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医师的良好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瑞[1](2021)在《北京市三家中医医院中西医师职业认同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姜荔雯[2](2021)在《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已成为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基本单元。尽管健康话题涉及领域较大,但是医疗卫生领域是其核心事业。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业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角色,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适应新时代变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一线实践者。在新时代,我国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展开,摒弃“以治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充分体现出当下的医疗服务中加大了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质量的珍视和关爱。发生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充分折射出了新时代医务人员应当坚持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夜以继日的严谨敬业精神、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等职业道德,经此一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次得以升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因此随之深化,以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服务全体人民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本文依照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规范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这一逻辑框架,分为四部分开展论述。第一部分重点阐释和辨析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且对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异同进行了剖析和梳理。第二部分重点探讨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以求体现出医学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加深,以及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对医德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重点针对当前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现象和各类挑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对策。对策包括: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三大层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合力推进我国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迈上新台阶。
范晓彧[3](2021)在《舆情危机中上海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舆情危机的管理和应对,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医院直接关联着人民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危机事件,涉事医疗机构的组织形象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形象修复,就成为了舆情危机应对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但运用形象修复理论进行医院舆情危机应对的研究,目前开展得相对较少。中国公立医院,最鲜明的特质是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公众对其形象的诉求,有别于对其他民营、外资医疗机构。良好的医院形象有赖于传媒的支持和配合,尤其在网络时代,当出现危机事件时,网络媒体一方面会扩大事态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组织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良好地化解危机。利用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和形象修复理论,研究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事件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探讨公立医院在危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特征,和不同原因的危机应对中形象修复的必要性,危机对公立医院形象的双重影响。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专家访谈,通过与民营医院、外资医院,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医院的比较,阐述上海市公立医院形象的共性与特性、舆情危机和管控的现状。笔者认为上海公立医院综合实力更突出,包含危机应对、形象塑造在内的医院管理更成熟,但引发舆情危机发生及发展的原因也更复杂,形象修复的任务更艰巨。以上海X公立医院“患者抗生素过敏致死”事件为例,说明该事件对医院形象损害的具体表现,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与国(境)外案例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总结形象修复理论的适用原则、应用规律和使用效果。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上海公立医院应对舆情危机的相关对策,如形象修复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关爱患者为导向,以公众可接受为目的,以积极作为、持续改善、有效规避未来风险为重点,根据引发事件的原因,分析不同类型危机的特点,再选择合适的策略。同时,基于舆情危机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建议将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贯穿于危机应对的全过程,并在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策略。另外,对医院形象的塑造更应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
李全平[4](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孙宏亮[5](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李春妮[6](2020)在《基于7P理论的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度增加,导致各种眼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近视人群低龄化、高发化现象尤为突出。与此同时,人们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们的眼保健观念不断增强,对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加。虽然公立综合医院眼科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民营眼科专科医院所占份额在逐年提高。以成都爱尔眼科公司为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7P为理论基础,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客观分析宏微观环境和公司服务营销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进行评价。运用7P理论制定服务营销策略,依托现有技术、管理和平台优势,实现产品高值个性化、产品价格优化、销售渠道全面覆盖化、线上线下宣传同步化、人员嵌入式使用饱和化、有形展示多样化、顾客满意服务流程优化等路径的全面提升和建立,在顾客群众建立广泛知名度、与预期一致的产品知觉质量、强有力的品牌联想以及稳定的忠诚顾客,使公司门诊量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资产不断增值,最终实现企业盈利。本论文借鉴国内外私立医院在服务营销发展中的经验,结合国内国情及地方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医疗市场及经济环境,对成都爱尔眼科在服务营销发展进行了系统、细致、全面的研究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开展本土化研究,从而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营销策略,以期为同行连锁医疗机构在服务营销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徐霞[7](2020)在《《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以来,西医传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接受过西医教育的中国知识精英逐渐取代传教士,成为医学传播的主力。医学报刊的宗教色彩明显减弱,文化与教育功能更趋鲜明。1939年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健康杂志》正式刊行,公共卫生委员会主席黄子方担任该杂志主编。《中华健康杂志》作为近代通俗性医学刊物的典型代表,不仅是这一时期医疗社会状况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是西医传播历程中的长期践行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中华健康杂志》尚未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以《中华健康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杂志的创办始末及人员变动情况,全面把握其刊行状况。同时围绕杂志内容展开分析,探究这一西医科普类杂志的传播方式及特点。本文重点关注杂志中的群体表达,剖析医师作为知识中介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构建面向,考察民众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医疗看法与疾病认知,同时思考《中华健康杂志》的社会意义,展现医师群体在战争与经济困难的大环境之下所做出的改变与调适。本文对《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表明:该杂志的栏目设计与知识呈现,实际上是一系列包括专业与通俗、教育与乐趣、普及与利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协调、补充的结果,医学知识的专业化与通俗化贯穿杂志发展的始终。在战乱的情势下,预防医学得到重点提倡,医师群体依据社会状况进行调整,提出了健康而又经济的生活方式,为民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健康指导。另外,医师作为杂志文章的创作主体,在进行医学知识传播的基础上,也试图借助杂志这一宣传平台为自身“正名”,他们一方面着意强调西医的“科学性”特征,为其学科正当性辅以证明,同时从自身角度出发辨析医患纠纷、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为塑造现代化的病人而努力。此外,杂志也并没有隐去民众的声音,一系列读者栏目的开设,为民众提供了反馈渠道与发声平台,医患双方相辅相成,最终展现并丰富了民国医学社会化进程的时代内涵。
李可欣[8](2020)在《框架理论下《中国青年报》的医生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疗领域是我国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应政策以保障人民的看病权益。2009年,国务院在医疗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建立了全面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但十年来,医患纠纷案件时有发生,甚至伴随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不得不思考医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媒体全面、真实地报道医生形象,对于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促进医疗界的进一步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了《中国青年报》从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的所有关于“医生”的报道,结合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报道进行建构,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立场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青年报》医生报道的框架特点,包括主题凸显先进、结构注重差异化和表达真实客观。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主要呈现了“被误解的弱者”、“暴力下的受害者”和“救死扶伤的医者”等三个医生形象,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正面报道数量增多,医患纠纷减少,结构趋于完整,患方信源减少,修辞手法更加丰富。本文通过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的医生报道有如下问题:消息来源单一、注重叙述冲突和缺少人物个性等,通过对其原因的深度剖析,文章最后从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提升人文关怀、提高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媒体更好地对医生进行报道提供借鉴。
梁胜翔[9](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罗红廷[10](2020)在《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卫生”,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中被赋予了国家、民族等多重意蕴,成为近代中国摆脱落后、贫弱的重要工具,由此引发了“卫生救国”思潮的广泛传播。在“卫生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真正导致国人病弱的原因并非是个人卫生的不讲求,而是缺乏“公共卫生”的推行,故自20世纪初,公共卫生事业开始在国内被大力推广,成为城市市政和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战时中国首都的重庆无论是其政治地位,还是国际地位都得以空前提高,然而此时重庆的城市卫生状况却与其陪都的城市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此前虽经过战前重庆城市卫生治理以及新生活运动的开展,但城市内部的清洁状况依然堪忧,市民的卫生观念也十分缺乏,从而使得市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城市的宜居程度都大打折扣。基于此,国民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当局改进陪都重庆的城市公共卫生,并希望借此能够实现强健市民身体、促进陪都城市发展以及为抗战服务等目的。为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开展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同时也能够完成国民政府有关陪都卫生的行政命令起见,战时重庆市政当局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运动,这些卫生运动不仅开展频繁,而且种类多样,几乎涉及了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在运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中,首先通过清洁运动、疫病防治运动的实施,进一步充实了战时重庆城市的公共卫生设施和环卫系统,实现了对重庆市政建设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其次,凭借疫病防治运动、夏令卫生运动以及民族健康运动的推行,充分带动了市民对公共卫生运动参与,让市民在亲身参与卫生运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我的公共卫生意识,改造自身的不良卫生习惯,从而促进对市民现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培养,改变其过去“只讲私而不顾公”的落后卫生认知;此外,鉴于重庆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对建设战时中国首都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战时重庆市政府推动实施了灭鼠运动、清洁运动以及规矩运动,通过此三大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不仅极大缓解了市内的鼠患以及由鼠患带来的居住问题,也改造了战时重庆的市容市貌以及市民的陈规陋习,推动了清洁整肃的首都形象得以形成。透过战时重庆市政当局对陪都城市公共卫生的治理,可以看出战时重庆城市公共卫生运动的实施虽是基于对城市卫生问题的改良,但其最终的实施效果却达到了促进城市市政完善、市民观念进步以及城市形象良好等多个方面。而就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而言,无论是市政的完善还是市民观念的进步,抑或是城市面貌的良性发展,都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都市的必由之路。由此,根据战时重庆城市公共卫生运动对重庆城市发展的促进,我们可以说:城市公共卫生进步的意义不仅停留于卫生本身,实则也意味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升。所以,卫生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促进意义是应当,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二、树立医师的良好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医师的良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 |
第一节 道德与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
一 道德与职业道德 |
二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概述 |
三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二 国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三 中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之比较 |
第三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坚守医学崇高宗旨 |
二 有利于树立医学职业观念 |
三 有利于培养医学人文情操 |
四 有利于提升医学服务质量 |
第二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
第一节 敬佑生命、心怀大爱 |
一 救死扶伤,生命至上 |
二 普同一等,尊重病患 |
第二节 精益求精、甘于奉献 |
一 至精至微,博极医源 |
二 淡泊名利,无私无畏 |
第三节 协同救治,全周期保障 |
一 通力合作,科学施治 |
二 预防为主,重视健康教育 |
第三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 |
一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的提出 |
二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
三 市场经济文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现状 |
一 公立医院的医德状况 |
二 民营医院的医德状况 |
三 医德教育的总体状况 |
第三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一 新时代健康战略促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革新 |
二 医学科技理性抑制职业道德教育情怀 |
三 市场经济文化削弱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
第四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一 紧扣人民健康,教育体现社会化方向 |
二 守正革故鼎新,汲取传统养分 |
三 强化人文情怀,坚持预防为主 |
第二节 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
一 注重个体修养,培养医德情感 |
二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实际改造 |
三 建设专业队伍,关注思想动态 |
第三节 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
一 创设文化氛围,进行隐性教育熏陶 |
二 宣传榜样人物,引领业内新风范 |
三 强调知行合一,激发医德评价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中外期刊论文类 |
三 硕博士论文类 |
四 报纸类 |
五 网络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舆情危机中上海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案例研究法 |
1.5.2 访谈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2.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舆情危机 |
2.1.2 舆情危机管理 |
2.1.3 公立医院 |
2.1.4 医院形象修复 |
2.2 相关理论 |
2.2.1 形象修复理论 |
2.2.2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3.舆情危机及其对公立医院形象的影响 |
3.1 公立医院舆情危机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 |
3.1.1 征兆期:分散隐蔽,一触即发 |
3.1.2 发作期:蔓延迅速,牵扯众多 |
3.1.3 延续期:衍生话题,剖析细节 |
3.1.4 痊愈期:热度下降,警惕反转 |
3.2 公立医院舆情危机的类别 |
3.2.1 医方责任原因引发的舆情危机 |
3.2.2 医方技术原因或医学上不可控因素引发的舆情危机 |
3.2.3 医患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舆情危机 |
3.2.4 社会因素引发的舆情危机 |
3.3 舆情危机对公立医院形象的双重影响 |
3.3.1 舆情危机对公立医院形象的负面影响 |
3.3.2 舆情危机对公立医院形象的正面影响 |
3.4 舆情危机中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的必要性 |
3.4.1 不同阶段的医院舆情危机形象修复的必要性 |
3.4.2 各种类型的医院舆情危机形象修复的必要性 |
4.舆情危机中上海公立医院形象受损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
4.1 上海市公立医院形象的共同特性 |
4.1.1 公立医院形象与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相比的特征 |
4.1.2 上海市公立医院形象与国内其他地区医院相比的特征 |
4.2 上海市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与管控现状 |
4.2.1 上海市公立医院舆情危机现状 |
4.2.2 上海市公立医院舆情危机管控现状 |
4.3 上海市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中形象受损的主要表现 |
4.3.1 视觉识别层面的形象受损 |
4.3.2 行为识别层面的形象受损 |
4.3.3 理念识别层面的形象受损 |
4.4 上海市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中形象受损的原因分析 |
4.4.1 舆情危机事件对医院形象损害的原因分析 |
4.4.2 舆情危机应对不当对医院形象损害的原因分析 |
5.上海市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的实证分析 |
5.1 上海市X公立医院“患者抗生素过敏致死”舆情危机中形象修复的案例分析 |
5.1.1 事件经过回顾 |
5.1.2 事件中医院形象受损的具体表现 |
5.1.3 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 |
5.1.4 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效果评价 |
5.2 关于X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中形象修复的问卷调查 |
5.2.1 调查问卷设计 |
5.2.2 调查结果分析 |
6.国/境外舆情危机中医院形象修复的比较研究 |
6.1 美国密苏里州COXHEALTH医院“辐射超量”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 |
6.1.1 “辐射超量”事件经过回顾 |
6.1.2 “辐射超量”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 |
6.1.3 “辐射超量”事件中形象修复效果评价 |
6.2 台北荣总医院“胎死腹中”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 |
6.2.1 “胎死腹中”事件经过回顾 |
6.2.2 “胎死腹中”事件中形象修复策略的应用 |
6.2.3 “胎死腹中”事件中形象修复效果评价 |
6.3 上述案例对舆情危机中上海市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的启示 |
6.3.1 各国(地区)涉医舆情危机形象修复的普遍规律 |
6.3.2 国/境外案例研究对医院形象修复的有益启示 |
7.舆情危机中上海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策略应用的建议 |
7.1 根据医院舆情危机的不同起因,选择适合的形象修复策略 |
7.1.1 医方责任原因引发危机的形象修复:诚恳道歉,积极整改防范 |
7.1.2 医方技术原因或不可控因素引发危机的形象修复:彻查原委,表达关切同情 |
7.1.3 医患信息不对称引发危机的形象修复:密切沟通,强化正面形象 |
7.1.4 社会因素引发危机的形象修复:积极化解,体现担当作为 |
7.2 根据医院舆情危机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形象修复策略 |
7.2.1 危机征兆期形象修复:跨前一步,争取主动 |
7.2.2 危机发作期形象修复:基于事实,坦诚公开 |
7.2.3 危机延续期形象修复:借助外力,全面沟通 |
7.2.4 危机痊愈期形象修复:落实整改,放眼长远 |
8.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大纲和访谈对象信息表 |
附录2 关于上海公立医院舆情危机中形象修复的调查问卷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基于7P理论的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服务营销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医疗卫生行业市场营销研究 |
1.2.3 7P营销理论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服务营销 |
2.1.2 顾客服务包 |
2.1.3 顾客满意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7P理论 |
2.2.2 STP战略营销 |
第3章 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现状 |
3.1 成都爱尔眼科简介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2 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现状 |
3.2.1 爱尔眼科服务价值链 |
3.2.2 服务营销人员结构 |
3.2.3 眼科服务营销收益 |
3.2.4 眼科服务营销策略 |
3.3 成都爱尔眼科消费者调查 |
3.3.1 调查方案设计 |
3.3.2 调查方案实施与数据收集 |
3.3.3 调查分析 |
3.4 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3.4.1 明细项目收费价格偏高 |
3.4.2 就诊环境有形展示有待提升 |
3.4.3 服务流程不合理,缺乏服务流程蓝图规划 |
3.4.4 缺乏规范性服务礼仪 |
第4章 成都爱尔眼科营销环境 |
4.1 宏观环境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4.2.1 行业竞争者竞争能力 |
4.2.2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 |
4.2.3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3 成都爱尔眼科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会 |
4.3.4 威胁 |
4.3.5 成都爱尔眼科现行 SWOT 分析模型 |
第5章 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策略 |
5.1 服务营销战略(STP)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服务营销组合策略(7P)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过程策略 |
第6章 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保障措施 |
6.1 提升经营管理和技术团队 |
6.2 优化服务营销激励机制 |
6.3 完善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
6.4 健全医疗服务过程管理 |
6.5 塑造眼科服务品牌文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7)《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2 学术史回顾 |
2.1 医学史研究 |
2.2 近代医学观念研究 |
2.3 近代医疗卫生社团、杂志研究 |
2.4 关于《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 |
3 资料使用情况 |
4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4.1 创新之处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健康杂志》概况 |
1.1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背景及缘起 |
1.1.1 西医群体与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
1.1.2 医学社团与专业医刊的发展 |
1.1.3 中华医学会与《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 |
1.2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
1.3 《中华健康杂志》的发行概况 |
1.3.1 酝酿与发展:初创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
1.3.2 责任与担当:沦陷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
1.3.3 复兴与坚持:战后的《中华健康杂志》 |
1.4 《中华健康杂志》编撰群体介绍 |
1.4.1 杂志主编群体介绍 |
1.4.2 杂志作者群分析 |
1.5 《中华健康杂志》的经费来源 |
1.6 出版环境对杂志定价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营销策略与编辑特色 |
2.1 杂志的营销与设计风格 |
2.1.1 杂志的宣传营销手段 |
2.1.2 封面的设计与变化 |
2.1.3 杂志广告的刊登情况 |
2.2 杂志传播的内容特征 |
2.2.1 医学知识的通俗化传达 |
2.2.2 医学内容的专业化保持 |
2.3 杂志中的故事文本探析 |
2.3.1 多样化的故事形态 |
2.3.2 故事中作者的价值倾向 |
第三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健康关怀 |
3.1 聚焦热点:为社会“开药方” |
3.1.1 备受关注的传染病防治 |
3.1.2 妇婴健康的着重强调 |
3.1.3 工人疾病与社会保障 |
3.2 立足实际:经济视域下的健康生活建构 |
3.2.1 预防医学: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考量 |
3.2.2 困难条件下的营养问题 |
第四章 《中华健康杂志》中的“医患”表达 |
4.1 文化的中介者:医师的塑造与表达 |
4.1.1 “伪科学”的中医与“科学”的西医 |
4.1.2 塑造“合格”的病人 |
4.1.3 维护神圣的医护形象 |
4.2 文化的接收者:杂志读者的反馈与建议 |
4.2.1 《中华健康杂志》的读者特征 |
4.2.2 读者栏里的社会镜像 |
4.3 何为“健康”:医患群体共同的“健康”塑造 |
4.3.1 医师的专业化建构 |
4.3.2 病患的经验性传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框架理论下《中国青年报》的医生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理论背景 |
1.3.1 框架理论 |
1.3.2 新闻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设计 |
1.5.1 样本选择 |
1.5.2 类目建构 |
2 《中国青年报》医生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总体概况 |
2.1.1 报道数量:曲折上升 |
2.1.2 报道篇幅:中长篇为主 |
2.1.3 报道版面:侧重言论 |
2.2 高层内容分析 |
2.2.1 报道议题:医生先进事迹为主 |
2.2.2 报道体裁:通讯报道居多,追求深度 |
2.2.3 报道基调:保持中立 |
2.3 中层内容分析 |
2.3.1 结构图示:关注事件本身,评价少 |
2.3.2 结构完整度:类型全面完整 |
2.3.3 消息来源:多来自医方,患者发声少 |
2.4 低层内容分析 |
2.4.1 引语使用:直接引语增加现场感 |
2.4.2 报道形式:以文字为主,图片较少 |
2.4.3 修辞手法:引用数据增加真实性 |
3 《中国青年报》医生报道框架特点及形象呈现 |
3.1 医生报道框架特点 |
3.1.1 主题凸显先进事迹,弱化冲突 |
3.1.2 结构灵活多变,报道差异化 |
3.1.3 表达偏向理性,注重真实客观 |
3.2 医生报道框架变化 |
3.2.1 高层框架变化:医患冲突减少,正面报道增多 |
3.2.2 中层框架变化:结构趋于完整,患方信源减少 |
3.2.3 低层框架变化:修辞更加丰富,可读性增强 |
3.3 医生媒介形象 |
3.3.1 基于身份类型的群体形象 |
3.3.2 医生形象类型 |
3.3.3 医生形象特点 |
4 《中国青年报》医生报道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医生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1 消息来源单一,患者发声较少 |
4.1.2 注重叙述冲突,对策分析较少 |
4.1.3 议题分布不均,缺少人物个性 |
4.2 原因分析 |
4.2.1 官方话语权威,医方信源易得 |
4.2.2 缺乏问题意识,过分迎合受众 |
4.2.3 表现手法单一,缺少创新意识 |
5 医生报道的优化路径 |
5.1 奉行新闻专业主义,坚守社会责任 |
5.1.1 多角度报道,平衡消息来源 |
5.1.2 关注事件结果,做好舆论监督 |
5.1.3 创新选题,展现多元医生形象 |
5.2 遵守职业道德,提升人文关怀 |
5.2.1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注弱势群体 |
5.2.2 公开收费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 |
5.2.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医患沟通 |
5.3 提高专业素养,保证新闻品质 |
5.3.1 学习医学知识,避免失实报道 |
5.3.2 做好内容把关,筛选有效信息 |
5.3.3 拒绝盲目跟风,树立精品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卫生公共化”: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战前重庆公共卫生的概况 |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动因 |
第二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政策与措施 |
一、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政策 |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措施 |
第三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概况 |
一、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重要组织机构 |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
三、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力求完善”:公共卫生运动与战时重庆市政建设 |
第一节 清洁运动与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 |
一、清洁运动的推行 |
二、清洁运动与清洁设施问题的解决 |
三、清洁运动与重庆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 |
第二节 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环卫系统的改良 |
一、疫病防治运动的推行 |
二、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粪污处理系统的优化 |
三、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环卫系统的改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乎卫生”: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市民卫生观念和习惯培养 |
第一节 疫病防治运动与市民疫病观念的改变 |
一、疫病防治运动与落后疫病观念的摈弃 |
二、疫病防治运动与科学疫病观念的养成 |
第二节 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习惯的培养 |
一、夏令卫生运动的推行 |
二、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陋习的改造 |
三、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习惯的养成 |
第三节 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卫生观念的形成 |
一、民族健康运动的推行 |
二、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落后卫生观念的革除 |
三、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现代卫生观念的树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俾壮观瞻”: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灭鼠运动与重庆居住环境的改造 |
一、灭鼠运动的推行 |
二、灭鼠运动与重庆鼠患问题的缓解 |
三、灭鼠运动与重庆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二节 清洁运动与重庆公共环境的整洁 |
一、清洁运动与重庆城市清洁问题的解决 |
二、清洁运动与重庆市容的改善 |
第三节 规矩运动与陪都公共秩序的整顿 |
一、规矩运动的推行 |
二、规矩运动与重庆城市秩序的整改 |
三、规矩运动与陪都城市秩序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树立医师的良好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三家中医医院中西医师职业认同对比研究[D]. 刘洋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 姜荔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舆情危机中上海公立医院形象修复策略研究[D]. 范晓彧. 东华大学, 2021(12)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5]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6]基于7P理论的成都爱尔眼科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春妮.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7]《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D]. 徐霞. 河北大学, 2020(08)
- [8]框架理论下《中国青年报》的医生报道研究[D]. 李可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9]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D]. 罗红廷.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