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当代秘书的积极心理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孟晓平[1](2021)在《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成为人们最重要、最基础和最强烈的追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实施充分彰显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以及优先发展地位。为满足中小学生的健康需求,鼓励与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以及不断追求超越的积极品质,提升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实现少年强,达成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研究以一种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态度涉入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从结果治理到积极预防再到不断提升的转变,这种促进方式具有更为积极的认识论意义。基于当前中小学生体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具有认知与情感的积极倾向性、健康性与安全性、内发主动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中小学生能动的追求健康、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能动力、有利于中小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行为模式、促进中小学生形成行为动力系统等方面。为明晰影响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引入COM-B理论模型,建立体育能力、体育动机、体育参与机会-积极健康体育行为路径关系图。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并优化了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研制了调查问卷,获取了7512名中小学生的微观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得出,健身能力、机会获取、体育动机、社会支持条件与积极健康体育行为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性,路径系数分别为0.373、0.256、0.118、0.071,健身能力与机会获取是影响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关键因素,体育动机是重要的中介变量。研究进一步对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考察与审视,指出当前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上,男生整体表现优于女生,小学生和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大。通过多群组比较发现,不同性别、学段和区域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顺序有所区别。通过基于健康视角对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思考,指出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作为一种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课程目标取向将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其研究具有深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积极回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智慧等课程意义。对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路径进行探蹊。首先,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是基于“挑战—应对”逻辑的策略回应,更应是基于“理念—建构”逻辑的价值性倡导,要以积极健康理念为指导,积极健康理念作为一种发展性、建设性的健康理念,具有促进中小学生命状态优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要明确积极健康理念形成的要求,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健康理念转化为行为。其次,学校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具有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要构建注重认知与体验的体育课程,创设优质、丰富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其中体育课程与教学是主渠道,契合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课程设计是关键,研究以逆向体育课程设计为例,指出其可以成为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重要方式。最后,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理应在大健康观、大课程观的新时代观念下切实挖掘社会支持主体的促进职能,凝聚政府、社区、体育组织、个体社会支持网的力量,形成大课程体系,为中小学生行为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于雯静[2](2021)在《朝鲜族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
王悦[3](2021)在《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同时,一场信息疫情也在蔓延。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遭受影响:部分媒体大量发布冲突性、刺激性、负面性报道博取眼球,增加公众焦虑感与恐惧情绪,这不利于舆论正向引导,也不利于疫情防控。面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进行新闻实践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性新闻无疑能为此提供一种思路。建设性新闻理论诞生于西方,最早出现于2008年。如何能够将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论落地生根,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另外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本文首先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实践基础及最终目标等,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封城”76天内的32条新闻报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访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线记者,并且统计分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新闻1+1》节目的报道主题、消息来源、传播效果等。通过研究,本文总结梳理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线索收集环节”、“新闻制作环节”、“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表达特征,以此总结中国经验,打造中国样本,为我国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文对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未来行动方向进行探究,主要提出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三个行动方向,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张丹[4](2021)在《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自杀意念是个体实施自杀行为之前的心理动机,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老年人群都是自杀发生的高危人群,且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相比,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更多的自杀意念危险因素,使得养老机构的自杀防控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老年自杀领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危险因素的探讨,而对保护因素及其潜在的机制报道甚少,当下的自杀防控措施也多以监控和排除诱发自杀的危险因子为核心。躯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且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被报道是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关键危险因素,且依据自杀意念的发展精神病理模型,躯体功能障碍还可能通过抑郁症状的中介引发自杀意念,即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发展路径。但躯体功能障碍作为与衰老相关的难以逆转的因素,为以消除危险因素为核心的自杀干预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转换思路,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并展开以保护性因素为靶点的自杀干预。心理弹性是自杀的重要保护因素,指的是个体“在逆境、创伤、不幸、威胁或重大压力源面前保持良好适应或从困难中‘反弹’的过程”。心理弹性调节模型认为,心理弹性在危险因素和不良结局的关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降低或消除不良结局发生的可能性,是其作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机制。同时,心理弹性还具有可塑性,这为心理弹性的干预提供了可能。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干预对预防自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与传统自杀干预以排除危险因子为核心不同,心理弹性干预落脚于个体心理潜能的开发,期望依靠自身的积极力量来纠正心理问题,减轻自杀意念,更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稳定。然而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以及心理弹性干预在自杀防控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的人群局限性,目前的研究主要在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及精神疾病患者中展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体系。心理弹性框架理论认为,心理弹性的发展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方面的综合影响。鉴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在个体因素(如:躯体功能、认知水平、心理状态等)和所处环境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探讨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方案在降低自杀意念方面的效果,为机构老年人的自杀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目的:1.报告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现状及相关因素;2.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从发展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基于心理弹性的调节模型,探讨心理弹性是否在关键危险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中发挥调节作用;3.依据心理弹性框架理论,围绕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外部环境保护因素,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4.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究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在降低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方面的效果,并验证干预方案的作用靶点。方法: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山东省济南市7个行政区的37家养老机构老年人中选取调查对象。采用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表、简易智能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慢性病数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10条目简明心理弹性量表(10-item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医院抑郁量表(Hospital Depression Scale,HDS)和中文版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uicidal idea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BSI-CV)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认知功能、患病情况、社会支持、躯体功能、心理弹性、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采用描述性分析报告研究对象的各项特征和自杀意念现状,单因素分析检验不同特征的老年人在自杀意念的发生方面有无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采用PROCESS插件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构建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躯体功能障碍为自变量、抑郁症状为中介变量、心理弹性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设定95%的置信区间(CI)不包含0,代表效应显着。第二部分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构建,首先结合文献回顾法和头脑风暴法,筛选适合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技术,设计具体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和干预剂量等,完成干预方案初稿;然后采用专家函询法,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邀请1 1名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评价,函询问卷包括函询内容简介、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干预方案具体内容评价调查表、干预方案总体评价调查表及专家权威性调查表五个部分;采用SPSS 22.0软件的描述性分析报告专家的基本情况和评价意见。第三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对象来源于前期横断面调研筛选出的80位具有自杀意念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根据干预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出68人参与到干预研究中来。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4),干预组接受本研究构建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与干预组同时长、同频率但与心理弹性干预内容无关的健康教育,在基线(T1)、干预结束(T2)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T3)三个时间点,采用BSI-CV、HDS、CD-RISC-10测量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主要结局指标)、抑郁症状(次要结局指标)及心理弹性水平(靶点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GEE)检验干预方案对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继而依据Baron和Kenny的依次检验分析思路进行干预靶点的验证,即分别以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作为因变量,在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探究干预对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的效果是否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所有分析均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结果:1.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的结果:(1)共调查538位养老机构老年人,其中女性321人(59.7%),男性217人(40.3%);年龄范围为60~99岁,平均年龄为78.13±8.72岁。在538位研究对象中,有最近一周自杀意念者占14.9%(80人)。研究对象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7.03±11.64,以14分为划界分,存在躯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占82.0%,其中轻中度失能者占23.6%,重度失能者占58.4%;抑郁症状的平均得分为5.21±4.31,以7分为划界分,抑郁的阳性率为24.5%心理弹性的平均得分为27.61±8.27。(2)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自杀意念组和有自杀意念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x2=10.740,p=0.001)、非在婚状态(丧偶/离异/独身)(x2=4.096,p=0.043)、自觉经济状况差(x2=18.815,p<0.001)、患更多慢性疾病(t=2.817,p=0.006)、有自杀未遂史者(x2=21.097,p<0.001)在有自杀意念组的比例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组的认知功能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3.943,4.942,11.081,均p<0.001),而躯体功能障碍得分和抑郁症状得分均显着高于无自杀意念组(t=10.294,10.152,均p<0.001)。(3)以有或无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与自杀意念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功能障碍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1.067,95%CI=[1.036,1.098]),抑郁症状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1.177,95%CI=[1.082,1.280]),心理弹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OR=0.900,95%CI=[0.859,0.943])。模型解释了自杀意念总变异的52.0%(Nagelkerke R2=0.520)。(4)将自杀意念为作为因变量,躯体功能障碍作为自变量,抑郁症状作为中介变量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1)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发展路径:躯体功能障碍与自杀意念显着正相关(B=0.190,95%CI=[0.113,0.268]),躯体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状显着正相关(B=0.158,95%CI=[0.080,0.235]),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也显着正相关(B=0.199,95%CI=[0.109,0.289];2)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均显着负相关: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为B=-0,158(95%CI=[-0.246,-0.069]),心理弹性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B=-0.383(95%CI=[-0.466-0.301]);3)心理弹性通过调节效应减弱“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路径中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心理弹性对“躯体功能障碍—自杀意念”直接路径的调节效应显着(B=-0.140,95%CI=[-0.211,-0.068]),对“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效应显着(B-=0.120,95%CI=[-0.185,-0.054]),对“抑郁症状—自杀意念”路径的调节效应也显着(B-=0.089,95%CI=[-0.152,-0.027])。2.第二部分干预方案构建的结果:选择与心理弹性框架理论在理论内涵上高度契合的“我有(I have)、我是(Iam)、我能(Ican)”操作化干预策略作为干预方案的框架,从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外部环境保护因素,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构建了心理弹性干预方案草案。干预方案的函询,共邀请11位专家,应答率为100%,判断系数为0.94(0.8~1.0),熟悉程度为0.81(0.5~1.0),权威系数为0.87(0.75~1.0)。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专家认可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该干预方案,共持续八周,干预形式为每周进行一次60~90分钟的一对一、面对面干预。干预方案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立信任关系阶段,为期一周;第二阶段从外部保护因素出发,以“我有”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2.1发现我有”和“2.2感恩我有”两个主题;第三阶段从个体内部保护因素出发,以“我是”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3.1发掘优势”和“3.2利用优势”两个主题;第四阶段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以“我能”策略进行心理弹性核心训练,包含“4.1接纳压力”和“4.2缓解压力”两个主题;每个主题持续一周,第二、三、四阶段共为期六周;第五阶段为总结升华阶段,为期一周。3.第三部分干预研究的结果:(1)基线(T1)时纳入68位有自杀意念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其中64人完整参与干预课程并完成干预后(T2)的评估,流失率为5.88%;61人参与了干预后一个月(T3)的评估。流失样本与完成研究样本在各项基本特征和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及抑郁症状这些核心变量的得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随机分组后,34人进入干预组,34人进入对照组,基线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各项基本特征和自杀意念、心理弹性及抑郁症状这些核心变量的得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2)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自杀意念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杀意念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2.851,p=0.009)和T3(B=-2.025,p=0.046)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B=-4.387,p=0.004)和T3(B=-4.584,p=0.001)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和“T1到T3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1显着降低(均值差=-7.238,Cohen’s d=0.80),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依然显着低于T1(均值差=-6.598,Cohen’s d=0.75),但较 T2 时间点升高(均值差=0.640,Cohen’s d=0.06)。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1下降(均值差=-2.851,Cohen’s d=0.35),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也低于T1(均值差=-2.015,Cohen’s d=0.20),但T3时间点的自杀意念得分较T2时间点升高(均值差=0.836,Cohen’s d=0.16)。(3)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抑郁症状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症状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1.519,p=0.002)和T3(B=-1.168,p=0.027)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时间点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B=-2.003,p==0.004),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较T1显着降低(均值差=-3.522,Cohen’s d=0.71),T3时间点的抑郁症状也得分依然显着低于T1(均值差=-2.472,Cohen’s d=0.54)。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低于T1(均值差=-1.519,Cohen’s d=0.44),在T3时间点的抑郁症状得分也低于T1(均值差=-1.168,Cohen’s d=0.36)。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2时间点,干预组的抑郁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均值差=-2.768,Cohen’s d=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GEE分析干预方案对心理弹性的效果: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得分随时间均发生变化。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三个时间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弹性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T2(B=1.594,p<0.001)和T3(B=1.100,p=0.004)的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在T2和T3时间点均发生了显着变化;T2时间点(B=6.041,p<0.001)和T3时间点(B=5.399,p<0.001)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在“T1到T2时间点”和“T1到T3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均不同。估计边际均值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T2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较T1显着升高(均值差=7.635,Cohen’s d=0.79),T3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仍然显着高于T1(均值差=6.499,Cohen’sd=0.70),但较T2时间点有所下降(均值差=-1.136,Cohen’s d=0.13)。对照组在T2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T1(均值差=1.594,Cohen’s d=0.23),在T3时间点的心理弹性得分也高于T1(均值差=1.100,Cohen’s d=0.1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2和T3时间点,干预组的心理弹性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2:均值差=6.217,Cohen’s d=0.63;T3:均值差=5.575,Cohen’s d=0.62)。(5)采用GEE,依据Baron和Kenny的依次检验分析思路,验证干预方案是否以心理弹性为作用靶点,结果显示:1)在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的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后,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效应显着(B=-347,SE=0.099,95%CI=[-0.540,-0.154],p<0.001),而干预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即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不再显着(p=0.099),表明干预对自杀意念的效果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2)在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的GEE模型中加入心理弹性后,心理弹性对抑郁症状的效应显着(B=-0.292,SE=0.051,95%CI=[-0.393,-0.192],p<0.001),而干预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即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不再显着(p=0.691),表明干预对抑郁症状的效果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结论:1.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问题严峻,值得关注。2.心理弹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显着,且在关键性危险因素(躯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缓冲远端危险因素(躯体功能障碍)向近端危险因素(抑郁症状)继而向自杀意念的发展。3.基于心理弹性框架理论、“我有、我是、我能”的心理弹性干预策略和横断面研究的结果,构建了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采用专家函询法进行了修订,最终的干预方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4.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本研究构建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在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性,降低其自杀意念和减轻其自杀相关心理问题(抑郁症状)方面有显着效果,且干预对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的效果是由心理弹性的变化引起的,即干预以心理弹性为靶点,通过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弹性,降低其自杀意念并减轻其自杀相关心理问题(抑郁症状)。意义:1.本课题从探究自杀保护因素的视角出发,探讨心理弹性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从心理弹性视角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2.本研究将自杀预防的思路从控制危险因素转化为激发保护性因素,思考如何调动老年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力量去抗衡自杀意念,这拓展了老年人危机干预工作的内涵。3.本研究构建了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干预效果,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毅[5](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在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中,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做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必然选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性概述和分析,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涵盖科研独创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六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分为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个人、导师、课程与教学等六个因素。其次,通过在线及实地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S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背景信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三大板块,其中,个人背景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本科院校、是否跨专业以及读研动机。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其科研能力水平的主观评价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实践能力、科研独创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第二,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本科学校类型这四个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个人因素、导师因素、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环境都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是个人因素、课程与教学因素。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个人、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对策建议。
滕尔越[6](2020)在《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充满危机和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剧了工作岗位的波动,无论是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容易产生工作不安全感。由于上司和员工会在工作中进行频繁的人际交互,因此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可能会通过上司的决策或者行为传递给员工,由此扩大工作不安全感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组织行为领域将这种组织中高层级个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下行传递给低层级个体的现象称为涓滴效应。然而,当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涓滴效应传递给员工后,企业却很难设计出一套对所有员工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反而需要员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通过工作重塑来应对。所以,企业不仅需要明晰工作不安全感在上司与员工之间的涓滴效应机制,打破工作不安全感在上司和员工之间的传递,还要同时引导员工通过对组织有益的工作重塑应对工作不安全感。本研究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分配偏好理论、趋向-规避应对理论以及质性分析结果构建了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其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首先,本研究概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资源保存理论、分配偏好理论以及趋向-规避应对理论。其次,本研究利用质性分析方法,归纳了工作不安全感的应对方式,识别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动机路径,为本研究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提供理论框架。再次,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分配偏好理论构建了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模型,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和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以及成就导向和人际导向对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以及辱虐管理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揭示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边界条件。最后,本研究基于趋向-规避应对理论以及质性分析结果构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探讨趋向动机和规避动机作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安全氛围对趋向动机和规避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揭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影响不同类型工作重塑的路径选择条件。本研究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多时点上司-下属配对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研究。其中,参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75名员工共提供了299条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归纳分析,本研究归纳出了寻求支持、承担额外工作和扩大人际关系等13类工作不安全感的应对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和频数分析,本研究识别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并从促进积极事件发生的动机以及避免消极事件发生的动机两方面识别了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动机路径,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还分别在2个时点进行了上司-下属配对的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得356份上司-下属配对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首先检验了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上司工作不安全感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即上司和员工之间存在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2)上司工作不安全感能够通过增加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以及辱虐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3)上司的人际导向越强,辱虐管理在上司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弱。其次,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的研究方法检验了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心理安全氛围能增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促进型工作重塑的正向影响,并增强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防御型工作重塑的负向影响;(2)员工工作不安全感能通过提高趋向动机增加促进型工作重塑;(3)员工工作不安全感能通过提高规避动机增加防御型工作重塑;(4)心理安全氛围越高,趋向动机在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促进型工作重塑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和研究发现,本研究从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干预以及引导工作不安全感积极应对两个方面为企业和管理者提出工作不安全感管理以及促进员工工作重塑的策略建议。
马瑞林[7](2020)在《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就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健康现状来看,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为建设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知行不一,自我为中心,贪图安逸等问题。2019年10月,国务院在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育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培养积极的人格、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品质,体育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而早些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深刻的阐述了体育、知识、道德之间的关系。当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已被多数学者证实。而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还在探索中,且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但是两者的关系以定量研究也仅限于研究生,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所以本研究从大学本科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道德健康着笔,探究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预测关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设计了《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采用韦耀阳编制的《大学生道德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及其人格健康、社会适应、道德适应、积极信仰四个维度的预测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为29.2%,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总分为215,平均得分为144.77。(2)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方面,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r=0.304,P<0.05;职位是学生干部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为r=0.339,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三个维度与道德健康总体上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人格健康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P>0.05);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与社会适应、道德适应之间都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5)。(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回归系数B=0.415(Beta=0.202),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回归系数B=0.140(Beta=0.100),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的回归系数B=0.094(Beta=0.167),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的回归系数B=-0.103(Beta=-0.26),P=0.034。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的回归系数B=-0.077(Beta=-0.063),P=0.167。主要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在整体上不容乐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不足三成;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中共党员和是学生干部,这两个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显着,其虚拟化后可以作为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3)除了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各维度与道德健康及其它维度均相关性显着。(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有显着负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有显着正向影响。主要建议:(1)建议高校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引导学生建立小团体健身组织。(2)建议高校以校园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多开展群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3)建议学生增加体育投入,培养体育兴趣,把参加体育锻炼生活化。
王宁[8](2020)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文中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曾经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瞩目,但近些年来却暴露出压力上升和风险加大的迹象。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部分公司商誉减值幅度大且亏损严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说内部管理层制定的各项经营决策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那么管理层自身的能力和行为特征以及经营决策的具体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起点,研究管理者心理偏差如何通过投资行为影响公司财务困境。自信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的人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激励人们推动事物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主观上的努力往往会大大提升成功的概率。根据优胜劣汰的观点,自信的人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所以更具有生存的竞争优势。但是,当自信的人们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沉浸于自己自信、果断、高效的决策所带来的成就感,自我肯定的认知不断强化,最终形成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随着行为金融学的深入发展,研究者认为心理因素会阻碍决策者理性行事,导致实践中出现两个阻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障碍,一个存在于公司内部,是管理者由于认知缺陷和情感影响而犯下的错误所带来的成本或价值损失;一个存在于公司外部,源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行为错误。公司内部的行为障碍直接影响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决策执行的后果,从而出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影响财务困境的传导路径。本文首先在第2章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困境、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投资行为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其中重点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决策尤其是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财务困境成因的实证研究。此外,为配合后文关于中介效应研究假设的检验,对该问题涉及到的已有文献做必要梳理,为明确中介效应分析法对本文研究的适用性提供依据。第3章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重点讨论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公司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理性公司而言,过度自信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水平和营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财务困境,而投资机会、管理层持股会使财务健康状况恶化。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文章在稳健性检验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排除了管理层增持股票的其他潜在解释,包括内部消息、历史业绩、风险偏好和信号传递,证明该方法是稳健的。第4章从投资规模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之间的作用机理,具体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两个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当公司处于较为宽松的内外融资环境时,相对于理性公司而言,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但在融资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虽然获取资金的成本较高,但管理者自信投资项目未来的高收益足以弥补融资成本,且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可以确保高收益的实现,因而投资水平并未相应降低,没有呈现出显着的投资不足。其次,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相对于内部现金流上升的情况而言,内部现金流下降时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会变弱,即内部现金流下降并未带来投资规模相应下调,投资规模出现向下调整粘性,从而出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非对称现象,而该现象在融资约束环境下虽然变弱但仍然存在。最后,过度投资现象和投资规模向下调整粘性即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非对称现象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财务困境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5章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视角,从投资方向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理性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管理者更易选择多元化经营,且多元化经营程度更深,体现为过度自信管理者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概率更高、当年出现新增收入来源的可能性更大、经营涉及的行业数目更多、赫芬达尔指数更小、熵指数更大,总体显示出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扩张欲望。其次,相对于单一经营而言,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更易陷入财务困境,表现为行业数目越多、赫芬达尔指数越小、熵指数越大则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越高。为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文中对决策实施前后的不同时段进行区分,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证明相对于多元化决策实施之前的财务状况而言,上市公司在决策实施之后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再次,如果公司在进入样本期之前是单一经营的状态,那么相对于经验丰富的多元化经营公司而言,这种公司在首次实施多元化决策之后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更高,在重复经历中汲取经验的学习能力是不同多元化行为产生差异化影响的原因。第四,多元化经营决策尤其是单一公司多元化一次的行为,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财务困境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五,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多元化决策后陷入财务困境并至少持续三年,而理性管理者实施多元化决策后并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第6章选择并购决策的视角,从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管理者理性的公司而言,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更易选择并购活动,而且连续并购的可能性更大、并购活动更频繁。其次,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更易选择非相关并购、跨地域并购,在并购时更易选择现金支付,而且会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往往忽视非相关并购交易资源整合的难度以及跨地域并购伴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支付方式时不能充分考虑公司内部资源和所处市场环境,在确定交易金额时又夸大标的公司的潜在价值,从而不可避免的给出过度支付。再次,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的并购行为更易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最后,并购行为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关系中发挥的部分中介作用是显着的,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不恰当的并购行为间接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具体体现为非相关并购的中介效应、跨地域并购的中介效应、支付方式不当的中介效应和并购溢价过高中介效应。其中支付方式不当的中介效应体现为主并公司由于过高估计并购后资源整合带来的收益,在存有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用现金支付,进而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钟瑞[9](2020)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探讨其社会功能状况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当中各变量的关系,为后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诊复诊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CQ)、大五人格问卷(BFI-44)、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状况本研究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范围为18-60周岁,平均年龄为(35.34±10.64)岁。其中男性居多(62.9%);已婚(47.1%)与未婚(52.9%)相当;学历分布为初中及以下占29.8%、高中及中专占30.5%、大专及以上占39.7%;来自城市者(64.3%)居多;家庭经济以收支平衡者(65.4%)居多;就工作情况而言,全职者(44.5%)最多,半职者(33.4%)居中,无业、离职或退休者(22.1%)最少。疾病分型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多(42.3%):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18岁以上者为主(79.8%);病程≤5年者接近半数(42.6%);无诱因发病者占多数(81.6%);无精神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居多(83.8%);偶尔或有时参加社会活动者最多(62.9%);服药依从性方面,好者(45.6%)与差者(54.4%)大致相当。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在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上的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1~20分,平均得分为(8.17±4.25)分,按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的划分标准,社会功能正常患者为21人(7.7%),社会功能缺陷患者为251人(92.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精神分裂症分型、首次发病年龄、疾病病程、精神病家族史、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工作情况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正负性情绪、人格、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负性情绪呈现正相关(r=0.256,P<0.001),与人格中神经质呈正相关(r=0.159,P<0.01),与开放性、宜人性、外向性、尽责性均呈负相关(r=-0.168~-0.250,均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家庭关怀呈负相关(r=-0.409,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0.289~-0.337,均P<0.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各系统划分标准,将变量分别纳入各系统,其中微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性别、受教育水平、疾病分型、疾病病程、服药依从性、家族史、负性情绪、积极心理资本、大五人格;中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家庭支持、家庭关怀、婚姻状况;宏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工作情况、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其他支持、朋友支持。以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其中微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一层,中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二层、宏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三层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微观系统中,性别(β=-1.851,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疾病病程(β=0.536,P=0.029)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韧性(β=-0.199,P=0.001)、希望(β==0.186,P=0.007)对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性预测作用,乐观(β=0.136,P=0.023)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性预测作用,神经质(β=-0.139,P=0.020)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微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缺陷预测作用的解释量为33.3%。在中观系统内,家庭关怀(β=-0.35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中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7.1%。在宏观系统内,参加工作情况(β=0.757,P=0.009),社会活动参与情况(β=1.24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宏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4.7%。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较差或存在不同程度缺陷。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与情绪、积极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自我效能)、人格、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等因素具有相关性。3.微观系统中性别、病程、韧性、希望、乐观、神经质;中观系统中,家庭关怀;宏观系统中工作情况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多个因素均可不同程度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王菲[10](2020)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显着的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斗升,社会对高科技人才质量要求提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建设了国家文件中要求的心理教育咨询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管理教师,但没有满足学生本质的心理需求,心理危机事件依然频繁爆出。本文基于大学生直接迫切的现实需求,通过查阅现有资料、翻阅大量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在了解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基础上,选取山东D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学校心理管理的教师从组织设置、制度、队伍、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深度访谈,找到存在的问题,用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助于指导以山东D学院为例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解决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明确今后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外关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关于心理教育管理的研究现状。后面叙述了研究这个主题用到的四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文章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接下来介绍了研究用到的理论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现状,通过了解现状后进行深入调研,介绍了选取山东D学院作为案例调查的依据、调查设计和调查样本情况,分析了调查数据得到调查发现。第三章,通过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中存在保障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匮乏、宣传不到位、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学生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问题并结合理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有思想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水平影响、支持力度不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的六个方面的原因。文章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心理管理的经验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心理管理中可以借鉴国外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三条核心内容。第四部分为研究的对策。结合理论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从政府的角度,要引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推动管理队伍培训规范化;从学校角度,要逐步落实更新现代心理教育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家庭角度配合学校搞好管理,学习心理教育有关知识、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采用激励教养方式、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从辅导员角度,要对学生心理管理进行主动预防、干预和加大工作力度来增加教育职责。学生角度,大学生自身要培养吃苦抗压受挫能力、学会排遣消极情绪、加强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
二、试论当代秘书的积极心理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当代秘书的积极心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中小学生体育行为的问题分析 |
一、中小学生体育行为的问题审视 |
二、中小学生体育行为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二节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内涵与意义 |
一、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内涵阐析 |
二、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三、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基于COM-B理论的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二、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
三、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一、问卷调查情况与变量计算方法 |
二、数据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假设检验 |
第四章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现状考察与理性审视 |
第一节 中小学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现状考察 |
一、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比较分析 |
二、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的多群组分析 |
三、对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讨论及其对养成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理性审视 |
一、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对健康认识的发展嬗变 |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对健康追求的现实考量 |
三、中小学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课程价值 |
第五章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路径探蹊 |
第一节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理念引领 |
一、形成积极健康理念的基本要求 |
二、中小学生积极健康理念的行为转化 |
第二节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学校教育培养 |
一、开设注重认知与体验的体育课程—以逆向课程设计为例 |
二、创设优质、丰富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
第三节 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的社会协同支持 |
一、明确政府规划职能,加强协同支持力度 |
二、创设宜居社区环境,营造协同支持氛围 |
三、加强体育组织参与,提升协同支持水平 |
四、建设家庭与同伴支持网,提高协同支持效能 |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建设性新闻 |
二、中国范式 |
三、新闻生产 |
四、正面报道 |
五、积极心理学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建设性新闻”研究综述 |
二、“新闻生产”研究综述 |
三、新闻传播学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二、舆论学 |
三、中国思想文化 |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核心理念 |
一、坚持党性原则 |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 |
三、解决问题导向,社会效益为首 |
四、正面报道引导舆论 |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实践基础 |
一、正面报道的成就 |
二、正面报道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最终目标 |
第三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表达特征 |
第一节 “新闻线索收集”环节的“建设性” |
一、搭建公共空间,组织公众对话 |
二、拓宽线索来源,注重包容多样 |
三、聚焦社会议题,关注公众需求 |
第二节 “新闻制作”环节的“建设性” |
一、党性原则 人民立场 |
二、正面宣传 积极情感 |
三、多元视角 多方对话 |
四、媒体公众 协同生产 |
第三节 “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 |
一、公信力: 信任建构 增强粘性 |
二、影响力: 全媒矩阵 融合互动 |
三、传播力: 技术加持 创新手段 |
四、引导力: 设置议程 舆论引导 |
第四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行动方向 |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 |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
二、“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 |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 |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
二、“建设性”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途径 |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 |
一、中国故事的内涵 |
二、“建设性”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现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深度访谈的具体内容 |
附录2: 相关疫情报道案例 |
附录3: 图表汇总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亟待关注 |
1.1.2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障碍、抑郁与自杀意念 |
1.1.3 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 |
1.1.4 提高心理弹性是养老机构自杀防控的重要举措和趋势所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 自杀意念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的流行病学及干预研究概述 |
2.1.3 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与自杀的关系 |
2.1.4 自杀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弹性干预在自杀防控中的应用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杀意念的发展精神病理模型 |
2.2.2 心理弹性的调节模型 |
2.2.3 心理弹性框架理论 |
2.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2.4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及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设计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变量与工具 |
3.1.4 统计方法 |
3.1.5 质量控制 |
3.1.6 伦理说明 |
3.2 研究结果 |
3.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2 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躯体功能、抑郁症状与心理弹性水平 |
3.2.3 有或无自杀意念的研究对象在各项资料上的差异 |
3.2.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3.2.5 心理弹性对自杀意念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3.3 讨论 |
3.3.1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杀意念现状 |
3.3.2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障碍、抑郁症状与心理弹性水平 |
3.3.3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
3.3.4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弹对自杀意念的保护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构建 |
4.1 研究方法 |
4.1.1 干预方案的构建——文献回顾与头脑风暴法 |
4.1.2 干预方案的修订——专家函询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干预方案初稿 |
4.2.2 函询结果 |
4.2.3 确定正式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 |
4.3 讨论 |
4.3.1 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
4.3.2 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效果评价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设计 |
5.1.2 研究对象 |
5.1.3 样本量计算 |
5.1.4 研究过程 |
5.1.5 评估变量与工具 |
5.1.6 伦理考虑 |
5.1.7 统计分析 |
5.1.8 质量控制 |
5.2 研究结果 |
5.2.1 研究对象的流失情况 |
5.2.2 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 |
5.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各变量得分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5.2.4 心理弹性干预方案的效果检测和靶点验证 |
5.2.5 干预对象的依从性及其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干预方案的效果和作用靶点 |
5.3.2 干预效果的持续性 |
5.3.3 研究对象的流失率与依从性 |
5.3.4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
5.3.5 对养老机构心理护理的启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性、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6.2.1 创新性 |
6.2.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PaperⅠ |
Paper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研能力 |
2.1.2 硕士研究生 |
2.1.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 |
2.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
2.2.1 构成要素 |
2.2.2 影响因素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力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4.1 调查对象 |
3.4.2 问卷的编制 |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4.1.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4.1.2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
4.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4.2.1 总体现状 |
4.2.2 各维度的具体现状 |
4.2.3 不同背景变量下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
4.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 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个人方面 |
5.2.2 教育管理方面 |
5.2.3 课程与教学方面 |
5.2.4 科研环境方面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现状 |
1.3.2 涓滴效应研究现状 |
1.3.3 工作重塑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质性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保存理论 |
2.1.2 分配偏好理论 |
2.1.3 趋向-规避应对理论 |
2.2 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归纳分析 |
2.2.1 样本描述 |
2.2.2 归纳分析及文本编码 |
2.2.3 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的类别及含义 |
2.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路径识别 |
2.3.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 |
2.3.2 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重塑的路径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3.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3.1.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 |
3.1.2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
3.1.3 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
3.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3.2.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 |
3.2.2 心理安全氛围的调节作用 |
3.2.3 趋向动机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
3.2.4 规避动机的中介作用及路径选择 |
3.3 研究模型及研究设计 |
3.3.1 研究模型 |
3.3.2 研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路径检验 |
4.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检验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1.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4.1.4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检验 |
4.2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获取路径检验 |
4.2.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获取路径模型 |
4.2.2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中介作用检验 |
4.2.3 成就导向对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
4.3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保存路径检验 |
4.3.1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资源保存路径模型 |
4.3.2 辱虐管理的中介作用检验 |
4.3.3 人际导向对辱虐管理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路径检验 |
5.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边界条件检验 |
5.1.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模型 |
5.1.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情景实验设计 |
5.1.4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实验检验 |
5.2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趋向动机路径检验 |
5.2.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趋向动机路径模型 |
5.2.2 趋向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2.3 心理安全氛围对趋向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
5.3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规避动机路径检验 |
5.3.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规避动机路径模型 |
5.3.2 规避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3.3 心理安全氛围对规避动机中介作用的调节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及策略建议 |
6.1 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影响的结果讨论 |
6.1.1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影响的质性分析结果讨论 |
6.1.2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
6.1.3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讨论 |
6.1.4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路径及边界条件讨论 |
6.1.5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及边界条件的讨论 |
6.1.6 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重塑的影响路径及边界条件讨论 |
6.2 工作不安全感涓滴效应的干预策略 |
6.2.1 削弱上司的工作不安全感 |
6.2.2 达成资源分配共识 |
6.2.3 增强上司的自我控制 |
6.3 引导工作不安全感积极应对的策略 |
6.3.1 增强员工趋向动机 |
6.3.2 培养心理安全氛围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I |
附录II |
附录III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
2.1.1 体育锻炼行为概念 |
2.1.2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
2.2 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
2.2.1 道德健康的概念 |
2.2.2 道德健康的研究现状 |
2.3 体育领域与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锻炼选择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2 锻炼投入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3 锻炼坚持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4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3 研究被试 |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
4.4.1 体育锻炼行为问卷 |
4.4.2 道德健康问卷 |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分析 |
5.1.2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1 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分析 |
5.2.2 大学生道德健康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3.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3.2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1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2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3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4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
5.4.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
5.4.9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的回归分析 |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
6 讨论 |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的讨论 |
6.1.2 大学生体育锻炼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2.1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讨论 |
6.2.2 大学生道德健康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回归的讨论 |
6.3.1 锻炼选择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2 锻炼投入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3 锻炼坚持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4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回归的讨论 |
6.3.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回归的讨论 |
6.3.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回归的讨论 |
6.3.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回归的讨论 |
6.3.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回归的讨论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 |
2.1.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 |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 |
2.1.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他决策 |
2.2 财务困境 |
2.2.1 财务困境理论 |
2.2.2 财务困境成因实证研究 |
2.3 中介效应 |
2.3.1 中介效应及其应用 |
2.3.2 中介效应分析法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2.3.3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2.3.4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
2.4 文献评述 |
2.4.1 指标选取问题 |
2.4.2 过度自信的双重效应 |
2.4.3 过度自信与财务困境 |
第3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财务困境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3 研究设计 |
3.3.1 模型设定 |
3.3.2 变量选取 |
3.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3.4 实证检验 |
3.4.1 描述性统计 |
3.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3.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过度自信度量方法的适用性 |
3.5.2 其他度量过度自信的方法 |
3.5.3 样本自选择偏误问题 |
3.6 基本结论 |
第4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规模与公司财务困境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 |
4.2.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
4.2.3 投资规模中介效应 |
4.3 研究设计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 实证检验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稳健性分析 |
4.5.1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适用性 |
4.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6 基本结论 |
第5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决策 |
5.2.2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2.3 多元化经营中介效应 |
5.3 研究设计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取 |
5.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5.4 实证检验 |
5.4.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决策 |
5.4.2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财务困境 |
5.4.3 多元化经营中介效应 |
5.4.4 进一步分析:多元化经营导致财务困境的持续时间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归核化 |
5.5.2 过度自信管理者归核化后的财务状况 |
5.6 基本结论 |
附表 |
第6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决策与公司财务困境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 |
6.2.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行为特征 |
6.2.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主并公司财务困境 |
6.2.4 并购行为中介效应 |
6.3 研究设计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 实证检验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基本结论 |
附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功能的概述 |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的研究 |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 |
2.4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伦理考虑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 |
4.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差异分析 |
4.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 |
5.2 微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3 中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4 宏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建本科院校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系统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及调查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现状 |
一、组织结构现状 |
二、管理制度现状 |
三、管理模式现状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调查发现 |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的心理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保障体系不完善 |
二、制度不健全 |
三、专业人员匮乏 |
四、宣传不到位 |
五、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 |
六、学生认识不足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思想认识不清晰 |
二、缺乏顶层设计 |
三、经费投入不足 |
四、师资水平影响 |
五、支持力度不足 |
六、社会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国外心理教育管理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大学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柔性管理的发展模式 |
二、行业驱动的专业化 |
三、综合性的服务范围 |
四、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 |
第二节 日本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目标的明确性 |
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 |
第三节 借鉴国外经验启示 |
一、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 |
二、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 |
三、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
第五章 完善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政府积极引导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二、加大心理健康资金投入 |
三、推进队伍培训规范化 |
第二节 学校逐步落实 |
一、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观 |
二、加强顶层设计 |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家庭积极配合 |
一、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 |
三、运用恰当的激励教养方式 |
四、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
第四节 辅导员加强职责 |
一、主动预防 |
二、积极干预 |
三、加大工作力度 |
第五节 学生加强管理 |
一、培养吃苦受挫能力 |
二、积极排遣消极情绪 |
三、提高自身认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四、试论当代秘书的积极心理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积极健康体育行为养成研究[D]. 孟晓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朝鲜族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D]. 于雯静. 延边大学, 2021
- [3]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王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4]以心理弹性为焦点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干预研究[D]. 张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周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工作不安全感的涓滴效应及对工作重塑的影响研究[D]. 滕尔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D]. 马瑞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行为与公司财务困境[D]. 王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9]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D]. 钟瑞. 山东大学, 2020(12)
- [10]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D]. 王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