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纳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施泰纳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冯伟,王强,宋宝健,朱丹江[1](2018)在《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的尺骨鹰嘴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urphy等人提出的鹰嘴骨折评分系统对患儿进行评分,临床评估共15分(包括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3个方面),影像学评估4分。总分>18分为优秀,17分为良好,16分为一般,<16分为差。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16±6.15)个月。根据Murphy评分标准,平均疼痛评分(4.86±0.35)分,功能评分(5.00±0.00)分,运动范围评分(4.86±0.35)分,影像学评分(4.00±0.00分),平均总分(18.73±0.69)分。随访结果优秀26例,良4例,一般0例,差0例。随访结果优秀的病例中,22例为单纯尺骨鹰嘴骨折,其中1例伴桡骨颈骨折,3例伴肱骨外髁骨折。随访结果良的病例中,3例伴桡骨颈骨折,1例伴肱骨外髁骨折。结论应用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具有骨骺损伤小、固定效果可靠、皮肤刺激小、费用低廉、术后可早期活动、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王众[2](2013)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及单纯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以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优势,从而指导该类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2例,对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治疗方案,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2.3岁;对照组采取单纯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0.3岁;两组均为同一术者实施手术,术前均行前后位、穿胸位以及CT+三维重建检查。纳入该研究的患者全部为存在移位的闭合性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骨折四部分分类(Neer分类),其中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28例、四部分骨折22例。纳入标准已排除Neer分类一部分骨折、既往肱骨近端骨折病史、病理性骨折以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全身性疾病。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术前分型、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SF-36QOL评估、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其中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均数的两两比较用LSD法,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Neer分型和术中平均出血量(131.2±25.2mlVS202.1±16.3m1)、手术时间(56.8±8.3minVS91.5±±6.2min)、住院时间(9.6±2.1dVS14.2±±1.6d)、术后功能锻炼时间(11.0±5.4dVS20.0±±3.6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显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32%,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5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时间为10.5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都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6~18周,平均12周;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吸收时间为8-14周,平均11周;术后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90%。对照组3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现象,骨折愈合率为85.0%,愈合时间在16-24周之间,平均为20周;1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6.11%。可见,观察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F-36QOL评估以及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各个时期评估中,研究组三项评估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种手术方法负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极限载荷相比,P=0.238>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应位移相比较,差异较明显,P=0.022<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进行治疗,可以使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及愈合时间都得到明显的缩短,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二次手术率,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申良[3](2012)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愈率。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且均获完整随访的3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8岁,左侧24例,右侧15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Ⅲ型20例、Ⅳ型19例。术前进行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评估,确定手术的时机;术中注意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的保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9例患者,优23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是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仔细操作、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练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

高博[4](2011)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愈率。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且均获完整随访的4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57.2岁,左侧21例,右侧21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Ⅱ型16例、Ⅲ型20例、Ⅳ型6例。术前进行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评估,确定手术的时机;术中注意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的保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优2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仔细操作、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练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

陈烁[5](2009)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文中指出目的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的病人,骨折压缩后继发大量骨缺损,是内固定失败及骨折再移位的潜在因素。根据肱骨近端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不同,针对性选择内固定方法,配合锁定内固定器材的使用,减少了内固定断裂可能,增强松质骨固定的效果。本文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采取LPHP治疗19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全部采用ORIF,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65~79岁,平均72.0岁。左侧3例,右侧16例。交通事故伤10例,骑车跌伤3例,走路跌伤6例,合并有肩关节脱位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10天,平均7.5天;根据Neer分类:3部分骨折11例,4部分骨折8例。其中糖尿病7例,肺部感染2例,高血压16例,脑梗塞3例。结果19例肱骨近端骨折平均手术时间81分钟(60~180分钟)。术后X线示骨折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全部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4个月。无l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全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8~16周)。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总分100分:主观指标上疼痛占15分,22日常活动能力占20分;客观指标上肩关节活动范围占40分,肌力占25分。本组病例其中功能优9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89.5%。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尤其是老年病例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MIPPO技术和锁定接骨板的应用提高了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也解决了几种内固定物所出现的问题,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严立[6](2008)在《肱骨近端解剖学观察和骨折内固定选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肱骨头标本进行观察、测量和数学模型的描述,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提供参考依据;并分析AO“T”型钢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Humeral Plate,LPHP)以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取20只防腐完整肱骨标本对肱骨头进行①MSCT断层扫描②用游标卡尺进行肱骨头上下径和前后径的测量③对肱骨头的特征外形进行记录④运用数学运算求出肱骨头关节面的几何模型方程。回顾性调查本院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O“T”型钢板内固定20例,LPHP内固定16例,克氏针内固定10例,总结分析三种内固定疗效及优缺点。疗效评价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对平均手术时间(mean operating time,MOT),平均术中出血量(mean bleeding volum,MBV),平均骨折愈合时间(mean healing time,MHT)进行SNK-q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优良率采用x2(Chi-square)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肱骨头关节面为上下两个半椭球体构成,椭球体三个轴参数中,上、下两个半椭球体共两个半轴参数,而另一个轴参数是下椭半球大于上椭半球。(2)AO“T”型钢板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mean operating time,MOT)130min(11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mean bleeding volum,MBV)120ml(50-1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mean healing time,MHT)14weeks(12-16weeks),1例1个月后钢板螺钉松动,重新调整螺钉后骨折愈合。1例2年后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后3年予以肩关节置换术。本组优1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并发症发生率10%。。(3)LPHP(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组平均手术时间100min(90min-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ml(50ml-12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weeks(9-24weeks),1例1年后出现肱骨骨头缺血性坏死。本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无差,优良率93.8%,并发症发生率6.3%。(4)克氏针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min-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ml(50-1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weeks(8-12weeks)。2例在2周后克氏针发生滑脱,重新调整针体位置后,骨折愈合;1例畸形愈合,重新开放复位接骨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2例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本组优4例,良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50%,并发症发生率50%。(5)平均手术时间比较:AO“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组十分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固定组均少于前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6)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AO“T”型钢板固定组多于LPHP组和克氏针内固定组,克氏针内固定组均少于其他两组,三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均有p<0.05。(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AO“T”型钢板固定组长于LPHP组和克氏针内固定组,克氏针内固定组短于其他两组,三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均有p<0.05。(8)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O“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组十分接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克氏针内固定组均高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9)优良率比较:AO“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十分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内固定组均低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肱骨头关节面为椭圆形半球面,其上下径大于前后径。上端钝园下端稍尖,解剖颈球面边缘形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该结果为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骨折手术复位中,如何判断游离的肱骨头方向、位置提供解剖学依据;(2)LPHP内固定和AO“T”型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PHP术后功能恢复更具优势。(3)交叉克氏钢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骨近端骨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优良率较低。

王小建,孙玉明[7](2008)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文中指出

海国栋[8](2007)在《张力带在骨科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丁敬邦[9](2007)在《三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AO T型钢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以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O T型钢板内固定20例,LPHP内固定16例,克氏针内固定10例,总结分析三种内固定疗效及优缺点。疗效评价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对平均手术时间(mean operating time,MOT),平均术中出血量(mean bleeding volum,MBV),平均骨折愈合时间(mean healing time,MHT)进行SNK-q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优良率采用x2(Chi-Square)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O T型钢板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mean operating time,MOT)130min(110~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mean bleeding volum,MBV)120ml(50ml~15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mean healing time,MHT)14weeks(12~16weeks),1例1个月后钢板螺钉松动,重新调整螺钉后骨折愈合。1例2年后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后3年予以肩关节置换术.本组优1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并发症发生率10%。(2)LPI-IP(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组平均手术时间100min(90min~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ml(50ml~12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weeks(9~24weeks),1例1年后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本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无差,优良率93.8%,并发症发生率6.3%。(3)克氏针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min~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ml(50~1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weeks(8~12weeks)。2例在2周后克氏针发生滑脱,重新调整针体位置后,骨折愈合;1例畸形愈合,重新开放复位截骨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2例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本组优4例,良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50%,并发症发生率50%。(4)平均手术时间比较:AO 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组十分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固定组均少于前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AO T型钢板固定组多于LPHP组和克氏针内固定组,克氏针内固定组均少于其他两组,三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均有P<0.05。(6)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AO T型钢板固定组长于LPHP组和克氏针内固定组,克氏针内固定组短于其他两组,三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均有P<0.05。(7)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O 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组十分接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克氏针内固定组均高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8)优良率比较:AO T型钢板固定组与LPHP组十分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内固定组均低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LPHP内固定和AO T型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PHP术后功能恢复更具优势。(2)交叉克氏钢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优良率较低。

孙雷锋[10](2007)在《人工肱骨头置换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中老年人不稳定的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近期康复情况,评价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优势,为中老年人不稳定的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探索出一条较为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一个无痛的肩关节,恢复患肩的功能。方法:本文文献研究部分系统阐述了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解剖、发病率、年龄因素以及发病机制等,着重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分型以及国内外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临床研究部分收集了2005~2006年收治的26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病例,将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1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保守治疗。设观察时点为手术后第1天、7天、14天、1月、2月、3月、6月,观察病人在术后观察时点患肢的恢复情况,参照评分标准予以打分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中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手术可尽快减轻疼痛,避免了内固定松动不牢和肱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功能恢复也令人满意,是一条合理可行的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结果:疼痛比较在治疗后第7天、14天、1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疼痛缓解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功能比较在手术后第7天、14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功能恢复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活动度比较在手术后第14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活动度恢复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在手术后第7天、14天、1月、2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总体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骨折后行人工肱骨头置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可使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中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二、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
        2.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与分类方法:
        3.随访和治疗效果评价:
    二、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2)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次
前言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过程基本情况等对比
    2.2 两组手术疗效对比
    2.3 两组手术前、后功能和能力评估对比
    2.4 术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2.5 骨折远近端滑移实验对比
    2.6 两组骨折治疗前后的X光片、手术切口比较
    2.7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基本情况
    3.2 治疗机理
    3.3 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优势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标准
        (二)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四、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六、结果
讨论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疾病特点探讨
    二、肩关节周围的血供
    三、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受伤机制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二)手术治疗
    五、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六、术后功能锻炼
    七、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 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4)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选择标准
        (二) 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四、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六、结果
讨论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疾病特点
    二、肩关节的血供
    三、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一)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
        (二) 手术治疗
    四、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五、术后功能锻炼
    六、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5)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应用解剖
    二、损伤机制
    三、分类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五、治疗
    六、功能评价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的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术中注重事项
        2.3 术后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4.1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特点
        4.2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4.3 锁定接骨板的治疗优势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肱骨近端解剖学观察和骨折内固定选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英文缩略名词表
四.前言
五.正文
    第一部分 肱骨近端解剖学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的分类
        材料与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内固定选择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六.综述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现状
七.致谢

(7)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术治疗
2 术后康复锻炼
3 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因素

(9)三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3 随访、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4.1 AO T型钢板内固定术
    4.2 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LPHP)
    4.3 克氏针内固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10)人工肱骨头置换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部分
    一、肱骨近端解剖
    二、发病率
    三、年龄因素
    四、受伤机制
    五、骨折分类
    六、损伤的评价
    七、骨折生物力学
    八、治疗方法回顾
    九、功能锻炼
    十、并发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一、研究目的
    二、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三、医学设计方案
    四、数据分析
    五、结果
    六、讨论
    七、问题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克氏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J]. 冯伟,王强,宋宝健,朱丹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8(05)
  • [2]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D]. 王众. 浙江大学, 2013(S2)
  • [3]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D]. 申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4]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D]. 高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5]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D]. 陈烁. 第四军医大学, 2009(12)
  • [6]肱骨近端解剖学观察和骨折内固定选择探讨[D]. 严立. 湖北中医学院, 2008(10)
  • [7]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 王小建,孙玉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 [8]张力带在骨科应用[J]. 海国栋.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08)
  • [9]三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D]. 丁敬邦. 中南大学, 2007(06)
  • [10]人工肱骨头置换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D]. 孙雷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施泰纳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