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美中国研究协会(AACS)第45届年会(论文文献综述)
曹晋彰[1](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范秋雯[2](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张光润[3](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宋海英[4](2017)在《美国《国防教育法》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推动美国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旨在通过向美国的各级教育部门提供资金援助,以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满足美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法案涉及自然科学建设、外语教学、国防奖学金的设置和学生贷款计划、天才教育、职业训练以及情报工作等内容,是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立法,被称为教育界的大宪章。《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是在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下产生的。在国际上,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打破了美国的空间科技领先优势,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认识到,军事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进的科技,科技创新得益于人才,人才源自教育。在国内,美国社会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美国需要高级专门人才来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美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法案实施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美国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空间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为美国的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使美国民众认识到了科技、人才、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看到了高等教育与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之间的联系;证明了教育强国理论的可行性,使美国成为教育强国的典范。《国防教育法》颁布虽已近60年,但它依然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即高等教育应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美国重视教育发展,将教育放在了施政的重要位置。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纽带,被抬高到了国家意志层面,成为了美国强国兴邦的重要支柱。学习美国教育强国的理论和经验,将高等教育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对保证我国的国家安全,扞卫我国的国家利益,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丁泽丽[5](2017)在《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环境脏乱、饮食不洁、卫生意识淡薄、医药技术滞后等,以致民众死亡率居高不下。红十字会以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诞生。它脱胎于战争救护,最初未涉足公共卫生工作,因其践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公共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公共卫生逐渐纳入红十字会的例行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近代中国特殊卫生状况及人道主义宗旨的促使下,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自晚清至民国终结,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历经奠基起步、迅速发展、砥砺前进、全面拓展四个阶段。红十字会卫生制度由“一概而论”发展为“分门别类”,卫生机构数量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卫生人员培养由“医护包干”发展为“卫生人才”,业务内容由单一的“疫疠防护”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四点勾勒出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难民卫生、妇幼卫生四个方面。疫病防治自1912年开始正式纳入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标志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开始。为保证该项事业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设立常设公立医院及临时防疫医院,平时开展接种牛痘、注射时疫药水等预防工作,疫情肆虐时,设立时疫医院,派遣救疫队等展开救治工作。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中体现了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医权共享,惠及贫苦;防治兼施,以防为主;城乡渐进,由城及乡;医患共融,同御疫疠。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自20世纪20年代方开始正式开展,战前的卫生教育主要为卫生理论教育,通过红十字人着文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中的卫生“补白”向民众灌输疫病预防、饮食卫生、日常保健等卫生常识。战后,红十字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沿袭战前卫生理论宣传的同时,开展难民卫生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难民卫生为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总会留沪人员组织中外慈善人士成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卫生工作。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医务委员会等卫生组织的同时,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卫生处成立上海防疫会及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改善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开展难民疫病防治,注重难民饮食卫生等。1938年底,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难民卫生工作相继停办后,由中国红十字总会接办医务委员会工作,直至沪地收容所解散,难民疏散。妇幼卫生工作至复员时期方真正落实,1936年中国红十字会设立妇女部,然因战争影响,徒有虚名,至复员后方名副其实。事实上,在此之前红十字会常设医院的接生工作,抗战期间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产科医院及开展妇幼身体检查等为复员期间的妇幼工作奠定了基础。复员后,中国红十字会依托各地分会医院、诊疗所、护士学校、产科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为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制订相关制度。经精心筹划后,各分会妇幼卫生工作有序进行,于妇女推进科学接生的同时,进行妇女卫生训练,于儿童设立儿童营养站,开展儿童健康竞赛等。经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及相关组织的协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红十字会推进工作,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历程中,随国内环境变化及红十字事业发展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发生明显变化。其变迁特点主要为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为其在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人力物力财力掣肘、房屋问题重重、卫生工作效力受限、红十字标志遭亵渎等困境。追其缘由,一方面由于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中国红十字会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救援各项灾难,力不从心,及近代中国对公共卫生事业不够重视,投入低;另一方面限于中国红十字会自身的组织局限。因此,中国红十字会在曲折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彭卫民[6](2017)在《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礼法”与“天理”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要素与经典表达。“礼”可以分为感应天地自然的“无体”之礼以及心统性情的“有体”之礼,前者可以抽象为“理一分殊”的节文,后者可以具象为“仪章度数”的仪则,两者辩证地构成了“天理民彝”这一自然秩序的基本原则。在解构古典礼制与天理观的基础上,南宋着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1130-1200,以下统称“朱子”)以其“古今异宜”的学术变革气魄,证成“理”即“礼”,中国传统的礼法思想经由“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礼本”与冠、婚、丧、祭的“礼文”共同构建“泛家性”的特征。家礼是“自然之理(礼)”在家内秩序层面的表达,是整个“民彝”礼法规则的滥觞。朱子的家礼思想,是“礼理一体”思想的重要支撑,是古典法哲学中“常变相合”实践的根基所在,更是中国传统“天理民彝”自然观念的经典表达。本文的结构安排为,除“绪论”和“结论”“附录”外,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朱子《家礼》思想的滥觞。即朱子对于冠、婚、丧、祭四礼的创制,来源于其对《周礼》《仪礼》《礼记》中“天理”观的认知。朱子是上古礼学道统的承续者,其“源头活水”“知崇礼卑”“陈数知义”的礼治思想源于三礼的关怀,同时其礼制变革的成果——《家礼》,又成为整个东亚基层社会日用伦常的指南。朱子在家庭礼法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古今异宜”的“变法”运动:家礼有“本”有“文”,所谓“本”,即“名分之守、爱敬之实”,是等差与人情的浓缩;所谓“文”,即“冠婚丧祭、仪章度数”,是仪则与法度的总名。第二、三、四章,探赜朱子家礼思想的三大核心命题:“礼理一体”论、“常变相合”论以及“天命民彝”论。这三类思想蕴含着“理与气”“经与权”“常与变”“理一分殊”“亲亲尊尊”“爱礼存羊”“听讼原亲”等古典家庭礼法哲学命题。第二章,“礼”与“理”是作为自然秩序的一体表达。朱子通过“大一太极”“理一分殊”“体用一源”“先王作则”等理学命题,对“以礼训理”进行详尽的论证。从礼训上看,“礼”在六书上是“呈双玉”之会意而非“从豆从示”之象形,与后来“礼”的涵义并无直接联系,只有等到篆隶书出现之后,才衍伸为践履、备体、醴祀以及示神致福等多重含义。从礼源上看,家礼本于自然与天道。作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二气的表达,天道蕴含着“五伦”的家庭秩序哲学,家礼是对自然秩序的一种践履。从礼义上看有“天理之节文”与“人事之仪则”二端,礼之分以谕义,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因仪之则而示民之常,这是家礼的两大核心要素。第三章,中国中古时代家庭礼秩沿革的思考。从“汉型家庭”到“唐型家庭”再到“联合家庭”的结构演变;从“家国公私”的礼制纠葛到“门第家法”的观念维系再到“敬宗收族”的制度探赜;从“核心家族主义”到“大家族主义”再到“宗法主义”的哲理表达,家礼在中古时代的演变,既注重渲染家国一体化的“复古”色彩,又同时宣称构造形态以“应时”为要。家礼沿革是“常变相合”论的实践与检验。“常”,是关于家庭法哲学在礼“本”层面如何进入长时段历史的基本理路;“变”,是关于家族结构及其社会关系在礼“文”层面所展现的不同姿态。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勾绘了中国传统“家”在制度上的基本面貌。第四章,礼法德刑等“民彝”的终极关怀蕴涵于“家”,使家礼成为了不同位阶规则的重要参照,这被朱子称之为“天命民彝”。从治道上论,“家”的秩序先在于“国”,家礼与国法是“治之本”与“治之具”的关系,治国之道基于其对家内关系的基本认知。从治术上论,礼与刑是“修道之谓教”的关系,服制应先于刑罚而设,服叙不行,则家政失恩义轻重,彝伦必乱,则人之“变化气质”几无可能,人不知纲常,继而刑法失于繁琐,法愈烦则天下愈乱;而刑罚之设又应参酌服制,采取“听讼原亲”的司法理念,在国法实施中以家庭伦理作为重要参照。第五章,从明清之际丧礼的地方实践,提炼朱子《家礼》播迁中的“地域社会”论。明清时期民间社会中的“小传统”建构一套具备各自特色的行动规则,并尽可能享受地方仪式的自治,在客观上影响精英文化代表的“大传统”秩序意识。兼具“连贯性”与“弥散性”特点的民间丧礼,主要通过仪式专家、地方知识人——礼生对《家礼》的地方性解释来加以调适。礼生将《家礼》适用于民间社会,通过在仪式上的“扮演”与“周旋”,达成国家控制与民间教化之间某些不谋而合的主张。使其在制度与俚俗之间、在仪文与秩叙之间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这种建构不仅可以节省国家司法、监察、政教资源以对家族事务的调控,更能收到定纷止争、敬宗收族乃至构建“家国一体”的目的。第六章,《家礼》一书思想在东亚的影响。探讨东亚藩国对理学化的礼法思想的继受与发扬,通过勾绘以《家礼》为代表的中国礼学东亚化的进路,中国家庭的“四礼”法哲学思想在东亚扎根、生长及其对整个东亚基层社会构建的全部过程,是自称“礼义之邦”的东亚诸国传承中国儒学体系的关键所在。东亚朱子学者对于《家礼》的尊奉,呈现出鲜明且共同的特点,即宋代以后,中国儒学正统的家庭礼法思想已经“太山遍雨”流转东亚,并成为推动东亚国家儒教思想繁荣的关键动力。总之,朱子对“家”的认知,不是依据法权意义上的契约与权义,而是基于礼法意义上自然关系的表达。在神圣的“家”中,指导中国人正确行动的德性得以孕育,规范社会的秩序得以生成。“家”作为一个重要的规范性源发地,承担着建构“心智心力”与“权力话语”的基本功能。“家”的礼法构造,意味着“义理”与“秩序”分别在“体”与“用”的层面充当着维系的家国儒学长盛不衰的角色;而“家”的自在演变,意味着中国古人致力于推动这种二元理论有效地在地域中“下行”与在时空中“播迁”,以此来确保家的永久合法性。
刘琳琳[7](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研究说明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王瑞[9](2013)在《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论柯文的中国史研究》文中认为柯文(Paul A.Cohen,1934-)是美国着名中国学家,在中国历史以及历史编撰学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同行誉为“历史学家们的史学家”。柯文师承费正清与史华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踏入中国史研究领域,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方面紧跟学术思潮的发展不断反思,另一方面积极地探索理解中国的新途径。到目前为止,柯文出版了五本专着,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本在当时都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尤其是对“西方中心论”下三种模式的批判,以及“中国中心观”的提出,给困境中的美国中国学指明了前行方向,在世界中国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成就对美国、中国,甚至是国际中国学界,都是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因此,对于柯文学术作品的探究,尤其是对其学术思想、治史方法等研究,可以让我们走进柯文内心世界,进而了解美国中国学发展态势、历史脉络、研究视角、理论前沿以及最新动态。对于这样一位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美国中国学家,国内目前尚无专着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大多数针对于“中国中心观”或《历史三调》的理论探讨,而对于柯文的学术发展成因、学术定位以及其他作品等都缺少应有的分析,较多的是关于柯文作品的书评,笔者试图有所突破。本文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学术史作为理论和方法基础,结合社会科学理论探索背景,以时间为顺序,以个案作品为中心,对柯文学术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思想、学术贡献、学术成因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全文除序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序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柯文的中国学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一章从《中国与基督教:传教活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1870)》(1963)切入,着重探讨柯文的中国反基督教思想研究。此书打破了仅仅将在华传教史视为整个传教事业组成部分的“护教范式”的束缚,成为1980年代为止的“唯一”一部。柯文通过反教传统、反教活动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儒家文化具有停滞性、保守性以及对于外来事物的排斥性的特征。他认为即使在中外环境俱佳的“同治中兴”时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依然对来自西方的、代表着“进步力量”的传教士充满敌意。他认为儒生的所作所为,见证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不可调和性。第二章以《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1974)为主要线索,展示复杂多变的晚清社会改革。在柯文的论述中,王韬处于中西文化交错的边缘,主张中西交触,思路开阔,他的很多改革方案都反映出西方思想的影响。然而王韬的思想却是人类内在困境的基本反应,无法归因到“传统-现代”的框架中,使得本书的根本理论框架出现了紧张状态。柯文的主旨在于通过这部作品,一方面展示晚清社会变革动力来自西方,一方面蕴含着对于“传统-现代”论的反思。第三章从《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984)入手,主要研究柯文对于“中国中心观”的总结,及其国际学术界的再研究。该书出版以后在国际中国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学术界主要围绕“中国中心观”对于“冲击-反应论”、“传统-现代论”、“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以及与“中国中心观”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和研究,但有些方面深入不足。本文欲从学术发展、中美局势、国际形势等方面,批判性地探究柯文对“中国中心观”的思考和总结历程。第四章分析《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997)。该书获1997年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柯文以实践历史学家的身份提出了理解过去的三种途径。一定意义上说,柯文的理论讨论受制于实践,因此造成他理论探究上的不完善性。此外在义和团的研究上,柯文超越了传统纯粹叙述性历史的书写方法,试图展示有血有肉的义和团形象。第五章主要分析Speaking to History: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009)。作者试图以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古代故事——勾践故事为主线,考察20世纪中国历史中“故事与历史”不同寻常的经历,试图开辟加深对中国理解的新径。本文试图对其历史观点、史学内涵作一探究。结语部分主要探讨了柯文的史学研究主线,中国史观以及史学研究启示三部分内容。
车守同[10](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提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二、全美中国研究协会(AACS)第45届年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美中国研究协会(AACS)第45届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
小结 |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
小结 |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
一、史文传统 |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
一、概念界定 |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
一、“反讽”的演变 |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
一、《红楼梦》的寓意 |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美国《国防教育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创新之处 |
四、概念释义 |
第一章 美国《国防教育法》诞生的国际国内环境 |
第一节 苏联的崛起与扩张 |
第二节 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
第三节 美国国民教育的缺陷 |
第二章 美国《国防教育法》及其补充条款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重视“新三艺”课程 |
第二节 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
第三节 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 |
第四节 《国防教育法》的三次扩充 |
第三章 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成就与影响(上) |
第一节 推动了美国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 |
第二节 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 |
第三节 推动了美国空间技术的长足进步 |
第四章 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成就与影响(下) |
第一节 促进了美国国防建设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推动了美国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
第三节 证明了教育强国理论的可行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防教育法》 |
致谢 |
(5)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 |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
一、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 |
二、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宗旨 |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历程 |
一、奠基起步阶段:1904-1918 年 |
二、迅速发展阶段:1919-1936 年 |
三、砥砺前进阶段:1937-1945 年 |
四、全面拓展阶段:1946-1949 年 |
小结 |
第二章 红十字会疫病防治工作 |
第一节 红十字医疗机构 |
一、常设公立医院 |
二、临时防疫机构 |
第二节 防治行动与成效 |
一、总会于沪期间(上):沪地治疫 |
二、总会于沪期间(下):赴外救疫 |
三、总会离沪期间:沪地分会防疫 |
第三节 疫病防治中的公共性 |
一、医权共享 惠及贫民 |
二、防治兼施 以防为主 |
三、城乡渐进 由城及乡 |
四、医患共融 同御疫疠 |
小结 |
第三章 红十字会卫生教育工作 |
第一节 抗战爆发之前:宣传卫生理论知识 |
一、印发红十字卫生书籍 |
二、红十字人的卫生理论教育 |
三、《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上的卫生“补白” |
第二节 抗战爆发之后:理论与实践共进 |
一、卫生理论宣传的继承与发展 |
二、战时上海难民卫生教育 |
三、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 |
小结 |
第四章 红十字会难民卫生事业 |
第一节 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 |
一、难民云集与所内环境卫生 |
二、环境卫生机构的成立 |
三、卫生整饬行动的开展 |
四、改善效果与行动分析 |
第二节 难民疫病防治 |
一、疫病流行概况 |
二、组设疫病防治机构 |
三、预防措施及成效 |
四、救治行动及成效 |
第三节 难民饮食卫生 |
一、收容所自来水供应 |
二、改良难民膳食标准 |
三、变更标准与终止给养 |
小结 |
第五章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 |
第一节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的背景与筹备 |
一、妇婴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
二、妇婴卫生工作的“前车之鉴” |
三、妇女生活指导部的“名副其实” |
第二节 妇女卫生工作的开展与成果 |
一、红十字医疗机构的科学接生 |
二、红十字妇女卫生训导 |
三、工作方式及成效分析 |
第三节 红十字儿童卫生工作——以儿童营养供给为中心 |
一、设立儿童营养站 |
二、儿童健康调查 |
三、营养供给与成就 |
小结 |
第六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评析 |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变迁的特点 |
一、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 |
二、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 |
三、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 |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 |
一、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 |
二、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 |
三、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 |
四、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 |
第三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与成因 |
一、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 |
二、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困境的成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 |
(6)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今异宜”论 |
第一节 重审古礼 |
一、“三礼”的流变 |
二、《周礼》为古礼纲领 |
三、《仪礼》《礼记》的关系 |
第二节 重编礼书 |
一、“源头活水”的学礼观 |
二、“知崇礼卑”的考礼观 |
三、“陈数知义”的制礼观 |
第三节 重思家礼 |
一、名分爱敬:家礼之“本” |
二、仪章度数:家礼之“文” 第二章 “礼理一体”论 |
第一节 礼训:呈“双玉”而致福事 |
一、甲骨文:以玉行礼 |
二、金文:以事神灵 |
三、篆隶:以通天意 |
第二节 礼源:本“大一”而法天道 |
一、“大一太极” |
二、“理一分殊” |
三、“因天循道” |
四、“先王作则” |
第三节 礼义:制“节文”而示民常 |
一、于天理中制节文 |
二、于性情间明体用 |
三、于礼法间示民常 第三章 “常变相合”论 |
第一节 礼秩中的“常变”与“经权” |
一、“百世不变”与“权时而变” |
二、“变者常之变” |
三、“尽权以达经” |
第二节 中古时期家礼沿革的实践 |
一、王土王臣:秦汉家礼中公、私纠葛 |
二、偃仰私庭:魏晋南北朝门第与家法 |
三、累世同居:唐宋家族兴衰及宗法重构 |
第三节 《家礼》中的“存古”与“变法” |
一、“爱礼存羊”的存古思想 |
二、“敬宗收族”的变法思想 第四章 “天命民彝”论 |
第一节 天赋彝伦,以分礼法 |
一、“彝伦”为天秩天讨赋形 |
二、“民彝”造分礼刑二端 |
三、“血亲复仇”的礼法之争 |
第二节 治国之法,先观于家 |
一、“天下为一家”的同质构造 |
二、“家者国之则”的价值位阶 |
三、“王者之治始于家”的政治主张 |
第三节 欲正刑名,先明服纪 |
一、“亲亲尊尊” |
二、“准服制罪” |
三、“听讼原亲” 第五章 《家礼》对明清民间丧仪的规范意义 |
第一节 民间丧仪中礼生的媒介功能 |
一、表达民间仪式的地方知识人 |
二、延续民间信仰的司礼者 |
三、影响礼法秩序的方式 |
第二节 丧礼中的形实关系 |
第三节 丧礼中的礼法关系 |
一、近法:正确行动 |
二、随俗:于心有安 |
三、义起:礼法博弈 第六章 《家礼》及其思想在东亚的播迁 |
第一节 《家礼》与东亚朱子礼学流派 |
一、李氏朝鲜朱子礼学派系 |
二、江户时代朱子礼学派系 |
三、越南王朝朱子学传承 |
第二节 东亚朱子学者对中国礼学的批判 |
第三节 江户朱子学者对“家”的礼法改造 |
一、“天理”:本名分纪人伦 |
二、“道统”:日用伦常之基 |
三、“水土”:礼法“时所位” 结论 附录:朱子《家礼》版本考 |
一、佚本 |
二、不分卷 |
三、四卷本 |
四、五卷本 |
五、十卷本 |
六、八卷本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论柯文的中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柯文中国学研究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清末反基督教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学术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中国思想中的反教传统 |
第三节 传教活动与中国社会 |
第二章 改革先驱之王韬研究 |
第一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之分析 |
第二节 王韬的文化特性及其原因 |
第三节 对王韬思想研究 |
第三章 “中国中心观”的探析 |
第一节 学术背景 |
第二节 “西方中心论”与中国学研究 |
第三节 “中国中心观”的探析 |
第四章 “历史是什么?” |
第一节 历史反思的原因 |
第二节 柯文的史学理论 |
第三节 “三调”的启示 |
第五章 勾践故事与20世纪中国 |
第一节 历史与故事 |
第二节 “勾践时刻”与多变的“故事” |
第三节 中国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一、柯文的史学研究主线 |
二、柯文的中国史观 |
三、柯文的史学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缘起 |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
附件 |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
第四节 收复新疆 |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
第五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四、全美中国研究协会(AACS)第45届年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2]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4]美国《国防教育法》研究[D]. 宋海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D]. 丁泽丽. 苏州大学, 2017(04)
- [6]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D]. 彭卫民.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论柯文的中国史研究[D]. 王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