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把握机遇推进艺术院校档案馆建设

珍惜把握机遇推进艺术院校档案馆建设

一、珍惜和利用机遇 推进艺校档案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芊竹[1](2021)在《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对东北三省二人转民间艺人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东北民间二人转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十分显着的艺术价值。东北民间二人转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吸收融合多种民间艺术精华。与专业剧团、民营剧场里的二人转不同,东北民间二人转的发展从未间断,承载了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正戏剧目以及表演技艺。但是,当今广为流传的东北二人转为了吸引观众而淡化了传统东北民间二人转“说、唱、扮、舞、绝”五功均为重点的核心表演技巧,而偏重“说”一功。由此,受人口外流、现代生活方式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东北民间二人转,其生存空间正在日益萎缩。本研究以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为研究对象,基于东北三省民间艺人在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传承中的价值定位,结合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现状进行白描,从而探索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承继路径及发展规律。论文从民间艺人群体生存现状与艺术贡献的角度对东北民间二人转的历史源流与本体特征、存续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资参考的个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从民间艺人从艺缘起与从艺方式、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与精神内核等方面,对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的生存现况进行总结分析;从民间艺人对二人转戏曲本体的发扬、民间艺人对二人转相关物料的完善、民间艺人对二人转保护意识的共鸣等三个角度,对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艺术贡献进行归纳研究;从民俗活动承载与商演行为促动、代际关系授业与荣誉效应牵引等维度,探寻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艺术延续路径和规律;并基于以上研究过程中的总结,提出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发展相关建议。

曹子达[2](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江爱华[3](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说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杜武东[5](2020)在《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半岛参与作战。在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7月14日,杨育才假扮美国顾问率领一个“化袭班”偷袭了李承晚部队的首都师“王牌团”——“白虎团”,为志愿军203师顺利完成金城战役第一步任务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原型。战地记者王程远敏锐的发现这一战斗故事并深入实地采访,使“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他据此撰写的报告文学《奇袭》被收录进入《志愿军英雄传》之中,于195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方荣翔了解到“奇袭白虎团”这一故事后,便将其改编为京剧演出。从1955年开始,京剧《奇袭白虎团》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由一部小戏成长为家喻户晓的京剧样板戏。1964年,山东省京剧团携带京剧《奇袭白虎团》到北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并给毛泽东演出,京剧《奇袭白虎团》因而名声大噪,被评为当时的优秀剧目。自此也改变了京剧《奇袭白虎团》的命运,江青开始对于该剧的全面干预。1967年,《红旗》杂志第六期刊发题为《欢呼京剧革命伟大胜利》的社论,《奇袭白虎团》与《海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一起被确立为“京剧的优秀样板”,宣告正式进入“样板戏”时代。成为样板戏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也走上巅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先倾斜,专门组建《奇袭白虎团》剧组。相较于一般剧团,“样板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集中了最优势的资源。197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电影《奇袭白虎团》上映,迅速风靡全国,奇袭“白虎团”的故事的传播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国家宣传机器的配合下,京剧《奇袭白虎团》通过多种媒介在全国范围传播,其背后所包涵的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亦对民众精神世界进行浸润。潮起潮落,随着“文革”的结束,作为“文革”标志之一的京剧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也走下了神坛,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却早已深入人心。回顾“奇袭白虎团”故事传播的历史进程,政治力量的介入是显而易见的,后世评论其功过是非之时,既要看到政治化干预下弱化其戏曲品格,也要看到其在政治推动下能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蔡娟[6](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提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孙振华[7](2020)在《河北民间舞蹈“赵州扇鼓”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赵州扇鼓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境内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因其所用之鼓形似团扇而得名。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明末清初,其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每逢农闲时节、丰收之后以及各种庆典上赵州扇鼓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于2007年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受新兴文化冲击、人民物质观念的影响,赵州扇鼓虽然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保护,但是现今发展的状况却不尽人意,传承艰难。身为燕赵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河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发掘诸多现实意义,为河北民间舞蹈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主要以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对赵州扇鼓的历史渊源进行概述。分别从赵州扇鼓所处的生存环境、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赵州扇鼓的艺术特色,从舞蹈表现形式、舞蹈动作特征、舞蹈风格特点三个方面来对赵州扇鼓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赵州扇鼓舞蹈艺术。第三章对赵州扇鼓舞蹈的文化内涵、功能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赵州扇鼓的生存环境以及艺术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功能和价值,突出其文化艺术价值的重要性。第四章是对赵州扇鼓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通过对赵州扇鼓的实地考察,总结赵州扇鼓近年来发展的情况,并对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第五章是笔者对赵州扇鼓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根据赵州扇鼓的实际发展状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推动赵州扇鼓今后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张嘉凌[8](2019)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杨浈浈[9](2019)在《三线建设中知识分子的作用研究 ——以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开展,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知识分子在其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怀抱着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在三线这片热土上,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科学求实、团结协作,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品质,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鉴于三线建设中许多项目和资料至今仍未公开,本文将从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着手研究,拟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梳理。从过渡时期采取积极肯定的知识分子政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差和反复,到改革开发以来知识分子政策的稳步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新发展,做了详细梳理。二是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背景。主要从为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做准备的国际背景,调整工业布局,经济国防“两手抓”的国内背景,以及党和国家基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其攀枝花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支持,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的导向性入手,交代清楚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背景。三是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对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的构成做了梳理,并将其所起作用主要总结为三点:为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取得了多领域重大科技成就、带动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四是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对当代青年发挥新时代作用的启示。主要从“要艰苦奋斗、坚定理想信念”;“要团结奋斗、发扬奉献精神”;“要科学求实,加强创新意识”;“要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潘宛莹[10](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生力军作用。而作为青年使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的三个必要条件中,首先就是要“有理想”。他认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就如同系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此,青年价值观教育事关青年个人理想信念养成、事关青年成长方向、事关青年未来发展。而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于社会发展中的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在此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用简洁精炼的24个字涵盖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建设要求,并构成了一个各有侧重、相互融合、环环相扣、层层联结的有机整体。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对其价值观进行的培育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结构和内部关联,又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要求和自身诉求。公民是组成社会的细胞,现代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要依赖于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及健康社会关系的有效建立。大学生也是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更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公民,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实现社会建设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而作为组成社会的公民,应持有何种价值观念,如何塑造和培育契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值得研究的大问题、真问题。在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青年的过程中,导引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培育优良的公民素养,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程。本文分五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结构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主要想通过本章的研究解决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问题。本章从整体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个倡导的内部关系,即各有侧重、有机统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环环相扣、层层联结,分析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塑造价值主体、挥发道德导向的作用,并在公民层面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大学生进行培育的过程中的四方面意义,即:在“地球村”和“全球化”背景下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作为”与“不作为”矛盾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神,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场域转换中坚守诚实守信品质,在“竞争”与“中庸”冲突下保持亲睦友善情怀。第二章,国内外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和资源。着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民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释了公民是“现实的人”、公民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群体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和超越。以我国古代、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后为纵向时间节点,回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古代时期,梳理了儒家的家国情怀、诚信、正义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的自由观念、天地齐一的平等思想;法家个人实力至上的实力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主义道德观;墨家兼爱交利的处世观念、尚俭抑奢的生活态度。近代时期,阐释了强调个人发展,将个体看作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建立自由独立的人格;主张人们将臣民意识转换为公民意识等三种主流的公民价值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主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用开放的国际视野,分析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倡导天赋人权说;强调平等的权利观念;对社会公正的高度期待等。第三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系统阐述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及其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问题。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可使这一群体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担当、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民族文化积淀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并满足个体成长的主观诉求。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主动性和从众性、反复性和多变性、现实性和矛盾性。基于以上特点,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大学生公民政治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社交素养的培育具有深刻意义,同时也起到了统整引领、规范约束、激励驱动和反馈评价的整体联动作用。第四章,当代大学生对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客观审视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首先阐述了认同和践行的现状,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个体知行不一,践行程度与认同水平存在差异;群体认同高度统一,践行层次不齐;认同和践行存在反复性和不稳定性等。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审照,提出认同和践行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特点”主要包括:在公民生活的认知中提高认同,在公民权责的矛盾中不断修正,在公民素质的差异中逐渐趋同,在公民意识的自觉中走向务实。“影响因素”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剖析:宏观因素,即国家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变革与文化变迁、公民平等与社会公正法治;中观因素,即学校公民教育环境和家庭健康和谐环境;微观因素,即大学生自身成长需求、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接受的特征等。第五章,开展对当代大学生在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构建有针对性的培育的目标、原则、办法和路径。首先提出培育的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社会目标包括: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合格公民养成目标、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公民素养提升目标和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公民信仰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树立公民意识,契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遵守职业道德,契合职业发展的动力需求;培育家国情怀,契合个体发展的归属需求;提升思想品德,契合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阐释了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性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旗帜;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公民为方向;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现实性原则:观照社会现实,做根基深厚的培育;观照人性现实,做深入人心的培育;观照公民现实,做因材施教的培育;观照问题现实,做有的放矢的培育。规律性原则: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遵循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接受规律;遵循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养成的普遍规律;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提出培育的方法,主要有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分阶段培育与分类培育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情感关怀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思想内化相结合。提出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课程育人,坚守理论引导的主阵地;实践育人,搭建第二课堂公民实践平台;组织育人,强化各类组织的纽带功能;网络育人,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文化育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精髓;机制育人,建立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二、珍惜和利用机遇 推进艺校档案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珍惜和利用机遇 推进艺校档案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对东北三省二人转民间艺人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东北民间二人转
        (一)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起源
        (二)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特征
        (三)东北民间二人转传承脉络
    二、民间艺人
        (一)民间艺人概念阐述
        (二)民间艺人演出特征
第二章 东北民间二人转艺人生存现况
    一、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从艺缘起与从艺方式
        (一)民间艺人从艺缘起
        (二)民间艺人从艺方式
    二、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与精神内核
        (一)生活水平
        (二)婚姻关系
        (三)戏神崇拜
        (四)业余活动
第三章 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艺术贡献
    一、民间艺人对二人转戏曲本体的发扬
        (一)“唱”功规律的经验累积
        (二)“说”口技能的丰富提升
        (三)“绝”活技巧的实践传承
    二、民间艺人对二人转相关物料的完善
        (一)手抄唱本与原创戏文
        (二)传统戏服与美学语汇
    三、民间艺人对二人转保护意识的共鸣
        (一)艺术传统的坚守与创新
        (二)艺术品德的遵循与发扬
        (三)艺术受众的维护与培养
第四章 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艺术延续路径
    一、民俗活动承载与商演行为促动
        (一)岁时节日
        (二)人生仪礼
        (三)剧场演出
        (四)媒体演出
    二、代际关系授业与荣誉效应牵引
        (一)家庭代际
        (二)师徒代际
        (三)草根明星
        (四)非遗传人
第五章 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困境与发展建议
    一、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困境
        (一)生存空间萎缩
        (二)生存供给不足
        (三)传承主体老龄化
        (四)传承路径受阻
    二、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发展建议
        (一)拓展传统艺术宣传渠道
        (二)尊重发展规律创新求变
        (三)培养后继人才延续艺术
        (四)挖掘资料建档保存数据
        (五)理论建设指导艺术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简况表
    附录二 东北二人转民间艺人采访提纲及部分记录
致谢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1.本文的章节设置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一、旧“皖剧”的式微
        二、新“皖剧”的确立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一、传统戏剧目
    二、移植剧目
    三、改编历史剧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五、现代戏剧目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致谢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实考辨: “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发生及早期传播
    第一节 烽火记忆: 金城战役与“奇袭白虎团”战斗
    第二节 文本初现: “奇袭白虎团”文本的撰写与传播
第二章 剧本研读: 剧本《奇袭白虎团》的建构与重构
    第一节 戏剧演绎: 京剧《奇袭白虎团》初成
    第二节 华丽转身: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不断修订
    第三节 蜚声神州: 《奇袭白虎团》的多媒体传播
第三章 潮起潮落: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政治沉浮
    第一节 名噪京城: 《奇袭白虎团》不同寻常的首都之行
    第二节 打造“样板”: 《奇袭白虎团》剧组的创建
    第三节 重塑战争: 《奇袭白虎团》与对外关系
    第四节 繁华消逝: “文革”结束与《奇》剧落幕
绪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量化分析法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建国后十七年”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小结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河北民间舞蹈“赵州扇鼓”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赵州扇鼓的历史渊源
    一、赵州扇鼓的生存环境
    二、赵州扇鼓的历史起源
    三、赵州扇鼓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赵州扇鼓的艺术特色
    一、赵州扇鼓的舞蹈表现形式
    二、赵州扇鼓的舞蹈动作特征
    三、赵州扇鼓的舞蹈风格特点
第三章 赵州扇鼓的文化内涵及功能价值
    一、赵州扇鼓的文化内涵
    二、赵州扇鼓的艺术功能
    三、赵州扇鼓的社会价值
第四章 赵州扇鼓的发展现状
    一、赵州扇鼓传承人体系
    二、赵州扇鼓的发展现状
    三、赵州扇鼓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 赵州扇鼓传承与发展路径思考
    一、完善机制,保障传承
    二、革新元素,创作精品
    三、引入校园,推动发展
    四、迎合市场,创新经济
    五、利用媒介,扩大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创新及不足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一)研究方法
        (二)个案概况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1.4 小结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2.4 小结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3.4 小结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4.4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5.1.3 干群矛盾凸显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5.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二、讨论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三线建设中知识分子的作用研究 ——以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方面
        (二)国外方面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综合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五、主要创新点
    六、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脉络
    一、过渡时期采取积极和肯定的知识分子政策
        (一)1949年至1956年:肯定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地位
        (二)1956年至1957年初: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差和反复
        (一)1957年初至1959年: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断失误
        (二)1959年至1962年上半年:知识分子政策的反思和调整
    三、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政策的稳步发展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端正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分子政策的新发展
第二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时代背景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
        (一)为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做准备
        (二)调整工业布局,经济国防“两手抓”
    二、党和国家对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高度重视
    三、党和国家发挥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作用的导向性
        (一)政治上信任知识分子
        1.采用知识分子担任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2.在知识分子中提拔干部、吸纳党员
        (二)专业上依靠知识分子
        1.高度重视基地科技发展
        2.注重知识分子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发挥
        (三)生活上照顾知识分子
        1.丰富知识分子的业余生活
        2.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
第三章 攀枝花三线建设知识分子的突出作用
    一、攀枝花三线建设中知识分子的主要构成
    二、攀枝花三线建设中知识分子发挥的作用
        (一)为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取得了多领域重大科技成就
        (三)带动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对当代青年发挥新时代作用的启示
    一、坚持艰苦奋斗,坚定理想信念
    二、坚持团结协作,发扬奉献精神
    三、坚持科学求实,增强创新意识
    四、坚持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现状
        (三)国外关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架构、方法
        (一)研究架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尝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尝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结构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联系
        (一)各有侧重,有机统一
        (二)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环环相扣,层层联结
    三、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和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公民观
        (一)公民是“现实的人”
        (二)公民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群体性
        (三)人的全面发展
        (四)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和超越
    二、我国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回溯
        (一)中国古代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近代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
        (三)新中国成立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探析
        (一)倡导天赋人权说
        (二)强调平等的权利观念
        (三)对社会公正的高度认同
第三章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
    一、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良好公民素养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担当
        (二)大学生良好公民素养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良好公民素养与民族文化积淀的传承发展
        (四)大学生良好公民素养与个体成长的主观诉求
    二、大学生公民素养形成的特点和方式
        (一)主动性和从众性
        (二)反复性和多变性
        (三)现实性和矛盾性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一)“爱国”是大学生公民政治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二)“敬业”是大学生公民职业素养的主题和目标
        (三)“诚信”是大学生公民道德素养的基石和精髓
        (四)“友善”是大学生公民社交素养的基础和重心
    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一)统整引领作用
        (二)规范约束作用
        (三)激励驱动作用
        (四)反馈评价作用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现状
        (一)爱国:普遍“一以贯之”的高度认同与个别“意气用事”的矛盾性践行
        (二)敬业:普遍“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与个别“权衡利弊”的选择性践行
        (三)诚信:普遍“抱诚守真”的诚信修养与个别“随波逐流”的盲从性践行
        (四)友善:普遍“温柔敦厚”的友善品德与个别“无动于衷”的消极性践行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个体知行不一,践行程度与认同水平存在差异
        (二)群体认同高度统一,践行参差不齐
        (三)认同和践行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特点
    四、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一)社会目标
        (二)个人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现实性原则
        (三)规律性原则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一)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二)分段培育与分类培育相结合
        (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关怀相结合
        (四)社会实践与思想内化相结合
    四、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课程育人,坚守理论引导的主阵地
        (二)实践育人,搭建第二课堂公民实践平台
        (三)组织育人,强化各类组织的纽带功能
        (四)网络育人,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
        (五)文化育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精髓
        (六)机制育人,建立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公开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后记

四、珍惜和利用机遇 推进艺校档案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民间二人转艺术存续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对东北三省二人转民间艺人的田野调查[D]. 陈芊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D]. 杜武东. 山东大学, 2020(10)
  •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河北民间舞蹈“赵州扇鼓”传承与发展研究[D]. 孙振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D]. 张嘉凌. 山西大学, 2019(01)
  • [9]三线建设中知识分子的作用研究 ——以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为例[D]. 杨浈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0)
  • [10]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潘宛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珍惜把握机遇推进艺术院校档案馆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