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氡在线监测仪的研制及基于CAN总线的氡在线监测平台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骁[1](2021)在《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在线油液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矿山装备传动系统的健康运行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先决条件。油液监测是开展矿山装备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其中远程在线监测是其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目前颗粒计数器无法进行磨粒分类以及多传感器油液分析技术存在的监测参数冗余等问题,本文设计了新型四线圈式磨粒传感器,同时融合水分及粘度等传感器,开发了基于GA-BP技术的多传感器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本文以带式输送机减速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油液分析技术的特征及优点,选择水分、粘度以及金属磨粒含量作为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出了融合多特征信息的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架构。针对颗粒计数器无法进行磨粒分类的问题,通过分析毕奥—萨伐尔定律,结合传统三线圈式磨粒传感器的线圈布局所带来的信号缺陷,提出了新型四线圈式磨粒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对三线圈式、四线圈式磨粒传感器的灵敏度及稳定性进行比较,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四线圈式磨粒传感器进行了磁场以及灵敏度仿真,确定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设计出磨粒检测管道及电路,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以齿轮箱为对象设计了远程油液在线监测平台,针对监测对象的润滑油回路特点,设计了一种一体化油液取样模块,简化了润滑油取样的复杂度。根据各油液分析传感器的通讯方式,采用了RS485、CAN与Zig Bee相结合的数据通讯方式,完成了远程油液在线监测实验平台的硬件设计、选型及布局。同时基于Lab VIEW完成了人机交互上位机的开发。针对基于多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探讨,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在线油液故障诊断模型。使用由远程油液在线监测平台采集的实验数据集对油液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并针对油液故障诊断模型出现的过拟合问题,使用遗传算法对油液故障诊断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了新的GA-BP油液故障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GA-BP油液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误差仅为BP油液故障诊断模型的14%,且在模型训练速度及泛化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升。该论文有图65幅,表12个,参考文献93篇。
胡浪[2](2020)在《双模宽量程伽马辐射无线监测系统研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核能的开发与利用逐步扩大,那么核能利用带来的辐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为此,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核设施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系统,我国也有相应的环保部门及单位。目前国内外在环境辐射剂量连续监测系统中采用的探测器测量量程范围较窄,难以满足核设施正常运行与事故监测兼顾的要求。针对当前核辐射监测仪器的量程不足和现场测量的需求,结合对当前国内外市场的核辐射监测仪器的调研,依据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核设施环境的宽量程无线组网通信的区域辐射监测系统。区域辐射监测系统由环境参数监测终端、组网通信设施、区域辐射监测服务站三个部分组成。环境参数监测终端有环境辐射剂量监测终端、氢气浓度监测终端、臭氧浓度监测终端等,其中环境辐射剂量监测终端以Na I(Tl)闪烁体配以强耐辐照能力的快速型光电倍增管作为前端探测器,后级采用电压脉冲甄别测量与累积电流测量相配合的测量方法,在环境级辐射剂量监测时选用脉冲计数测量,在高剂量监测时采用累积电流测量,因此可在8个量程范围内获得较高精度的剂量测量结果,并配有无线通信模块,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系统采用基于Wi Fi无线的组网通信方式,通过电力猫、中继器等组网设施实现了大覆盖面积组网通信。系统采用工控机作为区域服务站,配以专用的辐射监测软件,实现实时辐射监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宽量程辐射剂量监测系统能够在8个量程的辐射剂量率范围内实现监测,并具备声光报警功能,可适用于60Co辐照厂中辐照井外剂量监测等应用场合。
程李[3](2020)在《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文中指出高锰酸盐指数是指水中无机可氧化物质和有机可氧化物质由高锰酸钾高温氧化反应后通过计算消耗的高锰酸钾量得出的相当耗氧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高锰酸盐指数在历年全国地表水污染指数统计中皆为主要污染指标之一,因此对于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需求与当前监测设备现状及问题,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光谱法,通过机器人辅助技术设计了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自动化测定。本文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微控技术及顺序注射法研究现状分析,确定测定工作内容,分析机器人技术在检测领域应用现状,并结合课题讨论机器人技术应用环节。2、根据微试剂高锰酸盐监测原理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连续光谱法完成实验平台的搭建,通过实验及最小二乘法建立高锰酸盐指数检测回归模型,完成课题可行性验证分析,进一步完成对实验平台检测结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3、完成样机的设计工作: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样机实现方案,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光谱法,通过机器人辅助结构替代多通道切换阀以及繁杂管路,设计了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系统,并完成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全自动化测定工作。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设计嵌入式系统完成对样机整体流程的控制工作,并能够实时监测试验流程与模块状态,对样机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与布局,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缩小结构体积。4、完成高锰酸盐指数检测影响因素分析:针对目前监测仪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检测中主要干扰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回归曲线算法模型,并结合实验平台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样机搭建工作。5、最后完成对整体系统的集成与试验:通过嵌入式系统完成对样机的控制工作,测试整体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在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可准确测定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工作曲线校正系数为0.99242,最低检出限为0.1μg·m L-1,重复性≤2.198%,加标回收率98.73~102.57%,废液量小于20m L,检测周期为45min,达到了设计目的,为地表水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并能应用于实验室、站房和微型站等水质在线检测平台。
田雅楠[4](2020)在《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施肥作业的有效完成是保证作物丰产、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作物的产量与化肥的合理施用息息相关,一旦出现化肥漏施、少施的现象势必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因此在施肥作业过程中实现对肥箱料位的在线检测和化肥的及时补充至关重要。本文以肥箱料位高度为研究基础,开发设计一款性能可靠的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替代人工对肥箱中肥料余量情况进行实时获取、分析,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使施肥机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阅读料位检测装置结构设计相关资料,再结合我国目前施肥作业过程中常见的颗粒化肥特点,确定了一种平行相邻双极板直插式的机械结构;该检测装置采用电容法检测原理,难点是由于检测装置电容极板采集到的电容信号很小、很微弱,为pF级别,故对于微小电容的检测本装置采用电容/频率转换集成电路,将外界不可视的电容模拟量转换成可视的频率数字信号,且精度很高。通过分析肥箱料位检测装置所需硬件系统完成硬件电路模型搭建,主要包括电容测量采集模块、C/F转换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串口通信模块,并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硬件电路原理图,再通过计算机语言编程完成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电容数据处理程序、数码管显示程序、串口通信程序以及主程序,然后利用Keil uVision4软件进行编译,并结合Proteus ISIS进行软硬件的联合仿真调试,最后通过CAN总线通信协议与上位机相连。利用搭建的室内台架测试平台验证自制的检测装置能够对肥箱料位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与测量值的显示,并将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为0.1931pF/mm,线性度为±3.09%;通过尖山农场田间作业试验证明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能够适应田间复杂环境,对肥箱料位进行在线测量;开展温度因素对检测装置的影响试验,增加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对田间作业温度进行补偿校正。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一般农业生产过程中施肥作业对于料位检测的要求,为研制施肥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张成[5](2020)在《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趋势下,传统燃油车被更加高效节能的纯电动车所替代已大势所趋。但由于我国这几年纯电动车的快速发展,导致售后维护技术人员的匮乏,现有不多的技术人员的技能不足,不但使得现在纯电动车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在汽车故障判断方面费时耗力,解决故障效率低下),也降低了整车制造企业的售后客户满意度评价。所以,在纯电动车中加入故障诊断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是纯电动车大量推广的重要因素,也是整车制造企业能否快速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整车销售市场占有率、提高整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和内容如下:1、本文从CAN网络基本组成出发,详细介绍了SAEJ1939协议中的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及网络管理层等内容,制定了某型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VCU通信协议,同时也对车辆故障诊断原理、诊断方法及故障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选择取了数据流分析法用于在线故障诊断。2、从全局角度分析了纯电动车控制系统,介绍了各部件的作用与原理;提出了纯电动车故障诊断总体方案,完成了VCU功能定义和故障诊断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再提出了VCU自诊断策略,完成了各子系统常见故障诊断策略设计;重点提出了主动诊断策略,完成了车辆无法上高压、无法行车及打气泵、转向泵等设备不工作的主动诊断策略设计。3、根据VCU故障诊断系统需求,完成了VCU诊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制定了CAN故障诊断指令;完成了整车上电流程、自诊断流程及上电主动诊断流程的设计,并以电池管理系统故障为例采用Codewarrior软件完成了故障诊断程序设计。完成了上位机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有界面设计、通讯协议制定、串口通信实现。基于智能交互界面Z4000快速完成了手持式诊断设备的开发,主要包括有界面设计、用户程序设计及诊断功能实现等内容。4、搭建了车辆故障测试平台,通过PCAN-View软件读取了测试平台实时报文,再将解析后的报文与上位机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上位机实时监控及故障报警功能。再以车辆无法上高压为例进行了故障现场排除,实现了上位机主动诊断功能,诊断结果稳定理想,均可达前期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耿嘉胜[6](2020)在《永磁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集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煤炭开采与消耗大国,煤炭的安全生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刮板输送机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重要运输设备,其能否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着采煤面的安全生产和煤炭产量。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采用永磁同步变频一体机驱动刮板输送机成为新的趋势。但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恶劣、输送机负载重且受冲击多、煤炭开采的随机性等因素,刮板输送机在运转中容易出现首尾电机功率分配失衡、驱动系统的变频电机故障、链传动系统的刮板链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研究开发一套由功率协调控制系统、状态监测系统及上位机监控系统三个部分构成的永磁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集控系统,以期实现电机的功率协调控制、永磁变频一体机和链条的状态监测以及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提高刮板输送机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针对刮板输送机驱动电机的功率协调控制问题,设计了可模拟实际刮板机的实验台,并结合电机、控制器、上位机等构成协调控制系统,以CANopen协议为通信基础,编写控制程序依据负载实时变化调节电机转速,实现电机在负载波动情况下的功率平衡。针对一体机和链条的状态监测问题,对一体机状态监测原理进行研究从而选取监测参数,对链条故障状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监测方案,基于实际的一体机和设计的刮板倾斜模拟实验台,利用开发的一体机状态监测、刮板倾斜监测算法与电机电流差监测算法程序来完成相应的监测任务。远程上位机监控系统由组态王开发而成,用于实现协调控制系统和状态监测系统的远程监测与控制,进行了工程建立与设备连接、界面设计、数据库定义与动画连接等开发过程。在实现全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各子系统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CANopen通信传输数据快速准确,头尾两电机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功率分配效果,一体机与链条的运行状态能够被实时可靠的进行监测,集控系统三大组成部分的各项功能正常有效。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提高刮板输送机的运行安全性与自动化控制水平,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永磁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集控系统相关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杨轩[7](2019)在《基于ZigBee的单体液压支柱监测通信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井下巷道支护群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煤矿的安全,对井下液压支柱压力监测通常采取人工定期采压方式,但是具有人工成本高、不能实现对液压支柱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等一系列缺陷。随着无线传感网络成为近几年信息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ZigBee技术也日益成熟。论文针对当前矿井下的液压支柱的压力监测的实际需要,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井下单体液压支柱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论文设计了基于ZigBee和CAN总线的两种混合网络通信架构。对ZigBee无线传感网络、CAN总线技术、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系统与深刻的探究。论文设计的通信系统的硬件部分由终端内压监测装置和路由监测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终端内压监测装置是以SH79F166AF微处理器为核心,辅以ZigBee接收模块Z1000芯片和PC10压力计等组成;路由监测装置是以CC2530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辅以CAN控制模块MCP2515及CAN收发模块CTM1050T等组建而成。论文完成了终端内压监测装置和路由监测装置的相关应用层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终端内压监测装置的软件程序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对单体液压支柱的压力数值进行统计、显示和处理并通过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路由监测装置则是实现ZigBee的无线网络组网、ZigBee协议与CAN总线相互数据转换、CAN总线与PC机之间通信三部分工作。在工厂车间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模拟单体液压支柱压力监测环境,组成一个单体液压支柱监测通信系统。根据系统现场调试结果,分析了实验数据,基本实现了预期功能,验证了该系统的方案的可行性。论文设计的基于ZigBee的井下单体液压支柱无线通信监测系统,具有组网成本低,数据传输可靠,可以方便应用于对井下液压支柱的压力数值进行实时监测。图[48]表[4]参[60]
孙远方[8](2019)在《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设计及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谷物联合收割机是一种复杂的农业作业装备,随着农机智能化、信息化和舒适化的发展,大量的电子单元不断引入,为了提高信号的利用率,要求大量的数据在不同的电子单元中共享。传统的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信号利用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机的信息化需求。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成本低廉等优点,其作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技术在汽车和工业领域早已有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在农业机械领域上的应用尚未全面普及。尤其是对于联合收割机这一复杂的复式作业机械,涉及众多的控制单元,尤其需要CAN总线将这些复杂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本文针对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及设备物联远程网控需求,基于ISO 11783农机CAN总线标准,提出并设计了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过程并阐述了现阶段收割机电气系统的弊端和联合收割机对通信网络的需求。针对联合收割机的通信网络需求,对比说明总线型网络和CAN总线是最适合联合收割机的通信网络解决方案。设计了由动力CAN总线、设备管理CAN总线、专用CAN总线1和专用CAN总线2组成的CAN总线系统网络结构。最后以ISO 11783标准为依据,设计了联合收割机CAN总线通讯协议,协议包括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和网络管理。(2)研究了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网络中通信实时性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通信延时产生原因并建立了通信延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TTCAN的报文动态调度算法。最后以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的专用设备总线2为对象在CANoe平台上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的避免了队列延时,使通信更加稳定,同时动态生成调度矩阵满足通信需求。(3)完成CAN总线系统中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硬件部分:完成了CAN数据采集板、远程信息交互模块和网关的硬件设计,并印制、焊接了电路板。软件部分:完成了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实现和调试。系统软硬件设计是搭建试验平台和工程应用试验的基础。(4)搭建由20个节点构成的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试验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通信性能实验。试验包括:系统可靠性试验、负载率试验、实时性实验和负载对实时性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通信丢包率在0.5%以内、最大CAN总线负载在30%以内、所有总线最大的平均通信延时为1.2ms。并且试验表明当总线负载在50%以下时,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都能得到满足。最后,以联合收割机自动导航为应用实例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优化了控制网络的同时也满足联合收割机导航精度要求。同时,远程信息交互系统也准确可靠地将CAN总线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李建超[9](2019)在《基于LINUX平台的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对矿井的安全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矿井事故的总数中,顶板事故所占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实时监测顶板动态对于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顶板状态的监测主要还是以人工主,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数据读取实时性差。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以智能化代替人工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现有顶板监测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Linux平台的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的是EPC-9200工控开发板,并采用Qt语言进行编程开发,通过搭载液晶屏矿井内也能够看到顶板状态的实时信息。在本文设计的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中,首先在自定义的CAN协议中通过添加标识符实现了同时对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其次在分站与传感器传输成功时添加一个握手信号,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仅如此,本系统同时也在工控开发板上移植了 Mysql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本地存储,增加了数据管理功能,最后通过采用多主一从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库的同步更利于数据的管理与分析。通过我们研制的基于Linux平台的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工作人员能够依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及时的了解顶板的安全状态,并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测,进而减少或者避免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
王安琪[10](2018)在《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断路器是电网中普遍存在的电气设备,其在电网中一般是成群分布,在变电站、供电所等相关输、配电场所按电压等级与接线方式有根据的布置几台到几十台断路器,对大、中、小型电网进行长期的开断、控制与保护。高压断路器在电网中使用广泛但造价高,故障时会对电网稳定造成影响,由此,将实时状态监测系统应用到高压断路器的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从高压断路器群监测过程中获取的设备状态数据所需要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监测系统的能力范围。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雾计算的提出,将计算过程边缘化,从而使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智能化判断,减少集中在上位机的存储压力和计算负荷。本文对高压断路器群的运行过程中特征参量的获取及监测原理进行研究,并引入雾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设计基于雾计算架构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实现现场监测装置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测软件,基本实现高压断路器群的运行状态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高压断路器的主要故障机理,选取能够表征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并提出了特征参数的监测与获取方法;(2)在分析一般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雾计算监测架构,提出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设计基于DSP的现场监测装置;(3)应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设计基于雾计算的在线监测上位机软件;(4)对文中设计的监测系统进行测试,并对高压断路器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
二、氡在线监测仪的研制及基于CAN总线的氡在线监测平台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氡在线监测仪的研制及基于CAN总线的氡在线监测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在线油液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润滑油液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2.1 润滑油液远程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2.2 传感器模块设计 |
2.3 井下远程数据通信以及上位机系统的构建 |
2.4 基于多油液特征信息分析的故障诊断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式磨粒传感器设计及校验 |
3.1 磨粒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
3.2 磨粒传感器的仿真分析 |
3.3 磨粒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3.4 磨粒传感器的性能实验验证 |
3.5 磨粒传感器控制部分设计 |
3.6 磨粒传感器防爆外壳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多传感器的远程在线油液监测系统搭建 |
4.1 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油液取样模块设计 |
4.2 远程油液在线监测平台远程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 |
4.3 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上位机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模型建立 |
5.1 远程油液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实验 |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模型构建 |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模型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双模宽量程伽马辐射无线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背景 |
1.1.1 环境辐射监测 |
1.1.2 国家放射性安全监测 |
1.1.3 放射源使用场所辐射监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辐射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
1.3.2 辐射探测器终端设计 |
1.3.3 辐射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研制的理论 |
2.1.1 辐射剂量学中的基本量 |
2.1.2 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形式 |
2.1.3 放射性探测原理 |
2.2 系统整体架构 |
2.2.1 系统架构设计 |
2.2.2 通信架构设计 |
2.2.3 数据流设计 |
2.3 探测器终端的硬件架构 |
2.3.1 探测器整体架构 |
2.3.2 辐射探测器架构 |
2.3.3 其他探测器架构 |
2.4 辐射监测系统的相关软件架构 |
2.4.1 固件程序设计 |
2.4.2 辐射探测器参数配置软件架构 |
2.4.3 辐射监测系统软件架构 |
第3章 辐射探测器终端硬件设计 |
3.1 辐射探测器的传感器选型 |
3.1.1 辐射探测器对比 |
3.1.2 辐射探测器设计 |
3.2 辐射探测器的外围电路设计 |
3.2.1 光电倍增管偏压设计 |
3.2.2 高压电源设计 |
3.2.3 前置放大器设计 |
3.3 双模宽量程辐射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3.1 单道脉冲幅度甄别器 |
3.3.2 电流积分测量电路 |
3.4 处理器相关电路设计 |
3.5 探测器终端电源设计 |
3.6 辐射探测器的机械结构设计 |
第4章 辐射监测系统相关软件设计 |
4.1 辐射监测系统相关软件概述 |
4.2 辐射探测器终端的固件程序设计 |
4.3 辐射探测器终端的配置软件设计 |
4.3.1 整体架构 |
4.3.2 通信协议设计 |
4.3.3 软件的具体实现 |
4.4 区域辐射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4.1 软件整体架构 |
4.4.2 测量流程设计 |
4.4.3 通信设计 |
4.4.4 数据存储设计 |
4.4.5 软件的具体实现 |
4.5 视频监控设计 |
第5章 测试与数据分析 |
5.1 机械机构及电子学设备实物 |
5.2 电子学链路测试 |
5.2.1 前置放大器性能测试 |
5.2.2 高压电路性能测试 |
5.3 辐射剂量测量分析 |
5.4 软件性能测试 |
5.5 应用案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微试剂水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微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顺序注射法研究现状 |
1.2.3 光谱法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机器人技术在检测领域应用现状 |
1.4 国内外高锰酸盐指数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可行性分析 |
2.1 测定原理分析 |
2.1.1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范围以及测定原理 |
2.1.2 器件 |
2.1.3 试剂 |
2.2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可行性实验分析 |
2.2.1 消解池结构的设计 |
2.2.2 实验平台原理设计 |
2.2.3 实验平台采样流程设计 |
2.2.4 实验平台单次检测控制流程图 |
2.2.5 实验平台检测流程设计 |
2.2.6 实验平台搭建 |
2.3 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人辅助高锰酸盐监测系统样机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样机嵌入式体系结构设计 |
3.2.1 硬件层设计 |
3.2.2 中间层设计 |
3.2.3 系统层设计 |
3.2.4 应用层设计 |
3.3 机器人辅助结构设计 |
3.3.1 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3.3.2 机器人控制程序设计 |
3.4 样机平台原理设计 |
3.5 样机机械结构设计 |
3.6 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 |
3.6.1 系统集成 |
3.6.2 PCB硬件调试 |
3.6.3 软件程序调试 |
3.6.4 整机功能调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器人辅助水质高锰酸盐监测影响因素分析 |
4.1 干扰因素排除 |
4.2 算法模型 |
4.3 工作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
5.1 样机性能测试 |
5.1.1 零点漂移测试 |
5.1.2 量程漂移测试 |
5.1.3 重复性误差测试 |
5.1.4 系统性能测试 |
5.2 检测数据分析 |
5.3 仪器相关参数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检测装置电容极板分析 |
2.1 电场仿真 |
2.2 极板材料选择 |
2.3 极板模型建立 |
2.3.1 极板尺寸计算 |
2.3.2 极板形状分析 |
2.3.3 试验与数据分析 |
2.4 极板安装结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检测装置硬件系统 |
3.1 设计方案 |
3.2 STC12C5A60S2单片机 |
3.3 硬件测量电路模型搭建 |
3.3.1 晶振与复位电路 |
3.3.2 C/F转换电路 |
3.3.3 LED显示驱动电路 |
3.3.4 检测电路原理图 |
3.4 本章小结 |
4 检测装置软件系统 |
4.1 系统功能结构 |
4.2 系统程序 |
4.2.1 电容数据处理程序 |
4.2.2 串口通信程序 |
4.2.3 数码管显示程序 |
4.2.4 主程序 |
4.3 软硬件联合仿真调试 |
4.3.1 在线动态调试 |
4.3.2 CAN总线通信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检测装置的性能测试试验 |
5.1 室内台架试验 |
5.1.1 试验平台搭建 |
5.1.2 试验测试条件 |
5.1.3 试验数据采集 |
5.1.4 灵敏度测试 |
5.1.5 线性度测试 |
5.2 温度影响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 |
5.2.3 试验数据采集 |
5.2.4 试验数据分析 |
5.3 田间作业试验 |
5.3.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 |
5.3.2 试验数据采集 |
5.3.3 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汽车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汽车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整车控制器通信协议设计 |
2.1 SAEJ1939协议介绍 |
2.1.1 物理层 |
2.1.2 数据链路层 |
2.1.3 网络层 |
2.1.4 应用层 |
2.1.5 网络管理层 |
2.2 整车控制器通信协议设计 |
2.3 故障诊断管理 |
2.3.1 故障诊断原理 |
2.3.2 故障诊断方法 |
2.3.3 故障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策略设计 |
3.1 纯电动车控制系统 |
3.2 纯电动车系统参数 |
3.2.1 车型基本参数及性能参数 |
3.2.2 动力系统参数 |
3.3 纯电动车故障诊断总体方案 |
3.3.1 整车控制器功能定义 |
3.3.2 故障诊断系统网络结构 |
3.4 VCU自诊断及处理策略 |
3.4.1 电池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4.2 电机驱动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4.3 CAN网络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5 主动诊断策略 |
3.5.1 无法上高压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5.2 无法行车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5.3 档位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5.4 设备故障诊断及处理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4.2 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主控芯片选择及最最小系统 |
4.2.2 电源电路设计 |
4.2.3 输入采集电路设计 |
4.2.4 输出电路设计 |
4.2.5 通信电路设计 |
4.3 整车控制器的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主要功能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
4.3.2 软件底层驱动开发 |
4.3.3 软件应用层逻辑控制策略 |
4.4 上位机诊断软件实现 |
4.4.1 软件界面(UI)设计 |
4.4.2 串口通信实现 |
4.4.3 上位机诊断功能实现 |
4.5 手持诊断设备设计 |
4.5.1 串口命令及程序编写 |
4.5.2 手持诊断设备界面设计及诊断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诊断系统测试 |
5.1 车辆故障测试平台 |
5.2 车辆故障诊断系统测试 |
5.2.1 实时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测试 |
5.2.2 主动诊断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芯片部分端口定义程序 |
附录2 定时器初始化定义程序 |
附录3 单体电压故障程序 |
附录4 手持诊断设备部分用户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永磁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集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刮板机研究现状 |
1.2.2 刮板机功率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刮板机状态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集控系统基本理论与总体方案 |
2.1 刮板机的组成与标准 |
2.1.1 刮板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刮板机标准、分类及应用场合 |
2.2 永磁变频一体机结构与原理 |
2.2.1 永磁变频一体机机械结构 |
2.2.2 永磁变频一体机电气系统 |
2.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2.3 CANopen通信原理 |
2.3.1 CAN总线和CANopen协议 |
2.3.2 CANopen通信的设备模型 |
2.3.3 基于CANopen通信的变频器运行状态转换原理 |
2.4 集控系统的总体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ANopen协议的功率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与协调控制策略 |
3.1.1 协调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1.2 机头机尾双电机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
3.2 协调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1 CANopen主站选型与介绍 |
3.2.2 CANopen从站选型与介绍 |
3.2.3 永磁电机加载模拟实验台设计 |
3.3 协调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3.1 TIA Portal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3.3.2 变频器初始化设置和PLC硬件组态 |
3.3.3 CM模块软件组态 |
3.3.4 协调控制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刮板机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状态监测原理 |
4.1.1 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2 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 |
4.1.3 一体机状态监测原理与方法 |
4.1.4 链条状态监测原理与方法 |
4.2 状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一体机状态监测系统选型与介绍 |
4.2.2 链条状态监测系统选型与介绍 |
4.2.3 刮板倾斜模拟实验台设计 |
4.3 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3.1 一体机状态监测程序设计 |
4.3.2 链条状态监测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与集控系统测试 |
5.1 监控系统功能与开发设计 |
5.1.1 组态软件简述与监控系统功能 |
5.1.2 工程建立与设备连接 |
5.1.3 监控界面设计 |
5.1.4 数据库构造与动画连接 |
5.2 协调控制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
5.2.1 协调控制系统搭建 |
5.2.2 CANopen通信功能测试实验 |
5.2.3 功率协调控制功能测试实验 |
5.3 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监测方式 |
5.3.2 一体机单机系统及功能测试实验 |
5.3.3 一体机双机状态监测系统及功能测试实验 |
5.3.4 链条状态监测系统及功能测试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ZigBee的单体液压支柱监测通信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当前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向 |
1.2.1 煤矿井下通讯系统的当发展研讨状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框架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
2.2 ZigBee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方案 |
2.2.1 ZigBee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2.2.2 ZigBee无线通信特点概述 |
2.2.3 ZigBee技术体系结构 |
2.2.4 ZigBee系统方案的选择 |
2.2.5 ZigBee网络节点与拓扑结构简介 |
2.2.6 论文基于ZigBee网络模型 |
2.3 CAN总线设计方案 |
2.3.1 CAN总线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2.3.2 CAN总线特性介绍 |
2.3.3 CAN总线协议结构 |
2.3.4 论文基于CAN总线的电路模型 |
2.4 μC/OS-I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方案 |
2.4.1 μC/OS-III特点 |
2.4.2 μC/OS-III部分源代码组成 |
2.4.3 论文内压监测装置的电路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终端内压监测装置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选择 |
3.1.1 SH79F166AF的芯片特性 |
3.1.2 芯片功能引脚 |
3.2 无线电路主控芯片的选择 |
3.2.1 Z1000 无线芯片介绍 |
3.3 硬件总体模块连接设计 |
3.4 控制系统的整体电路设计 |
3.4.1 电源电路设计 |
3.4.2 前端放大电路 |
3.4.3 后端滤波再放大电路 |
3.4.4 控制电路电路设计 |
3.4.5 无线传感网络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路由监测装置硬件设计 |
4.1 ZigBee射频收发器选型 |
4.1.1 ZigBee芯片选择论证 |
4.1.2 ZigBee收发器CC2530 |
4.1.3 CAN控制器芯片MCP2515 |
4.1.4 CAN收发器芯片CTM1050T |
4.2 硬件总体模块连接设计 |
4.3 硬件电路设计 |
4.3.1 无线把控接口模块设计 |
4.3.2 CAN控制电路设计 |
4.3.3 CAN收发器设计 |
4.3.4 电源电路模块设计 |
4.3.5 按键功能模块 |
4.3.6 报警器模块 |
4.3.7 灯预警模块 |
4.3.8 OLCD显示模块 |
4.3.9 USB串口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网络通信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开发环境 |
5.1.1 Keil uVision5 软件 |
5.1.2 Packet Sniffer软件 |
5.1.3 IAR Embedded Workbench IDE软件 |
5.2 终端内压监测装置程序设计 |
5.2.1 终端控制电路程序设计 |
5.2.2 SH79F166AF单片机A/D转换模块程序设计 |
5.2.3 显示模块子程序设计 |
5.2.4 内压监测节点ZigBee发送子程序 |
5.3 路由监测装置程序设计 |
5.3.1 CAN物理层程序设计方案 |
5.3.2 路由监测无线节点主程序 |
5.3.3 路由监测装置ZigBee接收数据转CAN程序 |
5.3.4 CAN发送任意长度字节 |
5.3.5 CAN接收任意长度的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终端内压监测装置的组装与调试 |
6.1.1 终端内压监测装置测量准确性测试 |
6.1.2 压力无线监测节点测量终端功耗测试 |
6.2 路由监测装置的组装与调试 |
6.2.1 系统测试步骤 |
6.2.2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6.2.3 CAN数据采集装置介绍 |
6.2.4 路由监测装置ZigBee无线数据采集实验 |
6.2.5 无线通信模块组网测试 |
6.2.6 CAN通信模块测试 |
6.3 无线通信系统实时监测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系统整体PCB图 |
附录B 项目获奖证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设计及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CAN总线在农业机械领域应用现状 |
1.3.1 CAN总线发展概况 |
1.3.2 CAN总线在农业机械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4 CAN总线在联合收割机应用研究问题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联合收割机通信需求分析 |
2.2.1 联合收割机组成部分及作业流程 |
2.2.2 联合收割机传统电气系统弊端 |
2.2.3 联合收割机通信需求 |
2.3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与CAN总线通信原理 |
2.3.1 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
2.3.2 CAN总线基本原理 |
2.4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网络结构设计 |
2.4.1 CAN总线网络结构设计 |
2.4.2 CAN总线数据远程管理应用 |
2.5 CAN总线通信协议设计 |
2.5.1 ISO11783 标准 |
2.5.2 数据帧报文格式 |
2.5.3 定义参数组编号PGN |
2.5.4 应用层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TCAN的消息动态调度算法 |
3.1 引言 |
3.2 CAN总线通信实时性理论分析 |
3.2.1 CAN总线通信延时类别 |
3.2.2 CAN通信延时的数学模型 |
3.2.3 TTCAN协议 |
3.3 自动构造TTCAN调度矩阵算法设计 |
3.2.1 节点时间同步 |
3.2.2 确定矩阵周期大小 |
3.2.3 确定基本周期BC的报文数 |
3.2.4 生成调度矩阵 |
3.2.5 TTCAN调度矩阵自动更新机制 |
3.4 基于CANoe动态调度算法仿真 |
3.4.1 仿真对象 |
3.4.2 网络仿真过程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节点软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节点硬件设计 |
4.2.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
4.2.2 CAN采集板硬件设计 |
4.2.3 远程信息交互节点硬件设计 |
4.2.4 网关硬件设计 |
4.3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节点软件设计 |
4.3.1 系统软件整体分析 |
4.3.2 CAN采集板软件设计 |
4.3.3 远程信息交互节点软件设计 |
4.3.4 网关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试验 |
5.1 引言 |
5.2 试验平台 |
5.2.1 硬件平台 |
5.2.2 试验步骤 |
5.3 CAN总线系统通信试验 |
5.3.1 CAN总线系统可靠性试验 |
5.3.2 CAN总线系统负载试验 |
5.3.3 CAN总线系统通信实时性实验 |
5.3.4 通信实时性与网络负载关系试验 |
5.4 联合收割机CAN总线系统工程应用试验 |
5.4.1 导航试验方法 |
5.4.2 导航试验结果分析 |
5.4.3 CAN总线数据远程管理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LINUX平台的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矿井顶板监测技术概述 |
1.3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1 国内发展状况 |
1.3.2 国外发展状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原理 |
2.1 嵌入式相关技术原理 |
2.1.1 嵌入式系统设计原则 |
2.1.2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1.3 uboot |
2.1.4 Linux内核 |
2.1.5 SSH服务器 |
2.1.6 NFS服务器 |
2.2 CAN总线通信 |
2.2.1 CAN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CAN的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 |
2.2.3 CAN总线的特点 |
2.2.4 CAN的报文传送和帧结构 |
2.3 Qt相关技术原理 |
2.4 数据库 |
3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搭建 |
3.1 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硬件开发平台 |
3.1.1 开发板的选择 |
3.1.2 ARM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3.1.3 位移传感器 |
3.1.4 压力传感器 |
3.2 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3.2.1 Ubutun系统的搭建 |
3.2.2 Qt开发平台搭建 |
3.2.3 MySQL数据库的编译与移植 |
4 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
4.1 总体结构设计 |
4.2 数据库多主一从同步 |
4.3 CAN通信设计 |
4.4 系统功能设计 |
4.4.1 系统界面结构设计 |
4.4.2 数据处理的流程设计 |
4.5 界面开发与设计 |
4.5.1 主菜单功能 |
4.5.2 参数设定 |
4.5.3 本机参数设定 |
4.5.4 CAN总线设备参数设定 |
4.5.5 实时数据 |
4.5.6 存储信息 |
4.5.7 位移传感器存储信息 |
4.5.8 压力传感器存储信息 |
4.5.9 数据管理 |
4.5.10 通信测试 |
4.5.11 历史数据 |
4.5.12 位移传感器历史数据 |
4.5.13 压力传感器历史数据 |
4.5.14 其他功能界面 |
5 系统测试 |
5.1 实时数据测试 |
5.2 参数设定测试 |
5.3 数据存储测试 |
5.4 数据管理测试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高压断路器监测技术概述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高压断路器运行监测的背景与意义 |
1.1.3 高压断路器运行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 雾计算与虚拟仪器技术 |
1.2.1 雾计算的引入 |
1.2.2 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压断路器主要故障机理及特征参量监测 |
2.1 高压断路器的故障类型与机理分析 |
2.1.1 高压断路器的故障及分类 |
2.1.2 高压断路器机械类故障产生机理 |
2.1.3 高压断路器电气类故障产生机理 |
2.2 高压断路器运行的主要特征参量及监测原理 |
2.2.1 断路器动触头行程特性和速度的监测 |
2.2.2 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角位移监测 |
2.2.3 振动信号在线监测 |
2.2.4 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监测 |
2.2.5 其他参量监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设计 |
3.1 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要求 |
3.1.1 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监测的基本要求 |
3.1.2 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的特点 |
3.2 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1 高压断路器的一般监测系统方案 |
3.2.2 雾计算及其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3.2.3 基于雾计算的监测系统架构 |
3.2.4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监测系统网络拓扑 |
3.3 高压断路器现场监测装置设计 |
3.3.1 现场监测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 |
3.3.2 主要监测传感器设计 |
3.3.3 装置的主要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装置通信接口及其它设计 |
3.3.5 现场监测装置嵌入式软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在线监测软件设计 |
4.1 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4.1.1 LabVIEW的主要功能模块 |
4.1.2 LabVIEW程序设计步骤 |
4.2 在线监测软件总体设计 |
4.2.1 上位机监测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4.2.2 基于雾计算的断路器状态监测软件设计 |
4.3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 |
4.3.1 高压断路器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4.3.2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 |
4.4 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在线监测软件 |
4.4.1 在线监测软件主界面设计 |
4.4.2 主要程序模块设计 |
4.4.3 高压断路器的典型故障诊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典型故障分析 |
5.1 监测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1 传感器电路调试 |
5.1.2 传感器指标测试 |
5.1.3 监测系统整体测试 |
5.2 典型故障分析 |
5.2.1 分合闸线圈电流异常情况分析 |
5.2.2 动触头行程异常情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氡在线监测仪的研制及基于CAN总线的氡在线监测平台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在线油液监测系统研究[D]. 马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双模宽量程伽马辐射无线监测系统研制[D]. 胡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D]. 程李.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单片机的肥箱料位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 田雅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5]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永磁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集控系统研究[D]. 耿嘉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ZigBee的单体液压支柱监测通信系统的研究[D]. 杨轩.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联合收割机CAN总线设计及系统应用研究[D]. 孙远方.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9]基于LINUX平台的矿井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 李建超.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10]基于雾计算的高压断路器群运行监测系统[D]. 王安琪.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