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善”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善”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论作为文学批评标准之“善”(论文文献综述)

李凌峰[1](2021)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批评教材是与文学批评课程配套使用的专业教科书,是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百年建设历史,中国的文学批评教材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文艺思潮及批评理论方法大量引进的结果。文学批评教材建设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文学批评课程的设置、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阶段、21世纪以来的成熟阶段。除了时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之外,其发展线索主要与文学批评观念的不断更新及文学批评教学理念的变革有关。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框架体例上主要体现出三种模式:第一是借鉴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经验,构建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板块的“四大论”模式;第二是以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为两大块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方法”模式;第三是以批评方法及批评实践指导为主的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文学批评本体论、主体论、文体论、方法论是新时期以来大部分文学批评教材的主要内容,各种教材在这些主要内容的阐述上呈现出异同,对“文学批评性质”“文学批评功能”“文学批评对象”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见仁见智。面对大量的批评理论资源,各种教材从史的逻辑、类比的逻辑等对其进行了整合。在西方批评理论占据大量教材篇幅的情况下,如何整合好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资源是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王先霈提出的“圆形批评论”是一种颇具本土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这一批评思想出发,王先霈主编了《文学评论教程》《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导引》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学批评教材。对这一系列教材进行个案研究可发现,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概念的使用、批评方法及模式的编排上有较大改变;在实践性和教学性上不断增强;与现实的关系日趋紧密;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促进也不断强化。尽管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应看到文学批评教材自身特点仍然不够明显,体系性、实践性、创新性仍有待提高。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进行研究,应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总结其编写经验,发现其不足,查找原因并寻找对策,在不断的反思中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新路径。同时,也应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出发思考文学批评教学的可能性。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向应着眼于丰富和完善批评理论、加强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互动、鼓励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文学批评教材的多元化发展,构建批评理论资源贯通、民族性凸显的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

王静[2](2021)在《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文中提出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1926-2018)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英语哲学界(Anglophone philosophy)最重要的电影研究学者之一。卡维尔的哲学思想以抵制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的分裂为特征,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概念化因素对哲学认知的干扰,并坚持把文化和艺术纳入哲学探究的范畴。他以本体论和伦理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议题,提出哲学反思是基于语言交流关系之上的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认知活动,并认为这种认知是艺术和哲学的恒久追求,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精神的当代哲学家,而此基本思想也贯穿了他对电影的研究。①卡维尔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精神,擅长从哲学视角探讨电影与人性、电影与世界的关系。他提出电影的本质具有浑然天成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媒介特性的电影本体论和类型发展观,为电影媒介本身和电影的阐释行为赋予了“哲学合法性”②,开启了电影研究中的哲学转向,因此被认为是当代电影理论时期“电影哲学”学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作为一位当代主流哲学家,卡维尔早在五十年代就将电影带到大学课堂中探讨,设立了基于电影解读的哲学理论课,对电影学科在美国高校体制内的建立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③卡维尔的电影哲学中和了新好莱坞电影对艺术形式的反思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生活的表现,是对欧洲电影理论的美国式解读,从理论上提高了好莱坞流行电影在电影研究中的艺术地位。卡维尔主张从哲学视角来研究电影的本体特征和艺术价值,其观点在“电影作为语言”盛行的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进入数字电影时代以后才受到追捧,并在九十年代得到重新阐释,成为“电影作为哲学”(Film as Philosophy)派系的主要理论来源,为重新界定电影本体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他的电影类型观对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当代电影产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统观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着述,可以发现其理论是从哲学的视角探讨电影本质和电影体验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电影本体论、电影的类型分析和电影阐释与批评。为了完整地呈现卡维尔的电影哲学思想,本文以这三部分的核心问题为支撑点,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把分散于卡维尔着述中涉及电影意义的观点进行整理,甄别和归纳他对电影阐释批评的立场和特点,并以此作为电影本体、类型研究和批评阐释之间的关联和延伸,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基于该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安排如下: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从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内容上看,卡维尔提出电影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其具有自主性和思想性,该观点引领了正在发生的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电影理论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属于当代电影理论阶段“本体论2”①思想的代表,在电影理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值得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借鉴。但是,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呈碎片化特征,缺少对其电影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在全面地搜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之后,意欲对卡维尔的电影哲学进行整体理论研究,揭示其电影哲学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呈现。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鉴于卡维尔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还比较陌生,本章使用较多篇幅勾画其学术成长道路,并圈点出了对其电影哲学有重要影响的理论。首先,略述卡维尔的求学生活,指出正是对电影的迷影情结引导他从作曲专业转到哲学专业,并引导他把电影纳入哲学研究范畴。其次,分别论述了实用主义哲学、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和伦理学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影响。最后,分析其电影哲学理论形成的文化语境,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和新好莱坞影片在他的理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电影本体论。首先,把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具象为他对电影媒介的本体反思,通过对比卡维尔的本体论与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将两者的根本性差异放在电影媒介中摄影和投影装置的区别上,并进一步剖析卡维尔基于“一系列自动的世界投影”的本体描述,指出其电影本体论的核心为投影装置及其产生的现象学关系之和。该观点是其电影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对电影艺术现象和电影体验的看法。接着,本章展开对电影媒介特性的分析,说明电影具有“单向性”“自动性”和“自指性”,因此电影媒介本身具有内在逻辑性和自主性,并非再现现实的工具。最后,分析电影媒介的素材来源一—现实世界,指出卡维尔所理解的电影中的世界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艺术空间,具有过去时间性和空间延展性的特征。第三章论述了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卡维尔对电影类型的归纳和论述是其电影本体论在电影艺术现象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他对电影类型的探讨也围绕电影最本质的意义展开。本章通过三个小节,分别阐释了卡维尔的“类型基因”概念、以“类型作为媒介”的论点,和类型的再叙述与发展演变;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没有拘泥于标准化的外显特征,而是强调对人文主义内核的把握,并且突出文化和社会演变给电影类型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动态发展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章分析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观。这部分内容是从电影本体论到电影批评实践的延伸,并呈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首先从电影如何对观看者产生意义谈起,指出电影是通过“承认”的心理前提和“移情投射”的认知行为产生意义,并指出卡维尔在阐释电影意义时对直觉和科学论证方法的双重依重。接着,阐明卡维尔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是把“电影作为哲学”看待。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中的伦理性和社会性特征,指出他的阐释和批评最终还是以现实存在作为界限,其普世的哲学追求始终落实于具体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第五章分析卡维尔电影哲学在学术界的接受状况、理论意义和局限性。首先指出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受历史语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表述风格的限制,始终没有成为主流电影理论。但是,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也使卡维尔的理论具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和学术价值,十分契合当下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研究语境。同时,结合我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以发现,过度集中于中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或者沉迷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批评都不利于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卡维尔所采取的微观批评与宏大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另外,他的电影哲学体现了媒介和技术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义,是一种凸显人文性和日常性的电影哲学,为当代的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宽广的方法论视域和多样化的阐释角度。结语部分首先简要回溯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总结了本文在明晰卡维尔电影本体论概念、归纳电影媒介的特性、通过卡维尔的伦理学思想脉络解析其电影阐释观、对其电影哲学进行整体评价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把卡维尔电影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浓缩为电影的投影装置和意义,较为清楚地阐明了他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此产生的电影媒介特性,并将这些特性作为进一步理解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此外,本文将卡维尔具有争议性的方法论和研究路径也作为其电影哲学的一部分,指出其电影哲学的意图不在于设立任何判断标准,而在于创建一个由电影通达哲学认知的思想路径。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未把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置于电影理论和哲学理论并行发展与交错影响的综合语境中研究,缺少对电影和哲学关系的历时性发展的详细论述,影响了对电影哲学范畴和研究边界的明晰;另外,将卡维尔与电影哲学流派中的其他学者进行更广泛的横向对比也将有助于明确其观点的原创性和继承性关系。这两方面的未尽之处也是笔者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霍虹[3](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认为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姚江[4](2021)在《《论衡》文学研究》文中指出王充是东汉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着的《论衡》是东汉子书着作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本课题以《论衡》文学研究为中心,探究其独特文学思想和多元文学特色的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及三章正文内容,绪论介绍东汉散文及子书的研究情况,梳理王充及《论衡》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简要回顾和评述与《论衡》文学研究相关着述,同时指出当前《论衡》文学研究缺乏整体性视野的现状。第一章概述王充其人的家世生平与东汉的历史环境,重点分析经学、谶纬、先秦诸子及汉世诸子的思想对《论衡》的深刻影响,探寻其书渊源嬗递。本章以“知人论世”方法和“发展”的原则考察个人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避免静态的史学分析和人物个性考察,充分重视了王充个体的发展动态和思想轨迹的成长。第二章主要从东汉的文学理论环境出发,首先讨论《论衡》承袭与发展“论”体文的意义,考察《论衡》在文学功能论、作家论、创作论等方面的创见。其次理解书中“疾虚妄”、“求真美”、“为世用”的创作原则。最后,本文透视传统儒家文论、变异文论的深刻影响,在比较中实现对《论衡》文论的历史定位。第三章研究《论衡》的文学特色及价值。首先,本章关注《论衡》文本的结构特色。在分析《论衡》文献的基础上讨论学界对于《论衡》各篇分组的部分争议,把握《论衡》以内容为纲,以写法和风格的变化为过渡的编撰逻辑。其次,本章考察《论衡》的文字特色,认为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文字洗炼,骈散相间;用典审慎,审美深沉;剀切敷陈,直抒胸臆等三个方面。再次,本章还重视《论衡》文学价值在后世发展中不断呈现的新面貌。本文聚焦《论衡》文学研究,体察王充的批判精神,把握时代思想,深入分析其对《论衡》文学思想的影响,多维度探究该书“奇创”的文学思想及“奇逸”的文学风貌的成因及特色,旨在丰富《论衡》文学研究的角度。

吕芳[5](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于洪芹[6](2020)在《“圆形批评论”研究》文中认为“圆形批评论”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之一,是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于1992年首先提出来的。作为一种立足于传统的文论,其认识的渊源和基础来自于传统的“圆文化”与“圆哲学”。同时,“圆形批评论”主张超越中西方文论的局限,提倡保持独立与开放的文学批评心态,追求一种批评上的“圆形”之境。圆形批评论建构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哲学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论圆”及含“圆”意的哲学之言、儒释道三家相关的哲学思想为圆形批评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话语支撑及理论基点,使得其能达到本体论的高度。其次是文化上,古今中外涉圆、论圆、重圆的文化很多,大多表现出一种“尚圆”倾向与追求“圆美”的意识。古典文学中小说、诗歌、戏曲等诸多文本都追求一种“圆”结构与“圆美”意识,析出而论之,恰与圆形批评论之“圆形”契合,故在文类上对其进行广泛的溯源。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以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的时空观,体现出鲜明的圆形运动特征与尚圆意识,故可作为圆形批评理论的旁证。最后是探究文学批评渊源,主要为传统文论中的含圆之论的批评方式,体现为诗话、词话、曲话、评点,以及文论着作中散见的各类“圆论”,其中以《文心雕龙》为论述重点,这不仅包括中国的文学批评,亦包含一些西方传统文学批评观点的梳理。从哲学、文化、文学批评这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圆形之论来进行观照,以期对圆形批评论的理论渊源进行多维视阈的固本溯源。理论的特征与特色往往是理论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其差异标识性与生长点。圆形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包括思维特征、审美特征及方法特征。辩证式的思维与螺旋型思维是圆形批评的主要思维方式,体现为一种整体的、综合的以及超越性的思维特征;文学的审美意识是文学研究的重点,圆形批评关注美感,坚持以美感为中心的批评指向,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出发,在批评中以读者审美的唤起为其批评指向。因此,圆形批评十分注意研究美感的可分享性与可传递性,以期文学批评能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也接近读者,使得文学批评的可读性能大幅增强。方法上圆形批评充分关注阐释的多元性,坚持以文学阐释的丰富性为旨归的批评方法。中西方具有不同的阐释传统,发轫于解释《圣经》的西方阐释学以及对古代儒家经典进行训诂解经的传统,在对文学文本的深入认识上,形成了丰富的阐释资源和理论方法。圆形批评继承中西方的阐释传统,注重对文学文本的意义层次的分析,其以语义、寓意、复调、增殖等层次递进的分析,使得阐释能够既有开放性亦不乏深刻性。相较于其他的文学理论,圆形批评还强调一种循环,即从“语义的循环”到“阐释的循环”,并倡导一种觑巧通变的“圆通”阐释准则,让文学阐释可以在“周流不虚、变动不居”的阐释动态中,通过不断“通观圆览”的循环阐释方法以期能达到“圆照之象”的境界。当然,“圆形批评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对其操作性不足的批评也一直不乏其声,王先霈先生曾以“观念大于方法”的观点对其质疑声进行回应,这并不能对质疑者产生有效的说服力。为弥补该理论操作性不足之缺漏,故试图在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建构。无论是对“圆形”范畴和概念的总结和归纳,还是圆形批评论分析作品的实践经验都可以视为对“圆形批评论”的发展。总之,圆形批评论作为立足于传统,诞生于本土,以超越中西方文论局限为追求的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其无论是对文学批评形态的发展还是对批评理论的建构,都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宋冠霖[7](2020)在《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说文在六朝文学中蔚然大宗,尤其魏晋玄言名理类论说文作为个中翘楚,备受历代学者青睐。学界对论说文与主流文体(如赋体、书信体、传注等)的互渗已有充分研究,而对一些看似与论说毫无关联的文体(如俳谐、赞体、颂体、铭体、箴体等)缺乏关注。本文即对以上几种文体的创作历史、时代背景、文化思潮、文体特点及功能等进行立体考察,力图理清论说与俳谐、赞体、颂体、铭体、箴体间发生互渗的原因、方式、表现与影响,尽可能地还原论说文从产生至发展,再到成熟及衍变的完整生命历程。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俳谐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自汉末至魏晋之际,“俳谐”与“清谈”在语义上的通用为二者的互渗构建了渠道。二体互渗下形成的“俳谐体论说文”独具特色,在说理的同时合理掺入俳谐色彩,使得冷静的理性风格与适度的喜剧色彩形成对比,加强了文章主旨的张力。第二部分是赞体、颂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赞体的文体功能本是辅助说明,但在论说文的影响下形成的“史述赞”(“论赞”、“评”)借助说理评判历史,充分彰显了作者的评论意识。此外,六朝之际兴起的人物赞亦受人物论的影响。颂体与论说的互渗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讲论玄言佛理的作品的出现,它们富有逻辑性和理性色彩,显然与颂之正体迥异。第三部分是铭体、箴体与论说文的互渗研究。铭体作为实用性极强的文体,在与论说互渗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实际物品,可用于讲论玄言、佛理与人生道理,它不再只是传达道德与价值判断的工具,也成为了抽象思维的载体。箴体在与论说互渗的过程中也有新变:第一,六朝箴文篇幅大幅增长;第二,观点之细密使得六朝箴文呈现出委婉切要的风格;第三,部分私箴的诫告性有所削弱,大多成为宣扬某种观点或道理的载体。关于一些篇幅不足以成章、但仍有意义的发现,如议体、吊文与论说间的互渗,这一部分将放入余论中进行探讨。此外,论说文的互渗现象并未止步于六朝之际,其影响一直延续至唐宋,也一并放入余论中进行简要说明。

王楠[8](2020)在《《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文中指出《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又名《古今源流至论》《源流至论》《古今源流》,是一部成书於南宋晚期的科举类书。全书分为前集、後集、续集、别集四部分,每集各十卷,其中前、後、续集由林駉所作,别集为黄履翁所作。《古今源流至论》自成书之後,刊行极广,现存版本以元代圆沙书院刻本爲最早,後来各本均出於此,此後为梅隐书堂本、刘克常刻本、建阳书林詹氏刻本、宗文堂刻本、白坪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其中圆沙书院本和白坪本的质量较高。通过对《古今源流至论》一书的编纂体例的分析,发现其编纂方式在南宋理宗朝的科举类书中具有独特性。将《历代制度详说》《古今源流至论》《群书会元截江网》进行对比,发现《古今源流至论》《群书会元截江网》受到了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的影响。但与《历代制度详说》教师讲义、《群书会元截江网》考试策套的性质不同,《古今源流至论》侧重於对理学概念的分析、制度沿革的梳理、士子道德品格的培养,其中又夹杂以作者独到的见解,是一部宋朝版的“考生应知应会”知识大全,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普遍的知识和思想潮流。此外,《古今源流至论》一书中收录了较多已经亡佚的书籍,其中收录有吕希哲《吕氏家塾记》与熊克《九朝通略》的内容,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辑佚价值。《古今源流至论》又是一部以理学观念为主导编撰而成的科举类书,它的道统观基本沿袭了朱熹一派的观点,强调理学家谱系的传承和对元佑先贤的学习。文统观上,强调“道先文末”,注重作家操守和作品是否有助风教治道。作家观上,重点关注了宋前诗人的爱君忠国的作品,有意识的忽视了诗人作品中充满生活情趣、诙谐戏谑的一面。此外,《古今源流至论》不但在中国流传极广,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在国内,在有学者注意到本书考证详实的特点的同时,也有官吏关注到了考生剽窃套用《源流至论》以求取功名的情况。但在海外,多位朝鲜学者对《源流至论》赞赏有加,并将它推荐给自己後辈以供学习阅读之用。

王萍[9](2020)在《李充研究》文中提出李充是东晋文学家、目录学家和文论家,在东晋文坛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东晋以后的文论和目录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李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目前学界对李充研究的成果,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分别介绍李充的生平及家世,探究李充《翰林论》的内容及影响,解读李充文学作品的内容及特征,分析李充思想的渊源及倾向,阐释李充的四部分类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李充的仕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任丞相王导掾,转记室参军;中期任征北将军褚裒参军;后期任大着作郎,累迁中书侍郎。李充出自江夏李氏。李充母亲卫铄属于河东卫氏,是当时着名的书法世家。李充交游的对象多是当时名士,他与以谢安为中心的谢氏家族有交往,也与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名士群体有来往,另外,李充还因仕宦而与王导、褚裒、殷浩有密切来往。李充的文论着作《翰林论》现存佚文十三条,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论述各种文体的风格特点和写作要求,二是列举作家作品以示例,三是探析文体产生缘由。《翰林论》的文学思想主要是“义正”、“遥寄”和“德音”。《翰林论》对《文心雕龙》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体辨析的方法、审美观念、文体分类三个方面。李充的文学作品,今存诗四首、赋五篇、文四篇,其中一些是残篇。李充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书写现实情怀,二是思考社会人生,三是阐发思古幽情。李充文学作品的特征主要是文贵达理、不尚藻饰和内向审视、浸染玄风,表现出与《翰林论》所提文学标准的契合性和与东晋文风的一致性。李充的思想受到了社会风气的浸染和家学家风的影响。在李充的着述多已亡佚的情况下,《论语注》集中体现了其思想的主要方面,他一方面主张积极实践儒家强调的社会名分教化以形成更好的统治秩序,体现了以儒为本、维护礼教的思想。另一方面,李充也用以道释儒的方式取儒道两家思想中的精华,儒道兼宗,带有折衷色彩。李充在目录学方面也有成就,他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顺序,虽然尚未成熟完善,但也在目录学史上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曲辉[10](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认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二、论作为文学批评标准之“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作为文学批评标准之“善”(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一、文学批评教材定位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教材
    (二)文学批评学与文学批评教材
    (三)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批评教材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线索与脉络
    (一)20 世纪8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初创期
    (二)20 世纪9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长期
    (三)21 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熟期
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专题研究
    (一)文学批评教材框架体例的三大模式
        1.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四大论”模式
        2.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并行模式
        3.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
    (二)文学批评教材内容的四大理论体系
        1.文学批评本体论
        2.文学批评主体论
        3.文学批评写作论
        4.文学批评方法论
    (三)文学批评教材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研究
        1.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的四种逻辑
        2.西方批评理论在教材中的应用
        3.古今中外批评理论资源的整合
四、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案例研究
    (一)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批评理论基础
        1.“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
        2.“圆形批评论”的思维特征
        3.“圆形批评论”的理论贡献
    (二)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分析
        1.《文学评论教程》(1986)
        2.《文学批评原理》(1999)
        3.《文学批评导引》(2005)
    (三)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特点及意义
五、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经验及反思
    (一)成效及经验
    (二)不足与问题
    (三)对策及发展策略
        1.加强批评范畴研究
        2.加强批评方法及运用研究
        3.加强批评的可操作性研究
        4.专着型教材与主编型教材并重
        5.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与发展
    (四)对文学批评教学可能性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文学批评教材在高校接受情况的调查
致谢

(2)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语境
    第一节 迷影情结和实用主义哲学观
        一、卡维尔的迷影情结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第二节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
        一、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现象学渊源
    第三节 从怀疑论到伦理学
        一、怀疑论与反怀疑论启示
        二、日常生活——怀疑论之争的伦理归宿
    第四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变迁
        一、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
        二、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第二章 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第一节 作为本体的电影媒介
        一、电影媒介的基础装置——摄影
        二、电影媒介的本体装置——投影
    第二节 电影媒介的特性
        一、电影媒介的单向观看性
        二、电影媒介的自动性
        三、电影媒介的自我指向
    第三节 电影媒介的素材:现实
        一、具有过去时间性的世界
        二、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延展
        三、技术与现实——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第三章 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
    第一节 类型基因说
        一、“史前条件”和类型“基因”
        二、西部片类型发展中的颠覆和继承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电影类型
        一、电影类型作为“电影艺术的可能性”
        二、电影类型与语言游戏的类比
    第三节 电影类型的再叙述模式
        一、类型的原型与演变
        二、成为类型成员的标准——意义生成与复杂关系建构
第四章 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论
    第一节 电影的意义生产
        一、意义生产的前提:“承认”主体与世界
        二、意义生产的过程:“卡普拉时刻”与电影的体验
    第二节 “电影作为哲学”的阐释观
        一、电影阐释的方法论:带有哲学反思的审美批评
        二、美学可能性的哲学阐释
        三、以《西北偏北》为例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伦理维度
        一、卡维尔的道德至善论
        二、电影体验中的伦理关系
        三、一种空间和时间的伦理
    第四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社会维度
        一、“日常性”作为“世俗”的隐喻
        二、从复婚式喜剧、陌生女人情节剧到《卡罗尔》中的女性成长
第五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和学术价值
    第一节 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与“回避”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与电影研究历史语境的磨合
        二、卡维尔的写作风格
    第二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的理论史价值
        二、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三、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斯坦利·卡维尔学术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论衡》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衡》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一、东汉时期的散文研究概述
        二、王充及《论衡》研究概况
        三、《论衡》文学研究的评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继承与衍绎:《论衡》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王充其人其书与时代背景
        一、王充的家世、生平和个性
        二、《论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第二节 《论衡》与经学、谶纬、诸子
        一、经学视野下的“宣汉”思想
        二、谶纬思潮与《论衡》的扬弃观
        三、《论衡》兼采诸家的理论趋向
第二章 求真与求变:《论衡》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批判与重构:《论衡》的文体创新
        一、复杂场域:“论”体文的因袭与演进
        二、巧思辩赡:《论衡》的文本奇貌
        三、《论衡》之“论”的意蕴
    第二节 《论衡》的文学思想略论
        一、《论衡》的文学功能论
        二、《论衡》的文学创作论
    第三节 承袭与创新:《论衡》文学思想的再定位
        一、以儒为尊:两汉文论的发展
        二、儒家文论对《论衡》文论的浸润
        三、变异文论与《论衡》文论的关系
第三章 奇崛与多元:《论衡》的文学特色及价值
    第一节 条贯部分:《论衡》的结构艺术
        一、《论衡》全书的结构面貌
        二、《论衡》篇章的结构特色
    第二节 弥纶群言 旨趣横生:《论衡》的文本特色
        一、畅达醇厚:《论衡》的文本风格
        二、浅露易晓:《论衡》的文字特色
    第三节 异端与新变:《论衡》的文学价值
        一、“异端”之美:《论衡》的文学价值
        二、新变之风:《论衡》之“论”的遗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祝表

(5)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2.1 导言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3.1 导言
    3.2 《诗》与孔子论《诗》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4.1 导言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3.1 “天人合一”之“仁”
        4.3.2 夫子之“文”
        4.3.3 诗以言“志”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4.1 主宰之“天”
        4.4.2 天降之“命”
        4.4.3 观心之“德”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5.1 培心之“性”
        4.5.2 礼乐之“礼”
        4.5.3 思、感之“心”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6.1 以言“诚”(成)之
        4.6.2 言以立“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已发表论文
致谢

(6)“圆形批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意图及意义
一、“圆形批评论”的学术背景与学理依据
    (一)“圆”与“圆形”的概念溯源
    (二)“圆形批评论”提出的语境背景
    (三)“圆形批评论”建构的学理依据
二、圆形批评的理论阐释
    (一)圆形批评的“圆通”思维特征
        1.对立统一的“辩证”型思维
        2.循环上升的“螺旋”型思维
    (二)圆形批评的“圆美”审美特征
        1.以审美的唤起为职责的批评指向
        2.美感的可分享性与可传递性
    (三)圆形批评的“圆观”方法特征
        1.中西方阐释传统及流变
        2.文学文本的意义的层次
        3.从语义的循环到解释的循环
三、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渊源
        1.儒家哲学思想渊源
        2.道家哲学思想渊源
        3.佛家哲学思想渊源
    (二)中国古代圆形文化渊源
        1.古典文学“圆”结构与“圆美”意识
        2.传统时空观中的“尚圆”意识
    (三)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渊源
    (四)西方有关“圆”论的比较与鉴别
四、圆形批评论的建构与发展
    (一)圆形批评论的理论建构
    (二)圆形批评的实践探索
    (三)圆形批评论的反思
五、圆形批评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圆形批评论的理论价值
    (二)圆形批评论的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选》中“设论”的文体问题
    二、《文心雕龙》论说文文体观与玄言名理之论
    三、论说文之问题意识与论证过程
    四、论说文文体互渗研究概述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论说文与俳谐的互渗
    第一节 清谈大环境下的俳谐与论说文
        一、“清谈”、“俳谐”含义之变迁及其与论说文的交集
        二、俳谐与文章:六朝俳谐文学的上升与雅化
    第二节 “俳谐体论说文”的类别
        一、“以俳谐作论”
        二、“论体而兼俳谐”
    第三节 “俳谐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及功能
        一、“俳谐体论说文”的体制及俳谐色彩
        二、“俳谐体论说文”的文体功能
第二章 论说文与赞颂体的互渗
    第一节 颂赞互渗:赞体与论说互渗的先声
        一、先秦至六朝:赞体文体功能的演变
        二、赞体“依附性”的削弱
    第二节 论说文与赞体的互渗
        一、史书中的论、赞互渗:史论与史述赞
        二、人物赞与品评人物
    第三节 论说文与颂体的互渗
        一、先序后颂
        二、颂而论理
第三章 论说文与铭箴体的互渗
    第一节 颂赞与铭箴的互渗及文体辨析
    第二节 论说文与铭体的互渗
        一、借物喻理
        二、玄理题材
        三、佛理题材及人生哲理
    第三节 论说与箴体的互渗
        一、从单篇箴文到长篇箴书
        二、箴序的出现与风格的新变
        三、私箴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源流至论》作者与版本考
    第一节 作者与成书时间
    第二节 《源流至论》版本考
第二章 《源流至论》的内容体例和文献价值
    第一节 内容与体例
    第二节 徵引文献情况
    第三节 辑佚价值
第三章 《源流至论》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文统观与文学批评
    第二节 作家论
    第三节 道统与政治
第四章 《源流至论》的影响
    第一节 在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海外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李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重点及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充的生平着述与家世交游
    第一节 李充的生平及着述
        一、李充的生平
        二、李充的着述
    第二节 李充的家世
        一、江夏李氏
        二、河东卫氏
    第三节 李充的交游
        一、以谢安为中心的名士群体
        二、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名士群体
第二章 李充《翰林论》及其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第一节 《翰林论》的佚文
    第二节 《翰林论》的内容及文学思想
        一、《翰林论》的内容
        二、《翰林论》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翰林论》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一、文体辨析的方法
        二、审美观念
        三、文体分类
第三章 李充文学作品探究
    第一节 李充现存文学作品考述
    第二节 李充文学作品的内容
        一、书写现实情怀
        二、思考社会、人生
        三、阐发思古幽情
    第三节 李充文学作品的特征
        一、文贵达理,不尚藻饰
        二、内向审视,浸染玄风
第四章 李充的思想
    第一节 李充思想的渊源
        一、社会风气的浸染
        二、家学家风的影响
    第二节 《论语注》中体现的李充思想
        一、以儒为本,维护礼教
        二、以道释儒,儒道兼宗
    第一节 李充的四部分类法
    第二节 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一)完整性
        (二)广泛性
        (三)时代性
        (四)民族性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艺术体裁
        (三)艺术风格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二)祛魅的需求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论作为文学批评标准之“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D]. 李凌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D]. 王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4]《论衡》文学研究[D]. 姚江. 山东大学, 2021(02)
  • [5]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6]“圆形批评论”研究[D]. 于洪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六朝论说文与几种文体的互渗研究[D]. 宋冠霖.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D]. 王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李充研究[D]. 王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论“善”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