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一、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青[1](2021)在《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59例子宫穿孔(uterine perforatio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9年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为子宫穿孔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率及均数),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分布特点:59例子宫穿孔患者的年龄为20-80岁不等,平均年龄44.86±2.139岁,中位年龄44岁。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划分,<30岁12例,占20.3%;30-39 岁 14 例,占 23.7%;40-49 岁 11 例,占 18.6%;50-59 岁 7 例,占11.9%;60-69岁9例,占15.3%;≥70岁6例,占10.2%。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18~44岁年轻组30例,占50.8%;≥45岁中老年组29例,占49.2%。绝经前子宫穿孔患者36例,占61.0%;绝经后子宫穿孔患者23例,占39.0%。不同年龄段子宫穿孔发生率不同,子宫穿孔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尤其处于30-39岁年龄段,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2.子宫穿孔的分类:59例子宫穿孔患者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为:自发性子宫穿孔35例,占59.3%;继发性子宫穿孔24例,占40.7%。依据穿透子宫肌壁程度分为: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占16.9%;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占71.2%;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占11.9%。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为:单纯性子宫穿孔37例,占62.7%;复杂性子宫穿孔22例,占37.3%。对子宫穿孔有无外源性因素与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相比较,自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单纯性穿孔,继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复杂性穿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穿孔的病因: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与宫内节育器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7例,占45.8%;与子宫炎性疾病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2例,占20.3%;与瘢痕子宫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1例,占18.6%;与其他宫腔操作相关子宫穿孔患者6例,占10.2%;与恶性肿瘤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例,占3.4%;与妊娠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例,占1.7%。4.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症状者52例,占88.1%;无症状者7例,占11.9%。52例有症状者中,单纯性腹痛者9例,腹痛伴有腹膜炎症状者8例,腹痛伴有阴道流血者6例,单纯性阴道流血者5例,阴道流血伴有分泌物异常者3例,单纯性分泌物异常者3例,腹痛伴有分泌物异常者2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膜炎症状者2例,其他症状者各1例,共计14例。子宫穿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分泌物异常以及腹膜炎症状。5.子宫穿孔的诊断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通过1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者31例,占52.5%;其中行妇科彩超检查确诊者15例,行全腹CT检查明确诊断者15例,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余28例通过妇科彩超检查加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占47.5%;其中行妇科彩超+全腹CT检查者2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盆腔MRI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膀胱镜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检查者1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全腹CT检查者1例。可见,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有无子宫穿孔。6.子宫穿孔部位: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明确记载子宫穿孔部位者52例,7例不详。在52例明确记载穿孔部位患者中,子宫前壁穿孔 23例,后壁穿孔9例,宫底部穿孔5例,前后壁均穿孔4例,侧壁穿孔3例,宫角部穿孔3例,宫颈部穿孔1例,子宫后壁+宫底部1例,子宫后壁+宫颈部1例,子宫后壁+宫角部1例,宫底部+宫角部1例。其中伴发临近脏器损伤者22例,包括:肠管损伤者15例,宫旁组织(包括卵巢、子宫韧带、输卵管)损伤者5例,膀胱损伤者2例。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在42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患者中,穿孔部位大小不超过1cm者30例,大于1cm者12例,其中最大直径达7cm。可见,子宫穿孔多见于子宫前壁穿孔,常为完全性穿孔,且多数穿孔部位不超过1cm。7.治疗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急诊手术治疗者32例,占54.2%,非急诊手术治疗者27例,占45.8%。其中57例患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占96.6%;2例患者由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占3.4%。我院57例手术患者中,2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缝合修补术,12例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7例因子宫穿孔部位无出血未予特殊处置,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修补术,4例患者腹腔镜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术,2例患者行宫腔镜热球电凝术,1例患者仅行经腹探查术。可见,子宫穿孔患者多数经开腹手术治疗。8.误诊情况: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误诊2例,占11.1%;为绝经后高龄患者,分别为62岁的宫颈癌患者和73岁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住院时间:59例子宫穿孔患者住院时间3-23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10.15±0.621天。其中住院时间小于7天者9例,占15.3%;住院时间7-13天者40例,占67.8%;住院时间大于14天者10例,占16.9%。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3天,平均住院时间10.34±0.948天;非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2天,平均住院时间9.93±0.779天。可见,急诊手术与非急诊手术比较,住院时间无差异。结论:1、子宫穿孔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以30-39岁年龄段多见,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绝经后伴有腹膜炎症状的妇女更易误诊。2、不同年龄段妇女子宫穿孔病因不同,绝经前子宫穿孔多与宫内节育器及宫腔操作等外源性因素相关,多为复杂性穿孔;绝经后子宫穿孔与宫腔积脓、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多为单纯性穿孔。3、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子宫穿孔。4、不同病因导致的子宫穿孔发生部位不同,与节育器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前壁,且多伴有周围脏器的损伤;其他宫腔操作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底部;子宫炎性疾病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后壁。5、子宫穿孔患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等治疗对愈后十分重要。

李松岳[2](2020)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患者死亡。CSP临床上治疗方案较多,目前临床上虽有相关专家共识,但尚无统一指南。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近年来在CSP中的治疗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一些研究病例样本量较小,有效性与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以早孕期CSP患者多见,尤其是孕10周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21例CSP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结局,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孕周≤10周CSP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此类患者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CSP、资料完整的患者521例,分为超声监视下宫腔镜手术组(研究组,A组)和超声监视下刮宫术组(对照组,B组)。根据术前有无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研究组又分为A1组(超声监视下宫腔镜组)、A2组(超声监视下宫腔镜联合UAE组),对照组又分为B1组(超声监视下刮宫术组)、B2组(超声监视下刮宫术联合UAE组)。A1组、A2组、B1组及B2组各组的病例数分别为112例、47例、263例及99例。观察指标(1)一般资料: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临床症状:术前有无阴道流血、术前有无腹痛。(3)术前辅助检查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血β-h CG水平、孕囊最大直径、有无胎心搏动、CSP超声分型,孕囊周边血流信号。(4)手术成功率:术后血β-h CG水平持续下降至正常、子宫瘢痕处病灶包块消失且期间不需要手术或药物补救治疗视为手术成功。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子宫穿孔等需中转腹部手术者、或术后血β-h CG下降不满意(血β-h CG每周下降幅度<15%,或下降至某个水平波动,结合临床需补救治疗者)或子宫瘢痕处病灶包块持续存在需补救治疗者,视为手术失败。(5)治疗有效性指标:(1)术后血β-h CG下降幅度;(2)术后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3)复查超声病灶包块消失时间;(4)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6)治疗安全性指标:(1)术中出血量;(2)术后感染率;(3)子宫穿孔率;(4)子宫切除率;(5)输血率;(6)月经是否复潮(有无子宫颈、子宫腔粘连致闭经等情况);(7)宫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主要包括过度水化综合征、气体栓塞等;(8)UAE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膀胱坏死、输尿管损伤、肺栓塞等。(7)其他指标(1)住院时间;(2)住院费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先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Kol Mogorov-Smirnov One-Sample Test)及方差齐性检验(Levene’s Test)。如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如不符合,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各组结果采用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表示。对于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χ2 Test),各组结果以百分比、例数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般资料比较(1)A1组与B1组:两组患者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2组与B2组:两组患者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症状比较(1)A1组与B1组:两组患者术前有无阴道流血、腹痛、阴道流血伴腹痛及无上述症状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2组与B2组:两组患者术前有无阴道流血、腹痛、阴道流血伴腹痛及无上述症状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辅助检查指标比较(1)A1组与B1组:(1)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血β-h CG水平、孕囊最大直径、有无胎心搏动、孕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程度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1组、B1组I型患者的比率分别为11.6%、31.6%,A1组I型患者的比率低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B1组II型患者的比率分别为59.8%、5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B1组III型患者的比率分别为28.6%、12.9%,A1组III型患者的比率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2组与B2组:(1)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血β-h CG水平、孕囊最大直径、有无胎心搏动、超声分型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孕囊周边血流信号均丰富。手术成功率比较(1)A1组与B1组: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2%、97.3%,A1组手术成功率高于B1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2组与B2组: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98.0%,A2组手术成功率高于B2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性指标比较(1)A1组与B1组:(1)两组患者术后血β-h CG下降幅度、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1组、B1组患者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1日、28日,A1组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少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1组、B1组患者术后病灶包块消失时间分别为11.63±16.98日、22.32±18.51日,A1组病灶包块消失时间少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2组与B2组:两组患者术后血β-h CG下降幅度、术后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复查超声病灶包块消失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安全性指标比较(1)A1组与B1组:(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20ml和10ml,A1组术中出血量较B1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子宫切除、输血等情况。(4)两组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未发生因子宫颈、子宫腔粘连致闭经等情况。(5)A1组患者均未发生宫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过度水化综合征、气体栓塞等)。(2)A2组与B2组:(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子宫切除、输血、以及UAE导致的严重并发症(膀胱坏死、输尿管损伤、肺栓塞等)等情况。(3)两组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未发生因子宫颈、子宫腔粘连致闭经等情况。(4)A2组患者均未发生宫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过度水化综合征、气体栓塞等)。其他指标比较(1)A1组与B1组:(1)A1组、B1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4.54±1.21日、3.65±1.14日,A1组住院时间较B1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1组、B1组患者住院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5327.69元和2874.10元,A1组住院费用较B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2组与B2组:(1)A2组、B2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5.77±1.45日、5.94±1.80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2组、B2组患者住院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15118.85元和12818.87元,A2组较B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时:(1)宫腔镜治疗CSP是有效且安全的。(2)未联合UAE时,CSP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术后病灶消失时间均少于刮宫术组。当不考虑住院费用时,优选宫腔镜手术。(3)联合UAE时,CSP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或刮宫术治疗,两者疗效相当。

范佳佳[3](2019)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相关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妊娠结局,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的生殖预后,以期为今后子宫纵隔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及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4月-2017年12月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且随访成功的174例患者,其中完全子宫纵隔83例,不全子宫纵隔91例。因不孕行孕前检查就诊的患者73例,因流产、早产就诊患者101例。根据就诊原因分为不孕组及不良孕产组,回顾性分析TCRS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孕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达到61.64%;不良孕产组患者术后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分别为9.20%、4.60%,足月产率及活产率分别为75.86%、80.46%。TCRS后患者的妊娠率、足月产率、活产率较术前提高,自然流产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完全子宫纵隔与不全子宫纵隔患者术前的不孕率及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0.62%、34.41%及81.18%、83.76%,不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术后的不孕率、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纵隔患者TCRS后的活产妊娠者中,顺产率29.25%(31/106)。结论:1.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微创,不损伤患者的子宫肌层,术后能够尽早受孕,有效提高其妊娠率、足月产率及活产率,显着降低自然流产率,妊娠结局较术前明显改善。2.完全子宫纵隔较不全子宫纵隔更易引起不孕,但两者术后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3.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患者分娩方式可以选择阴道试产。

吴伊娜,潘群艳,丁莉,叶利群[4](2018)在《子宫穿孔后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取宫内节育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子宫穿孔后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3月,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医院收治的子宫穿孔取宫内节育器女性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宫腔操作,研究组应用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UD取出情况比较方面,研究组取器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失败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以及水中毒的发生情况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穿孔后取宫内节育器的过程当中,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有利于提高取出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沈茂蔚[5](2018)在《20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导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应对措施及改进方向。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所致子宫穿孔患者20例临床资料,确定穿孔原因,评估治疗结果,归纳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20例子宫穿孔患者中,18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处理,术后常规对症支持并给予抗菌药物,另外2例采用宫缩药物治疗7d未能娩出胚胎组织,改行经阴道人工流产术,最终全部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428d。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手术已经相当成熟,手术安全性较为满意,但术前若未能对子宫位置、体积、质地等信息做到充分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可能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子宫穿孔,对于此类情况,除非穿孔较轻、情况相对不危急的场合,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对于普通产科医生,经常学习相关的案例报告,形成一定的预见性思维,对于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术中子宫穿孔风险具有较大意义。

王淑青[6](2016)在《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17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患者根据病情采用手术治疗或子宫收缩剂保守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伤口痊愈后出院,随访未见后遗症。结论:医护人员发现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子宫穿孔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疼痛。

黄浩梁,周海燕,姜慧君,袁丁,黄凤华[7](2012)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规律、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3258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情况。3258例中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1.44%。其中子宫穿孔17例,大出血11例,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13例,感染4例,空气栓塞2例。结果子宫穿孔17例中8例有腹腔镜监测,镜下行穿孔部位缝合;9例无监测者采用加强宫缩等保守治疗。大出血11例中2例发生于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术中,中转开腹行子宫切除术;9例发生于术后24 h内,加强宫缩及宫腔上球囊导尿管。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13例均静脉补钠及利尿治疗。感染4例中2例抗炎治疗2周,2例盆腔脓肿,其中1例开腹行脓肿切开引流,1例经腹腔镜留置腹腔引流,抗炎治疗2周。术中空气栓塞2例均紧急加压给氧,左侧卧位并抬高右肩,心肺复苏。47例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宫腔镜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医生的经验及手术难度有关。加强术中术后监测、熟悉内镜解剖及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邓萍萍[8](2008)在《人工流产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子宫穿孔的原因及诊治,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2000年2007年间发生子宫穿孔17例的原因及结局。结果子宫过度倾屈和孕周过大发生子宫穿孔的几率最高。结论明确孕周、正确判断子宫的屈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熟练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

二、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子宫穿孔的分类
        1.1.1 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类
        1.1.2 依据子宫肌壁穿透程度分类
        1.1.3 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类
    1.2 各期妇女子宫的特点
        1.2.1 未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2 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3 绝经后女性子宫的特点
        1.2.4 宫腔积液子宫的特点
        1.2.5 哺乳期子宫的特点
        1.2.6 被恶性肿瘤侵袭子宫的特点
        1.2.7 瘢痕子宫的特点
        1.2.8 放置宫内节育器子宫的特点
        1.2.9 其他特殊类型子宫的特点
    1.3 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保守治疗
        1.5.2 手术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子宫穿孔的年龄分布特点
    3.2 子宫穿孔的分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2.1 子宫穿孔的分类
        3.2.2 子宫穿孔类型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 子宫穿孔的发病因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3.1 子宫穿孔的病因
        3.3.2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3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3.5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5.1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
        3.5.2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6 子宫穿孔患者入院时的收治情况
    3.7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3.7.1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部位的具体情况
        3.7.2 子宫穿孔部位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8 子宫穿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8.1 子宫穿孔的手术方式
        3.8.2 促宫缩药物的使用情况
        3.8.3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8.4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9.1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
        3.9.2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9.3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9.4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9.5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6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子宫穿孔的发病年龄与机制
    4.2 子宫穿孔类型与发病原因及年龄的关系
    4.3 子宫穿孔的部位与发病因素的关系
    4.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4.5 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4.6 治疗方案的选择
        4.6.1 手术治疗
        4.6.2 辅助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分型和孕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程度
    2.3 药物与仪器
    2.4 治疗方法
    2.5 临床资料及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症状
    3.3 术前辅助检查
    3.4 手术成功率
    3.5 有效性指标
    3.6 安全性指标
    3.7 其他指标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及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子宫穿孔后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取宫内节育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1.2.2 研究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5)20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1.3 诊断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处理
    2.2 保守治疗
3 讨论

(6)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子宫穿孔的防治
    2.2 术中术后出血的防治
    2.3 TURP综合征的防治
    2.4 空气栓塞的防治
    2.5 感染的防治

四、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 刘晓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李松岳. 浙江大学, 2020(02)
  • [3]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相关分析[D]. 范佳佳.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子宫穿孔后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取宫内节育器效果[J]. 吴伊娜,潘群艳,丁莉,叶利群. 中国性科学, 2018(05)
  • [5]20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分析[J]. 沈茂蔚. 甘肃科技, 2018(05)
  • [6]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J]. 王淑青.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1)
  • [7]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J]. 黄浩梁,周海燕,姜慧君,袁丁,黄凤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03)
  • [8]人工流产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J]. 邓萍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6)

标签:;  ;  ;  ;  

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