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焦曼文[1](2021)在《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离不开的根本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利用管理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及所承载人口数量的多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未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本文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1995年、2005年、2018年遥感数据,采用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土地结构差异化较大,土地利用类型有以下几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占比很大。研究区城市经济发展很快,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热点区域为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林地、草地面积也在小范围内存在波动。(2)通过对驱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年末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三产占比,属社会经济范畴。第二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属于自然环境范畴。说明在关中地区土地建设利用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的保证物质生产需要进行建设规划,逐渐转变现在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3)通过构建改进CA-Markov模型对203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未来关中地区耕地占比将不断减少,林地基本保持稳定,草地占比小幅下降,建设用地、水域面积不断增加,未利用土地保持稳定。
张博文[2](2019)在《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土地利用则最能体现人与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将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土地的优化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大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甘井子区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其城市空间不断向周围扩展,导致甘井子区5个涉农街道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本文对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实地调研基础上,使用GIS方法,基于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区域内2005年、2010年、2015年Google Earth高分辨遥感影像得到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经过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数据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并进一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一方面在研究视角上,站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以涉农街道为研究对象,对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之前的将研究将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作为辅助工具,本文的土地利用数据完全是基于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得到的。因此,本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对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土地优化利用相关理论。
匡丽花[3](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吴学伟[4](2018)在《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合作进行纲领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然而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索取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致使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的加剧,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演替,而且严重危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小三江平原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沼泽的主要分布区。50余年来在人口速增、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提升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已由昔日“北大荒”成为今日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以Landsat/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支持下,借助于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信息和景观格局等模型,分析1976-201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和生态过程,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深入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借助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效应”的理论,从自然资源状态、环境生态压力和自然与环境响应出发,基于景观层面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揭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生态过程响应的内在机理,以此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恢复措施和途径,为区域湿地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重建和持续发展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76-2013年,小三江平原地区LUCC发生重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由以湿地等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混合景观逐步转变为以农田等人为景观为主的区域格局现状,区域土地格局结构日趋不合理。其中,1976年土地利用结构以自然景观(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为主,面积比例为68.28%;2000年和2013年自然景观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8.20%和19.62%,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的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 51.99%和78.19%。研究区内耕地、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增加,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接近极端的下降趋势。2)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1976年的188.39增加到2013年的269.12,且在各个行政单元都呈现增加趋势,保护区在三个时期的指数值都是相对最小。前期变化型是研究区面积最大图谱单元,面积比例为36.92%,面积最大图谱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耕地”;面积最小图谱单元是反复变化型,占总面积的6.55%,“耕地-林地-耕地”是该类型的最大面积图谱模式,后期变化型的是“未利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持续变化型的为“未利用地-林地-耕地”。3)耕地和林地景观斑块数目先增加而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持续的减少趋势,居民工矿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周长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景观呈现增加趋势;斑块数量随着粒度增加而呈现复杂变化;景观斑块聚集度和分维数随粒度增加呈现有规律变化;聚集度随着颗粒递增呈现线性递减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呈现线性递增变化趋势;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没表现出现明显的粒度效应。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1976年1.3488和0.7528降分别降到2013年的0.7928和0.4436,景观优势度则由1976年的1.2362增加到2013年的1.7922,区域各景观组分分布趋向不均匀化,面积比例差异性增加,均匀程度减小,景观格局受到某一种或者几种优势景观类型支配地位增强,优势景观类型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增强,景观完整化程度好,区域景观呈现出以耕地为基质,未利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于之中的景观格局,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关。5)耕地景观在1976-2000年和2000-2013年的转入贡献率分别为55.34%和80.50%,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居民工矿用地景观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转出贡献率要高于转入贡献率;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在1976-2000年间贡献率分别为30.50%、1.86%和47.28%;耕地、林地和水域景观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而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具有较低的保留率,2000-2013年耕地景观的保留率最大,为94.85%,草地景观最小,仅为0.59%;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等变换基本反映景观组分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6)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的2.24×1010元减少到2013年的1.28×1010元,年减少率为1.15%;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加趋势,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2.29X109元增加到2013年6.16X109元,未利用地、草地和水域景观的生态服务价值则呈现出下降趋势,未利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大,为1.21×1010万元,草地景观次之,为1.74X 109元,1976年和2000年以未利用地(湿地)的生态价值为主体,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分别为72.07%和53.76%,2013年以耕地景观为主体,比例为48.075%,源于研究区景观格局由原来的湿地基质混合景观格局变为现在的农田基质的农业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湿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转变为以农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环境。7)3期景观生态安全的全局Moran’s Ⅰ指数均为正值,表明景观生态安全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存在高-高和低-低的正相关性,低-高或者高-低的空间负相关;1976年高-高自相关类型集中分布于生态安全Ⅴ级区域,2000和2013年的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河流沿岸和保护区内,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6-2013年景观生态安全呈现高级别向中、低级别转换变化特征,1976年以生态安全Ⅳ和Ⅴ级为主,面积比例为62.36%,2000年的Ⅲ和Ⅳ级占据较大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54.13%,2013年的Ⅰ和Ⅱ级占据优势地位,达到68.34%。8)景观生态环境安全评估一直是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难题,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定量反演的植被盖度数据,建立研究区植被盖度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之间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关联性,揭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演变与生态系统响应的内在机理。景观生态安全和植被盖度呈现一个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0。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和0.93,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也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很好的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9)基于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进行预测。自2013年一直到最终平衡状态,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而其它生态等级面积比例呈现递减趋势,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在平衡状态为72.64%,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生态安全Ⅱ级次之,为20.54%,生态安全V级最小,仅为1.10%。最终模拟结果与2013年结果相似,呈现生态安全Ⅰ和Ⅱ级占据绝对优势,其它生态等级处于次要支配地位的格局局面。
李炳意[5](2016)在《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土地生态系统扰动严重,通过对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有利于揭示其土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了解景观格局的变动趋势,从而为合理进行土地利用,恢复景观生态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煤矿区为研究尺度开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采煤扰动下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演变的时空规律,构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该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适用于黄土高原煤矿区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2)对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利用演变状况进行动态分析;(3)对黄土高原煤矿区的景观格局演变状况进行动态分析;(4)研究适合于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动态分析。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适宜并能满足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及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经精度检验符合要求;(2)10年间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结构相对稳定,但仍有无序化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草地、林地和水域的变化相对较小;(3)2005—2010年研究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的破碎度化速度较快,景观边缘化程度加大,并向异质化以及低连通性的方向发展,而2010—2015年景观格局则相对稳定,此外,研究区不同景观类型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变化特征;(4)从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干扰程度2个层面构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10年间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塌陷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程度极具下降,土地生态质量显着降低,且塌陷程度越大区域的土地生态质量越低。2005—2010年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呈现显着下降趋势,而2010—2015年大部分村庄的土地生态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土地生态质量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土地生态质量仍不容乐观。
岑晓腾[6](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朱辉[7](2015)在《基于RS和GIS技术的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旅游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海口市2006、2010和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借助ERDAS,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得到海口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然后分析了海口市2006-201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TOPSIS评价分析法,研究了引起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以及分析了旅游驱动力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面:耕地、林地以及居民点和建设用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而耕地以及居民点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其中林地主要转化为耕地以及居民点和建设用地,水域主要转化为耕地和林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地以及居民点和建设用地;2006-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较慢,2010年之后结构变化速度较快;林地和水域的聚集程度较高,其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高;所有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较适中、斑块连通性较好: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且这两方面均有增强的趋势:但景观在逐渐向均衡化分布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此外,研究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2)在旅游驱动机制研究方面:首先,从2006-2012年,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强度不断地增强,其中,旅游驱动力强度值及其强度等级也处在不断增加的态势,并且从2006-2009年,旅游驱动力强度值高于其他四类社会经济驱动因素驱动力强度值,但从2009年之后,旅游驱动力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其次,五大类旅游驱动因素驱动力强度及其强度等级也是在不断地增强,并且驱动力强度由强到弱分别为旅游者因素、旅游交通因素、旅行社因素、旅游饭店因素和旅游经济因素,并由此导致了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斑块形状呈现不规则发展态势、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趋于增强、景观类型向均衡化分布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以及景观类型总体上向耕地、林地、居民点和建设用地三类景观类型进行转化;第三,2009年之前,旅游驱动力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2009年以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具有促进作用;其次,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社会可接受性与旅游驱动力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经济可行性,关联度最小的是资源环境合理性;第三,旅游经济因素、旅游者因素和旅游交通因素是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李建春[8](2014)在《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人们获取农产品的基础条件。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占用耕地的状况,更加凸显了耕地保护研究的重要性。通过选取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银川市作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和GIS,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耕地变化规律性特点,识别耕地变化关键驱动因子,预测耕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结合LUCC研究成果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为耕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对银川市耕地数量、空间与质量变化规律分析表明:1989-2009年间,耕地表现出持续快速膨胀式扩张的特点。1999年前,耕地增加主要位于新城区(西夏区),1999年后,耕地增加主要位于东部老城区(兴庆区)和北部郊区县(贺兰县)。从耕地空间和结构变化的特点来看,1999年前,耕地转换主要为市区西部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开发;1999年后,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占用周边耕地,以及农业生产圈外围的土地开发和整个区域内开展的土地整治。全市耕地重心向西北部移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局部稳定性区域,并且城市扩张“贴边建设”占耕比例过高这一现象在1999年后表现得更为显着。全市耕地平均自然质量持续性降低,在1999年前表现的更加明显。结合耕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耕地的破碎化程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持续提高。(2)通过乡镇统计面板数据与遥感分类数据相结合,探索1999-2009年间银川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耕地自然质量以及城镇距离构成了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因子,从数量关系上证明了耕地减少对于自然与区位条件具有偏好性;移民开发引起的人口总量增加以及快速城市化是这一时期内耕地数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社会经济条件对于耕地数量变化具有两方面作用,利用经济措施调控耕地数量,从宏观上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从微观上看,则需要保障农民收益水平;种植粮食作物对于促进耕地面积增加,抑制耕地面积减少具有双重作用,表明银川市作为引黄灌区重要商品粮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对于保障耕地面积产生了积极影响。(3)在土地利用规划约束下实现了2020年耕地空间布局预测。利用遥感影像反映出的规律性,结合银川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和规划约束性指标的限制,通过CA-Markov模型得出了2020年土地利用图。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未来时期内耕地仍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地类,耕地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由于开发生态性用地以及劣质耕地退化,耕地平均质量稳中略有提升。同时过度开发引起的耕地退化现象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在耕地利用中需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协调区域水资源供给平衡,实行优质耕地保护策略是实现区域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在综合银川市耕地变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特点,构建了基于耕地自然质量、经济驱动、规划预测以及生态安全的基本农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设置了质量最优、经济最优以及生态最优3种不同的情景模式,通过选取图斑为评价单元,将耕地的质量区位、图斑属性及利用方式相结合,创新提出了基于耕地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实现了优质耕地的集中连片保护,并通过该模型确定了不同情景模式下基本农田划定的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当前银川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案,统筹考虑了自然质量、经济驱动以及生态环境风险三个不同方面,整体布局具有合理性。
张鹏岩[9](2013)在《基于引黄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开封市黑、柳灌区四乡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黑岗口、柳园口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具有代表性的临近黄河四乡为研究区,以1988、2001、2011为时间节点分析研究区土地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并运用化学分析、GIS技术和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引黄灌区内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类型、污染以及积累特征,探讨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因素,总结了引黄灌溉自流灌区内土地变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规律,对灌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重金属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模拟与预测。本研究探索了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土地变化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耦合分析,构建了引黄灌区独有的多功能土地变化分类指标体系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论证了引黄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多年来研究区土地变化明显,农用地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本研究选取了研究区1988、2001和2011年三期遥感影像获取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经过解译、计算和分析得出,研究区边缘区城镇化过程明显、人为影响显着。城镇建设用地通过占用农用地而扩展,非城镇建设用地间结构变化明显。农用地、滩涂、水域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面积增加的态势。总量面积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农用地、农村居民点;其次是城镇建设用地、水域和滩涂;工矿用地变化量相对较小。各土地类型间转入、转出频繁。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总量相对变化幅度较大,动态度最大,变化量和速度都是很大的,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有一定增长,这表明23年间研究区内城市化过程明显,尤其是研究区南部靠近城市边缘区域,非农化程度很高,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距其较远的地区。对比农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动态度可以发现,农用地流失快的地方基本上为建设用地增长快的地方,而农用地流失慢的地方建设用地增加速度也慢,二者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体现了建设用地的扩展的主要是对农用地的占用。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发现研究区未来40年里,农用地面积将持续减少,滩涂面积也将小幅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将持续增加,继续向研究区北部和西部扩展,水域和工矿用地有小幅度增加,总体趋势以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农用地的流失为特征。(2)交通是造成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Hg、Cd是整个研究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存在较强的生态风险。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反映出土地变化过程中所引起的区域土地质量变化,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r、Cu、Ni、Pb、Zn、As和Hg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Cr、Cu、Ni、Pb、Zn、As保持清洁,Hg、Cd是整个研究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评价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区内共采集土壤样品107个,经过化学实验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排序为:Hg> Cr> Cd>Cu>Ni>As>Pb>Zn。利用K-S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正态分布检验,各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发现Cd存在极大值和离群值,Cr、Cu、Ni、Pb、Zn存在离群值,As和Hg没有存在。在ArcGIS9.3平台上分析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趋势,研究区西南区域和南部重金属含量较高。研究区域内8种重金属的理论变异函数拟合效果均较好,其中Cr、Zn、As符合球状模型,Ni、Cu、Cd、Pb、Hg符合高斯模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受人为活动与区域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Hg、Cd的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较为突出。通过内梅罗指数、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得到Hg、Cd是整个研究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得出了Hg和Cd有一定程度超过河南省潮土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得出研究区土壤8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程度的累积污染;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得出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整体上属于中等污染。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得出研究区Cr、Ni、Cu、Zn、Pb、As均存在潜在生态风险,Hg和Cd存在强生态风险。同时GIS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能够对污染区域的面积进行精确统计。单因子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出不尽相同的污染分布,单因子污染指数面积所显示的污染的区域明显要大于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结果。在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评价结果基础上,进行了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交通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水域作为污染传播的一个载体也是造成大面积连续污染的原因之一。(3)运用情景预测模型,比照2011年土壤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和污染面积分别预测了2021年研究区土壤中Cr、Ni、Cu、Zn、Cd、Pb、Hg、As等8种重金属含量、污染面积及分布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面积在乐观、无突变和悲观三种情景下所预测的结果存在差别显着,不同情景背景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分布有较大差异。其中在8种重金属在乐观情景下含量明显下降,土壤污染面积减少;而在无突变情景和悲观情景下8种重金属含量表现为不断增加,土壤污染面积也不断扩大,其中这两项在悲观情景下又明显比在无突变情景下要高。(4)研究区1988、2001、2011年三个时期的可持续水平较高,在评价体系分级——不可持续、初步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全面可持续,处于基本可持续与全面可持续水平。根据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建立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能全面、系统的反映出评价对象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分析法,在ArcGIS9.3环境下,通过图层叠加、栅格计算,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图像空间运算,得出1988、2001、2011年三个时期的可持续等级发展水平,生成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分布图。从区域可持续水平等级结构来看,研究区可持续状况以基本可持续和全面可持续为主,基本可持续和全面可持续水平面积渐增长;不可持续面积逐步减少。从空间分布上看,三个时期的可持续水平等级分布趋势大致相同,由北向南逐级递减。全面可持续区域的主要分布在农用地、滩涂和水域,在研究区的北部地区;靠近城市的研究区南部三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低,这个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从时间动态上看,研究区可持续水平趋向好的方向发展。
王玲[10](2011)在《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等问题,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于我国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的建设和提高耕地持续增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先以干旱区绿洲农五师八十一团、八十九团和九十团为研究区域,旨在运用GIS和RS技术,选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CBERS遥感影像,分别建立基于GIS和RS的兵团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将两种方法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基于R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评价的新途径,并将RS技术应用到典型绿洲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揭示兵团绿洲耕地质量变化特征,以期为今后动态监测、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管理耕地资源提供新方法和依据。基于GIS技术,确定耕地地块为耕地质量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管理、气候条件和障碍因素等6个方面19个指标,建立了农五师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根据各指标隶属度函数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耕地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按照耕地质量把耕地分为五级。研究结果表明:农五师的一等和二等耕地主要分布在八十九团团场附近,以及八十一团和九十团的中部,四等和五等地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带。研究区内大量耕地属于三等耕地,三等耕地占到总耕地的76.08%,而一等耕地和四等耕地相当,各占1.66%和1.13%,二等耕地和五等耕地相当,分别为10.70%和10.42%。综合来看,研究区的耕地质量一般,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仅占到11.03%;四等地和五等地占到26.58%,需要进一步改良。基于RS技术,利用CBER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遥感影像的栅格单元为评价单元,根据“P-S-R"框架,从生产压力指数(Production Press Index, PPI)、耕地状态指数(Land Status Index,LSI)和社会行为指数(Social Action Index, SAI)三方面5个指标(包括坡度、土壤退化指数(RVI)、土壤肥力指数(NDVI)、土壤水分指数(DVI)、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耕地质量(LQI)综合评价模型。在遥感软件ENVI为平台提取耕地信息,然后提取各评价指标专题信息,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五师研究区内一等耕地占1.87%,主要分布在八十九团中部,这类耕地主要表现为土壤类型为轻壤质地,利用类型多为设施菜地和高等粮田,土壤养分贮量较高,保水保肥、供水供肥性能强,耕地状态好,无旱涝盐渍化威胁,生产压力小,耕地质量最好。二等地占9.86%,这类耕地分布较为零散,土壤类型多为中壤土,灌溉保证率高,养分贮量较高,耕地状态较好,无旱涝盐渍化威胁,生产压力小。三等地占81.86%,所占比例最大,此类耕地主要分布在团部周边地区,土壤类型以中壤为主,表土质地以轻壤为主,砂粘适中,灌溉保证率较高,养分贮量较高,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性能较好,耕地质量较好。四等地占1.07%,多处在边缘地带,利用类型主要以粮田和露天菜地为主,土壤保水保肥及供肥供水性能较差,有障碍层次。五等地占5.35%。多处在边缘地带,分布地形部位较高,潜水较深,水源缺乏,灌溉保证率差,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综合来看,研究区的耕地质量一般,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仅占到11.73%;四等地和五等地占到6.42%,需要进一步改良。分类结果大致趋势与基于GIS分类结果相一致。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从面积和空间分布差异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面积上各级别耕地的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一致率在90%以上,在空间分布上各级耕地的空间分布也基本一致,无差异的占70.39%,差异小的占17.23%,中等差异的占10.14%,较大差异的占1.88%,大差异的占0.36%。这说明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基于GIS的传统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因此,利用R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对两种评价结果误差来源的分析可知:两种方法由于在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模型的构建、数据采集时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导致了评价结果的差异。从而也确定了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优势,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基础数据,提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典型绿洲—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质量评价中,评价结果如下: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其中一等地和二等地占了95.66%,四等地和五等地仅占0.19%。综合前面各指标可知,研究区的土地压力较小,本底条件较好,但水资源是现状该区域耕地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较为脆弱,所以仍然需要保护和改良。本研究将基于GIS和RS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吻合,R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这说明RS技术不仅可作为提取和更新地物信息的可靠的数据源,也可以直接提取指标信息,构建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这为快速、精确、动态的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由于GIS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在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中,如能结合GIS技术,可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本研究利用RS技术,以CBER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这在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中还少见报道,尤其是在干旱区绿洲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该研究为探索定量、快速、动态进行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系统化理论 |
1.4 技术方法 |
1.4.1 遥感技术 |
1.4.2 GIS技术 |
1.4.3 模型分析法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位置与人口 |
1.5.2 自然环境条件 |
1.5.3 社会经济条件 |
1.6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运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 |
2.1 数据来源 |
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2.1 辐射定标 |
2.2.2 大气校正 |
2.2.3 影像合成及裁剪 |
2.2.5 假彩色合成 |
2.3 遥感影像解译 |
2.3.1 构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
2.3.2 遥感分类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
3.1 指数选取 |
3.2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关中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
4.1 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
4.1.1 主成分分析模型 |
4.1.2 主成分分析计算过程 |
4.2 选取原则 |
4.3 驱动力因素选取 |
4.4 适应性分析 |
4.5 共同度分析 |
4.6 提取主成分 |
4.7 指标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
5.1 模型选取 |
5.1.1 CA-Markov模型 |
5.1.2 改进CA-Markov模型 |
5.2 模型构建步骤 |
5.3 研究区模型构建过程与检验 |
5.3.1 计算转移概率矩阵 |
5.3.2 计算驱动力指标 |
5.3.3 计算自相关系数及权重 |
5.3.4 模型计算及结果对比 |
5.4 基于驱动力的改进CA-Markov模型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2)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城乡统筹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涉农街道的研究 |
1.3.3 关于土地优化利用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GIS |
2.1.2 土地优化利用 |
2.1.3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
2.2 相关基础理论依据 |
2.2.1 城乡统筹理论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 基于GIS的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现状和驱动因子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基于GIS的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
3.3.1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时间变化分析 |
3.3.2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3.4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的现状 |
3.4.1 耕地数量少且后备资源不足 |
3.4.2 建设用地规模大且增速较快 |
3.4.3 未利用地数量少且开发不足 |
3.4.4 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且逐渐集中 |
3.5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分析 |
3.5.1 定性分析 |
3.5.2 定量分析 |
4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设用地布局不够合理 |
4.1.2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违法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
4.1.3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土地规划发挥作用有限 |
4.1.4 土地管理模式落后,GIS技术应用有待强化 |
4.2 原因剖析 |
4.2.1 在思想认识上,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程度不够 |
4.2.2 在制度建设上,尚未建立有效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
4.2.3 在执纪监管上,没有形成处理违法用地的联动机制 |
4.2.4 在产业发展上,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尚未形成 |
4.2.5 在规划体系上,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工作需要加强 |
4.2.6 在GIS技术应用上,亟需加强GIS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 |
5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的原则、目标和对策建议 |
5.1 基础原则 |
5.1.1 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
5.1.2 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 |
5.1.3 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 |
5.1.4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5.2 发展目标 |
5.2.1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5.2.2 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
5.2.3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 |
5.3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的建议 |
5.3.1 坚定的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
5.3.2 主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显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5.3.3 继续加大执法执纪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 |
5.3.4 适度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
5.3.5 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进程,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
5.3.6 强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提升基层土地管理水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进展 |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耕地系统 |
3.1.2 耕地系统安全 |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3.2 基础理论 |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
3.2.2 系统科学理论 |
3.2.3 人地关系理论 |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地理环境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
4.1.5 研究数据收集 |
4.2 遥感影像解译 |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2.2 遥感影像解译 |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
4.3.1 耕地数量变化 |
4.3.2 耕地空间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
5.1 评价方法介绍 |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
5.2.1 评价单元划分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
6.1.2 驱动因子选择 |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2 空间回归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空间回归分析 |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
8.2.1 CLSSPOM的建立 |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8.3.1 数据处理 |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2.2 景观生态学 |
1.2.3 生态安全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动植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获取 |
3.1.1 遥感数据 |
3.1.2 其它数据源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2 影像光谱特征 |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
3.3.1 地物类型分类体系 |
3.3.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提取 |
3.3.3 分类后处理 |
3.4 非遥感数据处理 |
3.4.1 DEM获取 |
3.4.2 土壤数据 |
3.4.3 气候数据 |
3.4.4 社会经济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4 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
4.1 小三江平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分析 |
4.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演变分析 |
4.1.2 土地利用速率时空演变分析 |
4.2 土地利用空间模型演变分析 |
4.2.1 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 |
4.2.2 1976-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
4.2.3 2000-2013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
4.2.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型 |
4.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 |
4.4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图谱信息 |
4.4.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 |
4.4.2 1976-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
4.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问题 |
4.6 小结 |
5 小三江平原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
5.1 景观格局指数 |
5.1.1 斑块尺度景观结构指数 |
5.1.2 景观尺度的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1.3 区域景观格局空间特征结构分析 |
5.2 景观组分动态变化 |
5.2.1 景观组分指数计算方法 |
5.2.2 景观组分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
5.2.3 研究区景观组分保留率分析 |
5.3 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研究 |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
5.3.2 景观镶嵌体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
5.4 土地利用的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 |
5.4.1 景观结构变化的生态过程 |
5.4.2 景观生态过程服务价值变化 |
5.5 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
5.5.1 自然因素 |
5.5.2 人为因素 |
5.6 小结 |
6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评价单元 |
6.1.2 生态安全评价框架 |
6.1.3 数据收集 |
6.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指标 |
6.2.1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6.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 |
6.2.3 评价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
6.2.4. 评价指标权重 |
6.2.5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6.2.6 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评价 |
6.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时空异质性分析 |
6.3.1 景观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变化 |
6.3.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
6.4 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调控 |
6.4.1 高度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
6.4.2 较高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
6.4.3 中等安全调控措施 |
6.4.4 低和较低安全调控措施 |
6.5 景观生态安全模拟预测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基本结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生态环境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黄土高原煤矿区 |
2.1.2 土地生态质量 |
2.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4 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
2.2.5 景观异质性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遥感影像解译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社会发展状况 |
3.2 遥感影像解译 |
3.2.1 辐射校正与大气校正 |
3.2.2 影像的配准与裁剪 |
3.2.3 影像融合 |
3.2.4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
第4章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1 土地利用演变分析方法 |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4.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
4.1.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型 |
4.1.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4.2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幅度分析 |
4.2.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4.2.3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4.3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
4.3.1 景观格局各类指标的生态意义 |
4.3.2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
4.4 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4.4.1 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2 斑块类型层面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
5.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5.1.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标准 |
5.1.2 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
5.1.3 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 |
5.1.4 评价指标体系 |
5.1.5 指标的标准化 |
5.1.6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1.7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8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 |
5.2 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动态分析 |
5.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
5.2.2 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
5.2.3 土地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遥感影像处理 |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3.2 排序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
7.2.1 土地地类优化 |
7.2.2 地类结构优化 |
7.2.3 防护治理优化 |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RS和GIS技术的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旅游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 |
1.4.2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
1.5.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综述 |
1.5.3 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
1.6 概念界定 |
1.6.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1.6.2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 |
1.6.3 土地可持续利用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概况 |
2.1.3 水文气候特征 |
2.1.4 动植物资源 |
2.2 人口概况 |
2.3 旅游资源概况 |
2.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 遥感数据说明及处理过程 |
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 数据处理思路 |
3.3 数据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 |
4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4.1 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4.1.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4.2 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
4.3 海口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3.1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4.3.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4 海口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 |
4.4.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4 评价标准的确定 |
4.4.5 评价结果分析 |
5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分析 |
5.1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分析 |
5.1.1 驱动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处理过程 |
5.1.3 驱动机制分析过程 |
5.2 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分析 |
5.2.1 旅游驱动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旅游驱动因素发展概况 |
5.2.3 数据处理过程 |
5.2.4 旅游驱动机制分析 |
5.3 旅游驱动力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 |
5.3.1 数据处理过程 |
5.3.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论 |
6.1.2 旅游驱动机制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区农业生产历史规律特点 |
3.3 研究数据收集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耕地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4.1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
4.2 耕地总量变化特点分析 |
4.3 耕地数量转换关系分析 |
4.4 耕地空间变化特点分析 |
4.5 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特点分析 |
4.6 耕地景观指数变化特点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变化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
5.1 耕地变化信息提取与驱动因子选择 |
5.2 耕地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
5.3 银川市耕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耕地变化规律预测 |
6.1 研究模型和数据准备 |
6.2 CA-Markov模型参数调试 |
6.3 2009-2020年耕地变化规律预测分析 |
6.4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图斑综合排序模型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
7.1 基于耕地变化规律的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及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
7.3 银川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
8.2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基于引黄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开封市黑、柳灌区四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变化对全球变化的意义 |
1.2.2 土地变化是可持续性科学的主题 |
1.2.3 土地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4 我国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重点 |
1.3 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1 开封引黄灌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引黄的优势与地位 |
2.1.3 开封引黄灌区的发展历程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自然灾害 |
3 数据收集与研究内容 |
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1 土壤数据 |
3.1.2 气象数据 |
3.1.3 遥感数据 |
3.2 研究内容 |
4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预测 |
4.1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
4.1.1 GIS 方法提取数据 |
4.1.2 结果分析 |
4.2 动态变化模型分析 |
4.2.1 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 |
4.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
4.3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4.3.1 马尔柯夫模型原理及概述 |
4.3.2 预测数据处理 |
4.3.3 初始状态矩阵及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的确定 |
4.3.4 模型的检验 |
4.3.5 模型预测 |
4.4 小结 |
5 土地变化对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1 地统计分析介绍 |
5.2 克里格法介绍 |
5.2.1 克里格理论基础 |
5.2.2 普通克里格原理 |
5.2.3 土壤重金属克里格法应用 |
5.3 重金属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3.1 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
5.3.2 离群值(异常值)识别 |
5.3.3 土壤重金属变异函数拟合 |
5.3.4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
5.3.5 土壤重金属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6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4 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插值 |
5.5 小结 |
6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来源分析 |
6.1 评价标准 |
6.2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 |
6.2.1 内梅罗指数法 |
6.2.2 地累积指数法 |
6.2.3 污染负荷指数法 |
6.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结果 |
6.3.1 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 |
6.3.2 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 |
6.3.3 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 |
6.3.4 污染评价结果插值分析 |
6.4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
6.4.1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6.4.2 评价结果 |
6.5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6.5.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
6.5.2 基于统计分析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影响因素解析 |
6.5.3 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6.5.4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6.6 小结 |
7 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分布预测 |
7.1 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方法与模型 |
7.1.1 土壤重金属预测模型 |
7.1.2 土壤重金属累积预测 |
7.2 研究区 2021 年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结果 |
7.3 小结 |
8 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 |
8.1 评价原理与指标选取 |
8.1.1 评价原理 |
8.1.2 指标的选取 |
8.2 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
8.2.1 评价方法 |
8.2.2 评价标准 |
8.2.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8.3 权重的确定 |
8.4 计算与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着作目录 |
(10)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附表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3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2.4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5 GI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1.2.6 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农五师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资源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农七师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2.2 自然资源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农八师概况 |
2.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3.2 自然资源概况 |
2.3.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 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获取 |
3.1.1 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 |
3.1.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处理软硬件条件 |
3.2.2 基础图件预处理 |
3.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4 坡度图的生成 |
3.2.5 耕地质量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4.1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
4.2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的确定 |
4.2.1 评价原则 |
4.2.2 评价方法 |
4.3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建立原则 |
4.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2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
4.4.3 综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5.1 单因子评价 |
4.5.2 综合评价结果 第五章 基于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5.1 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流程 |
5.2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2 基于RS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基于CBERS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1 耕地信息的遥感提取 |
5.3.2 基于CBERS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3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6.1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
6.1.1 面积差异 |
6.1.2 空间差异 |
6.2 评价误差来源分析 |
6.2.1 评价单元划分的差异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 |
6.2.3 评价模型构建的差异 |
6.2.4 数据采集时间的差异 |
6.3 R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应用中的优缺点 第七章 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在典型绿洲的应用 |
7.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专题图的获取 |
7.2 评价结果分析 |
7.2.1 耕地生产压力指数(PPI)评价结果 |
7.2.2 耕地状态指数(LSI)评价结果 |
7.2.3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LQI) 第八章 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
8.1 干旱区典型绿洲耕地质量问题分析 |
8.1.1 兵团农五师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2 兵团农七师和农八师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3 典型绿洲区耕地质量的改善措施 |
8.2 兵团绿洲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建议 |
8.2.1 耕地质量建设的耕作措施建议 |
8.2.2 耕地质量建设的工程措施建议 |
8.2.3 耕地质量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
8.2.4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8.2.5 耕地地力建设与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8.2.6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九章 结论、创新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
四、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D]. 焦曼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D]. 张博文.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3]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4]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D]. 吴学伟. 武汉大学, 2018(06)
- [5]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D]. 李炳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6]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7]基于RS和GIS技术的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旅游驱动机制研究[D]. 朱辉. 海南大学, 2015(10)
- [8]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基于引黄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开封市黑、柳灌区四乡为例[D]. 张鹏岩. 河南大学, 2013(12)
- [10]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玲. 石河子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