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煤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

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煤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

一、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多胜男[1](2021)在《型煤燃烧分段动力学及不同燃烧方式下NO释放规律研究》文中提出

宋智星[2](2020)在《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环保问题,水泥工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大多数水泥窑采用了SNCR脱硝技术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水泥窑SNCR脱硝系统具有强耦合性、大延迟的特点,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企业采用的人工控制或常规PID控制方式会出现喷氨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目前的控制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烟气脱硝控制的要求,如何稳定高效地控制水泥窑的脱硝过程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建立了水泥窑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运用广义预测控制模型设计了水泥窑烟气脱硝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了烟气脱硝预测控制软件,实现了烟气NOx浓度的稳定控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烟气NOx的生成机理和脱硝过程机理,总结了影响烟气NOx生成和脱硝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运用预测控制实现烟气脱硝控制。其次,针对水泥窑脱硝过程变量耦合性强、脱硝效果检测延迟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的方式将包含脱硝过程特征的数据送入模型输入层,通过深度信念网络对输入数据的学习和挖掘,解决了脱硝过程耦合性强、延迟大对NOx浓度预测的影响,实现了烟气NOx浓度的准确预测。以水泥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时间序列输入方式的有效性。最后,以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为基础,详细推导了水泥窑烟气脱硝控制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模型公式,得到了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算法,构建了运用广义预测控制模型的水泥窑烟气脱硝控制系统。然后根据得到的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算法,利用C#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了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软件,在烟气脱硝预测控制软件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构建的水泥窑烟气脱硝控制系统的性能。

巩志伟[3](2020)在《耐火材料燃气窑炉氮氧化物减排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氮氧化物(NOX)的减排是国家所关注的环保重点,随着国家对NOX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耐火材料企业面临NOX减排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耐火材料企业而言,现有NOX减排技术存在不适应问题,迫切的需要一种效果好、适合于耐火材料生产的NOX减排方法。本文研究希望为适用于耐火材料燃气窑炉的NOX减排方法提供借鉴。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耐火材料燃气窑炉的NOX生成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在底升式升降炉上探究不同空气过剩系数α条件下,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NOX的生成情况与温度的关系;探究了空气预热温度对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NOX生成的影响;(2)在模拟生产车间1 m3梭式窑进行了四个传统套筒式燃烧器燃烧实验,分析了NOX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然后对比单个传统套筒式燃烧器与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NOX的生成情况,分析两种燃烧器NOX生成浓度不同的原因;(3)对耐火材料企业高温燃气窑炉和中低温燃气窑炉的烟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4)最终对耐火材料不同温度的燃气窑炉NOX减排方法进行探讨。得到的结论如下:(1)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α不同,NOX的生成量不同,随着α的增大,NOX生成量增加;温度<1400℃时,NOX生成量较低,窑内NOX折算浓度<100mg/m3(未标明的折算浓度统一取基准氧含量为9%),当温度<1700℃时,NOX折算浓度;当α较小时NOX的折算浓度低于20 mg/m3;对于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可以通过调节α来减少部分NOX的生成。(2)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当空气预热温度由室温-550℃时,助燃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降低,当空气预热温度>75℃时,氧含量出现突变,155℃时氧含量不再发生变化;当空气预热温度的升高,火焰的燃烧温度逐渐提高,达1680℃;NOX的生成量也与空气预热温度呈正相关,到达一定预热温度时出现NOX的生成量达到稳定值,NOX折算浓度。(3)梭式窑四个传统套筒式燃烧器,烟道和窑内的氧含量比较稳定;当温度<1400℃时,窑内NOX的生成量相对较少,折算浓度;1500℃时,NOX的折算浓度在;温度>1600℃,NOX折算浓度,燃烧火焰分布不均匀,存在许多明亮区和局部高温区,火焰火柱有时会晃动不连续,不稳定。(4)单个传统套筒式燃烧器窑炉和烟道内的含氧量比较稳定;在相同条件下预混型高速燃烧器NOX的生成量与传统套筒式燃烧器相比减少40%以上,火焰没有明显火焰明亮区,燃烧火焰不飘散,火柱稳定。(5)所选耐火材料企业高温燃气隧道窑窑内和烟道内NOX的浓度较高,且无明显的规律;NOX窑内折算浓度,烟道内折算浓度;中低温燃气窑炉氧含量和NOX含量相对稳定,窑内折算浓度,烟道内NOX折算浓度;使用温度<1400℃的中低温燃气窑炉窑内NOX折算浓度,烟道内NOX折算浓度,一级干法物理化学复合吸附方法脱硝效率可达70%以上。(6)低氮氧燃烧技术是发展的方向,温度低于1400℃时的燃气窑炉有望采用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结合组织燃烧技术,在源头减少40%NOX的生成,实现超低排放;温度高于1400℃的燃气窑炉可以采用“源头治理+尾气净化吸附”的方法实现NOX超低排放。

顾源[4](2020)在《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雾霾是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中的“后起之秀”,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雾霾中主要的组成成分—固体粉尘颗粒的主要来源就是煤炭的燃烧,除此之外,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还存在着SO2、NOx等有害气体,均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我国作为煤炭消耗大国,煤炭的使用在推动城市工业发展与居民供热的同时,也同时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开展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探索适合沈阳地区的燃煤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形式为目的,分析了目前各种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各种技术工艺的原理和特点,结合沈阳市地理环境条件、供热现状与规划及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应用现状,以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集中供热工程、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为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工程实例的环境效益指标,希望为沈阳市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选择方向提供些许建议。首先,本文针对不同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工艺分别深入研究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以此来判断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其次,本文第三章分析沈阳市自然环境特点、市内供热现状与规划等集中供热情况,其中重点调查沈阳市西部和南部区域的现状热源分布及供热规划情况,为第四章的工程实例研究奠定研究数据基础。本文还对沈阳市大气污染情况及燃煤锅炉厂中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第三章的分析总结出,“十二五”以来沈阳市着重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作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燃煤烟气治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燃煤锅炉厂中脱硫设施缺位率较高、脱硫效率偏低、除尘效率低、几乎没有脱硝设施。然后,本文通过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及沙河热源厂扩建等工程实例的设计检测数据研究,对比两个项目建设实施前后的燃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等指标,验证了高效煤粉锅炉系统、镁钙双碱法脱硫技术、袋式除尘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及SNCR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且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监测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这些烟气治理措施在沈阳市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极好的适用性。

赵亮[5](2020)在《循环流化床炉内稀相区氮氧化物转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煤炭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在推进整个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但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比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所以燃煤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日益严格。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氧燃烧结合后燃技术,该技术通过改变循环流化床炉内的燃烧气氛,在保证燃烧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低NOx排放。循环流化床炉内呈现出燃烧气氛完全不同的密相区和稀相区,因此作为炉内重要的燃烧区域,稀相区对炉内NOx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非常有必要对循环流化床内稀相区NOx的转化进行系统研究。为了探索各种因素对于稀相区内碳热还原NO过程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高温立式管式炉实验、基础理化测试分析相、热重-质谱实验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稀相区内碳热还原NOx过程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初步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课题选用了来自于蚌埠、新港、神木的三种循化流化床锅炉工程现场的循环灰,利用原煤样品,在水平管式炉实验台上通过高温热解制取半焦,并利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析对比了原煤与半焦在化学组成、物理结构、表面形貌等方面的差异。利用高温两段式立式管式炉系统,探究了在还原性和氧化性气氛下,不同性质的可燃残碳对NO的还原作用与温度、煤种、CO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半焦原煤的微观性质进行分析,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另外,采用热重质谱及等效特征图谱法(ECSA)和水平管式炉实验相结合,从逸出气体和固体产物角度出发,深度探索了石墨还原分解CaSO4的反应机理,为固硫产物对NO还原过程影响的研究打下基础。最后,通过立式管式炉实验,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摩尔比,初步探索在还原性气氛下CaSO4等固硫产物对于NOx转化过程的影响,为低氧燃烧结合补燃技术实现联合脱硫脱硝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理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来自蚌埠、新港和神木的三种原煤的微观表面多为平整,形态棱角分明,经过热解之后,得到的半焦表面呈现出致密结焦状态,挥发分降低,单位质量的可燃碳含量增高。半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增大,平均孔径变小,微孔数量较原煤更多,孔隙结构更加发达,反应活性也更高。循环灰里面富含的可燃残碳多于灰分和其他杂质融合,微观形态中物质表面的已经经历了磨损,与原煤和半焦相比,反应活性已经大大减弱。立式管式炉实验结果表明,NO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为碳,还原效果与碳含量呈正相关,且温度越高,这种影响效果越明显。在还原性气氛下,750℃850℃之间,以NO的转化率表征还原效果,对应煤种的还原效果:半焦>原煤>现场循环灰;900℃时,对于含碳量更高的神木煤,原煤和半焦的最终还原转化率差异已经不大,但是半焦的反应速度会更快。此外,还原过程为可逆的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快,反应的进行程度也越大。实际流化床锅炉中,稀相区内会有O2和CO的存在,通过改变立式管式炉中的反应气氛,发现,O2的加入会使得作为还原剂的可燃残碳在高温下被消耗,受消耗的程度与样品的反应活性有关,半焦的消耗程度>原煤>现场循环灰,受O2的影响也最大。由于碳热还原NO的反应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强,使得氧化性气氛下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整体差异不大。CO气体在单独存在的条件下,与NO气体不会发生气相还原反应,但是在还原性气氛下CO的加入会对碳热还原NO的过程产生部分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固体反应物灰、半焦和原煤的关系不大。氧化性气氛下,CO会对碳热还原NOx反应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会促进NOx向N2转化,使得原本氧化性气氛下的NO转化率升高。炉内喷钙脱硫产生的固硫产物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热重质谱实验和水平管式炉实验表明,其自身会在1100℃时会发生自分解反应,而碳会降低CaSO4的初始分解温度,反应约在900℃左右发生,主要生成CaO、CO2、SO2。当温度超过1100℃时,石墨与CaSO4之间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少量的CaS。而在850℃以下,CaSO4的加入对碳热还原NO的过程影响很小,在850℃以上,CaSO4对于碳热还原NO的过程有抑制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在850℃时,随着CaSO4摩尔比的逐渐上升,循环灰、半焦和原煤每个摩尔比对应下的还原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在总体变化上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而从热重实验的失重曲线可以看出,过量的CaSO4会促进残碳的消耗,对NOx还原过程产生消极影响。研究结论对通过改变炉内燃烧气氛,充分发挥可燃残碳的还原作用,为低氧燃烧结合补燃技术实现联合脱硫脱硝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王志鹏[6](2019)在《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低温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在半干法脱硫基础上,实现NOx和SO2的协同脱除,为此需要详细研究NOx、SO2在Ca(OH)2等吸收剂表面的脱除反应路径且要提高协同脱除效率,以此为背景本文研究了NOx、SO2协同脱除过程气固反应机制。首先通过原位漫反射装置测定Ca(OH)2和NOx、SO2反应的产物的光谱,分析产物成分和结构;其次用固定床实验平台研究了协同脱除效率,反应物和产物生成和消耗比例,研究温度、O2等的影响,通过间歇性通断气相反应物,研究NOx/SO2和Ca(OH)2反应过程,本文提出了详细的气相转化反应路径,从气固反应的角度角度解释反应机理;然后建立了固定床脱硫脱硝的反应模型,拟合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衰减因子等参数,验证了反应机理,用DFT计算从微观角度解释了NOx和SO2协同脱除机理;最后通过工业化试验和应用验证了协同脱除新工艺。本文发现NO2的脱除是两个NO2先发生歧化反应,然后再和Ca(OH)2发生酸碱反应生成产物,反应前期生成Ca(NO2)(NO3),随后被NO2氧化成Ca(NO3)2。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结构经历了表面桥式硝酸盐→双齿硝酸盐→单齿硝酸盐→体相硝酸盐的变化。NO2的反应级数约等于2,NO2的脱除分两部分,N2O4反应以及两个NO2的反应。NO2能氧化Ca(NO2)2,但却很难氧化Ca SO3。NO和Ca(OH)2反应弱,产物为亚硝酸-硝基物种以及硝酸盐物种。NOx、SO2在Ca(OH)2表面协同脱除时,产物主要是Ca(NO3)2和Ca SO4,从反应物到终产物之间存在硫和氮的含氧酸盐的多分子的活性中间体,中间体分解生成终产物。1000~850cm-1之间的红外光谱先快速上升然后下降,即Ca SO3会部分的被氧化。NO和NO2可形成协同脱除。无O2时NO2和SO2协同脱除时,NO2转化成NO。O2对Ca(OH)2和SO2反应生成Ca SO3的过程无影响,但有O2时反应生成了更多的Ca SO4。Ca(NO2)2和SO2反应产物是Ca S2O6。SO2脱除过程中能同时脱除NO,1分子的NO和1分子的SO2结合。SO2或NO2时“倒扣”着吸附在Ca2+位上时,和Ca2+相邻的O2-位能协同吸附NO2或NO。在模型研究方面,提出了成核膨胀共模型用于修正反应面积,可以更好拟合有扩散影响的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分段协同脱除工艺,形成高SO2区域,实现了SO2和NOx的高效协同脱除,形成了基于半干法的同时脱硫脱硝新工艺。

韩健,刘新华,何京东,李虹嶙,张楠[7](2019)在《民用解耦燃煤炉中的NOx和CO同时减排》文中提出典型民用解耦燃煤炉具有底部连通的两个分别被称为热解室和燃烧室的并列炉膛,煤炭从热解室上部加入,空气通过热解室底部的倾斜炉排引入。结合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氮转移路线与解耦炉中的气体循环流动特征,定性分析了民用解耦燃煤炉中的NOx和CO同时减排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配风和煤种等因素对NO和CO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用解耦燃煤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通风方式有利于NOx和CO的同时减排,解耦炉具与洁净型煤匹配可显着降低综合污染物排放。

雷凯[8](2019)在《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泥是污水处理的衍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病原体、激素和重金属等。污泥热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还能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污泥热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并对其开展了模拟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进行了全流程模拟,通过模拟得到了系统热效率、系统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报期等热力学和经济学指标,并与煤粉直燃发电系统进行对比,评估了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虽然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煤粉直燃发电系统的有所降低,但由于污泥焚烧具有补贴,因此其经济性更好。然后,利用单颗粒燃烧实验台,研究了煤粉颗粒在模拟的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燃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分析了O2、CO2和H2O浓度对煤粉颗粒火焰形态、着火延迟、燃尽时间和燃烧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煤颗粒的着火模式为单相着火,且燃烧过程可分为挥发分燃烧和半焦燃烧两个阶段。O2浓度的升高对烟煤颗粒的燃烧起到了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燃烧火焰亮度上升,着火延迟和燃尽时间缩短,燃烧温度上升。相反地,CO2浓度的上升抑制了烟煤颗粒的燃烧,使其燃烧火焰亮度下降,着火延迟和燃尽时间变长,燃烧温度降低。H2O浓度的升高会抑制烟煤颗粒挥发分的燃烧,延长了挥发分的燃尽时间并降低了燃烧温度;但是能够促进其半焦的燃烧,缩短了半焦的燃尽时间并提高了燃烧温度。最后,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含水率对污泥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恒温水平管式炉和X荧光光谱分析仪研究了管式炉温度、O2、CO2和H2O浓度对污泥燃烧过程中Mn、Ni、Pb、Zn、Cu和Cr这六种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污泥中含水率的升高会恶化污泥的燃烧,表现在降低污泥的着火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并提高了污泥燃烧的平均活化能。随着管式炉温度的升高,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降低。随着O2浓度的升高,Mn和Ni的残留率先增大后减小;Pb、Cu和Cr的残留率逐渐增大;Zn的残留率逐渐减小。CO2一方面会降低燃烧温度以及半焦的孔隙率,另一方面还会促使重金属亚氧化物向稳定的氧化物转化,因此CO2浓度提高时,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升高。H2O一方面会提高半焦的燃烧温度,另一方面还会提高半焦的孔隙率,因此H2O浓度提高时,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降低。

陈晓琳[9](2018)在《涡流室分解炉分级燃烧及RDF协同减排NOx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泥生产过程中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已经成为大气NOx排放的第三大来源。随着环境控制的日趋严格,水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分解炉是干法水泥生产系统减排NOx的关键设备,其中煤分级燃烧技术是目前广受青睐的NOx减排技术之一。干法水泥生产系统因其具有高温、长流程、微负压和碱性环境等工艺特点,协同处理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简称RDF)已成为世界先进水泥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煤粉与RDF的燃烧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当两者共燃时,势必会对分解炉的温度制度及NOx释放情况带来一定的影响,探明分解炉中煤与RDF共燃时燃料的燃烧特性及NOx的生成与被还原机理,以期在燃料充分燃烧及生料充分分解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NOx减排效果,成为解决分解炉中煤与RDF共燃协同减排NOx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CFD数值模拟及水泥厂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一方面创新设计并搭建双管式炉实验台,模拟分解炉温度环境和氧气浓度氛围,采用燃料高温快速进样的方式开展燃烧实验研究,并结合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仪联用(TG-FTIR)、裂解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联用(PY-GC/MS)等现代测试技术研究燃料热解、裂解实验,探讨了煤粉与RDF共燃时燃料的燃烧特性及NOx释放特点,研究了煤质、环境温度、氧气浓度对NOx释放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减氮效果良好的RDF入炉方式。另一方面,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Ansys Fluent突破了对分解炉中多燃料燃烧耦合生料分解及NOx排放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难题,采用CFD-POST、FieldView、Tecplot等对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获悉了分解炉中三种类型NOx的生成规律及燃料型NOx的转化特点,并获得了煤粉分级燃烧减排NOx的优化方案和RDF入炉减氮方案,探明了分解炉中煤与RDF多级燃烧协同减排NOx的机理,并在实际生产线使用,获得很好应用效果。(1)利用自制的双管式炉平台研究了不同烟煤和无烟煤在不同温度、氧气浓度下的燃烧特点和燃料型NOx生成情况,结果表明:900℃时烟煤和无烟煤的燃烧情况好、生成的CO少,但是对应的燃料型NOx的生成量更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燃烧时烟煤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和转化率比对应的无烟煤要低,其中烟煤在氧气浓度为14%、无烟煤在氧气浓度为16%下燃烧时处于NOx的最佳生成浓度环境,在实际生产中应该避开。借助TG-FTIR和Py-GC/MS发现,烟煤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释放出种类更多的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芳香烃),有利于对燃料型NOx还原转化,烟煤燃烧时NOx的生成量及转化率比无烟煤低。(2)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煤粉在分解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分解炉环境下燃料型NOx的生成量远高于热力型NOx和瞬时型NOx,且自生成的燃料型NOx能够被炉内的碳氢化合物有效转化。通过对分解炉进行分煤口高度、水平位置、深入长度、分煤量等的优化设计,寻找到了合适的煤粉分级方案并经现场验证取得了还原率为48%的脱硝效果。(3)利用双管式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RDF在不同温度、氧气浓度,以及其与烟煤、无烟煤混合燃烧过程中的特点和NOx生成规律。研究表明,RDF在700℃燃烧时NOx的浓度最大值和生成总量均很高,实际使用RDF作为替代燃料时应该避开此温度;RDF在氧气浓度为14%下燃烧时NOx的生成量和转化率都很低;RDF与无烟煤、烟煤混合后其燃烧过程在反应前期(挥发分释放阶段)体现为加和作用,在反应后期(焦炭燃烧阶段)体现为协同促燃作用;烟煤和无烟煤掺混RDF后混合燃料燃烧性能均得到改善,且NOx的生成总量和转化率均明显降低了。(4)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煤粉与RDF在分解炉内共燃烧耦合生料分解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优化的分级燃烧方案,对RDF的入口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当RDF位于涡流室上部、远离三次风口的合适位置时运动路径更长、颗粒分散效果更好、温度制度更加均匀、NOx的还原效果更好;通过改变RDF的质量替代比例,探索了燃料多级燃烧协同减排NOx的机制,研究表明RDF替代量为50%时,RDF与煤燃烧之间可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机制,有利于与煤共混燃烧形成强化燃烧模式,也有利于形成CO还原气氛,促进NOx的还原转化。

孙慧[10](2018)在《我国天然气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推进等新形势和新情况使天然气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SCP分析框架,以我国天然气整个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比国外情况,借鉴先进经验,结合面临形势,设定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升级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建议。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市场化的天然气产业,形成“输气独立,配气灵活,批发零售充分竞争,勘查开采国有主导”的格局。分四步实现,预计需10年以上时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需同时促进上游供应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监管机构,推动储气调峰设施市场化运作,推行能量计价。从技术、经济、环保和政策四个维度,分析天然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出利用结构优化的方向和政策措施建议。天然气在居民生活领域竞争力强,在集中采暖、工业燃料和发电领域经济性差,在壁挂炉和交通领域氮氧化物排放是制约因素。促进利用结构优化需深入推进城镇天然气利用工程,量气而行发展天然气采暖,鼓励工业燃料天然气置换,合理发展天然气发电,大力支持分布式能源、车船等新兴领域应用。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长三角三省市,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气源供应、管网建设、终端燃气业务、产业规模、用气价格和市场结构六个维度,对天然气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三省市天然气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其中江浙两省市场结构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省网。从2004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至今,江苏“供气环节较少”的市场结构发挥了巨大优势,促使自身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居全国第一。将综合能源规划理论与情景分析法相结合,选取雄安新区为案例,分析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定位,发现天然气在雄安新区发展成为主体能源有较大难度,定位为补充能源或保障能源较为合适。

二、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业窑炉烟气脱硝控制研究现状
    1.3 水泥窑烟气脱硝控制现状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水泥窑烟气脱硝机理分析及脱硝预测控制机理
    2.1 引言
    2.2 烟气NO_x生成机理及脱硝机理分析
        2.2.1 烟气NO_x生成机理
        2.2.2 脱硝过程机理
    2.3 烟气脱硝预测控制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DBN的水泥窑烟气NO_x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DBN的烟气NO_x浓度预测模型设计
        3.2.1 模型输入层设计
        3.2.2 模型隐含层设计
        3.2.3 模型参数反向调节
    3.3 基于DBN的烟气NO_x浓度预测模型算法
    3.4 烟气NO_x浓度预测实验
        3.4.1 数据预处理
        3.4.2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3.4.3 模型预测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4.3 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4.3.1 预测模型
        4.3.2 反馈校正
        4.3.3 滚动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软件设计及仿真实验
    5.1 引言
    5.2 烟气脱硝预测控制软件设计
        5.2.1 软件框架设计
        5.2.2 模块功能设计
    5.3 烟气脱硝预测控制仿真实验
        5.3.1 软件功能实现
        5.3.2 性能仿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耐火材料燃气窑炉氮氧化物减排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引言
    1.1 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耐火材料烧成窑炉类别
        1.1.1 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2 耐火材料窑炉种类和燃料类型
    1.2 NO_X的种类、生成、危害
        1.2.1 NO_X的种类
        1.2.2 NO_X的生成和影响因素
        1.2.3 NO_X的危害
    1.3 NO_X排放现状及治理成果
        1.3.1 部分行业排放现状
        1.3.2 耐火材料企业NO_X排放现状及问题
        1.3.3 大气污染物治理成果
    1.4 NO_X减排技术
        1.4.1 低氮氧燃烧技术原理
        1.4.2 低氮氧燃烧技术
        1.4.3 尾气净化技术
    1.5 NO_X排放标准及治理要求
        1.5.1 排放标准
        1.5.2 重点行业工业窑炉NO_X治理要求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仪器
    2.2 烟气分析仪器及NO_X浓度计量方法与公式
3 底升式升降炉实验
    3.1 底升式升降炉实验平台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空气过剩系数对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NO_X生成的影响
        3.2.2 空气预热温度对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燃烧情况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梭式窑燃烧实验
    4.1 梭式窑原窑炉燃烧实验
    4.2 梭式窑单个套筒式燃烧器和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燃烧对比实验
        4.2.1 梭式窑单个传统套筒式燃烧器实验结果
        4.2.2 梭式窑单个低氮氧预混型高速燃烧器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耐火材料材企业实测实验
    5.1 耐火材料企业高温、中低温燃气窑炉实测实验
        5.1.1 耐火材料企业简介和测量方案
        5.1.2 耐火材料企业实测数据
    5.2 耐火材料企业中低温燃气窑炉NO_X减排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烟气干法吸附脱硝实验
    6.1 烟气干法吸附脱硝技术
        6.1.1 烟气干法脱硝技术种类
        6.1.2 烟气干法物理化学复合吸附技术特点
    6.2 干法物理化学复合吸附实验
        6.2.1 吸附实验方案
        6.2.2 吸附剂分析及性能说明
        6.2.3 耐火材料企业烟气干法物理化学复合吸附实验
    6.3 耐火材料企业中高温燃气窑炉NO_X减排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处理技术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
    2.1 煤炭燃料分析
        2.1.1 煤碳的分类
        2.1.2 煤碳的成分分析
    2.2 常用锅炉类型及特点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
        2.2.2 往复炉排锅炉
        2.2.3 链条炉排锅炉
        2.2.4 煤粉炉
    2.3 锅炉烟气排放治理的相关政策
    2.4 本章小结
3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研究
    3.1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
        3.1.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3.1.2 氨法脱硫技术
        3.1.3 循环流化床法脱硫
        3.1.4 氧化镁湿法脱硫技术
    3.2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
        3.2.1 低氮燃烧技术
        3.2.2 SCR法脱硝技术
        3.2.3 SNCR法脱硝技术
    3.3 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
        3.3.1 静电除尘
        3.3.2 袋式除尘
        3.3.3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市集中供热及烟气治理现状
    4.1 沈阳市供热现状
        4.1.1 沈阳市供热区域划分
        4.1.2 沈阳市供热面积及供热能源规划
        4.1.3 西部供热区域现状
        4.1.4 南部供热区域现状
    4.2 沈阳市燃煤烟气治理现状
        4.2.1 沈阳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4.2.2 沈阳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4.3 本章小结
5 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应用实例
    5.1 研究方法及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构建
        5.1.1 泰森多边形法
        5.1.2 基本模型与假设
        5.1.3 污染物排放浓度影响因子的选取
        5.1.4 模型所选定目标时段的分析与确定
        5.1.5 基于ArcGis和 mapinfo的泰森多边形的构建
    5.2 沈阳市概况
        5.2.1 气象条件
        5.2.2 水文条件
        5.2.3 地质特征
    5.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5.3.1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概况
        5.3.2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3.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5.3.4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选型及烟气脱硫系统
        5.3.5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系统
        5.3.6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系统
        5.3.7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5.3.8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环境效益分析
    5.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5.4.1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概况
        5.4.2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5.4.3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燃煤锅炉脱硝系统分析
        5.4.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5.4.5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循环流化床炉内稀相区氮氧化物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现状
        1.1.2 循环流化床的发展与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氮氧化物的发生机理及转化规律
        1.2.2 循环流化床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1.2.3 流化床炉内低氧燃烧结合后燃补燃技术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还原性气氛下可燃残碳与NOx反应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热解半焦制备与半焦样品分析
        2.2.1 实验样品
        2.2.2 实验装置
        2.2.3 半焦样品特性分析
    2.3 可燃残碳与NOx反应的实验研究
        2.3.1 实验样品
        2.3.2 实验系统
        2.3.3 实验工况与实验步骤
        2.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烧气氛对NO_x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3.2.1 实验系统与方法
        3.2.2 实验工况与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O_2对NO_x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3.3.2 CO对 NO_x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3.4 各气氛条件下NO转化率变化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硫产物对NO_x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石墨热分解CaSO_4热重质谱实验研究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样品与实验工况
        4.2.3 实验步骤
        4.2.4 数据处理方法
        4.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石墨热分解CaSO_4水平管式炉实验研究
        4.3.1 实验装置
        4.3.2 实验样品与实验工况
        4.3.3 实验步骤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CaSO_4 对碳热还原NO_x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4.4.1 实验装置
        4.4.2 实验样品及实验工况
        4.4.3 实验步骤
        4.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未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致谢

(6)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燃煤烟气排放现状
        1.1.2 非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1.1.3 联合脱除技术
    1.2 SO_2和NO_x的异相反应问题
    1.3 Ca(OH)_2和NO_x及SO_2反应机理
        1.3.1 Ca(OH)_2和SO_2反应机理
        1.3.2 NO_x的脱除反应机理
        1.3.3 SO_2和NO_x协同脱除机理
        1.3.4 水蒸气在脱硫脱硝中的作用
        1.3.5 溶液中SO_2和NO_x脱除机理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原位漫反射红外装置
        2.2.1 原位漫反射红外原理
        2.2.2 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装置
    2.3 固定床反应装置
    2.4 表征和分析手段
    2.5 其他实验手段
第3章 Ca(OH)_2脱除NO_x和SO_2反应产物研究
    3.1 引言
    3.2 Ca(OH)_2等化合物和脱硫脱硝产物光谱
        3.2.1 Ca(OH)_2等的红外光谱
        3.2.2 产物的红外光谱
    3.3 Ca(OH)_2单独脱除SO_2或NO_x反应产物研究
        3.3.1 Ca(OH)_2脱除SO_2
        3.3.2 Ca(OH)_2脱除NO_2
        3.3.3 Ca(OH)_2脱除NO
    3.4 Ca(OH)_2等同时脱除SO_2和NO_x反应产物研究
        3.4.1 Ca(OH)_2脱除SO_2和NO_2
        3.4.2 Ca(OH)_2脱除SO_2和NO
        3.4.3 Na OH脱除SO_2和NO
        3.4.4 SO_2和NO_x同时脱除过程中Ca SO_3氧化问题
        3.4.5 Ca(OH)_2和SO_2、NO_x反应时Ca SO_4的生成
    3.5 Ca SO_3、Ca(NO_2)_2等和NO_x、SO_2反应产物
        3.5.1 Ca(NO_2)_2和SO_2反应产物
        3.5.2 Ca(NO_2)_2和NO_2反应产物
        3.5.3 Ca SO_3和NO_2反应产物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Ca(OH)_2脱除NO_x和SO_2的反应机理
    4.1 研究思路和方法
    4.2 气-固反应条件下NO_2的脱除
        4.2.1 Ca(OH)_2脱除NO_2反应方程式
        4.2.2 Ca(OH)_2脱除NO_2反应级数
        4.2.3 NO对 NO_2脱除的影响
        4.2.4 NO_x在Ca(OH)_2表面表面反应路径
    4.3 气固反应条件下NO_2和SO_2共同脱除
        4.3.1 NO_2和SO_2脱除特性
        4.3.2 间歇性通断反应气体实验
        4.3.3 SO_2及O_2通入或切断的结果
        4.3.4 Ca(OH)_2和SO_2、NO_2反应路径分析
        4.3.5 以Ca(NO)_2为吸收剂的实验
    4.4 NO和 SO_2同时脱除特性研究
        4.4.1 NO和 SO_2同时脱除典型特征
        4.4.2 NO和 SO_2同时脱除的气相通断实验
        4.4.3 NO对 SO_2的影响
        4.4.4 SO_2和NO同时脱除小结
    4.5 NO_x和SO_2协同脱除微观机理
        4.5.1 CaO等表面的协同吸附NO_2概述
        4.5.2 CaO表面单独吸附NO_2或SO_2
        4.5.3 NO_2和SO_2在CaO等表面的协同吸附
        4.5.4 NO和 SO_2、NO_2在CaO表面协同吸附
    4.6 小结
第5章 NO_x和SO_2脱除的固定床模型研究
    5.1 前言
        5.1.1 气固反应概述
        5.1.2 脱除反应的不同阶段
        5.1.3 反应方程式与参数选择
        5.1.4 固定床实验模拟方法
    5.2 不考虑扩散过程的模拟
        5.2.1 表面吸附模型
        5.2.2 表面失活模型
    5.3 考虑扩散过程的模拟
        5.3.1 未反应核模型
        5.3.2 扩散修正的表面失活模型
        5.3.3 晶粒模型
    5.4 反应面积修正
        5.4.1 活性表面衰减因子
        5.4.2 未反应核模型反应面积修正
    5.5 NO_x脱除过程模拟
        5.5.1 NO_2脱除过程模拟
        5.5.2 NO脱除过程模拟
    5.6 小结
第6章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
    6.1 前言
    6.2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应用
        6.2.1 工艺流程
        6.2.2 技术应用
    6.3 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相关问题
        6.3.1 反应速度问题
        6.3.2 NO脱除的特征
        6.3.3 机理实验对工业应用的指导
    6.4 产物稳定性
    6.5 溶液中S和N的含氧酸盐的E-p H相图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NO_2~-、SO_4~(2-)、NO_2~-、NO_3~-
附录B 典型化合物的分峰表
附录C 光谱分峰方法
附录D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
    D.1 光谱K-M函数和稀释浓度关系
    D.2 光谱K-M函数和稀释浓度关系
附录E 实验条件列表
附录F 表面N_xO_y的吸收峰位置
附录G DRIFT谱图
附录H 固定床模型涉及参数以及E-p H相图成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民用解耦燃煤炉中的NOx和CO同时减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系统
    1.2 NOx计算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NO和CO的同时减排机制
    2.2 配风对NO和CO排放的影响
    2.3 煤种对NO和CO排放的影响
3 结论

(8)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复杂气氛下煤粉的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3 污泥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4 污泥燃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特性研究现状
        1.2.5 现有研究的总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2.1 引言
    2.2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介绍
    2.3 模拟方法
        2.3.1 燃料转化单元的建立
        2.3.2 换热及汽轮机单元的建立
        2.3.3 烟气净化单元的建立
    2.4 系统效率及经济性分析
        2.4.1 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2.4.2 系统投资估算
        2.4.3 内部收益率
        2.4.4 投资回报期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系统热力学分析
        2.5.2 系统经济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
    3.1 引言
    3.2 单颗粒燃烧实验方法介绍
        3.2.1 实验样品
        3.2.2 单颗粒燃烧实验台
        3.2.3 双色比测温法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烟煤颗粒的燃烧过程分析
        3.3.2 O_2 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3.3.3 CO_2 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3.3.4 H_2O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污泥燃烧及其重金属迁徙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样品
        4.2.2 热重分析实验
        4.2.3 污泥燃烧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4.2.4 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4.2.5 污泥灰渣制备及重金属含量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水率对污泥燃烧特性的影响
        4.3.2 燃烧性能评估
        4.3.3 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
        4.3.4 污泥及污泥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4.3.5 炉温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4.3.6 O_2 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4.3.7 CO_2 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4.3.8 H_2O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涡流室分解炉分级燃烧及RDF协同减排NOx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泥分解炉及其结构特点
    1.2 水泥生产中NO_x减排现状以及控制技术
    1.3 国内外分解炉中煤粉、RDF燃烧研究进展
    1.4 分解炉燃料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与控制机理研究进展
    1.5 分级燃烧减排NO_x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手段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燃料的成分分析
    2.2 烟气的成分分析
    2.3双管式炉恒温燃烧实验
    2.4 燃烧特性分析
    2.5 燃烧过程污染物释放特性分析
    2.6 数值模拟实验
        2.6.1 几何模型
        2.6.2 物理模型
        2.6.3 组分及化学反应模型
        2.6.4 求解方法
    2.7 现场测试及工业试验
第3章 煤的燃烧特性及燃料型NO_x生成规律研究
    3.1 实验方案
        3.1.1 煤试样的选择
        3.1.2 煤燃烧实验
        3.1.3 煤燃烧污染物形成机理分析
    3.2 温度对不同品质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3.2.1 不同品质煤的燃烧过程分析
        3.2.2 煤粉燃烧过程中的NO_x生成规律
        3.2.3 煤粉热解特性与NO_x生成机理
    3.3 氧气浓度对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3.3.1 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燃烧过程
        3.3.2 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粉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燃烧过程中NO_x控制方法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边界条件的确定
        4.1.2 基础模型的研究与结果验证
        4.1.3 分解炉中燃料燃烧自生成NO_x的数值模拟研究
        4.1.4 分级燃烧减排NO_x方法研究
    4.2 燃烧和分解的耦合模拟
    4.3 模拟结果验证
    4.4 水泥分解炉中NO_x生成规律的模拟研究
        4.4.1 热力型NO_x的生成
        4.4.2 瞬时型NO_x的生成
        4.4.3 燃料型NO_x的生成
        4.4.4 燃料型NO_x的转化
    4.5 燃料分级燃烧减排NO_x的优化设计
        4.5.1 分煤口高度的优化
        4.5.2 分煤口位置的优化-单口
        4.5.3 分煤口位置的优化-双口
        4.5.4 分煤口深入长度优化
        4.5.5 分煤量的优化
    4.6 现场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RDF与煤协同燃烧及对NO_x生成转化的影响
    5.1 实验方案
        5.1.1 RDF试样的选择
        5.1.2 RDF燃烧实验
        5.1.3 RDF与煤混合燃烧实验
        5.1.4 RDF的热解特性
    5.2 不同温度下RDF的着火与燃烧过程
        5.2.1 不同RDF燃烧过程
        5.2.2 不同温度条件下RDF燃烧过程中的NO_x生成规律
        5.2.3 RDF热解特性与NO_x生成机理
    5.3 氧气浓度对RDF燃烧的影响
        5.3.1 氧气浓度对RDF燃烧过程的影响
        5.3.2 氧气浓度对RDF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影响
    5.4 烟煤和RDF的混合燃烧
        5.4.1 热重实验结果分析
        5.4.2 烟煤和RDF的混合燃烧过程
        5.4.3 烟煤和RDF的混合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规律
    5.5 无烟煤和RDF的混合燃烧
        5.5.1 热重实验结果分析
        5.5.2 无烟煤和RDF的混合燃烧过程
        5.5.3 无烟煤和RDF混合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规律
    5.6 RDF与煤协同燃烧及NO_x生成转化的影响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解炉中RDF与煤协同减排NO_x机制
    6.1 研究方法
        6.1.1 原料的选择
        6.1.2 模型的确定
        6.1.3 RDF与煤多级燃烧减排NO_x方法研究
    6.2 RDF入射高度的优化
    6.3 RDF入口的水平位置优化
    6.4 RDF作为替代燃料时的模型验证
    6.5 RDF与煤燃烧的协同作用机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天然气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天然气产业概述
        1.6.1 天然气定义
        1.6.2 天然气用途
        1.6.3 天然气的主要竞争能源
        1.6.4 天然气产业链组成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组织理论
        2.1.2 SCP分析框架
        2.1.3 产业政策理论
        2.1.4 综合能源规划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我国天然气产业研究综述
3 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3.1 市场结构
        3.1.1 市场集中度
        3.1.2 进入壁垒
        3.1.3 产品差异化
    3.2 市场行为
        3.2.1 价格战略
        3.2.2 纵向一体化
        3.2.3 横向兼并
        3.2.4 纵向约束
        3.2.5 寡头企业内部改革
    3.3 市场绩效
        3.3.1 上中游市场绩效
        3.3.2 下游零售环节市场绩效
    3.4 产业政策
        3.4.1 产业组织政策
        3.4.2 产业结构政策
        3.4.3 产业技术政策
        3.4.4 产业布局政策
    3.5 存在问题
4 典型省份天然气产业发展对比
    4.1 天然气气源
    4.2 天然气管网
    4.3 城市燃气业务
    4.4 天然气产业规模
    4.5 终端用户用气价格
    4.6 市场结构对比
    4.7 启示
5 国外典型国家天然气发展情况
    5.1 天然气产业市场结构
        5.1.1 美国
        5.1.2 英国
        5.1.3 法国
        5.1.4 俄罗斯
        5.1.5 启示
    5.2 天然气利用结构
        5.2.1 全球
        5.2.2 美国
        5.2.3 英国
        5.2.4 日本
        5.2.5 韩国
        5.2.6 启示
6 我国天然气利用行业分析
    6.1 城市燃气
        6.1.1 居民炊事、生活热水用气
        6.1.2 集中采暖
        6.1.3 壁挂炉分户取暖
    6.2 工业燃料
        6.2.1 技术比较
        6.2.2 经济比较
        6.2.3 环保比较
        6.2.4 政策比较
        6.2.5 小结
    6.3 发电
        6.3.1 技术比较
        6.3.2 经济比较
        6.3.3 环保比较
        6.3.4 政策比较
        6.3.5 小结
    6.4 化工
        6.4.1 技术比较
        6.4.2 经济比较
        6.4.3 环保比较
        6.4.4 政策比较
        6.4.5 小结
    6.5 交通
        6.5.1 技术比较
        6.5.2 经济比较
        6.5.3 环保比较
        6.5.4 政策比较
        6.5.5 小结
7 我国天然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1 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面临形势
        7.1.1 发展机遇
        7.1.2 面临挑战
        7.1.3 发展趋势展望
    7.2 天然气产业结构升级目标
        7.2.1 升级目标
        7.2.2 实施路径
    7.3 天然气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与措施建议
    7.4 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化政策与措施建议
8 典型地区天然气定位研究
    8.1 典型地区能源消费分析
        8.1.1 人口密度
        8.1.2 第三产业占比
        8.1.3 人均电力消费
        8.1.4 人均能源消费
    8.2 雄安新区能源需求预测
        8.2.1 发展定位
        8.2.2 主要指标选取和假设
        8.2.3 预测方法
        8.2.4 行业预测法预测结果
        8.2.5 总量预测法预测结果
        8.2.6 能源需求推荐方案
    8.3 雄安新区天然气定位研究
        8.3.1 能源供应理念
        8.3.2 能源供应方案设计
        8.3.3 天然气定位分析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型煤燃烧分段动力学及不同燃烧方式下NO释放规律研究[D]. 多胜男.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水泥窑烟气脱硝预测控制研究[D]. 宋智星. 燕山大学, 2020(01)
  • [3]耐火材料燃气窑炉氮氧化物减排实验研究[D]. 巩志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D]. 顾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循环流化床炉内稀相区氮氧化物转化机理研究[D]. 赵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6]NOx和SO2在Ca(OH)2表面脱除机理与应用研究[D]. 王志鹏. 清华大学, 2019(01)
  • [7]民用解耦燃煤炉中的NOx和CO同时减排[J]. 韩健,刘新华,何京东,李虹嶙,张楠. 化工学报, 2019(05)
  • [8]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D]. 雷凯.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涡流室分解炉分级燃烧及RDF协同减排NOx机理研究[D]. 陈晓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我国天然气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升级研究[D]. 孙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标签:;  ;  ;  ;  ;  

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煤燃煤技术及其在窑炉改造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