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环保:欲使生灵竞自由(论文文献综述)
陈昕彤[1](2021)在《“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法治建设的意义》文中指出
和斯佳[2](2021)在《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聚落的是人类在意识主导下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后不断积累叠加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塑造者,文化是无形的手,自然地理是活动的载体,聚落是结果。几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聚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是保护还是转型更新,且该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是当前议论颇多的话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在文化区划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文化的作用,将受到同一文化影响下联系紧密的聚落组成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文化与地理对聚落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能更好的预测和指导聚落未来的发展,使其在传统文脉下延续性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丽江白沙镇,通过对所处文化区及有关聚落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学科的分析手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传统聚落的生成机制和生长模式入手,首先从时间上对其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划分主要的发展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然后对现状所呈现的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主要从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三个对象展开,找出造成对象如此呈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预测在特定文化区内的白沙镇聚落体系未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的侧重点和思路。
陈国楠[3](2021)在《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崎骏是世界动画大师,他导演的11部动画电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曾多次创下日本电影票房记录新高,如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累计票房收入304亿以上。在2020年12月《鬼灭之刃剧场版之无限列车篇》上映之前,《千与千寻》一直雄踞日本历史票房榜单第一名。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有其独特的电影艺术特色。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文在绪论部分说明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除此之外,分别从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造型风格、色彩运用特色、镜头语言特色这三个部分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本文首先从空间造型和人物造型两个方面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造型风格。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空间造型包括陌生化的欧洲和理想化的欧洲。宫崎骏通过重叠空间、重构时间,以及使用巧妙精细的微型诗学使动画电影中的日本陌生化,通过物性空间、心理空间以及神性空间的三重空间构建塑造出了动画电影中理想化的欧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物造型有类型化的特点,基本可以分为小孩子的造型、青少年的造型、成年人造型以及诸神灵的造型这四大类。小孩子的造型设计整体倾向于稚嫩可爱的风格,青少年的造型设计整体倾向于纤细灵动的风格,成年人的造型设计以写实为主,部分成年人角色有异化的特征,诸神灵的身体造造型分为以现实中的兽形为原型和综合兽形与人形特征两类。其次研究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色彩运用特色,从自然色彩、服饰色彩以及独具宫崎骏个人风格的飞行器色彩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典型的自然色彩是蓝色和绿色,奠定了宫崎骏动画电影自然清新的美学风格。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服饰色彩具有规律性,同一个人物的服饰色彩搭配主次分明,冷暖相间,大多时候人物的服饰色彩在3种及以下。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服饰色彩有类型化的特征,根据人物所处的时空类型,人物的性别、年龄、立场等因素的区分而有不同的服饰色彩设计。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典型的飞行器色彩是白色、红色和彩色,在不同主题的电影中飞行器的色彩有各自的隐喻意义。本文最后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特色,着重分析其主客观镜头交叉使用的特点,垂直方向的三种视角,以及推、拉、摇、移等灵活的镜头运动方式。
周芳[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牟文谦[5](2021)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和实践目标指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已经进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各个治理主体在党的领导下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又离不开国家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通力协作以及主体关系的和谐顺畅和全面优化。由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应然使命。文章共分为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第一章是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及其关系的基本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作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起着积极推动作用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公民与组织)的统称,彼此间能否互信协作、共治共享,不仅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而且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执政党的根基稳固。理解这一点,不仅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思想及主体关系理论中寻求理论根据,而且需要从中国古代主体关系思想、西方主体间性理论中寻找理论借鉴,同时还需要对已有国家治理经验教训进行积极的借鉴和反思。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以及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在内的基本主体不仅具有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内在矛盾的非对抗性,而且具有多样性、统一性以及各自的历史生成性和内在结构性。无论横向上党委和政府之间的新型一体化、党的各级组织深度融入社会并从社会中赢得合法性支持、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服务于社会并从社会中汲取公信力资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宏观指导及自主化运营、社会与市场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多样化互动,还是纵向上党委主体系统、政府主体系统、人民团体系统以及其他存在着领导与服从关系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生成和不断完善的,都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现实表征。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关系的显着优势。中国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主体关系优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治理制度优势是治理主体关系优势的外在保证和制度表征,治理主体关系优势则构成了治理制度优势的内在动力和关系载体。这些主体关系优势既表现为人民中心与党的领导核心的有机统一;又表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复合动力的基本形成与不断增强。第四章从横向和纵向上指明了中国国家治理主体关系的现实挑战。无论是横向的治理主体系统还是纵向的治理主体系统,经常存在着目标设计、政策制定、制度执行、价值指向和利益实现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从横向上看,尚存在党委系统与政府系统、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不同主体之间权责边界不清,党政一体治理有余、多元扁平治理不足,公民参与主动性增强与参与规范性较弱并存等问题。从纵向上看,各个领域从中央到地方,仍然存在着差序性有余、扁平化不足,中央和地方协同治理机制有待完善,中央集中性有余、地方灵活性不足,中央和地方主体间的职能位差较大等现实问题。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关系的优化路径。降低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本,积极提升国家治理成效,客观上要求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为指导,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在目标任务、角色分工、权责边界上的准确定位为前提、以不断加强党委和政府、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不同治理主体的自我治理能力为关键,以不断加强治理主体间民主平等的互信协作为核心,以不断提升主体间道德、法律、制度、信息技术中介的积极功能为保障,全面优化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关系。总之,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治理主体的能力提升和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和优化问题,各个主体定位准确科学、权责边界清晰、履职规范到位、彼此互信协作、关系和谐顺畅,国家治理现代化动力就充盈丰足,治理主体合力和效能就会不断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同度就会不断提升、就会以更加积极的共治态度全力投入到国家治理现代进程中,共享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果。
蒙婷[6](2020)在《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文中研究指明保罗·巴奇加卢皮(1972-)是美国当代着名科幻作家。《发条女孩》是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中的世界,虽然呈现出技术衰竭(以石油为基础的技术衰减)与繁荣(只有生物基因技术高度发展)双向发展的古怪格局,但是人性的复杂一如现世。本文以《发条女孩》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反乌托邦思想角度论来探讨环境污染、两性平等与种族压迫等问题。在明确各种问题的前提下,分析作品对现实的指向以及警示意义。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保罗·巴奇加卢皮其人其作、目前国内外对于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本论文将要运用的反乌托邦思想。在反乌托邦世界里,人类所向往的伊甸园世界成为泡影,科技作为政治的附庸发挥着反向作用。第二章讨论残酷的反乌托邦世界下人与自然、统治种族与外来种族、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发条女孩》中的世界,现代和古代的人类面对着同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在保护圣城的同时继续着破坏自然的行为。统治种族时刻监视、打压外来种族。为争夺资源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着斗争。整个社会依旧是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强权社会,女性沦为社会的背景板。第三章对两位女性主人公如何走上反抗之路进行分析。主要从“新人类”惠美子、“复仇者”坎雅以及个体意识觉醒三部分来解析女性主人公的成长之路。坎雅因幼时回忆的牵绊而裹足不前,美惠子对自我身份无法定位而迷茫。最终,她们都在明确自己的内心后走上了寻找自我、拯救自我的道路。第四章探讨这部小说所具有的现实警醒意义和人文关怀。主要从历史循环中回归、科技的双面性以及人类与非人类最终的走向三部分来建构。文学即人学,作家在畅想未来社会图景的同时进行深刻的思考。《发条女孩》中诸多元素流露出巴奇加卢皮对于当下多元化和多面化时代的担忧。他希望借小说中的末日场景来唤醒当下社会各界的反思。结语主要探讨这部小说构建反乌托邦世界的意义。虽然描绘的是破败不堪的未来世界,但是其中流露出的反乌托邦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反乌托邦的降临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是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
陆雪芳[7](2020)在《小学语文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民间童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蕴藏着中国人的经验、知识和信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实践内容,富于独特的想像力与表现力,其表达世界的语言结构古老而新奇,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伦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度的文化价值。中国民间童话对儿童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可促使儿童了解过去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从人们的生活与斗争中汲取智慧,认识和传承中国民间童话的经典形象,熟悉和理解中国民间童话的文化母题,滋养和塑造具有中国文化个性与传统美德的少年儿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优秀童话的涌入,中国民间童话逐渐失传于新一代的青少年儿童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重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最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应承担起传承中国民间童话艺术的重任。基于此,论文探索小学传承中国民间童话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问题。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了选题的意义,阐述了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与中国民间童话的教育作用,总体上架构中国民间童话的小学阅读教学课程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根据小学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阅读水平的差异,从课程目标中细化小学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第二章分析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的小学选文,概述了选文的来源,即源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与经典民间故事文选。从童话形象、童话主题对选文进行分类,还从以中国民间童话的内容具有层次性与小学生接受心理具有层识性为依据,阐述选文分级的必要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论述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三个章节的逻辑结构大体一致,均分三节展开论述:第一节从选文依据与选文特征两方面分析选文对象,第二节与第三节结合学情、选文特点、阅读理论分别探究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指出,低学段以拟人体的中国民间童话为主,课内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复述故事,强化体验;多元朗读,体验情感。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亲子共读,提升质量;读画结合,激发想象;巧借网络,高效阅读。中学段以超人体、英雄传奇类常人体的中国民间童话为主,课内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聚焦想象,感悟神奇;探寻形象精神品质,挖掘创作意图;表演角色,增强体验。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梳理情节,问题引领;品析人物,感悟形象;分享交流,强化效果。高学段以常人体的中国民间童话为主,课内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还原背景,解读象征;比较阅读,体认文化;以写促读,发展想象。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主要有:专题阅读,批判性阅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研究内容、研究价值、运用前景、研究成果与该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松芳[8](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翟甜甜[9](2019)在《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危害巨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腾飞,成就了“中国奇迹”的同时,环境问题的危害也进入集中爆发期。从理论上讲,环境侵害行为可能导致两类损害:一是环境私益损害,即对私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的损害;二是环境公益损害,即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从民事责任角度,两类损害分别对应着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环境法律制度相对先进的美国及受其影响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两种责任均采取了由侵权法和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规则。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相对完善,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仍然存在规制模式不明及具体规则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救济环境公益损害的效用。故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处理两类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关系以选择恰当的规制模式,以及如何进一步改进具体的责任规则以为环境公、私益损害提供有效的救济。本研究正是基于该理论和实践难题,在考察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趋势的基础上,以美国先进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为研究中心,阐述美国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CERCLA)针对生态环境本身损害而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以为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的完善提供借鉴。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首先,在对“环境侵权”、“生态环境损害”和“环境侵害”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得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双重性的结论。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可分为传统的环境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两者在责任构成、救济主体、请求权主体、具体责任内容以及制度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又存在相互联系或类似之处。其次,探究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美国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应对经历了从侵权法到环境成文法的发展历程,目前对于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也呈现出侵权法与CERCLA等环境专门法二元规制的状态。CERCLA对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指令》在欧盟境内建立起了共同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框架,并通过国内法的转化使各成员国在侵权法之外建立起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此外,有关环境损害的国际条约也出现了将规制对象从私益损害扩大至生态环境损害或专门规定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趋势。前者如《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后者如《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洲条约马德里议定书》和《关于赔偿责任与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这些法律发展无不印证了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及其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第二章至第五章集中研究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以及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第二章研究的便是针对私益损害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包括环境侵权诉因理论、责任的抗辩事由以及责任方式和责任范围。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抽象独立的侵权责任制度,其侵权法是各种诉因的集合。常用于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诉因包括妨害、侵入、过失和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环境侵权案件的被告经常主张的普通法抗辩事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被告的行为,二是原告的行为,三是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此外,当原告主张禁止令等衡平法上的责任方式时,被告还可以提出衡平法上的抗辩事由。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禁止令和损害赔偿。禁止令往往需要法院运用“均衡衡平”原则作出决定,与之相比,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更加普遍。包括补偿性损害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和象征性损害赔偿。基于环境侵权致害的特殊性,出现了污名损害、亚细胞损害、未来损害风险以及医疗监测费用等新型补偿性损害赔偿类型。惩罚性损害赔偿具有制裁和威慑环境侵害行为的功能,为保证公平正义,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及其数额的确定往往受到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限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围绕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展开研究。其中,第三章在介绍CERCLA立法背景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包括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以及抗辩事由。CERCLA以身份定责,四类潜在责任人包括受污染财产当前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处置危险物质期间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安排危险物质处置或处理的人、选择处置或处理场所的运输人。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责任的构成无需考虑主观过错。并且,责任人之间以承担连带责任为一般原则,除非被告能够证明责任的可分性。责任的法定抗辩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此外,被告还可以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相邻土地所有者进行抗辩,或者主张微量责任免除。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针对生态环境损害,CERCLA主要确立了两方面的民事责任机制,一是清除污染的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二是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机制。第四章旨在探讨反应行动及反应费用的承担机制。反应行动可分为短期的污染清除行动以及长期的环境补救行动。联邦政府可以超级基金作为资金来源,通过联邦环保署或与联邦签订合作协议的州或印第安部落自行采取反应行动,也可以命令潜在责任人采取反应行动。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必须遵守《国家应急计划》的程序性要求和标准,而且环境补救行动必须是针对《国家首要工作清单》中的污染场地。联邦环保署还可以通过获得法院的禁止令或发布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责任人对污染场地进行清理。政府和其它任何人在采取符合《国家应急计划》要求的反应行动后可以提起收回反应费用诉讼。在诉讼期间或之后,作为被告的潜在责任人可以向其它潜在责任人提起追偿之诉,法院依据其认为恰当的衡平因素在责任人之间分配反应费用。第五章研究CERCLA规定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包括责任构成、赔偿权利人、赔偿标准和范围以及责任抗辩事由。当处于其管理和控制之下的自然资源遭受损害时,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印第安部落基于公共信托理论有权以自然资源信托受托人的身份向造成损害的潜在责任人提起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经历了由普通法中的“就低规则”到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所需费用为最低标准的发展。目前,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基础性修复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以及合理的损害评估费用。其中,基础性修复费用是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自然资源以使其恢复至基线状态所需的费用;补偿性修复费用是指从自然资源受损到修复完成期间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损失。司法实践还进一步细化了可获得赔偿的自然资源服务功能损失,兼具使用性和非使用性价值损失。除第二章规定的普遍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之外,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中,还存在联邦排放许可和禁止双重赔偿规则等免除或限制赔偿责任的情形。第六章本着比较法研究的应有之义,在考察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制度的经验,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规制模式和具体规则。目前,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已日臻成熟,但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却处于立法缺失的尴尬境地,在责任构成、责任承担以及追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待完善之处。为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建设不足的问题,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一审稿和二审稿在《民法总则》“绿色原则”的指引下进行了绿色化尝试,试图将生态环境损害纳人侵权责任体系,学界也提出了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侵权责任体系的构造路径,但均存在突破民法绿色化必要限度之嫌,难以实现其初衷。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与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将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引向二元规制的模式。基于这一思路,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当坚持侵害私益责任法的属性,在完善有关原因行为、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及数人侵权责任承担等规则之外,借鉴美国环境侵权的有益规则,适当扩大补偿性损害赔偿的范围并合理设定惩罚性损害赔偿。就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而言,目前最佳的立法模式是制定集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法》。在未来立法中可以借鉴CERCLA有关规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具体规则。此外,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也是CERCLA为我们提供的另一有益经验。
梁枫[10](2019)在《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距离广大农村居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内心向往,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形势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论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历史方位,基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探索动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指引和问题导向,聚焦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研究主题做出了全面系统研究。厚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等生态文明思想构成其宝贵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文明思想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则为其提供了实践发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民宗旨、尊重民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德治法治、融合共治等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协调联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囿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保设施缺乏、农村居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形势和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益关系复杂、问题涵盖面广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农民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从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协调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及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要素,着力推进价值观念、体制机制、运行落实三个维度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坚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运行模式,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式。
二、中国环保:欲使生灵竞自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环保:欲使生灵竞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地理学及文化区研究概况 |
1.3.2 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3.3 丽江地区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5.1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
1.5.2 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区划与传统聚落体系结构分析 |
2.1 文化区及其划分 |
2.1.1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 |
2.1.2 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特点 |
2.1.3 丽江纳西文化中心区与白沙镇 |
2.2 白沙镇传统聚落体系的构成 |
2.2.1 聚落等级体系 |
2.2.2 集镇与村落规模 |
2.2.3 集镇和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沙镇文化地理要素分析 |
3.1 文化要素分析 |
3.1.1 纳西族的迁徙与定居 |
3.1.2 经济贸易 |
3.1.3 宗教信仰 |
3.1.4 民俗文化 |
3.2 地理要素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条件 |
3.2.4 自然资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沙镇的演变与发展分期 |
4.1 江湾腹地的村寨与集市 |
4.1.1 部落的选址定居及环境改造 |
4.1.2 族群关系主导下的聚落布局 |
4.1.3 茶马互市影响下的集市兴起 |
4.2 政治中心的扩张与营建 |
4.2.1 地域治所的转移 |
4.2.2 空间节点的初建 |
4.3 宗教圣境下的文化空间 |
4.3.1 跨地域空间序列的设定 |
4.3.2 宗教祭祀中心的巩固 |
4.3.3 办文庙兴义学 |
4.4 文化富集地的发展转型 |
4.4.1 民国至建国初的聚落 |
4.4.2 现代化冲击下的聚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
5.1 村落的分布特征 |
5.2 村落的选址特征 |
5.2.1 村落的选址规划理念 |
5.2.2 村落选址的地理特征 |
5.3 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
5.3.1 空间形态类型 |
5.3.2 空间组团关系 |
5.3.3 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 |
5.4 民居建筑营造特征 |
5.4.1 民居构架体系 |
5.4.2 地理要素主导下的民居营造差异 |
5.5 民居院落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
5.5.1 院落营造要素 |
5.5.2 院落平面形式 |
5.5.3 院落空间特征 |
5.6 民居空间与装饰的文化意蕴 |
5.6.1 敬神祈福的宗教观 |
5.6.2 追求自然的和谐观 |
5.6.3 祈求吉祥的风水观 |
5.7 外部环境的建构与利用 |
5.7.1 自然环境的神化 |
5.7.2 外部环境的认同 |
5.7.3 宜居空间的形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与转型发展 |
6.1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6.1.1 主要困境 |
6.1.2 发展机遇 |
6.2 特定文化区下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思考 |
6.2.1 保护的基础 |
6.2.2 保护的核心 |
6.3 聚落体系的转型和发展 |
6.3.1 产业结构的转型 |
6.3.2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
6.3.3 村落与民居的提质和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记录表 |
附录二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现状整理 |
致谢 |
(3)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造型风格 |
第一节 类型化的空间造型 |
第二节 类型化的人物造型 |
第二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色彩运用 |
第一节 意蕴化的自然色彩 |
第二节 特征化的服饰色彩 |
第三节 宫崎式飞行器色彩 |
第三章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 |
第一节 多样化的镜头角度 |
第二节 灵活的镜头运动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年表 |
附录二 宫崎骏动画电影分期表 |
(4)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表演理论 |
二、社区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
一、健身健体价值 |
二、教育教化价值 |
三、娱乐健心价值 |
四、社会治理价值 |
五、经济发展价值 |
六、文化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
一、个案选取原则 |
二、个案选取方法 |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
一、田野概况 |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
一、田野概况 |
二、尚寨竹马表演 |
三、尚寨竹马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
一、田野概况 |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三、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一) 国外文献 |
(二) 国内文献 |
(三) 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及其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治理与国家治理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三、国家治理主体与主体关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主体关系思想 |
第三节 理论借鉴 |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体关系思想 |
二、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
三、对其他国家治理成败的理论反思 |
第二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主体 |
一、基本主体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二、基本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内在结构 |
三、基本主体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横向主体关系 |
一、党委和政府:党委领导,新型一体化 |
二、党委与社会:嵌入社会,合法性支持 |
三、政府和社会:服务社会,公信力来源 |
四、政府和市场:宏观指导,自主化运营 |
五、社会和市场:深度融合,多样化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纵向主体关系 |
一、党委系统纵向主体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 |
二、政府系统纵向主体间的领导与执行关系 |
三、人民团体纵向主体间的领导与执行关系 |
四、其他纵向治理主体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关系的显着优势 |
第一节 人民“中心”与党的领导“核心”的有机统一 |
一、人民“中心”与党的领导“核心”的科学内涵 |
二、人民“中心”是党的领导“核心”的力量源泉 |
三、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中心”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主体间治理合力的不断增强 |
一、人民性是主体治理合力增强的价值遵循 |
二、现代化目标的接续推进构成了主体治理合力不断增强的动力引擎 |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构成了主体治理合力增强的有力证明 |
第四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关系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横向治理主体关系的现实挑战 |
一、横向主体间权责边界有待清晰化 |
二、党政一体化有余,多元扁平化不足 |
三、群众参与度待提升、规范性待增强 |
第二节 纵向主体关系的现实挑战 |
一、差序性有余、自主性不足 |
二、中央和地方协同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
三、职能“位差”的客观性和绝对性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关系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准确定位治理主体的目标、角色和权责边界 |
一、增强主体治理目标定位的科学性 |
二、增强治理主体角色定位的适切性 |
三、提升治理主体权责定位的准确性 |
第二节 提升各个主体的自我治理水平 |
一、增强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
二、增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治理能力 |
三、提升政府的自我治理水平 |
四、加强市场组织的自我治理 |
五、提升社会的自我治理水平 |
第三节 增强民主平等观念和互信意识 |
一、增强治理主体的民主平等观念 |
二、增强主体间的互信合作 |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四节 充分发挥治理主体间媒介的积极功能 |
一、发挥主体间利益媒介的积极功能 |
二、发挥主体间信息技术媒介的积极功能 |
三、发挥主体间道德、法律、制度等规范性中介的积极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6)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保罗·巴奇加卢皮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
1.2 保罗·巴奇加卢皮作品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反乌托邦思想的相关理论 |
2 真实的反乌托邦世界 |
2.1 人与自然 |
2.1.1 恶劣的生存条件 |
2.1.2 欲望放逐与逃离 |
2.2 统治者与外来者 |
2.2.1 恐怖的种族斗争 |
2.2.2 极端的阶层压迫 |
2.3 男性与女性 |
2.3.1 强大的男性 |
2.3.2 压抑的女性 |
3 女性的觉醒历程 |
3.1 “新人类”惠美子 |
3.1.1 极度受压迫者 |
3.1.2 自由的追寻者 |
3.2 “复仇者”坎雅 |
3.2.1 沉默的复仇者 |
3.2.2 民族的守护者 |
3.3 寻找自我的女性 |
3.3.1 女性的生存环境 |
3.3.2 女性自由的获取 |
4 反乌托邦的现实批判 |
4.1 交错的时空 |
4.1.1 模糊的时空界限 |
4.1.2 陷入困境的人类 |
4.2 科技异化下的世界 |
4.2.1 人类中心主义社会 |
4.2.2 黑暗的科技之城 |
4.3 人与他物的相对和谐 |
4.3.1 人类与“新人类”走向相对和谐 |
4.3.2 人与自我最终和解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学语文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中国民间童话本体研究 |
(二) 童话阅读教学研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民间童话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一、培养语感 |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构建精神世界 |
第二节 学段教学目标 |
一、低学段教学目标 |
二、中学段教学目标 |
三、高学段教学目标 |
第二章 中国民间童话的小学选文 |
第一节 选文来源 |
一、源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
二、源于经典民间故事文选 |
第二节 选文分类 |
一、以童话形象分类 |
二、以童话主题分类 |
第三节 选文分级 |
一、中国民间童话的内容具有层次性 |
二、小学生接受心理具有层此性 |
第三章 低学段的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文选对象 |
一、选文依据 |
二、选文特征 |
第二节 课内教学策略 |
一、复述故事,强化体验 |
二、多元朗读,体验情感 |
第三节 课外教学策略 |
一、亲子共读,提升质量 |
二、读画结合,激发想象 |
三、巧借网络,高效阅读 |
第四章 中学段的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文选对象 |
一、选文依据 |
二、选文特征 |
第二节 课内教学策略 |
一、聚焦想象,感悟神奇 |
二、探寻形象精神品质,挖掘创作意图 |
三、表演角色,增强体验 |
第三节 课外教学策略 |
一、梳理情节,问题引领 |
二、品析人物,感悟形象 |
三、分享交流,强化效果 |
第五章 高学段的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文选对象 |
一、选文依据 |
二、选文特征 |
第二节 课内教学策略 |
一、还原背景,解读象征 |
二、以写促读,发展想象 |
三、比较阅读,体认文化 |
第三节 课外教学策略 |
一、专题阅读 |
二、批判性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与法律规制的二元化 |
第一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
一、环境侵害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的双重性 |
第二节 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的二元化趋势 |
一、美国 |
二、欧盟及其成员国 |
三、国际条约 |
第二章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 |
第一节 美国环境侵权诉因理论 |
一、妨害 |
二、侵入 |
三、过失 |
四、异常危险活动严格责任 |
第二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抗辩事由 |
一、被告的行为 |
二、原告的行为 |
三、介入原因与取代原因 |
四、衡平法上的抗辩 |
第三节 美国侵权法上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承担方式与责任范围 |
一、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
二、环境侵权的补偿性损害赔偿范围 |
三、环境侵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之适用 |
第三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基本理论 |
第一节 CERCLA立法背景与适用范围 |
一、CERCLA立法背景 |
二、CERCLA适用范围 |
第二节 责任主体与归责原则 |
一、责任主体 |
二、归责原则 |
第三节 责任主体间的连带责任 |
一、连带责任标准的确立 |
二、责任可分性之争 |
第四节 责任的抗辩事由 |
一、不可抗力、战争行为和第三方责任 |
二、无辜土地所有者、预期的善意购买者和相邻土地所有者 |
三、微量的责任 |
第四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与反应费用的承担 |
第一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行动 |
一、反应行动分类 |
二、政府采取的反应行动 |
三、政府命令的反应行动 |
第二节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反应费用的承担 |
一、超级基金垫付机制 |
二、垫付的反应费用的收回 |
三、责任主体间反应费用的追偿 |
第五章 CERCLA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 |
第一节 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与赔偿权利人 |
一、自然资源损害责任的构成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权利人及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与赔偿范围 |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基本标准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范围 |
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或限制 |
一、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 |
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限制 |
第六章 关于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现状及不足 |
一、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立法的日臻成熟 |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不足 |
三、民法绿色化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的绿色化尝试 |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责任构造之反思 |
一、环境要素资产化路径 |
二、生态环境法律主体说 |
三、环境权私法化路径 |
四、损害拟制说 |
第三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二元化之证成——基于民法与环境法本位的思考 |
一、民法的私主体权利本位 |
二、环境法的社会利益本位 |
三、民法与环境法在环境侵害民事责任法律规制上的分工 |
第四节 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以美国为参考 |
一、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建议 |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生态文明 |
1.3.2 农村生态文明 |
1.3.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2.1.1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
2.1.2 “人化的自然界” |
2.1.3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
2.2 本土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1 “仁民爱物”——儒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2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众生平等”——佛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4 其他流派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 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 |
2.3.1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阶段 |
2.3.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阶段 |
2.3.3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和成熟阶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主要成就 |
3.1 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自然观 |
3.1.2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
3.1.3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
3.1.4 “人民的自觉行动”及“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论 |
3.1.5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态目标论 |
3.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3.2.1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
3.2.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3.3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1 生态文化建设 |
3.3.2 生态产业建设 |
3.3.3 人居环境建设 |
3.3.4 体制机制建设 |
3.4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
3.4.1 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
3.4.2 生态产业不断融合 |
3.4.3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
3.4.4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观念维度:农村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
4.1.1 生态意识淡薄 |
4.1.2 生态文明教育缺失 |
4.1.3 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薄弱 |
4.2 制度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与机制 |
4.2.1 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与执行力量不足 |
4.2.2 政绩考核体制与基层管理能力弱化 |
4.2.3 资金投入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
4.3 行为维度:农村发展模式与环境治理 |
4.3.1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
4.3.2 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 |
4.3.3 乡镇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危害 |
4.3.4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不足 |
4.3.5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
5.1 培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取向 |
5.1.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5.1.2 提升农民生态文明主体意识 |
5.1.3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
5.1.4 广泛开展生态思想宣传 |
5.2 建立健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
5.2.1 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和执法体系 |
5.2.2 健全农村生态资金保障机制 |
5.2.3 健全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 |
5.3 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行为模式 |
5.3.1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
5.3.2 着力解决生态突出问题 |
5.3.3 持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中国环保:欲使生灵竞自由(论文参考文献)
- [1]“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法治建设的意义[D]. 陈昕彤.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D]. 和斯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宫崎骏动画电影艺术特色研究[D]. 陈国楠.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及其关系研究[D]. 牟文谦.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6]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D]. 蒙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小学语文中国民间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 陆雪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9]二元规制模式下的环境侵害民事责任研究 ——以美国环境侵害民事责任为中心[D]. 翟甜甜. 山东大学, 2019(02)
- [10]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梁枫. 河北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