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之凡 技术创新 “十年一剑”(论文文献综述)
程明杰[1](2021)在《我国头部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便相伴而生。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游戏产业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国内数字文娱产业稳步增长。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游戏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游戏公司队伍也在逐渐壮大。2020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达2786亿元,并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与游戏相关的企业有超28万家,其中上市游戏公司约198家。然而,近年来助力我国游戏产业早期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市场增速明显趋缓,市场容量趋于饱和,竞争呈现更加激烈的态势。面对着产业成熟稳定期的到来,我国游戏产业如何向外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源,游戏企业如何通过进入国际市场打破国内发展局限,成为当前我国游戏业内共同面临的课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聚焦我国游戏企业的跨国经营,针对公司实施出海的四种主要进入模式,分别选取头部游戏公司,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的相关案例,在对所选多则案例的资料广泛、充分地收集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中归纳总结出核心范畴,作为影响我国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路径,尝试构建出我国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综合模型以及四种具体模式的单独模型。为了确保理论模型的饱和度和可靠性,本文引入游族公司的四则出海案例进行对应验证。最终,从模型中呈现出我国游戏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六个主要步骤流程为早期因素→外部条件因素→企业内部因素→进入目的→目标区位→进入方式选择→风险。游戏公司对于出海模式的选择大多遵循这一路径流程,但决定它们具体选择何种模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则是各模型中的差异性因素。其中,选择授权代理模式的属于产品导向型,游戏公司拥有精湛的产品但缺乏出海资金与经验;选择并购投资模式的游戏公司综合实力强,出海经营主要是为了快速实现海外布局获取垄断优势;选择参股投资模式的游戏企业多因无法满足并购条件,该模式属于并购投资的简化方式;选择新建投资模式需要既拥有优质的游戏产品,又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通过海外分部自主研运占领国际市场。通过以上研究所得,以期为后续准备出海经营的国内游戏公司在选择进入模式时提供一些借鉴参考。最后,本文还针对游戏公司出海中伴随出现的风险,提出一些防范化解的对策建议。
尤佳威[2](2020)在《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研究》文中认为李廷龟是朝鲜王朝中期文臣,在明朝万历年间四次出访北京,留下了多部纪行作品,收录在其个人文集《月沙集》当中。其中四部“朝天录”作品是以汉诗为主要文学体裁,记录了明代万历朝的自然景观与社会风俗,展现了朝鲜使臣视野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李廷龟所着“朝天录”中的汉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其进行整理与研究,系统论述李廷龟诗世界中的个人情感和中国风貌,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二章梳理李廷龟的生平及其“朝天录”版本情况。从家庭背景和仕途经历两方面论述李廷龟的人生历程,并着重阐述其四次使行的历史情况以深入探索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创作背景。依托《月沙集》中的文献记载,考察李廷龟“朝天录”的整理过程。在此基础上,概述李廷龟“朝天录”版本的留传情况。第三章分析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诗歌题材。本文对李廷龟“朝天录”的汉诗进行归纳,总结出山水田园诗、怀古诗、战争诗、羁旅诗和酬赠诗等五种诗歌题材形式。通过对其诗歌的文本分析,研究李廷龟的朝天见闻和使行情感。第四章研究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创作艺术,以意象和典故作为本章的切入点,探析李廷龟对中国诗歌艺术的接受,展现中国汉诗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依照意象的事物属性,李廷龟“朝天录”汉诗中的诗歌意象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自然现象类。同时按照典故内容的出处与来源,李廷龟在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可分为语典和事典两方面。第五章论述李廷龟“朝天录”汉诗所具有的文献价值。首先,李廷龟的“朝天录”留存了他与明朝文人酬唱而作的诗歌,保存了中朝两国文人的诗歌交流记录。据此,本文从文学交流、明诗留存和汉诗传播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文学价值。其次,李廷龟“朝天录”汉诗中描写的明代万历时期的名山庙宇、城镇关隘是考察明万历朝年间人文地理的宝贵文献,丰富了相关地区风景的人文资料。他在“朝天录”中还记载了明与朝鲜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交往内容,提供了两国关系研究的相关史料。并且李廷龟在诗歌中表露出对明朝的崇敬,投射出朝鲜王朝对明王朝的历史态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论文结语部分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邱佳慧[3](2020)在《中医五志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中医五志理论,挖掘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传统的文献研究法和文献检索法收集相关资料,并以中医气、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提取、分析和归纳,对中医学志和五志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论证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应用。结果:1通过志的溯源,明晰志的本义、引申义,提炼志的含义,即志是忆念积存基础上形成的意向性心理过程。2通过对中医学志的探究,提出五神之志和“以气为体,气能生志;以志为用,志为气帅”的志、气体用关系;阐释志“所存”的特性、“存”的功能、“变”的功能,认为志具备下藏、封存、上升之性,具备记忆、加工认知的功能,志记忆、加工认知的过程,是机体动态思维过程的核心环节;挖掘肾藏志的深层内涵,认为志属于肾无形的生理机能,并提出肾生志和志调肾的形神内涵;阐释了志与意相合,具有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的生命意义。3通过对中医学五志的研究,提出五志是志功能层面的演化产物,五志是元气时空演化的五脏气化功能,五志藏于五脏;挖掘五志特性功能,认为五志具有方向性,五志对五脏之气具有调节作用;阐释五志间的生克关系,五志制化规律,及五志互藏与思志调衡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探索了志神统帅五志、五志统帅七情的神志情关系;概述了4种五志病证;并探讨了五志为喜、怒、思、忧(悲)、恐,五志无惊而七情有惊,肺占忧、悲二志,及以“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释五脏五火症的问题。结论:1志具有心之所向的本义、意识之志、情感之志,以此提炼出志是忆念积存基础上形成的意向性心理过程,属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中医学志,即志神,五神之一,亦称肾神,与气之间存在“以气为体,气能生志;以志为用,志为气帅”的志、气体用关系,具有“意之所存”、“因志存变”的特性与功能,藏于肾,体现着肾生志和志调肾的形神内涵,与意相合,具有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的生命意义。3中医学的五志是喜、怒、思、忧(悲)、恐的合称,是意向引导下表达情志的心理过程。五志是元气时空演化的五脏气化功能,藏于五脏。具有喜则气缓气下,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则气聚,悲则气消,恐则气下的特性。4以五行理论说明五志之生克制化,即怒生喜、恐克喜,达喜之制化;恐生怒、忧(悲)克怒,达怒之制化;喜生思、怒克思,达思之制化;思生忧(悲)、喜克忧(悲),达忧(悲)之制化;忧(悲)生恐、思克恐,达恐之制化。提出了五志互藏、思志调衡,二者协同调节情志变化,维系情志活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
曹玲玲[4](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与民众福祉带来诸多益处,也给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青年志愿服务,特指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中所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青年志愿服务,是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贯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青年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和梳理“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走出去”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国内外研究状况,从“一带一路”、青年志愿服务、“一带一路”与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结合的研究这三方面进行。第二章主要对于“一带一路”及青年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做了梳理。重点讨论了“一带一路”的特征与优势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层面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第三章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机遇包括“一带一路”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机会窗口、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以及国家的支持,也给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带来了挑战。第四章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分析原因,主要包括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在前文理论整合以及现状综合分析后,从优化环境、风险防控、支持保障、国际视野等角度出发,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青年志愿服务提出发展路径。
杜旭[5](2020)在《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文中指出通背拳在中国武坛上久负盛名,发展至今,诸家云集,门派纷呈。祁家通背拳第四代传承人,素有“燕北大侠”之称的修剑痴先生在继承祁家通背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从理论上总结汇宗,技术上继承、借鉴、创新,应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与通背“摔、拍、穿、劈、攒”五种掌法相配为伍,编创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五行通背拳。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中心逐步辐射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对近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后人称其为五行通背拳一代宗师。在“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在五行通背拳研究的不足、老辈五行通背拳传习人资源流失的因素下,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口述史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法、观察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以“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为研究对象,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历史发展观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相结合的形式,以客观的态度,力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传承体系即:传习人、五行通背拳的文化结构(器物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传承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与研究。在规范的口述史研究方法运用下,通过对口述回忆录及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自上而下的、客观的还原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发展的历史,厘清传承脉络;以小窥大,映射武术传承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比照、印证、纠正、补充、丰富现有资料,为五行通背拳习练者和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通过研究得出:辽宁省五行通背拳的传承源流有序,其拳、械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体系完备;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五行通背拳传承、发展的战略基石,精英人物为辽宁省五行通背拳的传承和发展推波助澜;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之风;其拳法理论和实践部分都有所丢失;并出现打练分离等形式变化;且部分民间拳师晚年凄凉;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辽宁省五行通背拳具有“术道并重”的育人价值、“繁简适宜”的普及价值、“练养一体”的健康价值、“文武兼修”的文化价值等实际的传承价值。
郑佳星[6](2019)在《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新闻实践的“大众性”倾向在当下传媒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和转型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而当下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涵化作用优于其他新闻形式,因此,对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和“公共性”的把握和平衡是打破当下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大众性”本质是其立身的要素之一,其新闻实践离不开“大众化”的本质。因此,要完成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公共领域构建”能在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上搭建新闻实践的“公共性”理论基础。西方“公共新闻”理论虽不能直接照搬套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上,但“公共新闻”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模式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从新闻采编流程到新闻传递的各个环节,“公共新闻”模式中传媒对于公共意见的引导和强化受众的社会参与意识,都是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有所欠缺的,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特点,也使得将电视民生“大众性”的转变纳入到“公共话语空间构建”中进行考量具有可行性。其次,技术的发展对于媒介形态演变具有直接的影响,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子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传媒生态,促进传媒工作技术辅助化的发展,对于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实践的方式、渠道和作用力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电视民生新闻乃至其他新闻形式的实践,最后的归结点都将汇聚于对于社会大众的作用力上,社会公众作为传播链的终端,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环境和技术日益发展的境况下,受众对于媒介生产的反作用力也是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转型提升乃至传媒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升和“大众性”的转变,首先要从理论上打好基础,完成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角色转变,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延伸传播行为,最后大众媒介、国家政治、社会大众三方的共同作用,推动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伍佳佳[7](2018)在《制造业工匠职业能力形成的案例研究 ——基于“新手到专家”的能力发展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时代带来制造业的新一轮革新。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出现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问题,且产品质量不高,这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更多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使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成为时代命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制造业工匠的职业能力如何形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工匠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新手到专家”的能力发展理论为基础,选取四家制造业企业的五位具有不同专长的工匠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首先,梳理了“新手到专家”能力发展理论的来源及发展现状,Dreyfus兄弟通过研究将人的能力发展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五个阶段,该理论经过Benner、Sweeney等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得以丰富和发展,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个案分析,深入描述了“工匠”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总结出每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据此分析工匠职业能力的形成路径及其特点,证明了“新手到专家”能力发展理论在制造业的适用性。工匠职业能力发展分为“职前期、新手、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五个阶段,职前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进入职场,他们的职业能力由最开始的基于岗位的特定能力,逐渐发展为对工作或问题能整体把握,体现出职业中的思维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再次,根据社会系统理论,分析了工匠职业能力发展受到来自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人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源自家庭、个性特征、关键事件等方面,组织环境主要因素包括技校的教学方式、教师影响;领导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单位提供的平台、企业文化、社会信任等。由于他们处于不同年代不同行业,因此他们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有差异。最后,研究者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苏芒[8](2010)在《微创新 中国加速度——读《微革命》》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没那么难!也许,在生活中你只需要一点点小智慧就能步向辉煌。忘掉十年一剑的"大创新",学会"微创新"!中国下一批世界级公司,将从那些"微革命"公司中诞生。微革命,定将成为撬动地球的新支点……"微"震天下早在四五年前,知名商业观察家金错刀就已经开始撰写原创经管书《快品牌》、《鱼向反方向游》等,而
韩伟表[9](2006)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认为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卢山冰[10](2005)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广告作为现代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其存在价值已经得到企业界和营销领域的普遍重视。广告经济作为一个产业经济问题,其中诸多的概念、范畴和规律,从产业发展高度进行规范化分析研究当属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兼具的工作。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广告、广告市场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广告产业25年发展过程中广告产业市场、媒介广告市场和广告专业公司发展进行了基本分析,对广告产业政策、广告制度变迁和广告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首先对于产业经济视野中的广告、广告供求、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结构等理论进行综述研究。明确了广告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社会关系建构作用,广告作为经济行为正的和负的外部性。认为一定程度上过度性广告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市场销售预期,广告的供求规律和广告的时滞效应、累积效应等对于广告市场状态和市场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广告产业的二元性和非均衡性特征,认为中国媒介的自然垄断地位决定了媒介广告对于市场的主导性。在广告产业市场发展研究上,本文对中国广告产业中广告市场差异化、不平衡性、集中度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广告主厂商构成正在发生改变,非快速消费品、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国际品牌正在成为中国广告产业新兴的重要主体,中国广告产业已经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时期”。在广告媒介市场研究上,本文对于主要媒介的市场发展和市场状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广告媒介市场中“适地适媒”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区域市场中的媒介广告和寡头垄断化现象已经形成。在广告专业公司研究中,对于中国广告公司的经济成份,所提供的广告产品结构、赢利利模式等问题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实现中国广告公司持续发展就必需完善广告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创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广告专业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等观点。 本文对WTO背景下,中国广告产业政策、制度变迁和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广告产业政策要以广告国际化规范为取向,改革市场准入政策,建立适应WTO要求的广告监管体制。认为中国广告制度改革中广告媒介的阶段式演进和“媒介广告供给主导”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决定了中国媒介广告制度变迁中“成本最小”的增量改革路径。本文提出了实现中国广告产业内涵式变革和外延式发展,融入新要素以创新广告产业形态,建立“广告资本市场”,发展数字广告媒介等战略构思。
二、赵之凡 技术创新 “十年一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之凡 技术创新 “十年一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头部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
(二)企业出海的扎根理论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国内外游戏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
1.1 电子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
1.1.1 电子游戏分类 |
1.1.2 游戏产业主体 |
1.2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
1.2.1 贸易型进入 |
1.2.2 契约型进入 |
1.2.3 投资型进入 |
1.3 游戏企业国际市场进入的主要模式 |
1.3.1 全球游戏市场分布情况 |
1.3.2 国外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1.3.3 中国头部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
1.3.4 三家头部游戏公司国际化概述 |
1.4 小结 |
第2章 中国游戏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扎根模型编码 |
2.1 扎根理论 |
2.1.1 扎根理论定义 |
2.1.2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
2.2 案例选取与资料收集 |
2.3 编码过程 |
2.3.1 开放式编码 |
2.3.2 关联式编码 |
2.3.3 选择式编码 |
2.4 综合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章 中国游戏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扎根模型建构与验证 |
3.1 案例公司介绍与验证案例选取 |
3.2 授权代理式模型建构与验证 |
3.2.1 授权代理式模型建构 |
3.2.2 游族网络授权越南代理商Sgame |
3.3 并购投资式模型建构与验证 |
3.3.1 并购投资式模型建构 |
3.3.2 游族网络并购Bigpoint公司 |
3.4 入股投资式模型建构与验证 |
3.4.1 入股投资式模型建构 |
3.4.2 游族网络入股WakingAPP |
3.5 新建投资式模型建构与验证 |
3.5.1 新建投资式模型建构 |
3.5.2 游族网络新建海外分支机构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4.2.1 出海方式选择建议 |
4.2.2 风险防范化解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李廷龟生平及其“朝天录”版本概况 |
2.1 李廷龟的生平 |
2.1.1 成长环境 |
2.1.2 仕途经历 |
2.1.3 使行概况 |
2.2 李廷龟“朝天录”的整理过程与版本概况 |
2.2.1 整理过程 |
2.2.2 现存版本 |
2.2.3 版本系统 |
第三章 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题材分类 |
3.1 山水田园诗 |
3.1.1 游览山水景色 |
3.1.2 向往田园生活 |
3.2 怀古诗 |
3.2.1 参观历史古迹 |
3.2.2 感慨历史事件 |
3.2.3 咏怀历史人物 |
3.3 战争诗 |
3.3.1 描写辽东风物 |
3.3.2 记载战争见闻 |
3.4 羁旅诗 |
3.4.1 感叹旅途辛劳 |
3.4.2 抒发思乡心切 |
3.4.3 书写苦中作乐 |
3.4.4 表达归国喜悦 |
3.5 酬赠诗 |
3.5.1 与人酬唱 |
3.5.2 赠人诗文 |
第四章 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艺术特色 |
4.1 意象丰富 |
4.1.1 动物类意象 |
4.1.2 植物类意象 |
4.1.3 自然现象类 |
4.2 善用典故 |
4.2.1 语典 |
4.2.2 事典 |
第五章 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的价值 |
5.1 文学价值 |
5.1.1 记录中朝文学交流情况 |
5.1.2 保留明代文人诗歌作品 |
5.1.3 见证汉诗在朝鲜的发展 |
5.2 史料价值 |
5.2.1 记录明末人文地理情况 |
5.2.2 丰富中朝两国关系史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3)中医五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志的溯源与中医学 |
1 志的溯源 |
1.1 志之本义 |
1.2 志之引申义 |
2 志的含义 |
2.1 意识之志 |
2.2 情感之志 |
3 志与中医学 |
第二章 中医学志的探究 |
1 中医学志的含义 |
1.1 五神之一 |
1.2 志气之体用观 |
1.2.1 以气为体,气能生志 |
1.2.2 以志为用,志为气帅 |
2 中医学志之所存与存变 |
2.1 意之所存 |
2.2 因志存变 |
2.2.1 志“存”功能 |
2.2.2 志“变”功能 |
2.3 意之所存与因志存变 |
3 肾藏志的深层内涵 |
3.1 肾生志 |
3.2 志调肾 |
4 志的生命意义 |
4.1 志与意合 |
4.2 生命意义 |
4.2.1 御精神 |
4.2.2 收魂魄 |
4.2.3 适寒温 |
4.2.4 和喜怒 |
第三章 中医学五志的研究 |
1 五志概念 |
1.1 五志有志的内涵 |
1.2 五脏化生五志 |
1.3 五志藏于五脏 |
2 五志之特性 |
2.1 喜则气缓气下 |
2.2 怒则气上 |
2.3 思则气结 |
2.4 忧则气聚,悲则气消 |
2.5 恐则气下 |
3 五志之生克制化 |
3.1 五志之生克 |
3.1.1 五志相生 |
3.1.2 五志相克 |
3.2 五志之制化 |
3.2.1 喜之制化 |
3.2.2 怒之制化 |
3.2.3 思之制化 |
3.2.4 忧、悲之制化 |
3.2.5 恐之制化 |
4 五志互藏与思志调衡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 |
4.1 五志互藏 |
4.1.1 五行互藏 |
4.1.2 五脏互藏 |
4.1.3 五志互藏的体现 |
4.2 思志调衡 |
4.2.1 自动调节气机 |
4.2.2 主观导向认知 |
5 五志之藏象内涵 |
5.1 五志与五神 |
5.1.1 五志与志神 |
5.1.2 五志与心神 |
5.1.3 五志与魄神 |
5.1.4 五志与魂神 |
5.1.5 五志与意神 |
5.2 五志与七情 |
5.2.1 五志为藏,七情为象 |
5.2.2 七情根于五志 |
5.2.3 五志与七情的相互作用 |
5.3 神志情的关系 |
5.4 五志病证 |
6 中医五志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
6.1 五志为喜、怒、思、忧(悲)、恐的问题 |
6.2 五志无惊而七情有惊的问题 |
6.3 肺占忧、悲二志的问题 |
6.4 以“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释五脏五火症 |
第四章 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应用 |
1 五志辨证 |
1.1 喜志辨证 |
1.2 怒志辨证 |
1.3 思志辨证 |
1.4 忧(悲)志辨证 |
1.5 恐志辨证 |
2 情志生克疗法 |
2.1 情志相生疗法 |
2.1.1 喜生思疗法 |
2.1.2 思生忧(悲)疗法 |
2.1.3 忧(悲)生恐疗法 |
2.1.4 恐生怒疗法 |
2.1.5 怒生喜疗法 |
2.2 情志相胜疗法 |
2.2.1 喜胜忧(悲)疗法 |
2.2.2 忧(悲)胜怒疗法 |
2.2.3 怒胜思疗法 |
2.2.4 思胜恐疗法 |
2.2.5 恐胜喜疗法 |
3 调肾疗情 |
4 调脾疗情 |
5 调五脏疗情 |
5.1 调心疗喜 |
5.2 调肝疗怒 |
5.3 调脾疗思 |
5.4 调肺疗忧(悲) |
5.5 调肾疗恐 |
6 现今对中医五志理论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 |
1.3.2 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 |
1.3.3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概述 |
2.1 “一带一路”的概述 |
2.1.1 “一带一路”的内涵 |
2.1.2 “一带一路”的特点 |
2.2 青年志愿服务的概述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青年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2.2.3 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2.3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概述 |
2.3.1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内涵 |
2.3.2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特征 |
2.3.3 “一带一路”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关联性 |
2.4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 |
2.4.1 个人价值的实现 |
2.4.2 国家价值的实现 |
2.4.3 社会价值的实现 |
2.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5.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5.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第3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机遇 |
3.1.1 “一带一路”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更好的机会窗口 |
3.1.2 “一带一路”为青年志愿服务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
3.1.3 国家的支持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发展动力 |
3.2 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 |
3.2.1 “一带一路”对青年志愿者的挑战 |
3.2.2 “一带一路”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挑战 |
第4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 |
4.1 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部分青年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
4.1.2 法律政策尚需完善 |
4.1.3 资金资源支持不足 |
4.1.4 运作模式有待改进 |
4.1.5 协同机制尚未健全 |
4.2 青年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部分青年志愿者专业素养不高 |
4.2.2 志愿服务认知存在偏差 |
4.2.3 志愿服务价值认同不足 |
4.2.4 志愿服务发展动力和支持度不足 |
第5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路径 |
5.1 优化环境:培育中国特色青年志愿文化 |
5.1.1 注重传播中华文化 |
5.1.2 明确新时代青年责任与使命 |
5.1.3 志愿服务理念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相结合 |
5.1.4 培养青年志愿者的国际化视野 |
5.2 风险防控:提升青年志愿服务风险应对举措 |
5.2.1 强化青年志愿者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
5.2.2 增强志愿者组织方的风险意识,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 |
5.2.3 完善保险制度,设立志愿者风险专项基金 |
5.3 支持保障:完善青年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
5.3.1 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体系 |
5.3.2 完善激励机制 |
5.3.3 完善多元协同参与机制 |
5.4 国际视野:加强青年志愿服务国际化培训 |
5.4.1 跨国项目管理能力培训 |
5.4.2 语言培训 |
5.4.3 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培训 |
5.4.4 国际知识培训 |
5.4.5 国际礼仪培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1. 经典文献 |
2. 国内学术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学位论文 |
(四) 外文文献 |
(五) 其他文献 |
(5)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与五行通背拳研究的不足 |
1.1.2 老辈五行通背拳传习人资源的流失 |
1.1.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 |
1.3.2 传承 |
1.3.3 口述史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价值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现状 |
1.6.1 五行通背拳研究综述 |
1.6.2 口述史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2.1 国外口述史研究综述 |
1.6.2.2 国内口述史研究综述 |
1.6.3 武术口述史研究综述 |
1.6.4 文献综述小结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原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口述史 |
2.3.3 观察法 |
2.3.4 归纳与演绎 |
2.3.5 分析与综合 |
3.结果与分析 |
3.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习人物与轶事 |
3.1.1 对修剑痴的记忆与表达 |
3.1.2 对部分修剑痴传习后代的记忆与表达 |
3.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文化结构 |
3.2.1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器物技术层 |
3.2.1.1 名称 |
3.2.1.2 拳技 |
3.2.1.2.1 内容 |
3.2.1.2.2 风格特点 |
3.2.1.2.3 基本技法 |
3.2.1.2.4 习练要求 |
3.2.1.3 心得、拳谱、着作 |
3.2.1.4 器械 |
3.2.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制度习俗层 |
3.2.2.1 传承方式 |
3.2.2.2 组织方式 |
3.2.2.3 习练方式 |
3.2.2.4 择徒规范 |
3.2.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心理价值层 |
3.2.3.1 几代拳师习武、授徒心理 |
3.2.3.2 对目前通背拳传承的看法 |
3.2.3.3 部分老拳师晚年的凄凉 |
3.3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价值 |
3.3.1 “术道并重”的育人价值 |
3.3.2 “繁简适宜”的普及价值 |
3.3.3 “练养一体”的健康价值 |
3.3.4 “文武兼修”的文化价值 |
3.3.4.1 与阴阳五行学说 |
3.3.4.1.1 与阴阳学说 |
3.3.4.1.2 与五行学说 |
3.3.4.1.3 生化之理 |
3.3.4.2 数字之说 |
3.3.4.3 与兵家思想 |
3.3.4.4 与儒家思想 |
3.3.4.4.1 爱国意识 |
3.3.4.4.2 中庸思想 |
3.3.4.4.3 仁者无敌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口述历史项目作业程序表 |
附录2 :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6)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现状 |
(二)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及“公共性”的概念梳理 |
(三)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一章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历程与“大众性”特征 |
一、“十年一剑”——电视民生新闻溯源 |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大众性表现形式 |
(一)“民本内涵”的大众性表象 |
(二)“接近性”原则构建“大众性”形态 |
三、《经视直播》民生栏目大众性形态分析 |
第二章 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问题与成因 |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分析 |
(一)内容生产日趋同质化 |
(二)受众接收意愿的下降 |
(三)“社会公器”效用逐步削弱 |
二、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的成因 |
(一)收视率至上的泛娱乐化倾向 |
(二)网络时代“霍桑效应”的加剧 |
(三)新闻表达空间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因与现状 |
一、“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因 |
(一)网络化推动“公共性”转变进程 |
(二)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性”需求 |
(三)公众政治权益诉求助推“公共性”建设 |
二、“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现状 |
(一)媒介生存发展需求日益增强 |
(二)多层面的转变需求 |
(三)转变进程中的三个变量 |
第四章 电视民生新闻拓展“公共性”空间的可行性与对策分析 |
一、电视民生新闻拓展“公共性”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
(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性”转变 |
(二)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促进民生新闻向“公共性”转变 |
(三)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
二、推动电视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对策分析 |
(一)理论指导:构建电视民生新闻实践的“公共性”内涵 |
(二)技术驱动:提升民生新闻“大众性”向“公共性”转变的动力 |
(三)政策支持:培植社会大众的“公共化”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制造业工匠职业能力形成的案例研究 ——基于“新手到专家”的能力发展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制造业 |
二、工匠 |
三、职业能力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工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综述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
五、技术路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新手到专家”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 “新手到专家”的理论应用与发展 |
一、Benner关于临床护士能力发展的研究 |
二、Sweeney关于学术参考图书馆员的研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一、需要层次理论 |
二、工作场所学习 |
三、社会系统理论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制造业工匠职业能力形成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工匠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基本描述 |
一、军工精神M师傅——“把工程当成精细品来做” |
二、十年一剑H师傅——“而今迈步从头越” |
三、自学成才Z师傅——钢管上“绣花” |
四、注重学习J师傅——“上进心”是制胜法宝 |
五、成长迅速Y师傅——“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
六、小结:工匠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工匠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研究 |
一、工匠职业能力的发展表现 |
二、工匠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 |
三、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工匠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个人环境影响因素 |
一、职前期的影响因素 |
二、新手阶段的影响因素 |
三、有能力者阶段的影响因素 |
四、熟练者阶段的影响因素 |
五、专家阶段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组织环境影响因素 |
一、职前期的影响因素 |
二、新手阶段的影响因素 |
三、有能力者阶段的影响因素 |
四、熟练者阶段的影响因素 |
五、专家阶段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研究结论 |
二、关于工匠培养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过程的反思 |
二、自我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后记 |
(9)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节 本文的论述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 |
第三节 本论文思路、构架和方法 |
第一章 承绪与萌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丰阜丛杂的原生史料 |
第三节 观念的艰难演进 |
第四节 对奠基期之影响举隅 |
第二章 初创与杰构: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鲁迅与近代小说研究格局的奠立 |
第三节 胡适的近代小说考证 |
第四节 阿英的近代小说研究贡献 |
第三章 异变与沉潜: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政治思想批判背景中的谴责小说研究 |
第四节 阿英、魏绍昌的近代小说史料建树 |
第四章 回归与新创: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视野的大规模拓殖 |
第三节 近代小说本位观的渐显 |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
后记 |
附录 |
一 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1年) |
二 鲁迅述、论近代小说系年要录 |
三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论着索引(1840-2005) |
(10)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广告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
2.2 关于广告的经济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
2.3 关于广告的需求—供给研究文献综述 |
2.4 关于广告产业的属性研究文献综述 |
2.5 关于广告产业市场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2.6 小结 |
3 中国广告市场发展研究 |
3.1 中国广告市场的形成历史概述 |
3.2 中国广告市场发展阶段分析 |
3.3 中国广告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
3.4 中国广告市场中广告主厂商广告投放偏好与集中化分析 |
3.5 中国广告市场中广告受众成熟度与对广告理性认知化分析 |
3.6 小结 |
4 中国媒介广告主发展研究 |
4.1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媒介广告研究 |
4.2 中国垄断状态的电视媒介广告分析 |
4.3 中国竞争状态的报纸媒介广告分析 |
4.4 中国寡头垄断状态的广播媒介广告分析 |
4.5 中国杂志广告与其他媒介广告分析 |
4.6 小结 |
5 中国广告公司发展研究 |
5.1 中国广告公司基本发展概述 |
5.2 中国广告公司发展结构和状态分析 |
5.3 中国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
5.4 小结 |
6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
6.1 国际广告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 |
6.2 国外广告产业政策发展研究 |
6.3 中国广告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研究 |
6.4 小结 |
7 中国广告制度变迁研究 |
7.1 基于既定宪政框架内的广告媒介改革阶段式演进 |
7.2 “媒介广告供给主导型”的广告制度渐进式改革模式选择 |
7.3 “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融合的广告制度变迁主体选择 |
7.4 “成本最小原则的连续边际调整”中的广告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 小结 |
8 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
8.1 广告产业实现内涵式变革和外延式发展战略 |
8.2 广告产业体系开放融入新要素以创新广告产业形态发展战略 |
8.3 广告产业服务与资本市场融合形成“广告资本市场”发展战略 |
8.4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赵之凡 技术创新 “十年一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头部游戏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与影响因素研究[D]. 程明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李廷龟“朝天录”汉诗研究[D]. 尤佳威. 延边大学, 2020(05)
- [3]中医五志理论研究[D]. 邱佳慧.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研究[D]. 曹玲玲. 南昌大学, 2020(01)
- [5]辽宁省五行通背拳传承的口述史研究[D]. 杜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大众性向公共性的转变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空间的问题研究[D]. 郑佳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制造业工匠职业能力形成的案例研究 ——基于“新手到专家”的能力发展理论[D]. 伍佳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微创新 中国加速度——读《微革命》[J]. 苏芒. 中国纺织, 2010(11)
- [9]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D]. 卢山冰. 西北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