3.3 敏感性分析 |
1.3.3.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3.1.1 中药vs LAM |
1.3.3.1.2 中药+LAM vs LAM |
1.3.3.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
1.3.3.2.1 中药vs LAM |
1.3.3.2.2 中药+LAM vs LAM |
1.3.3.3 DNA阴转率/复发率 |
1.3.3.3.1 中药vs LAM |
1.3.3.3.2 中药+LAM vs LAM |
1.3.3.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1.3.3.5 ALT复常率/降低量 |
1.3.3.5.1 中药vs LAM |
1.3.3.5.2 中药+LAM vs LAM |
1.4 小结 |
1.4.1 疗效评价 |
1.4.2 局限性 |
1.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2 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2.1 观察指标 |
2.1.2.2 疗效判定 |
2.1.2.3 统计学处理 |
2.1.3 结果 |
2.1.3.1 基线情况 |
2.1.3.2 混杂因素分析 |
2.1.3.2.1 ALT复常的混杂因素分析 |
2.1.3.2.2 DNA阴转的混杂因素分析 |
2.1.3.2.3 HBeAg阴转的混杂因素分析 |
2.1.3.3 生化学应答(ALT复常率) |
2.1.3.4 血清学应答(HBsAg阴转/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阴转/血清学转换率) |
2.1.3.5 病毒学应答(DNA阴转率) |
2.1.3.6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 |
2.1.3.7 证候疗效 |
2.1.3.8 不良反应 |
2.1.4 讨论 |
第二部分 运用MARKOV模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 |
1 MARKOV模型的一般原理、特点 |
1.1 Markov过程 |
1.2 Markov链 |
1.3 Markov模型 |
2 CHB的MARKOV状态转移模型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待评价的干预措施 |
2.2.1.1 中医辨证论治 |
2.2.1.2 LAM |
2.2.2 待评价的结局指标 |
2.2.3 状态转移模型的设计 |
2.3 数据来源 |
2.3.1 状态转移概率的确定 |
2.3.1.1 中医、LAM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
2.3.1.1.1 CHB→HBeAg血清学转换 |
2.3.1.1.2 CHB→产生耐药的CHB |
2.3.1.1.3 CHB→肝硬化 |
2.3.1.1.4 HBeAg血清学转换→CHB |
2.3.1.1.5 HBeAg血清学转换→肝硬化 |
2.3.1.1.6 产生耐药的CHB→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 |
2.3.1.1.7 产生耐药的CHB→肝硬化 |
2.3.1.1.8 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产生耐药的CHB |
2.3.1.1.9 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肝硬化 |
2.3.1.2.中医、LAM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
2.3.1.2.1 CHB→联合应答 |
2.3.1.2.2 CHB→产生耐药CHB |
2.3.1.2.3 CHB→肝硬化 |
2.3.1.2.4 联合应答→CHB |
2.3.1.2.5 联合应答→肝硬化 |
2.3.1.2.6 产生耐药的CHB→联合应答 |
2.3.1.2.7 产生耐药的CHB→肝硬化 |
2.3.1.2.8 产生耐药的联合应答→产生耐药的CHB |
2.3.1.2.9 产生耐药的联合应答→肝硬化 |
2.3.2 健康效用值的估计 |
2.4 Markov决策模型结果 |
2.4.1 Markov队列分析结果 |
2.4.1.1 中药、LAM干预下CHB的疾病转归 |
2.4.1.1.1 HBeAg阳性患者 |
2.4.1.1.2 HBeAg阴性患者 |
2.4.1.2 中药、LAM干预下CHB患者QALYs变化 |
2.4.1.2.1 HBeAg阳性患者 |
2.4.1.2.2 HBeAg阴性患者 |
2.4.2 敏感性分析 |
2.4.2.1 一维敏感性分析 |
2.4.2.1.1 HBeAg阳性患者 |
2.4.2.1.2 HBeAg阴性患者 |
2.3.1.1.3 小结 |
2.4.2.2 二维敏感性分析 |
2.4.2.2.1 HBeAg阳性患者 |
2.4.2.2.2 HBeAg阴性患者 |
2.4.3 Monte Carlo微量模拟结果分析 |
2.4.3.1 HBeAg阳性患者 |
2.4.3.2 HBeAg阴性患者 |
2.4.3.3 决策优化方案的概率检验 |
2.5 讨论 |
2.5.1 Markov模型队列分析结果 |
2.5.1.1 中药、LAM远期预后的差异 |
2.5.1.2 中药、LAM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 |
2.5.2 最优干预方案的选择 |
2.5.3 Markov模型的建构 |
2.5.3.1 Markov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基本分析过程 |
2.5.3.2 Markov模型用于慢性疾病疗效评价的优势 |
2.5.3.2.1 与随机对照试验比较 |
2.5.3.2.2 与常规生存分析方法比较 |
2.5.3.2.3 与决策树比较 |
2.5.3.2.4 Markov模型体现了疾病转归的动态变化 |
2.5.3.2.5 Markov模型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
2.5.3.3 Markov模型的非完美性 |
2.5.3.3.1 预测前提的假定性 |
2.5.3.3.2 Markov模型的数据来源 |
2.5.3.4 关于Markov模型模拟结果可靠性的探讨 |
2.5.3.4.1 根据研究目的和专业知识确定Markov转移状态 |
2.5.3.4.2 根据专业知识和可能得到的转换概率确定阶段长度 |
2.5.3.4.3 转移概率、效用值的设定 |
2.5.4 小结 |
总结 |
1 主要研究结果 |
2 本研究特点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3. 前言 |
4. 第一部分鸭乙型肝炎病毒 DNA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 第二部分成年福州麻鸭DHBV 携带情况调查及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6. 第三部分胸腺因子 D 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7. 总结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综述 |
(6)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HBV感染的治疗 |
2. Tα1治疗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
3. 慢性HCV感染的治疗 |
4. Tα1治疗慢性HC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
5. 联合用药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建议 |
(8)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药品来源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5 统计方法 |
1.6 疗效判断标准 |
2 结果 |
2.1 TFD的近期疗效 |
2.2 TFD的远期疗效 |
3 讨论 |
四、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医院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评价[D]. 叶倩倩. 中南大学, 2013(05)
- [2]药物治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J]. 宋英杰.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04)
- [3]1260例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 [4]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D]. 王少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5]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D]. 邓永岳. 福建医科大学, 2005(08)
- [6]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J]. 邓永岳,陈紫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03)
- [7]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续)[J]. 陈紫榕. 福建医药杂志, 2001(04)
- [8]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J]. 杨才生,温云海,林华,李东良,黄爱琼,陈勇华,饶凤秀,龚芬,陈紫榕.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S1)
- [9]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 仉洪田,斯崇文,田庚善.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03)
- [10]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前瞻性研究[J]. 陈紫榕,李龙洋. 人民军医, 1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