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果菜优势区域布局已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陶源[1](2021)在《农户减施化肥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果园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例》文中指出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在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长期过量且低效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空气质量酸化等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质量衰退问题十分普遍,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阻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切实加强环境污染防治,适当减少化肥等物质要素的投入势在必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和经营决策的实施者,其生产行为对面源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农户减施化肥行为机理是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因素分解、随机前沿、结构方程、双变量Probit、二元Logit、二阶段IV Probit、内生转换和博弈等模型,在分析化肥施用现状及减量潜力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研究农户减施化肥行为及其效应,并阐明农户减施化肥行为的激励机理。同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农户减施化肥的政策建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990-2018年间,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在2016年首次出现减少的态势,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时间特征来看,我国的化肥施用强度变化趋势与施用总量类同;从空间分布来看,整体上我国化肥施用强度相对较大,基本处于中度化肥施用水平之上。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着,主要表现为华南、黄淮海地区和个别省份(江苏省、陕西省)存在更大的施用强度;从不同农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来看,除大豆外,其他农作物都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同时,依据我国12种农作物平均施用强度的中位数468.93千克/公顷界定高耗肥农作物和低耗肥农作物。此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发现,种植结构偏向水果、蔬菜和化肥利用效率低共同促进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因此,减施化肥的重点应该放在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上。进一步研究苹果等高耗肥农作物的化肥投入技术效率与化肥减量潜力对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可知,苹果生产技术效率为0.8645,但化肥投入技术效率仅为0.3873。这意味着在保持产量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条件下,还能够节约61.27%左右的化肥施用量。换言之,当前苹果生产中超过一半的化肥投入是无效率的,减少化肥的投入量并不会对苹果产量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不同主产省间差异显着,但整体水平有所提升。苹果生产化肥最优施用量为21.35千克/亩,过量施用程度为63.16%,远高于粮食作物,存在较大的化肥减量潜力。不论从化肥投入技术效率还是化肥过量施用程度方面,都表明苹果生产中存在远高于粮食作物的化肥减量潜力,在农作物种植中需要着重加强对其化肥施用管理。因此,苹果生产的化肥减量增效势在必行。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的基本路径,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直接影响其采纳意愿,行为态度对采纳意愿的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394;主观规范对采纳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47;知觉行为控制不仅对采纳意愿有正向影响,还直接作用于农户的采纳行为,对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80和0.119,并且对采纳行为的标准化总效应,大于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效应之和。对于水肥一体化技术而言,农户的采纳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是促进农户采纳行为顺利实现的关键点。此外,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仅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影响较小,并且未能达到预期的显着性水平。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肥增收的目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样本农户能够节约化肥施用量11.79%-20.98%,提高农产品收入8.15%-9.07%,并且不同规模农户的水肥一体机技术节肥增收效应存在显着差异。对于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规模户而言,其化肥减量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小规模农户。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采纳只对规模户的农产品增收有明显作用。实际调研中,47.83%的农户施用有机肥具有替代化肥的作用,但在52.17%农户的施肥行为中,出现了施用有机肥后仍不减施化肥的现象,与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常规关系发生“悖离”。从风险感知和社会信任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影响中可以看出,风险感知对农户有机肥替代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其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社会信任在农户风险感知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负向影响。此外,风险感知和社会信任在不同农户群组中的作用差异较大。相较于种植规模,风险感知在家庭总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农户间作用差异更为显着。其中低收入与低学历农户的有机肥替代行为更容易受到风险感知和社会信任的影响;对高收入、大规模和高学历的农户而言,制度信任不仅能够降低风险感知程度而且有利于有机肥替代行为的发生。农户有机肥替代行为与化肥施用量和农产品收入相关。总体来看,农户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基本实现了节肥增收的目的。施用有机肥替代后,样本农户能够节约化肥施用量7.91%-10.55%,但仅提高农产品收入2.11%-2.27%,从中可看出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效应优于提高农产品收入的效应,对农户收益的改善幅度并不大。农户减施化肥行动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农户和政府,通过对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主要说明政府应该根据农户合理需求给予补偿,降低农户减施化肥的额外成本,从而提高在政府主导下农户积极主动减施化肥的有效性。在基于政府补偿的激励机理分析中,为避免逆向选择行为发生,政府应该按照不同的农户类型设计不同的补偿标准。对于低效率农户而言,政府提供的补偿标准应该小于农户的边际努力产值,以此降低高效率农户效仿低效率农户的概率;对于高效率农户而言,政府设计的补偿标准应满足向农户支付一定的超额补偿来促使农户付出较高的努力程度。这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能够实现的最优结果,能够保障政府在节约监督成本的同时激励农户在减施化肥行动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为避免道德风险行为发生,补偿标准的设计应使农户在不努力时获得负效用,且当农户从不努力向努力转变时能够获得正的效用增加值,从而激励农户在减施化肥行动中付出最优努力水平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政府和农户形成双赢的局面。依据农户节肥型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和基于政府补偿的激励机理分析,提出农户减施化肥的政策建议。从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政策建议来看,应当构建水肥一体化技术社会化服务机制;规范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控制;创建有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土地规模条件;合理有效运用“助推”机制。从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建议来看,应该实施降低风险感知程度的多元化推进机制;营造有利于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社会认同机制;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有效供给;实施满足异质性农户需求的差异化激励政策;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从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补偿的政策建议来看,应该构建利益诉求响应补偿表达机制;设立多渠道的化肥减量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构建异质性动态补偿标准。
许鸥[2](2020)在《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秦皇岛市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在梳理和总结农村三产融合相关研究结果,理清产业融合有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秦皇岛市农业现状和三产融合水平,秦皇岛市地貌类型多样,农业门类齐全,产业融合以粮油、林果、中药材、畜牧水产等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为主,产业化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但同时,秦皇岛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聚集度低、产业融合环境压力大、融合主体创新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民增收效应弱等问题;同时,一些优势农业资源的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融合潜力有待挖掘。在吸收借鉴其他地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依托科技创新,解决产业融合的环保瓶颈,理顺产业利益链条,构建合理的农户利益保障机制,依托特色资源,加强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促进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兴旺。
徐文飞[3](2020)在《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研究 ——以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致力于实现乡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三生”空间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乡村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皖南丘陵地区在国土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特殊性而受到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对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研究较少。如何从形态布局、功能耦合两个维度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升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人居环境领域的重要议题。论文基于类型学理论,运用Fragstats、Arc GIS、熵值法等方法对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功能耦合及两者相关性进行研究。以青草镇八村为例,首先从规模、形状、地形、分布、可达性、邻接六个方面对“三生”空间形态布局进行研究;其次,从功能绩效、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三个方面对“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进行研究;最后,探索对“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有显着性影响的形态指标,进而提出“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导向下的形态布局优化设计策略。研究发现:对功能耦合协调度有显着性影响的生态空间形态布局指标有坡度、高程、道路整合度、道路密度、结合度、斑块面积、平均分维数和蔓延度,并可以通过严格的生态保护、减少道路建设、加大紧凑布局、退耕还林、功能互换等方式对其形态布局进行优化。对功能耦合协调度有显着性影响的生活空间形态布局指标有坡度、高程、道路整合度、结合度、聚集度、平均分维数,并可以通过开发低平区域、铺设长直路、住宅集中等方式对其形态布局进行优化。对功能耦合协调度有显着性影响的生产空间形态布局指标有斑块面积、平均分维数、聚集度、结合度、蔓延度、高程和道路密度,并可以通过退耕还林、集中化布置、利用低地势、增加道路建设等方式对其形态布局进行优化。
万斐[4](2019)在《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结构性调整,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建设。休闲农业作为其主要拓展功能,在提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提供产品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合效益突出,在今后的园区建设中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是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划引导,严重影响园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但当前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特性、现状问题、区域布局等方面,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市场定位、产品开发、空间规划研究较少,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为对象,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例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和技术,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趋势下,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农业旅游规划问题。主要从园区基本条件、建设现状、旅游资源等方面深入分析,明确园区的旅游发展优势与开发重点,瞄准目标客源市场,确立园区旅游发展定位,提出依托产业现状及资源特色,以耀旬路为轴线,串联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生态休闲等特色旅游资源,构建“一带三板块”的旅游空间规划策略及“强化主题、组团发展”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指导园区旅游产品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功能拓展,提升园区影响力,促进照金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为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颜士鹏[5](2019)在《寿光市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蔬菜产业是寿光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重要支撑。寿光蔬菜产业是一个包括了蔬菜生产、蔬菜加工、经营流通、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各领域的一个综合性概念。但是从目前蔬菜产业整个链条看,各种服务功能配套齐全、服务设施先进完善,其服务能力、水平和规模都远远超出了寿光蔬菜生产本身的需求,服务范围不仅面对寿光也面向全国。寿光蔬菜产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上,同时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生产、加工和流通等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不断向农业融合。目前的问题在于寿光菜户想扩大再生产受到土地等因素的种种制约,放弃蔬菜生产农民又舍不得手中积累多年的技术。很多种植户处于一种欲干不能、欲舍不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据寿光市农业局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每年新建和改造的大棚只占总数量的3.6%左右。目前寿光蔬菜生产发展实际处于一种“僵局”状态,急需转型发展。本文针对寿光市蔬菜产业转型发展问题,在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详细阐述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影响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后,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论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寿光蔬菜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目前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低、规划化程度低、销售管理分散不规范等问题,论证了转型发展的目的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并从产业结构、产业地位、产业效益三方面对目前寿光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产业经营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效益增收、产业行业监管、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方面分析了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寿光蔬菜产业转型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对桑家营子、东斟灌、屯田西三个村的蔬菜生产转型发展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全市工作的借鉴意义;第六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通过以上整体分析研究,结合寿光实际,明确了向园区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转型的思路,着重提出了转变发展理念、培育和发挥示范社的引领作用、强化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的五项具体措施和对策。希望通过本文能为抓好寿光市蔬菜产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蔬菜产业全面向规模化、标准化和提质增效方向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张鹏[6](2019)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设施农业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其显着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效。本文在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现状及现有资源条件等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设施农业园区运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SWOT分析,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1.调查结果: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产销衔接不好的问题。2.针对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产业现状,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及内蒙古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以下对策。(1)发展布局:利用现有发达的物流服务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并建立复合型产业园区,鼓励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进行多元化资金投入,完善覆盖生产、农资、销售等各环节的保险体系;(2)软件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3)市场拓展:努力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等。3.通过调研找出制约当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配套集成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供依据,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苏旷[7](2019)在《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十九大会议上,党和政府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要达到的目标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建设高效、流通便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从而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的实施。广西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产业,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十国的国际通道。且南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在区内最大,所以南宁在广西区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本文运用了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理论等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对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日本和北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包括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以及现状,优势从区位分析、农产品类型众多、特色显着来分析,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是基础设施多,面积广;以政府主导和私企运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管理人员多,收费透明;商户多运用自产自销或代销模式。南宁市以南宁市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论述。(2)指出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问题,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收费较为不合理、资金不足、管理过程对商户的培训较少;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资金不足、农产品种类不足、收费偏高、盈利模式落后。同时还指出制约因素:财政因素、信息化因素、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恶性竞争因素。(3)针对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日本以及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以及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以及法规,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有序竞争,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市场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转变商户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孙倩[8](2019)在《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而发展城郊农业不仅可以丰富市民餐桌,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经济功能,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外向功能和生态功能[2],其本质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郊农业的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实现专业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确保农民实现持续增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忻州市最具特色发展的潜力区,忻府区农业立地条件最优,生态环境良好,农业发展最具优势。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共分五个部分对忻府区城郊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城郊农业等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上,从忻府区的区域概况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归纳总结出其目前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通过整合忻府区资源条件建设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为目的,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为支撑,集生产、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城郊农业体系,最后提出促进城郊发展的对策建议。
吴奇峰[9](2015)在《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包括设施园艺在内的农业产业,是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国内发达省区或先进国家相比,新疆兵团的设施园艺相对比较落后,但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地理位置、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所处的特殊地位,为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大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新形势下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技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设施园艺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兵团设施园艺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系统总结分析了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当前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业的阻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产前缺统筹规划;产中缺技术标准;产后缺营销体系等方面,进而导致目前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布局盲目、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客观评价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2)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设施园艺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结合新疆兵团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势,提出了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的未来应该遵循规划科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产品特色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今后发展设施园艺的对策,包括开展调研考察,做好布局规划;开展课题攻关,做好科技支撑;开展标准制定,做好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培训,做好技术服务;打造特色及品牌,做好市场销售服务等。3)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对新疆兵团温、光等气候条件,生产、交通、市场等社会条件以及区位地理条件的综合分析,首次提出了针对兵团的设施园艺总体发展区域布局、种植模式区域布局及目标市场区域布局。从不同区域气候特点考虑,初步将兵团设施园艺划分成四个发展区域:优先发展区域、适宜发展区域、次适宜发展区域、限制发展区域。从栽培和生产的角度考虑,初步将兵团设施园艺划分为七个生产模式区域:塔里木盆地西南产区、塔里木盆地北产区、吐哈盆地产区、伊犁河谷产区、天山北坡产区、塔额盆地产区、北疆高寒产区。从目标市场需求考虑,初步将兵团设施园艺划分为城郊生产型区域、边境出口型区域及都市休闲型区域。4)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规划与保障:提出了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的四大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二是科技创新、技术支撑,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提质增效,体制保障。解析了四大重点任务:新技术和新装备研发、实用技术和装备的示范和推广、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产品品牌和经营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植、适度资金支持、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
随学超[10](2014)在《我国蔬菜流通结构及纵向价格传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人口结构的改变引致商品蔬菜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人均消费量有所增加,且消费更注重周年均衡和品种多样化,蔬菜已经转变为日常需求产品。在需求的带动下,蔬菜产业发展迅猛,与畜牧业、三大粮食作物产业已渐成三足鼎立之势,蔬菜产业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价格剧烈频繁波动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农产品价格涉及到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及制度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其中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种价格稳定机制。1978年我国开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业体制改革,蔬菜产区由城郊向毗邻城市的农区和季节性优势产区转移集中。蔬菜流通打破了各地自给自足、基本封闭的蔬菜供应方式。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将产品在在广域范围内配置,是解决我国不断增长的蔬菜总量需求以及各地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和市场品种多样化的有效方式,但区域间、纵向市场间价格联动机制形成。这也就是说,囿于本地生产供给和本地市场消费变化分析某一地区的价格波动规律已不适宜作为价格调控政策制定的依据。在现实背景下,需要对区域间、纵向市场环节间的价格传递机制展开探讨和研究,以此研究规律建立覆盖广域范围和流通纵向市场体系的蔬菜价格稳定机制和调控政策会更具有科学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被证明在长期是有效的,即市场是完全的,经济被视为不断的均衡状态。然而,短期而言市场并不是完全的,均衡价格在现实交易中的存在性受到挑战。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短期空间市场或流通纵向市场中某一市场环节价格波动冲击向上下游市场的传递机制,这种传递在是不完全的,且现实中多表现为非对称传递。价格非对称传递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基于价格传递方向的差异,价格传递呈现不同幅度和速度;二是,价格上涨和下跌呈现出不同的传递幅度和速度。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蔬菜流通体系,批发市场是联结产地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销地集贸市场众多小规模摊贩、超市和分散的社区菜店的重要桥梁。因此,在蔬菜流通过程中,关键纵向环节依次为产地收集→销地批发市场集散→集贸市场和超市零售,本研究将以上述环节为重点,理论和实证分析蔬菜流通结构对纵向市场间价格传递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内容一:蔬菜流通结构分析以年产量计算的各省区蔬菜生产规模指数显示,我国蔬菜生产集中度不高;但同时,蔬菜生产向一些季节性的优势产区转移集中,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季节性生产较为集中、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蔬菜优势产地。在对蔬菜消费集中程度的分析中,发现以城市为主体的销区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但一些特大型、大型城市,对蔬菜常年保持一个较高的需求量水平,成为商品蔬菜消费的集中地。根据蔬菜生产、消费集中现状,主要形成了两种类型的蔬菜流通结构:其一,各产区分散生产,集中供应特大型、大型城市销地;其二,以生产较为集中、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蔬菜优势产地为中心,进行集中生产,分散供应数量较多的城市销地的流通结构。就主要流通渠道而言,其纵向协作关系较松散。研究内容二:蔬菜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首先,1994至2013年间,蔬菜的趋势价格基本上一直是呈平缓的线性增长,季节性波动幅度在持续减小,但是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波动幅度并没有弱化,反而有增大的迹象;其次,不同种蔬菜的周期性波动强度存在差异;第三,由于在不同区域的上市淡旺季存在差异,各地区价格相对高位和相对低位的时期存在差异。研究内容三: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利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脉冲响应(IRF)和方差分解法(VD),以及基于变量分离的非对称价格传递误差修正模型(APT-VEC)实证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产销地流通结构:"分散生产,集中供应"以及"集中生产,分散供应",其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每年的1月至6月以及10月至12月,一些耐寒易种植蔬菜如包菜、芹菜、大白菜,供应产地相对较分散,集中供应一些特大型、大型城市销地,其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为:首先,其产销地价格传递表现为销地主导型;其次,其产地价格对主销地价格的下降的反应要大于对其上涨的反应,致使蔬菜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交易过程中农户利益受到损害。在每年的12月份至翌年的4月份,一些喜温果菜类生产集中度较高,形成了全国性的蔬菜产区,分散供应数量较多的城市销地,其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为:首先,其产销地价格传递表现为产地主导型;其次,产地价格对销地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反应大多呈现出对称性的特征。研究内容四:批零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以北京市场上的大白菜、土豆、番茄为研究对象,基于VEC的IRF和VD,以及基于变量分离的APT-VEC实证分析了批零市场间的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主要结论有两点:首先,销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集贸市场、超市)间,价格传递呈现"销地批发市场主导型"。其次,不同的零售渠道,其对上游销地批发市场价格上涨和下降的反应机制存在差异:超市对销地批发市场价格上涨的反应要大于对销地价格下降的反应;而集贸市场对销地批发市场价格上涨和下降的反应是对称的。研究内容五:完善蔬菜流通结构的经验借鉴:美国、日本的启示在生产区域布局上,美日两国均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各产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季节性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美日两国蔬菜流通渠道其纵向关系较紧密,交易环节少。但这依赖于两国规模化、组织化的生产、流通主体。如美国蔬菜生产、流通主体规模大,采取订单方式组织生产,产地农场主批发市场是其重要环节,而销地批发市场作用较小;而日本,是以销地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为核心,小规模农户通过农协出货减少了产地市场环节,通过批发市场拍卖制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美日两国政府相对采取了一些有差异的做法。美国政府通过收集并免费发布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制定分级标准、推动产品分级,以减少蔬菜流通过程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日本政府更多的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通过出台法律的方式以影响流通体制的形成;为了协调蔬菜供需平衡,日本政府通过制定蔬菜生产计划,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农协按其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的政策涵义包括:一方面,选择全国性的蔬菜主产地或者蔬菜消费集中地实施短期价格波动调控政策,包括收储投放、支持主产地发展蔬菜深加工产业;另一方面,要建立产销衔接、平稳运行的蔬菜流通体制,具体措施如加快培育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流通主体,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的信息采集、发布体系,创新批发市场交易方式,建立产销区对接机制,推进产品分级,以及规范批发市场秩序。
二、我国果菜优势区域布局已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果菜优势区域布局已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减施化肥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果园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研究 |
1.2.2 关于化肥投入技术效率及最优施用量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户节肥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1.2.4 关于农户技术采纳效应研究 |
1.2.5 关于农户减施化肥的激励政策研究 |
1.2.6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肥施用强度 |
2.1.2 化肥投入技术效率 |
2.1.3 水肥一体化技术 |
2.1.4 有机肥替代化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变化趋势 |
3.1.1 化肥施用总量变化分析 |
3.1.2 化肥施用强度变化分析 |
3.2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的区域特征 |
3.3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的农作物结构特征 |
3.3.1 不同农作物化肥施用强度差异分析 |
3.3.2 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区域化肥施用强度差异的耦合关系 |
3.3.3 种植结构对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户化肥投入技术效率与减量潜力分析 |
4.1 农户化肥投入技术效率分析 |
4.1.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2 化肥投入技术效率测算 |
4.2 农户化肥减量潜力分析 |
4.2.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2.2 化肥减量潜力测算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行为及其效应分析 |
5.1 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决策机理分析 |
5.1.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技术属性分析 |
5.1.2 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路径分析 |
5.1.3 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需求分析 |
5.1.4 农户响应水肥一体化技术行动分析 |
5.2 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与行为分析 |
5.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5.2.2 数据来源、样本分析与模型构建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肥增收效应分析 |
5.3.1 理论分析 |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户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及其效应分析 |
6.1 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
6.1.1 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决策动机 |
6.1.2 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决策特征 |
6.1.3 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决策模式 |
6.1.4 农户特征与施用有机肥行为决策 |
6.2 风险感知、社会信任与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悖离分析 |
6.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6.2.2 样本分析与模型构建 |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农户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节肥增收效应分析 |
6.3.1 理论分析 |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农户减施化肥行为的激励机理分析 |
7.1 农户减施化肥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7.1.1 农户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取向 |
7.1.2 政府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取向 |
7.2 农户与政府的利益博弈分析 |
7.2.1 博弈模型构建 |
7.2.2 博弈均衡分析 |
7.3 信息不对称下农户减施化肥的激励机理分析 |
7.3.2 逆向选择下农户减施化肥的激励机理分析 |
7.3.3 道德风险下农户减施化肥的激励机理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 |
8.2.2 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
8.2.3 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补偿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东省苹果种植户减施化肥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融合 |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
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3.1 秦皇岛市农业概况 |
3.1.1 秦皇岛市农业产值 |
3.1.2 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 |
3.2 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化程度 |
3.2.1 秦皇岛市分县区农业产业化程度 |
3.2.2 秦皇岛市分产业产业化程度 |
3.3 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及模式 |
3.3.1 秦皇岛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 |
3.3.2 秦皇岛市典型主体产业融合模式 |
第四章 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产业聚集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 |
4.2 产业融合环境压力大,治理成本上升 |
4.2.1 环境压力大 |
4.2.2 治理成本上升 |
4.3 融合主体创新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
4.3.1 科技创新能力弱 |
4.3.2 市场拓展能力弱 |
4.4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民增收效应弱 |
4.4.1 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 |
4.4.2 带动农民增收效应弱 |
4.5 特色优势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融合潜力有待挖掘 |
4.5.1 丘陵果品业发展链条短 |
4.5.2 特色蔬菜发展链条短 |
第五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
5.1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及借鉴 |
5.1.1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5.1.2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成功经验 |
5.2 河南漯河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及借鉴 |
5.2.1 河南漯河食品产业发展历程 |
5.2.2 河南漯河食品产业成功经验 |
5.3 湖北黄石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经验及借鉴 |
5.3.1 湖北黄石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历程 |
5.3.2 湖北黄石休闲农业融合成功经验 |
5.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的启示 |
第六章 促进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
6.1.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
6.1.2 创新理念,促使“产量”向“品质”转变 |
6.2 依托科技创新,解决产业融合环保瓶颈 |
6.2.1 提高融合主体的创新能力 |
6.2.2 依托产业链再造解决环保瓶颈 |
6.3 理顺利益链条,构建合理的农户利益保障机制 |
6.3.1 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
6.3.2 加大农业减灾投入,降低种养殖风险 |
6.4 依托特色资源,加强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研究 ——以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空间发展 |
1.1.2 “三生”空间在乡村空间发展中的作用 |
1.1.3 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特殊性 |
1.1.4 青草镇乡村空间发展与振兴建设的切实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三生”空间的概念界定 |
1.3.1 生产空间 |
1.3.2 生活空间 |
1.3.3 生态空间 |
1.4 研究综述 |
1.4.1 丘陵地区乡村的相关研究 |
1.4.2 “三生”空间的关系研究 |
1.4.3 “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研究 |
1.4.4 “三生”空间的功能及其耦合研究 |
1.4.5 “三生”空间的尺度研究 |
1.4.6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收集 |
1.5.2 定性研究 |
1.5.3 定量分析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6.3 技术路线 |
2 “三生”空间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的研究体系构建 |
2.1 研究体系构建思路 |
2.2 “三生”空间的识别及分类 |
2.2.1 “三生”空间的识别原则 |
2.2.2 “三生”空间的分类 |
2.3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2.4 “三生”空间形态布局的研究指标体系 |
2.4.1 “三生”空间布局形态指标的分类汇总 |
2.4.2 青草镇“三生”空间布局形态特征指标的筛选 |
2.4.3 筛选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 |
2.5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的研究指标体系 |
2.5.1 “三生”空间功能绩效指标分类汇总 |
2.5.2 青草镇“三生”空间功能绩效指标的筛选 |
2.5.3 筛选指标的数据获取及处理 |
2.5.4 功能耦合研究 |
2.6 “三生”空间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相关性的研究体系构建 |
2.6.1 “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相关性模型的构建 |
2.6.2 “三生”空间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的相关性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青草镇“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研究 |
3.1 青草镇乡村概况 |
3.1.1 青草镇概况 |
3.1.2 青草镇乡村基本状况 |
3.2 各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1 中楼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2 新民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3 高山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4 桥庄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5 复兴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6 里仁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7 沙浦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8 江岭村“三生”空间布局 |
3.2.9 小结 |
3.3 各村庄“三生”空间形态 |
3.3.1 中楼村“三生”空间形态 |
3.3.2 新民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3 高山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4 桥庄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5 复兴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6 里仁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7 沙浦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8 江岭村“三生”空间形态特征 |
3.3.9 小结 |
3.4 青草镇八村“三生”空间形态布局整体特征 |
3.4.1 八村“三生”空间的规模特征 |
3.4.2 “三生”空间的形状特征 |
3.4.3 “三生”空间的地形特征 |
3.4.4 “三生”空间的分布特征 |
3.4.5 “三生”空间的可达性特征 |
3.4.6 八村“三生”空间的邻接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青草镇“三生”空间的功能耦合研究 |
4.1 功能绩效及耦合协调度的测度 |
4.1.1 “三生”空间功能绩效的测度方法 |
4.1.2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测度方法 |
4.2 “三生”空间功能绩效 |
4.2.1 生态空间功能绩效 |
4.2.2 生活空间功能绩效 |
4.2.3 生产空间功能绩效 |
4.2.4 小结 |
4.3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度 |
4.3.1 生态—生活空间耦合度 |
4.3.2 生态—生产空间耦合度 |
4.3.3 生活—生产空间耦合度 |
4.4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 |
4.4.1 生态—生活空间耦合协调度 |
4.4.2 生态—生产空间耦合协调度 |
4.4.3 生活—生产空间耦合协调度 |
4.5 本章小结 |
5 青草镇“三生”空间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的相关性研究 |
5.1 相关性分析模型构建方法 |
5.2 生态—生活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显着性影响指标因子分析 |
5.2.2 逐步回归方程分析 |
5.2.3 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生态—生产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显着性影响指标因子分析 |
5.3.2 逐步回归方程分析 |
5.3.3 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 生活—生产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显着性影响指标因子分析 |
5.4.2 逐步回归方程分析 |
5.4.3 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形态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耦合协调导向下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优化策略 |
6.1 生态空间形态布局优化策略 |
6.2 生活空间形态布局优化策略 |
6.3 生产空间形态布局优化策略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表 1 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调查问卷 |
(4)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外发展现状 |
1.4.3 国内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发展现状 |
1.4.5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休闲农业 |
2.1.2 美丽乡村 |
2.1.3 现代农业园区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城乡一体化 |
2.2.2 产业融合 |
2.2.3 旅游经济学 |
2.2.4 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案例分析 |
2.3.1 天津曹庄花卉植物园旅游区 |
2.3.2 北京蟹岛度假村 |
2.3.3 福建省围头战地文化渔村 |
2.3.4 陕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
2.3.5 经验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概况 |
3.1.1 交通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农业产业 |
3.1.5 建设情况 |
3.2 园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2.1 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2.2 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3.3 园区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3.3.1 发展优势 |
3.3.2 发展劣势 |
3.3.3 发展机遇 |
3.3.4 面临挑战 |
3.3.5 分析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市场分析 |
4.1 周边旅游资源概况 |
4.1.1 铜川市旅游资源概况 |
4.1.2 耀州区旅游资源概况 |
4.2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4.2.1 旅游资源分类 |
4.2.2 旅游资源评价 |
4.2.3 旅游资源特征 |
4.3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3.1 区域客源市场现状 |
4.3.2 旅游方式分析 |
4.3.3 旅游目的分析 |
4.3.4 消费构成分析 |
4.3.5 旅游偏好分析 |
4.3.6 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
4.4 旅游发展竞合分析 |
4.4.1 旅游发展竞争分析 |
4.4.2 旅游发展合作分析 |
4.4.3 旅游开发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5 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 |
5.1 旅游发展模式选择 |
5.2 旅游规划策略 |
5.2.1 因地制宜,确立园区旅游发展定位 |
5.2.2 轴线带动,构建网络式空间发展格局 |
5.2.3 组团发展,建设主题旅游产品体系 |
5.2.4 强化优势,打造精品农业,提供旅游发展载体 |
5.2.5 提升服务,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寿光市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蔬菜产业 |
2.1.2 产业转型 |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历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快速发展阶段 |
3.1.3 转型发展阶段 |
3.2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
3.2.2 产业地位和优势情况分析 |
3.2.3 产业效益状况分析 |
3.2.4 产业服务保障体系状况分析 |
3.3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产业经营体系建设方面 |
3.3.2 产业发展效益增收方面 |
3.3.3 产业行业监管方面 |
3.3.4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 |
4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分析 |
4.1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4.2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
4.2.1 产业发展结构优化 |
4.2.2 产业发展政策优良 |
4.2.3 产业发展组织有力 |
4.2.4 产业安全质量保障有力 |
4.2.5 产业文化悠久 |
4.2.6 人力资源充足 |
4.3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3.1 菜农思想观念落后 |
4.3.2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 |
4.3.3 科学技术支撑不足 |
5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案例一: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农业园区经营型蔬菜产业转型发展 |
5.2 案例二: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合作社领办型蔬菜产业转型发展 |
5.3 案例三:洛城街道屯田西村“飞地经济”型蔬菜产业转型发展 |
6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思路与对策分析 |
6.1 寿光蔬菜产业升级的目标 |
6.2 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1 蔬菜产业向园区农业转型 |
6.2.2 蔬菜产业向绿色农业转型 |
6.2.3 蔬菜产业向品牌农业转型 |
6.2.4 蔬菜产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型 |
6.3 促进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
6.3.1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
6.3.2 要培育和发挥示范社的引领作用 |
6.3.3 强化人才培育体系建设 |
6.3.4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6.3.5 增强蔬菜生产者队伍力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综述 |
1.2.1 国内产业现状 |
1.2.2 国外产业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 |
2.1 气候特征 |
2.1.1 2017年1~12月份日照时数 |
2.1.2 2009年~2018年乌兰浩特市各年日照时数 |
2.1.3 乌兰浩特市2017年各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
2.1.4 1989~2017年近20年内平均气温 |
2.1.5 月平均降雨量 |
2.2 设施农业发展阶段及面积布局的演变 |
2.3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
2.4 乌兰浩特市日光温室构型 |
2.5 日光温室作物种类及种植比例 |
2.6 温室蔬菜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及生产效益 |
2.7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三新”技术应用情况 |
2.8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8.1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3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
3.1.1 区位优势 |
3.1.2 资源优势 |
3.1.3 劳动力资源丰富 |
3.1.4 自产蔬菜供不应求,市场销售优势明显 |
3.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劣势 |
3.2.1 基础设施薄弱 |
3.2.2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
3.2.3 持续资金投入不足 |
3.2.4 市场信息掌握不好,收益不稳 |
3.2.5 市场建设落后 |
3.3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机遇 |
3.3.1 优质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加大 |
3.3.2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 |
3.3.3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遇到的威胁 |
3.4.1 周边地区知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冲击 |
3.4.2 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压力 |
3.4.3 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4 信贷规模小、融资渠道窄、融资环境较差 |
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
4.1 砖混结构日光温室性能优化及冬春茬果菜促早栽培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温室 |
4.1.3 供试品种 |
4.1.4 试验方法 |
4.1.5 升温7d后连续7d内日光温室气温、地温变化情况 |
4.1.6 升温17 d后24 h内日光温室气温变化情况 |
4.1.7 温室整改后对黄瓜产量、效益的影响 |
4.1.8 试验结论与讨论 |
4.2 新型日光温室设计(太阳能水循环蓄热温室) |
4.3 乌市温室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探索 |
4.3.1 模式制定原则 |
4.3.2 制定依据 |
4.3.3 生产茬口的确定 |
4.3.4 温室配套设备 |
4.3.5 品种应用 |
4.3.6 适时定植 |
4.3.7 高垄栽培 |
4.3.8 整枝落蔓 |
4.3.9 “四控”措施 |
4.3.10 增温补光 |
4.3.11 增施CO_2气肥 |
4.3.12 病虫害绿色防控 |
4.3.13 采收期 |
4.3.14 产量目标及经济效益 |
5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5.1 发展战略与矩阵分析 |
5.2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5.2.1 坚持六个基本原则,搞好建设与管理 |
5.2.2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贡献率 |
5.2.3 建立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具有兴安盟特色的设施农业 |
5.2.4 突出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抓好产品销售服务工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义及其功能 |
2.1.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 |
2.1.3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模式 |
2.2 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2.2 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
2.2.3 蛛网理论 |
2.2.4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 |
3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成功案例 |
3.1 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的案例分析 |
3.1.1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 |
3.2 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的案例分析 |
3.2.1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
3.3 经验总结 |
4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概况 |
4.1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优势明显 |
4.1.1 区位优势 |
4.1.2 农产品类型众多 |
4.1.3 特色显着 |
4.2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现状 |
4.2.1 基础设施多,面积广 |
4.2.2 以政府主导和私企运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 |
4.2.3 市场管理人员多,收费透明 |
4.2.4 商户多运用自产自销或代销模式 |
5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的问题 |
5.1 南宁市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的问题 |
5.1.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5.1.2 收费较为不合理 |
5.1.3 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 |
5.1.4 资金不足 |
5.1.5 管理过程中对商户的培训较少 |
5.1.6 商户未与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合作 |
5.2 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运营存在问题 |
5.2.1 资金不足 |
5.2.2 农产品种类不足 |
5.2.3 冷链以及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
5.2.4 市场收费偏高 |
5.2.5 盈利模式落后 |
5.3 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问题小结 |
5.4 制约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提档升级的因素 |
5.4.1 财政因素 |
5.4.2 信息化因素 |
5.4.3 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恶性竞争因素 |
6 新形势下加快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发展的建议 |
6.1 制定以及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以及法规 |
6.2 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完善资金合理配置 |
6.3 政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有序竞争 |
6.4 加强市场宣传 |
6.5 加强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
6.6 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 |
6.7 转变商户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 |
1.6.1 城郊农业 |
1.6.2 都市农业 |
2 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 |
2.1 基础支撑条件分析 |
2.1.1 区划概况分析 |
2.1.2 区位交通分析 |
2.1.3 自然地理分析 |
2.1.4 资源条件分析 |
2.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实条件分析 |
2.2.1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 |
2.2.2 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
2.2.3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
2.2.4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析 |
3 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优势和限制因素 |
3.1 发展优势 |
3.1.1 区位交通优势 |
3.1.2 消费需求优势 |
3.1.3 城市化带动优势 |
3.1.4 产业链融合优势 |
3.1.5 政策环境优势 |
3.2 限制因素 |
3.2.1 快速的城市化与农村发展滞后的不平衡 |
3.2.2 农业的发展与新消费需求的不对接 |
3.2.3 农业现代化与分散的经营主体不适应 |
3.2.4 农民观念的落后与市场发展的不对称 |
3.2.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建设要求不匹配 |
4 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路径 |
4.1 打造忻府城郊农业发展体系 |
4.1.1 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区 |
4.1.2 建立高档功能农业生产基地 |
4.1.3 以现代科技助推农业发展 |
4.1.4 以品牌农业创新农业经营 |
4.1.5 构建产业链打造加工业产业集群 |
4.2 打造忻府城郊绿色生态环境 |
4.2.1 打造青山绿水 |
4.2.2 打造生态城乡 |
4.2.3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4.3 促进忻府城郊农业与文化资源融合 |
4.3.1 保护和开发优秀历史文化 |
4.3.2 打造和提升乡村文化生态 |
4.3.3 发展城乡文化事业 |
4.4 构建忻府城郊农业旅游圈经济带 |
4.4.1 构建城郊农业休闲旅游圈层 |
4.4.2 打造休闲旅游线路 |
4.5 完善城郊农旅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载体 |
4.5.1 完善基础设施 |
4.5.2 完善旅游垃圾处理 |
4.5.3 建设农旅新型载体 |
5.对策建议 |
5.1 改变传统观念,提升发展理念 |
5.2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
5.3 创新投入机制,打通资本投资渠道 |
5.4 校地联合,培育技术支撑体系 |
5.5 整合涉农资金提高使用效率 |
5.6 开拓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设施园艺在新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设施园艺发展及发展问题研究概况 |
1.2.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2.2 国内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
1.2.3 关于设施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历程 |
2.2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析 |
2.2.1 新疆兵团不同设施类型发展规模比较分析 |
2.2.2 新疆兵团不同设施园艺产品种植规模比较分析 |
2.2.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投资规模分析 |
2.2.4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经济效益分析 |
2.2.5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技术应用情况比较分析 |
2.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存在问题 |
2.3.1 布局缺乏科学统筹 |
2.3.2 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
2.3.3 设施生产缺乏标准 |
2.3.4 设施产品种类单一 |
2.3.5 先进技术有待普及 |
2.3.6 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三章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对策——基于SWOT分析 |
3.1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优势分析 |
3.1.1 资源优势 |
3.1.2 组织优势 |
3.1.3 品质优势 |
3.1.4 地缘优势 |
3.2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劣势分析 |
3.2.1 资金投入不均衡 |
3.2.2 设施装备落后老化 |
3.2.3 技术人才短缺 |
3.2.4 经营模式运行不畅 |
3.3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的机遇分析 |
3.3.1 形势政策日渐利好 |
3.3.2 市场需求日趋增加 |
3.3.3 交通条件日臻完善 |
3.4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的挑战分析 |
3.4.1 科学规划仍显不足 |
3.4.2 数量、质量及效益尚未同步 |
3.4.3 环境污染令人堪忧 |
3.5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的对策建议 |
3.5.1 开展调研考察,做好布局规划 |
3.5.2 开展课题攻关,做好科技支撑 |
3.5.3 开展标准制定,做好标准化建设 |
3.5.4 开展示范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
3.5.5 打造特色及品牌,做好市场服务体系 |
第四章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区域布局探讨 |
4.1 国内外设施园艺区域布局现状及特点 |
4.1.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布局现状及特点 |
4.1.2 国内设施园艺区划的现状及特点 |
4.2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总体发展区域布局研究 |
4.2.1 温度指标特征 |
4.2.2 光照指标特征 |
4.2.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总体发展区域布局的初步划分 |
4.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生产模式区域布局研究 |
4.3.1 塔里木盆地西南产区 |
4.3.2 塔里木盆地北产区 |
4.3.3 吐哈盆地产区 |
4.3.4 伊犁河谷产区 |
4.3.5 塔额盆地产区 |
4.3.6 天山北坡产区 |
4.3.7 北疆高寒产区 |
4.4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目标市场区域布局研究 |
4.4.1城郊生产型区域 |
4.4.2 边境出口型区域 |
4.4.3 都市休闲型区域 |
第五章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规划设计与保障 |
5.1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思路及方向 |
5.1.1 发展思路 |
5.1.2 发展方向 |
5.2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原则及目标 |
5.2.1 发展原则 |
5.2.2 发展目标 |
5.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重点任务 |
5.3.1 工程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
5.3.2 装备与技术示范区建设 |
5.3.3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
5.3.4 产品品牌和经营体系建设 |
5.4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的保障措施 |
5.4.1 政策保障措施 |
5.4.2 资金保障措施 |
5.4.3 人才保障措施 |
5.4.4 科技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2 新疆兵团发展设施园艺的对策建议 |
6.1.3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的区域布局 |
6.1.4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规划设计 |
6.1.5 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保障措施 |
6.2 讨论与展望 |
6.2.1 不同设施类型区域布局有待探讨 |
6.2.3 兵地融合背景下的设施园艺产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研究 |
6.2.3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介 |
(10)我国蔬菜流通结构及纵向价格传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8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流通结构 |
2.1.2 价格非对称传递 |
2.2 文献综述 |
2.2.1 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研究 |
2.2.2 我国蔬菜产销区域格局变动研究 |
2.2.3 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研究 |
2.2.4 农产品价格非对称传递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回顾 |
3.1.1 价格决定理论 |
3.1.2 市场结构理论 |
3.1.3 交易成本理论 |
3.1.4 信息搜寻理论 |
3.2 分析框架 |
3.2.1 理论分析 |
3.2.2 逻辑思路与研究假说 |
3.2.3 模型选择 |
第四章 蔬菜流通结构分析 |
4.1 蔬菜生产集中情况 |
4.1.1 以年产量计算的各省区蔬菜生产集中情况 |
4.1.2 季节性生产集中情况 |
4.2 蔬菜消费集中情况 |
4.3 蔬菜流通结构 |
4.3.1 分散生产,集中供应 |
4.3.2 集中生产,分散供应 |
4.3.3 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蔬菜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2.1 蔬菜价格波动的时间结构特征 |
5.2.2 蔬菜价格波动的品种结构特征 |
5.2.3 蔬菜价格波动的区域结构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 |
6.1 产销地流通结构案例:以耐寒叶菜类和喜温果菜类为例 |
6.1.1 分散生产,集中供应 |
6.1.2 集中生产,分散供应 |
6.2 生产及产销地间流通组织结构概况 |
6.2.1 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数量与组织化程度 |
6.2.2 产销地间流通组织概况 |
6.3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理分析 |
6.3.1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 |
6.3.2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 |
6.4 产销地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制的实证检验 |
6.4.1 样本说明与变量检验 |
6.4.2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的实证 |
6.4.3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的实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批零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分析 |
7.1 蔬菜零售市场发展概况 |
7.1.1 集贸市场发展概况 |
7.1.2 超市发展概况 |
7.2 批零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机理分析 |
7.2.1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 |
7.2.2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 |
7.3 实证分析 |
7.3.1 样本说明与变量检验 |
7.3.2 价格传递方向视角的实证 |
7.3.3 价格上涨和下跌视角的实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蔬菜流通结构的经验借鉴:美国、日本的启示 |
8.1 中、美、日三国蔬菜生产和消费概况 |
8.2 中、美、日主要蔬菜概况 |
8.3 美、日蔬菜生产分布集中与季节性供应现状 |
8.3.1 美国蔬菜生产分布集中现状 |
8.3.2 日本蔬菜生产分布集中现状 |
8.4 美、日蔬菜流通结构 |
8.4.1 美国蔬菜流通结构 |
8.4.2 日本蔬菜流通结构 |
8.5 美日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 |
8.5.1 美国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 |
8.5.2 日本蔬菜产销体制形成中的政府作用 |
8.6 经验启示 |
8.6.1 生产区域布局 |
8.6.2 流通渠道结构形成 |
8.6.3 政府作用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国果菜优势区域布局已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减施化肥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果园水肥一体化和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例[D]. 陶源.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2]秦皇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许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3]皖南丘陵地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形态布局与功能耦合研究 ——以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为例[D]. 徐文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4]铜川市照金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 万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寿光市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 颜士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6]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D]. 张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苏旷. 广西大学, 2019(01)
- [8]忻府区城郊农业发展研究[D]. 孙倩.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新疆兵团设施园艺发展研究[D]. 吴奇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
- [10]我国蔬菜流通结构及纵向价格传递研究[D]. 随学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