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气东输铺就经济增长带(论文文献综述)
常士訚[1](2021)在《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领土空间建设视角》文中指出在对当代民族国家生成机制的学术研究中,国外一些学者从强制-资本、印刷资本主义带来的文化和"民族想象"以及地图想象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在中国学界,有不少学者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领土认同、经济交往、民族交往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领土空间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的经济联系、共同的文化心理以及管理的生成提供了庞大的"有机"网络,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理念,而且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起西方学者所提供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我国的这一"有机"网络工程建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杨君亚[2](2020)在《基于可达性的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新高铁作为第一条连接甘肃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速铁路,途径青海、甘肃、新疆三个省份,它的通车使得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城市产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交通技术的革新。本文以可达性指标表征高速铁路效应,通过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系统研究与分类,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以兰新高铁为例,对其沿线的西北三省37个市(州)、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整理并分析高速铁路的技术、功能特征,对比分析三种高速铁路效应的研究方法,从中选取可达性法进行衡量。再从产业自相关和产业外部相关两个层面,对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归类筛选。最后,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并梳理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的评价路径。接着依据理论分析,以兰新线为例,对实证进行研究。首先,构建高铁效应评价体系,并将客运量引入可达性指标中,以完善该评价体系,同时选取DEA模型对可达性效率量化评价。其次,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证实其提升作用。具体步骤为: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法,预测了“剔除”兰新高铁影响后沿线城市的高速铁路各可达性指标(包括客运量);接着,基于高速铁路历史客运量数据和“剔除”兰新高铁影响后的客运量数据,通过预测得出产业竞争力指标预测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历史数据和预测值,探究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西北地区高速铁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杨柳[3](2019)在《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描述中国发展的纪录片走出国门的任务日益迫切。与此同时,对纪录片同声传译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其中基于“最简方案”和经济性原则的“顺句驱动”理论深受研究者重视。“顺句驱动”是指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由于时间所限而采用的顺译操作。基于乔姆斯基提出的“最简方案”原则,研究者在后续的翻译研究中发展出自然语言衍生过程的几个重要原则,统称为“经济性原则”。在具体的同传实践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语言间句子结构差异、人脑临时记忆能力及译者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等的限制,需将“最简方案”中的“经济性原则”应用于同声传译中,这是“顺句驱动”的主要原理。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辉煌中国》纪录片的模拟同声传译实践,对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口译问题的有效方案。研究发现,模拟同传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并列句信息冗长难记,复合句从句多而复杂,句式衔接标记省略过多,动静态句子结构差异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应用顺句驱动理论,笔者分析了初译和改译的区别,分别从句子信息、结构、形态等角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马海波[4](2018)在《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与中亚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沙皇俄国时期,当时中国清朝政府和沙俄政府就在两国边界问题上,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协定,丰富了中国和中亚地区关于边界问题的历史、丰富了中国和中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后来,诸如哈萨克族等民族的迁移,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又产生了密切的民族交流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和中亚各国在历史上、民族关系上都有着重要联系,这成为研究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的历史依据、历史基础。此外,中国和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接壤,地缘位置、地理空间方面又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这成为研究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的地缘基础。冷战结束以来,苏联解体,苏联原有的加盟共和国在中亚地区形成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个“独联体”国家。各国建立之初,中国便积极拓宽中国西部“发展空间”,积极和中亚五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初期,中国和中亚各国主要是从边界划定、边境安全、打击“三股势力”等方面开展外交合作,中国对中亚各国的能源外交更多是中国外交大战略中的从属部分。1993年,虽然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但由于其国内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政府调控等,石油供需矛盾并不突出,此时能源外交战略尚处于起步阶段;直到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中国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下文简称《信任协定》),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各项关系进入到了由单纯的双边进入到一个多边合作时代,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外交伴随着《信任协定》的签署,亦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97年,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田项目,更是开启了中国中亚能源外交的具体的企业实践阶段。直到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的多边格局渐趋稳定,双方、多边的合作渐趋成熟。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上升,能源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中东地区作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给地区,由于其地区政治不稳定,地缘政治生态脆弱,能源外交实施过程中的,能源供给、能源通道建设、能源运输成本都大大增加,给中国能源外交大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能源外交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此同时,中亚内部也在发生着不少变化,中亚各国政策的不稳定性,中亚各国的“俄罗斯情节”,以及域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的介入,都为中国开展对中亚的能源外交产生了不少内部、外部挑战。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一直保持稳步发展,中国油气资源进口比重不断提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国过程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并于2015年,与俄罗斯共同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外交战略,逐步上升到中国整体外交战略中,实现了“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国际合作机制的实效更加明确。与此同时,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作为中国和中亚各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成为构筑“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的基石。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与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构成互补关系。此外,关于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的研究理论,囿于能源外交理论的发展,总体上看,并未完全形成体系性的、系统性的理论学说,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全局性角度不足,关于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在全球能源安全秩序、能源外交秩序以及能源的地缘政治秩序的“体系性”研究不足。面对中国和中亚的历史上、地理上的密切关系,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的阶段性变化,中亚各国自身的战略调整,美日等域外因素的介入,以及国际能源秩序、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以及现有理论性研究不足,都使得开展中国对中亚各国能源外交、能源合作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现实性、理论性要求,十分必要。
乔满平[5](2016)在《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提出,其倡导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理念和主张加强与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友好往来的举措,使得中俄两国在区域能源合作领域方面得到拓展深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积极寻求能源合作是必然选择,而俄罗斯作为我国的睦邻友好国之一,能源资源极其丰富,与我国具有能源供需的互补性,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国能源合作的首选。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制度合作论,回顾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历程并结合当下“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分别从石油、煤炭、天然气领域对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现状展开分析,得出中俄能源合作具备如下有利因素:新丝绸之路提供的安全桥梁作用;中俄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和实现双赢的强烈意愿;中俄的能源供需互补性强。但两国能源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中俄沿线的能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能源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引起的挑战;地缘政治对能源合作的影响;中俄两国存在的利益博弈等。最后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契机,其所倡导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理念能协调两国的利益博弈,能不断丰富能源合作的内涵,两国还需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从制度层面保障能源领域的合作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共同打造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新局面。
常征[6](2012)在《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碳的载体,煤是碳的最主要载体。长期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始终占据着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的90%左右。化石能源在大力推进人类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的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鉴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我国将不得不延续煤为基础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若按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仍会长期维持在70%左右,同时更为需要关注的是煤炭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仅会快速地超过70%,而且还会呈现进一步上升的态势。因此,与煤炭等化石能源利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将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要特别给予重视。能源利用是中国的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碳脉分析是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主要抓手。本文初次尝试将国际前沿的能流碳脉分析理论和经典的数学建模方法与中国特别是上海的能源利用实践进行多层次的融合与贯通,是笔者对能源利用技术与规律、清单编制通则与个案、碳脉传承表象与实质等关键性问题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之后的心得与认识,目前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本论文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与以往的能源利用与碳排放问题研究相比,本论文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做了一些突破和创新。一、技术路线与数模构建(一)实证分析路线。基于现场数据和专家的分析判断,具体、直观、可操作,主要服务于课题研究和政府的决策需求。依托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管理部门以及实地调研收集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借助所在团队有关能源利用、清单编制、碳脉分析的长期积累和深厚资源,本文初步完成美国、中国、上海能源利用状况与规律以及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特别是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等领域的分析、论证。主要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也是笔者结合资源、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进一步观察、思考、学习和总结。(二)数学建模路线。基于LEAP模型、情景分析、趋势外推等数学建模思想和工具,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重在学术理论研究。依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统计文献,本论文采用数学建模法对上海能源的历史、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特别就直到2050年的发展进行情景分析,全新构建完成上海能源消费与碳排放LEAP-Shanghai模型,历经一年多的改造、试用、调整、验证,现已形成比较理想的三大综合情景和九个子情景,模型运行结果达到预期,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仿真2000-2050年之间各个年份上海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情景,能够为技术选型、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参数遴选、模型构建、结果输出集中体现于第六章,是本文精华、亮点和主要功夫与创新点所在,也是笔者近六年硕博连读、数十项课题铺垫之后的学术追求及所得。二、核心观点与基本判断◇得益于多项课题参与的认知与判断:(一)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和碳脉图,能够直观、清晰地描述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编制各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系统、可靠的估算方法和工具,为碳管理和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二)煤炭是我国能源利用之CO2排放的主体。其中,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是我国煤炭利用之CO2排放的关键源;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石油利用之CO2排放的关键源。(三)我国煤为基础与欧美油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截然不同,加之煤炭分类标准与欧美标准差异。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同时结合国际标准,建立生产侧与消费侧配套的、与国际对接的分类转换标准,以便于我国排放清单的编制。◇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四)中短期内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的态势难以逆转,2040年左右可能出现峰值,上海将早于全国。LEAP-Shanghai模型运行结果显示,不论是基准情景下的惯性发展,还是减排情景和强化减排情景下的多政策干预,上海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这一趋势在中短时期内仍难以逆转。只有在强化减排情景下,2040年左右上海能源消费达到1.5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达到2.5亿吨的峰值之后才会缓慢下降,全国的峰值时段晚于上海。(五)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执行力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手段。LEAP-Shanghai模型就基准情景运行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惯性发展,2050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7亿吨标准煤,为当前能源消费量的3.4倍;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6.5亿吨,为当前排放量的4.3倍。如此高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将给上海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的供应安全带来更大的问题与挑战,也是生态环境和国际社会所无法承受的。(六)摒弃GDP至上,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是降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的现实基础与依托。LEAP-Shanghai模型子情景的节能减排贡献水平模拟结果显示,适当控制GDP增长速度,使其每阶段增长率比基准情景降低1%,则到2050年将节能9200万吨标准煤/年,占强化减排情景节能总量的37%;累计节能量达到19.7亿吨标煤。这意味着即使不采取其他节能减排手段,仅仅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做适当的调整,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就将十分显着。(七)转变生活方式是从需求侧减少能源碳排放的直接动力和长期潜力。居民生活相关能源消费主要与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和交通部门将逐渐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强化减排情景下居民住宅和第三产业建筑物能耗占比从2010年的15%增长到2050年的20%,交通部门能耗占比则从20%增至70%。LEAP-Shanghai模型子情景相关贡献率显示,当居民的能源消费更趋于理性化与节约化,即不盲目追求居住面积或豪华住宅、增加节能电器的使用率、养成良好的用能习惯、减缓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倡导公共交通等低能耗出行方式等,到2050年生活方式的转变将比基准情景节能6200吨标准煤/年,占强化减排情景节能总量的26%,累计节能量达11.7亿吨标准煤。(八)清洁能源替代是从供应侧减少能源碳排放的本源性、革命性手段和途径。LEAP-Shanghai模型情景分析显示,在能源加工转换阶段,将煤炭在发电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90%以上降低到50%以下,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则增大到45%以上;在终端能源利用阶段,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CNG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铁路电气化率进一步提高,用电力、天然气大幅替代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的煤炭。到2050年,仅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措施就可实现碳减排1400万吨/年。本文之模型对未来清洁能源替代的规模做了较为保守的估计,随着电力需求占比不断增长,华东电网等外来电中水电和核电比例将会显着提升,预计未来清洁能源替代的减排贡献还会进一步扩大。三、主要成果与创新点(一)基于LEAP平台,笔者全新构建完成LEAP-shanghai模型,实现2010年、2020年、2030年、2050年等节点年份的上海能源利用与碳脉模拟仿真。(二)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方法,首次尝试将“碳脉”这一存在于能源、环境、经济等系统的隐性问题显性化,通过碳脉图的直观表达,寻求碳减排政策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案。本文首次完成并可按需求自动绘制2000-2050年各个年份的上海碳脉图,并可通过参数的调整动态展示、诊断上海历年的碳脉景象。(三)本论文在充分运用成熟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将碳脉分析方法与能源利用之CO2排放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脉模型与政策模型。其主要创新在于:①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②全新的政策遴选模式与方法。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可以通过对进入系统中碳元素运行轨迹的全程模拟分析,系统、直观地反映能源利用过程中CO2生成的机理与路径,明晰碳排放节点和减排潜力;将碳脉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准情景、减排情景、强力减排情景,在对不同经济社会状况和技术条件下的CO2排放情景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碳脉动态模拟,绘制出不同情景下能源利用的碳脉图,不仅在理论上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而且在实践中也能够为技术选型和政策制定提供多维、直观的决策依据。考虑到能源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其变化、转型的长期性,就任何一项新系统、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商业应用而言,都要及早安排,否则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新兴的能源市场之一,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因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技术路线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国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更为易行、更为现实,代价也要小的多。
王洪祥[7](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周畅[8](2011)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因素分析 ——以Hartwick准则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众所周知,若离开了能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不能维持下去,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利用。但是如果人们不能合理的使用能源,它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很快被耗竭。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将目光投注在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上来。1977年着名的经济学家Hartwick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重要的Hartwick准则。他在相关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即在固定弹性生产函数下,不同的资本一可耗竭能源替代弹性是否存在一个产出的最大化路径。他的研究结果支持新古典资源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生产性资本可以替代一些可耗竭能源,如此能源耗竭的问题将不会危害下一代。因此,资本替代能源便可以解决能源枯竭和发展需求的矛盾。如今,Hartwick准则经过三十年的广泛研究,在能源经济学领域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理论,但是至今仍没有被全面地引入国内的研究中来。本文介绍了Hartwick准则的基本理论和延伸研究,并结合我国能源问题的真实数据,运用数理推断和计量分析等定性定量的方法,希望以一个崭新的视角为我国解决能源耗竭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汪峰[9](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认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黄静[10](2010)在《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法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自有的能源生产能力早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世界能源主要国家动荡的局势加大了我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制定的“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成就了能源资源储备丰富的西部地区作为“立足国内”的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然而多年来西部地区能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不仅影响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更影响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从法律视角阐述了西部能源开发问题的完善措施。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我国西部能源资源的储量、开发优势以及目前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分析西部地区能源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目前整体的能源法制环境现状和存在的缺陷。第三部分,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提出对我国能源法律体系建设和西部能源法制完善的启示。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前三章的铺垫,提出了我国整体能源法律体系构建的设想,进而分析了西部能源法制如何在全国能源法制完善过程中促进立法的完善以及完善西部法制应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法制具体制度的完善的几点构想。
二、西气东输铺就经济增长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气东输铺就经济增长带(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领土空间建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领土空间建设的基本涵义及其内容 |
三、领土空间建设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机制 |
(一)领土空间建设中共同地域的建构机制 |
(二)领土空间建设中共同经济生活的建构机制 |
(三)领土空间建设中共同文化家园与共同身份的建构机制 |
(四)领土空间建设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精神的建构机制 |
(五)领土空间建设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织化提升机制 |
四、结语 |
(2)基于可达性的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内容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高铁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2.1 高铁功能特征分析 |
2.1.1 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 |
2.1.2 高速铁路的功能定位 |
2.2 高速铁路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分析 |
2.2.1 高速铁路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2.2.2 宏观层面作用机制 |
2.2.3 产业层面作用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铁效应-可达性和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及评价体系构建 |
3.1 高铁可达性指标选取 |
3.1.1 平均旅行时间 |
3.1.2 加权旅行时间 |
3.1.3 日可达性 |
3.1.4 经济潜力 |
3.1.5 客运量 |
3.2 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选取 |
3.2.1 产业自相关竞争力指标 |
3.2.2 产业外部竞争力指标 |
3.3 高铁可达性对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高铁效应引发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机制改善 |
3.3.2 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高铁效应-可达性对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的评价模型 |
4.1 可达性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模型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1.2 DEA模型的选取 |
4.2 可达性及产业竞争力预测方法 |
4.2.1 GM(1,1)灰色预测 |
4.2.2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
4.2.3 BP神经网络预测 |
4.3 可达性及城市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主成分分析法 |
4.3.3 基于GIS的空间可视化方法 |
4.4 高铁效应-可达性对城市产业竞争力作用的评价思路 |
4.5 本章小结 |
5 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及产业竞争力作用评价实证分析 |
5.1 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测算 |
5.1.1 平均旅行时间 |
5.1.2 加权平均时间 |
5.1.3 日可达性 |
5.1.4 经济潜力 |
5.1.5 客运量 |
5.1.6 “剔除”兰新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性指标预测 |
5.2 兰新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性综合评价分析 |
5.2.1 基于DEA沿线城市可达性综合评价 |
5.2.2 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综合评价 |
5.3 兰新高铁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测算 |
5.3.1 兰新高铁与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
5.3.2 “剔除”兰新高铁各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预测 |
5.4 基于可达性的兰新高铁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5.4.1 “剔除”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5.4.2 兰新高铁开通下对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5.4.3 兰新高铁对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依托项目 |
参考文献 |
(3)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模拟同传任务简介 |
2.1 任务背景和周期规划 |
2.2 任务目的和意义描述 |
2.3 任务特点和任务要求 |
第三章 模拟同传任务过程 |
3.1 译前准备阶段 |
3.1.1 译前资料准备 |
3.1.2 视频资料准备 |
3.1.3 术语表的制定 |
3.2 口译进行阶段 |
3.2.1 译中过程心理素质调整 |
3.2.2 译中口译基础知识运用 |
3.2.3 口译突发事件预案处理 |
3.3 译后整理 |
3.3.1 音频整理 |
3.3.2 文本整理 |
第四章 模拟同传中的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顺句驱动原则与同传研究 |
4.1.1 顺句驱动理论 |
4.1.2 顺句驱动下的同传研究 |
4.2 翻译问题 |
4.2.1 并列句信息冗长难记 |
4.2.2 复合句从句多而复杂 |
4.2.3 句式衔接标记省略过多 |
4.2.4 动态句与静态句结构差异显着 |
4.3 顺句驱动下的解决方案 |
4.3.1 顺句重构及合理预测 |
4.3.1.1 不移位顺句操作 |
4.3.1.2 语言内外预测 |
4.3.2 合理断句并顺句衔接重构 |
4.3.2.1 切分意群 |
4.3.2.2 连接构句 |
4.3.3 顺句语法补偿重构 |
4.3.3.1 时态补偿 |
4.3.3.2 语态补偿 |
4.3.4 动态句与静态句形态顺句重构 |
4.3.4.1 基于介词替代的形态重构 |
4.3.4.2 基于名词替代的形态重构 |
第五章 口译反思及实践总结 |
5.1 译后反思与总结 |
5.2 顺句驱动在同传应用中的建议 |
5.3 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打分表 |
附录二 :术语表 |
附录三 :中文原文 |
附录四 :英文译文 |
致谢 |
(4)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意义 |
3.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 国内外学者关于能源外交内涵的研究 |
2.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中亚能源外交的研究 |
3.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中亚能源外交的研究 |
4. 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三)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框架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缘起和演进 |
(一)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缘起 |
1. 地理位置相近是中国实施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客观优势 |
2. 中亚能源现状是中国实施能源外交战略的物质基础 |
3. 中国和中亚能源贸易合作互补是中国开展中亚能源外交的经济支撑 |
4. 传统和非传统的“双安全”因素要求实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 |
5. 中国和中亚地区“民族相似性”为实施中亚能源外交奠定了社会基础 |
(二)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演进 |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6年):能源外交战略居于次要地位 |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13年):能源外交战略地位上升 |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能源外交战略上升到中国整体外交战略中 |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动因 |
(一)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调整 |
政治方面:逐步提升对中亚能源外交的重视和定位 |
安全方面:提供地区性安全公共产品,强化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安全基础 |
文化方面:不断提高对中亚能源外交的“文化软实力”实施水平 |
法律方面:能源贸易政策渐趋完善打通了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政策渠道 |
(二)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调整的动因 |
1. 目前中国能源缺口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断增强 |
2. 加强中国西北地区边境安全,维护西北边境安全稳定,遏制“三股势力 |
3. 带动西北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的经贸发展 |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一) 中国对中亚能源外交战略面临的挑战 |
中亚地区内部的挑战 |
中国自身面临的挑战 |
域外因素的挑战 |
(二) 中国实施中亚能源外交战略的路径与措施 |
继续构建和完善中亚能源多元化外交战略 |
丰富和扩展中亚能源外交合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一带一路”的概述 |
2.2 中俄能源合作的理论综述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制度合作论 |
第3章 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的现状分析 |
3.1 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历程 |
3.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现状 |
3.2.1 石油领域 |
3.2.2 天然气领域 |
3.2.3 煤炭领域 |
第4章 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有利因素及存在问题 |
4.1 中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有利因素 |
4.1.1 新丝绸之路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安全桥梁 |
4.1.2 中俄能源合作有一定的基础 |
4.1.3 中俄实现双赢的意愿强烈 |
4.1.4 中俄能源供需互补性强 |
4.2 中俄能源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4.2.1 中俄沿线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成本高 |
4.2.2 中俄的能源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
4.2.3 新能源技术开发和研究对中俄能源合作的挑战 |
4.2.4 地缘政治影响中俄能源合作 |
4.2.5 中俄的利益博弈 |
4.2.6 中俄“一带一路”能源战略缺乏完善的能源金融体系 |
第5章 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的应对策略分析 |
5.1 建立和完善中俄能源基础设施 |
5.2 多方面全方位保障能源安全 |
5.3 拓展中俄能源战略合作的领域 |
5.4 从制度层面加强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 |
5.5 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妥善处理双方利益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二氧化碳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的最主要构成 |
1.1.2 化石能源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 |
1.1.3 基于能源利用的碳排放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1.2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1.2.1 关于能源及其利用 |
1.2.2 关于碳脉及其传承 |
1.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主要的成果与创新 |
注释 |
2 理论与模型综述 |
2.1 物质流分析与能流分析 |
2.1.1 物质流分析 |
2.1.2 能流分析 |
2.2 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温室气体的种类 |
2.2.3 排放源与吸收汇的部门和类别 |
2.2.4 关键类别 |
2.2.5 时间序列 |
2.2.6 不确定性 |
2.2.7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3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
2.3.1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内在联系 |
2.3.2 影响能源相关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
2.3.3 不同层面能源相关的碳排放 |
2.4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模型 |
2.4.1 自顶向下模型 |
2.4.2 自底向上模型 |
2.4.3 混合模型 |
2.5 LEAP平台与能流碳脉分析 |
2.5.1 LEAP建模方法论 |
2.5.2 LEAP平台在能流碳脉分析中的适用性 |
2.5.3 LEAP平台在能流碳脉分析中的创新性 |
注释 |
3 能源利用 |
3.1 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
3.1.1 能源利用的过程 |
3.1.2 能源利用的方式 |
3.2 美国能源利用:油气为主利于碳削减 |
3.2.1 美国能流图与能流分析 |
3.2.2 页岩气开发:始于输入端的能源清洁化 |
3.3 中国能源利用:煤为基础垫高碳排放 |
3.3.1 中国能流图与能流分析 |
3.3.2 燃煤发电:囿于加工转化过程的能源清洁化 |
3.3.3 上海煤炭利用与燃煤发电 |
注释 |
4 清单编制 |
4.1 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核算导则 |
4.1.1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有区别责任 |
4.1.2 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优先主题 |
4.1.3 澳大利亚国家强制性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
4.2 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
4.2.1 估算方程式 |
4.2.2 估算方法学及其层级选择 |
4.2.3 美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与编制方法 |
4.2.4 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
4.3 活动水平数据 |
4.4 排放因子 |
4.5 煤炭的潜在碳排放因子 |
4.5.1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的内在决定因素 |
4.5.2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核算的美国经验 |
4.5.3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核算的中国实践 |
4.5.4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的核算方法与数据库构成 |
注释 |
5 碳脉分析 |
5.1 基本框架与工具 |
5.1.1 基本框架 |
5.1.2 分析方法 |
5.1.3 桑基图工具 |
5.2 碳的自然循环与人为排放 |
5.2.1 碳的分布与自然循环 |
5.2.2 地球辐射失衡与人为CO_2排放 |
5.3 能源利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
5.3.1 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内涵 |
5.3.2 能源利用与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别 |
5.3.3 碳的载体与氧化传承 |
5.4 二氧化碳的工程捕集与地质埋存 |
5.4.1 CCS的技术原理与特点 |
5.4.2 经济性分析 |
5.5 美国碳脉分析 |
注释 |
6 基于LEAP平台的上海能源利用与碳脉分析 |
6.1 LEAP-Shanghai模型的构建 |
6.1.1 模型结构 |
6.1.2 运行机制 |
6.1.3 模型驱动因素与关键假设 |
6.2 情景及其参数设置 |
6.2.1 综合情景描述 |
6.2.2 子情景描述 |
6.2.3 其他参数设置 |
6.3 情景结果分析 |
6.3.1 综合情景分析 |
6.3.2 子情景贡献水平 |
6.4 LEAP仿真结果的碳脉分析 |
6.4.1 能源平衡表仿真结果 |
6.4.2 仿真结果的能流分析 |
6.4.3 仿真结果的碳脉分析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因素分析 ——以Hartwick准则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第二章 Hartwick准则及其相关理论 |
2.1 可耗竭能源的有关概念 |
2.1.1 可耗竭能源的定义及其分类 |
2.1.2 可耗竭能源的属性 |
2.2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 |
2.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 可耗竭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3.1 可耗竭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 |
2.3.2 能源耗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 |
2.4 Hartwick准则及其相关理论 |
2.4.1 代际公平的概念 |
2.4.2 Hartwick准则的内容 |
2.4.3 Hartwick准则的推导 |
2.4.4 Hartwick准则的两个关键条件 |
第三章 Hartwick准则理论的数理验证及理论延伸 |
3.1 "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 |
3.2 最大不变消费路径 |
3.2.1 一般化的Hartwick准则 |
3.2.2 标准化的Hartwick准则 |
3.3 消费水平上升的最优化路径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能源问题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1 我国能源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
4.1.2 我国能源消费的历史与现状 |
4.1.3 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4.2.1 模型及目标参数 |
4.2.2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4.2.3 岭回归分析过程 |
4.2.4 岭回归分析结果 |
第五章 我国可耗竭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我国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挑战 |
5.2 我国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1 立即行动 |
5.2.2 共同行动 |
5.2.3 以创新的方式行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表 |
详细摘要 |
(9)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法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本文写作的目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西部地区能源发展现状 |
1.1 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状况及开发优势 |
1.2 西部地区能源发展分析 |
1.2.1 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能源的后备基地 |
1.2.2 我国能源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移动 |
1.3 西部地区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存在的问题 |
1.3.1 利用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现状及分析 |
2.1 我国能源立法现状 |
2.1.1 中央 |
2.1.2 地方 |
2.2 我国能源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2.2.1 结构性缺陷 |
2.2.2 内容性缺陷 |
2.2.3 协调性缺陷 |
2.2.4 配套性缺陷 |
第三章 国外能源法律体系探析 |
3.1 国外能源立法现状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德国 |
3.1.4 欧盟 |
3.2 借鉴与启示 |
3.2.1 完善能源法律体系 |
3.2.2 注重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3.2.3 把环境目标融入到能源活动中去 |
3.2.4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率 |
第四章 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 |
4.1 构建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想 |
4.1.1 制定能源基本法 |
4.1.2 制定和修改能源专门法律 |
4.1.3 完善能源配套法规 |
4.2 完善西部地区能源法制的构想 |
4.2.1 立法指导原则 |
4.2.2 西部地区能源法律体系完善的构想 |
4.2.3 西部地区能源法制具体制度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结语(致谢) |
四、西气东输铺就经济增长带(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领土空间建设视角[J]. 常士訚. 政治学研究, 2021(02)
- [2]基于可达性的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D]. 杨君亚.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3]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D]. 杨柳.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对中亚的能源外交研究[D]. 马海波. 山东大学, 2018(12)
- [5]中俄“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 乔满平. 湘潭大学, 2016(03)
- [6]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 常征. 复旦大学, 2012(03)
- [7]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因素分析 ——以Hartwick准则为视角[D]. 周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4)
- [9]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10]西部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法制问题研究[D]. 黄静. 西北民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