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七国经济、金融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程铖[1](2020)在《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次贷危机的深刻反思使得世界多国的金融监管部门认识到金融统计数据缺失的危害性和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先行军,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的建立既有效弥补了信用总量统计数据的缺失,也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宏观调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政策要更加精准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要更加健全,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理和形成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它带来的产出效应和风险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揭示社会融资规模的作用规律,对于新时期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是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属性进行阐释,并对货币供求、信用创造、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评价等文献回顾得到启发,提出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其次是在形成机制方面,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和内部结构的运行状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周期性和波动性特征;在利用DCC-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与货币供应、存贷款、利率、投资等相关变量波动协同性后,发现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的协同性较复杂,与投资需求、价格因素等协同性较强。对于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本文尝试构建加入统计缺口因素的信用创造模型,在存在缺口信息和将缺口信息进一步纳入社融循环的创造机制中发现,社会融资的信用创造效应与传统信贷创造的机制明显不同,机制更复杂。再次,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后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检验实际产出效应,证明在社会融资规模对其影响表现为线性和非线性、高低机制转换,存在阈值和门限效应;而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都有较稳定的冲击路径,正向冲击效应明显。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双模型论证得到在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评价中,整体流动性因素、宏观经济的融资负担率因素以及统计缺口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和监测这些指标对于防范社会融资规模带来的金融风险作用显着。本文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创新。突破以往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观察社会融资规模,围绕“信息缺口”“风险”这些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对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产出效应和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在产出效应分析中,从管理过程的计划目标、投入等环节对应的实际产出、目标产出和潜在产出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会融资规模带来的产出效应,本研究实现了两处研究视角创新。二是识别了统计缺口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的影响,通过在传统信用创造模型中加入统计缺口因素,发现形成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效应受统计缺口影响明显,统计缺口越大,可识别的信用创造效应越小,而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等产生的信用创造效应在统计缺口的影响下也存在弱化。三是构建了包含整体流动性、融资负担率、偿债能力、统计缺口等七个指标的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双模型进行论证,指标体系评价效果较好,进行风险监测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应从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未来,拓展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后对其开展新一轮运行情况、协同性和信用创造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货币、财政“双政策”影响下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形成机制、风险监测以及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开展研究的空间也较大。
LEE/KAYEON(李佳娟)[2](2019)在《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经济全球化已取得不可逆转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扩散的世界市场使各种行为者崛起,这影响到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全球化引发的经济危机扩散的危险性。多次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提醒人们:预防和应对这种危机需要国际合作。该论文旨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主体、制度、观念变化的影响,从而引导外生因素对制度变革的影响的理论内涵。本论文将外生因素限定在全球金融危机方面,主要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主体、制度、观念的路径影响。在主体方面,七国集团(G7)扩容为二十国集团(G20),金融稳定论坛(FSF)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多个旨在进行全球金融监管和标准化制订的国际组织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和新登场的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金融治理的进程和结构。在制度层面,全球金融监管新标准应运而生。这种标准化主要由二十国集团提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分区域国际组织制定,由各成员国和市场行为者执行。在观念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的Brexit和美国的本国优先主义等保护主义观念开始重新出现。本论文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即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全球金融治理应"治理什么"的内容。进一步梳理了对主体、制度、观念的经济民族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是关于全球金融治理中“谁”治理的内容。首先,将全球金融治理的行为者分为国家和非国家层面并进行分析,然后将金融危机后发生变化的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化行为者按照提倡者、制定者和执行者进行重新分类和考察。第三部分是从制度角度对全球金融治理进行研究。将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划分为美国主导时代、七国集团主导时代、二十国集团主导时代,分析外生因素对制度变化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从观念角度对全球金融治理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阐述工业化后支配全球经济的自由主义观念的变化,以审视自由主义规范的形成、扩散以及内化的过程。进而分析外生因素对观念变化的影响。第五部分综述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局限性。此外,着眼于未来,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预计Fintech等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全球金融生态,因此,论文对Fintech等技术的发展将对全球金融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空间。本论文特别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模式分析了主体、制度、观念变化的途径及其相互作用。全球金融治理的主体、制度、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在全球治理中,主导性的国家中心行为者努力从上到下推广制度和观念,而非国家行为者则可以作出接受或不接受的选择,非国家行为者也是制度与观念自下而上推广的重要行为者。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行为者的变化,制度和观念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是敦促制度不断完善并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这一点来看,研究外生因素对制度路径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总体来看,主体、制度、观念的方向性变化不是很明显,因为工业化以后保持的自由主义观念成为维持现行制度和机制的重要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革实际上起到了完善甚至加强现有体制的作用,而不是改革。本论文只是对现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来,危机后凸现的新兴国家崛起和科技的发展,还将使全球金融治理在主体、制度、观念方面面临更多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是本人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齐浩志[3](2018)在《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指出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天职与宗旨,但是否存在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最优金融结构,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中期开始,经济学家们发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金融发展深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与“金融结构”无关。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将金融体系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金融结构,试图寻找出一种最优“金融结构”,但至今未有定论。兴起于21世纪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要素禀赋与结构是给定的,从而决定了该阶段的最优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分布。因此,能够支撑该阶段最优产业结构、满足企业规模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金融结构。这为重新审视金融结构提供了角度和方向。就实质而言,在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中,融资方式与企业规模、融资效率与企业风险处理等方面被认为存在显着差异,致使在不同“金融结构”的安排下,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正是根据上述关于金融最优结构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主要讨论基于两个不同视角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首先,本文利用2006-2015年期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和“银行业结构”两个视角,使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文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出发,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利用金融结构规模、金融结构活力和金融结构效率等三个指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从“银行业结构”视角出发,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利用中小银行和小银行规模占比的两个指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框架下,对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的发展不应盲目赶超发达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该阶段自身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适度安排和及时调整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本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为“最优金融结构”提供了新的解释。过去的主流理论,一般都以发达国家为模板,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安排,这样的改革多以失败告终。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融资需求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在任一经济发展阶段下,只有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策略。因此,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其次,在实证方法方面。本文通过面板门限模型的使用,可以内生的识别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为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且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结构政策制定,提供了量化依据。中国各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时因地的制定动态金融结构政策。再次,在经济机理方面。本文尝试识别出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机制。过去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数据和统计意义上评估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但二者之间关联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却很少探讨。本文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该阶段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企业特征对金融服务要求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来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要匹配该阶段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要有效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银行业结构”视角来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需要与该阶段企业规模、企业特征等要素相匹配,能够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后,本文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的一些结果,表面上似乎与我国提倡发展股票市场和中小银行的政策不一致。比如: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下的金融结构,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并对经济增长未产生促进作用;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同样没有增加经济绩效。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本文的结论与我国经济政策并非相悖。主要原因如下: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大幅减弱。从实证结果的趋势上看,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表明了我国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应该加快解决股票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股票市场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当经济发展至更高阶段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有所增加,但不明显。这说明随着经济增长,银行业结构更倾向以大银行为主,这一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一致。主要原因:银行业结构应与企业规模分布相关,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小企业。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中小银行更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当经济发展至更高阶段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中小银行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而大银行更能满足。最终,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规模分布由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银行业结构也会由中小银行为主转变为大银行为主。与之相反,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企业分布以大企业为主,相对应的银行业结构也以大银行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崛起,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大银行无法支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此,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是正确的,目的是完善我国银行业结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属于补短板的政策性行为。然而,中小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资产规模扩张、没有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资金一直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另一方面,资金没有进入到具有竞争力和高效率的产业部门。
张立娟,王年咏,刘美琪[4](2018)在《中国经济失衡的国际时空特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托G20经济失衡评估体系,将1982—2016年的中国与同期的系统重要性经济失衡六国(即当今失衡大国),以及历史上失衡大国美德日,进行纵横交叉比较,以考察中国经济失衡的国际时空特征。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在当今失衡大国中,中国经济失衡的项目相对集中,主要表现为高私人储蓄、高贸易顺差。中国私人储蓄失衡的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中国贸易失衡的峰值最高,但其年份数及持续时长均不及德美印;中国和历史上失衡大国都遭遇了贸易失衡和个别年份的财政收支失衡;中国经济失衡虽然逐步加剧,但从未恶化为重度失衡,波动最小的中度失衡是其程度上的特征。
赵新[5](2013)在《货币供给量调整及其传导的效率研究 ——基于次贷危机前后美、欧、日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供给量及其传导机制对本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率问题,首先利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变量,从每一时点上具体分析货币供给量对工业生产总值指数、CPI指数和失业率的影响效率。通过分析可知次贷危机期间美、欧、日的货币供给量对工业生产总值、CPI指数以及失业率的影响效率有了大幅度降低,其中货币供给量对失业率的调控能力下降幅度最大。在次贷危机之后美、欧、日货币供给量对工业生产总值、CPI指数以及失业率调整效率又有了不同程度的回升,也就是说扩张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危机期间对于降低货币政策效率损失程度、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货币供给量对工业生产总值指数、CPI指数和失业率的影响弹性处于变动幅度较小的“平台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许会变成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的常态。由于利率、信贷、汇率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为解释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供给量对实体经济调节效率降低的原因,本文选择和实体经济影响最为紧密的贴现率、信贷和汇率传导渠道的传导效率进行检验,以期对货币政策效率降低进行进一步解释。本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第一,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供给量贴现率传导渠道效率有所降低。其中基础货币供给对贴现率的影响效率降低,同时贴现率变动对工业生产总值指数、CPI指数和失业率的影响效率也降低,最终导致贴现率降低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大。这说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次贷危机之后整体经济都进入了“流动性陷阱”当中,从而降低了货币供给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率。第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供给量信贷传导渠道当中基础货币供给成为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公开市场业务增加对信贷总量有负向影响,而贴现率和信贷总量正相关。这一现象的发生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惜贷”相关,并导致货币供给量的信贷传导渠道效率降低。第三,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货币供给量汇率传导渠道中基础货币工具变量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程度下降,而由于次贷危机之后国际短期资金套利平仓的影响,使得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需求大增,进而使得公开市场业务对汇率的影响得到增强;且汇率变动对这三大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总量的影响较高,汇率变动对失业率的影响效率大幅度降低。这一现象正好说明在危机时期,尤其是各国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之后,汇率贬值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因而可以解释后危机时代各国实际上都有为了宏观调控短期见效而进行“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倾向。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流动性陷阱”、“流动性窖藏”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短期资金对货币投机性攻击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当局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中介变量以及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对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都发生了变化,最终由于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货币供给量贴现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以及汇率传导渠道效率降低,使得次贷危机期间货币供给量(M2)对经济体内工业生产总值指数(IPI)、CPI指数以及失业率的影响效率大幅度降低。2010年之后的“后危机时代”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货币供给量调整效率恢复较快,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效率损失仍然较大。面对2010年之后“后危机时代”货币供给量调整效率的降低,各国应该在积极协调配合中寻求发展途径,重拾经济发展的信心,帮助世界经济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迎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欧阳胜银[6](2011)在《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的比较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是适应当代国际金融与经济的深刻变化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的普遍要求而形成的。近十余年来,以IMF为首的国际组织研发了数十部货币与金融领域的国际准则,其制定之迅速、修订之频繁都引人深思。当前有关学者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个准则或对其中两个准则加以比较,而将整个准则体系加以宏观考察的尚少。事实上,如何加快学习和研究新型国际统计准则对于统计基础相对薄弱、统计数据饱受质疑的中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货币与金融的国际统计准则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的发展动态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与梳理,找出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并对以IMF为首的国际组织频繁制定和颁布国际准则的背景进行分析,探索了五个诱发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出台的动因与发展历程。接下来,本文将至今出台的主要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分为三个部分:数据生产国际准则、数据公布国际准则和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以体现数据从生产到公布再到评估的完整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三类国际准则各自的以及三类国际准则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纵观国际准则体系的发展历程,本文探索了国际准则频繁推出的五个趋势性发展特点,借以加深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的认识。最后,鉴于中国在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当中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提高中国统计生产能力、推进中国统计的国际接轨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据此提出了中国统计改革和发展的五项建议。
蔡珞珈[7](2010)在《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中美双边汇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实际汇率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最主要的价格指标。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不仅更能反映一国国际竞争力等实体经济层面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影响着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因此,研究实际汇率对于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有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相关研究中,以实际汇率作为标尺考察名义汇率变动是对于实际汇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在名义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将使得实际汇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间发生了偏离,也就是名义汇率相对实际汇率高估或低估。目前广大学者在测算实际汇率时,使用最多的是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构建的外部实际汇率定义。该定义的测算是利用各种总体价格指数来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本国价格,也就是一国货币的购买力。该测算方法之所以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数据可获得性高,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公布了该国当年各种总体价格指数的年度、季度和月度数据;第二,测算公式简单直接,只需要将两国或一国与多国之间的相对物价水平之比与名义汇率相结合,就可以得到实际汇率。与此同时,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并根据该效应的两部门划分对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扩展。这种划分方式清楚的描述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由于一国两部门生产率的“国际相对增长”,在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与生产率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可贸易品价格不发生变化,但不可贸易品价格会由于工资水平的提升而相应上升,从而使得该国不可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高于外国,最终导致该国实际汇率上升。本文利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两部门划分,构建了能直观体现该效应的实际汇率——BS汇率。然而,该实际汇率的测算需要首先确定一国两部门划分,并进一步确定一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在该国全部商品中所占比重,因此测算过程较为繁琐。上述两种定义的实际汇率在测算方法上的差异决定了利用这两种实际汇率考察名义汇率偏离程度时也必然存在一定偏差。本文试图通过分别比较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人民币BS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偏离程度,并进而直接比较人民币BS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差异程度,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BS汇率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部分尝试:第一,本文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有研究的全新视角来考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时,往往采用放松假设前提进行模型拓展或以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一国两部门生产率变动或相对变动情况对于实际汇率的变化情况,以此考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是否成立。而本文以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民币BS汇率测算方法上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分别测算以其为标尺考察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失衡情况的差异情况,针对两种实际汇率测算方法存在差异和测算结果十分接近这一看似矛盾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的适用性予以解释。第二,本文有效填补了理论上的空白点,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应用方面,现有文献中仅有部分学者利用该效应对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模型进行拓展,而很少有利用该效应进行实际汇率测算的研究。因此,本文构建的BS汇率有效填补了这一理论空白点。与此同时,本文的结论,也就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民币BS汇率适用性对比研究的结果也为今后我国政府的汇率政策制定及学者们实证研究具备良好的借鉴意义。围绕着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以中美双边汇率为例,从人民币实际汇率、人民币BS汇率和名义汇率相互关系着手,对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政策适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范围,阐述了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指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最后概括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及人民币BS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对于本文的借鉴意义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对人民币BS汇率测算及BS效应适用性分析中需要使用的两部门分类和生产率概念进行了介绍,明确了本文研究时所要选用的标准及定义。第三章主要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第一节对实际汇率存在的多种定义进行了逐一介绍,并选择了中美双边外部实际汇率作为本文测算人民币实际汇率和BS汇率时的定义。第二节重点介绍了外部实际汇率的三种测算方法,即:支出法、成本法和贸易品衡量,同时对代理变量法内部实际汇率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四种测算方法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支出法和成本法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将支出法确定为与人民币BS汇率进行比较的对象。第三节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各自走势,在对差异性检验明确定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检验了两者间的差异。第四章主要研究人民币BS汇率与名义汇率。第一节较为全面地对BS效应进行了介绍,包括其理论渊源、理论描述及数理模型,并给出了传统的BS汇率定义表达式。第二节在明确本文BS汇率定义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BS汇率的测算方法,并在利用De Gregorio、Giovannini and Wolf (1994)对两部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中美两国可贸易品在其全部商品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利用价格指数及名义汇率,测算了人民币BS汇率。第三节对人民币BS汇率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同样从三个方面检验了人民币BS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差异。第五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BS汇率进行对比研究。第一节首先从偏离度和拟合程度两个维度对上文两种差异性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与人民币BS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差异相比,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差异更小,但总体而言,两个差异即偏离程度是十分接近的。随后通过进一步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和BS汇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两者高度相关。针对这一比较结果,第二节分别考察了中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情况和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情况,指出中国工资水平并没有随劳动生产率同比例上涨是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BS汇率的数值差异较小的主要成因。第三节通过进一步的中国国情基础分析,指出造成中国工资水平变动情况、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不显着的主要原因将长期存在,因此今后可以直接采用人民币实际汇率来考察名义汇率的高低估程度。第四节是本章小结。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
王道云[8](2009)在《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从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到全球气候变暖,从不断恶化的地区冲突,到恐怖主义活动的泛滥……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推进下,从没有哪个时代和社会像当今世界这样,各国的经济、政治、安全乃至环境处于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相互依存使国家的政策“溢出效应”不断加强,也迫使国际社会不断深化国际协调。基于此,各种国际协调机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八国集团无疑最为引人注目。八国集团最初只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协调经济政策的会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八国集团协调议题不断拓展,协调功能日益机制化,已经成为一个以首脑峰会为核心,辅之以部长级、首脑私人代表、专家工作组会议机制应对全球重大经济、政治、安全乃至公共问题的强有力的国际协调机制。相对于其它国际协调机制主要依照事先确定的规则,通过投票对某一具体国际事务作出协调决策,八国集团更注重在重大决策前形成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基本共识。它通过议题设置,提出决策建议,明确规则制定,并引导围绕在其周围的国际协调机制网络或执行其所形成的决策建议或推动它们按照八国集团所确立的规则作出决策。这种依靠世界主要大国在共识基础上的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作用。它的形成既是当今国际协调机制变迁的必然结果,更是国际事务相互依存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八国集团在国际协调机制中的“决策核心圈”作用,也成为当下中国崛起以及更深层次融入国际体系,参与重大国际事务决策必须直面的外交课题。因此,本文所要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相互依存条件下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国际协调机制“硬框架”与“软框架”的比较分析;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工作机理;作为国际协调机制的八国集团的缘起;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工作机理;八国集团分别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安全和全球公共问题领域内的国际协调职能;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的制度安排及协调绩效;中国参与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的战略抉择和策略分析等。本文将主要运用国际协调机制理论,通过逻辑演绎、比较分析、文献解读、案例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等理论分析工具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自己的解读。论文内容结构分为导论、第一至八章和结语。作为论文的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宗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和方法、相关概念解析和论文研究的新意所在。第一、二章是论文的第二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国际协调机制进行了理论阐析。分析了相互依存条件下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即政策“溢出效应”和“帕累托最优”;分析了国际协调的“制度化倾向”,并回顾了国际协调机制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用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对国际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第二章提出并阐释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通过对国际协调机制“硬框架”和“软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运作机理及其形成的重要意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五个章节是论文的第二部分。第三章从历史维度介绍了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的缘起及其机制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其国际协调机制框架和工作机理的分析,从总体上对八国集团在国际协调机制中的影响与地位进行梳理。第四章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贸易政策、能源政策、债务危机、全球化等世界经济的不同问题领域,并结合“广场——卢浮宫协议”和“国际金融危机管理”两个典型案例,对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在世界经济领域内协调功能的发挥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通过对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领域延展原因的分析,结合“科索沃危机”和“‘9.11’恐怖袭击后国际联合反恐”两个典型案例,对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在国际政治——安全领域内协调功能的发挥进行详细分析。第六章以全球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援助非洲计划”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两个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在全球问题领域内协调功能的发挥。第七章承接前三章内容,对八国集团在不同问题领域内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制度安排和协调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八章是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国家身份建构对参与国际协调机制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八国集团之间的战略互动,从而为中国参与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提供战略选择和策略思考。最后是结语,分析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所面临的困境、相关的改革方案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辛树人[9](2005)在《建立现代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调整以后,要求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和更加超脱的地位执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币值和稳定金融系统运行的基本职能。建立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探索反映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的先行指标,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形势的监测和分析,真实反映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增强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是加强和改善央行宏观调控能力,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邓立立[10](2004)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的数次金融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和传染性而令人震撼。值得注意的是,历次金融危机虽然起因和表现各异,但是其中都伴随着货币危机,都导致了相关国家汇率的剧烈波动和汇率制度的调整。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寻找解决问题出路的时候,各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有些国家抛弃了旧有的僵化汇率制度,转向自由浮动,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区域货币合作谋求稳定的金融环境。于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选择和设计一种适合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汇率制度,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经济冲击的能力,确保和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对我国而言,随着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选择适合国情的汇率制度是今后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汇率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汇率制度选择分析的理论框架、汇率制度选择的制约因素、当前各国汇率选择的经济背景、不同类型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现状与趋势,以及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及参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综合运用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多种方法,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的大量理论文献,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析,并进一步引申和发展,阐述自己的观点。 全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背景进行描述。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汇率制度的演变,分析国际汇率制度演变的规律。然后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理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二章建立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核心,对比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国际收支失衡时的调节方式等。可以得出基本结论:资本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有效,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明显好于财政政策。根据
二、工业七国经济、金融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七国经济、金融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统计对信息缺口的关注 |
1.1.2 我国金融监管转向关注宏观审慎管理 |
1.1.3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挑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和统计属性 |
2.1.1 概念形成、完善及评价 |
2.1.2 统计构成、编制原则及评价 |
2.1.3 统计指标的实践环境 |
2.2 社会融资规模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货币供求理论与信用创造 |
2.2.2 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与信用观点 |
2.2.3 理论启示 |
2.3 社会融资规模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1 金融监管当局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 |
2.3.2 对社会融资规模是否可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目标的文献研究 |
2.3.3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其他重要经济金融指标关系的研究 |
2.3.4 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宏观审慎管理的文献回顾 |
2.4.1 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文献 |
2.4.2 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文献 |
2.4.3 理论启示与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社会融资规模运行现状的形成 |
3.1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1.1 存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
3.1.2 存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1.3 影响存量形成的因素 |
3.2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2.1 增量指标的形成过程 |
3.2.2 增量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2.3 影响增量形成的因素 |
3.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波动特征和原因分析 |
3.3.1 结构性指标的形成过程 |
3.3.2 结构性趋势特征的形成和原因分析 |
3.3.3 影响结构形成的因素 |
3.4 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3.4.1 DCC-Garch模型及变量选取 |
3.4.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
3.4.3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相关变量的动态相关性 |
3.4.4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分析 |
4.1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路径模拟 |
4.1.1 表内业务 |
4.1.2 直接融资 |
4.1.3 贷款核销 |
4.1.4 表外业务 |
4.1.5 其他融资 |
4.2 社会融资规模的信用创造机制 |
4.2.1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的信用模型 |
4.2.2 存在货币统计缺口和社融循环的信用模型 |
4.2.3 实证检验 |
第五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产出机制分析 |
5.1 社会融资规模与实际产出水平 |
5.1.1 STR模型和变量选取 |
5.1.2 变量检验和模型估计 |
5.1.3 检验结论解释 |
5.1.4 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意义 |
5.2 社会融资规模与目标产出水平 |
5.2.1 目标产出的界定 |
5.2.2 社会融资规模对目标产出的影响路径 |
5.3 社会融资规模与潜在产出水平 |
5.3.1 潜在产出的含义 |
5.3.2 社会融资规模对潜在产出的影响路径 |
第六章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与监测 |
6.1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评价的模型选择 |
6.1.1 基本思路 |
6.1.2 因子分析模型 |
6.2 社会融资规模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检验和构建 |
6.3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 |
6.3.1 因子分析结果评价 |
6.3.2 人工神经网络的验证和评价 |
6.4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监测 |
第七章 宏观审慎框架下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管理的对策 |
7.1 加快调整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
7.1.1 拓展和补充现有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
7.1.2 创新性构建社会融资规模的资金使用统计口径 |
7.1.3 补足社会融资规模关联性指标统计口径短板 |
7.2 高效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 |
7.2.1 建立健全金融业标准化统计制度 |
7.2.2 重点搭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信息平台 |
7.3 探索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监测方法 |
7.3.1 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大数据关联 |
7.3.2 运用跨行业的数据关联监测方法 |
7.4 构建以社融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协调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课题情况 |
附录 B 部分月度原始数据表 |
附录 C 部分季度/年度原始数据表 |
附录 D 社会融资规模风险综合评价得分表 |
(2)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际政治理论中主体、制度、观念的文献综述 |
2.新制度主义文献综述 |
3.历史制度主义的外生因素文献综述 |
4.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其不足之处 |
1.主要创新 |
2.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的不同界定及基本理论 |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概念与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治理的概念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目标 |
(三)全球金融治理本身的挑战 |
二、主体、制度、观念的不同视角 |
(一)经济民族主义视角 |
(二)经济自由主义视角 |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 |
三、外生因素对制度变化的作用 |
(一)外生因素产生作用的路径 |
(二)历史制度主义与路径依赖 |
(三)在制度变化中的主体与观念互动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金融治理不同主体及其影响 |
一、全球金融治理不同主体及其互动 |
(一)国家与非国家主体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作用 |
(二)全球金融治理多边协商机制中的主体互动 |
二、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化行为者的分类 |
(一)全球金融治理标准提倡者 |
(二)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制定者 |
(三)全球金融治理标准执行者 |
三、外生因素对主体路径变化的影响 |
(一)外生因素与主体变化 |
(二)多边协商机制与主体互动 |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变化 |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迁及其挑战 |
(一)全球金融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迁 |
(三)全球金融治理的变化与挑战 |
二、在多边协商机制中的制度变化 |
(一)美国主导时代(1944-1975) |
(二)七国集团主导时代(1975-2008) |
(三)二十国集团主导时代(2008-) |
三、外生因素对制度路径变化的影响 |
(一)外生因素与制度变化 |
(二)金融危机后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观念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及变化 |
一、观念对制度的功能 |
(一)观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二)国际规范的内化 |
二、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观念路径分析 |
(一)古典自由主义 |
(二)凯恩斯主义 |
(三)内嵌式自由主义 |
(四)新自由主义 |
三、金融危机对观念变化的影响 |
(一)亚洲与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观念变化 |
(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观念扩散及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外生因素作用下全球金融治理的展望 |
一、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治理的局限性 |
(一)主体、制度、观念三者合力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局限性 |
二、今后继续研究的空间:金融科技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
(一)银行中心金融体系与市场中心金融体系 |
(二)金融科技发展状况 |
(三)Fintech发展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3)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金融结构的定义与内涵 |
(二)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三) 最优金融结构存在性 |
(四)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
三、研究内容与逻辑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一、融资时序 |
二、产业风险与市场环境 |
三、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四、股市融资可得性分析 |
五、最优融资方式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经济增长与企业规模 |
一、融资时序 |
二、大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三、小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四、最优融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金融结构演变、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金融结构的演变 |
一、计划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演变 |
二、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金融结构现状 |
一、全国层面金融结构现状 |
二、区域差异的金融结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金融膨胀现象初步显现 |
二、我国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矛盾突出 |
三、我国金融结构风险集中度较高 |
四、我国金融结构空间布局不合理 |
五、我国现阶段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
六、我国现阶段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一、计量模型设计 |
二、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一、计量模型设计 |
二、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第一节 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的功能比较 |
一、股票市场的功能介绍 |
二、银行业的功能介绍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第一节 银行业结构的功能比较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经济失衡的国际时空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
二、经济失衡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一) 经济失衡的内涵 |
(二) 经济失衡的测度方法 |
三、中国经济失衡表征的考察 (1982—2016) |
(一) 基于与当今失衡大国的比较 |
1. 公共部门失衡。 |
2. 私人部门失衡。 |
3. 对外部门失衡。 |
(二) 基于与历史上失衡大国的考察 |
1. 公共部门失衡 |
2. 私人部门失衡 |
3. 对外部门失衡 |
四、中国经济失衡程度的考察 (1982—2016) |
(一) G20评估体系的指标和方法 |
(二) 系统重要性七国的经济失衡测度 |
(三) 中国经济失衡在程度上的特征 |
五、结论 |
(5)货币供给量调整及其传导的效率研究 ——基于次贷危机前后美、欧、日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缺陷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货币政策效率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关于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效率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检验货币政策效率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历次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的启示 |
第三章 美、欧、日货币供给量对实体经济影响效率的时变分析 |
第一节 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效率 |
第二节 货币供给量对工业生产总值指数的影响效率 |
第二节 货币供给量对CPI指数的影响效率 |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对失业率的影响效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欧、日贴现率传导渠道效率检验 |
第一节 美、欧、日贴现率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美国 |
第三节 欧元区 |
第四节 日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欧、日信贷传导渠道效率检验 |
第一节 美、欧、日信贷总量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美国 |
第三节 欧元区 |
第四节 日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欧、日汇率传导渠道效率检验 |
第一节 美、欧、日汇率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美国 |
第三节 欧元区 |
第四节 日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和国际准则的比较 |
1.2.2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对中国的启示 |
1.2.3 对现行货币与金融统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2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系列国际准则的出台分析 |
2.1 货币与金融统计系列国际准则的出台背景 |
2.1.1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
2.1.2 统计数据的披露缺乏透明度 |
2.1.3 金融创新不断深化 |
2.1.4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 |
2.1.5 统计国际化不断加强 |
2.2 货币与金融统计系列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 |
2.2.1 数据生产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 |
2.2.2 数据公布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 |
2.2.3 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系列国际准则的体系比较 |
3.1 数据生产国际准则及其比较 |
3.1.1 数据生产国际准则的相互联系 |
3.1.2 数据生产国际准则的主要区别 |
3.2 数据公布国际准则及其比较 |
3.2.1 数据公布国际准则的相互联系 |
3.2.2 数据公布国际准则的主要区别 |
3.3 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及其比较 |
3.3.1 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的相互联系 |
3.3.2 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的主要区别 |
3.4 三类国际准则的比较 |
3.4.1 三类国际统计准则的相互联系 |
3.4.2 三类国际统计准则的主要区别 |
第4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的发展趋势分析 |
4.1 准则种类增多且修订频繁 |
4.2 统计范围以金融为核心但不局限于金融 |
4.3 数据生产、公布和质量评估并重 |
4.4 统计原则、方法与一般国际准则相协调 |
4.5 采纳应用的国家越来越多 |
第5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5.1 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的现状 |
5.1.1 中国货币统计的现状 |
5.1.2 中国金融统计的现状 |
5.2 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的建议 |
5.2.1 以国际准则为目标模式推进国际接轨 |
5.2.2 完善统计数据公布制度 |
5.2.3 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 |
5.2.4 协调处理好政府统计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
5.2.5 加强对国际准则制定、修订和应用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7)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中美双边汇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重要性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BS汇率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范围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范围 |
第三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技术路线 |
二、章节安排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相关研究 |
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概念及测算 |
二、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二节 人民币BS效应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两部门分类与生产率选择的相关研究 |
一、两部门分类 |
二、生产率选择 |
第三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 |
第一节 实际汇率的定义 |
一、实际汇率的三种定义 |
二、实际汇率的选择 |
第二节 实际汇率的测算 |
一、实际汇率的测算方法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测算 |
第三节 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差异性检验 |
一、人民币名义汇率走势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 |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差异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BS汇率与名义汇率 |
第一节 BS汇率的定义 |
一、BS效应介绍 |
二、BS汇率的定义 |
第二节 BS汇率的测算 |
一、BS汇率的测算方法 |
二、人民币BS汇率的测算 |
第三节 BS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差异性检验 |
一、人民币BS汇率走势 |
二、人民币BS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差异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两种检验结果的对比 |
一、偏离度比较 |
二、拟合程度比较 |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两种检验对比结果的原因分析 |
一、中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
二、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比较 |
第三节 两种检验对比分析的政策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表格 |
后记 |
(8)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宗旨及意义 |
二、研究成果综述及论文的研究目标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中心假说 |
四、相关概念界定、内容结构和创新 |
第一章 国际协调机制及其理论阐析 |
第一节 相互依存与国际协调的缘起 |
第二节 国际协调的制度趋向及演进历程 |
第三节 国际协调机制的特点及其理论阐释 |
第二章 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及其运作机理 |
第一节 国际协调机制的分类 |
第二节 国际协调机制"硬框架"及其运作机理 |
第三节 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及其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的典型案例意义 |
第三章 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下的八国集团 |
第一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的缘起 |
第二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软框架"架构及其运作机理 |
第三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的两重性 |
第四章 世界经济领域内的八国集团国际协调 |
第一节 经济相互依存下的国际协调 |
第二节 八国集团对世界经济的协调 |
第三节 国际汇率政策协调的个案分析:"广场一卢浮宫协议" |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管理协调的个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管理 |
第五章 国际政治一安全领域内的八国集团国际协调 |
第一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领域的延展 |
第二节 八国集团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协调 |
第三节 八国集团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协调 |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把钥匙":典型案例分析 |
第六章 全球问题领域内的八国集团国际协调 |
第一节 全球问题与国际协调 |
第二节 八国集团参与南北关系协调的个案分析:"援助非洲计划" |
第三节 参与全球环境问题协调的个案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第七章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与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 |
第二节 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 |
第三节 八国集团国际协调绩效分析 |
第八章 崛起的中国与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协调机制的挑战与机遇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协调机制以及与八国集团的战略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战略与策略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三、主要网站 |
附录:攻博期间学术、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10)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
0.3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0.4.1 汇率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0.4.2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0.4.3 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 |
第一章 汇率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
1.1 汇率制度的演变——回顾及评述 |
1.1.1 1880—1914:“黄金时代”的固定汇率制 |
1.1.2 1918—1939:从固定到浮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混乱局面 |
1.1.3 1945-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钉住 |
1.1.4 1976至今:牙买加体系——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元汇率安排 |
1.1.5 对国际汇率制度发展的总结与评述 |
1.2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发展综述 |
1.2.1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 |
1.2.2 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归纳与评述 |
1.3 小结 |
第二章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2.1 对固定汇率制的基本分析 |
2.1.1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
2.1.2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2.1.3 固定汇率制下的其他调整 |
2.1.4 固定汇率制度分析小结 |
2.2 对浮动汇率制的基本分析 |
2.2.1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
2.2.2 浮动汇率制下的政策效果 |
2.2.3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其他调整 |
2.2.4 浮动汇率制度分析小结 |
2.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推论——不可能三角 |
2.4 M-F模型的修正与扩展 |
2.4.1 蒙代尔—弗莱明分析框架的缺陷与修正 |
2.4.2 蒙代尔—弗莱明分析框架的发展 |
2.5 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超越——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
2.5.1 Redux模型 |
2.5.2 PCP—PTM模型 |
2.5.3 LCP—PTM模型 |
2.6 其他几种主要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2.6.1 最优货币区理论 |
2.6.2 货币危机理论 |
2.6.3 汇率目标区理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各种汇率制度比较 |
3.1.1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
3.1.2 其他汇率制度比较 |
3.1.3 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特征 |
3.2 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1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 |
3.2.2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中期因素 |
3.2.3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短期因素 |
3.2.4 汇率制度选择的非经济因素 |
3.2.5 IMF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 |
3.3 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3.3.1 有关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的争议 |
3.3.2 有关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对比 |
3.4 不同汇率制度的现实表现 |
3.4.1 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 |
3.4.2 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 |
3.4.3 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及金融稳定 |
3.4.4 汇率制度与对外界隔绝能力 |
3.4.5 汇率制度与政策纪律性和政府公信力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金融全球化的汇率制度选择 |
4.1 金融全球化——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新背景 |
4.1.1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与表现 |
4.1.2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
4.1.3 金融全球化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
4.2 基于金融全球化的各类国家汇率制度选择趋势 |
4.2.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汇率制度选择的特点 |
4.2.2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各种类型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趋势 |
4.2.3 “中间制度”真的在消失吗? |
4.3 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发展趋势 |
5.1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发展趋势之一——浮动汇率制是主要选择 |
5.1.1 发达国家与浮动汇率制 |
5.1.2 发达国家实施浮动汇率制的效果 |
5.2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发展趋势之二——国际汇率协调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
5.2.1 国际汇率协调的必要性与实质 |
5.2.2 发达国家进行国际汇率协调的经验 |
5.2.3 现有国际汇率协调的特点及问题 |
5.2.4 未来国际汇率协调的方向 |
5.2.5 关于发达国家国际汇率协调的汇率目标区建议 |
5.3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选择趋势之三——三大主要货币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将是未来国际货币协调的主要内容 |
5.3.1 国际汇率协调的未来格局 |
5.3.2 主要发达国家进行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预测 |
5.3.3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现实困难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发展趋势 |
6.1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变化中的环境与汇率制度的变迁 |
6.1.1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主要经济环境 |
6.1.2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选择汇率制度的困境 |
6.2 19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特点 |
6.2.1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在不断增加 |
6.2.2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调整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 |
6.2.3 “中间制度”仍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的主要选择 |
6.3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未来趋势分析 |
6.3.1 趋势之一:选择硬钉住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不会显着增加 |
6.3.2 趋势之二: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制度选择不会大量转向浮动汇率制 |
6.3.3 趋势之三:中间制度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未来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趋势 |
6.4 中间制度的问题及其对策 |
6.4.1 选择中间制度的收益与成本 |
6.4.2 中间制度与货币危机 |
6.4.3 中间制度的调整与退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 |
7.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
7.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 |
7.2.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合理性和缺陷 |
7.2.2 加入WTO之后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必要性 |
7.3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
7.3.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 |
7.3.2 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7.4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
7.4.1 当前可供选择的汇率制度比较 |
7.4.2 钉住美元仍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安排 |
7.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中长期选择 |
7.5.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长期选择——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7.5.2 从钉住美元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退出” |
7.6 人民币与东亚货币合作 |
7.6.1 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路径 |
7.6.2 东亚货币汇率协调机制方案比较分析 |
7.6.3 中国需要东亚货币合作 |
7.6.4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策略选择 |
7.7 小结 |
附录: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博弈论分析 |
1.非合作型纳什均衡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 |
2.非对称型冲击与合作型货币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工业七国经济、金融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机制和风险监测研究[D]. 程铖.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D]. LEE/KAYEON(李佳娟). 吉林大学, 2019(02)
- [3]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D]. 齐浩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中国经济失衡的国际时空特征考察[J]. 张立娟,王年咏,刘美琪.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6)
- [5]货币供给量调整及其传导的效率研究 ——基于次贷危机前后美、欧、日的比较[D]. 赵新. 复旦大学, 2013(03)
- [6]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的比较及启示[D]. 欧阳胜银. 湖南大学, 2011(03)
- [7]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以中美双边汇率为例[D]. 蔡珞珈. 复旦大学, 2010(11)
- [8]八国集团国际协调机制研究 ——基于国际协调机制“软框架”的视角[D]. 王道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建立现代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问题研究[A].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辛树人. 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2005(总第305期)
- [10]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研究[D]. 邓立立. 东北财经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