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国农业人口现代化与农村教育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张世定[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陈佩瑶[3](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针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和产业的振兴,更有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繁荣发展的乡村文化和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农民作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对这一群体开展教育培育活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根本要求。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农民教育为切入点,从历史、理论、现实三方面的密切结合来研究新时代下农民教育的应然状态。既从历史的角度对农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反思,从模糊、抽象的历史现象中抽取出农民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本质性规律;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时代下农民教育开展的背景、面临的新要求以及农民教育自身在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定位、性质、功能和特征;还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等研究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推拉理论为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环境、现状及现有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教育的典型做法及经验启示,得出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外部运行环境优化和内部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路径选择。关于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本、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坚持继承经验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内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树立正确的农民教育观,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农民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农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在外部运行环境优化上,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全芳[4](2017)在《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文中提出留守群体的家庭处于离散状态是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举家外出农民工所占比例始终徘徊在20%左右,也即意味着有近八成的农村家庭常年处于夫妻分居或父母与子女分离的离散状态。留守群体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家庭离散。家庭离散指家庭成员在空间上处于分散生活的境况,并非指家庭的离异或解体。以家庭功能残缺和亲情缺失为主要表现的家庭离散问题,是留守群体面临的众多问题的归结点。留守家庭离散不仅造成原有的家庭功能缺陷,作为治理单元的家庭,其“齐家”而成“治国”的基础显然也受到损害,这既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子,也成为未来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隐患。因此,消除农村家庭离散,推动留守家庭实现团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研究的进路聚焦于两点,其一,在城镇化大趋势下农村及农村家庭的位置如何安放?从实践看,治理家庭离散有两条并举的路径——举家迁移进城或者回家安居农村。前一条路径因为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前国家的主流政策导向;后一条路径在城镇化主流趋势下被主流忽视,导致乡村愈加衰落,留守家庭的群体依然庞大,留守家庭和乡村一起被抛弃在现代化的边缘。实践证明,城镇化并不能快速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离散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农村和农民的消失,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需要另一条路径——农村建设——来补充,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应该是两条腿齐步前行。本文基于现代化之下乡村衰落的理论反思,研究的思路侧重于第二条路径,从农村复兴或农村建设视域探索留守家庭离散的治理之道,推动留守群体公平共享自由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既是本文的研究思路之一,也是努力想要回答的问题。其二,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用何种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及治理措施?目前的治理措施是致力于城镇融入,政策工具主要是行政支持或经济补偿,但是,这种政府主导下的路径选择和补差原则下的经济帮扶是否回应留守家庭的真实需求,制度安排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而从“赋予农村留守群体可行能力、给予更多社会机会、帮助他们依据自己的能力达成过自己珍视生活的目标”,这样的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和治理行动供给不足,本文选取“乡村发展和农民赋能”作为研究思路之一,是研究着力的第二个聚焦点。本文选取的理论工具为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可行能力视角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中因社会安排不公而导致的各种非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强的解释力,对解决在发展途中被迫离散的留守家庭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阿玛蒂亚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以“可行能力”为中心,通过对“社会正义”,“权利”、“自由”等的论述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网络,形成了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独特反思。2017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同时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培养新型农民,将赋能作为国家治理农村,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举措,将赋能于农村、农业、农民列入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赋能”被置放在解决农村问题的凸显位置。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家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创新和发展了赋能的理论认知,为我们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的研究,选取可行能力理论中的三个主题——社会正义、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工具性自由清单和性别视角探究留守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从乡村发展和农村公共政策调适角度提出治理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质性研究与规范研究为主,通过田野调查,选取中西部的五个村庄作为个案研究点,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描述留守家庭离散样态。力图使论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文章主要观点如下:(1)受制于可行能力的剥夺,留守家庭离散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实质的不自由,严重损害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2)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偏差是家庭离散生成的根本性因素。公共政策与公共行动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但功利主义的正义着眼于社会福利的总和,导致农村的衰落,农民“安居农村”的可行能力受制;罗尔斯的补差正义只是针对极少数处于极不利状态的人,没有将可行能力纳入扶贫内容,无法改善整个家庭的劣势处境。(3)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偏差,使农村的社会安排在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降低(甚或剥夺)了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导致其留村安居能力贫困。(4)在性别中立的系列公共政策中,农村留守妇女的主体性缺失是导致其无法跟随丈夫进城的主要原因。(5)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公共政策(或者说制度安排)着力点是扩展其可行能力,包括政策的价值层面和政策实施层面的调适。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主要通过问题背景引入,提炼研究的问题,梳理相关文献,规划研究的进路,选取及调整合适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性和不足。第一章,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通过对可行能力理论的阐释,从“正义理论,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三个层面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论述理论工具与研究对象的契合性。第二部分,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至第五章。第二章,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本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桥村、星村、潘村、会村、龙村五个个案村庄进行简介,并以桥村为主对留守家庭的离散状况进行总结。通过个案村庄的“摸底”,展现当前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现象的普遍性和留守问题的严重性。然后通过案例呈现和访谈材料描述该群体的生活水准,试图通过其低水平的生活质量展现他们处境的劣势,提出家庭离散是对留守家庭成员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第三章,何为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本章是从价值层面对影响留守家庭离散的农村政策的正义性进行探讨,这些农村政策主要体现为功利主义导向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导向。通过借鉴森的思想,对两类政策取向进行正义性评判,揭示出它们在治理留守家庭离散方面的非正义性,提出以可行能力为信息基础的正义思想。第四章,何种社会安排:可行能力视角下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清单。本章从工具性自由的五个方面——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分析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是如何导致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贫困,引发家庭离散。第五章,何种性别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本章从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分析留守妇女在家庭离散中的能力剥夺问题。通过农村政策中的性别关照分析留守妇女的能力剥夺,进而回答留守妇女为什么不能进城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放在第六章,即可行能力建设:农村留守家庭离散治理的路线图。本章围绕“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在价值层面树立以“人的可行能力拓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取向,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政策议程,大力推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家庭留村安居创造条件,坚持留守家庭权利维护和能力培育,赋予留守家庭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进行政策调适,以扩展可行能力为目标,提出农村留守家庭治理的政策调适建议。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这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发展前景。本文的创新努力主要放在了研究视角和研究观点两个着力点上。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的特色在于:(1)以“家庭离散”为切入点分析留守问题。家庭离散是农村留守群体非常态生存的本质特征和困难的归结点,也是解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的关键。对留守群体家庭层面的关注有助于从根源思考留守问题的实质。(2)以“乡村发展中的政策调适”为视阈治理家庭离散问题。在城镇化的主流话语体系下,选取一条关注较少但不容忽视的路径——通过发展乡村,促进留守家庭就地安居农村,这既是对新型城镇化主流路径的反思,也是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3)以“可行能力”为理论工具,致力于对留守家庭进行“赋能”,从农民主体性角度促进其实质自由的发展。在研究观点方面,本文认为,农村家庭之所以产生离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家庭团聚”的自由的缺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选择他们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被剥夺。农村留守家庭可行能力的贫困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城乡政策导向及具体的公共政策安排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于在农村建设视阈下通过调适农村公共政策,扩展农村留守群体的可行能力。
刘峰[5](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蒋若凡[6](2010)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认为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人口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口发展,关系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关系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有效的人口管理是推动和实现人口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的不断深化;科学的人口发展观要求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人口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下,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单纯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的、以行政制约手段为主的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来时期如何解决?笔者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中关于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理论精髓,尝试性地提出了强调由政府引导、培育、鼓励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人口发展的社会事务中,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并通过有效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代替原有强制干预的行政管制手段,最终实现人口和谐、科学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本研究首先以人口发展的界定作为契入点而展开研究,涉及人口发展概念诊释、同近似概念的特征甄别等一系列内容要素的研究。然后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狭义的人口发展,即人口自身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界定狭义人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制度角度对人口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随后,通过人口转变理论这一解释工具揭示出建国后我国政府主导的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诱发的人口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人口管理弊端。在市场、公民社会、政府的共同转型作用背景之下,论文提出了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内涵、特征、功用及任务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与逐一的分析。进一步地,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进行了制度体系的全面设计,力图完善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职能、体制、主体、手段上的目标取向;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治理运行机制;以及涵盖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公益宣传和数字技术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以我国人口大省四川为例,首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然后使用“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构筑模型对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探究出四川人口发展过程中现在和未来的人口问题并加以治理。其中包括: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促进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笔者都分别进行了治理对策上的研究。经过详细论述“数量第一,结构第二”这样一个在我国人口学界具有争议论调之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数量与结构并举,四川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应是当前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的建议。论文的最后特别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这一突出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研究,并结合治理元素分别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总之,立足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鉴治理的理论精髓,去研究人口发展管理制度并提出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是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申鹏[7](2010)在《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着作《The World Is Flat》中写道:“如果某个地方拥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最廉价的劳动力,全世界的企业和资本都会到这里来。”曾几何时,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也是外资投入中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导致了劳动力供求关系重大变化,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进而引起平均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新阶段不仅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模式,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制度环境。而现实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使农村劳动力进城非农就业只是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很少实现身份转变,进而产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本文运用人口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中国人口转变导致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及其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作为研究背景,试图从制度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文共分八章,主要是运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体系分析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及其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进而从广义人口转变的角度引出研究主题: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问题。随后,全文主要以回答以下问题为主要创新点:第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本文通过从制度视角来回顾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总结出“流动有余而转移不足”和“限制的多而鼓励的少”是其独有的两个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经历的是一个流动过程而不是一个转移过程,这一流动过程的存在是因为在“再外出→再回流”之间存在着制度障碍。文章突破了传统的“推-拉理论”,根据制度障碍的侧重点不同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分为“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在“农村转出”层次中,农村土地是重点;而在“城市融入”层次中,户籍制度是本源。“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统一的全过程。第二,如何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农村转出”层次主要涉及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两个方面,而农地金融制度创新则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制度创新,是农村劳动力获取有效金融资源的主要途径,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一定的转移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城市融入”层次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及其定居城镇问题。其中,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角色身份问题,劳动力市场制度解决的是经济收入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的是社会根基问题,而农村教育培训制度则是解决农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可持续性问题。第三,基于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构建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前提(或必要条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为这两个前提能够推动转移进程。基于制度创新视角,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主体包括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各级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农村劳动者、农户及农村集体组织);同时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是在典型的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其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只能采取有重点分阶段、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必然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还需要研究转移制度安排的次序和协调问题,即过渡性的中间制度安排和各项制度安排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根据前述的制度创新理论,本文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制度障碍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以此为基础,选取各制度变量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制度创新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培育农村劳动力可持续性的就业能力为目的,加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基于制度创新子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构建了制度创新变量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这个关系模型,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过程,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和户籍制度创新能够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第四,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路径何在?本文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和制度创新路径模式。笔者认为,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制度改革的法理基础,其目的在于维护制度公正。同时,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认为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阶段性和制度创新体系之间的协调性,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各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据此,本文提出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农村土地制度、农地金融制度、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民工培训制度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近期(2010-2015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教育培训制度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期(2016-202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变量的深化与完善、彻底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2021-205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对于以上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核心内容和主要创新。本文力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对策研究方面有所创新,进而推动后危机时代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落户和城市融入问题。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论文在定量分析方面的力度不够,也未采用差异系数来对某个制度变量的城乡差异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对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肯定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具体阐释也有未尽全面之处。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将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时赟[8](2007)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表明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到清朝末年已处于内忧外患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在“农为富国之本”的呼声和重农思潮的推动下,实业学堂之一的农业学堂开始创办。从1897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学堂的建立起,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本论文在农业教育史研究相对薄弱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清末民国的相关资料,并借鉴中国农业史、农业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展示出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分析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划分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专题研究了近代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留学生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社会职能上。本文还对近代成立最早具有鲜明特色的直隶农务学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展示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发展变迁的全貌。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的侵略、农业经济的衰败和中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兴起的内外动因;农科留学教育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准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和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储备;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推动和引导着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三次学制的变革是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显着标志;农业推广的广泛开展和乡村教育的兴起使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确立并付诸实践;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成为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上了效仿西方的深刻烙印,也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显着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中国农业服务的过程,从农业推广的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到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的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尽管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是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显着的成就。如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较快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了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人才,形成了丰富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近代农业科学成果在农业改良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转变,提升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农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第一,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第二,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在为“三农”服务中增长其生命力;第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第四,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第五,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汤继伦[9](2007)在《政府主导视野下的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与规律,鲜明的指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开宗明义的提出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当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回答了政府主导模式及其确立原因与路径选择等基本问题。通过大量翔实准确、归纳有序的数字,准确解读了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客观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情况和就业变动趋势,总结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并着力寻找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丌发的深层次原因。在认真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宝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展开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实现的探讨。全文始终用政府主导视野统摄农村人力资源丌发全局,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个体人力资本投入等多项内容结合为有机整体,最终提出完整的解决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思路。
潘涌[10](2007)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转型》文中提出文章以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从农业人口现代化的基本视角来阐述农村教育的历史转型,包括其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策略观、课程教学观、教师素质观的全面更新。
二、论中国农业人口现代化与农村教育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农业人口现代化与农村教育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 |
2.1.2 村民与职业农民 |
2.1.3 农民教育 |
2.1.4 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
2.2 理论依据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3 农村职业教育理论 |
2.2.4 推拉理论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教育开展的新要求 |
2.3.1 注重科技素质提升,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2.3.2 普及绿色环保理念,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
2.3.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乡村文明风气 |
2.3.4 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形成和谐治理氛围 |
2.3.5 培养经营管理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现实困境——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
3.1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说明——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
3.1.1 调研对象的概况 |
3.1.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3.1.3 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现实困境分析——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
3.2.1 文化知识困境:受教育程度低、教育预期功利化 |
3.2.2 公民素质困境:法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边缘化 |
3.2.3 思想道德困境:道德意识淡薄、精神生活庸俗化 |
3.2.4 教育结构困境:供需结构失衡、教育内容单一化 |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4.1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
4.2 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
4.3 基层党政机构职责的缺位 |
4.4 农村社会公共空间的萎缩 |
4.5 农民教育理念和方式落后 |
5 国外农民教育的典型做法及启示 |
5.1 国外农民教育简况 |
5.1.1 美国的农民教育 |
5.1.2 法国的农民教育 |
5.1.3 韩国的农民教育 |
5.1.4 日本的农民教育 |
5.2 国外农民教育的共同特征 |
5.2.1 重视教育立法保障 |
5.2.2 具备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 |
5.2.3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教育培训 |
5.3 国外农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3.1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是基础 |
5.3.2 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
5.3.3 建立科学的内部教育管理机制是核心 |
5.3.4 构建多元的外部教育运行环境是保障 |
6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开展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 |
6.1.1 坚持以“农民”为本 |
6.1.2 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 |
6.1.3 坚持继承经验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
6.1.4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 |
6.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内部工作机制创新 |
6.2.1 树立正确的农民教育观 |
6.2.2 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6.2.3 促进农民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
6.2.4 注重农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
6.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外部运行环境优化 |
6.3.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6.3.2 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
6.3.3 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
6.3.4 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民教育 |
6.3.5 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农民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之政府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C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之农民的访谈提纲 |
附录 D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附录 E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4)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留守家庭 |
(二) 家庭离散 |
(三) 农村公共政策 |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及评价 |
(一)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研究 |
(二) 农村相关公共政策的研究 |
(三) 总体评价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一) 可行能力的概念界定 |
(二) 可行能力理论的学术要义 |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
(一) 社会正义: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 |
(二) 社会安排:可行能力的制度清单 |
(三) 社会性别: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 |
三、可行能力理论与研究主题的逻辑关联 |
第二章 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 |
一、样本村庄介绍 |
(一) 五个样本村庄简介 |
(二) 进入村庄——以桥村为例 |
三、样本村庄家庭离散状况 |
四、处境劣势:留守家庭离散生活状况 |
(一) 珍视的生活:留守家庭成员的评价性空间 |
(二) 处境劣势:留守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素描 |
五、不自由的选择:留守家庭的能力贫困 |
第三章 何为社会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 |
一、功利主义的正义:乡村衰落下的留守家庭离散 |
(一) 功利主义与我国农村政策话语体系 |
(二) 分配中的不平等:难以计算的团聚需求 |
(三) “幸福的奴隶”:经济增收与家庭离散的悖论 |
(四) 主体性困境:“物的新农村”与乡村衰落 |
二、罗尔斯的正义:“隔靴搔痒”的政策应对 |
(一)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相关农村政策 |
(二) 机会均等下的家庭安居能力贫困 |
(三) 补差原则下的能力帮扶困境 |
三、森的正义:能力进入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视角 |
第四章 何种社会安排: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负面清单 |
一、政治自由:政治参与的边缘人 |
二、经济条件:经济机会的剥夺 |
(一) 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迁徙不自由 |
(二) 土地制度下的“离土不离乡” |
三、社会机会:家庭团聚的机会排斥 |
(一) 教育机会的城乡距离 |
(二) “因病致贫”的恐慌 |
(三) 养老保障的忧虑 |
四、透明性担保:难以安放的民主论坛 |
(一) 不真实的信息:“被抹平的数据” |
(二) 政府与留守家庭:浮躁的关系纽带 |
(三) 非政府组织:蜻蜓点水式参与 |
五、防护性保障:社会安全网缺失 |
(一) 痛苦上达的信息渠道在哪里? |
(二) 扶贫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
(三) 躲避危机的安全阀在谁手中? |
第五章 何种性别政策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 |
一、分工歧视:家庭发展政策中的男性优先 |
(一) 被束缚在家庭中的人 |
(二) 被拒绝行动的人 |
二、能力剥夺:公共政策中的性别中立 |
(一) 支持不足:村民自治政策下的性别盲视 |
(二) 机会剥夺:农村教育政策下的性别排斥 |
第六章 可行能力建设: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公共政策调适方案 |
一、公共政策调适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实质自由为核心 |
(一) 围绕“人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复兴 |
(二) 倡导平等的性别观念,发挥留守妇女乡村发展的主体地位 |
(三) 在“权利维护”和“能力提升”中扩展留守家庭的发展自由 |
二、公共政策调适的制度安排:以推进“赋能”为主旨 |
(一) 保障留守家庭的政治自由,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二) 提倡经济自由,保障留守家庭就业机会和权益 |
(三) 创造平等的社会机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 增强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共同参与 |
(五)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为留守家庭城镇化设置安全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农村经济破产 |
2.1.2 国内政治变动 |
2.1.3 乡村教育衰落 |
2.1.4 民族危机加剧 |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
2.2.2 传统乡约制度 |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
4.2.1 实行农村自治 |
4.2.2 改造农村教育 |
4.2.3 组织农村合作 |
4.2.4 实施农业推广 |
4.2.5 活跃农村金融 |
4.2.6 发展乡村工业 |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
5.1.1 建立乡村组织 |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
5.2.3 实行政教合一 |
5.2.4 进行民族再造 |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
5.3.1 实施民众教育 |
5.3.2 培养民众团体 |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
5.4.2 发展乡村工业 |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
6.3.3 救济受灾农村 |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
7.1.1 论争缘起 |
7.1.2 论争内容 |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
7.3 改良还是革命 |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
7.3.3 对论争的评议 |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价值域的探讨:理论与实践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客观评价 |
1.2.1 治理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3 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1.3 逻辑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2 本研究的立论方法 |
1.3.3 本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1 人口发展概念的诠释 |
2.1.1 人口发展的界定 |
2.1.2 人口发展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本研究对于人口发展的定义 |
2.2 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推进模式的反思 |
2.2.1 人口发展的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解读 |
2.2.2 我国政府主导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的人口经济效应分析 |
2.2.3 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显现的人口管理问题 |
2.3 治理视阈下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3.1 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核 |
2.3.2 治理理论对未来人口发展管理的启示——多元主体与多元参与的契合 |
2.3.2 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提出的背景 |
2.3.4 治理视阈下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分析 |
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 |
3.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 |
3.1.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 |
3.1.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要求 |
3.1.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
3.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3.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 |
3.2.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理念:向以人为本型转变 |
3.2.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3.2.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体制:向参与开放型转变 |
3.2.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型转变 |
3.2.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手段:向灵活多样转变 |
3.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组织机构设计 |
3.3.1 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的负效应 |
3.3.2 结论:现行人口管理职能机构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必要 |
3.3.3 改革现行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的措施与建议 |
3.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
3.4.1 建立"参与治理"的立体网络机制 |
3.4.2 政府是调控人口发展的宏观主体 |
3.4.3 公民社会组织是人口发展治理的中观纽带 |
3.4.4 社区是人口发展治理的微观基础 |
3.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设计 |
3.5.1 建立导向正确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用人机制 |
3.5.2 健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投入保障机制 |
3.5.3 打造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公益性宣传"保障机制 |
3.5.4 建设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管理"技术保障平台 |
4.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政府治理研究 |
4.1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四川人口总量特征 |
4.1.2 四川人口结构特征 |
4.1.3 四川人口素质特征 |
4.2 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
4.2.1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数据处理、检验与参数的设定 |
4.2.2 未来四川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和死亡人口 |
4.2.3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
4.2.4 未来人口城乡结构预测分析 |
4.3 四川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府治理 |
4.3.1 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 |
4.3.2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 |
4.3.3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 |
4.3.4 四川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 |
4.3.5 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 |
4.3.6 数量与结构并举——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是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 |
5.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政府治理研究 |
5.1 四川与全国各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1.1 历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与特点 |
5.1.2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 |
5.1.3 四川出生性别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5.2 四川省内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情况 |
5.2.1 四川各地区出生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分析 |
5.2.2 四川各地区分城乡出生性别比与生育率的比较 |
5.2.3 四川各地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3 四川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理论解释及治理困境分析 |
5.3.1 文化因素: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并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5.3.2 政策因素:紧缩性生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 |
5.3.3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加强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性别选择 |
5.3.4 管理因素:管理乏力是性别选择的外部诱因 |
5.4 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5.4.1 治理的主导思路:标本兼治 |
5.4.2 创造良好治理制度、文化环境,弱化"男孩偏好" |
5.4.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转变人们对孩子性别的价值偏好 |
5.4.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
5.4.5 生育行为"全程治理"的新型出生性比治理模式 |
6. 四川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研究 |
6.1 四川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6.1.1 历年四川人口老龄化变动状况 |
6.1.2 四川老年人口自然结构状况 |
6.1.3 四川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生活状况 |
6.2 未来时期四川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
6.2.1 未来时期四川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结构与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变动分析 |
6.2.2 未来时期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预测 |
6.2.3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及其"拐点"分析 |
6.3 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的逆经济社会发展力及治理困境分析 |
6.3.1 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
6.3.2 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变动分析 |
6.3.3 老龄化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
6.3.4 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
6.3.5 四川老龄化治理的困境 |
6.4 政府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四川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
6.4.2 建立、健全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
6.4.3 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模式 |
6.4.4 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性需求 |
6.4.5 构建老龄化政府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四川老龄化事业发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人口转变 |
1.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
1.3.3 制度与制度创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基本思路与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体系 |
2.1 人口转变理论 |
2.1.1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 |
2.1.2 现代人口转变理论 |
2.2 劳动力供求理论 |
2.2.1 劳动力供给理论 |
2.2.2 劳动力需求理论 |
2.2.3 劳动力供求与均衡工资率理论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2.3.1 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
2.3.2 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
2.3.3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2.4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
2.4.1 制度创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
2.4.2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2.4.3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
2.4.4 制度变迁理论 |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探讨 |
3.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与未来劳动力供求发展态势分析 |
3.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的争论与评述 |
3.2 中国人口转变面临的挑战 |
3.2.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概述 |
3.2.2 中国人口转变面临的挑战 |
3.3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分析 |
3.3.1 中国总人口规模与城乡人口的发展态势 |
3.3.2 中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 |
3.4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力供求变动态势分析: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问题 |
3.4.1 中国劳动力供给分析 |
3.4.2 中国劳动力需求分析 |
3.4.3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问题 |
4.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征与制度障碍层次分析 |
4.1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49-1978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 |
4.2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特征 |
4.2.1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两个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
4.2.2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人口学特征 |
4.3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其层次分析 |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内容 |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层次 |
5.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相关制度分析 |
5.1 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制度中的人口转变因素探析 |
5.2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 |
5.2.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特征与缺陷 |
5.2.2 农村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关系 |
5.2.3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
5.3 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 |
5.3.1 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联结:农村土地金融机构 |
5.3.2 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
5.3.3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 |
6.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相关制度分析 |
6.1 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制度中的人口转变因素探析 |
6.2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 |
6.2.1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理论分析 |
6.2.2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的思路 |
6.3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融入"分析 |
6.3.1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3.2 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 |
6.3.3 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的思路 |
6.4 社会保障制度与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
6.4.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
6.4.2 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4.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
6.5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6.5.1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分析 |
6.5.2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
6.5.3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目的的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思路 |
7. 中国人口转变视野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 |
7.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两个前提 |
7.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前提之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
7.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前提之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7.2.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 |
7.2.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构建 |
7.3 基于理论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分析 |
7.3.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分析 |
7.3.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的内在机制分析 |
8. 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综合改革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8.2.1 近期(2010-2015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2.2 中期(2016-2020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2.3 长期(2021-2050年)的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
8.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2.1.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成就 |
2.1.2 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2.1.3 向近代农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
2.2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
2.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2 东西方农学的差异与中国对西方近代农学的认识 |
2.2.3 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与晚清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 |
2.3 农学会、报刊等对农业教育的宣传介绍 |
2.3.1 创办农业学术团体,倡导学习农业科学 |
2.3.2 创办农业报刊,介绍农业科学 |
2.3.3 农学书籍的译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
3.1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1897-1912) |
3.1.1 晚清兴农思想与兴学措施 |
3.1.2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 |
3.1.3 近代早期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与缺陷 |
3.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1912-1922) |
3.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 |
3.2.2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与变迁 |
3.2.3 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起步 |
3.2.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
3.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922-1937) |
3.3.1 高等农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 |
3.3.2 学科层次得到提高 |
3.3.3 加强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 |
3.3.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
第4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专题研究 |
4.1 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 |
4.1.1 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初创 |
4.1.2 "壬子癸丑学制"与农业教育制度变革 |
4.1.3 "壬戌学制"建立,由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 |
4.2 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 |
4.2.1 张之洞倡导农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
4.2.2 邹秉文改进农业教育的思想 |
4.2.3 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 |
4.3 农科留学教育与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
4.3.1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 |
4.3.2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概况 |
4.3.3 农科留学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5章 个案研究-直隶农务学堂与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 |
5.1 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 |
5.1.1 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1902-1903)时期 |
5.1.2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1904-1911) |
5.1.3 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1) |
5.1.4 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时期(1921-1937) |
5.2 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 |
5.2.1 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特色的形成 |
5.2.2 管理体制的独特性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
5.2.3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现 |
5.3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 |
5.3.1 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
5.3.2 对近代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贡献 |
5.3.3 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
6.1 高等农业学校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形成 |
6.1.1 近代农业教育家对农业院校职责的认识 |
6.1.2 美国农业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引入 |
6.2 近代开展科技推广为"三农"服务的探索 |
6.2.1 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农业推广政策的出台 |
6.2.2 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 |
6.2.3 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往农村 |
6.3 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
6.3.1 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和途径 |
6.3.2 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教育实践 |
6.3.3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启示 |
第7章 结语 |
7.1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几点结论 |
7.1.1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开启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 |
7.1.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 |
7.1.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
7.1.4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过程,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农业服务的过程 |
7.1.5 农业教育近代化是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7.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
7.2.1 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
7.2.2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 |
7.2.3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 |
7.2.4 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 |
7.2.5 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9)政府主导视野下的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原因 |
二、涉及领域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政府主导视野的内涵及其价值解析 |
一、农村人力资源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内涵解析 |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主导模式的确立与解读 |
(一) 何谓政府主导 |
(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主导的主要依据 |
(三) 政府主导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
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背景的回顾与分析 |
(一)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回顾 |
(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背景 |
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意义的梳理 |
(一) 大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二) 民族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
(三) 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
(四)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五) 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 |
第二部分: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理论依据 |
一、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基本指导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观点 |
(三)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二、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可资借鉴的相关理论 |
(一) 人力资源理论 |
(二) 人力资本理论 |
(三) 社会资本理论 |
(四) 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理论 |
(五) 社会学相关理论 |
(六) 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 |
第三部分:现阶段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所面临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
(一)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情况 |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 |
(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
(二) 农村教育培训初见成效,但远未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显着变化,但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四) 农民自主开发意识逐步增强,但仍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
三、政府主导方面存在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因 |
(一) 政府主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制约 |
(二) 政府主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制约 |
(三) 政府主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制约 |
(四) 政府主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制约 |
第四部分: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典型经验对我国政府的借鉴和启示 |
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分析 |
(一)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演 |
(二) 对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发 |
二、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
(一) 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经验 |
(二) 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三、拉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教训 |
(一) “拉美奇迹”和拉美城镇化 |
(二) 拉美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
(三) 对拉美城市化经验教训的反思 |
四、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
(一) 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情况 |
(二) 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 |
(三)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
第五部分 政府主导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现途径 |
一、政府要扎实构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与制度支撑 |
(一) 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系统 |
(二) 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
二、政府要积极构建多层次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体系 |
(一) 积极创造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 由政府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体系 |
三、政府要不断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
(一) 政府扶持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的有效构成 |
(二) 不断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项目建设——“阳光工程”评析 |
四、政府要精心打造立体化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 |
(一) 理顺思路,明确公共就业服务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
(二) 坚持政府推动,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广开门路,大力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机构 |
(四) 改进政府服务,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质量 |
(五)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
五、政府要注意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个体和组织建设 |
(一) 注重精神教育,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谐氛围 |
(二) 借助社会资本,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 |
(三)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农村组织化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论中国农业人口现代化与农村教育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 陈佩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D]. 全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6]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蒋若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7]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 申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8]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 时赟. 河北大学, 2007(03)
- [9]政府主导视野下的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汤继伦. 吉林大学, 2007(04)
- [10]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转型[J]. 潘涌.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