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急性荨麻疹100例

电针治疗急性荨麻疹100例

一、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ACUTE URTICARIA WITH ELECTROACUPUNCTURE(论文文献综述)

彭思琦[1](2021)在《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荨麻疹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曲池、血海穴位针刺干预手段,通过观察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蓝斑面积、组织形态学以及血清IgE、组胺水平变化,探讨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检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水平变化,研究针刺改善荨麻疹大鼠模型分子生物学的机制,丰富针刺干预荨麻疹的现代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荨麻疹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35只:随机选取3只大鼠用以制备抗卵白蛋白血清,剩余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8只。1.制备抗卵白蛋白血清:采用卵白蛋白(鸡)联合卡介苗注射法制备抗卵蛋白血清;将抗卵蛋白血清1∶10稀释后,-20℃冷冻,备用。2.干预方法:各组大鼠采用预处理的办法进行针刺或西药干预7天,1次/天:(1)针刺干预方法与参数:参照《实验针灸学》大鼠穴位定位,取双侧曲池、血海进行针刺治疗,将大鼠清醒状态下固定于特制的固定器上,采用0.20 mm×25 mm毫针,垂直进针3-5 mm,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m A,以连接电针仪的肢体出现轻微颤动为度,留针20 min/次。(2)西药干预方法:以抗组胺药氯雷他定为西药对照治疗,按照成人用量10 mg/d的标准,根据人和动物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换算用药量,将氯雷他定片稀释后灌胃。3.建立模型:采用皮肤被动过敏反应(PCA)法复制荨麻疹大鼠模型:注射抗卵蛋白血清稀释液:取材前48h,各组大鼠以水合氯醛浅麻醉大鼠后,在其背中线两侧距脊柱1.5 cm范围内剪毛,用记号笔在各组大鼠背部皮肤拟注射点位做好标记;于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脊柱两侧标记点处皮内对称注射稀释的抗卵白蛋白血清(0.1 m L/点),使其形成类圆形皮丘,空白组仅给予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48h后,各组大鼠均在尾静脉注入含1 mg/m L卵白蛋白、0.5%伊文斯蓝的0.9%氯化钠溶液(1m L/100g)进行抗原攻击,以制备荨麻疹大鼠模型。4.取材与检测:抗原攻击后30min,将各组大鼠处死后,取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血清。测量大鼠背部过敏区域蓝斑直径和伊文斯蓝渗出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PKC蛋白表达水平。5.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背部皮肤蓝斑直径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未见蓝斑出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蓝斑增加非常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蓝斑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背部蓝斑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极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背部伊文斯蓝渗出量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空白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细胞排列规整、层次结构非常清楚,真皮层内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角化明显、细胞间隙显着水肿、层次结构异常紊乱,真皮层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表皮层角质变薄、组织间隙及炎症细胞浸润显着减轻。4.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变化: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量较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空白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量较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小(P<0.01);与针刺组比较,西药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略有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大鼠曲池、血海穴可以通过调控肥大细胞PLCγ/DAG/PKC信号通路,减少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水平以改善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以降低荨麻疹动物模型皮肤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大鼠模型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蓝斑面积和伊文斯蓝渗出量,最终达到防治荨麻疹的目的。

孟帅[2](2021)在《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AU患者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AU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总结两组患者个体情况和发病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因素,找出有CU病史患者急性发病的危险因素,为AU患者提供预防发病及发病率的参考。分析AU患者转化为CU患者的证型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77例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136例AU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xcel(WPS版)录入病历信息,使用SPSS23.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213例荨麻疹患者中,AU患者136例,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77例。男女比例分别为0.53:1和0.45:1;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5±2.66)天和(11.51±2.81)天;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6.27±16.98)岁和(49.08±14.02)岁;两组患者均以退休人员和职员为主;AU患者中风热犯表证129例,胃肠湿热证2例,风寒束表证5例。2疾病相关因素:AU患者发病季节以秋冬多见,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以夏秋为主;23.53%AU患者和16.88%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以感冒、遇冷、遇热、进食药物、酒精、辛辣物、海鲜发物等、汗出受风等为主;32.35%AU患者和44.16%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存在过敏史;71.43%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52.94%AU患者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最多的均为循环系统疾病;50.65%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患者和61.03%AU患者有至少一种伴随症状;4.41%AU患者和11.69%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存在至少一种家族疾病史;18.34%AU患者和20.78%有烟酒史,绝大部分为男性;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疾病相关史有显着性差异的为:初始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家族史。3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有异常的为血清总Ig E、食物不耐受、吸入过敏原、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糖、心肌酶谱、血脂、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谱、心电图。A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80例(58.82%)、116例(85.30%)、38例(27.94%)、、51例(37.50%)、82例(60.29%)、41例(30.15%)、62例(45.59%)、52例(38.24%)、4例(2.94%)、80例(58.82%)、31例(22.97%)、116例(85.29%)、31例(22.79%)、46例(33.82%)、26例(26.47%)、11例(8.09%)、5例(3.68%)、19例(13.97%);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47例(61.04%)、57例(74.03%)、28例(36.36%)、15例(22.08%)、26例(33.77%)、26例(33.77%)、23例(29.87%)、22例(28.57%)、3例(3.89%)、30例(38.96%)、23例(29.87%)、68例(88.31%)、20例(25.97%)、13例(16.88%)、22例(28.57%)、11例(14.28%)、7例(9.09%)、8例(10.39%)。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实验室检查有显着性差异的为: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心肌酶谱。4随访共随访AU患者136例,其中23例(16.91%)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复,均为风热犯表证患者,复发病程均超过6周,失访31例(22.79%)。23例复发患者复发患者基本信息如下:4.1性别:男性9例,女性14例。4.2年龄:20-40岁12例,41-60岁3例,60岁以上8例。4.3复发时间(出院后):时有反复者10例,7天1例,15天1例,2个月2例,3个月2例,半年2例,10个月1例,1年后4例。4.4复发诱因:无明显诱因7例,遇冷2例,遇热1例,生气1例,吃辣4例、饮酒2例,进食海鲜2例,进食豆制品2例,熬夜1例,狗皮毛屑1例,洗浴后受风1例,进食药物后2例,进食酸菜后1例。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以下3个方面因素容易诱发有CU病史患者急性发病。(1)饮食方面:进食药物、酒精、辛辣物、海鲜发物等。(2)生活习惯方面:洗浴或运动后汗出受风、遇冷空气、遇热等。(3)基础疾病方面: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的异常。2风热犯表证型急性荨麻疹患者可能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荨麻疹。

桂绮桦[3](2020)在《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荨麻疹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慢性疾病,有研究发现,至少有20%的人一生中曾受到罹患荨麻疹的困扰。而亚洲慢性荨麻疹的患病率则高于欧洲和北美。慢性荨麻疹发病不限年龄,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慢性荨麻疹以皮肤、粘膜突然出现一过性风团,皮疹形状大小不一并伴有剧烈瘙痒,而且发无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能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其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有明晰认知。临床上,一般主要以抗组胺药或联合其他药物为治疗手段,虽然起效快,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着渊远而悠久的历史,近年更有大量的研究证实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长期疗效持久,因此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目的:赖氏通元针法是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针灸疗法,此针法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适应症广泛,疗效突出,操作简易,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效果显着。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观察比较通元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的所有受试对象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香港针药汉方、萧玲中医师诊所、江南秀中医师诊所以及社会公开招募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针刺穴位包括:气海、关元、天枢双、心俞双、膈俞双、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对照组针刺穴位包括: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隔俞双、三阴交双、外关双、风池双。两组均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后留针30分钟。针灸疗程为每周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共24次。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疗效评定的主要指标使用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评价,次要指标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荨麻疹症状分级评分(MILOR)及焦虑抑郁评分(HA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分别进行四次评分,对比两组组内及两组组间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1)完成情况:本研究纳入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9例,对照组脱落11例,最终完成病例共100例,其中51例为观察组,49例为对照组,两组完成情况基本一致(P>0.05)。(2)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过敏史以及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UAS、DLQI、MILOR、HADa和HAD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UAS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在治疗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UAS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种针刺对荨麻疹活动度均有显着改善作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发现,两组UAS分值下降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下降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荨麻疹活动度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DLQI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DLQI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两种针刺对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效果。随访时,观察组DLQI分值有回升的现象,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DLQI分值回升则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通元针法的维持效果较好。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DLQI分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有显着性下降(P<0.05),在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5)MILOR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MILOR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观察组分值升高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分值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一疗程后、治疗第二疗程以及随访时,两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第一疗程后,两组MILOR分值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分值下降值有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6)HADa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HADa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观察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仍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2疗程后及随访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a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时,两组HADa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治疗患者焦虑状态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有明显的优势。(7)HADd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发现HADd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d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表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较好的疗效。(8)总有效率评定:完成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0%,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显效,所占比例为49.02%;对照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有效,所占比例为44.90%。提示通元针法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9)复发率评定:随访时进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7.78%,对照组复发率为38.46%,两组复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通元针法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10)安全性评定:研究过程中,有少部分患者除针后局部出现轻微疼痛或出血,经按压止血后可缓解,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其他针刺意外及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结论:(1)赖氏通元针法治疗卫气亏虚型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荨麻疹瘙痒、风团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总有效率为88.24%,显效比率为49.02%,且无一例加重。(2)赖氏通元针法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有更显着的疗效优势,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维持长期效果更加显着,显愈率更加明显,改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皮肤病、生活质量和荨麻疹症状体征分级评分方面较佳,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也有突出的改善作用,充分体现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身心调节方面的优势。(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两组均无患者出现针刺意外及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4)本实验研究过程顺利,表明正式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可行性高,本研究内容也为正式试验样本量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5)赖氏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灵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对于其治病机理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张小红[4](2020)在《电针调控荨麻疹大鼠肥大细胞MAPK/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对荨麻疹大鼠体内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FcεRI级联反应限速蛋白(Lyn、Syk)及其下游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荨麻疹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荨麻疹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材料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体质量180~220 g,来源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辽)2015-0001。所有大鼠于恒温25℃、湿度50%、明暗周期为12 h的条件下自由饮水、摄食,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展实验。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于抗卵蛋白血清制备,剩余3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每组各8只,分别用于动物造模及相应干预治疗。本次动物实验符合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标准。2方法2.1动物造模方法抗卵白蛋白血清制备:取SD大鼠5只,将0.25 mg/支皮内注射用卡介苗活菌(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溶于0.5 m L/支的灭菌注射用水中,制备成卡介苗稀释剂。每只鼠腹腔注射1 m L卡介苗稀释剂,同时取1%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注入于两后肢肌内,每侧各0.5 m L,隔日1次,共致敏3次,末次致敏10 d后,采取腹主动脉血液,分离血清并混合,-80℃保存备用。采用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方法复制荨麻疹大鼠模型。以水合氯醛浅麻醉大鼠后,在其背中线两侧距脊柱1.5 cm范围内剪毛,用红笔在背部皮肤拟注射血清的部位做好标记。于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大鼠脊柱两侧标记点处皮内对称注射1∶10稀释的抗卵白蛋白血清0.1 m L/点,使其形成圆形规则皮丘,空白组仅给予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48 h后,4组大鼠均给予尾静脉注入含1 mg/m L卵白蛋白和0.5%伊文斯蓝的0.9%氯化钠溶液(1 m L/100 g)进行抗原攻击。完成尾静脉注射30 min后即可取材。2.1.3干预方法抗原攻击前7天,电针组参照《实验针灸学》中穴位定位,取双侧“足三里”“曲池”“血海”穴进行电针治疗,0.20 mm×25 mm毫针垂直进针5 mm后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型,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1 m A,留针20 min/次,1次/d,连续7 d。阳性药物组大鼠以氯雷他定成人用量10 mg/d为标准,根据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换算用药量,予氯雷他定1 mg×kg-1×d-1灌胃,连续7 d。空白组、模型组不予干预,仅给予相应的抓取与固定。相应造模操作均在当日干预治疗结束1 h后进行。2.2检测指标及方法2.2.1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方法:(1)直尺测量皮肤蓝斑直径;(2)比色法检测皮肤组织伊文斯蓝染料渗出量;(3)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改变;(4)ELISA法检测血清Ig E、组胺水平。2.2.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相关检测指标及方法:(1)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2)免疫组化法检测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Lyn、Syk蛋白表达水平。2.2.3皮肤组织肥大细胞相关检测指标及方法:(1)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2)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组织TNF-a、IL-6阳性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4)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2.2.4腹腔肥大细胞相关检测指标及方法:(1)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2)ELISA法检测腹腔肥大细胞释放TNF-α、IL-6含量;(3)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肥大细胞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4)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肥大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2.3统计方法各检查指标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整体差异性,若各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LSD法,若数据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1各组大鼠皮肤蓝斑直径比较空白组大鼠致敏部位皮肤未出现蓝斑,模型组皮肤出现明显蓝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蓝斑直径均明显减小(P<0.01),阳性药物组蓝斑直径略小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各组大鼠皮肤组织伊文斯蓝染料渗出量比较各组大鼠致敏部位皮肤出现以抗血清注射点为中心的蓝染区域,其中,空白组致敏部位皮肤蓝色染料渗出量较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皮肤染料渗出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染料渗出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染料渗出量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各组大鼠皮肤组织形态学比较空白组皮肤组织表皮层细胞排列层次清晰,真皮层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表皮层增厚,细胞排列层次紊乱,细胞间水肿明显,真皮层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阳性药物组、电针组表皮层薄,细胞排列层次清晰,水肿及炎性浸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1.4各组大鼠血清Ig E、组胺含量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总Ig E、组胺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血清总Ig E、组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阳性药物组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胺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相关指标检测结果2.1各组大鼠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比较空白组大鼠皮下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多呈稳定状态,细胞脱颗粒率较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致敏部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2.2各组大鼠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yn、Lyn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致敏部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p-Lyn与Lyn阳性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p-Lyn与Lyn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p-Lyn与Lyn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各组大鼠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Syk、Syk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致敏部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p-Syk与Syk阳性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阳性药物组p-Syk与Syk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p-Syk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Syk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皮肤组织肥大细胞相关指标检测结果3.1各组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比较空白组大鼠致敏部位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多呈稳定状态,细胞脱颗粒率较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各组大鼠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TNF-α、IL-6表达水平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致敏部位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TNF-α、IL-6阳性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TNF-α、IL-6阳性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TNF-α、IL-6阳性表达显着降低(P<0.01)。3.3各组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ERK/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比值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p-ERK/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比值显着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阳性药物组p-ERK/ERK、p-JNK/JNK比值显着降低(P<0.01),p-P38MAPK/P38MAPK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各组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致敏部位皮肤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皮肤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电针组比较,阳性药物组NF-κBp65、IκB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腹腔肥大细胞相关指标检测结果4.1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比较空白组腹腔肥大细胞胞膜光滑完整,细胞核清晰;模型组胞膜破裂不完整,细胞周围散在数量不等的异染性颗粒;电针组与阳性药物组肥大细胞形态多规则,胞膜完整,胞质呈均一染色。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阳性药物组脱颗粒率低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TNF-α、IL-6含量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腹腔肥大细胞释放TNF-α、IL-6含量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腹腔肥大细胞释放TNF-α、IL-6含量均降低(P<0.05,P<0.01),阳性药物组TNF-a、IL-6含量低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腹腔肥大细胞p-ERK、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p-ERK、p-JNK、JNK、p-P38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ERK、P38MAP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p-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ER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阳性药物组除P38MAPK明显降低外(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腹腔肥大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阳性药物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电针组比较,阳性药物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结论:1.电针“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有效降低荨麻疹大鼠血清Ig E、组胺水平,减轻皮肤组织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血浆外渗量,改善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2.电针“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通过调控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FcεRI级联反应限速蛋白Lyn、Syk的激活,降低荨麻疹大鼠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发挥抗过敏作用。3.电针“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通过抑制荨麻疹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而发挥抗过敏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降解,下调NF-κBp65蛋白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释放,从而减轻炎性过敏反应程度。4.电针“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降解,下调NF-κBp65蛋白表达,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最终抑制荨麻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从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李雨晴[5](2020)在《越婢抗敏汤治疗风热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越婢抗敏汤治疗风热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从而验证越婢抗敏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与血清Ig E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越婢抗敏汤;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Ig E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血清Ig E水平值的变化。结果:(1)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有7例脱落病例,实际纳入病例为73例,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的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4周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在下降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婢抗敏汤治疗风热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胜于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组,通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Ig E水平值下降相关。

李彩彩[6](2019)在《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病例观察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荨麻疹又称为“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形态多样、大小不等的风团和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时起时消,发作无规律,于24 h内消退,且消退后不留痕迹,也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l,CU)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病程持续6周或6周以上,有些患者的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十年,迁延不愈,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甚至会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与免疫有关的多发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在20~40岁之间的中国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受地域、环境和人口等差异的影响,各地的患病率也不同,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不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多且复杂,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饮食、药物、吸入物、感染、昆虫叮咬、内科疾病、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但一般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较多学者认可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状态失衡,由于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的刺激因素,导致IgE抗体吸附于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人体内时,与吸附在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其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或直接作用于血管,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血管内的组织液渗出,诱发真皮浅层水肿,出现风团。西医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多样,但主要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治疗方法有服用抗组胺药物、补充维生素B12、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H2受体拮抗剂、奥马珠单抗等。西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长期应用易对药物产生依赖,全身不良反应明显,且停药后短时间内容易复发,因此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探索和证实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疗效。中医作为祖国医学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治病优势,其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医学不断进步。针灸治疗作为一种绿色的非药物疗法,更具有简、便、廉、效、广的优势,近年来也是广大患者比较易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荨麻疹在古医学中被称为“瘾疹”,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四个方面,主要有先天不足,禀赋不耐;外感六淫,邪侵机体;饮食失宣,劳伤脾胃;五志过极,情志内伤。研究证实针刺能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在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有重要意义,能够结合疾病的特点和患者自身的特点辨证治疗,符合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且有研究证实针灸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愈后不易复发。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且复杂,往往患病后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能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不少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近年来有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报道较多,治疗方法多样,针灸治疗的方法也不计其数,无论是针灸的综合疗法还是单纯的针刺治疗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针刺选穴各不相同,为了选取疗效显着的穴位组合,本研究根据课题组前期工作,查阅近十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穴位排序,采用优势选穴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在研究疗效的同时,观察研究了针灸在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方面的有效性,通过观察临床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评价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安全性,设置随访期观察远期疗效,为今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科研探索和研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荨麻疹疾病活动度评分的变化,评定最终疗效;通过对生活质量指数的分析和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分级的评估,研究慢性荨麻疹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观察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改善,分析慢性荨麻疹与精神情绪的相关性。最终通过临床各项疗效指标,评价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为临床药物难以控制的荨麻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研究数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皮肤科门诊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采用针刺配合拔罐的治疗方法,针刺选穴为:风池穴双、神门穴双、内关穴双、外关穴双、曲池穴双、关元穴双、百虫窝穴、足三里穴双、三阴交穴双、风市穴双、太冲穴双;拔罐选穴为:神阙穴双、百虫窝穴双。疗程4个月,4周的治疗期,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3个月的随访期。主要观察指标为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用于评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瘙痒程度和风团数量两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0~3分的4级评分法,累积两个项目得分的和为UAS总分,总分范围为0~6分,UAS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荨麻疹症状越严重。记录基线期(0周)、2周、4周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的各项评分,以进行最终的疗效评定。本研究的次要指标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临床上常用于评价皮肤病患者的生活状况,包括瘙痒或疼痛程度、皮肤尴尬、皮肤护理等跟日常生活有关的10条评分项目,每个项目采用0~3分的4级法打分,即“无”、“轻微”、“中度”、“严重”,10个项目分数相加为总分,累积各项目总得分为0~30分,根据总分判断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包含14条跟患者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关的评分项目,所有参评项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根据14项的总和评价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包含24条评分项目,为临床评定皮肤病患者抑郁状态最为普遍的量表,所有参评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或0~2分的3级评分法,根据总分以评价慢性荨麻疹对患者抑郁情况的影响。三个次要指标的评价时点为基线期(0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最终分析统计评分的变化,做疗效评定。研究结果(1)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与基线期(0周)比,从治疗2周(治疗6次)开始,患者荨麻疹活动度症状积分即有明显的降低,与基线期(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12次)的针灸治疗,患者UAS积分较基线期(0周)有显着下降(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与基线期(0周)比,治疗2周和4周后,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显着下降(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值,将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5级,基线期(0周),超过90%的患者受到重度和极重度影响;治疗4周后,90%以上的患者只受轻度和重度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改善。(3)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基线期(0周)比,治疗2周和4周后的HAMA评分均显着下降(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焦虑情况5级法分级,在基线期,无极重度焦虑患者,仅有4人无焦虑;治疗4周后,无焦虑人数增加至38人,中度和重度焦虑患者的人数减少,无焦虑及轻度焦虑的患者人数增多,整体焦虑情况得到明显改善。(4)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与基线期(0周)比,治疗2周和4周后HAMD评分均显着下降(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抑郁情况4级法分级,在基线期,无重度抑郁患者,仅有13人无抑郁;治疗4周后,有40人无抑郁,轻度和中度抑郁的人数减少,患者整体的抑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5)疗效评价:本研究纳入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经过4周的针灸治疗,显效37例(占80.43%),有效8例(占17.39%),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为97.83%。(6)随访及远期疗效评价:治疗期结束后,对37例显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随访时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6.22%。(7)不良反应:参与本研究的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未出现过晕针、断针、淤血、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精神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2)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安全性好的优势。

李亚锋[7](2019)在《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过敏煎加味治疗,观察组1采用针刺脱敏对穴方治疗,观察组2采用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各组中针刺治疗均为每日1次,周6次,中药治疗均为每日2次。两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用瘙痒症状积分、皮损症状积分、血清IgE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治疗后瘙痒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观察组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均显着下降(均P<0.05)。观察组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治疗后血清IgE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比对照组、观察组1比对照组、观察组2比观察组1均显着下降(均P<0.05)。(4)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2有效率为86.67%,优于观察组1(73.33%)和对照组(57.14%),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可使瘙痒症状、皮损症状、血清IgE水平明显改善,其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脱敏对穴方、内服过敏煎加味。

马坤琴[8](2019)在《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时效关系,观察并对比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急性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是否具有差异性,以期为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80例偏头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急性期组治疗组(急性期组)和缓解期治疗组(缓解期组),每组各40例。急性期组、缓解期组治疗方法均采用太阳穴刺血拔罐法。具体操作如下:在施术前,先与患者简单讲述操作流程和操作的安全性。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者太阳穴周围按揉2min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度),在常规消毒后,持三棱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点刺进针,快速用闪火法将1号玻璃罐留于施术部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向施术侧倾斜,约5min后取下玻璃罐;术毕清除血迹并消毒,用无菌棉签按压出血点约2-5min以防血肿。出血量:3-5ml。疗程:10天1次,3次为1疗程。治疗完成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积分评定、SDS评分、SAS评分并评价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3月后,对患者进行头痛积分量表评定以评价远期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治疗结束后第3月,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位、头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间的头痛积分、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组间比较:1疗程治疗结束后,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头痛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SAS、SDS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月,两组间头痛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内比较:1疗程治疗后,急性期组组内比较,头痛积分、SAS、SDS评分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缓解期组组内比较,头痛积分、SAS、SDS评分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治疗后结束3月后两组的头痛积分分别与治疗前头痛积分相比,急性期组组、缓解期组头痛积分组内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5)临床疗效评价:近期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急性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97.5%;缓解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87.5%。远期疗效评价: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远期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愈显率分别为40%、17.5%;急性期组、缓解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5%、82.5%。(6)两组间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结束3月后,急性期组、缓解期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43%、83.87%。结论(1)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但选择急性期治疗偏头痛具有更好的近期、远期疗效,治疗满意度更高。(2)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改善作用与治疗时机的选择无相关性。

倪广宝[9](2017)在《电针治疗慢性痒(CP)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10、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慢性痒(Chronic Pruritus,CP)是许多皮肤疾病及部分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C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使其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本课题采用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CP,通过观察治疗前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ES积分变化,评估高、低频电针治疗CP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免疫因子(TNF-α、IL-10)的浓度,比较免疫因子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探讨电针治疗CP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CP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针灸科和皮肤科招募35名CP(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不明原因的慢性湿疹样皮肤病等)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针组、低频电针组和药物治疗组。两电针组均取患侧曲池、合谷、阴陵泉、血海穴,针刺得气后,曲池、合谷穴接一对电极,阴陵泉、血海穴接一对电极。高频电针组采用100Hz电针治疗,低频电针组采用2Hz电针治疗,药物治疗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症状、体征指标观察,进行SCORAD、DLQI、ES评分并建立数据库。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抽取静脉血,离心,并在-80℃冰箱中避光保存,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应指标。用Spass11.5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患者SCORAD积分、DLQI积分、ES积分、血清中IL-10及TNF-α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高频电针组总有效率为100%,低频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0%;高频电针组与低频电针组及药物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ES积分比较:三组治疗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针组及药物治疗组治疗后E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频电针组ES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针组治疗后SCORAD积分、DLQI积分、ES积分与低频电针组、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TNF-α水平比较: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10水平均有升高,TNF-α水平降低。但只有电针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频电针组IL-10水平、TNF-α水平与低频电针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治疗CP疗效显着,其中高频电针组疗效优于低频电针组,低频电针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2.三组对CP患者的瘙痒症状、皮损情况、痛苦情绪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高频电针组效果更显着。3.电针治疗C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抑制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含量实现的。

张艳冉,裴晓华,张双强,王超颖[10](2015)在《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在临床上常可结合体针、耳针、中药、穴位埋线、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整体观和特色优势,可以预见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每一种疾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治疗结果可比性差,不利于临床研究和应用;刺络中所采用的针具不统一;治疗每种疾病的选穴方案、刺激强度、拔罐的负压力度、留罐时间、出血量、具体疗程等没有统一规范;大部分临床报道鲜有对照组,或未遵从随机和盲法,疗效标准主观性强,存在偏差;对刺络拔罐治疗外科疾病的机制研究较少,深层次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二、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ACUTE URTICARIA WITH ELECTROACUPUNCTU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ACUTE URTICARIA WITH ELECTROACUPUNCTURE(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抗卵白蛋白血清制备
        2.2 模型建立与分组
        2.3 实验干预措施
        2.4 动物取材
    3 指标检测
        3.1 直尺测量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蓝斑直径
        3.2 比色法检测大鼠背部皮肤伊文斯蓝渗出量
        3.3 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
        3.4 ELISA法检测血清IgE、组胺含量
        3.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蛋白表达水平
    4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皮肤表面蓝斑直径变化情况
    2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皮肤内侧伊文斯蓝渗出量变化情况
    3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
    4 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过敏区域皮肤组织IgE、组胺表达变化情况
    5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DAG、PKC蛋白表达表达情况
        5.1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LCγ蛋白表达情况
        5.2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DAG蛋白表达情况
        5.3 荨麻疹模型大鼠皮下结缔组织肥大细胞PKC蛋白表达情况
讨论
    1 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1.1 疾病释名
        1.2 病因病机
    2 西医对荨麻疹发病机制的认识
        2.1 IgE介导的荨麻疹发病机制
        2.2 非IgE介导的荨麻疹发病机制
    3 荨麻疹动物模型
        3.1 实验动物选择
        3.2 造模方法选择
    4 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5 针刺对荨麻疹模型大鼠皮肤组织IgE、组胺变化的影响
    6 针刺对荨麻疹大鼠模型皮肤组织中PLCγ、DAG、PKC蛋白表达的影响
    7 针刺选穴与荨麻疹机制相关性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1.2 慢性荨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
        1.1.3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阐述
        1.1.4 慢性荨麻疹的病机阐述
        1.1.5 慢性荨麻疹的诊断
        1.1.6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1.2 祖国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2.1 慢性荨麻疹的历史沿革
        1.2.2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概述
        1.2.4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1 病例对象
        2.2.2 诊断标准
        2.2.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2.2.4 病例剔除及终止标准
        2.2.5 研究流程图
        2.2.6 样本量估算
        2.2.7 随机方法
        2.2.8 盲法
        2.2.9 治疗方法
        2.2.10 观察指标
        2.2.11 访视方式
        2.2.12 退出、脱落和终止试验的规定
        2.2.13 知情同意书
        2.2.14 疗效评价指标及标准
        2.2.15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2.2.16 统计分析
    2.3 实验基线情况
        2.3.1 试验整体情况
        2.3.2 患者基本情况
    2.4 评价指标结果
        2.4.1 荨麻疹活动度量表(UAS)评分
        2.4.2 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LQI)评分
        2.4.3 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MILOR)评分
        2.4.4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
        2.4.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疗效分布情况
        2.4.6 两组复发率比较
        2.4.7 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3.1.1 一般资料讨论
        3.1.2 荨麻疹活动度(UAS)结果分析
        3.1.3 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结果分析
        3.1.4 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MILOR)结果分析
        3.1.5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结果分析
        3.1.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疗效分布情况结果分析
        3.1.7 两组复发率结果分析
        3.1.8 安全性分析
        3.1.9 综合分析
    3.2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和机理
    3.3 赖氏通元针法概述
    3.4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论依据
    3.5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选穴依据
    3.6 创新点
    3.7 不足和展望
        3.7.1 研究对象
        3.7.2 评价标准
        3.7.3 治疗时间
        3.7.4 干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电针调控荨麻疹大鼠肥大细胞MAPK/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电针对荨麻疹大鼠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电针对荨麻疹大鼠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Lyn、Syk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电针对荨麻疹大鼠皮肤肥大细胞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电针对荨麻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中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营卫理论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越婢抗敏汤治疗风热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标准
        1.2.6 脱落终止标准
    1.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药物
    2.3 治疗方法及疗程
    2.4 临床观察指标
    2.5 临床观察方法
    2.6 疗效判定方法及标准
    2.7 安全性分析及处理措施
    2.8 复发率
    2.9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病例收集及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分析
    3.3 荨麻疹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3.4 DLQI评分比较
    3.5 血清IgE水平比较
    3.6 临床疗效比较
    3.7 复发情况比较
    3.8 安全性评估
4 讨论
    4.1 荨麻疹中医概述
        4.1.1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病名的认识
        4.1.2 古代医家对荨麻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4.1.3 近现代医家对荨麻疹的治法治则
        4.1.4 经典方剂论治荨麻疹
    4.2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概述
        4.2.1 慢性荨麻疹的流行病学
        4.2.2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病因
        4.2.3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4.2.4 荨麻疹的西医治疗概况
    4.3 立法依据
    4.4 组方分析
    4.5 单味药物现代药理学分析
    4.6 对照药物盐酸依匹斯汀胶囊的作用机理
    4.7 临床疗效分析
        4.7.1 荨麻疹症状体征评分
        4.7.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4.7.3 血清IgE水平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荨麻疹症状评分表
附录 2 皮肤病生活质量调查表(DLQI)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病例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1 概念
        2 流行病学调查
        3 分类
        4 病因
        4.1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
        4.2 吸入物
        4.3 感染
        4.4 药物
        4.5 疾病
        4.6 物理因素
        4.7 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因素
        4.8 遗传因素
        5 发病机制
        5.1 免疫性机制
        5.2 非免疫性机制
        6 治疗
        6.1 一代抗组胺药
        6.2 二代抗组胺药
        6.3 H2受体拮抗剂
        6.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6.5 糖皮质激素
        6.6 环孢素A
        6.7 奥马珠单抗
        6.8 其他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1 古代文献对荨麻疹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治疗的认识
        2 现代中医对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2.1 辨证分型的认识
        2.2 治疗现状
        3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理分析
        4 选穴依据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观察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分析
        2.7 技术路线
        2.8 质量控制
        2.9 数据管理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比较
        3.3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4 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3.5 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3.6 总体疗效评价
        3.7 随访及复发率评价
        3.8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一般情况分析
        4.2 荨麻疹活动度分析
        4.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分析
        4.4 汉密顿焦虑量表分析
        4.5 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析
        4.6 疗效分析
    5 结论
    6 局限性与展望
        6.1 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2 头痛的分期与治疗
    2.3 头痛的中医分类
    2.4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2.5 太阳穴的运用
    2.6 刺血疗法的运用
3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基线资料分析
    4.2 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比较
    4.3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4.4 临床疗效比较
    4.5 不良事件
    4.6 随访
5 讨论
    5.1 太阳穴选穴依据
    5.2 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设计思路和优势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6 结论
7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电针治疗慢性痒(CP)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10、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缩略表
前言
    1.临床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治疗方案
        2.2 临床指标观察及方法
        2.3 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治疗前后SCORAD积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DLQI积分比较
        3.4 治疗前后ES积分比较
        3.5 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浓度比较
        3.6 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 浓度比较
讨论
    1.祖国医学对CP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瘙痒的理论依据
        1.4 中医药对皮肤瘙痒的治疗概况
    2.现代医学对CP的认识及研究概况
        2.1 概念、流行病学
        2.2 CP的分类
        2.3 病因病机
        2.4 现代医学治疗概况
    3.治疗方案及指标选择依据
        3.1 电针治疗CP的依据
        3.2 穴位选择依据
        3.3 指标选择依据
    4.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试验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综述
        参考文献
    2.SCORAD 评分表
    3.SCORAD 评分标准
    4.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5.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刺络拔罐的功效
2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具体应用
    2. 1蛇虫咬伤
    2. 2皮肤方面疾病
    2. 3乳腺疾病
    2. 4痔疮
    2. 5静脉曲张
3评述与展望

四、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ACUTE URTICARIA WITH ELECTROACUPUNCTURE(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曲池、血海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LCγ/DAG/PKC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彭思琦.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孟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 桂绮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电针调控荨麻疹大鼠肥大细胞MAPK/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小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越婢抗敏汤治疗风热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 李雨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病例观察研究[D]. 李彩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针刺脱敏对穴方结合过敏煎加味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临床观察[D]. 李亚锋.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太阳穴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偏头痛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D]. 马坤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电针治疗慢性痒(CP)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IL-10、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D]. 倪广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 [10]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临床应用[J]. 张艳冉,裴晓华,张双强,王超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0)

标签:;  ;  ;  

电针治疗急性荨麻疹10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