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山区如何对接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如海,陶波[1](2021)在《高铁对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安六高铁的开通,六盘水市全面步入高铁时代,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铁"。高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虹吸""冲击""过道""替代"四重负面效应带来的挑战需引起重视;同时,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后发优势突出、潜在效益较大、拉动消费增长的新机遇。六盘水市依托高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高铁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培育高铁经济新动能,助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发挥高铁引领新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高铁通道新优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孙永强[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云亮[3](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李玉忠[4](2020)在《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文中指出“三变”改革是一项在贫困地区发起的探索脱贫致富的一项新举措,“三变”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简称。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关于“三变”改革取得的成绩的描述。水城县D村“三变”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三变”改革发挥真正效用。也许是贫困地区长期经济落后,使得“三变”改革在短期内取得的突出成绩让问题不太容易被人发现或引起重视。但是,“三变”改革还在继续,之前不明显的问题可能会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变得愈加明显,影响“三变”改革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在改革过程中对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变”改革的推进过程会更加顺利,使“三变”改革充分发挥应用的作用,让“三变”改革更好更快地带领D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一个改革脱贫的样本。以水城县D村为例,主要借用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以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参与理论为理论基础,把水城县D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首先,深入了解D村“三变”改革的基本情况,包括D村“三变”改革的背景、“三变”改革以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实施“三变”改革之后发生的变化、下一步规划以及总结D村“三变”改革的做法等,多方面掌握D村的有关信息;其次,通过调研发现D村“三变”改革目前存在如村民参与意识不强、股东身份转变缓慢等问题;再次,通过从村民、经营主体和村集体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如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加大“三变”政策扶持以及适当减轻村委任务等。最终得出结论,首先村集体作为“三变”改革主要推动者,需要引导和鼓励更多公民(指经营主体和村民)的主动参与并获得其大力支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当中并真正享受改革红利,使“三变”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其次村集体、经营主体和村民要形成利益共同体相互合作,共同应对“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李西西[5](2020)在《精准扶贫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西南四省(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社会矛盾概念的改变,而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我们国家应该紧密联系“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区域是14个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尤其是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地区、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居多。一直以来贫困问题都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从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14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系列的扶贫措施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精准扶贫阶段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49.8%下降到2018年1.7%,在人类的反贫困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早实现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减贫事业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我们国家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关扶贫效果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大部分都在关注扶贫的减贫效果以及贫困的识别机制,较少的文章关注扶贫攻坚阶段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针对十九大提出来的我们国家新的社会矛盾,本文对目前的脱贫攻坚阶段政策实施的效率和公平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主要研究分析的是贫困人口占比比较大的西南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效果,以2010-2017年西南四省(市)337个县为样本,对县域样本进行扶贫政策效果的研究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人力资本模型和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精准扶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个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扶贫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有效资本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贫困县的经济增长开始慢慢放缓;第二部分是利用统计图形分析西南四省(市)的贫困状况和经济状况,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四省(市)的贫困规模比较大并且经济发展较缓慢,西南四省(市)非贫困县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贫困县慢一点,但是总体趋势都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稳重中求进;第三部分是利用STATA14对西南四省(市)县域数据样本进行双差分模型分析以及稳定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西南四省(市)的县域经济的增长确实有显着的拉动作用。实证分析还加入了相关政策干扰因素的影响分析,最终结果依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政策效果依然显着为正。为了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传导机制,对样本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精准扶贫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文通过对我们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证明了我们国家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经济增长率都有变缓的趋势,经济增长稳中求进,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寻求一种协调状态。其次,精准扶贫应该保证每一笔扶贫资金精准的发放到每一个贫困户的手中,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公共服务扶贫等各个方面应该让政策精准落实,充分发挥好传导机制的作用,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下,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全面实施,形成了多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方法、治理体系安排,为我们国家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梁倩[6](2020)在《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个研究财政税收的博士生,怎么会研究扶贫问题?似乎研究扶贫问题有些偏离了专业。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有理,但仔细想一下还是有些偏颇。众所周知,扶贫或者说反贫困历来都是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中国政府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把农村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程,近年来更是把它作为中国政府必成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政府要卓有成效地进行这项耗资巨大的扶贫工程,在资金方面的主要来源便是财政。因为扶贫或者说反贫困是扶危济困,拯救苍生,它追求的不是盈利赚钱,而是扶危济困,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长治久安。因此,从资金性质来讲,财政资金更加适合用于这项事业。而几十年扶贫事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也因此,研究扶贫或者说反贫困,也应当是从事财政研究的学人应尽的本分。也许有人还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国家不是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吗?既然如此,那么你写这篇关于贵州农村深度贫困与反贫困的论文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是这样认识的,国家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其前提是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即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这几年已经随着物价指数的变化调整到3000元以上)即为脱贫。而这个标准从国际上看,是介于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和稳定温饱贫困标准之间的标准。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我国在2020年是完全可以实现脱贫目标的,甚至可以说完全可以超额实现的。但如果按照稳定温饱标准,则很可能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人口。换言之,国家宣布的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还是一种低水平上的脱贫,一旦贫困标准提高,马上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比如,我国2011年将农村贫困标准由1274元提高到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立马就由2010年的2688万人上升到1.28亿人,增加1亿多。这一点在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都居全国前列的贵州将会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农村反贫困很可能是长期性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到2020年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可以说既是完成时又是进行时,即完成进行时。对此,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回顾历史,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便伴随着人类走过每一个发展的阶段,也遍布了每一个人类社会的角落。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的学者们,对于贫困研究的脚步从未有过停滞,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成果,为人类了解贫困和向贫困宣战奠定了优秀的理论基础。比如,对贫困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从朗特里的绝对贫困,到彼得·汤森的相对贫困,再到多维贫困指数、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的提出,人类对贫困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贫困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其表现主要是绝对贫困,也称之为生存贫困;在发达的国家,其主要表现是相对贫困;而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的贫困现象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交织于一体,而且更多的是绝对贫困。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事业最为复杂,也最为艰巨。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减贫成就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万,随着我国反贫困事业的不断推进,到现阶段,扶贫攻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深度贫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深度贫困”。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事业,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同时具有更大的意义。贵州省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反贫困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诸多历史原因,以及各种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贵州省的贫困状况,较之于全国其他省份,一直以来都更为严峻,可以说,贵州省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是全国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此外,贵州省的深度贫困村,又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村落,同时又大量地分布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自然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滞后、人地矛盾突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贵州省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和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亲自主持召开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特别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现象将在2020年全部消除,而贵州省面临着更为严峻、更为复杂的贫困状况,能否按期保质地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是否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案,继续消除相对贫困,仍然是摆在贵州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成因进行系统探究,以及对贵州省农村这些年来政府主导的扶贫事业的利弊得失深入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搞好贵州省农村减贫事业提供比较科学的政策建议。为此,作者阅读了大量关于贫困、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文献着作,查阅了大量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和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作者对贵州省多个市、州下辖的深度贫困村进行了实地的田野调查。作者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基本原理,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五个生计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与贵州农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细分指标,并据此设计了一份详细且具可操作性的调查问卷,通过长期走访调查,获得了大量来自深度贫困农村和深度贫困农户的第一手真实数据。在本文中,作者沿着贫困界定研究、贫困成因研究、反贫困理论,包括财政反贫困理论研究、贵州省贫困状况、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4个深度贫困县的贫困状况、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及实证分析、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财政减贫效率实证分析、贵州省减贫事业的成就与不足,以及今后政策建议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力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共分析。在本文中,作者对贵州省2013年到2017年的部分经济与社会指标进行梳理,将之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部分社会经济指标与贵州省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省农村深度贫困状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指导框架,对于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调查数据,从五个生计指标出发,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客观地呈现了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农户的生计状态以及致贫原因。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农村,其贫困现象就地理分布而言,主要呈现出“片状集聚”的特征,集中出现在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沟坝河谷区等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同时,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与民族地区又呈现出相当的重叠性,因此又具有民族性特征。就贫困状况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呈现出“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的特点。就致贫因素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致贫因素,几乎涵盖了“民族的、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所有原因。面对如此严峻的深度贫困状况,贵州省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推进“易地搬迁扶贫”、狠抓“教育扶贫”等多项扶贫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贵州省的贫困状况,但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各项生计资本,尤其是与财政有关的交通、通讯、水利灌溉、饮用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五保户和低保户的补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前述分析基础上,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进一步搞好精准扶贫的若干建议。首先提出要正确认识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明确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而避免扶贫工作中出现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其次,提出要处理好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再次,论文还从可持续生计理论出发,对加强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各个方面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具体的建议和举措中,提出要完善和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使用,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作用。提出要补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条件、合理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等有效措施,对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五项生计资本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持续推进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精准扶贫事业。
田娜[7](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杨沁杰[8](2019)在《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区划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问题。省际边界区域是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特殊区域的区划体制调整,未能厘清不同层级政区调整的差别与特征,本文拟聚焦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以期为这一区域调整提供案例支撑、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运用GIS可视化软件以及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针对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安排如下:(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然后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后阐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并做出技术路线图。(2)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通过省级、地级政区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出各自的阶段历程,最后进行调整的机制分析。(3)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着重关注县级政区这一层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为四个调整阶段,其后根据四种调整模式细化分析,最后进行特征总结。(4)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从不同调整模式中归纳各自的因素,县级市调整主要有对外合作、扶贫开发、增长极培育导向,市辖区调整主要有省际联动、生态保护和扩容提质导向,其他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和城市治理导向,最终构成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5)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通过市辖区调整的三个案例,分析三种导向下的相关效应。(6)结论回顾与研究展望。梳理研究中的结论要点和不足,根据现有形势对未来省际边界政区调整提出展望。
杨乙元,田昊,赵红丽,周倩[9](2019)在《基于SWOT分析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资源及导向开发模式》文中提出在六盘水2014年承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及每年举办消夏文化节背景下和基础上,基于SWOT分析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资源及导向开发模式,制定出适用于六盘水夏季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对六盘水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和体育旅游资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思路。
蔡军[10](2019)在《六盘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六盘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8年,
二、钟山区如何对接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山区如何对接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对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铁对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高铁时代对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
1.“虹吸效应”。 |
2.“冲击效应”。 |
3.“过道效应”。 |
4.“替代效应”。 |
(二)高铁时代对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
1.后发优势突出。 |
2.潜在效益较大。 |
3.拉动消费增长。 |
二、外地高铁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 |
(一)广州、长沙、安顺:依托高铁站点枢纽,发展高铁新区 |
(二)安徽阜阳、贵州黔南:加快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
(三)安徽、云南:打造旅游产业联盟 |
(四)贵州遵义、重庆沙坪坝:打造高铁站点商圈 |
三、六盘水市依托高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高铁经济发展统筹协调 |
1.坚持规划引领。 |
2.强化协调衔接。 |
3.注重政策配套。 |
(二)培育高铁经济新动能,助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
1.依托高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依托高铁,建设乌蒙山区域综合物流园。 |
3.依托高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
4.依托高铁,大力推进高原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宣传。 |
(三)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
1.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能力。 |
2.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
(四)培育高铁引领新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1.加快推进高铁沿线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
2.借助高铁推动城市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五)发挥高铁通道新优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
1.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新战略。 |
2.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
3.打造产业合作新高地。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资源变资产 |
(二)资金变股金 |
(三)农民变股东 |
六、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水城县D村“三变”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一、D村的介绍 |
(一)2011年之前的D村 |
(二)2011-2017年的D村 |
(三)2017年至今的D村 |
二、D村“三变”改革的背景 |
(一)经济下滑导致村民大量外出 |
(二)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收入低 |
(三)村庄面貌不再繁华 |
三、D村“三变”改革的探索历程 |
(一)艰难起步时期(2017年以前) |
(二)过渡时期(2017-2018年) |
(三)产生成效时期(2018年-至今) |
四、D村“三变”改革下一步发展规划 |
(一)加强改革宣传力度 |
(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 |
(三)动员更多村民参与 |
(四)探索更多产业发展 |
五、D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入股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 |
(二)活用各类资金,实现资金变股金 |
(三)多种方式入股,实现农民变股民 |
第三章 “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村民层面 |
(一)参与改革人数不多 |
(二)股东权利未能实现 |
二、村集体层面 |
(一)监督管理难 |
(二)村委“热”村民“冷” |
三、经营主体层面 |
(一)融资困难 |
(二)招工用工难 |
第四章 “三变”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
(一)不确定改革效益 |
(二)把土地当作最后保障 |
(三)文凭低及思想落后 |
(四)股东身份转变缓慢 |
二、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 |
(一)村委行政任务重 |
(二)群众行动不自觉 |
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一)村级经济基础薄弱 |
(二)县级财政扶持有限 |
(三)村民大量外出 |
(四)工人季候性务工 |
第五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完善路径 |
一、发挥改革榜样作用与增加保障相结合,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
(一)发挥改革榜样的作用 |
(二)增加土地之外的保障 |
二、提高村民素质与加强监督管理相结合,维护村民权利 |
(一)提高村民素质 |
(二)加强监督管理 |
三、精简村委任务与培养村民自觉性相结合,打造利益共同体 |
(一)适当精简村委任务 |
(二)培养村民自觉性 |
四、加大政策扶持与引进资金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 |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二)引进社会和民间资金 |
五、鼓励创业就业与培养新型农民相结合,壮大农民组织 |
(一)鼓励农民就近创业就业 |
(二)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5)精准扶贫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西南四省(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扶贫政策与经济增长 |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三、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 |
四、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
五、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 |
六、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数据来源 |
三、创新之处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的扶贫历程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的扶贫历程 |
一、贫困县界定 |
二、中国扶贫政策的变化历程 |
三、精准扶贫政策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 |
一、人力资本模型理论分析 |
二、索罗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四省(市)的整体发展情况 |
第一节 西南四省(市)的整体贫困规模 |
一、东中西部的贫困规模 |
二、西南地区的贫困规模 |
第二节 西南四省(市)的社会经济情况 |
一、西南四省(市)整体经济情况 |
二、西南四省(市)贫困县经济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精准扶贫政策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双重差分模型的设计 |
一、双重差分模型介绍 |
二、基本模型设定 |
三、变量的选取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稳定性检验 |
四、精准扶贫政策传导机制的检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前言 |
1.2 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背景 |
1.2.1 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的伟大成就 |
1.2.2 我国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
1.2.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贫困的界定 |
2.1.1 贫困的界定----绝对贫困说 |
2.1.2 贫困的界定----相对贫困说 |
2.1.3 贫困的界定----缺乏说 |
2.1.4 贫困的界定----排斥说 |
2.2 贫困的成因 |
2.2.1 贫困的成因----社会文化视角 |
2.2.2 贫困的成因----自然环境视角 |
2.2.3 贫困的成因----人力资本视角 |
2.2.4 贫困的成因----社会制度视角 |
2.3 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
2.3.1 反贫困体系中参与各方的力量与作用 |
2.3.2 财政参与扶贫的必要性 |
2.3.3 财政参与扶贫的作用机理 |
2.4 可持续生计理论概述 |
2.4.1 自然资本 |
2.4.2 人力资本 |
2.4.3 物质资本 |
2.4.4 金融资本 |
2.4.5 社会资本 |
2.5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2.5.1 国内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研究 |
2.5.2 国内外关于深度贫困(Deep Poverty)的研究 |
2.5.3 国内外关于财政反贫困的研究 |
2.5.4 小结 |
3.贵州农村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现状 |
3.1 贵州省农村的贫困概况 |
3.1.1 贵州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分析 |
3.1.2 贵州省农村贫困状况及贫困发生率对比分析 |
3.1.3 其他指标的对比分析 |
3.1.4 小结 |
3.2 贵州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 |
3.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集聚地区的贫困现状 |
3.3.1 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的概况 |
3.3.2 武陵山片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
3.3.3 乌蒙山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
3.3.4 滇黔桂石漠化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
3.4 小结 |
4.贵州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的分析 |
4.1 农村深度贫困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相关性 |
4.2 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
4.2.1 指标设计和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
4.2.2 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
4.2.3 反贫困行动计划制定的可行性 |
4.3 基于熵权法对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
4.3.1 实证分析数据来源 |
4.3.2 基于熵权法的实证分析结果 |
4.4 主要致贫因素的面板回归分析 |
4.4.1 自然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4.4.2 人力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4.4.3 物质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4.4.4 金融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4.4.5 社会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4.4.6 小结 |
5.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贫困和减贫认知的分析 |
5.1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致贫因素认知的分析 |
5.2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政府扶贫认知的分析 |
5.3 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认知的分析 |
5.4 对政府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需求的分析 |
5.5 小结 |
6.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减贫效率的分析 |
6.1 贵州14 个深度贫困县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概况 |
6.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础数据分析 |
6.3 基于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的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
6.3.1 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理论 |
6.3.2 贵州省14 个深度贫困县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
6.3.3 县域级地区静态财政减贫绩效分析 |
6.4 基于全局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
6.4.1 基于全局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模型理论 |
6.4.2 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
6.4.3 县域级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
6.5 模型收敛性分析检验 |
6.5.1 静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
6.5.2 动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
6.6 小结 |
7.完善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思路与建议 |
7.1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
7.1.1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
7.1.2 不能盲目地进行经验“拿来主义” |
7.1.3 正确处理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7.1.4 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 |
7.2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相关建议 |
7.2.1 完善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与使用 |
7.2.2 补足薄弱基础环节增强物质资本 |
7.2.3 改善教育培训医疗条件提升人力资本 |
7.2.4 因地制宜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 |
7.2.5 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防范风险 |
7.2.6 重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附录:扶贫调查问卷(农牧户) |
(7)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说明 |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
3.1 长三角城市群 |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3 成渝城市群 |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
4.1.1 模型构建 |
4.1.2 指标选取 |
4.1.3 结果分析 |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各级政区调整的研究综述 |
1.2.2 有关省际边界地区的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说明 |
第二章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 |
2.1 省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沿革与时空特征 |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沿革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空特征 |
2.2 地级政区调整的发展脉络与时空特征 |
2.2.1 调整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 |
2.2.2 调整的模式选择与空间特征 |
2.3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机制分析 |
第三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 |
3.1 县级政区调整的时序历程与空间特征 |
3.1.1 不同时段下的调整重点 |
3.1.2 多重尺度下的空间分异 |
3.2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与回顾总结 |
3.2.1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 |
3.2.2 县级政区调整的回顾总结 |
第四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 |
4.1 县级市调整的“多重功能”激发 |
4.1.1 导向一:边境对外合作 |
4.1.2 导向二:助力扶贫开发 |
4.1.3 导向三:“增长极”培育 |
4.2 市辖区调整的“多元空间”提升 |
4.2.1 导向一:省际区域联动 |
4.2.2 导向二:生态空间保护 |
4.2.3 导向三:扩容提质优化 |
4.3 其他类型调整“多样方式”创新 |
4.3.1 导向一:多区统一管理 |
4.3.2 导向二:城市有序治理 |
4.4 差异化导向下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 |
第五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 |
5.1 省际联动效应——以京津冀为例 |
5.1.1 背景分析 |
5.1.2 效应评价 |
5.2 生态保护效应——以湖北省郧阳区为例 |
5.2.1 背景分析 |
5.2.2 效应评价 |
5.3 空间优化效应——以河南省陕州区为例 |
5.3.1 背景分析 |
5.3.2 效应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9)基于SWOT分析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资源及导向开发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资源SWOT分析 |
1.1 优势因素 |
1.2 劣势因素 |
1.2.1 GDP总量小 |
1.2.2 产业链不完善 |
1.2.3 缺乏品牌效应 |
1.3 机遇因素 |
1.3.1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 |
1.3.2 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
1.3.3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契机 |
1.3.4 健康观念增强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 |
1.3.5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
1.4 挑战因素 |
1.4.1 周边地区竞争日益激烈 |
1.4.2 外来文化带来的挑战 |
1.4.3 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
2 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开发导向模式 |
2.1 资源导向模式区域特征 |
2.2 市场导向模式 |
2.3 形象导向模式 |
2.4 产品导向模式 |
3 六盘水夏季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
3.1 开发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 |
3.2 开发精品体育赛事观赏旅游项目 |
4 结语 |
(10)六盘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二、2019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
四、钟山区如何对接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对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李如海,陶波.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1(04)
- [2]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孙永强.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4]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研究 ——以水城县D村为例[D]. 李玉忠. 贵州民族大学, 2020
- [5]精准扶贫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西南四省(市)的实证研究[D]. 李西西.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D]. 梁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20
- [7]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杨沁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基于SWOT分析六盘水夏季体育旅游资源及导向开发模式[J]. 杨乙元,田昊,赵红丽,周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0]六盘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 蔡军. 六盘水日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