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用型高粱系列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程须珍,范保杰,王丽侠,刘建军,刘长友,王素华,曹志敏,陈红霖,王彦,王珅[1](2021)在《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减、进口量连年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专用和多抗品种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豆产业及品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绿豆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旨在为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等提供参考。
李顺国,刘猛,刘斐,邹剑秋,陆晓春,刁现民[2](2021)在《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认为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10年来,鉴定和创制出277份矮秆、抗病、高支链淀粉、低单宁的育种材料;利用突变体、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高粱重要性状的控制基因;育成了71个矮秆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创新集成适合不同区域高粱轻简栽培技术,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增长26.8%,总产增长93.5%,单产提高52.7%,实现了高粱生产方式全面机械化的重大变革。在高端白酒转型升级的拉动下,以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知名酒企为核心,形成了以"品牌+品种+产地+农户"高粱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着的增收效果。产业发展助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面向产业与企业需求的联合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带动高粱种业起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粱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粮饲兼用、高光效等特性给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高粱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多用途开发不足、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原始性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政策支撑不足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高粱新品种选育和种业由酿造为主向多用途转变,针对企业酿造工艺需求对不同适宜地理环境开展定向育种将成为趋势,盐碱地、休耕区、镰刀弯地区高粱种植呈现恢复性增长。建立适合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的现代化种业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产业体系,构建科研院所、种子企业、推广部门和产后加工企业融合发展的种业产业链运行机制是未来中国高粱种业发展目标。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未来的重点任务是创制抗除草剂、高淀粉、低单宁、抗蚜等目标性状的关键育种材料;开展基因编辑、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高效遗传转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现代高效育种平台;优质专用酿造、饲料、饲草、能源、帚用等多用途高粱新品种选育;登记品种DNA指纹鉴别和关键表型性状数据库构建;根据高粱产区生态特点、资源禀赋,布局优化产业基地和制种基地。
李顺国,刘斐,刘猛,程汝宏,夏恩君,刁现民[3](2021)在《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认为谷子起源于中国,是旱作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栽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十年来,创制出一批抗除草剂、商品品质显着提升、蒸煮时间显着缩短的育种材料;基因组测序、单倍型图谱和高通量转化技术体系构建等推动了谷子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育成了一批中矮秆抗除草剂新品种,创新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倍以上,单产提高90.8%,总产提高85.7%,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实现了谷子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谷子是完全市场化作物,近十年来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迅速,正在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业优势区。随着产业发展的带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逐步增多,一批谷子种业开始起步。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谷子的营养、生态、文化属性给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谷子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种子繁殖系数高、品种权落实力度不够、科研和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谷子特色产业发展将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种业发展;季节性休耕区、压采地下水区的生态需求将促进谷子生产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种业、科研、产业融合呈加快发展趋势。攻克谷子种业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科研、种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国谷子种业的发展方向。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必须坚持原始创新、坚持产业需求、坚持服务主产区、坚持差异化发展、坚持市场主体地位。未来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需攻克的重点任务:突破性新种质创新、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突破性新品种杂交种培育、构建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升种业管理服务能力、布局优化制种基地、打造种子优势企业。
柳发财,孙志强[4](2019)在《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甘肃省高粱产业在生产与相关产业链延伸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粱生产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链延伸受限,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政策扶持引导与市场供求关系不匹配等制约其高粱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发展订单高粱种植、加强高粱产学研结合、建设高粱良种良方示范基地等发展对策。
赵悦[5](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彭安琪[6](2019)在《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和高粱(Sorghum bicolor)是常见的一年生饲料作物,是草食型牲畜优良的饲料资源,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玉米和高粱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研究以6个饲用玉米品种和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全株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差异,筛选出适宜雅安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为雅安地区利用饲用玉米、饲用高粱提供品种选择参考,为弥补饲料缺口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6个饲用玉米品种中,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和瑞德1号干物质(DM)产量较高,分别为11.36 t·hm-2、12.29 t·hm-2和10.89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粗蛋白(CP)产量也较高,分别是雅玉青贮8号为0.61 t·hm-2,正红311为0.57 t·hm-2,瑞德1号为0.65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产量也较高,分别为1.46 t·hm-2、1.40和1.4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相对饲用价值(RFV)分别为149.64、133.69、139.17,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三者的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三。综上,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以及瑞德1号较具优势,较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中,晋草8号、晋草11号、晋牧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的DM产量较高,分别为18.80 t·hm-2、20.11 t·hm-2、13.17 t·hm-2和14.64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晋草8号和晋草11号CP产量较高,分别为1.44 t·hm-2和1.06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其次为AS7193青贮甜高粱和AS6016高丹草,均为0.91 t·hm-2;WSC产量以晋草8号最高,为1.88 t·hm-2,其次为晋草1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分别为1.62和1.5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根据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品种排名前四的为晋草12号、晋草8号、晋牧1号、AS6023青贮甜高粱,且这四者的RFV均在130.00以上。因此,晋草8号、晋草12号、晋牧1号和AS6023青贮甜高粱较其他高粱品种更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2.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雅玉青贮8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较大,分别为22.03 t·hm-2、6.47%和1.43 t·hm-2;正红311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H1)收获较大,分别为21.29 t·hm-2、7.64%和1.48 t·hm-2;瑞德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具有较高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分别为13.62 t·hm-2、6.69%和0.9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玉米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正红311具有较大DM产量、最大CP含量和最大CP产量。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晋草8号于乳熟期(CK)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8.80 t·hm-2、7.81%和1.48 t·hm-2;晋草12号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H1)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4.72 t·hm-2、6.60%和0.97 t·hm-2;AS6023青贮甜高粱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08 t·hm-2、5.12%和0.82 t·hm-2;晋牧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78 t·hm-2、6.02%和1.0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高粱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晋草8号具有最大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综合草产量与品质,饲用玉米品种最优的为正红311,饲用高粱品种最优的为晋草8号,适宜收获期分别为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和乳熟期收获。
韦瑛[7](2019)在《甘肃省甜高粱全产业链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介绍了甘肃省甜高粱育种、种植及生物燃料乙醇、酵母葡聚糖、谷胱甘肽、果葡糖浆、谷氨酸和饲料生产研究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甜高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总结提出了6项具体发展措施:(1)抓好武威核技术应用综合产业园建设;(2)积极开展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3)抓好甜高粱种子繁育工作;(4)加快微生物菌种的研发及生产,满足工农业微生物菌种需求;(5)修订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规范;(6)加快甜高粱生物产品研发、生产及市场开拓。对今后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甜高粱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柴帆[8](2018)在《高粱熟了——记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高粱联盟坚持"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的宗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联盟内外合作与交流、联盟自身建设以及产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创新活动。莫言的《红高粱》引发了人、命运、价值、人生、死亡、生命力、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等方面在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高粱这一具有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农作物的兴趣与关注。
王丹[9](2016)在《专用型马铃薯优良新品系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为粮菜兼用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而目前国内育成的专用型品种甚少,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培育适宜全粉、高淀粉、炸条炸片等加工专用的马铃薯优良新品种,我们将国外引进的具有优质高产特性的马铃薯材料‘1867’和‘MB09’与国产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和‘陇薯7号’相组配,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得到‘1867×陇薯7号’、‘MB09×陇薯7号’和‘MB09×陇薯6号’3个杂交组合的F1实生种子,并经温室育苗获得其杂种F1无性系一代单株群体。本试验重点开展了这3个杂交组合杂种F1无性一代单株真实性的SSR鉴定、无性二代优良杂种株系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分析、无性三代优良杂种株系选育与产量品质等性状分析、无性四代优良杂种株系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5个专用型优异新品系产量品质评价与黑痣病抗性和耐贮性鉴定共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筛选出的S25、S118、C57和STI047共4对SSR适宜引物,鉴定出3个马铃薯杂交组合‘1867×陇薯7号’、‘MB09×陇薯7号’和‘MB09×陇薯6号’共76个杂种F1无性一代单株均为真实杂交种。2.明确了3个杂交组合共27个无性二代优良株系的染色体配对构型和花粉育性程度,以及二价体频率大小与其花粉可育率高低的关系。花粉可育率低于50%的株系(A4、A10、A12、A14、A19、A23、A30、B1、B13、B14、B15、C2、C21、C22)适宜作母本材料进一步杂交改良利用,高于50%的株系(A2、A3、A5、A9、A11、A20、A21、A26、A29、B2、B7、B11、B20)适宜作父本材料杂交改良利用。3.试验从27个无性优良杂种株系中选育出薯形好、芽眼浅、结薯集中整齐、营养品质较好、产量和商品薯率较高的无性三代杂种优良株系共17个,分别是‘1867×陇薯7号’组合的杂种株系A10、A12、A14、A21、A23、A26和A29、‘MB09×陇薯7号’组合的杂种株系B1、B2、B7、B13、B14、B15和B20、‘MB09×陇薯6号’组合的杂种株系C2、C21和C22。4.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薯重和商品薯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平均薯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块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还原糖含量分别和蛋白质、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5.利用筛选出的10对AFLP适宜引物对17个无性四代优良杂种株系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277个AFLP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87.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6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0.3623、shannon指数0.5407。6.17个优良杂种株系及4个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0.528,以GD值0.51为基准将其分成4类:株系A10、A12、A21、A29及母本‘1867’为一类;株系A14、A23、A26、B13、B14及父本‘陇薯6号’和‘陇薯7号’为一类;株系B1、B2、B7、B15、B20、C22及母本‘MB09’为一类;株系C2和C21为一类。7.从17个优良株系中选育出目标性状突出的5个专用型马铃薯优异新品系A14、A21、A29、B2和C21,其薯形好、芽眼浅、产量和商品薯率高。品系A29为高淀粉新品系,品系A14和A21为全粉加工型新品系,品系B2为薯条加工型新品系,品系C21为薯片加工型新品系。8.薯片接菌法鉴定结果表明,新品系A14、A21、A29和B2均继承了其父本‘陇薯7号’抗黑痣病能力强的特性,品系C21继承了其父本‘陇薯6号’抗黑痣病能力较强的特性。9.新品系块茎贮藏5个月后,其发芽率均较低,且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下降幅度及还原糖含量上升幅度均较小,继承了其父本耐贮性强的优良特性。10.块茎发芽率与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块茎贮藏后其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高低可作为不同马铃薯材料耐贮性强弱评价的重要指标。
何敏[10](2016)在《不同品种高粱饲用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粱是世界上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而作为普通高粱变种的甜高粱有希望成为首选饲料作物。大力推广全株甜高粱可为草食型畜禽提供足够的饲料,是促进奶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本研究在广州地区(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种植了饲用高粱大力士、绿巨人、德胜、B6以及高丹草5个品种,探究全株甜高粱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从而选出适合广州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添加不同乳酸菌研究其在不同青贮时间的发酵品质,并进一步研究青贮对其氢氰酸和单宁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考虑5个饲用高粱品种的生物产量、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和青贮难易程度等,甜高粱B6更适宜在广州地区种植。参试的5个高粱品种干物质产量的变化范围为4.2820.35 t/hm2,其中B6和大力士分别为20.35 t/hm2和19.15 t/hm2,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粗蛋白产量的变化范围为0.241.14 t/hm2,其中B6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高粱品种(P<0.05);相对饲用价值大力士和B6分别为83.60和80.64,高于其他几个品种。甜高粱B6具有较好的生长势(株高可达337.3 cm,茎粗达19.99 cm),干物质产量最大,粗蛋白含量较高,饲用价值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16.17%DM),无氮浸出物含量最多,最具优势。(2)青贮过程中添加的3种添加剂(YM3乳酸菌、YM8乳酸菌和BPS复合菌),以青贮60 d为期限,综合考虑甜高粱B6的青贮品质以及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YM3乳酸菌在青贮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料高粱的p H值先降后升,在青贮第7 d时达到最低值(P<0.05),其次为YM8乳酸菌添加剂<BPS复合菌添加剂<无添加剂(对照组),各处理组之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整个青贮过程添加YM3乳酸菌的乳酸含量偏多,丁酸含量和NH3-N含量最低。因此,添加YM3乳酸菌的青贮效果最好。(3)青贮对氢氰酸和单宁的去除率分别为:40.56%40.88%和64.39%71.21%。添加菌和无任何添加剂的处理对氢氰酸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显着(P>0.05)。青贮对单宁的去除效果中:添加YM3乳酸菌在青贮后的单宁含量最低(0.38%DM),去除率达71.21%;其次是添加BPS复合菌和对照组(无添加剂);添加YM8乳酸菌青贮60 d后的单宁含量最高(0.47%DM),去除率为64.39%,去除效果最差。
二、专用型高粱系列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用型高粱系列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绿豆产业发展现状 |
1.1 我国绿豆生产基本情况 |
1.2 我国绿豆的进出口情况 |
1.2.1 出口情况 |
1.2.2 进口情况 |
1.3 我国绿豆市场消费情况 |
2 绿豆种子市场规模 |
3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3.1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及应用状况 |
3.2 国外品种的应用情况 |
4 我国绿豆品种的风险与不足 |
4.1 急需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
4.2 抗病性差 |
4.3 加工专用品种少 |
5 我国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 |
5.1 抗主要病虫害品种的选育 |
5.2 营养和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 |
5.3 适宜机械化生产品种的培育 |
(2)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高粱产业与种业发展现状 |
1.1 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现状 |
1.1.1 种植面积和总产逐步稳定并有回升趋势 |
1.1.2 新品种更新速度加快 |
1.1.3 高粱机械化轻简栽培取得突破性进展 |
1.1.4 高粱进口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 |
1.1.5 高粱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能力持续增强 |
1.2 中国高粱种业发展现状 |
1.2.1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鉴定取得新进展 |
1.2.2 高粱分子遗传研究取得显着进步 |
1.2.3 高粱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
1.2.4 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登记走上正轨 |
1.2.5 品种权转让促进了种业发展 |
1.3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3.1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机遇分析 |
1.3.2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2 高粱种业发展趋势 |
2.1 国际高粱生产与种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
2.2 未来生产与种业发展趋势研判 |
3 中国高粱种业发展策略与未来的重点任务 |
3.1 中国高粱产业与种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
3.2 中国高粱种业发展路线 |
3.3 将来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需攻克的重点任务 |
3.3.1 种质资源鉴定与种质创新 |
3.3.2 创新育种技术,构建现代高效育种平台 |
3.3.3 优质专用酿造及多元化高粱新品种选育 |
3.3.4 登记品种DNA指纹鉴别和关键表型性状数据库构建 |
3.3.5 布局优化产业基地和制种基地 |
(3)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谷子产业与种业发展现状 |
1.1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 |
1.1.1种植面积和总产恢复明显 |
1.1.2谷子种植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机械化轻简栽培成为现实 |
1.1.3传统优质品种正在被新育优质品种所取代 |
1.1.4种植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 |
1.1.5价格波动频繁,总体呈上升趋势 |
1.1.6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正在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 |
1.2 中国谷子种业发展现状与成效经验 |
1.2.1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鉴定取得新进展 |
1.2.2 构建谷子功能基因发掘平台,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
1.2.3 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
1.2.4 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登记走上正轨,谷子种业开始起步 |
1.2.5 主要经验 |
1.3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3.1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机遇分析 |
1.3.2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2 谷子种业发展趋势 |
2.1 国际谷子生产与种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
2.2 未来生产与种业发展趋势研判 |
2.2.1 谷子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种业发展 |
2.2.2 生态需求将促进谷子生产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 |
2.2.3 种业、科研、产业融合呈加快发展趋势 |
3 中国谷子种业发展策略与未来的重点任务 |
3.1 中国谷子产业与种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
3.1.1 中国谷子产业与种业发展方向 |
3.1.2 中国谷子产业与种业发展目标 |
3.2 中国谷子种业发展思路与路线 |
3.3 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未来需攻克的重点任务 |
3.3.1 资源鉴定与种质创新研究 |
3.3.2 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构建 |
3.3.3 突破性新品种杂交种培育 |
3.3.4 构建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
3.3.5 提升种业管理服务能力 |
3.3.6 布局优化制种基地 |
3.3.7 种业企业打造和发展 |
(4)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 |
1.1 种植区分布 |
1.1.1 陇东春播晚熟区 |
1.1.2 高海拔冷凉早熟区 |
1.1.3 复种夏播区 |
1.2 种植规模与品种 |
1.3 产业链延伸 |
1.3.1 酿造 |
1.3.2 饲料 |
2 甘肃省高粱产业存在的问题 |
2.1 生产技术传统、规模小 |
2.2 市场需求与生产矛盾 |
2.3 高粱用途单一 |
3 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对策 |
3.1 对接市场需求,发展订单高粱种植 |
3.2 建立高粱良种良方示范展示基地 |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符号对照及缩写 |
1 立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饲用玉米发展概况 |
2.2 我国饲用高粱发展概况 |
2.3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
2.3.1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2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生理的影响 |
2.4 饲用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关系及评定 |
3 研究内容 |
3.1 试验目的 |
3.2 技术路线 |
4 材料与方法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设计 |
4.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4.1 农艺性状测定 |
4.4.2 产量测定 |
4.4.3 营养成分分析 |
4.4.4 相对饲用价值 |
4.4.5 隶属函数值 |
4.5 统计分析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玉米品种筛选 |
5.1.1 农艺性状 |
5.1.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
5.1.3 相对饲用价值 |
5.1.4 隶属函数值 |
5.2 高粱品种筛选 |
5.2.1 农艺性状 |
5.2.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
5.2.3 相对饲用价值 |
5.2.4 隶属函数值 |
5.3 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3.2 营养价值 |
5.4 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4.2 营养价值 |
6 讨论 |
6.1 品种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6.2 品种和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高粱熟了——记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文提纲范文)
高粱熟了,高粱酒醇了 |
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
面向产业,服务大众 |
(9)专用型马铃薯优良新品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专用型马铃薯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马铃薯专用型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1.2 马铃薯淀粉、还原糖合成关键酶调控研究进展 |
1.2 马铃薯育种技术研究概况 |
1.2.1 品种间杂交育种技术 |
1.2.2 天然实生苗育种方法 |
1.2.3 诱变育种技术 |
1.2.4 生物技术育种 |
1.3 杂种后代鉴定方法 |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
1.3.2 细胞学标记鉴定 |
1.3.3 同工酶鉴定 |
1.3.4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4 马铃薯黑痣病研究概况 |
1.4.1 马铃薯黑痣病症状 |
1.4.2 马铃薯黑痣病的危害 |
1.5 马铃薯窖藏后品质指标变化研究 |
1.5.1 马铃薯采后还原糖与淀粉含量变化 |
1.5.2 马铃薯采后维生素C含量变化 |
1.5.3 马铃薯采后干物质含量变化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2 马铃薯杂交种F_1单株真实性的SSR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2.1.2 DNA提取与检测 |
2.1.3 SSR引物来源及筛选 |
2.1.4 SSR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 |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检测 |
2.1.6 杂种F_1单株真实性SSR鉴定标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材料DNA纯度检测 |
2.2.2 1867×陇薯7号杂种F_1优良单株无性系一代的SSR鉴定 |
2.2.3 MB09×陇薯7号杂种F_1优良单株无性系一代的SSR鉴定 |
2.2.4 MB09×陇薯6号杂种F_1优良单株无性系一代的SSR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杂种F_1无性二代优良株系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867×陇薯7号的16个优良株系PMC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 |
3.2.2 MB09×陇薯7号的8个优良株系PMC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花粉育性· |
3.2.3 MB09×陇薯6号的3个优良株系PMC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育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杂种F_1无性三代优良株系选育与产量品质等性状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杂交组合F_1无性三代株系的表型性状表现 |
4.2.2 各杂种株系的产量性状表现 |
4.2.3 株高、主茎数、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和薯重与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4.2.4 各杂种株系的营养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
4.2.5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6 17个杂种优良株系的综合性状表现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优良杂种株系遗传差异性的AFLP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DNA提取与纯度检测 |
5.1.3 AFLP适宜引物筛选 |
5.1.4 AFLP反应体系及程序 |
5.1.5 电泳及银染 |
5.1.6 AFLP数据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材料基因组DNA检测 |
5.2.2 AFLP预扩增产物检测分析 |
5.2.3 AFLP适宜引物筛选 |
5.2.4 AFLP选择性扩增及多态性分析 |
5.2.5 马铃薯优良杂种株系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系产量品质评价与黑痣病抗性和耐贮性分析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系产量性状评价 |
6.2.2 新品系块茎营养品质性状的评价 |
6.2.3 新品系的黑痣病抗性鉴定 |
6.2.4 新品系块茎耐贮性分析 |
6.2.5 5个加工专用型马铃薯优异新品系的主要特性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10)不同品种高粱饲用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饲用甜高粱 |
1.2 我国甜高粱的利用现状 |
1.3 甜高粱用作饲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影响甜高粱饲用价值的因素 |
1.5 全株甜高粱的青贮研究 |
1.5.1 青贮的特点 |
1.5.2 甜高粱的青贮发酵品质 |
1.5.3 青贮中的乳酸菌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高粱品种及添加剂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高粱种植管理 |
2.2 青贮 |
2.3 分析方法 |
2.3.1 农艺性状测定 |
2.3.2 常规成分分析 |
2.3.3 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
2.3.4 单宁及氢氰酸含量分析 |
2.3.5 原料微生物分析 |
2.3.6 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2.3.7 青贮料有氧稳定性分析 |
2.3.8 相对饲用价值计算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粱品种筛选试验 |
3.1.1 不同高粱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及相对饲用价值 |
3.1.2 不同品种饲用高粱的微生物组成 |
3.1.3 不同品种饲用高粱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各糖分含量 |
3.2 不同高粱的青贮发酵品质与有氧稳定性 |
3.2.1 添加剂在不同青贮时间对高粱微生物的影响 |
3.2.2 添加剂在不同青贮时间对高粱发酵品质、pH值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3.3 青贮对氢氰酸和单宁的去除效果 |
3.3.1 对氢氰酸的去除效果 |
3.3.2 对单宁的去除效果 |
4 讨论 |
4.1 不同高粱品种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
4.2 不同添加剂的青贮效果 |
4.3 不同添加剂对单宁和氢氰酸的去除效果 |
4.3.1 对单宁的去除效果 |
4.3.2 对氢氰酸的去除效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专用型高粱系列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田静,程须珍,范保杰,王丽侠,刘建军,刘长友,王素华,曹志敏,陈红霖,王彦,王珅. 作物杂志, 2021
- [2]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李顺国,刘猛,刘斐,邹剑秋,陆晓春,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3]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李顺国,刘斐,刘猛,程汝宏,夏恩君,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3)
- [4]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柳发财,孙志强. 农技服务, 2019(10)
-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D]. 彭安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甘肃省甜高粱全产业链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韦瑛. 中国糖料, 2019(02)
- [8]高粱熟了——记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 柴帆. 中国农村科技, 2018(03)
- [9]专用型马铃薯优良新品系选育研究[D]. 王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3)
- [10]不同品种高粱饲用价值的研究[D]. 何敏.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