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宿国强,王志跃,杨海明,张欣,叶小其,王莹[1](2022)在《鸡蛋蛋壳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蛋壳质量是商品蛋及种蛋生产与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蛋壳的形成及其品质衡量指标入手,从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及其相关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对鸡蛋蛋壳品质的调控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中进行蛋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常心雨,王晶,张海军,齐广海,邱凯,武书庚[2](2021)在《鸡蛋蛋清形成过程及品质调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鸡蛋蛋清品质直接决定了鸡蛋的货架期及诸多加工特性,是影响蛋鸡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随着玉米豆粕减量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之蛋鸡饲养密度的增加,蛋清品质下降明显,在产蛋后期表现得尤为严重。如何利用营养调控手段改善蛋清品质,是研发豆粕减量技术和蛋鸡延养技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鸡蛋蛋清组成及产生过程出发,综述了蛋清品质调控的饲料营养学研究进展,一方面为营养调控蛋清品质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为揭示蛋清品质性状形成细胞分子机理提供研究思路。
刘兵[3](2021)在《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碳排放,基于对未来环境保护、蛋鸡福利和饲料成本等问题的考虑,家禽养殖业提出“蛋鸡延长养殖”计划,将蛋鸡淘汰周龄从72周延长至80–100周,实现“100周龄产500枚蛋”的目标。但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蛋鸡经过产蛋高峰期的高强度代谢后,会出现严重代谢性障碍,导致肝脏和腹部脂肪蓄积,机体抗氧化功能和生殖系统功能减退,对蛋鸡的机体健康、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充分开发利用老龄母鸡肉蛋是当前家禽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我国蛋鸡产业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增长点和低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此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升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是提高我国国民营养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养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和营养附加值,充分开发利用老龄蛋鸡肉蛋制品。首先通过对不同周龄蛋鸡的生理机能、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的差异进行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揭示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关键途径;在此基础上基于硒(Se)的抗氧化活性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硒酵母(Se-enriched Yeast,Se Y)和富DHA微藻(Microalgae,MA,Aurantiochytrium sp.)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改善效果及其机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技术鉴定Se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模式,为富Se和DHA功能肉蛋的营养评估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不同周龄蛋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蛋后期蛋鸡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蛋鸡的生理功能和肉蛋品质的差异,对肉蛋品质、肉蛋氧化稳定性与生理功能的进行关联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发现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主要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下调),进而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此结果提示可以通过提高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机能和改善脂质代谢途径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后续研究将基于上述两个途径,探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Se Y和具有脂质调节活性的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的机体健康和肉蛋品质的调控效果及机制。基于硒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提高机体抗氧化机能、改善蛋鸡肉品质及增加肉蛋中硒沉积量方面,Se Y生物学效率显着高于等剂量的亚硒酸钠(Se S)。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对不同硒源处理在肉蛋中硒的沉积形态进行分析,在全蛋中检测到硒代蛋氨酸(Se Met)、硒代半胱氨酸(Se Cys2)、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 Se Cys)和亚硒酸根Se(IV)4种Se形态;在肌肉中检测到Se Met、Se Cys2、Me Se Cys和硒代尿素(Se Ur)4种形态的硒,其中Se Met为硒在肉蛋中沉积的主要形式。Se Y对产蛋后期蛋品质无显着影响,但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抑制肌肉组织磷脂膜和肌肉蛋白的氧化损伤,维持肌肉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而提高鸡胸肉储存期间的持水能力,维持肉色稳定性。高温应激是全球畜牧业的主要挑战,高温会导致肉蛋品质降低。随着家禽生产系统逐渐从“笼养”向“自由放养”转变,高温应激的影响会更加广泛。因此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通过持续高温处理建立慢性热应激(HS)模型探讨Se Y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缓解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HS会导致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降低,日粮Se Y可显着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长期HS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导致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削弱,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累积,造成脂质、蛋白和DNA等大分子氧化损伤、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进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肉品质降低。Se Y可以通过调节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提高线粒体抗氧化水平,增强细胞清除ROS的能力,改善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抑制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肌肉品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的调控及其对生产性能、肉蛋品质和肉蛋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形式和规律。研究发现富DHA微藻可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而减少肝脏游离脂肪酸(NEFA)和甘油三脂(TG)等在产蛋后期蛋鸡肝脏中的沉积,改善蛋鸡肝脏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蛋蛋白质量。DHA在肌肉和蛋黄中的沉积均呈剂量依赖式增加,随着日粮中富DHA微藻剂量增加,n-6/n-3 PUFA比例显着降低,肉蛋脂质健康指数显着改善。当日粮中添加2.0%富DHA微藻时,DHA在蛋黄、胸肌和腿肌中的沉积量分别达到11.6、1.2和1.3 mg/g,n-6/n-3 PUFA比例降至2.49:1、1.89:1和2.27:1。通过脂质组学技术对普通蛋黄和富DHA蛋黄脂质组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涵盖8大类30个子类的脂质1069种脂质分子,其中含DHA的脂质分子共有71种,DHA在蛋黄脂质中主要以甘油磷脂形式存在,85%以上的DHA与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结合。但是,日粮中添加较高剂量(≥1.5%)的富DHA微藻在提高肉蛋营养附加值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肉蛋储存期间的氧化稳定性,提示日粮添加1.5%以上富DHA微藻时,除Se Y外日粮中还需额外补充抗氧化剂。由于DHA主要富集在蛋黄和肌肉的脂质组分中,猜想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靶向富集可以保护肉蛋氧化稳定性。由此实验进一步在2.0%富DHA微藻日粮中(含0.25 mg/kg Se Y)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天然藻源虾青素(Astaxanthin,ASTA;Haematococcus Pluvialis),研究ASTA对富DHA肉蛋品质和储存氧化稳定性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日粮ASTA可显着增加肉蛋中AST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沉积到肉蛋中的ASTA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将蛋黄和肉中氧化反应阻断在氧化链的传播阶段,抑制肉蛋脂质氧化,改善肉蛋抗氧化活性,延长富DHA肉蛋的货架期。此外,ASTA还可通过调整肝脏Nrf2/HO-1抗氧化信号通路,增强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间接提高肉蛋的抗氧化能力。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高DHA日粮中添加20–30 mg/kg虾青素较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富硒酵母和富DHA微藻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机能,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改善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和肉蛋储藏期间的氧化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蛋鸡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营养、安全和健康的功能性肉蛋制品的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为产蛋后期蛋鸡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冯嘉[4](2021)在《蛋鸡产蛋后期鸡蛋蛋壳超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与营养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给家禽养殖业和蛋品加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到鸡蛋品质和食用安全。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后期蛋壳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本团队前期研究表明,蛋壳超微结构可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力学特性的靶点,但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及其形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产蛋后期鸡蛋蛋壳超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并以此为依据尝试采用营养调控手段提高后期蛋壳力学特性。试验一旨在阐明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并应用RNA-Seq手段分析产蛋高峰(42 wk)与后期(72 wk)蛋鸡子宫差异表达基因,探究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与高峰期产蛋鸡相比,产蛋后期蛋鸡蛋壳强度和韧性下降,乳突层厚度增加且早期融合发生率降低(P<0.05)。蛋壳矿化初期,产蛋鸡子宫组织共鉴定出183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25个上调基因和58个下调基因(FC>1.5,FDR<0.05)。产蛋后期蛋鸡子宫中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到与抗原加工和呈递相关的功能(P<0.05)。此外,差异表达基因中包括许多参与蛋壳矿化的基质蛋白如ovalbumin、versican、glypican 3等。这些结果表明,乳突层早期融合发生率的降低及乳突层厚度的增加是导致产蛋后期蛋壳力学特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产蛋后期蛋鸡子宫基质蛋白合成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了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试验二通过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的子宫炎症模型,旨在研究感染诱导炎症反应对蛋壳质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LPS处理后蛋壳乳突层出现异常结构,乳突体呈侵蚀状空洞,B型乳突体数量增加,壳膜网状纤维稀疏且与钙化层间缝隙增大。蛋壳乳突层、有效层及整体厚度降低,蛋壳力学特性明显降低(P<0.05)。LPS组试鸡十二指肠CALB1基因表达下调,蛋壳、血清及子宫组织钙磷水平降低(P<0.05)。LPS处理子宫组织固有层出现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和管状腺水肿或溶解现象,子宫组织绒毛高度、皱褶高度和面积显着减小(P<0.05)。同时,子宫黏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升高(P<0.05)。LPS处理显着提高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以及基质蛋白ovotransferrin和ovalbumin的表达,并抑制了钙结合蛋白CALB1和基质蛋白osteopontin的表达(P<0.05)。这些结果表明,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损坏子宫组织形态结构,扰乱钙磷离子供应,刺激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进而干扰子宫钙离子的转运和基质蛋白的合成,导致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及力学特性的下降。试验三选取具有抗炎活性的植物精油为干预措施,旨在探究通过营养调节子宫免疫及健康状况,进而改善其生物矿化功能和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试验观察了饲粮添加不同水平(50、100和200 mg/kg)精油对产蛋后期(60 wk)蛋鸡子宫免疫反应、生物矿化相关功能及蛋壳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植物精油添加剂量,试验期末(12 wk)蛋壳厚度、强度、重量及比例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蛋壳硬度呈二次提高(P<0.05)。同时,蛋壳超微结构有效层厚度及整体厚度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乳突层早期融合和袖口结构的发生频率二次提高,B型乳突体的发生及乳突层结构总变异程度降低(P<0.05)。选取对照组和最佳效果组(100 mg/kg)进一步研究,表明:精油提高了十二指肠CALB1 m RNA的表达量、血清钙水平和子宫组织绒毛高度(P<0.05),并有降低水肿或溶解管状腺比例的趋势(P=0.088)。精油可抑制子宫黏膜IL-1β和IL-6的表达(P<0.05),子宫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病灶现象明显减少。添加精油可显着降低蛋壳矿化初期子宫黏膜基质蛋白ovalbumin和ovotransferrin的表达,提高离子转运载体CALB1、ATP2B1、ATP2B2和SLC26A9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产蛋鸡饲粮添加精油可通过改善子宫组织形态和炎性免疫状态,调节离子转运和基质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蛋壳乳突层异常结构的发生频率并增加蛋壳及有效层厚度,进而改善蛋壳强度和硬度。综上所述,产蛋后期蛋鸡子宫基质蛋白合成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导致了蛋壳乳突层结构特征及结构层厚度的异常变化,饲粮添加精油可通过改善子宫组织形态和炎性免疫状态,调节子宫生物矿化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及力学特性。
周建民,武书庚,王晶,张海军,邱凯,齐广海[5](2021)在《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文中研究指明蛋鸡生产周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产蛋后期约占整个产蛋期的一半。蛋鸡进入产蛋后期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健康问题,如脂质代谢失调、氧化性损伤、免疫性能降低和钙磷吸收代谢紊乱等。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状况的改变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鸡蛋品质变差。在当前饲料"全面禁抗"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营养调控的手段来改善产蛋后期鸡体健康,对于提高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产蛋后期蛋鸡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营养调控措施,以期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健康状况和养殖效益。
张恒硕[6](2020)在《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产蛋后期峪口京白1号蛋鸡为研究对象,在能量水平、三种限制性氨基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探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肝脏健康以及肠道健康等的影响,并在降低1%蛋白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α-月桂酸单甘油酯,探究该营养调控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低蛋白日粮提供参考。本试验选择63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产蛋率基本一致的峪口京白1号蛋鸡648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108羽,分4个重复,每重复9格,每格3羽。对照组饲喂粗蛋白水平16.7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降低粗蛋白水平0.5%%、1%和1.5%,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与对照组对应氨基酸水平一致。试验Ⅳ组在试验Ⅱ组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再添加400 mg/kg α-月桂酸单甘油酯。预试期7天,正式期56天。试验结束次日进行屠宰试验,采集样品并检测。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生产性能方面,产蛋率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蛋白水平下降,产蛋率有降低的趋势,试验组Ⅰ、Ⅱ、Ⅲ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0.42%、0.78%、0.63%(P>0.05),而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0.83%、0.65%(P>0.05);料蛋比上,日粮蛋白水平下降,有提高料蛋比的趋势,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试验组Ⅱ(同蛋白水平组)相比降低了 2.12%,差异显着(P<0.05);平均蛋重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合格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合格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1%、2.0%(P<0.05);次品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次品蛋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25.12%、45.73%(P<0.05)。蛋品质方面,蛋壳强度上,与试验组Ⅰ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和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蛋壳强度(P<0.05);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P<0.05);蛋黄颜色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提高蛋黄颜色深度(P<0.05)。2.对蛋鸡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粗蛋白消化率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5);干物质、粗纤维、粗灰分消化率方面,各组差异均不显着。3.对蛋鸡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免疫指标:白介素IL-2含量,与试验组Ⅰ以及试验组Ⅳ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血清白介素IL-2 的含量(P<0.05);不同蛋白水平及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无显着影响(P>0.05)。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较对照组、试验组Ⅰ、Ⅱ分别提高了 20.6%、25%、20.6%,差异显着(P<0.05);丙二醛含量,蛋白水平降低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消化酶指标:脂肪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活性(P<0.0 5);胰蛋白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淀粉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P<0.05)。4.对蛋鸡肝脏健康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脏器指数指标:肝脏指数方面,与试验组Ⅱ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肝脏指数(P<0.05)。肠道形态结构指标:十二指肠隐窝深度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上,蛋白水平降低显着降低了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差异显着(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空肠绒隐比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隐比(P<0.05)。盲肠菌群指标:各组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差异。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降低0.5%,显着降低了脱硫弧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但也显着提高了梭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0%,显着降低了弯曲杆菌门、脱硫弧菌门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5%,显着降低了葡萄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但也显着降低了别样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与同一蛋白水平的试验组Ⅱ相比,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提高了艾克曼菌科等菌以及消化球菌科、布劳特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氨基酸球菌科、琥珀酸弧菌科等菌的相对丰度。总体上,蛋白水平降低改变了盲肠肠道菌群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可以改变蛋鸡盲肠肠道菌群结构。综上所述,蛋鸡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血清生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降低了抗氧化性能;影响了肠道结构;对盲肠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改善了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蛋鸡免疫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提高了消化酶活性,降低了肝脏指数,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
王晓翠[7](2020)在《绿茶多酚调控蛋鸡产蛋后期鸡蛋清品质的机制》文中提出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GTP)是天然抗氧化物质,在机体抗氧化、抗炎、延缓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绿茶多酚对蛋鸡产蛋后期的蛋清品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不清的问题,开展两方面研究。试验一:绿茶多酚对蛋鸡产蛋后期蛋清品质的影响选取240只70周龄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0、100、200和400 mg/kg GTP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200和400 mg/kg GTP显着改善产蛋性能、鸡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代谢和脂质代谢,但两组间无显着差异。200 mg/kg GTP提高血清、肝脏和输卵管蛋白分泌部抗氧化性能,改善肝脏脂肪肝状况,提高空肠吸收能力和输卵管蛋白分泌部蛋白合成、分泌功能。综上,200 mg/kg GTP通过提高蛋鸡抗氧化性能,改善肝脏健康状况、空肠吸收能力和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分泌功能,提高产蛋性能和蛋清品质。试验二:绿茶多酚调控蛋清品质的作用机制选取70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120只,分成2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添加200 mg/kg GTP,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GTP组蛋清粉多数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GTP显着降低蛋清粉和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的蛋白氧化指标。经蛋白组分析技术,GTP显着上调卵清蛋白、卵转铁蛋白、卵类黏蛋白、溶菌酶和β-卵黏蛋白等高丰度蛋白。GTP通过提高输卵管蛋白分泌部抗氧化功能,增强蛋清高丰度蛋白合成、分泌,改善蛋清粉氨基酸组成,改善蛋清品质。综上,200 mg/kgGTP通过调控蛋鸡抗氧化性能,提高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的蛋清高丰度蛋白合成、分泌,改善鸡蛋清品质。结果可为产蛋鸡“延养”和蛋清品质的精准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王晓翠,武书庚,张海军,齐广海[8](2019)在《鸡蛋蛋清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鸡蛋蛋清品质是蛋鸡生产中最为关注的重要性状之一,蛋清品质下降在集约化养殖中、优质饲粮蛋白质原料缺乏情况下和产蛋后期表现得更为严重。如何改善鸡蛋蛋清品质,是蛋鸡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介绍鸡蛋蛋清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尤其是本团队近年来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蛋白质原料和抗氧化物质对蛋清品质的影响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期望为鸡蛋蛋清品质的营养调控提供借鉴。
齐广海,王晶,武书庚,张海军[9](2018)在《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禽蛋产业的稳步发展对于满足消费者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生产"安全、优质禽蛋"为目标的营养调控技术,即通过调配蛋鸡营养素和营养调节剂的摄入,寻求及改善产品品质的营养调控策略,系业内学者和广大从业者的共同期望,也是禽蛋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增长点。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包括外在和内在品质的调控。外在品质主要指蛋壳品质;内在
安婷婷[10](2018)在《营养调控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剂量的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草粉对高温蛋鸡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不同存放时间鸡蛋蛋品质和蛋内容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VC、VE和大豆油3个试验因子(每个因子分三个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差分析研究各因子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显着性,极差分析选择VC、VE和大豆油3因子最佳剂量组合,从而建立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营养调控新模式。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迷迭香最佳水平和VC、VE和大豆油3因子最佳组合对卵巢以及输卵管等不同部位组织HSP、LYZ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从而为探讨蛋鸡热应激反应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饲粮中添加迷迭香草粉,对高温季节蛋鸡产蛋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迷迭香草粉0.3%试验组平均每日总蛋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产蛋率相对于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0.6%试验组血清白蛋白(ALB)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3%和0.6%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3%和0.6%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显着高于0.9%试验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研究饲粮中添加迷迭香草粉,对高温季节不同存放时间蛋鸡蛋品质和鸡蛋内容物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存放时间为1、15天时,添加迷迭香的试验组蛋黄颜色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存放时间为15天时,饲粮中添加迷迭香粉的试验组蛋白高度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存放时间为25天时,0.6%试验组的蛋黄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都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存放时间为1天的新鲜鸡蛋,0.6%试验组的蛋黄抗氧化能力(AOC)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存放时间为15天时,0.6%试验组蛋清AOC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3%试验组蛋黄AOC显着高于对照组(P<.05);存放时间为25天的鸡蛋,0.9%试验组的蛋黄AOC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的蛋清AOC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高温下,提高蛋鸡产蛋性能的VE、VC和大豆油的最佳组合。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研究表明,对蛋鸡料蛋比影响最大的是大豆油,对产蛋率、平均每日总蛋重影响最大的是VE。三种不同营养元素间联合级差分析表明,提高夏季高温季节蛋鸡产蛋性能的最佳营养元素组合为:VE300mg/kg、VC200mg/kg、大豆油2%(E3C2D2)。4、研究夏季高温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草粉,VE、VC和大豆油最佳组合(E3C2D2组合)对蛋鸡HSP、LYZmRNA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E3C2D2组合的试验组心脏、卵巢、子宫、肺部等部位HSP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E3C2D2组合的试验组脾脏、腺胃的HSP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E3C2D2组合的试验组肾脏HSP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E3C2D2组合的试验组肝脏HSP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E3C2D2组合的试验组肝脏、卵巢、峡部、腺胃、心脏、脾脏、肺部、小肠等部位LYZ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E3C2D2组合的试验组子宫、肾脏LYZ表达量极显着高于迷迭香组和对照组(P<0.01);饲粮中添加0.6%迷迭香、E3C2D2组合的试验组胸腺LYZ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
二、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鸡蛋蛋壳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蛋壳的钙化过程及其品质衡量指标 |
2 蛋壳品质的营养调控 |
2.1 矿物质对蛋壳品质的调控 |
2.1.1 钙磷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1.2 锰锌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1.3 铜镁铁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2 维生素对蛋壳品质的调控 |
2.2.1 VD3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2.2 VC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2.3 B族维生素及衍生物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3 蛋白质和糖类对蛋壳品质的调控 |
2.3.1 蛋白质、氨基酸、肽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3.2 糖类物质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4 生物活性物质对蛋壳品质的调控 |
2.4.1 激素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4.2 其他生物活性分子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2.5 新型添加剂对蛋壳品质的调控 |
3 小 结 |
(2)鸡蛋蛋清形成过程及品质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鸡蛋蛋清 |
1.1 蛋清的组成 |
1.2 蛋清的产生过程 |
1.2.1 膨大部结构与功能 |
1.2.2 蛋清的分泌与形成 |
1.3 蛋白结构与蛋清品质 |
2 营养调控对蛋清品质的影响 |
2.1 饲粮蛋白来源 |
2.2 饲粮蛋白水平 |
2.3 微量元素 |
2.4 抗氧化物质 |
2.5 氨基酸 |
3 储存对蛋品质的影响 |
3.1 蛋清变化 |
3.2 影响因素 |
3.3 改善措施 |
4 结语及展望 |
(3)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蛋鸡的饲养情况及蛋鸡资源的开发利用 |
1.1.1 我国蛋鸡养殖和鸡蛋消费情况 |
1.1.2 蛋鸡生产周期内产蛋变化规律 |
1.1.3 母鸡肉及功能性蛋制品的开发与应用 |
1.2 产蛋后期蛋鸡存在的问题及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
1.2.1 生殖系统功能退化 |
1.2.2 肠道功能紊乱 |
1.2.3 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衰退 |
1.2.4 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加重 |
1.2.5 蛋鸡衰老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
1.3 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有效措施 |
1.3.1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
1.3.2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
1.4 肉蛋氧化稳定性的营养调控 |
1.4.1 富DHA蛋在储存期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
1.4.2 提高DHA强化肉蛋氧化稳定性的措施 |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周龄蛋鸡的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差异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饲养试验设计 |
2.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周龄蛋鸡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变化 |
2.4.2 不同周龄蛋鸡肝脏病理的变化 |
2.4.3 不同周龄蛋鸡机体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2.4.4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4.5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
2.4.6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肉品质的变化 |
2.4.7 不同周龄蛋鸡鸡蛋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
2.4.8 肉蛋品质与机体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饲养试验设计 |
3.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4.2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3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4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5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 |
3.4.6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7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8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3.4.9 不同硒源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应激模式下富硒酵母对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改善效果及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饲养试验设计 |
4.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2 热应激蛋鸡组织中硒的分布 |
4.4.3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4.4.4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4.4.5 热应激诱导的蛋鸡氧化应激的标志物 |
4.4.6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肉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4.4.7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线粒体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4.4.8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DHA微藻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饲养试验设计 |
5.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4.2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
5.4.3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5.4.4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脂肪酸含量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
5.4.5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4.6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5.4.7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脂肪酸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
5.4.8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新鲜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4.9 富DHA鸡蛋蛋黄脂质种类的分析鉴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藻源虾青素改善富DHA肉蛋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饲养试验设计 |
6.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虾青素在蛋鸡组织中的沉积规律 |
6.4.2 虾青素对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6.4.3 虾青素对肌肉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6.4.4 虾青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
6.4.5 虾青素对蛋黄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6.4.6 虾青素对肝脏Nrf2/HO-1 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蛋鸡产蛋后期鸡蛋蛋壳超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与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与超微结构的变化 |
1.1.1 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 |
1.1.2 蛋壳超微结构的形成及其对力学特性的决定性作用 |
1.1.3 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 |
1.1.4 基因调控蛋壳生物矿化过程 |
1.1.5 蛋壳品质和超微结构的遗传学基础 |
1.2 输卵管子宫组织中生物矿化的发生 |
1.2.1 子宫组织生理学特征及产蛋后期变化 |
1.2.2 生物矿化过程子宫组织炎症状态的变化 |
1.2.3 产蛋后期子宫组织炎症状态的变化 |
1.2.4 病理性炎症反应干扰蛋壳形成 |
1.3 植物精油的抗炎活性及其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1.3.1 植物精油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
1.3.2 植物精油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
1.3.3 植物精油影响蛋壳品质的可能机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子宫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产蛋高峰期和后期蛋壳超微结构的差异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饲养管理 |
2.2.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蛋壳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
2.3.2 蛋壳超微结构特征 |
2.3.3 子宫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 |
2.3.4 子宫DEGs的鉴定 |
2.3.5 组间DEGs的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
2.3.6 组间DEGs的 GO富集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子宫炎性状态对蛋壳及其超微结构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蛋壳物理及力学特性 |
3.3.2 蛋壳超微结构 |
3.3.3 蛋壳化学组成 |
3.3.4 十二指肠CALB1 mRNA表达量、血清和子宫组织钙磷含量 |
3.3.5 子宫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和免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 |
3.3.6 子宫组织形态结构 |
3.3.7 子宫组织生物矿化相关基因表达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植物精油对产蛋后期蛋鸡子宫免疫反应和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饲养管理 |
4.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
4.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5 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 |
4.3.2 蛋壳化学组成、物理和力学特性 |
4.3.3 蛋壳超微结构特征 |
4.3.4 十二指肠CALB1 基因表达量以及血清和子宫组织钙磷含量 |
4.3.5 子宫组织免疫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 |
4.3.6 子宫组织形态观察 |
4.3.7 子宫组织蛋壳生物矿化相关基因表达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蛋鸡产蛋后期的生理代谢特点 |
1.1 脂质代谢失调 |
1.2 氧化性损伤 |
1.3 免疫功能下降 |
1.4 钙磷代谢紊乱 |
2 蛋鸡产蛋后期营养调控措施 |
2.1 脂质代谢失调的营养改善措施 |
2.1.1 调整饲粮能氮比或能量蛋白源 |
2.1.2 调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
2.1.3 胆碱、甜菜碱和肉碱 |
2.2 氧化性损伤的营养调控措施 |
2.2.1 常规营养素添加剂 |
2.2.2 非营养素添加剂 |
2.3 免疫功能下降的营养改善措施 |
2.3.1 寡糖 |
2.3.2 植物提取物 |
2.3.3 有机微量元素 |
2.4 钙磷代谢紊乱的营养改善措施 |
2.4.1 石粉粒度和补充模式 |
2.4.2 维生素D3 |
2.4.3 植酸酶 |
3 结语与展望 |
(6)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痛点一:我国蛋白原料短缺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
1.2 痛点二: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蛋白利用率低 |
2. 低蛋白日粮 |
2.1 低蛋白日粮概念 |
2.2 理想蛋白质概念 |
2.3 蛋鸡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
2.4 低蛋白日粮应用现状和理论尚待完善的探讨 |
2.5 低蛋白日粮饲料添加剂营养调控技术 |
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二、试验研究与分析讨论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2.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指数的影响及肝脏切片观察 |
2.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的影响 |
2.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2.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健康的影响 |
3.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3.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绿茶多酚调控蛋鸡产蛋后期鸡蛋清品质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引言 |
1.1 蛋鸡产蛋后期对鸡蛋蛋清品质的影响 |
1.1.1 鸡蛋蛋清组成 |
1.1.2 鸡蛋清稀化的可能机制 |
1.2 饲粮抗氧化物质对产蛋后期鸡蛋清品质的影响 |
1.2.1 绿茶多酚对鸡蛋清品质的影响 |
1.2.2 其它抗氧化剂对鸡蛋清品质的影响 |
1.3 绿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
1.3.1 绿茶多酚的组成及结构 |
1.3.2 绿茶多酚的生理功能 |
1.3.3 绿茶多酚在动物机体内的抗氧化机制 |
1.4 质谱技术是分析蛋清品质的有效工具 |
1.5 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茶多酚对蛋鸡产蛋后期蛋清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饲粮及饲养管理 |
2.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绿茶多酚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2.3.2 绿茶多酚对鸡蛋蛋清品质的影响 |
2.3.3 绿茶多酚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绿茶多酚对蛋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5 绿茶多酚对蛋鸡肝脏、空肠和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的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绿茶多酚调控鸡蛋清品质的作用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饲粮及饲养管理 |
3.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5 指标测定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绿茶多酚对蛋清干物质、粗蛋白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2 绿茶多酚对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和蛋清粉蛋白氧化指标影响 |
3.3.3 TMT技术解析绿茶多酚调控蛋白分泌部蛋白差异表达机理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鸡蛋蛋清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鸡蛋蛋清的组成及其高丰度蛋白的功能特性 |
2 鸡蛋蛋清稀化的影响机制 |
3 饲粮蛋白质因素对蛋清品质的影响 |
3.1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清品质的影响 |
3.2 饲粮蛋白质原料对蛋清品质的影响及机理 |
4 饲粮抗氧化物质对蛋清品质的影响 |
4.1 茶多酚 (tea polyphenols, TP) 对蛋清品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4.2 其他抗氧化物质对鸡蛋清品质的影响 |
5小结 |
(10)营养调控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鸡的热应激 |
1.1 鸡热应激的危害 |
1.2 鸡热应激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
2 迷迭香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
2.1 迷迭香的理化性质 |
2.2 迷迭香的生理功能 |
2.3 迷迭香及其提取物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
3 VC的特性和生理功能 |
3.1 VC的理化性质 |
3.2 VC的生理功能 |
3.3 VC在鸡生产中的作用 |
4 VE的特性和生理功能 |
4.1 VE的理化性质 |
4.2 VE的生理功能 |
4.3 VE在鸡生产中的作用 |
5 大豆油的特性和生理功能 |
5.1 大豆油理化性质 |
5.2 大豆油生理功能 |
5.3 大豆油在鸡生产中的作用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迷迭香对高温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迷迭香的制备 |
1.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试 |
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分析 |
2.2 产蛋性能分析 |
2.3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2.4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3 讨论 |
3.1 饲粮添加迷迭香草粉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添加迷迭香草粉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饲粮添加迷迭香草粉对蛋鸡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三章 迷迭香对高温季节不同存放时间鸡蛋蛋品质和蛋内容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迷迭香的制备 |
1.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试验指标测试 |
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迷迭香草粉对不同存放时间鸡蛋蛋品质的影响 |
2.2 迷迭香草粉对不同存放时间蛋黄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鸡蛋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粮添加迷迭香草粉对不同存放时间鸡蛋蛋品质的影响 |
3.2 饲粮添加迷迭香草粉对鸡蛋内容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四章 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C和大豆油对高温季节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分析 |
2.2 产蛋性能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C和大豆油最佳组合及迷迭香最佳水平对高温下蛋鸡不同组织HSP70和LYZ表达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组织样本采集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试剂配制 |
1.6 鸡组织总RNA的提取和检测(Trizol法) |
1.7 cDNA的合成 |
1.8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10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提取结果 |
2.2 LYZ引物扩增效果检测 |
2.3 目的基因熔解曲线 |
2.4 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及感染球虫后表达的变化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鸡蛋蛋壳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J]. 宿国强,王志跃,杨海明,张欣,叶小其,王莹. 家畜生态学报, 2022(01)
- [2]鸡蛋蛋清形成过程及品质调控研究进展[J]. 常心雨,王晶,张海军,齐广海,邱凯,武书庚. 中国家禽, 2021(12)
- [3]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D]. 刘兵. 江南大学, 2021(01)
- [4]蛋鸡产蛋后期鸡蛋蛋壳超微结构特征的形成机理与营养调控[D]. 冯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产蛋后期蛋鸡生理特点与营养调控[J]. 周建民,武书庚,王晶,张海军,邱凯,齐广海. 中国家禽, 2021(03)
- [6]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张恒硕. 浙江大学, 2020
- [7]绿茶多酚调控蛋鸡产蛋后期鸡蛋清品质的机制[D]. 王晓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鸡蛋蛋清品质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J]. 王晓翠,武书庚,张海军,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4)
- [9]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A]. 齐广海,王晶,武书庚,张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10]营养调控提高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新模式研究[D]. 安婷婷. 扬州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