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晨燕[1](2021)在《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肝细胞微载体与半透膜微管构建仿生肝小叶结构单元;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构建肝脏芯片;肝脏芯片应用于仿生生物人工肝(Bionic bioartificial liver system,BBALS)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构建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肝脏芯片。通过对肝细胞微载体进行肝功能评估,验证其模拟肝脏微环境以及作为体外生物反应器单元可能性,并与半透膜微管结合构建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将其与双向循环体系结合构建肝脏芯片,通过对双向循环体系不同流速进行优化,优选出最适合肝细胞微载体培养的流速,能够维持肝细胞微载体最强活性、及最佳细胞功能。实验分为对细胞进行二维平板培养组和肝细胞微载体模拟3D培养组,使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stain,PAS)观察糖原合成情况,同时使用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染色观察摄取及排泄能力,通过检测尿素(Urea)、白蛋白(Album,ALB)水平评估合成及分泌能力,检测细胞色素P-450表达(Cytochrome P-450,CYP-450)情况,通过细胞增殖及肝功能水平检测确定最佳流速。第二部分:通过使用构建的仿生生物人工肝,对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进行研究。使用3D肝脏芯片作为新型生物反应器应用于BBALS中,通过过滤D-氨基半乳糖诱导(D-galactosamine,D-Gal)形成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兔模型,对其进行血浆置换,研究BBALS治疗ALF的作用。实验分为正常组、ALF组以及BBALS治疗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素和白蛋白水平,并用H&E、Ki-67和Tunel染色检测炎症反应、增殖和凋亡程度。结果:第一部分:肝细胞微载体3D培养组与细胞平板培养组相比,肝糖原合成更多,ICG摄取和释放速度更快,尿素合成、白蛋白分泌水平增高,CYP-450水平增高。得到了优化后的最佳流速,证明肝脏芯片在5mL/h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细胞活性,维持其特异性功能。第二部分:与未治疗的ALF组相比,BBALS治疗组的ALT和AST显着降低,尿素和血浆生成明显改善,炎症浸润、肝细胞凋亡和肝细胞增殖显着减少。结论:1.肝细胞在微载体上3D培养与细胞平板培养相比有更好的肝储备、合成、分泌、代谢能力,将其与半透膜微管组装构建了模拟肝脏肝小叶结构的功能单元。发现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结合双向循环体系构建的肝脏芯片能够在0.5mL/h流速下使细胞达到最佳生长活性,有较好的肝脏特异性功能。2.仿生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后,肝脏损伤程度减轻,解毒和合成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显示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白校杰[2](2020)在《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肝性脑病是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神经精神并发症,氨中毒被认为是其病因之一,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生物人工肝是由微载体粘附的肝细胞和人工解毒装置共同组成的体外肝灌流系统,是患者自体恢复肝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帮助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肝性脑病。目前,生物人工肝的种子细胞来源是制约生物人工肝发展的首要问题,去氨作用是其核心要求。胆汁酸通过法尼酯X受体(FXR)调节脂质和葡萄糖的代谢,奥贝胆酸(OCA)作为一种胆汁酸的模拟物可活化FXR。近期研究发现,FXR能引起氨代谢通路中部分酶基因的改变。但是激活FXR是否可以促进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的氨代谢能力,使其更好的应用到生物人工肝系统尚未见报道。此外,活化FXR对肝损伤所致的肝性脑病是否有治疗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1.检测活化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氨代谢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开发高效生物人工肝系统。2.探讨活化FXR对小鼠氨代谢及肝性脑病的作用。方法细胞实验:1.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生物学改造:(1)C3A细胞系转染FXR稳转质粒,通过G418筛选,建立C3A-FXR稳转细胞株,RT-PCR、细胞荧光检测FXR过表达效率。(2)转染精氨酸酶1(ARG1)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TC)质粒,恢复C3A细胞的氨代谢通路。2.C3A细胞的氨代谢和耐氨毒能力检测:(1)RT-PCR检测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2)加入20 mM NH4Cl建立氨胁迫环境,使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来评价其耐氨毒能力。(3)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处理后细胞上清中尿素的含量,评估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的氨代谢能力。动物实验:1.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选取12周龄C57BL/6N野生型雄性小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200 mg/kg/天建立TAA模型;肝脏大部分切除术(PHx)建立肝切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这两个模型血浆中血氨、尿素含量及肝功能指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和大脑的病理改变。2.活化FXR对氨代谢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TAA前一天开始使用FXR激动剂OCA 25mg/kg/天进行灌胃处理,三天后处死小鼠,取血浆、肝脏和大脑;对WT和FXR-KO小鼠进行大部分肝切手术,分别在术后40 h、3d和7d处死小鼠,取血浆,肝脏和大脑。(1)RT-PCR检测FXR的靶基因验证FXR的激活;(2)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血氨、尿素含量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A等;(3)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的病理改变;(4)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3.活化FXR对肝性脑病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TAA前一天开始连续使用OCA 25mg/kg/天进行灌胃处理,三天后处死小鼠。(1)旷场实验检测肝性脑病所致小鼠行为学改变;(2)处死小鼠后取大脑,RT-PCR检测脑中肝性脑病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3)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大脑皮质及海马的病理改变。结果1.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生物学改造:C3A细胞转染FXR稳定表达质粒后,FXR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在LO-2,HepG2,C3A这三种细胞系中,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ARG1,OTC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我们在C3A-FXR细胞中过表达ARG1和OTC,在激活FXR的同时恢复氨代谢通路。2.活化FXR提高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RT-PCR结果显示,活化FXR可以上调氨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其中以NAGS和SLC1A4尤为明显。RTCA结果显示,NH4Cl浓度越高,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但细胞过表达FXR后,NH4C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效果明显下降,细胞耐氨毒能力增强。细胞培养72 h后取上清进行生化检测,发现激活FXR后尿素生成增加,并且在氨胁迫状态下,激活FXR同样可以增加尿素生成量。3.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ARG1和OTC后对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的影响: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后,细胞的耐氨毒能力并没有出现叠加效应,尿素的生成亦呈现同样的趋势。4.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1)TAA模型生化结果显示,血浆中ALT、AST和血氨浓度均显着升高;肝脏HE染色显示,腹腔注射TAA后,肝细胞桥接坏死伴大量炎细胞浸润,大脑皮质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肿胀;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脑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的表达明显升高。(2)肝切模型生化结果显示,肝切后血浆中ALT、AST、TBA和氨浓度均有显着升高,尿素的含量降低,其中以肝切后40 h变化最大,随着肝脏的再生,7 d后肝功能基本恢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肝切后大脑中GFAP及IBA1的表达升高。5.活化FXR提高小鼠的氨代谢水平:在TAA模型中,生化结果显示小鼠饲喂OCA活化FXR后血浆中ALT、AST和血氨水平较TAA组均有显着下降;HE染色显示,活化FXR后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区域显着减少;此外,注射TAA后,小鼠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大多显着下调,饲喂OCA激活FXR后,这些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回升。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注射TAA后,NAGS,AS蛋白表达降低,饲喂OCA后NAGS,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肝切模型中,相较于WT小鼠,FXR-KO小鼠的肝功能受影响更严重,表现为肝切后血浆中ALT,AST和TBA含量较WT小鼠均有显着升高,尿素含量在40h明显下降,但血氨水平则变化不显着;此外,肝切之后,氨代谢相关酶基因GS,CPS1,ARG1,AL,NAGS,SLC1A4d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其中FXR-KO小鼠和WT小鼠的趋势是一致的。另外,和WT小鼠相比,FXR-KO小鼠中FXR的靶基因NAGS,SLC1A4和GLS的表达量是降低的。6.活化FXR改善肝性脑病:在TAA模型中,大脑病理损伤相关基因TSPO,MAO-A,GRIAL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小鼠饲喂OCA活化FXR后,上述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活化FXR后大脑海马和皮质区域GFAP和IBA1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这说明活化FXR对肝性脑病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1.活化FXR提高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C3A的氨代谢及耐氨毒能力。2.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未进一步增强C3A的氨代谢及耐氨毒能力。3.活化FXR能提高肝损伤小鼠的氨代谢能力,并有显着的肝保护作用。4.活化FXR能改善肝性脑病。
谢倩[3](2020)在《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影响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中、晚期的费效比,为临床人工肝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诊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行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了解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各分期的疗效情况以及费效比,对比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次数与疗效的情况。结果胆红素、肝衰竭分期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分期与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使用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行1.35次,好转率75.8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2.68万人工肝费用;中期患者平均1.74次,好转率37.1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7.04万人工肝费用;晚期患者平均行2.13次,好转率2.50%,使1名患者改善平均需花费123.00万人工肝费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各分期的平均每日花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3894.53元,中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5593.52元,晚期患者平均每日花费10128.82元。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两分组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好转组平均年龄为43.88岁,无效组的平均年龄为48.13岁,高年龄水平可能提示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不佳。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在性别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好转率38.46%高于女性好转率20.51%,可能与男性与女性患者就诊时的早中晚分期构成(28.85%、39.42%、31.73%vs 5.13%、58.97%、35.90%)、年龄(45.91岁vs 51.69岁)上有显着差异相关(P<0.05)。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次数分组与治疗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3次以上患者好转率明显降低。结论胆红素、肝衰竭分期是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尽早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对于无肝移植计划患者,疾病进展达晚期患者或人工肝使用次数超过3次者,继续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效益较低。同时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诊治的重要性仍需继续加强教育宣传;高龄肝衰竭患者的诊治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武之涛,彭青,高毅,潘国宇[4](2019)在《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除肝移植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和生物型人工肝。结合了功能性肝细胞的生物型人工肝装置可发挥肝脏解毒、合成、代谢等功能,并且可以部分替代人体肝脏功能。生物型人工肝研发的关键在于种子细胞的筛选和生物反应器的构建。具有良好特性种子细胞的生物人工肝对于肝衰竭的疗效已在一些临床前研究中得以体现,并且目前已启动了多个生物人工肝的临床研究。该文从种子细胞的来源、生物反应器结构分类和临床应用等不同方面,对目前生物型人工肝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冯磊[5](2019)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①优化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并对其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②构建西藏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模型,并使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救治,评价其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控制系统、外观及管路系统,实现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实现人工肝管路的灵活应用,一套管路实现三种治疗模式。②对优化后的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体外安全性评价。③进一步,优化课题组模拟肝衰竭血清的配制方法,并用该模拟肝衰竭血清评价该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④通过颈静脉置管输注不同剂量的D-gal(0.45 g/kg、0.40 g/kg和0.35 g/kg),比较不同剂量西藏小型猪的临床表现、生存时间、肝功肾功能、凝血功能、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变化。⑤使用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救治西藏小型猪ALF模型,观察比较ALF组、假治疗组和治疗组的临床表现、生存时间、肝功肾功、凝血功能、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变化。结果:①成功的优化了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实现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并优化获得了人工肝管路;②人工肝支持系统各项功能均运行正常,蠕动泵、肝素泵、供血不足传感器、漏血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泡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监测系统和称量计均正常运行;③成功的优化了模拟肝衰竭血清的配制方法,经过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处理后,模拟肝衰竭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上机过程中机器运转稳定,未出现异常状况。④给予0.45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生存时间为39.7±5.9 h;给予0.40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存活时间较0.45g/kg组动物生存时间长,为53.0±12.5 h;给予0.35 g/kg D-gal的西藏小型猪存活时间最长,生存时间为61.3±8.1h,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窗,符合理想ALF模型的标准。输注D-gal后,各组西藏小型猪生化指标逐渐升高,D-gal剂量越高,生化指标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⑤经过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与ALF组和假治疗组相比,治疗组肝衰模型猪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下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病理结果提示:治疗组肝细胞损伤有所缓解,肝细胞再生明显。结论:①我们成功的优化了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并通过模拟肝衰竭血清验证了其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②成功构建了西藏小型猪ALF模型,并使用其对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冯宇晴[6](2018)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住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因慢加急性肝衰竭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DPMAS)+HepaCure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Bioartificial liversystem,BAL)治疗的患者,共行治疗(DPMAS+BAL)16人次。治疗方案为先行2小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然后再行HepaCure生物人工肝治疗4-6小时。10例病例中有4例治疗1次,6例治疗2次,平均治疗次数1.6次;2次治疗组的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7-10天。为评估其治疗疗效,与同期行血浆置换(Plasmapherfusion,PE)的患者通过临床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以及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即刻相关免疫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综合评价DPMAS+BAL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1)DPMAS+BAL组中入选10人,其总体好转率为70%,28天生存率为100%;PE组入选10人,总体好转率为30%,28天生存率为90%。(2)通过不同临床因素(如年龄、人工肝类型、次数等)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中显示,年龄、人工肝类型、治疗次数与治疗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3)DPMAS+BAL组、PE组在术前、术后即刻肝功能对比:DPMAS+BAL组、PE组存在术后即刻TBIL、AST、ATT、ALR 等指标较术前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下降率的比较中,DPMAS+BAL组TBIL、ALB的下降率高于PE组,PE组的AST、ALT的下降率高于DPMAS+BAL组。(4)DPMAS+BAL 组与 PE 组第 3、5、7 天 TBIL、AST、ALT、ALB反弹率比较,DPMAS+BAL组的TBIL、AST、ALT的反弹率较PE组小,ALB的反弹率较PE组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DPMAS+BAL 组与 PE 组在术后 7、14、21、28、35 天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分别与其术前基线值对比,结果显示:DPMAS+BAL组术后第21、28、35天的总胆红素与术前对比有下降趋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术后第7、14、21、28、35天的转氨酶值与术前基线值比较提示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余指标ALB、PT、APTT、PTA、INR等指标与术前基线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BAL术前、术后即刻血常规变化:其中血红蛋白、血小板较前术前下降(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BAL术前、术后即刻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8)BAL术前、术后即刻电解质变化:钾(K+)、镁(Mg2+)较前下降(P<0.05),氯(CL-)较前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9)BAL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补体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BAL术前、术后即刻的hiHep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术前、术后活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11)BAL支持系统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无终止治疗及恶性并发症发生。结论:(l)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可能对急慢性肝衰竭有支持作用,其结果显示可能延长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有降低胆红素及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2)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王珊[7](2017)在《PE、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案。比较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肝衰竭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2017年1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住院并行人工肝治疗的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科综合治疗及人工肝支持治疗(PE或DPMAS治疗),其共行人工肝治疗262人次。根据患者行人工肝方式的不同,将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分为两组:PE治疗组45例和DPMAS治疗组45例,PE治疗组共行PE术142人次,DPMAS治疗组共行DPMAS术120人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总胆红素浓度、年龄、人工肝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急性感染三项、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的实验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肝衰竭患者有23例患者行PE治疗术,有14例患者行DPMAS治疗术。对比肝衰竭患者PE组和DPMAS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急性感染三项、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的实验室各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PE组、DPMAS组术前与术后的肝功对比:①PE、DPMAS组术后即刻的白蛋白(ALB)、球蛋白(GL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较术前降低(P<0.01)。两组术前与术后即刻的下降率对比示:PE组相较于DPMAS组,ALB下降率更大。②PE、DPMAS组术前与术后2-3天的肝功对比、术前与术后5-7天的肝功对比、术前与术后12-14天的肝功对比的结果示:PE组、DPMAS组术后的转氨酶、梗阻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TBA)均较术前下降,两组下降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B的下降率DPMAS组相较于PE组更大(P<0.05)。2.PE组、DPMAS组术前与术后2-3天的凝血功能对比:PE组:术后2-3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2-3天的纤维蛋白原(FIB)较术前升高(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DPMAS组:术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较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下降率的对比研究:PT、INR的下降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下降率更大。3.PE组、DPMAS组术前与术后即刻的急性感染三项对比:PE组及DPMAS组的急性感染三项的变化规律一致,PE组、DPMAS组的术后即刻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术前相比均降低(P<0.01)。两组急性感染三项的下降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E组、DPMAS组术前与术后2-3天的肾功能对比:PE组:术后的肌酐(CREA)较术前降低(P<0.01)。DPMAS组:术后的肌酐较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E组和DPMAS组术前与术后2-3天的血常规对比:PE组:术后的中性粒细胞(NEU%)较术前相比升高(P<0.01),术后的RBC、HGB、PLT较术前相比降低(P<0.05)。DPMAS组:术后的血常规较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PE组和DPMAS组术前与术后1-2天的电解质对比:PE组:术后的钾(K+)较术前相比升高(p<0.05),术后的钠(Na+)、氯(Cl-)、较术前相比均升高(p<0.01)。术后的Ca2+较术前相比下降(P<0.01)。DPMAS组:术后的电解质较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肝衰竭患者的PE组和DPMAS组术前与术后的肝功、凝血功能、急性感染三项、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的对比,结果大致同高胆红素血症。[结论]1.无论是否合并肝衰竭,PE、DPMAS这两种人工肝方法均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PE、DPMAS均能在短期内(2周内)降低患者的肝酶、胆红素、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2. PE、DPMAS这两种人工肝方法各有其特点。PE在改善凝血功能、肾功能方面优于DPMAS,且治疗费用较DPMAS相对较低,但PE术后可能会引起血红蛋白、血小板的降低,术后发生轻度电解质紊乱。虽然DPMAS术后前白蛋白的下降率高于PE组,但DPMAS术后白蛋白丢失少,且可保持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的相对稳定。3.患者的病情不同,可选择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方法。凝血功能相对较差,轻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可以选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效果更佳的PE术。DPMAS无需使用血浆,不会发生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传染病。对高敏体质或有血浆过敏史的患者,在血浆紧缺时,DPMAS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冯磊[8](2016)在《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文中认为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 AH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发病急,死亡率高达80%,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中国每年约有30至50万病人最终死于肝脏衰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肝的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广泛应用。大部分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因此研制可以替代肝脏功能的机器,使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可以过渡到肝移植或肝细胞再生恢复其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人工肝脏的研究取得了具大的进展,从早期的机械型人工肝发展到生物型人工肝,再到如今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目前报道的生物人工肝系统包括:ELAD (Extracorporeal Liver Assist Device)、HepatAssist2000、MELS (Modular 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BLSS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MC-BAL (Amsterdam Medical Centre-BAL)、HBLSS等,但大部分尚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的进入临床应用。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原理型样机和商品化样机,并通过西藏小型猪和猴子的实验验证了机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课题组在原有原理型样机和商品化样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机电系统,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进行优化,并增加了冗余设计使机身更为小巧轻便,外观更加美观,开发出了新一代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型样机(ZHJ一2),其主要由双向灌流旋转式生物反应器、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氧合器和加热器等组成;其具有独特的特点:①.具有多种功能(肝肾支持功能);②.具有多种治疗模式;③.智能化、机能化,操作简捷、方便;④.体型变小,重量变轻,易于运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的评估;二: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效性的评估。第一章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第一节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外循环实验目的:通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实验,初步评估该临床型样机的参数设定、系统稳定性和污染性,为大动物的体内循环实验奠定基础。方法:(1)管路的制作:根据机器各泵、相应夹管阀和监测系统的分布情况进行新型生物人工肝管路设计制作,设计出人工肝的不同治疗模式管路;(2)蠕动泵功能检测:将管路安装在各个蠕动泵上,分别设置50 ml/min、 100 ml/min的转动速率,动静脉管两端置入盛有生理盐水的量杯中,用生理盐水预充管路,同时将管路中的空气排空,然后把静脉端放入1L的量杯中,按压开始按钮,运行3分钟,用电子秤称量其重量,用来评估蠕动泵实际转运速率是否符合机器所设定的速率和并估算其精度;(3)利用局部法和整体法测定各种治疗模式管路以及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生物反应器等的预充量;(4)通过密闭式水循环实验,评估机器各个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评估管路有无破膜、漏血和有无气泡产生等;并评估机器的耐力性及其污染性(连续运行120h)。(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成功制作了不同治疗模式的管路;所有蠕动泵功能正常;预充量测定结果显示:血液灌流模式管路的预充量约为130ml,生物管路约为240ml,混合模式管路约为250ml,CRRT模式管路约为200ml,血浆分离器约为200ml,生物反应罐预充量约为250ml,血液灌流器约为200ml,氧合器约为50ml;血液灌流模式预充量约为530ml,生物模式预充量约为945ml,混合模式预充量约为950ml,CRRT模式预充量约为400ml。在密闭式水循环试验中,未发现气泡产生,未发现管路爆破,未见漏水等情况;各检测器(血容流不足检测器,漏血检测器和气泡检测器)均正常运行;机器在连续运行120h的过程中,机器耐受性良好,机器未出现故障(意外短路,突然停止等),各个压力值稳定,内毒素测定结果均<5.0 EU/ml;动、静脉端需氧、厌氧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密闭式循环安全稳定。第二节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内循环实验目的:通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循环实验进一步评估人工肝治疗模式的选择及参数设置、评估大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机器有效性的评估打下基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模型制备: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速眠新Ⅱ肌肉注射诱导麻醉+股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和颈静脉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和颈静脉,然后行股动脉(深静脉管)和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2)模型上机:西藏小型猪上机前,装载管路和滤器,并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然后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经股静脉双腔管给予地塞米松5 mg,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kg.h追加肝素,时时监测APTT,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泵的速率。血泵流速设置为50 ml/min,分浆泵流速设置为15 ml/min,循环泵流速设置为15ml/min、反应器循环周期为75s。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猪上机治疗8小时,记录入浆壶压、静脉压和跨膜压(2h/次),时时监测西藏小型猪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电图。治疗过程中,输入0.9%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冲管(2h/次),以防止滤器和管路堵塞,密切观察西藏小型猪的胸廓起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4h、8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测定。实验猪下机后,继续观察实验猪的饮食、饮水和生命体征变化。(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西藏小型猪均存活。实验中未见心电图、血压异常、出血、抽搐和发热等不良反应。治疗后未发现切口感染、出血和发热等并发症。机器在试验过程中运行正常,未发现管漏血、管路破裂和破膜等情况,在实验第0h、4h、8h取样进行内毒素检测的结果均小于0.5 EU/ml,血培养结果显示未发现细菌生长。西藏小型猪在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均数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8 h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与0 h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4 h心率和平均动脉与0h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O.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样本均数均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入浆壶压、静脉压及跨膜压均满足方差齐性,经方差分析发现静脉压6h、8h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跨膜压和入浆壶压各时间点与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章’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效性的评估目的:通过救治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急性肾衰模型进一步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为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入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提供经验。方法:(1)西藏小型猪肾衰模型构建: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速眠新Ⅱ肌肉注射诱导麻醉+股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然后行股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进行膀胱造瘘以便于计算尿量,抽血进行肾功能(肌酐,尿素)检测,双侧肾区备皮消毒,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逐层打开腹腔,暴露双侧肾脏,解剖分离肾动脉,结扎双侧肾动脉;消毒关腹,将模型猪放入饲养室,给予补液,静待其苏醒,术后于12h和24h取血检测肾功能。人工肝上机治疗:西藏小型猪肾衰模型制备好后,模型猪上机前,所有管路和滤器先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再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给予静脉注射地米5mg和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 · kg-1 · h-1追加肝素,时时监测APTT,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菜的速率,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追加肝素。血泵流速设置为50ml/min,弃浆泵流速设置为10ml/min,返浆泵流速设置为5ml/min,补液泵流速设置为5ml/min,超滤率为20%。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猪上机治疗8小时,记录静脉压和跨膜压(2h/次),时时监测猪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ECG。治疗过程中,输入0.9%生理盐水100ml进行冲管(2h/次),以防止滤器和管路堵塞,密切观察猪的胸廓起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4h、8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实验猪饮食、饮水、生命体征变化。(2)食蟹猴肾衰模型的构建: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异氟烷吸入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然后行股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进行膀胱造瘘以便于计算尿量,抽血进行肾功能(肌酐,尿素)检测,双侧肾区备皮消毒,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逐层打开腹腔,暴露双侧肾脏,解剖分离肾动脉,结扎双侧肾动脉;消毒关腹,将模型食蟹猴放入饲养室,给予补液,静待其苏醒,术后于12h和24h取血检测肾功能。人工肝上机治疗:食蟹猴肾衰模型制备好后,模型猴上机前,所有管路和滤器先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再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和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kg-1·h-1追加肝素,监测活化APTT(2h/次),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泵的速率,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追加肝素。血泵流速设置为32ml/min,弃浆泵流速设置为8ml/min,返浆泵流速设置为4ml/min,补液泵流速设置为4ml/min,超滤率为25%。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猴治疗6小时,记录静脉压、跨膜压,动态监测食蟹猴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电图。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食蟹猴的胸廓起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3h、6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食蟹猴饮食、饮水、生命体征变化。(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中实验组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经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缓慢下降,上机过程中未见血压异常、抽搐、透析综合症、发热和出血(凝血异常)等不良反应。治疗后未见发热、切口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的一般情况持续恶化,生化指标逐渐升高。西藏小型猪实验过程中于0h、4h、8h和食蟹猴于0h、3h、6h抽血所测得的内毒素结果均小于0.5EU/ml,血培养结果显示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机器各项压力监测稳定,动物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我们成功制作出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不同治疗模式的管路,并通过相应管路测定出了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管路的预充量,检测了机器蠕动泵功能及各监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密闭式水循环实验,证实了该机器的体外安全性。成功利用西藏小型猪进行了体内循环实验,验证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安全性及稳定性,为该机器的有效性评估及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成功构建了西藏小型猪及食蟹猴的急性肾衰模型,并用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进一步验证了该机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有效性。为下一步进行肝衰模型救治和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技术支持。
郭欢,邵安良,程祥,高基民,徐丽明[9](2016)在《生物人工肝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安全性和生物功能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生物人工肝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AC微囊)的安全性和预期生物功能。方法:制备AC微囊,通过倒置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微囊的表面结构、密度、机械强度和物质通透性等进行综合表征;通过AC微囊的细胞毒性及溶血性能评价,考察其生物相容性;模拟其预期临床使用方式,用AC微囊包裹肝细胞,评价细胞的存活率和代谢活性:进一步考察微囊的预期生物功能。结果:SEM显示微囊表面具有微孔洞;微囊密度为(1.39±0.155)g·m L-1;180 r·min-1振摇24 h后其完整率在95%以上;微囊通透性试验显示10 min时人血清白蛋白释放率约为50%,90 min左右达到平衡状态。细胞毒性评价(MTT、LDH)的结果显示微囊浸提液与空白组相比细胞的相对活性没有显着性差异。血液相容性评价直接法显示溶血率为(1.36±0.211)%;浸提法的溶血率为(2.69±0.219)%,均低于标准限值(≤5%)。包裹的肝细胞均匀分布在微囊内,并且与未包裹的肝细胞相比其白蛋白和尿素合成量均有所提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AC微囊机械强度好,可允许小分子物质透过。微囊无明显细胞毒性,溶血率低,生物相容性良好;微囊化培养的细胞能够维持并提高肝细胞生存活性和代谢功能。本研究建立的规范性评价技术和试验方法为制定生物人工肝用AC微囊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合理的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田林怀[10](2014)在《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肝治疗设备是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必不可缺的应用平台,目前临床应用困局在于大量使用进口设备,其配套耗材昂贵,系统治疗流程固化,设备成本与长期使用成本都很高,病人负担不断增加。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是临床关于人工肝治疗应用的创新,现有人工肝治疗设备,其功能偏重于人工肝某一个治疗流程或应用,缺少离线混合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功能,主要表现为:①动力支持不足;②缺少生物反应环境;③操控系统和治疗流程无法满足离线混合治疗的创新性临床应用。本研究立足于新型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设计,完善现有生物人工肝治疗设备的不足,从临床治疗实际需求出发,研制适宜于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临床血液净化治疗及实验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满足的基本功能叙述如下:(1)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构建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构建是建立在现有人工肝治疗流程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人工肝治疗分为非生物型和生物型两大类,现有治疗流程多集中于非生物型治疗过程,或者是单一的生物反应治疗,临床应用的肝衰竭治疗流程中混合生物反应治疗应用不多,通常是分段治疗,或两台机器交互治疗。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把单一的生物反应与非生物反应治疗科学搭配混合,在流程设计中把病人与体外循环流程进行间接的物理隔离,从而实现患者的离线治疗,治疗流程依次通过血浆置换、吸附治疗后,体外循环血液经过设定的定时定量累积后,形成一个血浆池,针对血浆池进行同步的血液灌流和生物反应治疗,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离线混合治疗流程的设计使得病人与在线治疗处于间接连接关系,其治疗流程中分子吸附模式与生物反应治疗过程均与病人保持离线状态,故称之为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体外循环治疗中,离线模式治疗的物理效应如流量、压力、流速等参数对病人生理应受条件要求低、影响小、安全稳定系数高,同时治疗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2)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智能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夹管阀等实现智能控制。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多种治疗模式功能,为患者体外血液循环提供流速、流量可控的驱动动力;提供加温、恒温自动检测功能;提供血液输入、输出质量平衡功能;净化消毒生物反应治疗环境;提供运行参数实时修改功能;提供智能安全监测报警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友好简洁,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开发容易等诸多优点,临床医生根据触摸屏对话提示,选取相应治疗模式,进行管路连接安装,设定运行参数、报警参数。运行过程自动控制由多种传感器负责监测,通过不同信号的连续采集与反馈,计算机控制软件负责参数计算与比较,同时根据运算规则进行自动补偿或报警。(3)恒温箱、空气消毒净化、视频监控装置的设计恒温箱是生物反应器放置的主体环境,要求治疗时应保持无菌、恒温、实时状况可控可视。恒温箱由箱体、空气净化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碳素纤维加热恒温控制器件、视频监控装置、生物反应器摇臂组成。加热设计采用碳素纤维导线并联分组均匀分布,24V低压供电,预热30分钟后,环境温度控制在34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利用红外夜视摄像头进行反应器过程监控,使得生物反应器在恒温箱体内实时可视,恒温箱体顶部设定空气净化口,对恒温箱内部空气进行循环空气净化,同时利用空气循环达到气体扰流来平衡温度,箱体内部设定紫外线消毒装置,机器预热时进行箱体内部环境表面消毒。(4)设备整体外观布局设计及加工制造充分利用不同制图软件进行仿真布局设计,反复对比调试、涂装模拟,并利用现代精密数控机床进行机架和配件的生产加工。滤器夹子设计为4个方向可调装置,方便透析器和管路安装时的不同角度需求。根据治疗流程需求,离线治疗管路内置于恒温箱体内,故设计一种抽屉式开启装置,方便于管路内置安装。(5)可调式动力泵设计及加工制造动力驱动泵由泵头和底座组成,利用驱动电机进行控制和调节泵头的转动和速度,实现血液净化时体外循环的动力支持。泵头制作精度高、安全性好,由泵头主体、滚轮、滚轮架、防脱栓、电机转接轴等器件组成,底座设定有泵头盖和底座主体,同时安装霍尔开关感应器件,实现泵的实时安全可控。泵头设计为可调式,可以根据不同耗材的管路尺寸进行调节,拓展了泵头使用的可适应性。(6)安全报警功能安全报警系统主要利用声、光来实现对医护人员的警示。①温度过温测试,给予设定安全界限外温度,测试传感器灵敏度,结果能够及时提示温度过高和过低警示,同时软件有效进行加热系统自动平衡控制;②气泡检测,运行过程中,模拟不同尺寸大小的人造气泡测试传感器灵敏度以及操控系统反应是否有效,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不同大小的气泡出现,管路阀有效动作,终止运行。③漏血检测,运行过程中,模拟不同浓度人造红细胞流经传感器,测试其灵敏度以及操控系统反应是否有效,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及时反馈漏血出现,管路阀有效动作,并终止流程运行。④电子称重平衡测试,根据运行设定参数进行血液称重测试,结果显示,空置和超重时,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反馈不同重量并实时显示,超出设定界限时报警提示,软件能够有效计算并自动控制泵速,实时进行称重的平衡调节。综上所述,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设备具有的特点是:①治疗模式设计独到:可进行血浆置换、吸附治疗、生物人工肝治疗,根据治疗需求三种治疗模式可灵活混搭,全流程运行模式时,有效实现离线混合治疗,减少病人生理反应,减少用血量,减少治疗用时;②装置智能化:操控系统均由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且触摸屏图示清楚,便于操作者掌握,报警系统及时有效;③安全性高:该系统安装有视频监控、多种传感控制器等报警装置,治疗流程设计为离线治疗,恒温箱设计为低压直流供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电气安全与患者的治疗安全;④一体化洁净恒温培养箱具有创新性,管路、生物反应器及血浆池内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提高了治疗环境洁净度,减少患者对治疗管路的畏惧感;⑤流程设计简洁,模块化程度高,便于维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二、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探究 |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及预后 |
2. 西医学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
2.1 定义及分类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 治疗及预后 |
2.5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肝脏芯片的构建 |
1. 微载体球的肝功能评估研究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构建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肝脏芯片的构建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二、仿生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材料、试剂、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试剂配制 |
1.4 实验分组药物的配制 |
1.5 引物设计序列 |
1.6 主要设备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传代 |
2.2 稳定表达细胞筛选 |
2.3 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RTCA)测定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能力。 |
2.4 组织或细胞RNA的提取 |
2.5 RNA逆转录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
2.7 组织蛋白提取 |
2.8 Western blot实验 |
2.9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
2.1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
2.11 小鼠大部肝切手术方法 |
2.12 小鼠TAA腹腔注射 |
2.13 生化指标ALT、AST、ALP等检测 |
2.14 小鼠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
2.1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第一部分: 细胞实验 |
3.1 活化FXR提高C3A细胞的氨代谢以及耐氨毒能力 |
3.2 活化FXR并恢复氨代谢通路对细胞氨代谢能力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3.3 肝性脑病模型的建立 |
3.4 活化FXR能改善肝损伤小鼠的氨代谢水平 |
3.5 活化FXR改善肝性脑病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布文章 |
(4)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衰竭及其临床需求 |
2 人工肝支持系统 |
3 种子细胞 |
3.1 动物源肝细胞 |
3.2 肿瘤来源肝细胞 |
3.3 永生化的肝细胞 |
3.4 人原代肝细胞 |
3.5 多能干细胞分化和转分化获得的肝细胞 |
3.5.1 多能干细胞分化获得的肝细胞 |
3.5.2 转分化获得的肝细胞 |
4 生物反应器 |
5 临床应用情况 |
(5)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
第一节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及体外安全性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模拟肝衰竭血清的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
第一节 大动物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构建与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西藏小型猪ALF模型的体内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专利说明书 |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6)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材料设备 |
1.2.2 治疗方案流程 |
1.2.3 研究内容 |
1.3 治疗疗效的评估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基线值比较 |
2.2 好转率对比 |
2.3 年龄与治疗疗效的对比 |
2.4 DPMAS+BAL组治疗次数与治疗疗效的关系 |
2.5 DPMAS+BAL与PE组实验室指标的对比 |
2.5.1 DPMAS+BAL组、PE组术前术后肝功能对比分析 |
2.5.2 肝功能指标下降率差异性比较 |
2.5.3 DPMAS+BAL组与PE组治疗后肝功能的反弹率比较 |
2.5.4 DPMAS+BAL组与PE组治疗35天内生化指标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二部分 HepaCure生物人工肝系统安全性研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内容 |
1.4 检测方法 |
1.4.1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及台盼蓝拒染法计算hiHep细胞活率 |
1.4.2 血生化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 |
1.5 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
1.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治疗前后活细胞数目的测定 |
2.2 BAL治疗前后免疫全套变化 |
2.3 治疗前后K~+、Na~+等12项指标情况 |
2.4 BAL治疗中患者不良情况记录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绩 |
致谢 |
(7)PE、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的评估 |
第一节 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外循环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内循环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效性的评估 |
1、材料与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9)生物人工肝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安全性和生物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材料 |
1.1仪器 |
1.2 材料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1.1 2.0% 海藻酸钠溶液 |
2.1.2 0.5% 壳聚糖溶液 |
2.1.3 微囊破囊液 |
2.1.4 模拟体液(SBF) |
2.2 AC微囊的制备 |
2.3 AC微囊的表征 |
2.3.1表面形貌观察 |
2.3.2 密度检测 |
2.3.3 机械强度检测 |
2.3.4 物质通透性检测 |
2.4 AC微囊的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2.4.1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2.4.1.1微囊浸提液的制备 |
2.4.1.2MTT试验和LDH试验 |
2.4.2 溶血试验 |
2.5 微囊化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性评价 |
2.5.1 微囊化Hep G2 细胞制备和培养 |
2.5.2 微囊化肝细胞相对增殖率和活性评价 |
2.5.3微囊化肝细胞代谢活性评价 |
2.5.4微囊化肝细胞白蛋白合成能力评价 |
2.6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AC微囊的表征 |
3.1.1形貌表征 |
3.1.2 微囊密度、机械强度和通透性 |
3.2 微囊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3.3 微囊体外溶血性能评价 |
3.4微囊化细胞的细胞活性及代谢活性评价 |
3.4.1微囊化Hep G2细胞活性评价 |
3.4.2 微囊化Hep G2 细胞尿素合成能力检测 |
3.4.3 微囊化Hep G2 细胞白蛋白合成量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10)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意义 |
2 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
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 |
1 总体设计 |
1.1 总体需求分析 |
1.2 总体框架设计 |
1.3 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流程 |
1.3.1 系统自检 |
1.3.2 血浆置换模式 |
1.3.3 吸附治疗模式 |
1.3.4 生物反应模式 |
2 机械结构设计 |
2.1 框架设计 |
2.2 整机外形结构设计 |
2.3 蠕动泵设计 |
2.4 血液加温器设计 |
2.5 恒温箱设计 |
2.6 配套空气净化与紫外消毒装置 |
2.7 配套视频装置 |
2.8 其它部件设计 |
2.9 本节小结 |
3 控制系统设计 |
3.1 框架设计 |
3.2 硬件子系统设计 |
3.2.1 主控单元 |
3.2.2 多部伺服电机的驱动控制 |
3.2.3 压力检测设计 |
3.2.4 血液进出平衡设计 |
3.2.5 其它辅助硬件配置 |
3.2.6 报警设计 |
3.2.7 电气安全设计 |
3.2.8 本节小结 |
3.3 软件设计 |
3.3.1 主控单元软件设计 |
3.3.2 触摸屏软件设计 |
3.3.3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1 工作总结 |
2 存在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四、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D]. 潘晨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活化核受体FXR对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及肝性脑病的作用研究[D]. 白校杰. 河南大学, 2020(03)
- [3]血浆置换相关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近期疗效及费效比分析[D]. 谢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J]. 武之涛,彭青,高毅,潘国宇.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9(04)
- [5]新型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优化与临床前评价[D]. 冯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6]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 冯宇晴.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PE、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对比研究[D]. 王珊.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8]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D]. 冯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9]生物人工肝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安全性和生物功能评价[J]. 郭欢,邵安良,程祥,高基民,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2016(01)
- [10]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D]. 田林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