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昂[1](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阳帆[2](2020)在《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文中指出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获取全国大范围区域尺度上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的主要监测技术手段。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内容的深度、广度将会影响到林业长期发展方针的制定。目前国际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已然向多资源、多目标化的年度综合监测体系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国家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采用单一方形样地作为地面固定样地,其空间信息反映能力较弱,从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其二,每5年产出一次森林资源监测报告,监测数据时效性较低;其三,以省为总体设计系统抽样方案,监测数据无法落实到市县级别,且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体系相互独立运行,存在一个地区两套数的问题;其四,森林资源监测内容较为单一,监测指标多侧重蓄积与面积监测。鉴于此,为优化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实现多目标化年度综合监测。本文以保定市为例,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1.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探究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2.采用时间序列二相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及分层三种年度抽样方案,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最优抽样方案;3.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别树种组构建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预估模型反演更新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实现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4.在我国现有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参考国外指标体系研建现状,在林分基本概况信息、森林健康、森林土壤、森林生物量、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上进行监测指标的丰富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等面积尺度,群团样地对林分的蓄积抽样预估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略高于方阵圆形群团样地。(2)在不同类型(起源、龄组)林分中开展蓄积监测,其样地最优规格尺度大小(样地面积、子样地间距)不同。对于样地面积而言:在天然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时,最优样地面积视龄组而定,幼龄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841 m2,中龄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729 m2,近成过熟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625 m2。而人工林中不同龄组林分的最优监测样地面积大小一致,均为625 m2;对于群团样地内子样地间距而言:在幼、中龄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群团样地最优间距方案为14 m,在近成过熟林中,最优间距方案为10 m。(3)采用二相回归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分层三种抽取方案对保定市开展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年度模拟监测,其抽样监测精度均在90%以上,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活立木蓄积抽样精度达90%以上的要求。验证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年度监测方案可行性。(4)通过对比分析3种抽取方案的蓄积抽样精度,可以确定以二相回归抽样为基础,采取分层抽取方案(按照地形分层)进行蓄积量年度监测,其抽样效果最佳。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抽样精度分别高达96.94%、98.01%。(5)研究建立的7个树种组的蓄积量预估模型统计量(R2、SEE、TRE、MSE、MPE、MPSE)结果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估能力。通过蓄积量预估模型获取的保定全市蓄积量与年度抽样监测值之间的误差仅为8.94%,相互验证了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方案的可行性。(6)构建了一套涵盖林分基本信息、森林健康、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土壤、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的多目标、多资源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可为我国今后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建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的不足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优化研究,可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参考。
丁潇颖[3](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俞[4](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吕飞[5](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王月琴[6](2020)在《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中基于“个体”的传统农业保险出现了查勘定损难、理赔成本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等问题。天气指数保险不基于农户的实际损失,以气象站观测的客观数据为赔付依据,特别适合我国生产规模小、地块分散的农业发展国情。天气指数保险虽有诸多优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基差风险问题。鉴于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空间基差风险,本文主要对空间基差风险的界定、影响机理、量化和评估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在实证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量化评估空间基差风险的方法,以期填补国内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研究空白,为今后管理空间基差风险提供可靠依据。理论研究方面,一是清晰地界定空间基差风险的概念,充分认识到天气指数保险中的空间基差风险是由气象要素空间异质性造成的;二是详细地阐明空间基差风险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机理,引入模糊厌恶理论和复合抽奖选择模型说明个体对空间基差风险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三是创新性地提出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借鉴期货市场和区域产量保险已有关于基差的量化研究,将县级区域模拟气象产量损失与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之间的差值作为天气指数保险的空间基差,其中县级区域气象产量损失需要从气象异常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模型模拟得到。实证研究方面,选取山东嘉祥县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生产风险、历史受灾情况和大豆生长期数据制定9个天气指数,建立相对气象产量损失与异常天气指数之间的最优非线性回归模型。在上述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县级模拟气象产量损失与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之间的差异得到空间基差,并拟合各乡镇的空间基差风险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本文从保障关键生长期、构建综合天气指数、设置天气指数阈值、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多次拟合优化模型等方面力求准确模拟气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使县级区域气象产量损失接近于模型的模拟损失。模型结果显示嘉祥县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叶—分枝期、开花—结荚期的暴雨灾害,鼓粒期的干旱灾害以及成熟期的低温灾害,而高温指数并不显着。空间基差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嘉祥县各乡镇空间基差的范围在0-0.57之间,历史上空间基差风险较低,大部分年份的空间基差都在0.30以下,少数年份空间基差超过0.30以上。各乡镇空间基差风险的概率密度函数主要是Weibull分布、Wakeby分布、Gen.Extreme Value分布3种,其中Wakeby分布最多,从分布函数可以估计出各乡镇大约80%的年份空间基差小于0.10,发生较大空间基差(大于0.30)的概率在10%左右。上述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事前检验天气指数保险的可行性,若历史上空间基差普遍较小说明区域内系统性风险较强,个体面临的异质性风险较小,适宜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二是事后管理天气指数保险中的空间基差风险,若某个乡镇的空间基差过大且超过一定的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倾斜性补贴。对于嘉祥县的各乡镇来说,空间基差在0.3以下的则可认为是常规空间基差风险,对于该部分空间基差风险在实际管理中可忽略不计,而对空间基差超过0.30的乡镇需要重点补偿。
马慧琴[7](2020)在《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文中提出加强小麦主要病害的测报调查对指导病害科学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作物调查方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如何高效利用丰富的遥感数据和方法基础是实现作物病害准确、实时、快速、大范围的定量化区分与监测的关键。本文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为对象,结合其不同的侵染循环机制和生境响应差异,综合不同发病期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以及Sentinel-2、Landsat-8和GF-1卫星多光谱影像等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优势,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胁迫组合建立区分模型,在准确区分出不同病虫害的前提下建立高精度高专一性的作物病害监测模型,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建立作物病害严重度估算模型,为作物病害的科学防控和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作物病虫害遥感区分方面,针对实际大田中不同病虫害胁迫类型同时存在的现象,以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同时发生、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同时发生的两种情况为例,基于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综合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信息的遥感特征开展作物不同病虫害区分研究。首先,研究基于两时相Landsat-8影像提取了表征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因子的遥感特征集,结合合成少数样本过采样技术(the 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耦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的方法发展了一种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区分方法。结果显示与基于传统的单一时相作物长势信息的区分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总体区分精度增加了10.9个百分点。其次,研究通过耦合多时相Sentinel-2、Landsat-8和GF-1影像,结合主成分分析和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区分方法。结果显示基于主成分特征的k NN区分模型的总体精度相比基于遥感特征的k NN区分模型增加了11.0个百分点。(2)在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方面,结合不同作物病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以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为例,利用低空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取的病害敏感植被指数和小波特征开展田块尺度作物专一病害高精度监测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取的病害敏感植被指数结合BPNN方法发展了一种田块尺度小麦条锈病监测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BPNN监测方法的总体精度达到95.7%,与k NN方法相比增加了11.6个百分点。其次,研究基于小麦穗部ASD高光谱数据结合连续小波分析(continuous wavelet analysis,CWA)获得了6个最优小波特征,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发展了一种小麦穗部赤霉病识别方法。结果显示识别模型的总体精度为88.7%。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两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数据结合CWA获取了5个最优小波特征,利用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田块尺度小麦赤霉病监测方法。结果显示监测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了86.7%。(3)在作物病害严重度遥感估算方面,针对单一时相单一数据源卫星遥感影像在表征作物病害发生状况时的局限性,以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为例,综合作物侵染循环机制和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优势互补,建立病害发生关键期遥感特征与病害发生严重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借助数据挖掘算法开展作物病害严重度估算研究。首先,研究基于多时相Landsat-8影像结合后向逐步消除方法获得的关键期遥感特征,利用k NN方法发展了一种区域尺度小麦白粉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关键期遥感特征的小麦白粉病发生严重度的k NN估算方法的总体精度较传统的基于单一时相影像的病害估算方法提高了7.7个百分点。其次,研究基于两时相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构建的归一化两时相遥感特征结合SMOTE-BPNN方法发展了一种区域尺度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归一化两时相遥感特征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估算方法的总体精度和G均值分别较传统的基于单一时相单一数据源的病害估算方法提高了20.0个百分点和26.8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了作物长势状况和生境信息的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有效应用于作物不同病虫害的区分研究,显着提高模型的区分精度;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技术结合合适的特征选择算法和分类技术的方法在田块尺度作物专一病害的监测研究中具有潜力;耦合病害发生关键期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表征作物病害严重度空间分布。
王霜[8](2020)在《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松林疫情加剧,高光谱遥感优势显着,本文为提高高光谱遥感在林木健康监测管理以及病虫害分级检测应用中的作用,主要利用高光谱遥感来针对马尾松病虫害的等级分类进行研究和方法探索。研究主要以PSR-3500地物光谱仪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以及HJ-1A国产环境小卫星获得的高光谱影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以宜宾市翠屏区的不同等级病虫害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遭受病虫害严重程度反演模型,按照相关系数(r)值,结合均方根误差(RMSE)对反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利用模糊分类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病情分类,组建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光谱库,以灰度分割与林木健康分析为参考,结合基于均方协预测误差的盲源提取算法(MSCPEBSE)对各等级病虫害的马尾松进行等级判定。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将实地调查获取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原始光谱和微分光谱与病情指数作相关分析。马尾松病虫害微分波谱较原始光谱具有更明显特征,在“绿峰”(550-600nm),“红边”(711.5-724.9nm),“黄谷”(550-582nm)波段范围内不同等级病虫害反射率差异较大,随着病虫害严重程度增加,峰值降低,谷值增大,红光波段及近红外波段能够反映马尾松不同病虫害严重程度。(2)其次提取了敏感参数,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验证筛选值,通过筛选的26个光谱参数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了红边振幅Dmin、红谷值Ro、mNDVI705、SDr/SDy、PSRI、VOG3呈正相关之外,其余光谱参数呈负相关,然后使用一元线性(包括一次、二次、三次)模型、多元统计分析(包括6元、12元、二次)模型分别作反演模型分析,结果是改进后6元回归模型效果最优,其预测集RMSE=0.038,R2=0.99。根据反演模型的病情指数进行病情分类,模糊分类中隶属度函数模型最优,总体精度0.9673,卡帕系数0.9123;模糊C均值聚类优于K均值结果,相关系数均在0.88以上,根据病情分级分类结果组建了四等级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光谱库。(3)最后,将MSCPEBSE与8种经典目标检测算法对比分析各等级检测效果。本文利用各等级马尾松病虫害光谱作为源信号,验证了MSCPEBSE对马尾松病虫害各个等级检测的可行性,并利用ROC进行了算法评价,结果显示在虚警率相同情况下,MSCPEBSE算法相比于其余8种目标检测算法的结果比较好。
马云强[9](2020)在《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光谱、激光雷达(Li DAR)技术已经成为农业、林业、草原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手段。高光谱数据包含丰富的病虫害危害光谱信息,但空间立体结构信息不足;Li DAR数据空间分辨率高、立体结构信息丰富,但病虫害危害特征信息不明显。结合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快速、精准的提取林业病虫害信息实现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小蠹虫是世界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云南松危害十分严重,虫害暴发后很难控制,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论文以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光谱、机载高光谱和机载Li DAR等技术,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针叶到冠层尺度进行不同危害程度(健康、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的高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获取危害特征曲线及最佳监测波段窗口;对机载高光谱采集的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冠层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类诊断,选出最优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利用此方法结合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实现试验区内每株云南松的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并将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如下:1)遥感监测的数据为冠层的特征数据,尤其是冠层中上层的特征数据,本研究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一元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方程y=1.011x,实现了通过冠层枯梢率对全树枯梢率进行估算,来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2)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上对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得出两种尺度的危害特征光谱具有相似性。在针叶尺度上不同危害程度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在“红谷”(640~700 nm)存在差异;在近红外波段波动明显,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云南松针叶光谱反射率显着降低;最佳光谱反射率监测波段多属于红光波段,其范围大致为765~838 nm。光谱一阶导数在“红边”(680~740 nm)有明显的波峰,且峰值达到最高,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峰高逐渐降低,同时“红边”位置向蓝光方向发生轻微偏移;在750~950 nm,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四类危害程度具有相似的整体趋势,最佳光谱一阶导数监测波段主要是可见光红波段的702~744 nm。在冠层尺度上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显着降低,“红谷”处反射率值有上升趋势,在重度危害时,“红谷”有消失迹象。光谱一阶导数曲线在“红边”处随着危害程度加重,峰值逐渐降低,且“红边”位置有向蓝光波段发生轻微偏移的趋势。3)对无人机采集的云南松不同受害程度的冠层高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植被指数(VI)、连续小波变换(CWT)三种特征提取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结果分别结合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最邻近和BP神经网络四种分类算法进行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得出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的诊断效果最好。4)为解决“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问题,融合了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进行自动单株分离,获取单株冠层图斑信息,对图斑内高光谱数据进行提取和合并,得到林区内包含高光谱信息的单株云南松冠层矢量数据。利用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区域尺度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总体分类精度为90.83%;最后对试验区内小班进行成灾分析判定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综上所述,本文在以冠层枯梢率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高光谱特征提取、分类诊断方法;机载Li DAR与高光谱数据融合进行单株危害程度分类诊断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王原[10](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保护是促进森林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和强化物种的繁衍,提高森林功能、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效益的保护性策略。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对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资源进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超过了森林的承受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湖南省作为中国中南地区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困境,因此,如何优化森林资源保护过程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研究中,以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应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来评估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颇有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64%。此外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达359处;邵阳市城步县的南山国家公园,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国家林业局2011年确定的拟拯救的首批120种极小种群植物中,湖南地区自然分布有14种,占全国的10.8%。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基于SWOT分析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矩阵得出四大科学策略:扩张型、扭转型、多样化、防御型,策略组合既要保证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又要缓解保护工作面临现实困境,迎接挑战。结果显示:扩张型策略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外部机会,打造湖南省森林公园品牌。扭转型策略充分利用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机会,弥补资金投入、技术力量不足等内部劣势,来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完善林业产业规划。多样化策略可以通过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的方法,增强森林资源的防护能力。防御型策略,通过提高森林资源培育手段,来降低森林资源受损率,还可以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提高国民保护森林的意识。本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的研究不仅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全国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研建现状 |
1.2.2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现状 |
1.2.3 森林资源地面监测样地类型应用与研究 |
1.2.4 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应用与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森林资源概况 |
2.3 自然条件 |
2.3.1 气候条件 |
2.3.2 土壤条件 |
2.3.3 水文特征 |
2.3.4 植被类型 |
3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地面固定样地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 |
3.2.1 大样地选择 |
3.2.2 单一样地类型设计方案 |
3.2.3 群团样地类型设计方案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一样地最优样地面积尺度研究结果 |
3.3.2 群团样地最优间距研究结果 |
3.3.3 不同类型样地对比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章节小结 |
3.4.2 章节讨论 |
4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年度抽样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年度监测方案抽样框架及样地布设 |
4.2.1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布设 |
4.2.2 地面固定样地布设 |
4.3 年度抽样监测方案设计 |
4.3.1 随机抽取方案 |
4.3.2 系统抽取方案 |
4.3.3 分层抽取方案 |
4.4 年度抽样监测案例试验 |
4.4.1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大小确定 |
4.4.2 圆形群团样地监测数据模拟 |
4.4.3 年度抽样监测结果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章节小结 |
4.5.2 章节讨论 |
5.森林资源综合一体化监测方案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案 |
5.2.1 树种组划分 |
5.2.2 模型构建 |
5.2.3 模型评价 |
5.2.4 市、县蓄积量预估及更新 |
5.3 研究结果 |
5.3.1 分别树种组模型构建结果 |
5.3.2 市、县一体化监测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章节小结 |
5.4.2 章节讨论 |
6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指标体系研建方案 |
6.2.1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6.3 指标体系构建 |
6.3.1 林分基本概况信息监测 |
6.3.2 森林健康监测 |
6.3.3 土壤监测 |
6.3.4 森林生物量监测 |
6.3.5 生物多样监测 |
6.3.6 森林经营管理监测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章节小结 |
6.4.2 章节讨论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国家级森林资源地面固定样地类型介绍 |
1 德国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方阵式圆形群团样地代表) |
2.日本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单一同心圆群团样地代表) |
3.美国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代表) |
4.加拿大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样线结合圆形群团样地类型代表) |
5.喀麦隆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复合样地类型代表) |
6.澳大利亚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样带结合方形样地类型代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
3.1.1 全球温室效应 |
3.1.2 全球气候灾害 |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
4.1 短期影响机理 |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
4.2 长期影响机理 |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5.1 随机森林简介 |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
5.1.2 随机森林原理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6.1.1 线性模型简介 |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
6.2.1 模型拟合效果 |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茶叶 |
7.2.2 大米 |
7.2.3 植物油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
本章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6)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进展 |
1.3.2 关于基差风险的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及假设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假设 |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险 |
2.1.2 天气风险 |
2.1.3 农业保险 |
2.1.4 天气指数保险 |
2.2 基差风险及空间基差风险 |
2.3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3.1 农业风险管理过程 |
2.3.2 农业风险管理方法 |
2.3.3 风险管理策略选择 |
2.3.4 农业保险运作机理及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 |
3.1 国外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 |
3.1.1 发达国家 |
3.1.2 发展中国家 |
3.2 国内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量化评估理论研究 |
4.1 空间基差风险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机理 |
4.2 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 |
4.2.1 期货市场基差的量化 |
4.2.2 区域产量保险空间基差的量化 |
4.2.3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及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象异常与产量损失关系模型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1 数据清洗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研究方法 |
5.3.1 气象产量损失确定 |
5.3.2 天气指数确定 |
5.3.3 模型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量化评估实证研究 |
6.1 县级模拟气象产量损失 |
6.2 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 |
6.3 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及评估 |
6.3.1 空间基差的量化 |
6.3.2 空间基差风险的评估 |
6.3.3 量化评估结果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空间基差风险的管理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小麦主要病虫害严重度调查 |
2.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4 模型构建方法 |
第三章 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病虫害遥感区分 |
3.1 基于两时相LANDSAT-8 影像的小麦白粉病和蚜虫遥感区分 |
3.2 耦合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遥感区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病害遥感监测 |
4.1 基于多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
4.2 基于两时相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小麦病害严重度遥感估算 |
5.1 基于发病关键期LANDSAT-8 影像的小麦白粉病严重度遥感估算 |
5.2 耦合关键期SENTINEL-2和LANDSAT-8 影像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遥感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工作意义 |
1.1.1 选题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据、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地面高光谱遥感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光谱数据采集实验方案与研究区域概况 |
2.1.1.1 试验设计 |
2.1.1.2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软件 |
2.1.3 试验样本数据采集 |
2.1.4 数据处理以及统计分析 |
2.1.4.1 病情等级估算 |
2.1.4.2 病虫害胁迫下林木受害程度光谱分析技术 |
2.1.4.3 敏感波段及植被指数参数确定 |
2.1.5 模型建立与评价方法 |
2.1.5.1 反演模型建立 |
2.1.5.2 模型评价方法 |
2.1.5.3 模糊分类与聚类分析 |
2.2 卫星高光谱遥感病虫害等级试验数据与方法 |
2.2.1 线性混合光谱模型 |
2.2.2 高光谱数据马尾松病虫害等级目标检测方法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分类研究 |
3.1 病虫害胁迫下马尾松冠层光谱特征参数选取 |
3.1.1 病虫害胁迫下马尾松冠层光谱数据相关分析 |
3.1.1.1 病虫害胁迫下马尾松冠层原始光谱分析 |
3.1.1.2 病虫害胁迫下马尾松冠层微分光谱分析 |
3.1.2 病虫害严重程度与冠层光谱相关分析 |
3.1.3 病虫害胁迫下马尾松冠层光谱敏感参数选取 |
3.2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马尾松冠层光谱分析 |
3.2.1 病虫害严重程度与冠层光谱特征参数相关分析 |
3.2.2 最小二乘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
3.3 马尾松病虫害严重程度反演模型的建立及精度评价 |
3.3.1 单变量回归分析 |
3.3.2 多元回归分析 |
3.4 马尾松病虫害等级的模糊分类与聚类分析 |
3.4.1 模糊分类及评价 |
3.4.2 聚类分析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J-1A高光谱影像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分类算法研究 |
4.1 数据预处理 |
4.1.1 辐射值转换及条带去除 |
4.1.2 大气校正及研究区裁剪 |
4.1.3 几何精校正及图像融合 |
4.2 基于高光谱数据马尾松病虫害盲提取与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4.2.1 盲提取技术理论与方法 |
4.2.1.1 盲源分离 |
4.2.1.2 盲源提取 |
4.2.1.3 基于MSCPE的 BSE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 |
4.2.2 马尾松病虫害波谱信息参数确定 |
4.2.3 马尾松病虫害波谱提取参数验证 |
4.2.4 马尾松病虫害各等级波谱信息盲提取算法验证 |
4.3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的目标检测及评价 |
4.3.1 基于MSCPE_BSE目标检测算法病虫害等级检测 |
4.3.2 基于经典目标检测算法病虫害等级检测 |
4.4 基于灰度分割及林木健康分析的病虫害等级分类及评价 |
4.4.1 灰度分割法 |
4.4.2 林木健康分析工具法 |
4.4.3 基于高光谱数据各目标检测算法分析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讨论 |
5.1 本文结论 |
5.2 未来发展与后续工作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机载Li DAR在林业及病虫害的应用 |
1.2.2 高光谱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
1.2.3 病虫害监测及分类诊断研究进展 |
1.3 云南松受小蠹虫的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数据获取 |
2.2.1 样本调查 |
2.2.2 机载Li DAR数据获取 |
2.2.3 机载高光谱数据获取 |
2.3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1 数据处理工具软件 |
2.3.2 试验数据预处理 |
2.3.3 高光谱特征提取方法 |
2.3.4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
2.3.5 分类诊断评价方法 |
3 基于冠层枯梢率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划分 |
3.1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特征 |
3.2 地面—冠层枯梢率相关性分析 |
3.3 地面—冠层枯梢率一元回归分析 |
3.4 精度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析 |
4.1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的针叶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
4.2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
4.3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 |
5.1 样本选择 |
5.2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分析 |
5.2.1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
5.2.2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
5.2.3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
5.3 针叶—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波谱特征对比分析 |
5.3.1 反射率特征对比 |
5.3.2 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特征对比 |
5.3.3 最佳监测窗口对比 |
5.3.4 相关系数对比 |
5.3.5 敏感波段对比 |
5.4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特征提取 |
5.4.1 数据预处理与标准化 |
5.4.2 主成分分析(PCA) |
5.4.3 植被指数(VI) |
5.4.4 连续小波变换(CWT) |
5.5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
5.5.1 基于PCA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5.2 基于VI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5.3 基于CWT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机载LiDAR和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 |
6.1 基于机载Li DAR云南松单株树冠提取与识别 |
6.1.1 单株树顶探测 |
6.1.2 单株树冠分割提取 |
6.1.3 单株分割方法的评价与分析 |
6.2 基于机载Li DAR和高光谱的单株云南松危害诊断 |
6.2.1 云南松单株区域高光谱提取 |
6.2.2 基于最优方法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可视化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1.1 结论 |
7.1.2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森林资源保护概析 |
2.1.1 森林资源保护概念界定 |
2.1.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界定 |
2.1.3 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分析 |
2.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
2.2.1 森林资源分析理论 |
2.2.2 保护生物学理论 |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4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
2.3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 |
2.3.1 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
2.3.2 新西兰实施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
2.3.3 日德推行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
2.3.4 实践经验启示 |
2.4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分析 |
2.4.1 北京实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
2.4.2 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
2.4.3 实践经验启示 |
2.5 世界各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所采用的实际措施 |
2.5.1 建立自然保护区 |
2.5.2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 |
2.5.3 设立森林公园 |
2.5.4 推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规划 |
2.5.5 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 |
2.6 本章小结 |
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
3.1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述 |
3.1.1 湖南省地理分布状况概述 |
3.1.2 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
3.1.3 湖南省林业用地分布状况概述 |
3.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
3.2.1 湖南省森林保护现状的总体评价 |
3.2.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突出成果 |
3.2.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地形地貌条件优越 |
4.1.2 气候适宜 |
4.1.3 丰富的森林资源 |
4.2 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管理不到位 |
4.2.2 技术不完善 |
4.2.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
4.3 机会分析 |
4.3.1 国家生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
4.3.2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开展 |
4.3.3 林业碳汇项目推进 |
4.3.4 森林保险率先启动 |
4.4 挑战分析 |
4.4.1 自然与人为灾害频繁 |
4.4.2 外来物种入侵 |
4.4.3 保护和利用存在矛盾 |
4.5 SWOT定量分析 |
4.5.1 指标权重与评分计算 |
4.5.2 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
5.1 基本原则 |
5.1.1 可持续性原则 |
5.1.2 整体性原则 |
5.1.3 重点原则 |
5.1.4 可行性原则 |
5.1.5 生态原则 |
5.1.6 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原则 |
5.2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
5.2.1 扩张型策略 |
5.2.2 扭转型策略 |
5.2.3 多样化策略 |
5.2.4 防御型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湖南省森林分布图 |
附录2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含国家级和省级) |
附录3 湖南森林公园名单 |
附录4 湖南省森林公园分布图 |
附录5 湖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 |
附录6 湖南省国有林场分布图 |
附录7 专家关于指标权重的评估调查问卷 |
附录8 专家关于指标因子影响程度评分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系统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D]. 阳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5]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D]. 王月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分析的小麦主要病害动态监测[D]. 马慧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8]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马尾松病虫害等级分类研究[D]. 王霜.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D]. 马云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10]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D]. 王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