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15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功[1](2017)在《莱钢DDQ级冷轧深冲钢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莱钢1500 mm热连轧生产线是莱钢技改重点项目,已于2005年6月底投产并在当年8月初实现月达产。该生产线设计年产能200万吨,钢种主要有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结构钢以及管线钢,2006年投产了配套工程1500mm冷轧线。目前拥有1条紊流浅槽酸洗线、2架1500mm UCM可逆冷轧机、1条脱脂清洗线,24座全氢罩式退火炉,1条四辊平整机,1条拉矫线和1条重卷线等。为了拓宽产品销售范围,增加市场竞争力,板带生产线联合技术中心和炼钢厂积极开展了冲压用钢的研究和开发,并生产了日标、美标以及德标等不同冲压级别的退火钢。在此基础上,经过用户走访和市场需求调研,2012年开始研究开发DDQ级深冲用钢。然而,部分DDQ级深冲用钢钢卷出现屈服和抗拉性能不稳定、延伸率偏低以及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r波动较大等问题,同时,用户反馈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冲压易裂和板形不良等现象,无法形成稳定批量生产。因此,需要对DDQ级深冲用钢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完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立足莱钢生产实际,对DDQ级深冲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在提高DDQ级深冲钢的力学性能、改善板形质量和表面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其制约影响因素,对冷轧系统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为大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取得了产品的性能改善,满足了用户需求,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隐形社会效益。研究结果如下:(1)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DDQ冷轧板的组织和力学均有明显影响。退火温度由710℃提高至750℃后,冲压性能随之改善。适当延长退火时间有助于提高DDQ级深冲钢的n值和r值;退火时间超过14h后,进一步延长退火时间,深冲性能变化不明显。(2)热轧卷取温度在695~700℃,冷轧压下率保持69%,再结晶退火温度为738~750℃工艺条件下,均能实现延伸率指标稳定,满足用户的要求。(3)退火后带钢存在屈服平台,在入口 S辊上若外表面拉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则会产生横折印。减轻横折纹措施主要有改善轧制时的板形质量,可采用微双边浪控制,完善退火工艺制度,合理匹配平整延伸率设定,增大平整S辊的凸度。(4)带钢表面产生乳化液斑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冷轧带钢局部表面存在浓缩乳化液,在轧后存放阶段氧化形成,部分油进入或附在早己生成的疏松氧化铁上面形成斑迹。解决乳化液黑斑的主要措施有提高乳化液的清洁性能,增强轧机的出口吹扫效果,改善带钢的板形质量,采用新型上下抽吸防缠导板,实行变频供乳,提高操作的精准性。(5)钢板表面的黄斑为氧化铁(Fe3O4)与α-羟基氧化铁(FeOOH)混合在一起的腐蚀物。黄斑的发生与来料清洁度有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解决黄斑问题须从源头来料清洁度方面进行控制。(6)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深冲钢的平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上升的趋势,当压下率为80%以上时,强度变化幅度减小。(7)DDQ级深冲钢退火织构主要是由强的<111>//RD纤维织构和弱的<110>//RD织构组成。在热轧过程中形成紊乱的热轧织构,强度级别较低;冷轧过程形成畸变的带状组织,为退火再结晶过程做准备。在冷轧过程中会发生{111}面趋向于和板面平行的晶粒转动,形成晶界和晶内剪切带,从而在退火过程中为再结晶提供形核位置。
吴保才[2](2013)在《建龙集团SO8Al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优化与Q235钢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08Al冷轧钢板和Q235钢是建龙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龙集团)生产的主要产品中的两个量大面广产品,其能否满足用户要求地被生产是左右企业发展的关键。S08Al冷轧深冲钢生产工序复杂,涉及冶炼、热轧、酸洗、冷轧、退火和平整等工序。每一工序工艺制度的优劣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建龙集团公司在经过化学成分优化、热轧工艺提升及冷轧退火工艺优化后取得了S08Al冷轧深冲钢生产的初步成功。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产品用途的不断延伸、制造成本的不断增加,市场和下游客户对冷轧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龙集团生产的Q235钢主要应用于河北省唐山市工业区,在这一地区应用过程中的耐腐蚀行为是用户是否能够使用的衡量标准。本文以建龙集团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08A1冷轧深冲钢和Q235钢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实验用钢),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模拟、力学性能测定、大气暴晒实验、腐蚀失重测量、锈层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S08Al钢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卷取温度和退火温度对该实验用钢组织、性能和织构的影响,Q235钢在特定环境下的腐蚀行为以及锈层结构,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S08Al深冲用钢以0.01~10s-1的应变速率在700-1050℃温度范围的热变形行为,所得结果如下:(1)在奥氏体区热变形激活能为273kJ/mol,其热变形方程为:(2)在铁素体区动态软化激活能为282kJ/mol,其热变形方程为:2.在本研究所设计的卷取温度下,综合S08A1深冲用钢热轧板和冷轧板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卷取温度在592℃时,冷轧板退火后{111}织构组分的百分含量最高,{111)/{001}<110>的比值最大。所以在592℃卷取,S08Al深冲用钢可获得最优的深冲性能。3.冷轧压下率为73.3%和90%的S08Al深冲用钢均在690℃退火后的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最优,{111}织构组分的百分含量最高,{111}/{001}<110>的比值最大。所以在690℃退火的S08A1深冲用钢可获得最优的深冲性能。4.S08A1深冲用钢在700℃退火组织中出现了大晶粒和对深冲性能有害的半网状和网状渗碳体,因此退火温度应该控制在700℃以下。5.在终轧温度偏低、卷取温度偏高的S08A1深冲用钢热轧边部组织中均出现了近表面晶粒粗大和不同程度的混晶现象,热轧组织的缺陷通过退火处理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样的实验用钢退火后渗碳体呈链状分布显着,退火温度的改变和第二段升温速率的改变对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没有明显改善。6.普碳钢Q235在唐山工业区的腐蚀远高于城市大气环境,并且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加速腐蚀主要发生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在该区域的腐蚀产物以羟基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为主,硫酸根离子是影响该钢第二次快速氧化的主要因素。7.Q235钢在唐山重工业区大气暴晒腐蚀产物主要由FeOOH和Fe3O4相组成,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在腐蚀产物中出现了硫酸亚铁相,并主要富集在外锈层中。
吕翔宇[3](2012)在《“以热代冷”汽车内板的成形性研究及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日益成熟,0.8mm至3.0mm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已初具规模,其产品规格在厚度上也已满足部分汽车冲压用钢的要求。以同规格连铸连轧技术生产的热轧薄板代替冷轧薄板进行汽车部件冲压生产,即为“以热代冷”。因其工艺的短流程和节能低成本等优点,将为生产厂家和用户均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考虑到热轧产品和冷轧产品在成形性方面的差异,能否顺利实现以热代冷还需要大量试验和研究工作。本文以某钢FTSR生产线所生产的SPHE为例,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汽车内板冲压生产上的成形性进行了研究,为开展“以热代冷”提供依据。(1)对比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的SPHE热轧板与一般冲压用冷轧板,热轧板成形性低于冷轧板,但成形性指标满足汽车内板中部分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或成形性要求不高的零件要求。(2)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汽车内板零件冲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与实际冲压结果吻合度高。结果表明:SPHE热轧板可以很好的代替以冲压折弯和小拉伸胀形为主的简单件生产使用,同时可在内板复杂零件生产中,作为一般深冲用ST13冷轧板的替代材料。(3)首次提出将正交设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快速选料新方法,得出随着零件成形复杂程度的增加厚度对成形性的影响逐渐降低,n值r值对成形性影响逐渐上升的研究结论,并确定出最优成形参数组合。为生产企业迅速判断各材料因素对成形性的影响,优化选择合理板材,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能够为上游钢材厂家优化“以热代冷”板材,生产最适合汽车各零部件用冲压板材提供改进方向。
王郁倩,回士旭,杨业,刘战英[4](2011)在《冷轧微碳带钢厚度方向织构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采用不同的润滑条件、压下率、退火温度,研究了DC03冷轧微碳钢冷轧和退火过程沿钢板厚度方向织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冷轧时使用全润滑轧制,当压下率为75%,退火温度为750℃时,可得到最佳的r值。
陈磊[5](2011)在《CSP和传统热连轧工艺生产的冷轧深冲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及用户对冷轧深冲板性价比要求的不断提高迫使钢铁企业探索新的技术突破摆脱目前的困境。采用CSP (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工艺为冷轧深冲板生产提供原料成为了目前工业应用方案之一。但是CSP流程因其自身特点,生产的热轧低碳钢板力学性能偏高,难以用来生产高规格冷轧深冲板。本论文以涟钢CSP热轧SPHE板和柳钢热轧DC04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热轧工艺的不同对热轧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热轧工艺、冷轧工艺以及退火工艺对成品深冲板的组织、力学性能影响,以及涟钢基于CSP工艺生产冷轧深冲板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柳钢冷轧深冲板组织中没有饼形晶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冷轧及退火工艺,基于CSP工艺生产冷轧深冲板的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越经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冷轧深冲板。
陈瑾[6](2010)在《冷轧微碳钢工艺参数对深冲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微碳深冲钢广泛用于制造深冲件,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需求量很大。微碳深冲钢是在传统的低碳铝镇静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铁素体区轧制的微碳钢,可以通过合适的冷轧和退火工艺明显的提高深冲性能。微碳钢通常的化学成分为低碳、低硫,有很好的深冲性能,是制作深冲件的重要原料。连铸坯热轧在铁素体区轧制,通过不同压下率的冷轧和不同温度的退火,得到了冷轧压下率和退火温度对深冲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轧件分别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塑性应变比r值的检测、织构测试及显微组织观察,并结合取向分布函数图的定量分析及其显微组织分析,对轧制工艺参数与深冲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室的轧制试验和性能检测,得到了如下结论:冷轧压下率对再结晶晶粒的大小有较大的影响,冷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晶粒越细小。在90%的冷轧压下率,750℃退火后晶粒尺寸约为20μm左右。采用铁素体控制轧制技术的热轧组织中具有一定的{111}//ND组分,再经过90%冷轧压下量以及随后的退火工艺可以获得最强的{112}<110>和{111}//ND再结晶织构,750℃退火要比700℃退火塑性应变比r值提高0.3左右。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塑性应变比r值也明显提高。在冷轧压下率相同的情况下750℃退火要比700℃退火塑性应变比r值平均能提高约25%左右。在微碳深冲钢板的生产上,生产工艺和技术理论方面的改进一直是我国许多企业研究的热点,经过试验得到冷轧及退火工艺参数与深冲性能的关系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罗孟良[7](2009)在《Q345A的冷轧及退火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涟钢CSP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A热轧板为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再结晶、冷轧及退火实验,并对退火试样进行了性能检测。采用硬度法测量了冷轧板再结晶温度并分析了变形量对再结晶温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分别为61%、67%、72%、78%)对冷轧板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压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总压下率为61%条件下,保温时间为4h,不同退火温度及退火温度为720℃,不同保温时间对Q345A冷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冷轧退火工艺参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Q345A的再结晶温度约为600℃,冷轧变形量的大小对其再结晶温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压下率的提高,退火板的ReL、Rm和ReL/Rm升高,A和IE值降低;r值则先增大后减小,在压下率为72%时达到最大。(2)当保温时间为4h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材料的ReL、Rm下降,A和r值则先增大后减小,ReL/Rm只有在720℃时等于0.70。当退火温度为720℃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晶粒缓慢长大,球状渗碳体的含量减少,片状珠光体的数量增多。材料的ReL、Rm下降,A增加。保温时间为4h或16h时,获得的ReL/Rm=0.70。在一定时间范围内,r值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高。(3)冷轧压下率为61%时,经720℃退火4h后,退火板的IE值最高为10.81。700℃或750℃退火4h,其IE值较高,800℃退火4h,其IE值最低。IE值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4)Q345A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其次是沉淀强化。为了达到实验目标,并从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考虑,选择61%的冷轧压下率,在720℃退火4h,可以获得ReL﹥350MPa、Rm﹥500MPa、ReL/Rm=0.70、A﹥26%、r=1.169、IE值为10.81,既满足高强度的要求,又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
尹红国[8](2009)在《罩式退火工艺对SPCC冷轧薄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SPCC冷轧薄钢板被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汽车、门业等制造业以及用作热镀锌基板等,在我国所占的冷轧产品比重和市场需求量均较大。但在以CSP热轧板进行冷轧产品的生产时,存在屈服强度偏高、延伸率低,冲压性能不好等问题。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降低CSP热轧板的屈服强度上;本文针对SPCC冷轧板进行了模拟罩式退火,研究了再结晶机制及其在不同退火条件下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涟钢CSP热轧板SPHC的铁素体晶粒平均尺寸为12μm,屈服强度低于300MPa,适合作为冷轧基料使用;而珠钢ZJ330B热轧板的塑性较好,冷轧退火板的屈服强度偏高,适合以热轧状态供货。以SPHC为原料生产的SPCC冷轧板的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屈服强度甚至高达990MPa,塑性极差。0.5mmSPCC的再结晶温度约为560℃,再结晶温度范围为520℃600℃,影响其再结晶温度的主要因素为冷轧压下率和升温速度。SPCC经680℃700℃退火后,晶粒尺寸在35μm左右,但晶粒饼形度不够高;750℃退火后,铁素体晶粒粗大且没有游离渗碳体析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和屈强比逐渐下降,而延伸率在680℃和700℃退火后达最大值。当保温时间较长时,通过单一的延长保温时间来降低屈服强度的效果呈下降趋势。涟钢计划牌号为CQ级的SPCC经680℃和700℃退火后IE值最大,rm值大于1.5,各项性能均达到了DDQ级深冲用钢的要求。SPCC退火板的ReL、IE值和rm值对加热速度比较敏感,而延伸率基本不随着加热速度发生变化。经速度I、II、III退火后薄板各项性能均达到了DDQ级,而经速度IV和V快速升温退火后晶粒呈细小等轴,nm和rm值较低,只能作为CQ级产品使用。相同条件退火后,压下率为75%的薄板晶粒饼形度最大,随着薄板厚度的增加,强度值、屈强比和加工硬化指数nm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而延伸率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SPCC经75%的冷轧压下率后退火板具有优良的综合拉伸性能。另外,采用单、双台阶退火后的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差异较小,可以取消掉400℃的转折温度和550℃的保温平台。实验结果还表明,含碳量为0.05%的SPCC退火板中链状分布的游离渗碳体主要来自于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的球化;而铁素体晶内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才是三次渗碳体;且SPCC在低于临界温度退火时,渗碳体的析出均未超标,不会对薄板的冲压性能造成破坏。
刘莉[9](2009)在《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和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涟钢DDQ级冷轧深冲板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根据用户对冷轧深冲薄板的质量要求,结合涟钢实际情况,研究不同的冷轧压下率和不同的退火工艺对冷轧深冲板深冲性能的影响,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制度。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针对涟钢CSP基板生产的DDQ冷轧冲压板产品,进行了不同工艺制度下的退火实验,比较不同退火工艺对产品组织和冲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出较优的退火工艺制度用于实际生产,改善了产品的冲压性能。通过本文研究,优化了涟钢的DDQ级冷轧冲压板的退火工艺制度,提高了钢板深冲性能,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2)对比分析了某厂传统流程生产的DDQ级和涟钢短流程生产的DDQ级冷轧深冲板的力学性能,从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以及夹杂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流程相比,短流程生产的DDQ级冷轧深冲板深冲性能较差,原因是由于化学成分和夹杂物不同而造成的;(3)通过本文的研究,涟钢CSP短流程已经能够生成出满足用户质量要求的DDQ级冷轧深冲板。
罗年高[10](2008)在《CSP-低碳冷轧薄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涟钢CSP热轧基板生产冲压用冷轧薄板DC03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成分、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热轧、冷轧及退火平整组织和织构进行了分析,观察了其组织及织构的演变。研究结果为涟钢制定DC03低碳冷轧深冲板的生产工艺提供了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统计分析了涟钢DC03钢热轧板和冷轧板力学性能特征,并与国内一些厂家的DQ级产品进行对比了分析,为涟钢深冲板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的定位提供了依据,认识了其性能的劣势和优势;2、通过大生产实验,统计分析了涟钢DC03钢化学成分、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质量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涟钢CQ级、冲压DQ级冷轧薄板的冶炼、热轧工艺制度;3、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下DC03钢热轧基板组织的变化,同时对DC03热轧基板、冷硬板及退火平整板组织及织构进行了分析,观察了其组织与织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涟钢的化学成分控制标准上适当的增加Al元素的含量和减少C、Si、Mn元素的含量,且在CSP轧制中采用高温终轧和低温卷取有利于DC03成品板深冲性能的提高。组织分析表明,低温终轧、高温卷取下得到的DC03热轧基板组织不利于产品深冲性能的提高。DC03热轧基板、冷硬板、成品板的组织和织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原始状态的冷硬板织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退火织构的演变结果。
二、ST15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15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莱钢DDQ级冷轧深冲钢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深冲钢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深冲钢的发展趋势 |
1.3.1 国内钢企深冲钢板的生产现状 |
1.3.2 莱钢深冲钢板的发展历程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成分和轧制工艺对深冲钢性能的影响 |
2.1 冷轧深冲钢的成型性能评价 |
2.1.1 莱钢深冲钢生产工艺流程 |
2.1.2 深冲钢性能与内质要求 |
2.1.3 深冲钢表面与板形要求 |
2.2 成分对深冲钢内在质量的影响 |
2.2.1 C含量的控制 |
2.2.2 Si、Mn含量的控制 |
2.2.3 S含量的控制 |
2.2.4 N含量的控制 |
2.2.5 Al含量的控制 |
2.2.6 钢质洁净度控制 |
2.3 热轧工艺对深冲钢内在质量的影响 |
2.3.1 加热温度的影响 |
2.3.2 卷取温度的影响 |
2.4 冷轧工艺对深冲钢性能的影响 |
2.4.1 冷轧压下率的影响 |
2.4.2 再结晶退火的影响 |
2.4.3 平整延伸率对深冲钢性能的影响 |
2.5 MINITAB在延伸率指标提升上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DDQ深冲钢的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 |
3.1 深冲钢板形优化 |
3.1.1 ABB板形控制策略 |
3.1.2 轧制板形控制 |
3.1.3 拉矫切边质量控制 |
3.2 深冲钢表面横折纹缺陷控制 |
3.2.1 横折纹形成机理 |
3.2.2 横折纹影响因素 |
3.2.3 横折纹缺陷治理 |
3.3 深冲钢表面乳化液斑防治 |
3.3.1 乳化液斑形成机理研究 |
3.3.2 单机可逆轧机乳化液斑治理 |
3.4 深冲钢表面黄斑治理 |
3.4.1 黄斑形成机理研究 |
3.4.2 深冲钢表面黄斑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DQ深冲钢工业化生产 |
4.1 化学成分优化 |
4.2 力学性能 |
4.2.1 热轧卷力学性能 |
4.2.2 退火后的力学性能 |
4.3 尺寸偏差及表面质量 |
4.4 显微组织与织构分析 |
4.4.1 热轧组织与织构 |
4.4.2 退火板组织与织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龙集团SO8Al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优化与Q235钢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冷轧深冲用钢 |
1.1.1 冷轧深冲用钢的发展与现状 |
1.1.2 国外深冲用钢的生产现状 |
1.1.3 国内深冲用钢的生产现状 |
1.2 冷轧深冲用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
1.2.1 冶炼工艺 |
1.2.2 热轧工艺 |
1.2.3 冷轧工艺 |
1.2.4 退火工艺 |
1.2.5 平整工艺 |
1.3 冷轧深冲用钢的成形性能 |
1.3.1 冲压性能的定义 |
1.3.2 成形指标 |
1.4 织构 |
1.4.1 织构的常见类型 |
1.4.2 常见织构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1.5 热加工过程中金属的动态回复和再结晶行为 |
1.5.1 金属的热形变应力-应变曲线 |
1.5.2 金属的动态再结晶 |
1.6 建龙集团Q235钢的生产过程、应用区域和用户要求 |
1.6.1 建龙集团Q235钢的生产过程 |
1.6.2 建龙集团Q235钢的应用区域和用户要求 |
1.7 建龙集团Q235钢应用区域耐蚀性能研究现状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冲压用钢S08Al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变形工艺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用钢的热变形行为 |
2.3.1.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 |
2.3.1.2 实验用钢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峰值应力的影响 |
2.3.2 实验用钢的热变形方程 |
2.3.2.1 实验用钢热变形激活能Q的计算推导过程 |
2.3.2.2 实验用钢热变形方程具体计算方法 |
2.3.2.3 实验用钢的热变形方程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卷取温度对冲压用钢S08A1组织、性能和织构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处理工艺 |
3.3 组织观察与性能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卷取温度对S08Al热轧试样组织、性能影响结果 |
3.4.1.1 不同卷取温度下热轧试样的显微组织 |
3.4.1.2 不同卷取温度下热轧试样的力学性能 |
3.4.2 卷取温度对S08Al退火试样组织、性能和织构的影响结果 |
3.4.2.1 不同卷取温度下退火试样的显微组织 |
3.4.2.2 不同卷取温度下退火试样的力学性能 |
3.4.2.3 不同卷取温度下退火试样的织构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温度对冲压用钢S08Al组织、性能和织构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冷轧压下率为73.3%的实验材料 |
4.1.2 冷轧压下率为90%的实验材料 |
4.2 处理工艺 |
4.2.1 冷轧压下率为73.3%的处理工艺 |
4.2.2 冷轧压下率为90%的处理工艺 |
4.3 组织观察与性能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冷轧压下率为73.3%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1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4.4.1.2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
4.4.1.3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织构结果 |
4.4.2 冷轧压下率为90%的实验结果与分析(3.0mm厚热轧板) |
4.4.2.1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4.4.2.2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
4.4.3 冷轧压下率为90%的实验结果与分析(3.5mm厚热轧板) |
4.4.3.1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4.4.3.2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
4.4.3.3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织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压用钢S08Al组织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处理工艺 |
5.3 组织观察与性能测试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热轧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2 退火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2.1 边部冷轧样品退火后的金相显微组织 |
5.4.2.2 中部冷轧样品退火后的金相显微组织 |
5.4.2.3 冷轧样品退火后的扫描显微组织 |
5.4.2.4 中部样品退火后的织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Q235普碳钢在河北省唐山工业区的大气腐蚀行为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6.4 展望和建议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3)“以热代冷”汽车内板的成形性研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以热代冷”意义及前景 |
1.3 薄板坯连铸技术 |
1.3.1 薄板坯连铸技术概况 |
1.3.2 FTSR 连铸连轧生产线特点 |
1.4 汽车用冲压薄板 |
1.4.1 冲压薄板的分类 |
1.4.2 冲压钢板成形性能评定指标 |
1.4.3 汽车用冲压薄板的质量要求 |
1.4.4 汽车冲压件成形分类 |
1.5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1.5.1 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技术发展概况 |
1.5.2 Dynaform 软件介绍 |
1.6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
1.6.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2. 热轧板材料参数测定及模拟成形性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冷热薄板化学成分 |
2.3 力学性能测试 |
2.3.1 成形性能指标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拉伸数据分析 |
2.3.4 冷热板材料参数对比 |
2.4 模拟成形性实验 |
2.4.1 杯突实验 |
2.4.2 扩孔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汽车内板冲压中SPHE 材料成形性的研究 |
3.1 覆盖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相关理论 |
3.1.1 动力显式算法 |
3.1.2 屈服准则 |
3.1.3 单元公式 |
3.1.4 材料模型 |
3.1.5 成形极限图 |
3.2 Dynaform 模拟流程 |
3.2.1 材料库建立 |
3.2.2 杯状模型冲压实例 |
3.3 简单覆盖件模拟及冲压结果对比 |
3.3.1 简单覆盖件数值模拟及实际冲压 |
3.4 较复杂件模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汽车板材冲压成形材料参数的优化设计 |
4.1 正交设计法 |
4.2 因素及判断标准确定 |
4.2.1 因素及水平的确定 |
4.2.2 成形性判断标准与考察指标 |
4.2.3 正交设计方案 |
4.3 材料参数对简单零件成形性影响 |
4.3.1 简单零件模型 |
4.3.2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材料参数对复杂零件成形性影响 |
4.4.1 复杂零件模型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4.3 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CSP和传统热连轧工艺生产的冷轧深冲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冷轧深冲性能的评价指标 |
1.5 微碳深冲钢生产流程 |
1.5.1 冶炼及化学成分控制 |
1.5.2 两种热轧工艺 |
1.5.3 冷轧工艺 |
1.5.4 退火工艺 |
1.5.5 平整工艺 |
1.6 深冲板的织构 |
第二章 冷轧、退火、平整实验内容及结果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5 冷轧及平整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深冲性能指标及组织的检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热轧板力学性能及组织分析 |
3.5.2 CSP卷取温度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3.5.3 冷轧工艺不同、退火工艺相同时深冲板的性能特点 |
3.5.4 冷轧工艺相同、退火工艺不同时深冲板的性能特点 |
3.5.5 实验室制DC04冷轧深冲板与柳钢生产的冷轧深冲板的区别 |
3.5.6 柳钢生产的冷轧深冲板得不到饼形晶粒的原因 |
第四章 试样的EBSD分析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仪器和相关软件的使用 |
4.4 试验方法 |
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冷轧微碳钢工艺参数对深冲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碳钢的发展与应用 |
1.1.1 微碳钢的发展 |
1.1.2 微碳钢的特点和用途 |
1.2 铁素体区轧制技术 |
1.2.1 铁素体轧制工艺 |
1.2.2 铁素体轧制特点 |
1.3 冷轧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
1.3.1 冷轧技术 |
1.3.2 冷轧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
1.4 退火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
1.4.1 退火工艺制度 |
1.4.2 退火温度与板材性能 |
1.5 板材织构的测定方法 |
1.5.1 金属蚀坑法 |
1.5.2 X 射线衍射能谱法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r 值与板材的深冲性能 |
2.1.1 r 值对深冲成型性能的影响 |
2.1.2 r 值对屈服强度的影响 |
2.1.3 r 值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2.1.4 试验原理 |
2.2 冷轧工艺对性能的分析 |
2.2.1 冷轧总压下率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
2.2.2 冷轧润滑条件的影响分析 |
2.3 退火温度与板材性能分析 |
2.3.1 退火温度的影响 |
2.3.2 加热速度的影响 |
2.4 X 射线衍射分析 |
2.5 织构对深冲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章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实验材料及方案 |
3.4.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 |
3.4.2 微碳钢热轧制度 |
3.4.3 微碳钢的冷轧制度 |
3.4.4 微碳钢的退火制度 |
3.5 试验检测 |
3.5.1 试验材料的显微组织试样制备 |
3.5.2 试验材料r 值检测 |
3.5.3 试验材料的织构检验 |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金相组织观察和分析 |
4.1.1 冷轧变形程度对晶粒变形不均匀性的影响 |
4.1.2 冷轧变形程度对退火组织的影响 |
4.2 织构结果分析 |
4.2.1 铁素体热轧后织构 |
4.2.2 冷轧织构分析 |
4.2.3 再结晶织构分析 |
4.2.4 织构与深冲性能 |
4.3 r 值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工艺制度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5.1 热轧工艺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5.2 冷轧工艺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5.3 退火工艺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Q345A的冷轧及退火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冷轧板 |
1.2.1 汽车工业的发展 |
1.2.2 冷轧板的发展历史 |
1.2.3 冷轧板的发展趋势 |
1.2.4 冷轧深冲板的发展现状 |
1.3 冷轧板的分类及质量要求 |
1.3.1 冷轧板的分类 |
1.3.2 冷轧板的质量要求 |
1.4 涟钢深冲板的生产现状 |
1.5 冷轧深冲板生产的工艺流程简介 |
1.5.1 冶炼工艺 |
1.5.2 热轧工艺 |
1.5.3 冷轧工艺 |
1.6 板材的成形性 |
1.6.1 板材成形性的基本概念 |
1.6.2 检验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常用实验方法 |
1.6.3 提高深冲板成形性的方法 |
1.7 涟钢CSP工艺及冷轧薄板线简介 |
1.7.1 涟钢CSP工艺简介 |
1.7.2 涟钢冷轧薄板线简介 |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8.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1.8.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冷轧工艺的制定 |
2.3 退火工艺的制定 |
2.4 硬度测试 |
2.5 单向拉伸实验 |
2.5.1 屈服极限ReL |
2.5.2 屈强比ReL /R m |
2.5.3 延伸率A |
2.5.4 塑性应变比r值 |
2.6 杯突试验 |
2.7 微观组织 |
2.7.1 金相组织 |
2.7.2 SEM组织 |
第3章 冷轧工艺对Q345A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冷轧前后的组织和性能比较 |
3.1.1 力学性能比较 |
3.1.2 热轧及冷轧板的金相组织 |
3.2 Q345A的再结晶温度 |
3.3 压下率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3.1 压下率对Q345A组织的影响 |
3.3.2 压下率对Q345A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工艺对Q345A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退火温度对Q345A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1 退火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4.1.2 退火温度对Q345A性能的影响 |
4.2 保温时间对Q345A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保温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
4.2.2 保温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
4.3 退火工艺对Q345A杯突值的影响 |
4.4 Q345A的强化机理 |
4.5 冷轧退火过程中二相粒子析出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4.5.1 退火过程中二相粒子的析出规律 |
4.5.2 二相粒子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罩式退火工艺对SPCC冷轧薄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及其特点 |
1.2 世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主要类型 |
1.2.1 CSP 工艺技术 |
1.2.2 ISP 工艺技术 |
1.2.3 FTSR 工艺技术 |
1.3 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规格及质量问题 |
1.4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动态 |
1.5 冷轧薄钢板的发展 |
1.5.1 汽车工业的发展 |
1.5.2 冷轧薄钢板的发展 |
1.5.3 冷轧深冲板生产工艺流程 |
1.6 冷轧薄钢板的冲压性能 |
1.6.1 冲压性能的定义 |
1.6.2 成形指标 |
1.6.3 影响冷轧薄板冲压性能的主要因素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案 |
2.1 实验材料 |
2.2 退火实验方案 |
2.2.1 再结晶温度的测定 |
2.2.2 再结晶退火实验 |
2.3 退火板组织观察及晶粒大小的测定 |
2.3.1 退火组织观察 |
2.3.2 晶粒度计算 |
2.4 显微硬度的测定 |
2.5 退火板常规力学性能检测 |
2.6 退火板成形性能检测 |
2.6.1 加工硬化指数n 的测量 |
2.6.2 塑性应变比r 的测量 |
2.6.3 杯突实验( Erichsen 胀形) |
第3章 SPCC 冷轧薄板在退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热轧板和冷轧板的显微组织 |
3.2.2 再结晶温度的测定 |
3.2.3 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 |
3.2.4 退火过程中AlN 和渗碳体的析出行为及其分布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退火工艺参数对SPCC 薄板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SPHC 和SPCC 的力学性能 |
4.2.2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SPCC 薄板性能的影响 |
4.2.3 升温速度对SPCC 退火板性能的影响 |
4.2.4 单台阶和双台阶退火后SPCC 薄板性能的比较 |
4.2.5 不同厚度规格SPCC 退火板的力学性能 |
4.2.6 渗碳体的存在形态对退火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7 SPHC 和ZJ3308 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比较 |
4.2.8 SPCC 退火板的成形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和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冷轧汽车薄板的发展与现状 |
2.2 国外深冲板的发展现状 |
2.3 国内深冲板的生产现状 |
2.4 冷轧深冲板的成形性能 |
2.4.1 板材成形性能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
2.4.2 冷轧深冲板的成形性能评价 |
2.4.3 深冲板的质量要求 |
2.5 冷轧深冲板生产的工艺简介 |
2.5.1 冶炼及化学成分 |
2.5.2 热轧工艺 |
2.5.3 冷轧工艺 |
2.6 冷轧板的退火工艺 |
2.6.1 罩式退火工艺 |
2.6.2 连续退火 |
2.6.3 罩式退火与连续退火的比较 |
2.7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介绍 |
2.7.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出现 |
2.7.2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 |
2.7.3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趋势 |
2.7.4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工艺特点 |
2.7.5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缺点 |
2.7.6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与传统热连轧工艺的比较 |
第三章 退火工艺对CSP 基板DDQ 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方案 |
3.1.1 冷轧 |
3.1.2 退火 |
3.1.3 组织检验和拉伸试验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压下率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3.2.2 保温温度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3.2.3 保温时间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P 短流程基板DDQ 级冷轧深冲板组织和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
4.3 化学成分对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影响 |
4.4 金相组织对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影响 |
4.5 夹杂物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所发论文 |
(10)CSP-低碳冷轧薄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目的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深冲板的发展 |
1.2.1 深冲板的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简介 |
1.3 深冲板的质量要求 |
1.4 薄板冲压性能的评价指标 |
1.5 CSP 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
1.5.1 凝固与轧制过程的不同 |
1.5.2 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不同 |
1.5.3 辊道上的传输速度不同 |
1.5.4 高效除鳞技术 |
1.6 成分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1.6.1 成分对n 值的影响 |
1.6.2 强化机理 |
1.6.3 成分对r 值的影响 |
1.7 加工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1.7.1 热轧工艺的影响 |
1.7.2 冷轧工艺的影响 |
1.7.3 再结晶退火工艺的影响 |
1.8 深冲板的织构分析 |
1.8.1 形变织构的形成 |
1.8.2 再结晶织构的形成 |
1.8.3 织构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1.9 提高板材成形性的方法 |
第二章 DQ 级冷轧薄板生产水平统计 |
2.1 涟钢DQ 级内控判定标准 |
2.2 DQ 级冷轧板的性能 |
2.2.1 涟钢DC03 和DC03~*冷轧板的性能 |
2.2.2 涟钢DQ 级产品与国内某些厂家生产的DQ 级冷轧板性能的对比 |
2.3 DQ 级热轧基板的成分 |
2.3.1 涟钢DC03 和DC03~*热轧基板化学成分的统计 |
2.3.2 涟钢DQ 级热轧基板成分与武钢DQ 级热轧基板成分的对比 |
2.4 涟钢DQ 级热轧基板的性能 |
2.5 结论 |
第三章 宏观力学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
3.1 数据收集方案 |
3.2 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
3.3 化学成分对冷轧成品性能的影响 |
3.3.1 C 元素对冷轧成品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Si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Mn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Al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卷取温度对冷轧成品性能的的影响 |
3.5 终轧温度对冷轧成品性能的的影响 |
3.6 结论 |
第四章 微观组织织构实验研究 |
4.1 涟钢DC03 电镜检验与分析 |
4.1.1 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DC03 钢热轧基板组织的影响分析 |
4.1.2 涟钢DC03 热轧基板、冷硬板、退平板组织检验分析 |
4.1.3 结论 |
4.2 涟钢DC03 冷硬板和成品板织构分析 |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过程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T15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莱钢DDQ级冷轧深冲钢生产工艺研究[D]. 李玉功. 东北大学, 2017(02)
- [2]建龙集团SO8Al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优化与Q235钢的腐蚀行为研究[D]. 吴保才. 东北大学, 2013(07)
- [3]“以热代冷”汽车内板的成形性研究及分析[D]. 吕翔宇. 辽宁科技大学, 2012(06)
- [4]冷轧微碳带钢厚度方向织构的演变[J]. 王郁倩,回士旭,杨业,刘战英. 物理测试, 2011(04)
- [5]CSP和传统热连轧工艺生产的冷轧深冲板性能研究[D]. 陈磊.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1)
- [6]冷轧微碳钢工艺参数对深冲性能的影响[D]. 陈瑾. 河北理工大学, 2010(01)
- [7]Q345A的冷轧及退火工艺研究[D]. 罗孟良. 湖南大学, 2009(01)
- [8]罩式退火工艺对SPCC冷轧薄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 尹红国. 湖南大学, 2009(01)
- [9]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和组织性能研究[D]. 刘莉. 武汉科技大学, 2009(02)
- [10]CSP-低碳冷轧薄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罗年高. 武汉科技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