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时救助的调研报告

关于临时救助的调研报告

问:临时救济制度的实施现状
  1. 答:中国已渐渐全面建立起临时救济制度,有不少地方或零星摸索,或大张旗鼓地出台各种临时救助措施。除北京外,这两年来包括江西、湖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省份也都陆续表示“全面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对许多人因患危重病、子女教育、自然灾害或遇到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导致生活暂时特别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建立和完善全国性临时救济制度,少不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目前的救助资金是以地方***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但在一些省份,省级财政年支出仅数千万元,不可不谓捉襟见肘。为此,各级地方***必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2009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事实上,只有让社会看到***促进此项事业的诚意与决心,才能更好地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不断拓宽临时救助工作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问: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1. 答:一、基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基层社会救助主要政策包括城乡低保、特困(五保三无)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以及住房、教育等其他救助政策。在开展社会救助的实践中,街道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努力确保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同时也感到该项工作在一些方面、领域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法规政策依据不充分,不健全,动态精准识别
    就低保工作而言,目前基本形成了由重庆市大渡口区民政局牵头,工商、税务、车管、等部门配合的联颤禅动信息查询机制,能够较为有效地核实申请人的收入、房产(区内)、车辆等信息。但由于现有政策法规依据不足,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普遍担心存在法律风险,对于申请人查询形成较大障碍。同时,近年来旧城改造加快,老社区“”较为普遍,低保工作实行户籍地管理,难以有效核实情况;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享受政策“进易出难”,符合条件主动提出退保的极少;家庭收入存在多样性和隐蔽性,收入和扶、抚、等,都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准确核查茄游尘。加之,低保附加帮扶政策较多,“含金量”越来越高,致使部分“边缘”群众心理不平衡,矛盾争议时有发生。基层实践磨旁中,如何动态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存在诸多实际困难。
    (二)因病因灾(事故)支出型贫困问题凸显,现有政策保障难以有效托底
    现有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中,对因病因灾(事故)等造成的大量支出形成的贫困家庭救助力度较低。一方面,临时困难救助主要覆盖民政建档(一般收入为低保2倍以内),其他困难群众向社区街道提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往往因家庭收入门槛无法享受;另一方面,现有救助保障水平整体较低,特别是进口、高规格药具的使用导致自费金额大,在进行救助核算时,该部分的处理标准尚无明确规定,“一人重病,全家返贫”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于临时救助的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