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标,徐哲[1](2021)在《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的研究意义,基于系统论的视觉,并分析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铁峰,黄长伟[2](2021)在《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助力大学人才培养的服务路径。
李林[3](2021)在《高校图书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然而仅仅在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帮助下还难以实现,需要在高校图书馆等学校各个部门的帮助下完成。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精神所在地,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占据明显的优势。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充分发挥管理服务措施优化的作用,加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使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更加顺利,不断为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李亚京[4](2021)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文中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今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其信息素养的教育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应肩负起教育的重担。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年发文量、研究团体、期刊分布和研究热点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正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研究者合作不够紧密,研究领域较窄,最后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赵雪岩[6](2020)在《论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中认为本科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法,在对本科人才内涵及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的文化传承、综合素质提高等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实现策略,即增强本科人才培养的服务意识,将学习支持服务上升到战略层面,育人理念与专业服务密切结合,加强图书馆与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周朝晖[7](2019)在《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对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备的优势,对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评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从解放思想重视图书馆重要性、加强管理提高图书馆人才培养效率及发挥优势提升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水平等途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贡献度。
陈润平[8](2018)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文中指出图书馆是高校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逐步实现科学化的建设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下,高校的教育目标逐渐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迈进。本文立足于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策,以突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刘莉[9](2017)在《图书馆学科服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民办高校将人才培养的重点转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这对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图书馆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服务水平是增强图书馆应用人才培养服务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柴雯[10](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现状 |
2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意义 |
2.1 有利于突出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
2.2 有助于学校决策者重视图书馆并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 |
2.3 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员参与度与提升图书馆话语权 |
3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要素分析 |
3.1 目的要素 |
3.2 中心要素 |
3.3 人员组织要素 |
3.4 内容要素 |
3.5 路径要素 |
4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4.1 融合信息素养教育和通识教育 |
4.2 整合知识获取方式 |
4.3 培育实践能力 |
5 结束语 |
(2)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1.1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
1.2 图书馆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
1.3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4 图书馆可以为MOOC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 |
1.5 图书馆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育科研文化 |
1.6 嵌入式教学服务是图书馆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 |
2 图书馆服务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服务路径 |
2.1 加强以教学参考书为主的教学资源建设,提供课程资源等的学习支持服务 |
2.2 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
2.2.1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高校信息素养大赛。 |
2.2.2 重视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工作。 |
2.2.3 丰富信息素养系列讲座内容,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
2.2.4 创新《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手段。 |
2.3 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途径 |
2.4 构建基于MOOC资源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
2.5 建设创客空间为大学生成才就业搭建平台 |
2.6 坚持线上线下协同促进的嵌入式教学方式 |
3 结束语 |
(4)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数据分析 |
2.1 年发文量分析 |
2.2 发文作者分析 |
2.3 期刊来源分析 |
2.4 研究热点分析 |
2.4.1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证调研 |
2.4.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 |
2.4.3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
2.4.4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
2.5 研究趋势分析 |
2.5.1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
2.5.2 信息素养教育的多元化 |
3 结语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论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本科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
二、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三、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策略 |
1. 增强本科人才培养的服务意识。 |
2. 将学习支持服务上升到战略层面。 |
3. 育人理念与专业服务密切结合。 |
4. 加强沟通与协调,促进与校内各部门间的合作。 |
结语 |
(7)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对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1.1 高校图书馆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
1.2 科学技术发展拓展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平台 |
2 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备的优势 |
2.1 文献资源优势 |
2.2 现代化技术优势 |
2.3 高素质人才优势 |
3 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评价分析 |
3.1 高校图书馆培养人才思想品德素质的贡献度 |
3.2 高校图书馆培养人才文化素质的贡献度 |
3.3 高校图书馆培养人才业务素质的贡献度 |
3.4 高校图书馆培养人才心理素质的贡献度 |
4 图书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度的途径 |
4.1 解放思想, 重视图书馆的重要性 |
4.2 加强管理, 提高图书馆人才培养效率 |
4.3 发挥优势, 提升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水平 |
5 结语 |
(8)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
(一) 图书馆信息资源获取缺乏准确性和高效性 |
(二) 现存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在滞后性 |
(三) 信息服务缺乏专业性和完善性 |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应用 |
(一) 发掘现有资源, 提升服务质量 |
1. 优化图书馆内文献资源, 适当调整藏书结构 |
2. 加强图书馆内服务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 |
3. 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提升服务质量 |
(二) 强化“第二课堂”功能, 营造创新氛围 |
三、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
(9)图书馆学科服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
二、图书馆学科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
1. 信息网络优势 |
2. 地域优势 |
3. 应用型人才服务优势 |
三、图书馆学科服务于应用人才培养策略 |
1. 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导 |
2. 加强移动学科服务建设 |
3. 与学校实验教学相联系 |
4. 加强学科资源整合 |
(10)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 张志标,徐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22)
- [2]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服务路径研究[J]. 铁峰,黄长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1)
- [3]高校图书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A]. 李林. 2021年创新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文), 2021
- [4]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李亚京. 江苏科技信息, 2021(11)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论高校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赵雪岩.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3)
- [7]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评价研究[J]. 周朝晖.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05)
- [8]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 陈润平.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9]图书馆学科服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 刘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0]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