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平,田凯[1](2021)在《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新要求,从服务理念的树立、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服务人员的专业性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开展服务创新,以实现在信息时代"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黄春花[2](2021)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信息管理。文章立足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探究实践,分别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高校图书馆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信息时代北京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和分析。
孙旭阳[3](202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也直接改变了大家获取和收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和其他新媒体获取知识。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中心,在这种网络环境下要真正满足学生对信息的追求,就必须建立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和发挥信息服务在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以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格局。
薛万新[4](2020)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应对》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是沟通读者用户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传统意义上读者教育工作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向和读者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从提高读者应用网络能力、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宣传、丰富读者教育特色资源、建立读者教育导航网站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读者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苏瑞霞[5](2020)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是集纳丰富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的宝库,也是读者从中汲取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学科知识的重要基地,更是高校师生吸收各类知识营养的主要场所。高校图书馆承载着高校校园文化、各类科学知识的储藏与传播的责任。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不仅需要强化建设,还需要创建新的服务模式。远程在线个性化阅读服务,是将高校图书馆的各种知识资源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方向。笔者简要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为构建新模式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供借鉴或参考。
李思诗[6](2020)在《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福州主要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谭宇鹏[7](2020)在《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化时代推动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便捷性影响着千家万户。当然,数字化的春风亦传播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大大拓宽,同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教理念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将学习模式由被动式、灌输式转化为主动式、协作式,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学习模式的转变都极大地强化了信息交互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立足于网络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当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以馆内多种媒介产生的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探索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期待可以帮助图书馆这类的高校学术殿堂可以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信息服务。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研法、观测法、访谈法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模式特征与需求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网络上整理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开馆在用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早期建设好的老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这即明确了本文的思路将以交互为核心,处理好满足交互模式需求下的空间特征、空间群关系、数字化空间的优化设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大致可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内演变而来的新型交互模式归纳为三类,即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的新型交互模式。在这三类支线的引导下探索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特征,并从整体空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开拓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空间形态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并提升空间品质以给予读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升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体验。接下来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空间特征为基础,以馆舍内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来继续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下从数字化背景影响下,人息交互、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寻找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创造同时满足读者行为与精神需求的图书馆空间,使读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归属感与领域感,极大的提升入馆学习与工作效率。最后借用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进行假题真做,试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前文探究的设计策略。
陈帅鹏[8](2020)在《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时代,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逐渐替代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由于科学数据在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引起人们对科学数据的大量研究,并围绕以科学数据为核心的科学数据服务进行了研究。研究科学数据与科学数据服务对开展数据密集型科研服务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拥有资源、人才和技术多维度优势,能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学数据服务能力,为高校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高校科研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研究既有利于探索科学数据服务的新形式,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转型的探索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科学数据和科学数据服务的内涵出发,阐释了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内涵、服务准则与服务范围。在剖析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构成、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中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根据以上风险从强化科学数据监管、完善科学数据治理和规避科学数据服务平台风险等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单轸[9](2020)在《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图书馆领域的深刻变革,智慧图书馆转型已成必然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应运而生。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解决了困扰图书馆已久的许多问题,例如: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读者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开放融合的服务等。但智慧的平台只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一步,新平台尚有力有不逮的地方,例如:对空间管理的功能薄弱、业务流程变革的问题没有解决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针对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问题展开研究。先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图书馆重组的研究与实践做出总结与评述,引出话题。而后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BPR)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进行,并阐述理论内涵以及选择BPR理论的原因,并指出,在大突变的背景下,BPR理论要比任何渐进式的理论更具备适应性。除此之外,文章还梳理了LSP的发展历程和功能,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技术作简要归纳,以更好地展示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支撑要素。为了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业务机制有更好的了解,文章用网络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对36所A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情况做了统计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向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数据服务与学科服务逐渐占据主导,机器人、智慧推荐等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形式兴起。国内高校图书馆业务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以下五点:技术发展不成熟、机构之间沟通匮乏、馆员职业能力不足、智慧服务欠缺深度、缺乏统一业务标准。新时代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必然要针对这些弊病进行治疗。新时代的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单元,他们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向纵深发展,对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智能、赋能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增强以及个性化需求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要遵循四个原则:用户中心原则、效益原则、简约原则和流程支配原则。文章在用户需求分析、业务现状分析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以LSP为依托重新设计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在资源采访方面,实现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采购流程的一体化以及在线采访和智能采访;在数据管理方面,构架出数据流的良性循环框架;在服务方面,叙述了一种自创新的服务模式,能够在学术生态链的基础上获得无限扩展的服务;在人员再造方面,提出基于新平台、通过业务重心和业务能力的重塑来完成人员转型流程。并从联盟外部保障、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智慧空间再造、用户贡献度保障四个方面阐述流程改造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流程的合理运转。文章对设计出的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型展开实例研究,基于NLSP平台重组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采编、数据管理、服务以及馆员培训流程,并从时间、效率、成本三个角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阐述新流程下图书馆的价值增值机制。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馆际业务流程的研究、缺乏实地调查和第一手研究资料等。LSP的出炉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迫在眉睫,本研究所构建的业务流程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技术的持续开发、新流程的可用性评估以及流程重组后会出现的新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赵雪[10](2020)在《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和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兴起使得民众发声门槛降低,网络上虚假信息的数量激增,造成了虚假信息的泛滥。此外,虚假信息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导致虚假信息的辨别难度增加。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但是却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大学生防范虚假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肩负着教育、信息服务、培养人才等职责的高校图书馆应当在虚假信息防治工作中先行一步,为我国图书馆界乃至全国的虚假信息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的概念、主要职能和任务,以及虚假信息的概念、特点和防治方法。然后,通过网络查询及文献调查,对美国排名前100位的高校的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调查,筛选出19所对虚假信息防治有针对性措施的高校图书馆,并对其中比较好的措施进行详细介绍。接着调查了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图书馆虚假信息防治工作的情况,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均缺乏防治虚假信息的针对性措施,但我国高校图书馆比较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其提供的信息素养教育虽侧重于信息检索,也能对虚假信息的防治起到一定的间接作用。根据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现状的比较,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虚假信息防治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优势在于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丰富。不足则有(1)对虚假信息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缺乏专门的虚假信息防范教育;(2)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信息检索,缺乏识别、评估信息的内容;(3)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防治虚假信息工作中未被充分利用;(4)未能提供充分的防范虚假信息所需的技术支持。并提出相应建议:(1)要提升高校图书馆对于虚假信息防范教育的责任意识和重视程度,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状况,开展虚假信息防范教育;(2)在现有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中补充虚假信息防范的内容;(3)加强虚假信息防治资源建设,为虚假信息防治工作提供保障;(4)积极同各行业合作,共同研发并提供防范虚假信息的实用工具。
二、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新要求 |
1.1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
1.2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 |
1.3 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
2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与方式 |
2.1 资源建设 |
2.2 阅读推广 |
2.3 空间建设 |
2.4 学科知识服务 |
3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人才保障措施 |
3.1 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升馆员的专业技能 |
3.2 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团队服务技能 |
4 结束语 |
(2)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
高校图书馆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
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
知识力量的崛起 |
信息时代下北京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
引进现代技术,学习新兴技术 |
加强队伍建设,引进技术人才 |
构建网络平台,共享时事信息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
(一)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多元化。 |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转变。 |
二、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整体性。 |
(二)建立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
(三)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议。 |
四、结语 |
(4)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向 |
(一)读者教育工作模式由以馆藏揭示为中心向以读者需求服务为中心转移 |
(二)读者教育工作内容由纸质载体向网络、电子和纸质载体的多样化转移 |
(三)读者教育工作手段由抽象、枯燥向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人机交互模式转移 |
(四)从事读者教育工作的馆员的知识结构由简单化向复合型转移 |
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 |
(一)网络读者数量迅速增长 |
(二)网络读者的自我服务能力更强 |
(三)网络读者的选择权利空前扩展 |
(四)网络读者的资源需求呈多元化 |
三、深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
(一)提高读者应用网络能力 |
(二)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宣传 |
(三)丰富读者教育特色资源 |
(四)建立读者教育导航网站 |
(5)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现状 |
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
2.1 需要构建相对高效的知识服务机构 |
2.2 借鉴行业先进图书管理技术与方法 |
2.3 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创新模式 |
3 结语 |
(7)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界定 |
1.2.1 “数字时代”带来的冲击 |
1.2.2 当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浮现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的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与新型交互模式的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历程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2 高校图书馆内读者行为及体验调研 |
2.2.1 调研的方法 |
2.2.2 馆内读者行为与体验调研分析 |
2.2.3 现状调研综合分析 |
2.3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定位 |
2.3.1 多样化学习中心 |
2.3.2 数字化信息中心 |
2.3.3 复合化交流中心 |
2.4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内的转型变革 |
2.4.1 传统信息媒介的拓展 |
2.4.2 用户行为模式的变化 |
2.4.3 功能空间需求的演变 |
2.4.4 馆舍服务模式的升级 |
2.5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型交互模式 |
2.5.1 人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2 信息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3 人与人的交互新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 |
3.1 新型交互模式产生背后的理论基础 |
3.1.1 非正式学习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3 第三空间理论 |
3.2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组织优化 |
3.2.1 藏阅空间的优化 |
3.2.2 交流空间的打造 |
3.2.3 共享空间的完善 |
3.2.4 室外空间的设计 |
3.3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形态优化 |
3.3.1 空间整体开放性更强 |
3.3.2 空间相互交融性更佳 |
3.3.3 空间匀质化程度加深 |
3.3.4 空间媒介性视效显着 |
3.4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品质优化 |
3.4.1 空间物理环境品质优化 |
3.4.2 空间人文环境品质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交互模式引导下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1 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体系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
4.1.2 传统功能空间与数字化功能空间相辅共存 |
4.1.3 解放高校图书馆内传统管理模式 |
4.1.4 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
4.2 数字信息交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2.1 多重维度空间分解 |
4.2.2 优化重整功能空间群 |
4.2.3 秩序重建 |
4.3 人息交互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界限消解 |
4.3.2 路径连续 |
4.3.3 虚拟建构 |
4.4 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4.1 功能交互 |
4.4.2 行为引导 |
4.4.3 中庭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空间优化改造设计为例 |
5.1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现状 |
5.1.1 基础概况 |
5.1.2 功能现状 |
5.1.3 现存不足 |
5.2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探索 |
5.2.1 改造立意构思 |
5.2.2 功能空间构成优化 |
5.2.3 秩序营造 |
5.2.4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空间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方案平面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体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概述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内涵 |
一、科学数据的内涵 |
二、科学数据服务的内涵 |
三、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准则与范围 |
一、服务准则 |
二、服务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构成及运行机制与环境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构成 |
一、科学数据监管服务 |
二、科学数据开发与获取服务 |
三、科学数据存贮服务 |
四、科学数据分析服务 |
五、科学数据技术服务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
一、科学数据监管机制 |
二、科学数据治理机制 |
三、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机制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运行环境 |
一、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 |
二、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的资源配置环境 |
三、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的战略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运行中的风险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监管风险 |
一、科学数据筛选、防护与评价风险 |
二、科学数据流通服务监管过程风险 |
三、科学数据服务监管的盲区风险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治理风险 |
一、科学数据存贮治理风险 |
二、科学数据整合过程治理风险 |
三、科学数据管理团队治理风险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平台风险 |
一、服务平台支撑技术风险 |
二、科学数据服务平台运行风险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概述 |
二、服务板块 |
三、风险因子 |
四、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强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监管 |
一、优化科学数据筛选、防护与评价 |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流通监管力度 |
三、扫清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管理盲区 |
第二节 完善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治理体系 |
一、完善科学数据存贮治理体系 |
二、规避科学数据错类和提升分析水平 |
三、优化科学数据管理团队的治理能力 |
第三节 规避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平台运行风险 |
一、规避平台运行的技术风险 |
二、规避平台运行的外部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业务流程重组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BPR理论 |
2.1.1 业务流程概念 |
2.1.2 BPR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内涵阐释 |
2.1.3 BPR理论指导图书馆业务重组的科学性分析 |
2.2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
2.2.1 从ILS、ERMS到LSP |
2.2.2 新一代平台是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直接动因 |
2.3 智慧图书馆理论与技术 |
2.3.1 智慧图书馆概念 |
2.3.2 智慧图书馆理论体系 |
2.3.3 智慧图书馆技术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
3.1 研究样本 |
3.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现状 |
3.2.1 资源采编与管理业务 |
3.2.2 知识服务业务 |
3.3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困境分析 |
3.3.1 技术风险 |
3.3.2 业务部门间缺乏沟通 |
3.3.3 工作人员职业能力不匹配图书馆需求 |
3.3.4 智慧服务浮于表面 |
3.3.5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设计 |
4.1 用户需求分析 |
4.2 业务流程重构原则分析 |
4.3 业务流程重组架构 |
4.3.1 资源采编流程重组 |
4.3.2 数据管理流程重组 |
4.3.3 服务流程重组 |
4.3.4 高校图书馆人员重组 |
4.3.5 配套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新一代服务平台的图书馆业务重组实例研究 |
5.1 南京大学图书馆原有的业务模式 |
5.2 基于NLSP的新型业务流程 |
5.2.1 采访流程 |
5.2.2 数据管理 |
5.2.3 服务流程 |
5.2.4 馆员 |
5.3 新流程视域下图书馆价值增值机制 |
5.4 实践效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贡献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NLSP的智慧化业务流程评估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简评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创新性 |
2 高校图书馆及虚假信息相关内容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 |
2.1.1 高校图书馆的概念 |
2.1.2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
2.1.3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 |
2.2 虚假信息 |
2.2.1 虚假信息概念及特点 |
2.2.2 虚假信息的防治 |
2.3 本章小结 |
3 美国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情况调查 |
3.1 虚假信息防范教育 |
3.1.1 虚假信息分类 |
3.1.2 虚假信息识别 |
3.1.3 虚假信息应对措施 |
3.2 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
3.2.1 信息素养课程 |
3.2.2 偏见衡量 |
3.2.3 信息素养教学短视频 |
3.2.4 信息素养相关书籍 |
3.2.5 信息素养小游戏 |
3.3 提供防范虚假信息的资源 |
3.3.1 关于虚假信息的新闻报道 |
3.3.2 已知虚假信息网站 |
3.3.3 虚假信息研究组织 |
3.3.4 虚假信息学术研究报告 |
3.4 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
3.4.1 数据库资源 |
3.4.2 新闻数据库 |
3.5 提供技术支持 |
3.5.1 事实核查网站 |
3.5.2 图片验证工具 |
3.5.3 虚假信息预防插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情况调查 |
4.1 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 |
4.1.1 信息素养讲座 |
4.1.2 信息素养课程 |
4.1.3 微信公众号信息素养内容 |
4.1.4 举办信息素养比赛 |
4.1.5 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4.1.6 信息素养能力测评 |
4.1.7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 |
4.1.8 承办信息素养研讨会 |
4.1.9 信息素养小游戏 |
4.1.10 信息素养网站资源 |
4.2 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
4.2.1 数据库资源 |
4.2.2 权威信息网站 |
4.3 本章小结 |
5 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措施的比较及建议 |
5.1 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措施的比较 |
5.1.1 相同点及不同点 |
5.1.2 我国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的优势及不足 |
5.2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工作的建议 |
5.2.1 提升防治虚假信息的重视程度 |
5.2.2 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
5.2.3 加强虚假信息防治资源建设 |
5.2.4 提供防范虚假信息的实用工具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张丽平,田凯.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10)
- [2]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探究[J]. 黄春花. 文化产业, 2021(27)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综述[J]. 孙旭阳. 办公室业务, 2020(23)
- [4]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应对[J]. 薛万新.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10)
- [5]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J]. 苏瑞霞.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0(03)
- [6]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福州主要高校的调查[D]. 李思诗.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D]. 谭宇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体系研究[D]. 陈帅鹏.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 单轸. 南京大学, 2020(02)
- [10]中美高校图书馆防治虚假信息比较研究[D]. 赵雪.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