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颜祛病的传统珍贵中药——珍珠(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兰太进,杨宇华,杨大航,焦扬,李论,黎睿,林江[1](2021)在《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克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水溶性基质蛋白Nacrein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对Nacrein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inctada fucata nacrein基因CDS序列(D83523.1),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以合浦珠母贝肉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nacrein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上,PCR筛选阳性克隆子,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全长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0.11 kD,为一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无跨膜结构域,为分泌性胞外蛋白质。具有2个碳酸酐酶结构域和1个Gly-Xaa-Asn重复结构域,存在多个蛋白酶酶切位点,其降解片段可能具有抑菌活性,且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Nacrein蛋白糖基化程度低。Nacrein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卷曲,其次为α-螺旋和延伸链及β-折叠,其三维结构与所预测的Nacrein蛋白二级结构一致。结论成功克隆获得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深入开发Nacrein蛋白生物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数据。
张杰[2](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康艺[3](2019)在《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养生类书。全书汇集了宋以前诸家养生之论说,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十分丰富的实践方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全面总结《养生类纂》中的养生内容,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养生思想与价值,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养生。全书分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将其主要概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周守忠与《养生类纂》编纂情况,其中包括周守忠的生平以及《养生类纂》成书的时代背景、编排体例以及书的版本。第二章是《养生类纂》征引文献的的研究,全书引用了221种古代文献,所引古籍上至春秋战国时代,下到唐宋时代,其中唐宋文献引用最多。书中所引文献不仅有医家之言,还有文史之说,更有养生之法。其中《养生类纂》中已佚的书籍有103种,所引的文献中养生类及相关着作有89种,中医药学着作64种,非医药养生类着作68种。第三章总结了《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与养生方法。首先介绍了《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全书分22卷,14个部分。其次从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服饵养生、因人养生、环境养生、房事养生等七个部分,对《养生类纂》的养生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论述了《养生类纂》的养生思想与特点,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推崇道家养生思想、重视饮食,以食养生、强调综合调摄的原则,对于现代养生具有指导意义。第五章论述了《养生类纂》的价值。具体说来,一方面它不仅具有文献学价值,作为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养生类书,它保存了12世纪以前中国养生的文献。另一方面也具有养生学价值,《养生类纂》中的养生智慧不仅为古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对现代人的养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养生类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类书。全书引用了221种古代文献,征引的内容十分丰富。二、《养生类纂》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综合性养生着作。书中详论养生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对道家的养生观极为推崇,重视饮食养生,其中摘录了265种食疗,强调综合调摄的原则。同时重视养生方法,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服饵养生、因人养生、环境养生、房事养生。三、《养生类纂》不仅具有文献学价值,也具有养生学价值。
魏玉婷[4](2019)在《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挖掘归纳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经络、腧穴相关资料,为敦煌针灸医学理论的整理分类提供依据;(2)基于疗法分类,梳理提炼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特色疗法,总结其现代应用与转化,古法新用,为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依据;(3)围绕敦煌针灸文献的挖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探讨敦煌针灸文献的医学和史料价值,阐明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手工检索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等地现有的敦煌针灸学资料;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敦煌针灸学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来源。(1)敦煌医籍:依据敦煌文献中腧穴命名、定位,以及背俞穴的特殊记载,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研究,整理提炼敦煌针灸理论;分类归纳敦煌医籍中多种取穴法,并与藏医取穴法进行对比;基于临证疗法,分类和提炼敦煌医学文献中的针灸特色疗法,总结其操作特点、适宜病症、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2)现代研究:检索整理敦煌医学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分析,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结果:(1)经络腧穴文献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资料以腧穴记载为主,涉及经络内容较少,归纳总结敦煌针灸医学理论有助于学者理解经络腧穴理论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1)经络理论探讨背俞穴距椎节两旁二寸三分的取穴法是膀胱经单线循行流派的最早代表,同时是基于背腰距中线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为膀胱经经气流经学说指导下,专属于灸疗法腧穴的特殊定位方式;该取穴法也为人体横向经脉分布提供了依据。(2)腧穴定位、命名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记载的骨度折量、指寸定位法及借助特定工具、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等取穴法是传统取穴法的早期表现形式;板眉、屈眉等特有穴位对补充腧穴学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风府、水道、慈宫等同名异位穴位记载为腧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文献依据。(2)针灸疗法文献研究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疗法包括灸疗法、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刺血疗法、贴敷疗法、导引法及其他疗法(鼻疗法、内药法、催吐法、灌肠法等),深入挖掘、整理、归纳针灸各疗法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和丰富针灸临床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时代特征灸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发展基本一致,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规范的临床操作;贴敷疗法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拔罐疗法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时代其他地区;导引法与其他地区一致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2)应用范围灸法、贴敷疗法为当时的主流疗法,前者适用于各科疾病,后者以治疗头面五官科、皮肤科疾病为主;针刺法、刺血法多治疗内科病症;拔罐及其他特色疗是一些临床辅助疗法;导引法是主要的防病养生保健手段。各针灸疗法(不包括其他疗法)仍被应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各疗法的适用范围呈扩大增多趋势。(3)现代研究基于敦煌针灸古方的现代研究涉及灸疗法、刺血疗法及贴敷疗法,其中以贴敷疗法研究为多。研究表明,敦煌针灸古方临床疗效肯定,但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原方较少,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案设计不够严谨,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故开展敦煌针灸原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1)敦煌针灸文献资料涉及经络内容较少,但其背俞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属于膀胱经单线循行的最早记载;记载的特殊穴位、特有穴位、取穴方法对早期腧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医学文献中涉及的针灸疗法众多,大部分疗法临床实用性强,对丰富和拓展针灸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敦煌针灸医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学术和地域特色,其理论和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更好地促进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构建和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石佳[5](2018)在《中医五脏理论在美容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医美容学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医理论以及中国的人体美学,而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预防以及治疗损容性疾病以及损型性疾病。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都会对人形体以及容貌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中医文献中有关中医美容的记载,并提炼五脏相关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中医美容的理论体系,进而为中医美容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中医美容技术和理论从远古即存在,经历了秦汉,隋唐,宋金元,明清,以及现代不同阶段的发展,日趋完善。中医美容与五脏的关系体现在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中医美容的相关性,以及五脏的病理改变对容貌所产生的影响。情志的失调导致五脏病变在中医美容中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进而从五脏角度出发,提供损容性及损型性疾病的治疗思想与法则。如痤疮一般用疏风清热,肥胖用健脾祛湿的治法等。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述常用的中医美容手段主要有内服,外用法,以及针灸与按摩美容法。本课题通过研究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功能对美容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一些损容性疾病及损型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由此可见五脏理论与中医美容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基础,通过调节五脏生理功能来进行中医美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孙巧思[6](2017)在《古代本草着作中延年药物的研究》文中指出1987年5月,健康老龄化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被首次提出,如何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当代医学亟待解决的课题。延年益寿是从古至今中外医学家都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针对如何延缓衰老,多种学说不断形成并发展。中医学对衰老的发生、发展和如何延缓衰老的研究由来己久,在深刻阐述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许多延缓衰老的原则和方法,在历代本草学着作中记载了许多具有“不老”“延年”“增寿”等具有延缓衰老功效的中药。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衰老的成因和延缓衰老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不断创新,理法和方药极为丰富,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如何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本论文所记录的“延年”药物中,“延年”及其延伸概念包含延长寿命、长久生存、耐受或推迟衰老之意;共包括“延年、增寿、增龄、增年、延寿、延龄、延季、延生、获寿、多寿、益寿、长生、不老、长寿、长年、长季、久寿、高寿、永年、驻年、益年、不死、不夭、却老、去老、不衰、补衰老、至老不毁、耐老”。《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所载1911年(含1911年)之前的本草古籍共378种,分别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及全国各地其它图书馆收藏;从中选取本草着作155种,其中具有“不老”“延年”“增寿”“耐老”等功效的药物226种。资料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获取书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目录。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图书馆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查阅原书,对重要内容通过抄写、复印或拍摄照片等方式记录保存。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①对搜集的本草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依据关键词查找出具有相关功效的中药;③将相关中药“延年”功效的条文摘录,并制作表格,以单味中药为单元,纵列为查找的书目,横列为所附条文及关键词;④将所有筛选的药物按功效、归经、性味分类,制作表格;⑤以单味药为单元,比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着作间关键词的变化、相关功效记载变化与进展、对“延年”功效是否提出质疑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本论文对上述本草古籍中的相关药物具体记载情况,在古籍中如何描述,详细列表并对上述药物的性味、归经、毒性、主治症候、单味药物出现频数;历代本草着作记载延年药物情况分析;发展概况;发展的理论基础;延年药功效研究;影响与贡献等内容作详尽阐述。论文正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延年”的狭义及广义概念作出具体阐释,并确定本文中的关键词选择范围,对某些意义相近及模糊的词汇作出区分。并对资料搜集方法、资料整理分析方法作出具体说明。第二部分为“延年药物收集整理”,对延年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药物、性味、功效、关键词累积频率及单味药出现多个关键词累积频率作出表格,以及对《中药大辞典》上未记载及后世记载有名未用的药物的出处、条目作出记录。第三部分为“历代本草着作记载的延年药物”,对延年药收录变化情况,包括总体药物延年记载增减、同一味药记载延年功效变化及对延年功效提出质疑的药物作出记录,并对延年机理摘录。第四部分为“延年药物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延年药物发展的思想背景(神仙思想)、医学背景(脏腑、气血阴阳、精气神)、文化背景(儒家、道家、杂家及其它)作出分析。第五部分为“延年药物功效研究”,包括古代代表性学说、现代代表性学说,以及对有关金石及服食类药物的分析。第六部分为“延年药物的影响与贡献”,包括延年药物对临床药物治疗的贡献、对食养及食疗的贡献及延年药物对民俗文化的影响。通过上述六部分内容分析,本文得出三点结论:1.延年药物中具有“补虚”功效的占首位,共计54种,占总数23.89%,归经以肝经最多(78种),占34.06%,性味以甘味最多(86种),占38.05%,四气以“温”者最多(38种),占16.81%。可见历代“延年”药物以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功效为主,性多甘温。关键词以“延年”(46.72%)、“不老”(34.93%)出现频率为最高。2.延年药物的发展在思想发展早期受神仙思想影响;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基础理论支持以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气神思想为代表;主要应用于养生、服食、食疗补益、老年保健与治疗、宫廷用药等方面;文化层次方面在儒家、道家、杂家都有涉及,主要涉及辨证论治、主动防病养生、注重道德、崇尚自然等思想。3.延年药物历史久远,最早为《神农本草经》上品药养生延年之功效记载,经历了服食金石与草木药物、食疗补益药物的发展、延年益寿的理论创新、宫廷长生不老方药等方面发展。对临床药物治疗、食养及食疗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诗翔[7](2016)在《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文中提出《黄帝内经》为中国养生学奠基之着,早在几千年前便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其休养生息需与自然环境相应相参,遵循自然变化之规律,此为养生的重要前提和法则。但近年来,由于对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台湾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迫切追求,使养生,特别是自然养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以《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形神共养”的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道家“返朴归真”的养生观点,指出养生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通过以自然物养其身体的精、气、神,从而尽享天年。并以此观点对台湾自然养生的类型和功效加以探讨、论述。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养生与自然养生的相关论述论述养生的概念和源流,诠释对自然养生的概念及内容,以及二者的发展和观点,阐述养生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总结出自然养生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对自然规律及自然资源的运用,是对传统养生的深入认识和发展。2.研究背景分析与台湾养生概论综述自然养生在台湾的现状和需求,指出以自然资源为题材的自然养生研究和论述相对局限和缺乏。以台湾养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丰富的自然养生资源,探析、归整自然养生法,使其趋于系统和完善,为本文之研究目的。3.台湾自然养生及方法探析通过深入分析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条件、兴起背景和发展现况及发展优劣势等,探析梳理台湾各历史阶段资料,将台湾自然养生方法归纳为:饮食养生、能量养生、休闲养生三种类型,并详加论述其方法和功效。如饮食养生主要介绍台湾特色饮食保健、食养、茶饮养生;能量养生详细论述矿石养生、香气养生;休闲养生重点阐发森林浴、温泉浴、音乐养生等。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以自然养生之法来调整偏颇的机体,可调摄情志,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正气,使机体恢复自然防御抗邪的功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祛病抗老延年的实践意义。4.自然养生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台湾诸多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原理和作用效果,更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性应用方面,说明自然养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孙建[8](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张小艳[9](2016)在《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世界旅游从原来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向休闲度假体验型发展,温泉度假村充分利用温泉资源,集养生、洗浴、住宿、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深受当代人的亲睐。正如每个公园都具有核心景观区域一样,温泉度假村核心区域是温泉汤池区。汤池区的景观在整个温泉项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能够集中的展现整个温泉度假村的温泉特色、景观风貌、地域文化。重庆是“世界温泉之都”,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各类温泉度假村、温泉旅游地不胜枚举。然而,快速膨胀的温泉旅游,导致温泉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景观特色,影响温泉度假村的长远发展,不仅浪费温泉资源,而且影响重庆温泉的魅力。国内外关于温泉研究的较多,但是关于温泉汤池区的研究尚少,本文以重庆温泉度假村的汤池区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设计学和环境行为心理学为指导,在文献搜集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在梳理和研究国内外温泉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温泉汤池区景观的范围及相关的概念,总结了温泉汤池区景观的功能、设计特点及影响因素;(2)选取重庆12个温泉度假村的汤池区进行实地调研,从温泉汤池区景观的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文化内涵这三个方面分别给予深入研究,总结了重庆温泉汤池区景观现状特征及不足之处;(3)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提出了温泉汤池区景观设计的5个基本原则:休闲性原则、私密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保健性原则。从景观空间布局上提出结合温泉资源特色,合理选址;依据地势进行空间布局;休闲空间的序列组织;空间类型与功能协调。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提出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总结配置模式;丰富季相景观;结合养生,运用保健植物。针对温泉文化设计提出挖掘养生内涵;结合地域文化,体现温泉特色;丰富温泉文化内容;养成温泡习惯,促进文化传播。本文从空间、植物、文化这三个方面探讨重庆温泉汤池区的景观设计,意在为重庆及其他地区的温泉旅游业的汤池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温泉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温泉旅游业的发展。
霍丽丽[10](2014)在《中西医药神话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话是人类早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果,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部分。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医学这一特殊的医学模式,源于中国特殊的文化母体,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形式。中医药学自始至终都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于“中医学的本质是什么”,“中西医学差异的根源是什么”这类问题仍处于探索中,缺乏有共识性的见解,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创新就难以获得明确清晰的理论指导。正如人类学家指出的,懂得了起源,就懂得了本质。要想回答上述问题,就要溯本追源。医药神话自然成为探索中医药学的文化本质及其根源的基础背景。有关上古的神话传说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医药神话构成了中医药文化原始形态。本论文运用比较神话学、医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等相关理论,以文化寻根意识为驱动,通过对中西神话中有关医药主题的神话进行梳理,了解中西传统文化在中西医学中的渗透和表达;比较其同一与差异,分析中西医药神话差异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旨在通过对医药神话的研究,透过医药神话中蕴含的原始观念和折射的民族精神,了解不同民族医药的文化起源,挖掘医学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中医学的文化本质。各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形成不可避免地会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中西医学的不同特色在作为中西民族最初思想系统的神话之中必然有所体现。神话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和民族心理内涵,不同视角的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通过中西医药神话的比较研究,对神话中所折射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层挖掘,可以为解读中西医学的差异提供文化上的线索。通过比较研究,亦有助于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二、养颜祛病的传统珍贵中药——珍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颜祛病的传统珍贵中药——珍珠(论文提纲范文)
(1)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方法 |
1.2.1 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克隆 |
1.2.2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扩增结果 |
2.2 pPICZαA-nacre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3 讨论 |
(2)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3)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周守忠与《养生类纂》编纂 |
一、编者周守忠 |
二、《养生类纂》的成书时代背景 |
三、《养生类纂》的编排体例 |
四、《养生类纂》的版本 |
第二章 《养生类纂》征引文献的研究 |
一、征引文献概况 |
二、所引文献的分类 |
第三章 《养生类纂》的主要内容与养生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养生方法 |
(一)精神养生 |
1.静心养神 |
2.七情调和 |
3.修德养性 |
(二)起居养生 |
1.睡眠调摄 |
2.沐浴调摄 |
3.二便调养 |
4.衣着调摄 |
(三)饮食养生 |
1.饮食宜节 |
2.食疗有方 |
(四)服饵养生 |
1.服饵方的特点 |
2.服饵方举要 |
(五)因人养生 |
1.老人养生 |
2.小儿养生 |
3.妇女养生 |
(六)环境养生 |
1.自然环境 |
2.居处环境 |
(七)房事养生 |
1.抑情节欲 |
2.行房有忌 |
第四章 《养生类纂》养生思想与特点 |
一、推崇道家养生思想 |
二、重视饮食,以食养生 |
三、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
第五章 《养生类纂》的价值 |
一、文献学价值 |
二、养生学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4)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敦煌写卷名称与编号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概况 |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国内研究 |
1.2 国外研究 |
2 敦煌遗书中的主要针灸医学文献 |
2.1 《灸经图》 |
2.2 《新集备急灸经》 |
2.3 《明堂五脏论》 |
2.4 《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 |
2.5 《吐蕃藏文针灸图》 |
2.6 《灸经明堂》 |
2.7 《脉经》 |
2.8 敦煌本《针灸甲乙经》 |
3 敦煌遗书中的其他针灸文献 |
第二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分类研究 |
1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来源 |
1.2.2 文献检索方法 |
1.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意义 |
2 敦煌针灸文献的理论研究 |
2.1 经络理论研究 |
2.1.1 内容 |
2.1.2 价值分析 |
2.2 取穴法分类研究 |
2.2.1 内容 |
2.2.2 价值分析 |
2.3 腧穴分类研究 |
2.3.1 内容 |
2.3.2 价值分析 |
3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研究 |
3.1 灸法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分类与应用 |
3.1.3 临证特点 |
3.1.4 主治病症总结 |
3.1.5 选穴汇总 |
3.1.6 灸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2 针刺法 |
3.2.1 历史沿革 |
3.2.2 分类与应用 |
3.2.3 临证特点 |
3.2.4 主治病症总结 |
3.2.5 选穴汇总 |
3.2.6 针刺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3 拔罐疗法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应用 |
3.3.3 临证特点 |
3.3.4 拔罐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4 刺血疗法 |
3.4.1 历史沿革 |
3.4.2 分类与应用 |
3.4.3 临证特点 |
3.4.4 主治病症总结 |
3.4.5 刺血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5 贴敷疗法 |
3.5.1 历史沿革 |
3.5.2 分类与应用 |
3.5.3 临证特点 |
3.5.4 主治病症总结 |
3.5.5 贴敷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6 导引法 |
3.6.1 历史沿革 |
3.6.2 分类与应用 |
3.6.3 导引法的应用分析 |
3.7 其他外治法 |
3.7.1 分类与应用 |
3.7.2 临证特点 |
3.7.3 主治病症总结 |
3.7.4 其他外治法的应用分析 |
4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评价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文献来源 |
4.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4.1.3 文献质量评价 |
4.2 文献评价结果 |
4.2.1 纳入文献Jadad评分 |
4.2.2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应用评价 |
4.3 现代研究与展望 |
5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的总结 |
5.1 针灸疗法涉及主要文献及特点 |
5.2 针灸疗法的总结与分析 |
5.2.1 时代特点 |
5.2.2 临床适用范围 |
第三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及价值 |
1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 |
1.1 地域性 |
1.2 开放性 |
1.3 多样性 |
2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
2.1 丰富了隋唐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 |
2.2 保存了最早的藏医古文献 |
2.3 记载了以灸法为主的多种针灸疗法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附件 |
文献综述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医五脏理论在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医美容发展简史 |
1.1 中医美容的定义 |
1.2 中医美容学理论和技术起源 |
1.3 中医美容技术和理论的发展 |
1.3.1 远古至先秦时期 |
1.3.2 秦汉时期 |
1.3.3 隋唐时期 |
1.3.4 宋金元时期 |
1.3.5 明清时期 |
2 现代美容学的发展 |
2.1 现代西医美容学的发展 |
2.2 现代中医美容学的发展 |
3 中医五脏与中医美容 |
3.1 五脏生理功能与中医美容的关系 |
3.1.1 心与中医美容 |
3.1.2 肺与中医美容 |
3.1.3 脾与中医美容 |
3.1.4 肝与中医美容 |
3.1.5 肾与中医美容 |
3.2 五脏的病理改变对容貌所产生的影响 |
3.2.1 单一脏腑病变对容貌所产生的影响 |
3.2.2 脏腑间相兼病变对容貌所产生的影响 |
4 从五脏论治损容性疾病与损型性疾病 |
4.1 损容性疾病的五脏辨证及其治疗 |
4.1.1 黄褐斑 |
4.1.2 痤疮 |
4.1.3 酒渣鼻 |
4.1.4 白癜风 |
4.2 损型性疾病五脏辨证及其治疗 |
4.2.1 肥胖症 |
4.2.2 消瘦症 |
5.中医美容常用手段 |
5.1 内服法 |
5.1.1 内服法常用中药 |
5.1.2 内服法常用方剂 |
5.1.3 内服法常用食物 |
5.2 外用中药美容 |
5.2.1 外用常用中药 |
5.2.2 外用中药面膜 |
5.3 针灸美容法 |
5.4 按摩美容法 |
6.讨论 |
7.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古代本草着作中延年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延年”的概念 |
1.1.2 历代对“延年”概念的延伸 |
1.1.3 意义相近但未选入的关键词 |
1.1.4 小结 |
1.2 本文延年药物选择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资料搜集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延年药物收集整理 |
2.1 延年药物名称及功效分类 |
2.2 延年药物频数分析 |
2.2.1 药性频数分析 |
2.2.2 功效频数分析 |
2.2.3 关键词频数分析 |
2.3 《中药大辞典》上未记载的延年药物 |
2.3.1 古代分别记载但现代药理成分相同或近似的药物 |
2.3.2 《中药大辞典》未记载的延年药物 |
2.4 小结 |
3 历代本草着作记载的延年药物 |
3.1 延年药物收录变化情况 |
3.1.1 总体药物记载情况 |
3.1.2 延年功效不变 |
3.1.3 药物延年功效有增减 |
3.2 功效被提出质疑的药物 |
3.3 延年之机理记载情况 |
4 延年药发展之理论基础 |
4.1 早期“神仙”思想的影响 |
4.2 医学背景 |
4.2.1 脏腑经络 |
4.2.2 气血阴阳 |
4.2.3 精、气、神 |
4.3 文化背景 |
4.3.1 儒家思想影响 |
4.3.2 道家文化影响 |
4.3.3 杂家思想影响 |
4.3.4 其它学派思想影响 |
5 延年药物功效研究 |
5.1 古代代表性学说 |
5.2 现代代表性学说 |
5.2.1 抗氧化作用 |
5.2.2 调节神经系统 |
5.2.3 调节内分泌系统 |
5.2.4 调节免疫功能 |
5.2.5 抗DNA损伤 |
5.2.6 微量元素作用 |
5.3 有关金石及服食类延年药物分析 |
6 延年药物的影响与贡献 |
6.1 延年药物对临床治疗的贡献 |
6.1.1 清热类延年药物 |
6.1.2 祛风湿类延年药物 |
6.1.3 利水类延年药物 |
6.1.4 安神类延年药物 |
6.1.5 补虚类延年药物 |
6.2 延年药物对食养及食疗的贡献物 |
6.2.1 单味延年药物及复方食养食疗方应用 |
6.2.2 延年药物与食疗药物 |
6.3 与延年药物相关的民俗 |
6.3.1 辟秽除邪 |
6.3.2 日常及节日饮食 |
6.3.3 文化内蕴 |
6.3.4 志怪传奇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所选本草古籍一览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7)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关于养生与自然养生 |
一、养生的概念和源流 |
(一)养生概念 |
(二)养生源流 |
(三)养生内容 |
二、自然养生 |
(一)自然养生概念 |
(二)自然养生内容 |
(三)自然养生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 |
三、环境与养生的关系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社会人文环境—人和 |
第二部分 台湾自然养生探析 |
一、台湾的自然条件 |
(一)地理和气候条件 |
(二)自然及物产资源 |
(三)人文资源 |
(四)特色饮食 |
二、台湾自然养生的背景、源流和发展渊源依据 |
(一)发展背景分析 |
(二)台湾自然养生源流 |
(三)发展渊源依据 |
三、台湾自然养生发展优劣势 |
(一)发展优势 |
(二)挑战劣势 |
四、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现况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台湾自然养生类型 |
一、饮食养生 |
(一)自然健康的素食 |
(二)地中海饮食结构的台湾模式 |
(三)食养保健 |
(四)养生茶饮 |
(五)小结 |
二、能量养生 |
(一)矿石养生 |
(二)香气保健 |
(三)小结 |
三、休闲养生 |
(一)森林浴 |
(二)温泉浴 |
(三)音乐养生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自然养生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饮食养生 |
(二)能量养生 |
(三)休闲养生 |
二、实践意义 |
(一)提升正气固本延年 |
(二)调养偏颇机体 |
(三)多视角和多元化发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五)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 |
(六)如何保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8)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9)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对温泉休闲产业的关注 |
1.1.2 人们对温泉休闲度假的多样需求 |
1.1.3 温泉汤池景观在度假区占有重要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温泉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温泉研究进展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温泉相关概念解析 |
2.1.2 温泉景观相关的概念 |
2.2 温泉汤池区景观的相关概述 |
2.2.1 温泉汤池区景观的功能 |
2.2.2 温泉汤池区景观设计的特点 |
2.2.3 温泉汤池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传统温泉文化理论 |
2.3.2 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 |
2.3.3 空间布局理论 |
2.3.4 植物设计理论 |
第3章 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3.1.1 日本箱根温泉 |
3.1.2 华清池 |
3.2 重庆温泉汤池区实地调研 |
3.2.1 重庆温泉资源概况 |
3.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3 调查案例分析 |
3.3.1 重庆融汇温泉城汤池区 |
3.3.2 重庆统景温泉度假村汤池区 |
3.3.3 重庆东方民俗温泉旅游度假村汤池区 |
3.3.4 重庆北温泉汤池区 |
3.3.5 重庆南温泉公园汤池区 |
3.3.6 重庆天赐温泉度假村汤池区 |
3.3.7 重庆海宇温泉酒店——云水温泉区 |
3.3.8 重庆天赐华汤森林温泉度假村汤池区 |
3.3.9 重庆中华龙温泉度假村汤池区 |
3.3.10 小结 |
3.4 重庆温泉汤池区景观现状及特征分析 |
3.4.1 温泉汤池区景观的空间布局分析 |
3.4.2 温泉汤池区景观的植物配置分析 |
3.4.3 温泉汤池区景观的文化特征分析 |
第4章 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设计策略 |
4.1 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1 休闲性原则 |
4.1.2 私密性原则 |
4.1.3 适宜性原则 |
4.1.4 文化性原则 |
4.1.5 保健性原则 |
4.2 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空间布局设计策略 |
4.2.1 结合温泉资源特色,合理选址 |
4.2.2 利用地势特点,布局空间 |
4.2.3 巧设空间序列,突出休闲 |
4.2.4 空间尺度与类型相协调 |
4.2.5 小结 |
4.3 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
4.3.1 植物种类的选择 |
4.3.2 植物景观的配置 |
4.3.3 丰富景观的内涵 |
4.3.4 结合养生,运用保健植物 |
4.3.5 小结 |
4.4 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温泉文化设计策略 |
4.4.1 挖掘温泉文化历史 |
4.4.2 结合地域文化,体现温泉特色 |
4.4.3 丰富温泉文化内容 |
4.4.4 培养温泡习惯,促进文化传播 |
4.4.5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中西医药神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医药神话相关问题的界定 |
1.1.1 医药神话的研究范围 |
1.1.2 西方神话的选取范围 |
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我国神话学研究的回顾 |
1.2.2 我国医药神话的研究现状 |
1.3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西方神话学研究回顾 |
1.3.2 国外医药神话研究概况 |
2. 中国医药神话史实 |
2.1 始祖神话 |
2.2 生育神话 |
2.2.1 出生神话 |
2.2.2 生育之神 |
2.3 医病神话 |
2.3.1 医药之神 |
2.3.2 司病之神 |
2.3.3 治病奇法与奇术 |
2.4 药物神话 |
2.4.1 不死药 |
2.4.2 治病奇药 |
2.4.3 性药与媚药 |
2.5 长寿神话 |
2.5.1 长寿之神 |
2.5.2 长寿之药 |
2.6 驻颜神话 |
3. 西方医药神话史实 |
3.1 始祖神话 |
3.2 生育神话 |
3.2.1 分娩之神 |
3.2.2 生育之神 |
3.2.3 种子之神 |
3.3 医病神话 |
3.3.1 医药之神 |
3.3.2 司病之神 |
3.3.3 健康之神 |
3.3.4 治病奇技与奇术 |
3.4 药物神话 |
3.4.1 不死药 |
3.4.2 治病奇药 |
3.4.3 性药 |
3.5 驻颜神话 |
3.5.1 青春女神 |
3.5.2 驻颜之术 |
4. 中西医药神话比较及探源 |
4.1 中西医药神话的同一 |
4.1.1 共同的人类起源神话 |
4.1.2 共同的生育神话 |
4.1.3 共同的医药之神 |
4.1.4 共同的司病之神 |
4.1.5 都有治病奇法与奇术 |
4.1.6 共同的药物神话 |
4.1.7 都有驻颜神话 |
4.2 中西医药神话的差异 |
4.2.1 禁欲主义下的谈性色变与纵欲主义下的纵情恣意 |
4.2.2 中国独有的育嗣至上信仰 |
4.2.3 中国独有的帝王、圣贤感生神话 |
4.2.4 对医药之神与司病之神的善恶评价不同 |
4.2.5 中国重视长寿与西方重视健康 |
4.3 中西医药神话探源 |
4.3.1 中西医药神话相似性的根源 |
4.3.2 中西医药神话差异性的根源 |
4.4 医药神话的现实成果及潜在意义 |
4.4.1 生育神话的现实成果及潜在意义 |
4.4.2 长寿神话的现实成果及潜在意义 |
4.4.3 驻颜神话的现实成果及潜在意义 |
结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创新点说明 |
四、养颜祛病的传统珍贵中药——珍珠(论文参考文献)
- [1]合浦珠母贝nacre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刘鹏,兰太进,杨宇华,杨大航,焦扬,李论,黎睿,林江.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周守忠《养生类纂》及其养生思想研究[D]. 康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 魏玉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中医五脏理论在美容中的应用研究[D]. 石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古代本草着作中延年药物的研究[D]. 孙巧思.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7]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D]. 孙诗翔.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9]重庆温泉度假村汤池区景观设计研究[D]. 张小艳. 西南大学, 2016(02)
- [10]中西医药神话比较研究[D]. 霍丽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