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好方法 学得更精彩(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平[1](2021)在《真思有度,真学有得——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随笔》文中研究指明践行深度学习理念,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引领学生读书,聚焦真问题,经历真探究,分享真收获,让学生的思维见深度、攀高度、显广度。真思有所得,真学有成效。
张南英[2](2021)在《“爱种子”教学模式下构建学习共同体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共同体模式是"爱种子"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锻炼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探索意识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学生在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发展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激发课堂的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高效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和提升了综合素质。
文江娴[3](2021)在《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理市A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学习的关键就是学会阅读,如果一个人真正学会了阅读,就是学会了学习。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阅读能力极其重要。但是在小学语文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改革教学的背景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在课堂上得到落实、阅读兴趣薄弱和达不到教学目标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所查阅的文献,有学者提出:若在阅读教学中把思维导图应用得当,就能够使一些不好的现状有所改善。当前,新课程基本理念转变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更高要求,并提出要培养出学生最缺乏的创新意识,而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思维性可视化的学习辅助工具,这给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创建了新的契机。本论文将聚焦于小学的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以大理市A小学为例,研究对象选取五、六年级的学生及教师,从绪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实验研究、成效分析和优化建议五部分进行论述。首先,笔者对学生采用调查法、对教师采用访谈法,先作出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然后对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运用情况作了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为后期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实验研究和定期阅读测试,笔者收集了实验中的数据,对各类数据分析后,总结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归纳主要内容和掌握重难点的效果;在两轮实验研究后,对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进行了实验的成效分析:小学生前后两次阅读成绩存在显着差异,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有所加强。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对成绩等各方面是有效果的,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乐趣,还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最后,根据实验和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思维导图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优化建议。对于笔者的研究,希望能推广思维导图这一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思维导图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为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提供途径,给一线教师展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黄莹莹[4](2021)在《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园户外泥水区活动是幼儿与自然互动,进行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的重要场所。由于幼儿生活环境的变化,家长和教师缺乏对玩泥的正确认知,幼儿的玩泥活动呈现疏离自然的倾向,并且忽视对自然泥材的运用,导致幼儿缺少与自然泥材接触的机会,无法在完整的游戏历程中积累游戏经验,教师对于幼儿泥水区活动的解读也存在困惑。基于此,研究确定了四个目的:第一,通过研究帮助教师厘清户外泥水区的课程价值,提升教师对泥水区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和解读;第二,通过现状研究把握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的现实情况;第三,通过环境优化研究,呈现出符合幼儿期待的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支持幼儿的学习发展;第四,提出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优化的可操作性建议。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了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的课程价值是什么?第二,幼儿园户外泥水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哪些问题?第三,如何基于儿童视角进行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的环境优化?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对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进行优化。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考察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现状问题阶段,主要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幼儿对于泥水区的看法时,主要运用马赛克方法中自主摄影、自主绘画、投票、图书制作和幻灯片等5种参与式工具与幼儿交流讨论,具体为针对泥水区环境现状问题,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年龄阶段的10名幼儿作为研究参与者,通过各种参与式工具请幼儿表达对泥水区环境的喜欢、不喜欢和期待等看法。旨在充分让幼儿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倾听幼儿的声音并且分析、提炼出幼儿对于泥水区的看法和期待,为环境优化做准备。访谈的数据经过阅读原始资料、登录与寻找“本土概念”和资料的系统化等三个步骤处理,并且由三位不同编码者对全部的资料进行编码,比对三个编码结果,讨论存在偏差的编码数据,采用达成一致的编码数据,形成最终的编码结果。发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环境创设过程中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第二,泥水区功能分区和材料投放未能满足幼儿泥塑和科学探索的活动需求;第三,泥水区的师幼互动和规则限制幼儿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基于泥水区环境的现实状况,采取行动研究针对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环境优化,以提升环境质量。第一轮行动中,聚焦改善功能分区布局和塑形材料不足满足幼儿塑形活动需求支持表现与创造。首先,行动研究小组商讨后计划幼儿参与泥水区各个功能分区的空间规划并且添置材料;其次,进行“倾听幼儿需求增设操作台、展示柜并且丰富材料”的行动优化环境,并且进行幼儿与教师活动的考察;最后,反思得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泥水区的操作台摆放限制幼儿活动,展示区作品展示杂乱,清洗区空间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部分材料投放引起幼儿争抢行为,材料收纳未能干湿分离。第二轮行动中,优化功能分区布局和开放性材料投放深化幼儿塑形活动体验支持问题解决。首先,行动研究小组商讨后计划教师与幼儿共同优化设置功能分区并且完善材料;其次,进行“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操作台摆放、优化展示规则并且完善材料”的行动优化环境,仍进行幼儿与教师活动的考察;最后,反思得出问题:教师对幼儿探索活动的能力需要提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其一,环境优化提升幼儿泥塑活动的完整性,促进“科艺整合”的学习;教师环境优化的观念与课程生成能力得到提升。其二,泥水区的空间设置、材料投放、活动规则和氛围是泥水区环境优化的关键。基于研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泥水区环境优化要多途径、全过程的理解幼儿的观点;第二,根据泥塑和科学探索的流程与需求规划泥水区的空间和材料;第三,教师提升支持幼儿泥塑活动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赵曼[5](2020)在《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只安排在初一与初二年级,且有些地区中招考试科目不含地理学科。地理学科课时少、不考试,因此部分教师与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教师缺乏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的关注,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敷衍了事。《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背景的推动下,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被持续地刷新。地理教学模式逐渐多元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地理漫画以自身具有的幽默性、内涵性等特性,可创新性地作为一种新奇的教学素材,融入地理教学,在满足初中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的基础上促进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时效性、生活化。漫画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盘活传统课堂知识,转变课堂教学关系,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分析能力。漫画辅助教学拓宽了教学思路,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受到师生欢迎的地理教学新方式。为实现漫画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的最佳教学效果,首先明确理解漫画与地理漫画的概念、运用类型与基本特征,明晰漫画教学以心理学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并基于文献分析、对一线地理教师与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发现并分析漫画与真实地理课堂教学结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在文献研究等理论研究的前提下,以开封市与新乡市三所中学初一、初二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针对漫画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相关问题,与10名初中一线地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以及教师访谈内容,分析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漫画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地理漫画选材单一,素材缺乏时效性、趣味性,典型性不足,与教学实际需要存在偏差;(2)解读过程不合理,教师对地理漫画的重视不够,解读浮于表面,面对漫画试题也是一带而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深入引导;(3)运用方式不规范,地理漫画教学缺乏一套完整的方法,且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漫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经过分析,引起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教师对地理漫画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无论从素材选取还是应用方面都缺乏创造性;(2)运用漫画进行地理教学设计难度较大,参考案例较少,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较高;(3)部分教师由于压力,职业意识倦怠,责任感不强。通过文献研究、借助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途径,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加以改进:(1)有效地选取漫画素材,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注重漫画素材的合理性、典型性与时效性;(2)合理地解读漫画素材,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漫画表意;带领学生进一步延伸,挖掘漫画深意;积极启迪学生,反思教学旨意;(3)科学地运用漫画素材:设画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用画分解重难点,化难为易;借画设疑,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以画结尾,升华课堂主题;创作漫画,提升学生能力。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论文立题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目前对漫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政治和物理等学科教学中,地理学科相关研究较少。把地理漫画这种新奇的素材与地理课堂教学融合起来,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拓宽了初中地理的教学思路。漫画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合,能够创新性地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提出的培养要求。希望通过研究深入漫画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丰富地理教学素材,推动地理教学方法的发展。
李泓彦[6](2019)在《小学语文情境习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是一门集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人文学科。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启发学生思维,规范语言表达形式,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小学作文是学生应用所学的字、词,通过主观思考,利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的所见、所闻、所思及所感,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词组造句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文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最终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从理念和实践上已经步入了误区,于是就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有了“天下文人是一抄,你抄我来我抄他”的怪像。有了“一凑篇幅、二抄他人、三套用技法”的“作文捷径”。有了“贫血”现象,“缺氧”现象,而且形式严峻,甚至好多孩子们作文题材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作文的语言也干瘪乏味的很,甚至结构技巧上非常雷同,出现了新八股文,出现了教师厌教、孩子们生怕写的尴尬局面,作文教学的怪圈就这样形成了。情境教学是一种基础新课程改革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熟知的事物为切入点,通过情境创设、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教学效率。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符合作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对情境教学在课堂演示、作文写作方法分析、纠正习作误区、学习作文方法、修改习作例文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具有教学实践价值的教学策略。
杜洋[7](2019)在《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2017年,高中新课标的颁布,明确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要辅以必要的直观手段和生活经验,在地理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突出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也为初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全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研究,明确了情境教学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核心素养和情境教学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创设面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创设,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遵循自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原则。以发展“地理核心素养”为落脚点,提出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是基础;与地理学科特色相结合,培养地理情感是归宿;与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丰富情境类型是重点;注重情境创设效果的评价,提升地理素养是目的;教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情境创设能力是关键;为教师营造轻松环境,具备情境创设的可能是前提六大情境创设策略。并结合教学案例,按照教学环节对如何创设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刘祎[8](2019)在《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小学操行评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小学生而言,一份顺应时代变化,全面反映其综合素质的操行评语对个人进步和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小学操行评语的现状,梳理与现在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契合的内容,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其背后的原因,提出优化操行评语的策略。本文以上海某区为点,选取3所学校,以2018年6月毕业的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抽取3个班级跨度为小学5年(2013年9月到2018年6月)的操行评语进行文本分析。利用人工与rostcm等软件结合的方式,在词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关注点比较。此外,联系相关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进行问卷和访谈,归纳影响操行评语撰写的因素。研究发现:现有小学生操行评语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与学习成绩相关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书写习惯等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相反,与学习成绩无关的卫生习惯、思维表现、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都会被教师淡化。教师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绝大部分的教师是凭借日常的观察和对学生的感觉去写评语,没有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长期跟踪性的资料积累,操行评语的形成过程由班主任“一支笔”包办代替。操行评语的书面表达还不够完善,教师在操行评语的措词上避重就轻,部分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与操行评语的实际要求存有距离,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优化策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评价观,要建立以综合素质为主体的管理机制,要加强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操行评语的过程指导。
张菲菲[9](2019)在《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较可以让教师整合课内外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鉴赏古诗词时有学习方向。本论文主要是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运用的方方面面举例,系统提出设计方向与策略,希望能给教师们一点古诗词比较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特别阐明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比较教学法进行了阐述,主要阐述了比较教学法的内涵,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三章主要论述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原则。第四章主要是论述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步骤和方法,包括比较目的的确定、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点的设计、比较范围的选择、比较方法的选用、比较能力的训练几个方面。第五章运用比较教学法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第一个例子采用一对一比较,比较了杜甫《登岳阳楼》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二个例子是一对多比较,运用比较教学法鉴赏李商隐《夜雨寄北》,包括字词、意象、写作手法等方面与其他诗词对比。
朱锐[10](2017)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今天,我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对现实的客观科学判断,科学发展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共同作用。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和革命的,充分蕴含着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辩证统一有机联合,实现这种联合能够更好地活学活用辩证法,走向成功。当前对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分别研究得都很多,而结合二者关系研究的不多,即使有相关研究,也是要么创新有余、批判不足,要么强调批判性思维忽视创新思维,更谈不上系统性,对如何真正实现创新让创新卓有成效研究得却很少,付诸实践也就很容易落空,不利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科学高明的做法应当是把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激发创新思维,才能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面前取得新胜利。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何在;二是在对二者关系分析中探索发挥二者辩证统一关系形成合力的实践价值指向和途径。力求达到的目标是让读了此论文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激发潜在的创新热情和批判意识;想创新的人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创新能力有思路。本论文选题立意高远起步却很踏实,论文的主体是独立的个体人。本论文整体脉络是从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两个概念出发,结合思维主体人的思维和行动两个层面展开逻辑论证,着眼于把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必须连接起来才能彰显科学思维的力量和效果。整个研究是站在一条主线上:反思过往、把握现实、开创未来。注重从思维主体内在、外在及二者结合的辩证分析中解决实际问题,向着实践价值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努力。厘清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内在关系逻辑,辨别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互作用过程及探索二者之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关系的作用,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本论文从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二者关系研究的实践价值指向、二者的关系界定与连接、探索二者连接之路共五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论文创新之处是在二者的连接之路的分析上有特色,论文从批判性思维入手研究创新的途径,力图用科学思维指导创新实践,破和立相结合,有利于运用辩证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着重于解决如何把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又不仅仅局限于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及二者关系的理论框架,而是和当前改革形势相结合进行分析,突出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紧密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思维方法论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找出一条科学的道路,为实现强国梦做贡献。在赋予本论文创新性,努力建构一个科学思维体系不断优化的同时激发了更高的研究热情,开拓了更大的研究空间。
二、运用好方法 学得更精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好方法 学得更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1)真思有度,真学有得——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随笔(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焦真问题,思见深度 |
二、经历真探究,思攀高度 |
1.巧用对阵画图,辨识马之脚力。 |
2.推演对阵顺序,感悟计策之妙。 |
3.品读孙膑之“看”,探寻智慧之源。 |
三、分享真收获,思有广度 |
(2)“爱种子”教学模式下构建学习共同体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优点 |
(一)、通过交流和应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
(二)、通过互助互帮,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
(三)、通过共同学习,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
二、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
(一)、合理分工,明确组内职责 |
(二)、借助学习任务单,进行有效合作 |
(三)、及时评价,有效学习 |
三、结语 |
(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理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阅读教学顺应了小学语文教材改革要求 |
(四)高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思维导图的应用特点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1.思维导图的起源 |
2.思维导图的概念 |
3.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1.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3.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 |
(三)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思维导图 |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三)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3.案例分析法 |
4.文献法 |
5.实验研究法 |
第一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
(一)研究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样本的选择 |
3.调查问卷的设计 |
4.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学实际效果及对阅读教学的感受 |
2.对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及使用频率 |
3.绘制思维导图的实际操作水平 |
4.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语文阅读的个人意愿 |
二、调查总结 |
第二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验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研究材料 |
1.实验教材内容 |
2.学生阅读水平相关测试试卷 |
3.实验后情况访谈表 |
(四)研究思路 |
1.教学准备阶段 |
2.研究执行阶段 |
3.总结反思阶段 |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教学准备 |
1.学情分析 |
2.设置教学过程模型 |
3.思维导图评价标准 |
(二)实验初期思维导图的课堂实施 |
1.教学内容选择 |
2.教学内容分析 |
3.实验初期的课堂实施过程——以《松鼠》为例 |
4.总结反思 |
(三)实验后期思维导图的课堂实施 |
1.教学内容选择 |
2.教学内容分析 |
3.实验后期的课堂实施过程——以《鸟的天堂》为例 |
4.总结反思 |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成效分析 |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情况的前后对比 |
(一)思维导图设计的前期与后期情况——以《太阳》为例 |
1.前期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
2.后期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
(二)前后期学生思维导图设计的变化 |
二、阅读成绩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 |
(一)阅读成绩数据收集和整理 |
1.前测成绩 |
2.后测成绩 |
(二)前后测阅读成绩分析 |
三、学生访谈整理与分析 |
(一)对阅读教学的感受 |
(二)学习思维导图的意愿 |
(三)思维导图运用范围及技巧掌握 |
(四)对思维导图的建议 |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 |
(一)帮助学生构建文本框架,建立知识体系 |
(二)帮助学生厘清文本脉络,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
(三)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关键字词,便于记忆阅读要点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建议 |
一、教师层面 |
(一)加强思维导图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阅读教学能力 |
1.增强理论知识,定期参加培训 |
2.教师主动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
(二)灵活运用导图功能,加强学生绘制训练 |
1.思维导图运用于备课环节 |
2.思维导图运用于预习环节 |
3.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环节 |
4.思维导图运用于复习环节 |
(三)培养阅读课后反思习惯,加强导图与阅读教学的联系 |
(四)在各阶段开发不同的思维导图使用形式 |
二、学生层面 |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应用频率 |
(二)扩大导图应用范围,把握操作技巧 |
(三)培养导图意识,提升阅读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户外泥水区活动呈现逐渐疏离自然的倾向 |
二、户外泥水区活动教师过于关注幼儿造型技巧与知识获得 |
三、户外泥水区活动的片段化导致幼儿经验建构完整性的缺失 |
四、户外泥水区活动组织与实施忽视幼儿的游戏意愿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研究促进教师转变对幼儿泥水区活动的“预设”观念 |
二、研究促进幼儿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学习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泥水区活动教师注重幼儿物化作品的造型技巧而忽视审美心理意向 |
二、泥水区活动促进幼儿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的整合学习 |
三、泥水区环境创设逐渐满足幼儿泥塑创作和科学探索活动 |
第五节 研究问题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范式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第一章 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的课程价值阐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泥水区活动组织与实施促进幼儿艺术和科学多重经验的发展 |
一、幼儿参与泥水区活动促进审美感知与审美表达的发展 |
二、幼儿泥塑活动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
第二节 泥水区活动组织与实施提升教师对幼儿泥塑创作的支持能力 |
一、教师参与幼儿玩泥活动转变关注造型技巧的教育观念 |
二、教师解读幼儿玩泥活动逐步完善泥塑活动和科学探索的相关知识 |
三、教师提高泥水区环境创设能力支持幼儿深入持续的创作与探索 |
第三节 泥水区环境支持幼儿泥塑创作与科学探索促进“科艺整合”课程的构建 |
一、泥水区环境要素支持幼儿泥塑和科学探索的融合活动 |
二、泥水区活动组织与实施促进幼儿园“科艺整合”课程的生成 |
第二章 幼儿园户外泥水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泥水区游戏环境的创设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
一、游戏环境创设以园长和教师为主——“由园长和骨干教师完成规划” |
二、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方式局限于讨论材料投放——“和孩子讨论去泥水区需要什么” |
第二节 泥水区功能分区和材料投放未能满足幼儿泥塑与科学探索的需求 |
一、泥水区功能分区未能满足幼儿操作和展示需求 |
二、泥水区材料投放未能充分满足幼儿泥塑和科学探索 |
第三节 泥水区的师幼互动和规则限制幼儿游戏活动的自主性 |
一、教师“控制”泥水区的活动常规——“我问一下老师能不能去那里玩” |
二、侧重幼儿显性的作品忽视情感体验——“老师说我做的很漂亮、很像” |
三、教师忽视泥水区活动对自身解读幼儿活动的价值——“没想到对老师有什么意义” |
第三章 改善功能分区布局和塑形材料不足满足幼儿塑形活动需求支持表现与创造——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幼儿参与各功能分区空间规划并且添置材料 |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
第二节 环境优化:倾听幼儿需求增设操作台、展示柜并且丰富材料 |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关注泥水区的各功能分区、材料投放和活动体验 |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求优化环境:从“操作台、展示台规划不合理、塑形工具缺乏”到“添置操作台和展示柜、投放塑形工具” |
第三节 总结反思:泥水区未充分利用空间、部分材料投放不足 |
一、泥水区的潜在空间未被充分利用 |
二、泥水区的材料投放不足并且收纳不符合卫生要求 |
第四章 优化功能分区布局和开放性材料投放深化幼儿塑形活动体验支持问题解决——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行动计划:教师与幼儿共同优化设置功能分区并且完善材料 |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
第二节 环境优化: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操作台摆放、优化展示规则并完善材料 |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希望泥水区更具游戏性以提升游戏体验 |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求优化环境:由“添置操作台和展示柜、投放塑形工具”到“优化清洗区设置、完善泥塑工具和装饰性材料” |
第三节 总结反思:教师对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能力需要提升 |
一、转变教师对“规则”的恪守鼓励幼儿多样探索水 |
二、及时调整并更新材料保持幼儿活动的持续性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泥水区环境优化提升幼儿泥塑的完整性和教师课程生成能力 |
一、泥水区环境优化提升幼儿泥塑活动的完整性促进“科艺整合”的学习 |
二、泥水区环境优化转化教师环境优化的观念提升课程生成能力 |
第二节 泥水区的空间设置、材料投放、活动规则和活动氛围是环境优化的关键 |
一、泥水区的物理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保障与基础 |
二、泥水区平等、自由和宽松的心理环境支持幼儿自主表现与探索 |
第六章 教育建议 |
第一节 泥水区环境优化要多渠道、全过程的了解幼儿的想法 |
一、泥水区环境优化要采用多种可视化语言工具倾听幼儿的声音 |
二、泥水区环境的优化调整应该跟随幼儿的活动情况 |
第二节 泥水区的空间与材料根据泥塑和科学探索的流程与需求规划 |
一、依据泥塑活动内容设置与规划泥水区的空间 |
二、投放泥塑工具和多种辅助材料满足幼儿游戏活动需求 |
第三节 教师应该提升支持幼儿泥塑活动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
一、多途径丰富幼儿泥塑活动相关的审美经验 |
二、根据幼儿需求适时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泥工造型方法 |
三、引导幼儿合理使用泥塑参考资料 |
四、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支持幼儿持续性的探索活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需要 |
(三)丰富地理教学手段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漫画 |
(一)漫画的概念 |
二、地理漫画 |
(一)地理漫画的概念 |
(二)地理漫画的类型 |
(三)地理漫画的特点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创造教育理论 |
(三)双重编码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一)访谈目的与对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思路与运用策略 |
一、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思路 |
(一)明确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
(二)设计过程 |
(三)教学反思 |
二、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一)有效地选取漫画素材 |
(二)巧妙地解读漫画素材 |
(三)科学地运用漫画素材 |
第五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问提纲 |
附录C 引用图片出处 |
致谢 |
(6)小学语文情境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创设情境,立足课堂教学 |
一、实物演示,再现鲜活场景 |
二、课堂实验,实现言之有物 |
三、作文过程,做到凤头、猪肚和豹尾 |
第三章 创设情境,讲解写作方法 |
一、巧借词语,妙趣顿生 |
二、巧用修辞,文字鲜活 |
三、妙用描写,真实生动 |
第四章 创设情境,纠正习作误区 |
一、作文越长越好,误导孩子废话连篇 |
二、成语越多越好,孩子作文词不达意 |
(一)误区带来的问题 |
(二)解决误区的方法 |
三、平铺直叙,导致习作缺乏亮点 |
四、作文板着脸,语言缺乏孩子气 |
(一)误区带来的问题 |
(二)解决误区的方法 |
第五章 创设情境,学习作文方法 |
一、记事文章三步法 |
二、写人文章三步法 |
第六章 创设情境,修改习作例文 |
一、着眼全篇,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修改 |
二、谋篇遣词,力求做到“通”与“清”的结合 |
三、修改内容,删掉空洞、令人沉闷的地方 |
四、写好考场作文,修改不容忽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思路、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
3.1 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调查设计 |
3.2 创设面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 |
4 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
4.1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明确创设原则 |
4.2 以发展“地理核心素养”为落脚点,解析创设策略 |
5 面向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
5.1 导入情境 |
5.2 自主学习情境 |
5.3 合作探究情境 |
5.4 拓展迁移情境 |
5.5 后探究再创情境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小学操行评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小学操行评语研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操行评语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操行评语存在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影响操行评语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学生综合素质 |
二、操行评语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一、明晰研究问题 |
二、确定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生操行评语的现状 |
第一节 现有操行评语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
一、对“学习表现”的评价比比皆是 |
二、对“人文底蕴”的关注分布不均 |
三、对“性情特点”的评价比较简单 |
四、对“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评价角度比较传统 |
五、对“身心健康”的评价不够全面 |
六、对“国际视野”的评价提及甚少 |
第二节 现有操行评语呈现的其他因素 |
一、有否统一的模式或标准 |
二、教师撰写有否前期准备 |
第二章 现行操行评语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操行评语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 |
一、现有操行评语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 |
二、淡化缺点已成为当下操行评语的主流 |
第二节 操行评语的表达不够完善 |
一、操行评语的形成“一支笔”现象比较普遍 |
二、部分教师的语言素养与操行评语的实际要求存有距离 |
第三章 影响操行评语质量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是否关注综合素质影响了评语的广度 |
二、是否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影响了评语的深度 |
三、学生与家长对综合素质的偏好影响了评语的角度 |
第四章 提升操行评语质量的优化策略 |
一、树立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评价观 |
二、建立以综合素质为主体的管理机制 |
三、加强以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指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受访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4:班主任调查问卷 |
附录5:非班主任调查问卷 |
附录6: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7:家长调查问卷 |
后记 |
(9)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缘由 |
研究现状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研究的意义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 比较教学法运用概述 |
1.1 比较教学法内涵 |
1.2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可行性分析 |
1.2.1 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特点 |
1.2.2 古诗词自身特色 |
1.2.3 古诗词深度学习理念 |
1.2.4 教师的文学素养储备契合 |
1.2.5 初中学生心理契合 |
2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2.1.1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 |
2.1.2 教学碎片化,影响学生对古诗词意蕴的理解 |
2.1.3 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 |
2.1.4 课外古诗词阅读指导缺失 |
2.1.5 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浓 |
2.2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2.2.1 社会原因 |
2.2.2 教师原因 |
2.2.3 学生原因 |
2.2.4 评价方式原因 |
2.2.5 教材原因 |
3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原则 |
3.1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
3.1.1 丰富古诗词教学方法 |
3.1.2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
3.1.3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3.1.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3.1.5 扩大学生阅读面 |
3.1.6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
3.2 比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原则 |
3.2.1 可比性 |
3.2.2 价值性 |
3.2.3 启发性 |
4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4.1 比较目的的确定 |
4.1.1 根据课程标准确立目标 |
4.1.2 根据选文重难点确立目标 |
4.2 比较对象选择 |
4.2.1 同一作者不同风格比较 |
4.2.2 同一时期不同风格比较 |
4.2.3 同一对象不同情感态度比较 |
4.3 比较点的选择 |
4.3.1 标题 |
4.3.2 题材 |
4.3.3 作者 |
4.3.4 写作背景 |
4.3.5 意象 |
4.3.6 思想情感 |
4.3.7 语言风格 |
4.3.8 表达技巧 |
4.4 比较范围的选择 |
4.4.1 课内古诗词比较 |
4.4.2 课内外古诗词比较 |
4.4.3 古诗词与其他文学样式比较 |
4.4.4 古诗词与其他艺术样式比较 |
4.5 比较方法的选用 |
4.5.1 同中求异 |
4.5.2 异中求同 |
4.5.3 自主组元 |
4.5.4 置换改写 |
4.5.5 以诗解诗 |
4.6 比较能力的训练 |
4.6.1 探究能力训练 |
4.6.2 比较思维能力训练 |
4.6.3 细读鉴赏能力训练 |
5 比较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及评析 |
5.1 《望洞庭赠张丞相》与《登岳阳楼》比较鉴赏 |
5.1.1 教案呈现 |
5.1.2 教案分析 |
5.2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
5.2.1 教案呈现 |
5.2.2 教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二、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 |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的哲学内涵 |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
二、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
三、批判性思维的实质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不可或缺性 |
一、批判性思维是对现实的科学把握 |
二、提高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
三、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与反思 |
一、反思中的批判 |
二、批判中的确定性 |
三、确定性中的新突破 |
第二章 创新思维 |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 |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 |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 |
三、培育创新思维的途径 |
第二节 在反思中创新 |
一、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 |
二、实践反思与正视自我 |
三、遵循的几个原则 |
第三节 创新思维与开创未来 |
一、现实环境 |
二、创新机遇 |
三、创新基础 |
第三章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研究之实践价值指向 |
第一节 外在:破解发展难题 |
一、前进中的思维动力 |
二、行动中的障碍 |
三、发展中的机遇挑战 |
第二节 内在:增强个人主体力量 |
一、增强鉴别力 |
二、制定高标准 |
三、寻求新突破 |
第三节 指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批判性思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
二、创新思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 |
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界定与连接 |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区别 |
一、来源和基础不同 |
二、现实关注点不同 |
三、目标不同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共同点 |
一、现实:否定性思维 |
二、过往:超越性思维 |
三、未来:建构性思维 |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相辅相成 |
一、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
二、创新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动力和目标 |
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相辅相成 |
第五章 探索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连接之路 |
第一节 意识与行动 |
一、增强环境意识 |
二、由外到内、内外统一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连接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
一、同一或对立起来运用的问题 |
二、创新不够、批判不足的问题 |
三、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发挥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四、运用好方法 学得更精彩(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思有度,真学有得——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随笔[J]. 陈永平. 教育艺术, 2021(11)
- [2]“爱种子”教学模式下构建学习共同体初探[A]. 张南英. 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 2021
- [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大理市A小学为例[D]. 文江娴. 大理大学, 2021(08)
- [4]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泥水区环境优化研究[D]. 黄莹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5]漫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曼. 河南大学, 2020(02)
- [6]小学语文情境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 李泓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7]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 杜洋.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8)
- [8]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小学操行评语研究[D]. 刘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 张菲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研究[D]. 朱锐.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