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fluence enhancement effect of bi-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by TA fluorescence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齐野[1](2021)在《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文中研究表明耐药菌感染和恶性肿瘤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已经对全球构成了公共健康威胁。金属硼咪唑框架材料(Metal Boron Imidazolate Frameworks,BIFs)由于具有多样化的空间结构、可调的孔隙率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其在疾病诊疗等领域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BIFs仍存在着结构基元功能单一、细菌或肿瘤微环境响应性不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BIFs基复合材料中各结构单元的合理设计和有效优化,利用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有效提高复合体系的抗菌和抗肿瘤性能,并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Zn-BIF结构中预留的B-H键活性位点,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原位构建了多种锌(Ⅱ)硼咪唑框架包覆金属纳米粒子(M-NPs@Zn-BIF)复合结构,实现了水体有害细菌的高效杀灭和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催化还原。通过调变结构调节剂的含量,合成了不同晶面裸露的Zn-BIF晶体。通过荧光双染色法、琼脂平板菌落计数法和生长曲线法测试了 M-NPs@Zn-BIF复合结构的抗菌性能,揭示了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机制。进一步以催化还原硝基酚类化合物为反应模型,分析了复合结构的催化动力学特性并揭示了相关机制。(2)通过高温溶剂热法结合界面自组装策略,构建了铜(Ⅱ)硼咪唑框架包覆Gd3+掺杂硫化铋纳米粒子(Bi2S3:Gd@Cu-BIF)核壳纳米结构,实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创面光热/化学动力联合治疗并有效促进伤口愈合。Bi2S3:Gd@Cu-BIF具有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并能产生高细胞毒性的活性氧自由基,实现了对MRSA的高效杀灭。通过构建MRSA感染的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揭示了核壳纳米结构介导的体内抗耐药菌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机制。进一步通过皮下脓肿模型探究了核壳纳米结构介导的磁共振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机制。(3)通过高温溶剂热法结合界面自组装策略,构建了铜(Ⅱ)硼咪唑框架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CSNPs@Cu-BIF)核壳纳米结构,实现了近红外光触发的、精准靶向的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联合乳腺癌治疗。CSNPs@Cu-BIF捕获低能量光子后,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地产生热量和多种活性氧自由基,同时Cu+/Cu2+电子对在亚细胞水平调控了活性氧动态平衡并激活了细胞死亡机制来放大联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究了实体肿瘤联合治疗机制。核壳纳米结构将温度控制技术与近红外光激活技术相结合,为下一代联合诊疗系统发展了新方向。
刘丽艳,杨超,刘芃宏,刘小康,谭蔚,汪洋[2](2021)在《谱分析法与改进电导率法测量超声空化强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超声化学的发展,超声空化强度的定性和定量测量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实验中对电导率法进行改进,排除了温度升高的影响,将其与谱分析法相结合测量超声空化场强度,并利用荧光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电导率法、谱分析法和荧光法结果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改进电导率法的有效性.之后将该方法用于测量不同超声频率和反应器形状对空化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实验表明,在20~80 kHz频率范围内,空化强度随超声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对不同形状超声反应器内超声空化强度的测量表明,由于八角形反应器具有更开放的结构,其空化强度几乎是矩形反应器的10倍.换能器位置的实验表明,由于更容易形成驻波而对空化产生消极影响,底部布置换能器产生的空化强度低于侧壁.最后,对多频声场空化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在原有20 k Hz侧壁换能器形成的声场中引入40 kHz侧壁换能器,稳态和瞬态空化强度均有较大提高,因此多频声场对提高空化强度具有积极作用.在本实验所探究的参数范围内,确定了单频矩形反应器空化强度最好运行条件为80 kHz;八角反应器在侧壁布置多频换能器可以获得最好空化强度.本文提出的改进电导率法具有操作简便以及不受限于液体性质的特点,可适用于不同场合下测定和比较超声空化强度.
陈书蓓[3](2020)在《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微生物及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黄豆酱通常是以黄豆、谷物等为原料,经空气中的真菌或人工培养的米曲霉或大豆曲霉、酵母和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豆酱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主要来源于豆酱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里,对不利环境抵抗力较强,耐酸耐低温。膜醭毕赤酵母菌耐盐而且可以降解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分解乳酸和其他酯类等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巴氏杀菌法通常用于杀灭豆酱中的微生物,延长豆酱的货架期,但是高温会破坏豆酱的颜色和营养等品质。目前,超声和低温加热(热耦合超声,TS)的结合已成为巴氏杀菌的一种替代技术,其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由热加工引起的食品的理化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变化。本论文研究了热耦合超声处理下黄豆酱中大肠杆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的致死规律和致死机制,探讨了不同热耦合超声条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耦合超声处理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对黄豆酱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热耦合超声应用于豆酱工业提供了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豆酱中大肠杆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在热耦合超声处理下的致死规律:在25、40、45、50、55、60℃下,结合超声处理(600 W,20+60 kHz,10/5 s)0~40 min,黄豆酱中大肠杆菌的失活规律与Weibull模型拟合较好;热处理和热耦合超声处理下实现5个对数灭活的杀菌工艺条件为:单独热处理T60℃,35.09min;热耦合超声处理:TS50℃,33.57 min;TS55℃,12.02 min;TS60℃,5.00 min。在25、40、50、55、60℃下,结合超声处理(600 W,20+40 kHz,10/3 s)0~20min,Weibull模型很好地描述了热耦合超声处理下黄豆酱中膜醭毕赤酵母菌的失活规律;热处理和热耦合超声处理下实现5个对数灭活的杀菌工艺条件为:单独热处理T65℃,18.61 min;热耦合超声处理:TS50℃,15.41 min;TS55℃,7.49 min;TS60℃,2.27 min。(2)大肠杆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在热耦合超声处理下的致死机制:大肠杆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在热耦合超声处理下的致死机制: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热耦合超声改变了菌体细胞的形态,破坏了菌体结构;热耦合超声处理后,大肠杆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胞的蛋白泄露量增加至61.48μg/mL和34.72μg/mL;TTC-脱氢酶酶活分别降低了61.62%和75.77%;平均粒径由1348.09 nm和6.522μm分别减小至865.01 nm和4.491μm;FDA和Rh123荧光强度下降幅度最大,造成细胞膜电压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一步说明细胞结构的物理性破坏,细胞内容物的泄露与细胞呼吸作用的抑制,最终导致了微生物的死亡。(3)热耦合超声对黄豆酱理化品质的影响:对比热处理,热耦合超声处理对黄豆酱的颜色、质地、流变性以及pH、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风味物质等营养和感官品质影响较小,不会明显地改变食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尤其当50℃、55℃耦合超声(600 W,20+60 kHz,10/5 s)处理16 min后,豆酱中还原糖含量增加至5.383%和5.443%。利用GC-MS从黄豆酱中检测出了9种主要芳香活性化合物,包括已酸、苯甲醛、苯乙醛、苯甲酸乙酯、亚油酸乙酯、苯乙酸乙酯、苯乙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棕榈酸乙酯。当超声条件为600 W,20+60 kHz,10/5 s时,经TS50℃、TS55℃和TS60℃处理16 min后,酯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从19.09%上升为23.22%、22.38%和19.79%。醛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从22.53%下降至21.34%、21.93%和21.92%。热处理后,芳香化合物种类虽增加其总量却下降,而经过50℃耦合超声(600 W,20+40 kHz,10/3 s)处理3 min后,芳香化合物不仅种类增加,而且总量由86.69%增加至90.76%。热耦合超声不仅能减少黄豆酱中挥发性物质的损失,较好地保持黄豆酱原有的香气成分,甚至能促进黄豆酱的香气。(4)热耦合超声对黄豆酱贮藏品质的影响:贮藏温度对黄豆酱的贮藏品质影响显着,温度越高,品质下降越快。热耦合超声处理后结合低温贮藏(4℃)可以很好地保持黄豆酱的理化及感官品质(色泽、pH、总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香气)。在4℃和25℃贮藏温度下,与热处理相比,热耦合超声处理能更好地保持黄豆酱整体的贮藏品质。
梅光耀[4](2020)在《超声波防除垢技术在换热器管束上的应用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换热设备的防垢除垢是化工生产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超声波防除垢措施是近年来推广起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领域广、经济性好,因而拥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管壳式换热器,对该防除垢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节能环保、完善超声波防除垢技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依据超声波除垢的剪切作用和空化作用进行仿真模拟。引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ANSYS中的动力分析程序LS-DYNA中隐式-显式求解方法来分析超声波对换热器的剪切作用。此外,利用FLUENT软件来模拟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以mixture模型为基础添加空化模型,对换热管内流体的空化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根换热管中,超声波对污垢的剪切作用随着超声波振幅、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间歇比的增大而减小,当超声波的脉冲长度和单位脉冲中周期数取某一数值时,对换热管上污垢的剪切作用效果最佳;在对于单根换热管的空化效应模拟中,发现采用高压低频的工作状态时空化效果最好;在整个换热器的模拟中,超声波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对换热器的剪切作用。
张洪新[5](2020)在《多频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对其面条品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多频超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加工技术,已有的试验发现,超声波技术在酶解反应、生物大分子的改性和生物化学反应中,展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超声制备的研究主要是高功率单频超声间歇制备,但因为单频超声能耗较高、噪音大、通用性差等问题,影响其工业规模应用的推广。多频率组合的空化效应是多个单频超声的组合,其效果优于单频超声,而且能量效率比单频高得多。小麦面筋蛋白是一种氨基酸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植物性蛋白原料,在食品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面筋蛋白分子内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其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在某些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面筋蛋白是小麦粉中重要的组成组分,它的质量影响着后期面制产品的品质,所以将面筋蛋白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些研究集中在小麦淀粉的性质对面团的影响,而小麦面筋蛋白作为面粉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它的性质的改变是否影响面团及其最终产品的质量没有人探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新面团产品(尤其是具有低面筋蛋白含量和富含其他生理功效因子的面团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减少面团中面筋蛋白的含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引入其他生理功效因子来改善面团的功能品质,并丰富面团产品的多样性。杂粮本身不含有面筋蛋白,其形成的面团松散、不易成团、口感较差。因此,大多数杂粮面条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和提高面条的烹调、感官品质,往往会添加各种面条改良剂如面筋蛋白等。但,这些添加剂的添加会增加杂粮面条的生产成本。目前还未有通过物理方式改变面筋蛋白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影响面团以及后期面制产品的品质特性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多频超声处理改性面筋蛋白-小麦淀粉的模型面团的热机械特性和流变学特性,进一步找出超声处理改性面筋蛋白-小麦淀粉模型面团的品质特性最佳的单频、同步双频组合和同步三频组合超声的改性条件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最佳的单频、同步双频组合和同步三频组合超声处理的面筋蛋白制作面条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拉伸特性,以期通过减少多频组合超声改性的面筋蛋白在面条中的添加量就能达到普通白面条(面筋蛋白含量为14%)的品质特性,这为杂粮面条行业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且有利于其成本的节约。最后,以面筋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多频超声处理面筋蛋白的内在机理,为前述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频率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对其面团性质以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研究。使用单频(20、28、40、68、80 kHz)、同步双频组合(20/40、28/40、68/40、80/40 kHz)和同步三频组合(20/28/40kHz、28/40/68 kHz、28/40/80 kHz)改性面筋蛋白,首先测定了小麦淀粉-改性面筋蛋白模型面团的热机械特性和流变学特性,以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蛋白质弱化度以及面团的粘弹性为评价指标,分别找出具有最佳面团性质的单频超声频率、同步双频超声频率组合和同步三频超声频率组合。然后将最佳多频组合超声改性的面筋蛋白与小麦淀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制作成面条,以面条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拉伸特性等为考察指标,评价面条的品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均提高了其模型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粘弹性,但均降低了其面团的弱化度、粘度崩解值和回生值。并且40 kHz、28/40 kHz(同步)和28/40/80 kHz(同步)分别是单频超声、双频组合超声和三频组合超声处理面筋蛋白后的模型面团性质较好的超声频率组合。另外,当用添加量分别为12%、11%和10%的单频(40 kHz)、同步双频组合(28/40 kHz)和同步三频超声组合(28/40/80 kHz)处理的面筋蛋白制作出的面条,其蒸煮品质、质构品质和拉伸特性与普通面条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使用较低量的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制作出的面条的品质就可达到普通面条(面筋蛋白含量为14%)品质,且效果顺序为同步三频超声组合处理(28/40/80 kHz)>同步双频超声组合处理(28/40 kHz)>单频超声处理(40 kHz);同时也说这明面筋蛋白经超声处理后,其性质和结构发生了变化。2、多频组合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使用单频(20、28、40、68、80 kHz)、同步双频组合(20/40、28/40、68/40、80/40 kHz)和同步三频组合(20/28/40kHz、28/40/68 kHz、28/40/80 kHz)改性面筋蛋白,研究了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疏水性以及粒径的变化,分析了多频组合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频组合超声处理后,面筋蛋白的溶解度、持水性和持油性、疏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性都发生明显改善(p<0.05),这归因于由于超声的空化作用和机械作用,使面筋蛋白分子结构伸展,导致一些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暴露,从而引起这些功能性质的变化。经过超声处理后面筋蛋白的粒径发生明显减小,由197.93±5.28 nm最大降低到110.15±2.61 nm,粒径小的蛋白可能有助于蛋白质迁移至空气-水界面,增加与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溶解度和起泡性等性质。另外,40 kHz、28/40kHz和28/40/80 kHz这三个频率组合被证实是面筋蛋白的敏感频率,对面筋蛋白产生的效果最为明显。因为多频组合超声后,消除了空化死角,产生了频率叠加或抵消,频率相互叠加后产生的超声作用就会增强。经过超声处理后的面筋蛋白分子结构松散,一些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发生暴露,有利于与淀粉发生相互作用,这也是引起面团性质和流变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对多频超声处理的面筋蛋白的功能性指标与面条品质指标和模型面团的混合特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经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的功能性主要影响了面条的吸水率、硬度、蒸煮损失、胶着性、咀嚼性、弹性以及模型面团的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蛋白质的弱化度。3、多频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使用单频(20、28、40、68、80 kHz)、同步双频组合(20/40、28/40、68/40、80/40 kHz)和同步三频组合(20/28/40 kHz、28/40/68 kHz、28/40/80 kHz)改性面筋蛋白,研究了改性面筋蛋白的紫外吸收强度、荧光强度、拉曼光谱分析、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面筋蛋白的分子量和SEM,以便阐明改性面筋蛋白-小麦淀粉模型面团和模型面条品质变化的结构特性机理。结果显示,经过不同频率组合超声处理改变了面筋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经过超声改性面筋蛋白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显着增加,这可能由于超声的空化效应,使得蛋白质发生解折叠,使得一些发色基团暴露(如色氨酸和酪氨酸),增加了面筋蛋白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由拉曼光谱分析得出,α-螺旋结构的相对含量降低,从33.54±0.76%(未处理)降低至21.85±0.88%(28/40/80 kHz),说明面筋蛋白的结构发生伸展,结构变得疏松,这一结论也通过扫描电镜得以证实;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趋于暴露,这也由于面筋蛋白的解折叠作用,使得内部的基团暴露到分子表面,这也解释了疏水性增加的原因。由于超声的空化效应、剪切力等作用,使蛋白质解折叠,使内部的游离巯基基团暴露出来增加了其含量,而二硫键的含量未发生变化,也与SDS-PAGE结果一致。随着超声频率组合数目的增加,空化效果逐渐增加,并且同步三频超声的效果最显着,更能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且效果顺序为同步三频超声组合处理(28/40/80 kHz)>同步双频超声组合处理(28/40 kHz)>单频超声处理(40 kHz)。另外,对多频超声处理的面筋蛋白的结构性指标与面条品质指标和模型面团的混合特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面筋蛋白的功能性质和结构性质与模型面团的热机械特性和面条的品质特性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多频超声组合处理改变了面筋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从而影响了其模型面团的性质。因此,这也揭示可以通过面筋蛋白的功能和结构特性预测模型面团和面条的品质特性。综上所述,多频组合超声改变了面筋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结构性质,从而影响了其模型面团的混合特性和面条的品质特性。
周倩云[6](2020)在《正交单频/双频超声波场对冰淇淋凝冻过程及其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超声波辅助冷冻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冷冻技术,由于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微束流效应、机械效应等可以促进冷冻过程的形核,控制冰晶尺寸而生成细小冰晶,因此可以提高冷冻食品的品质。本课题主要探究正交方向超声场条件下,单频与双频超声辅助凝冻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本课题在构建具有六棱柱形冷冻腔的超声波辅助冷冻设备基础上开展以下研究:(1)通过锡箔纸破损法测定探究了冷冻腔内正交单频、双频超声的空化效应特点;(2)通过R语言Heatmap程序将空间位点形成热图,表征了底部、侧面和正交方向单频超声空间声强分布,并通过层次聚类算法得出4、8、12、16、20 cm液面高度和每个液面高度下D1-D9位点声强间的关系;(3)通过Matlab编程,利用网格化和二维V4插值法对测试面声强进行拟合,将正交单频和双频超声在8cm液面高度下的声强分布可视化。然后以冰淇淋为原料,研究在正交单频、正交双频超声最优超声参数作用下冰淇淋的膨胀率、融化速率、脂肪稳定性、冰晶与气泡、色差、质构等指标的变化。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空化效应:当超声方向为单一变量时,正交方向超声空化效应大于单方向;当超声频率个数为单一变量时,双频超声空化效应大于单频。单频超声作用时,空化区域集中在超声探头附近,而双频超声作用时空化区域分布较均匀。当超声功率足够大(达到450 W)时,空化效应显着增加。2.声强分布:(1)空间声强:当底部或侧面方向超声场作用时,声强随距离超声探头所在平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正交方向超声场作用时,8 cm液面高度下声强最大,且以8 cm液面高度为中心呈上下递减趋势。在同一液面高度下D1-D9不同位点之间声强值差异小于4、8、12、16、20 cm不同液面高度之间声强值差异。(2)截面声强:在底部单频超声场作用下,超声换能器的发射声场以换能器为轴两侧约呈对称分布。在正交双频超声场作用下,因频率发射位点较多,且侧面方向超声在腔体中发生的反射原因,该规律并不明显。3.针对单频超声,在最优超声参数250 WU40 k Hz下依次施加侧面、底面、正交三种方向超声场。与IF相比,250 WU40 k Hz正交方向超声条件下冰淇淋样品相变时间与特征冷冻时间分别减少15.28%和16.23%,冰淇淋融化速率最低且膨胀率损失较少,硬度与粘聚性值虽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但并无组间差异,故正交方向超声处理下冰淇淋品质最好,这可能是由于正交超声场下空化效应较强,冰淇淋冷冻速率最快,使得形成的冰淇淋冰晶较小而均匀,从而提高了冰淇淋的整体品质。4.针对双频超声,在最优超声参数S40B20U250 W下施加侧面与底部超声功率比为1:3、1:2、1:1、2:1和3:1 5种方式超声。与IF相比,在2S140B20U250 W条件下相变时间与特征冷冻时间分别降低28.33%和24.59%,膨胀率提升7.8%,脂肪稳定性降低5.56%,且ΔE无显着性变化。此外,显微观察结果表明,2S140B20U250 W处理下气泡数量多、体积小且分布均匀,冷冻速率的提高也使得形成的冰晶细小且均匀,因此2S140B20U处理是本实验正交双频超声波提升冰淇淋品质的最佳条件。5.超声对冰淇淋膨胀率的影响取决于超声条件。存在一个超声作用临界点,当超声空化程度高于该临界点时,空化脱气占主导作用,冰淇淋膨胀率会降低。当空化程度小于该临界点时,若体系内超声产生足够的空化气泡,部分气泡会被冰淇淋体系包裹住得以存留从而提高膨胀率。
马立康[7](2020)在《超声空化及纳米流体在强化换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有关换热的研究一直是工业研究领域的重点,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热量的传递,热能的传递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能源消耗水平。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和探索,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也推进了新型强化换热形式和传热材料的发展。此外,精细换热部件和高热通量要求也对传统换热形式提出挑战。纳米流体和超声空化技术已被证实在一定条件下对传热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纳米流体和超声空化技术在特定条件下会起到阻碍传热的作用。因此,对于该技术在基础和应用方向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超声空化和纳米溶液的作用进行探究。采用噪声测量法对液位与空化现象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对比了液位声信号采集和水听器声信号采集的差别,利用这一信号特征,基于声波叠加过程分析了超声空化现象随液位和超声功率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从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揭示了超声场中驻波场的存在,填补了超声空化在该领域基础研究的空缺;利用声压传感器对空化噪声信号进行液外采集,探究了驻波场和空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空化液体深度优选值的存在,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奠定或巩固了超声清洗、超声除垢等超声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了液位对超声空化强度影响,实验发现厚液空化与薄液空化之间可能存在临界液位,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采用金属薄膜腐蚀法对超声空化场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揭示了超声空化场分布与空化屏蔽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了获取稳定纳米溶液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分散剂联合超声空化的配置方法,并详细阐释了其稳定机理,进一步分析了纳米颗粒对超声空化场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空化场分布的新方法,为声空化技术在实际大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采用铂丝热线法对单声场、单纳米流体及超声空化联合纳米流体进行换热实验探究,超声场的声流和声空化作用具有强烈的扰动能力,从而强化换热过程。当基液温度为40℃时强化效率最高,强化效率为8.62%;选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纳米流体在相同基液温度下进行传热实验研究,体积分数为0.01%的纳米流体换热效果最好,当流体温度为40℃时,纳米颗粒最活跃;进行超声空化对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超声声场的作用下,沸腾曲线整体左移,但临界热流密度降低。该实验为声场和纳米溶液换热效果普适性的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撑,开拓了多样化的提高传热效果的方法,并根据换热效果,分析了超声场对纳米颗粒的作用机理。
王洋[8](2020)在《超声预处理酶解制备高生物利用度玉米蛋白及其过程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玉米蛋白是一类开发价值较高的蛋白质资源。然而,玉米蛋白存在水溶解度低、自身结构致密、富含疏水性氨基酸等问题,导致蛋白生物利用度降低,限制了玉米蛋白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蛋白结构修饰改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研究了玉米蛋白的酶解法修饰改性,通过对玉米蛋白的超声波预处理改善酶解反应;为了实现对酶解反应过程的精准控制,研究了酶解过程的近红外原位实时监测技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玉米蛋白水解度与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系。通过SD大鼠生长代谢试验及SD大鼠在体单向小肠灌流模型探究了不同水解度玉米蛋白对体内蛋白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蛋白水解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大小。随着水解度的增加,酶解液分子量小于200 Da组分含量增加,分子量为200500 Da组分的含量变化不显着。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游离亲水性氨基酸中Asp、Ser、Glu的含量增加,总氨基酸、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水解度为15%时达到最大值。氨基酸消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氨基酸Pro、Thr、Ala的消化率下降,Trp、Met的消化率上升,水解度对亲水性、疏水性氨基酸的消化率差异无统计意义。SD大鼠在体单向小肠灌流试验表明,当水解度为15%时,适度酶解玉米蛋白的蛋白吸收率达到最大值,易于被机体吸收。(2)研究了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反应的强化作用。以提高玉米蛋白的酶解效率和蛋白溶出率为目的,利用杯状双频逆流超声设备、圆筒状五频逆流超声设备和狭缝式六频超声设备进行预处理,分别筛选了最佳工作模式和工作参数。结果表明,狭缝式六频超声设备作用效果最好。就超声工作模式而言,双频工作模式明显优于单频、三频、四频和五频的工作模式,顺序工作模式优于同步工作模式。在最佳的超声顺序双频20/40 kHz模式下,最佳工作参数是:超声功率密度80 W/L、超声处理时间30 min、超声温度30℃、超声间歇比5:2(s/s)、底物浓度50 g/L、初始pH值8.5。经狭缝式顺序双频超声预处理后,玉米蛋白的酶解效率和蛋白溶出率分别提高了23.63%和35.07%,酶解液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Da,总氨基酸的含量下降,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率增加。(3)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对蛋白结构的影响。巯基和二硫键、表面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使玉米蛋白巯基含量增加、二硫键含量减少,同时蛋白的疏水性基团暴露,表面疏水性增加,导致蛋白的结构更为舒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促使玉米蛋白二级结构由有序结构(α-螺旋、β-转角)向无序结构(β-折叠、无规则卷曲)转变,其中超声功率密度对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大;蛋白粒径、多分散系数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预处理后,玉米蛋白粒径减小,蛋白小颗粒数量增加,蛋白颗粒分布比较集中和均匀,表面粗糙度增加,蛋白比表面积增加,这些变化有利于蛋白酶解反应的进行。(4)研究了超声预处理过程中玉米蛋白结构特性与酶解效率的关系。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值的增加以及PDI值和粒径的降低是导致玉米蛋白酶解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建立的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相对酶解效率关系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16.008+1.722X1+0.383X10(Y、X1、X10分别为:相对酶解效率、巯基含量和Zeta电位,R2=0.9480),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巯基含量和Zeta电位值是影响相对酶解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可以用于对超声预处理进程的判断。(5)建立了玉米蛋白超声预处理过程中巯基含量变化的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方法。采用MSC对采集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根据Si-PLS建立的模型预测,筛选出巯基含量的最佳光谱波段分别为1265.061323.19 nm、1432.761490.65nm、2001.722052.51 nm、2109.582166.59 nm。在选取的最佳光谱波段下,建立了超声预处理过程中巯基含量的Si-PLS定量分析模型,玉米蛋白巯基含量的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c为0.9350,RMSECV为0.984μmol/g,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p为0.8468,RMSEP为0.937μmol/g。该模型可以实现超声预处理过程中玉米蛋白巯基含量的原位实时监测。(6)建立了玉米蛋白酶解过程水解度和蛋白溶出率的原位实时监测技术。采用SNV对采集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根据Si-PLS建立的模型预测,筛选出玉米蛋白水解度的最佳光谱波段为1316.731387.68 nm、1387.681464.93 nm、1612.581689.40 nm、1989.012058.85 nm;蛋白溶出率的最佳光谱波段为1297.361387.68 nm、1387.681471.361 nm、1644.611734.16 nm、1906.341989.01 nm。建立了玉米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和蛋白溶出率的Si-PLS定量分析模型,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p值为0.9503,RMSEP为1.79%;玉米蛋白的蛋白溶出率,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p值为0.9518,RMSEP为3.74%。该模型可以实现玉米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和蛋白溶出率的原位实时监测。
孟亮[9](2019)在《可循环光助声芬顿体系的构建及降解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由于其广泛性和危害性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EDCs在我国地表和地下水中广泛存在,不仅种类多而且污染情况严重。由于大多数EDCs化学结构稳定、难生物降解,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及饮用水处理工艺中难以有效去除。过去几十年,各种高效率的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AOTs)应运而生,由于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在降解难生化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国内外围绕各种类型的AOTs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比较成熟的AOTs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实际水处理领域(如Fenton技术)。然而,AOTs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成为一味追求高效率之外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超声氧化(Ultrasonic oxidation,US)作为众多AOTs中少有的“绿色”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和固有的问题。据报道,将Fenton工艺引入US体系能够提高US体系的降解效率,但大量的铁投入不仅增加成本还易造成二次污染。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一种新型高效的光助声芬顿体系,利用太阳能提高声芬顿技术的效率以期减少铁的消耗,并利用此技术去除水中的EDC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利用广泛研究和应用的TiO2光催化剂促进声芬顿体系中铁循环的作用和机理,为声芬顿技术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本文分四部分研究光助声芬顿体系的构建:(1)单独超声体系降解EDCs效能及机理分析;(2)构建声芬顿体系及EDCs降解机理研究;(3)P25介导的光芬顿工艺的构建及作用机理分析;(4)构建P25介导的光助声芬顿体系及EDCs降解效能分析。首先,选取两种典型的EDCs:双酚A(Bisphenol 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系统地研究了单独超声体系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下,高频超声体系对BPA和DMP的降解率要显着高于低频超声,其降解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中高频超声体系有着较高浓度的H2O2的积累。超声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种为·OH自由基,超声降解EDCs主要集中在空化泡界面的自由基氧化反应,因此更适于降解疏水性强的BPA。此外,以BPA为目标物,研究了各种水质参数(BPA初始浓度、pH、温度和背景阴离子等)对高频超声降解BPA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BPA浓度的增加,BPA降解速率降低,但其降解的BPA分子的量增加;酸性条件更有利于BPA的超声降解;在40℃的下,400 kHz的超声对BPA的降解率最高;不同背景阴离子中CO32-、HCO3-和NO2-表现出更为显着的抑制作用,而NO3-、Cl-和SO42-对BPA的降解影响较弱。通过LC/MS分析BPA降解产物发现,超声降解BPA的机理主要以·OH自由基攻击苯环和C-C键的断裂。然而,单独超声体系对BPA的矿化度较低。进一步,为充分利用超声体系中原位产生的H2O2,通过投加Fe2+构建声芬顿工艺,提高对EDCs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增加Fe2+投加量可提高BPA和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降解率,其中对亲水性更强的SDZ去除率的提升更加显着。但当Fe2+过多时,因Fe2+与·OH发生淬灭反应,导致声芬顿工艺对EDCs去除率的下降。降解动力学分析显示,疏水的BPA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而对亲水的SDZ的降解则可用Behnajady动力学模型表示。此外,改变Fe2+的投加方式对SDZ去除率的影响不大,说明声芬顿体系中的原位供给H2O2模式在充分利用自由基方面已经起到较大的作用,想要进一步提高声芬顿体系效率重在有效实现二价铁再生。研究发现,Fe3+在可见光下光解产生Fe2+可提高声芬顿工艺对SDZ的降解,但因Fe3+可见光下反应速率相对较低,对低铁剂量下的促进不够显着。之后,选取P25作为光催化剂,研究有无P25介导下的光芬顿工艺(ph-F)对BPA降解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P25与Fe3+/H2O2相互协调作用机理,揭示P25对Fe3+/Fe2+循环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P25与Fe3+和H2O2的相互作用,使其吸光红移,促进了P25在可见光下光生电子的产生,进而促进了Fe3+/Fe2+的循环,尤其在低铁浓度下,光电子还原Fe3+较可见光还原效率更高。此外,Fe3+/Fe2+之间的快速循环减少了光芬顿体系的铁需求量,而由于铁需求量减少,由二价铁引起的自由基无效消耗也得到降低,进而对H2O2的需求也减少。且P25介导的ph-F工艺对BPA的矿化度更高,在处理高浓度BPA时较ph-F更具优势。ESR分析表明,P25-ph-F工艺中产生的自由基主要以·OH自由基为主。在太阳光照射下,P25-ph-F对BPA的降解能力更强,且P25光催化剂有着很强的可重复利用能力。最后,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P25介导的Fe3+/Fe2+高效循环构建P25介导的光助声芬顿体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25投加量,研究P25对超声和声芬顿体系降解BPA、DMP和DEP的影响,P25最佳剂量为0.5 g/L,过量投加P25不利于后续的固液分离以及P25光催化剂之间的光屏蔽效应会影响P25对Fe3+/Fe2+的循环。通过LED灯模拟太阳光照射,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初始铁离子投加量,P25均能加速Fe3+的还原。与未添加P25的光助声芬顿工艺相比,投加P25可显着提高光助声芬顿工艺对DMP和DEP的降解。通过降解速率常数kobs值计算P25介导的光助声芬顿工艺的协同指数显示,在低浓度的铁离子(0.02 mmol/L)的光助声芬顿工艺其协同指数最高(SI=1.24)。以上研究表明:通过构建P25介导的光助声芬顿工艺可实现对各类EDCs的高效降解和一定程度上的矿化,这也为今后AOT工艺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
潘雪婷[10](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纳米结构用于声动力癌症治疗》文中认为声动力疗法(SDT)可以克服光疗的穿透深度障碍。然而,设计制备具有高效声敏效果和良好稳定性的声敏剂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发现由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含有类卟啉结构的介孔碳球(PMCS)可作为一种高效无机声敏剂用于声动力治疗。我们通过实验首次发现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明,在超声作用下,PMCS高的活性氧(ROS)产生效率与其含有的类卟啉结构高度相关。并且,PMCS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道结构使其携带了大量气核,增强了超声的空化效应。除此之外,我们通过高速摄像机的拍摄,首次直观地观察到了在PMCS存在的情况下超声过程中空泡的生长溃灭现象,并捕捉到了微射流的产生过程。体内实验证明,PM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的肿瘤抑制效率(85%)。我们相信,该研究有望在深入探索与MOF衍生的碳纳米结构相关的SDT机制以及设计具有高ROS产率和优异稳定性的无机声敏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Influence enhancement effect of bi-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by TA fluorescence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fluence enhancement effect of bi-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by TA fluorescence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耐药性细菌和恶性肿瘤概述 |
1.2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抗菌领域中的应用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金属离子及配体抗菌机制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金属纳米粒子和药物载体 |
1.3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3.1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光热治疗 |
1.3.2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光动力治疗 |
1.3.3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化学动力治疗 |
1.4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疾病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
1.5 金属硼咪唑框架材料 |
1.6 本文设计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M-NPs@Zn-BIF的结构构筑及高效杀灭水体有害细菌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M-NPs@Zn-BIF合成 |
2.2.2 M-NPs@Zn-BIF测试与表征 |
2.2.3 Ag@Zn-BIF抗菌性能测试 |
2.2.4 Ag@Zn-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
2.2.5 M-NPs@Zn-BIF催化还原硝基苯酚 |
2.2.6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NPs@Zn-BIF合成与表征 |
2.3.2 Zn-BIF晶面调控 |
2.3.3 Ag@Zn-BIF抗菌性能 |
2.3.4 Ag@Zn-BIF抗菌机制 |
2.3.5 M-NPs@Zn-BIF催化还原硝基酚类化合物性能及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Bi_2S_3:Gd@Cu-BIF的结构构筑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性创面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Bi_2S_3:Gd@Cu-BIF合成 |
3.2.2 Bi_2S_3:Gd@Cu-BIF测试与表征 |
3.2.3 Bi_2S_3:Gd@Cu-BIF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
3.2.4 Bi_2S_3:Gd@Cu-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
3.2.5 Bi_2S_3:Gd@Cu-BIF体外抗菌实验 |
3.2.6 Bi_2S_3:Gd@Cu-BIF MTT细胞毒性实验 |
3.2.7 耐药菌感染动物实验模型 |
3.2.8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i_2S_3:Gd@Cu-BIF合成与表征 |
3.3.2 Bi_2S_3:Gd@Cu-BIF光热转换性能 |
3.3.3 Bi_2S_3:Gd@Cu-BIF化学动力治疗机制 |
3.3.4 Bi_2S_3:Gd@Cu-BIF体外抗耐药菌性能 |
3.3.5 Bi_2S_3:Gd@Cu-BIF耐药菌感染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效果 |
3.3.6 Bi_2S_3:Gd@Cu-BIF耐药菌感染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机制 |
3.3.7 Bi_2S_3:Gd@Cu-BIF体内施用安全性 |
3.3.8 Bi_2S_3:Gd@Cu-BIF多模态成像 |
3.4 本章小结 |
4 CSNPs@Cu-BIF的结构构筑及温度反馈控制的乳腺癌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SNPs@Cu-BIF合成 |
4.2.2 CSNPs@Cu-BIF测试与表征 |
4.2.3 CSNPs@Cu-BIF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
4.2.4 CSNPs@Cu-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
4.2.5 CSNPs@Cu-BIF MTT细胞毒性实验 |
4.2.6 CSNPs@Cu-BIF体外联合消融癌细胞 |
4.2.7 荷瘤裸鼠实验模型 |
4.2.8 CSNPs@Cu-BIF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分布 |
4.2.9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SNPs@Cu-BIF合成与表征 |
4.3.2 CSNPs@Cu-BIF光热转换性能 |
4.3.3 CSNPs@Cu-BIF光动力和化学动力治疗机制 |
4.3.4 CSNPs@Cu-BIF细胞实验 |
4.3.5 CSNPs@Cu-BIF体内联合治疗 |
4.3.6 CSNPs@Cu-BIF实体肿瘤联合治疗机制与多模态成像 |
4.3.7 CSNPs@Cu-BIF温度反馈单元工作机制 |
4.3.8 CSNPs@Cu-BIF抗耐药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Zn-BIF衍生多孔碳球超声成像和抗菌性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谱分析法与改进电导率法测量超声空化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谱分析法 |
1.2 改进电导率法 |
1.3 荧光法 |
1.4 实验装置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位置处空化频谱的比较 |
2.2 不同超声频率对空化强度的影响 |
2.3 反应器形状对空化强度的影响 |
2.4 换能器布置对空化强度的影响 |
2.5 多频声场对空化强度的影响 |
3 结论 |
(3)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微生物及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豆酱概述 |
1.1.1 黄豆和黄豆酱 |
1.1.2 黄豆酱酿造的主要微生物 |
1.1.3 黄豆酱生产中的污染微生物 |
1.2 酱类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热杀菌技术 |
1.2.2 新型杀菌技术 |
1.3 超声杀菌技术 |
1.3.1 超声波杀菌机理 |
1.3.2 影响超声杀菌效果因素 |
1.3.3 超声联合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3.4 杀菌动力学研究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大肠杆菌及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设备与仪器 |
2.2.4 实验设计 |
2.2.5 杀菌效果检验 |
2.2.6 动力学模型拟合 |
2.2.7 大肠杆菌细菌细胞形态观察 |
2.2.8 大肠杆菌细胞膜及胞内物质的测定 |
2.2.9 黄豆酱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的测定 |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热耦合超声对黄豆酱中大肠杆菌的灭活影响 |
2.3.2 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大肠杆菌的动力学曲线 |
2.3.3 热耦合超声对大肠杆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
2.3.4 热耦合超声对大肠杆菌胞内蛋白泄漏量的影响 |
2.3.5 热耦合超声对大肠杆菌TTC-脱氢酶相对活性的影响 |
2.3.6 热耦合超声对大肠杆菌细胞粒度分布的影响 |
2.3.7 热耦合超声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压及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2.3.8 热耦合超声灭活大肠杆菌对黄豆酱颜色、质地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9 热耦合超声灭活大肠杆菌对黄豆酱pH、总酸、氨基酸态氮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2.3.10 热耦合超声灭活大肠杆菌对黄豆酱风味物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膜醭毕赤酵母菌及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设备与仪器 |
3.2.4 实验设计 |
3.2.5 杀菌效果检验 |
3.2.6 动力学模型拟合 |
3.2.7 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菌细胞形态观察 |
3.2.8 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胞膜及胞内物质的测定 |
3.2.9 黄豆酱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的测定 |
3.2.10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热耦合超声对黄豆酱中膜醭毕赤酵母菌的灭活影响 |
3.3.2 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膜醭毕赤酵母菌的动力学曲线 |
3.3.3 热耦合超声对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4 热耦合超声对膜醭毕赤酵母菌胞内蛋白泄漏量的影响 |
3.3.5 热耦合超声对膜醭毕赤酵母菌TTC-脱氢酶相对活性的影响 |
3.3.6 热耦合超声对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胞粒度分布的影响 |
3.3.7 热耦合超声对膜醭毕赤酵母菌细胞膜电压及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3.3.8 热耦合超声灭活膜醭毕赤酵母菌对黄豆酱颜色、质地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
3.3.9 热耦合超声灭活膜醭毕赤酵母菌对黄豆酱pH、总酸、氨基酸态氮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3.3.10 热耦合超声灭活膜醭毕赤酵母菌对黄豆酱风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耦合超声杀菌对黄豆酱贮藏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设备与仪器 |
4.2.4 实验设计 |
4.2.5 杀菌效果检验 |
4.2.6 颜色的测定 |
4.2.7 pH和总酸的测定 |
4.2.8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4.2.9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4.2.10 风味成分的测定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杀菌处理对黄豆酱中大肠杆菌与膜醭毕赤酵母菌的灭活效果的影响 |
4.3.2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颜色变化 |
4.3.3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pH变化 |
4.3.4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总酸变化 |
4.3.5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还原糖变化 |
4.3.6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氨基酸态氮变化 |
4.3.7 热耦合超声杀菌处理后黄豆酱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超声波防除垢技术在换热器管束上的应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1.2 超声波的除垢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超声波除垢机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
1.3.2 超声波除垢仿真研究以及除垢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除垢相关内容介绍 |
2.1 污垢形成与类型 |
2.1.1 污垢的形成过程 |
2.1.2 污垢的分类 |
2.1.3 除垢的必要性 |
2.2 常见的除垢方法 |
2.2.1 机械法 |
2.2.2 化学法 |
2.2.3 物理法 |
2.3 污垢模型 |
2.3.1 粘弹性本构模型 |
2.3.2 有限元软件中的模型 |
2.4 超声波 |
2.4.1 超声波的分类 |
2.4.2 超声波的传播方式 |
2.4.3 超声波声强 |
2.4.4 超声波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波在换热管上的作用效果研究 |
3.1 LS-DYNA隐式-显式序列求解 |
3.2 换热管模型 |
3.3 超声波振幅变化对换热管剪切作用的影响 |
3.4 超声波频率变化对换热管剪切作用的影响 |
3.5 超声波间歇比变化对换热管剪切作用的影响 |
3.6 超声波脉冲长度变化对换热管剪切作用的影响 |
3.7 超声波脉冲周期数变化对换热管剪切作用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热管内流体的超声参数模拟 |
4.1 FLUENT软件介绍 |
4.2 超声空化 |
4.2.1 超声空化原理 |
4.2.2 空泡动力学方程 |
4.2.3 空化模型 |
4.3 模型与载荷 |
4.4 超声波频率变化对空化作用的影响 |
4.5 超声波声压变化对空化作用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在换热器管束上的作用效果研究 |
5.1 模型及静载分析 |
5.2 超声波振幅变化对换热器剪切作用的影响 |
5.3 超声波频率变化对换热器剪切作用的影响 |
5.4 超声波脉冲周期数变化对换热器剪切作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多频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对其面条品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面团和面条的研究进展 |
1.1.1 小麦面团的研究进展 |
1.1.2 面条的研究进展 |
1.2 面筋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1 面筋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
1.2.2 小麦面筋蛋白的功能性质 |
1.2.3 小麦面筋蛋白的生理功能 |
1.2.4 面筋蛋白的应用 |
1.2.5 面筋蛋白的改性 |
1.2.6 面筋蛋白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超声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超声波对食品大分子的作用机理 |
1.3.2 超声波技术对蛋白质分子的影响 |
1.3.3 多频超声技术的研究 |
1.4 立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频率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对其模型面团的流变性及其面条品质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分析测定方法 |
2.1.5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原料的基本成分分析 |
2.2.2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的改性面筋蛋白-小麦淀粉模型面团的热机械性能分析 |
2.2.3 不同频率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小麦淀粉模型面团的流变学特性 |
2.2.4 最佳单频、双频、三频组合超声处理的改性面筋蛋白制作的面条品质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分析测定方法 |
3.1.5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2.3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持水性和持油性的影响 |
3.2.4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粒径的影响 |
3.2.5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3.2.6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3.2.7 面条品质特性和模型面团热机械特性与面筋蛋白分子功能性质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对面筋蛋白结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分析测定方法 |
4.1.5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4.2.2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 |
4.2.3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 |
4.2.4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分析结果 |
4.2.5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 |
4.2.6 不同频率超声处理面筋蛋白样品的扫描电镜测定结果 |
4.2.7 面条品质特性和模型面团的热机械特性与面筋蛋白分子结构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6)正交单频/双频超声波场对冰淇淋凝冻过程及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冷冻食品发展现状 |
1.2.1 食品冷冻理论 |
1.2.2 冷冻加工新型技术 |
1.3 超声波辅助冷冻 |
1.3.1 超声波概念 |
1.3.2 超声波辅助冷冻原理 |
1.4 正交超声波研究进展 |
1.4.1 正交单频超声波 |
1.4.2 正交双频超声波 |
1.5 超声波辅助冷冻冰淇淋 |
1.5.1 冰淇淋体系 |
1.5.2 冰淇淋冰晶优化研究进展 |
1.5.3 超声波辅助冷冻冰淇淋机制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正交单频与双频超声波空化效应与场强分布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超声波辅助冷冻体系示意图 |
2.2.2 超声波腔体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冷媒液面高度选择 |
2.3.2 空化效应的锡箔纸破损法测定 |
2.3.3 声强测量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空化效应的研究 |
2.4.2 空间声强表征 |
2.4.3 截面声强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交单频超声波对冰淇淋凝冻过程及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冰淇淋制备 |
3.3.2 凝冻过程超声波处理 |
3.3.2.1 单频超声波最优作用参数确定 |
3.3.2.2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 |
3.3.3 物料参数的测定 |
3.3.3.1 膨胀率的测定 |
3.3.3.2 融化速率的测定 |
3.3.3.3 脂肪稳定性系数的测定 |
3.3.3.4 色泽及色差的测定 |
3.3.3.5 质构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频超声波最优作用参数 |
3.4.1.1 单频超声波对冰淇淋冷冻时间的影响 |
3.4.1.2 单频超声波对冰淇淋初始冷冻点的影响 |
3.4.2 正交单频超声波对冰淇淋冷冻品质的影响 |
3.4.2.1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冻结参数的影响 |
3.4.2.2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膨胀率的影响 |
3.4.2.3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融化速率的影响 |
3.4.2.4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脂肪稳定性的影响 |
3.4.2.5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色泽及色差的影响 |
3.4.2.6 不同方向超声波对冰淇淋质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交双频超声波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凝冻过程及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冰淇淋制备 |
4.3.2 凝冻过程超声波处理 |
4.3.2.1 正交双频超声波最优作用参数确定 |
4.3.2.2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 |
4.3.3 物料参数的测定 |
4.3.3.1 膨胀率的测定 |
4.3.3.2 融化速率的测定 |
4.3.3.3 脂肪稳定性系数的测定 |
4.3.3.4 色泽及色差的测定 |
4.3.3.5 质构的测定 |
4.3.3.6 显微观察 |
4.3.3.7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正交双频超声波最优作用参数确定 |
4.4.1.1 正交双频超声波对冰淇淋冻结参数的影响 |
4.4.1.2 正交双频超声波对冰淇淋膨胀率的影响 |
4.4.2 正交双频侧面与底面方向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冷冻品质的影响 |
4.4.2.1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冻结参数的影响 |
4.4.2.2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膨胀率的影响 |
4.4.2.3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融化速率的影响 |
4.4.2.4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脂肪稳定性的影响 |
4.4.2.5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色泽及色差的影响 |
4.4.2.6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质构的影响 |
4.4.2.7 不同侧面与底面超声功率比对冰淇淋显微结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超声空化及纳米流体在强化换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波强化换热研究进展 |
1.2.1 超声波强化传热机理研究进展 |
1.2.2 超声空化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超声波与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位对超声空化现象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台介绍 |
2.2.1 实验腔 |
2.2.2 温度和声信号采集系统 |
2.2.3 超声发生系统 |
2.3 实验步骤 |
2.4 噪声信号特性 |
2.4.1 可靠性验证 |
2.4.2 噪声信号分析 |
2.5 液位对空化现象的影响 |
2.5.1 超声驻波场 |
2.5.2 临界液位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纳米颗粒与超声空化分布场的互补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台简介 |
3.2.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2.2 腐蚀程度量化分析 |
3.3 声空化对纳米流体的影响研究 |
3.3.1 稳定纳米溶液获取——分散剂 |
3.3.2 稳定纳米溶液获取——声空化 |
3.3.3 稳定纳米溶液获取——分散剂联合声空化 |
3.3.4 纳米溶液的配制 |
3.4 纳米颗粒对声空化的影响研究 |
3.4.1 空化屏蔽现象 |
3.4.2 改善空化场均匀性的常规方法 |
3.4.3 纳米颗粒改善空化场分布研究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超声空化及纳米流体联合换热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台介绍 |
4.2.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4.2.2 数据计算与处理 |
4.2.3 误差分析 |
4.3 单声场和纳米流体对传热的影响研究 |
4.3.1 单声场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
4.3.2 纳米流体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 超声空化对纳米流体传热的影响研究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超声预处理酶解制备高生物利用度玉米蛋白及其过程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蛋白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
1.2.1 蛋白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 |
1.2.2 消化吸收模型研究进展 |
1.3 蛋白质生物利用度提高方法进展 |
1.3.1 食品热处理加工对蛋白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
1.3.2 食品物理加工对蛋白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
1.4 蛋白加工过程的多模式超声波研究进展 |
1.5 蛋白加工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6.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适度酶解对玉米蛋白消化和吸收程度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组成分析 |
2.3.2 不同水解度玉米蛋白制备 |
2.3.3 试验动物饲料制备 |
2.3.4 SD大鼠生长代谢实验 |
2.3.5 玉米蛋白粉生物利用度评定 |
2.3.6 不同水解度玉米蛋白体外模拟消化 |
2.3.7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3.8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3.9 SD大鼠在体单向小肠灌流实验 |
2.3.10 灌流液中酚红浓度测定 |
2.3.11 灌流液中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1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13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组成分析 |
2.4.2 水解度对玉米蛋白酶解时间和蛋白溶出率的影响 |
2.4.3 水解度对SD大鼠生长代谢的影响 |
2.4.4 水解度对SD大鼠体内氮平衡影响 |
2.4.5 不同水解度玉米蛋白的体外模拟消化液的分子量分布变化 |
2.4.6 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消化率分析 |
2.4.7 水解度对玉米蛋白在体单向灌肠蛋白吸收速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的促进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3.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杯状双频逆流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3.2 圆筒状五频逆流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3.3 狭缝式六频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3.4 狭缝式双频超声预处理条件优化 |
3.3.5 水解度的测定 |
3.3.6 蛋白溶出率的测定 |
3.3.7 蛋白相对酶解效率的测定 |
3.3.8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液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3.3.9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液氨基酸组成分析的影响 |
3.3.10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杯状双频逆流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2 圆筒状五频逆流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3 狭缝式六频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4 超声工作模式对酶解时间、蛋白溶出率和酶解效率影响 |
3.4.5 超声功率密度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6 超声时间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7 超声处理温度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8 超声间歇比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9 底物浓度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10 初始pH对玉米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
3.4.11 验证试验 |
3.4.12 超声预处理对酶解液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3.4.13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液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狭缝式双频预处理过程中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特性的关系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4.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狭缝式双频超声预处理酶解制备玉米蛋白过程 |
4.3.2 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测定 |
4.3.3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4.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 |
4.3.5 蛋白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测定 |
4.3.6 蛋白Zeta电位的测定 |
4.3.7 蛋白的微观形貌表征 |
4.3.8 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效率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 |
4.3.9 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效率之间的主成分分析 |
4.3.10 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效率之间的逐步回归分析 |
4.3.11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影响 |
4.4.2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4.3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4.4.4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 |
4.4.5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
4.4.6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微观形貌的影响 |
4.4.7 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效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4.4.8 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结构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4.4.9 玉米蛋白结构与蛋白酶解效率之间的逐步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狭缝式双频超声预处理过程巯基含量的原位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5.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方法 |
5.3.2 玉米蛋白巯基含量的测定 |
5.3.3 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原位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 |
5.3.4 原位实时光谱的采集方法 |
5.3.5 原位实时光谱预处理的方法 |
5.3.6 巯基含量原位实时监测定量模型的构建 |
5.3.7 近红外定标模型的评价指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预处理酶解玉米蛋白巯基含量的离线分析测定数据 |
5.4.2 超声预处理酶解玉米蛋白的光谱预处理 |
5.4.3 超声预处理过程中巯基含量的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的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玉米蛋白酶解过程的原位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6.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玉米蛋白的酶解方法 |
6.3.2 玉米蛋白水解度、蛋白溶出率的离线测定 |
6.3.3 酶解过程中原位实时光谱的采集 |
6.3.4 原位实时光谱的采集方法 |
6.3.5 原位实时光谱的预处理 |
6.3.6 酶解过程原位实时监测定量模型的建立 |
6.3.7 近红外定标模型的评价指标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玉米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和蛋白溶出率的变化 |
6.4.2 酶解过程中光谱预处理 |
6.4.3 玉米蛋白酶解过程中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9)可循环光助声芬顿体系的构建及降解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况 |
1.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 |
1.2.1 国外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 |
1.2.2 我国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 |
1.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处理现状 |
1.4 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超声氧化技术 |
1.4.1.1 超声氧化反应机理 |
1.4.1.2 超声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4.2 Fenton氧化技术 |
1.4.2.1 Fenton氧化反应机理 |
1.4.2.2 经典Fenton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4.2.3 声芬顿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4.2.4 光-Fenton催化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4.3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4.3.1 光催化反应机理 |
1.4.3.2 TiO_2 光催化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4.3.3 超声辅助TiO_2光催化氧化工艺研究现状 |
1.5 常见的EDCs的理化性质、危害及处理现状 |
1.5.1 四种常见EDCs的性质参数及其危害 |
1.5.2 高级氧化工艺处理BPA、DMP、DEP和 SDZ的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条件及步骤 |
2.4 分析方法 |
2.4.1 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测定 |
2.4.2 过氧化氢的测定 |
2.4.3 Fe~(2+)的测定 |
2.4.4 水相中·OH自由基的测定 |
2.4.5 光电流的测定 |
2.4.6 灯管发光光谱的测定 |
2.4.7 反应活性物种的测定 |
2.4.8 EDCs降解产物测定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单独超声体系降解内分泌干扰物特性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系统性能参数对EDCs降解的影响 |
3.2.1 超声频率对EDCs降解的影响 |
3.2.2 超声体系中能量密度分布对EDCs降解的影响 |
3.3 超声体系中活性物种鉴定 |
3.4 超声体系中H_2O_2 含量测定与分析 |
3.5 不同水质参数对超声降解BPA的影响 |
3.5.1 BPA初始浓度对BPA超声降解的影响 |
3.5.2 不同初始p H对降解BPA的影响 |
3.5.3 不同初始温度对降解BPA的影响 |
3.5.4 不同背景阴离子对BPA降解的影响 |
3.6 超声降解BPA产物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芬顿工艺的构建与EDCs降解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Fe~(2+)投加量对声芬顿工艺降解BPA和 SDZ的影响 |
4.3 声芬顿体系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
4.4 Fe~(2+)投加方式对声芬顿工艺降解SDZ的影响 |
4.5 可见光对声芬顿工艺降解EDCs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25介导的光芬顿体系的构建及作用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光芬顿和P25 介导的光芬顿对BPA降解的影响 |
5.3 可见光照射下P25 分别与Fe~(3+)和H_2O_2 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1 可见光下P25与Fe~(3+)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2 光催化过程中P25与H_2O_2 之间的相互作用 |
5.4 ph-F和 P25-ph-F过程中H_2O_2和Fe~(2+)的变化 |
5.5 BPA初始浓度对ph-F和 P25-ph-F过程降解BPA的影响 |
5.6 P25-ph-F工艺的可持续性 |
5.7 P25 光催化、ph-F和 P25-ph-F工艺中的自由基鉴定 |
5.8 BPA降解的中间产物鉴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25 介导的光助声芬顿体系降解EDCs效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P25 投加量对超声和声芬顿工艺降解EDCs的影响 |
6.3 P25 介导下的不同Fe~(3+)浓度的光催化工艺中Fe~(2+)产生量的变化 |
6.4 P25 介导的光助声芬顿工艺对EDCs降解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0)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纳米结构用于声动力癌症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的声动力治疗 |
1.1.1 声动力治疗背景 |
1.1.2 声动力治疗机制 |
1.1.2.1 超声空化效应 |
1.1.2.2 自由基以及单线态氧的产生 |
1.1.2.3 诱导癌细胞凋亡 |
1.2 声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有机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2.2 纳米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2.2.1 纳米颗粒作为内在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2.2.2 有机纳米颗粒辅助的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2.2.3 无机纳米颗粒辅助的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2.3 纳米声敏剂的生物安全性 |
1.2.4 声动力治疗的协同疗法 |
1.3 声动力治疗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目标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类卟啉介孔碳球制备及体外声动力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试剂 |
2.1.2 类卟啉介孔碳球的制备 |
2.1.2.1 ZIF-8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2.2 ZIF-8@mSiO_2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2.3 PMCS的制备 |
2.1.3 介孔碳球的制备 |
2.1.4 表征手段 |
2.1.5 体外声动力性质测定 |
2.1.5.1 ESR检测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 |
2.1.5.2 单线态氧产生的定量分析 |
2.1.5.3 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定量分析 |
2.1.6 体外空化效应测定 |
2.1.6.1 高速摄像机拍摄空化气泡的产生情况 |
2.1.6.2 Keller-Miksis方程探索类卟啉介孔碳球增强空化效应因素 |
2.1.6.3 高速摄像机拍摄空泡的生长溃灭以及微射流现象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2.2.2 体外声动力性质测定及机理研究 |
2.2.3 体外空化效应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类卟啉介孔碳球细胞水平及体内声动力治疗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试剂 |
3.1.2 细胞水平实验 |
3.1.2.1 细胞胞吞实验 |
3.1.2.2 细胞毒性实验 |
3.1.2.3 细胞水平声动力治疗效果 |
3.1.2.4 体外荧光成像 |
3.1.2.5 溶血实验 |
3.1.3 动物水平实验 |
3.1.3.1 4T1肿瘤模型建立 |
3.1.3.2 体内光声成像 |
3.1.3.3 体内声动力治疗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细胞水平声动力治疗实验 |
3.2.2 体内成像与治疗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
4.2 本论文内容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Influence enhancement effect of bi-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by TA fluorescence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D]. 齐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谱分析法与改进电导率法测量超声空化强度[J]. 刘丽艳,杨超,刘芃宏,刘小康,谭蔚,汪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1(03)
- [3]热耦合超声灭活黄豆酱中微生物及其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D]. 陈书蓓. 江苏大学, 2020(02)
- [4]超声波防除垢技术在换热器管束上的应用模拟研究[D]. 梅光耀.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多频超声改性面筋蛋白对其面条品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 张洪新. 西南大学, 2020(01)
- [6]正交单频/双频超声波场对冰淇淋凝冻过程及其品质的影响[D]. 周倩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超声空化及纳米流体在强化换热中的应用研究[D]. 马立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超声预处理酶解制备高生物利用度玉米蛋白及其过程近红外光谱原位实时监测[D]. 王洋. 江苏大学, 2020(01)
- [9]可循环光助声芬顿体系的构建及降解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机制研究[D]. 孟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10]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纳米结构用于声动力癌症治疗[D]. 潘雪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