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义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黄华[1](2020)在《中国实验戏剧观演交流研究(1978-2019)》文中研究说明戏剧的创作与生产及其全部衍生要素,都围绕观演关系而存在。观演关系中一切或直接或间接的情绪交流和情感传导过程,即戏剧的观演交流。无论就观演交流来说,还是对实验戏剧而言,以戏剧观众为中心进行动态的、互动的当代研究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述时段为1978年至今的时间范围;所述“戏剧观众”,指戏剧艺术在“生产-接受”动态模式中所生成的宏观层面的观众;所论“实验戏剧”,指具有精神第一性、实验第二性,乐于接受各类跨界尝试和前卫手段,执拗表达演创者戏剧理念,敢于突破传统和主流,探讨戏剧观演边界,勇于不断更新自身的舞台实践实验。基于这样的范畴界定,从共时性的角度梳理中国实验戏剧的发展历程,分析实验戏剧的观众,阐述实验戏剧的观演基本模式,进而由历时性角度总结实验戏剧的观演嬗变,探讨观演交流和实验戏剧以及当代社会语境的交互关系,可以使实验戏剧和观演交流都变得流动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实验戏剧及其观演交流。实验戏剧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年代阶段的限定性戏剧名词,而应当是一个具有典型化的动态的戏剧革新的方式方法的阶段产物。那些认为实验戏剧在戏剧史上已经死了的观点,其产生之根源在于将实验戏剧看作一个固定的时空点中的单一艺术,忽略了实验戏剧因其不断更新自身而存在的流动性,没有连通前后的、扩展了边界的革新史。于流动的开放的范畴去分析实验戏剧,便能够发现实验戏剧不可能消亡且还将长期存在于戏剧革新的发展长河之中,并且不容忽视。实验戏剧的发展包括前期的探索实验戏剧、小剧场的先锋实验戏剧、商业化的小剧场戏剧和隐蔽后的跨界实验戏剧共四个阶段,且在每一阶段各有其主要的革新对象和实验目标。实验戏剧的观众以中产阶级为主,均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多呈现年轻化态势,大致包含大学生群体、自由工作者群体和文艺工作者群体三大观众主群。实验戏剧的观众之间存在集体共通性,由集体观众出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验戏剧为何会存在“观众-观众”的显着观演交流。除了观众和观众之间较为独特的观演交流之外,实验戏剧还存在剧场和观众、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基本观演交流。于剧场(编剧、导演)和观众来说,剧场与观众的观演交流多体现为编剧、导演和观众的观演交流,编剧和导演多通过预设观众以保障戏剧的剧场性张力;于演员和观众来说,演员多通过其身体语言的书写和传达,放大自身的表演张力,以期更好地实现与观众间的观演交流。经过以上对实验戏剧的共时性分析,从历时性的角度,可以梳理得出实验戏剧的观演交流存在核心观演要素由剧场到多元的嬗变过程,进而可以探讨当代中国语境下实验戏剧观演背后的影响因子,得出其存在一种“文化-市场”的双向联动趋势。通过对中国实验戏剧观演交流的研究,首先可以加深对实验戏剧的独特性和动态性的理解,为理解实验戏剧提供一个新的路径和视角;其次,探讨实验戏剧的观演交流,发掘其重要构成要素间的相对动态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实验戏剧的观演;最后,搭建动态的、交互的中国实验戏剧观演交流的研究,能够为占据重要地位却时常“缺席”的观演交流视角作力所能及的补充。
张曦予[2](2020)在《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文中提出国产小城镇电影是关注我国小城镇女性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窗口,20世纪90年代始,国产小城镇电影以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复刻着中国小城镇的崩坍与再建、出走与回归。通过观察这些集纪实性、真实性为一体的小城镇电影,可以对影片中小城镇女性所处的物质空间、精神世界及其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进行一个细致的描绘和判断,既有助于新时代下国产小城镇电影的时空开拓,也是社会对小城镇女性给予人性关怀和人文观照的有力参考。论文选取了1990-2019年的国产小城镇电影为研究样本,以电影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理论以及性别与空间的相关理论,并借助电影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深入剖析小城镇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在家庭、社会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她们在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的桎梏下所进行的自我精神突围和独立意识表达,并结合时代变迁对其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进行探究。最后,对当前国产小城镇电影中的女性空间呈现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给未来影像中小城镇女性的空间呈现提供建议。小城镇的女性物质空间在被压制中寻求突破:家庭中的她们被影像以厨房和鱼来意指;社会上的她们被视作以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在自我构筑的个体空间中,她们用身体和舞蹈表达情感。她们的精神空间在被束缚中寻求自由:男权凝视下她们仍奋力突围;生活理想虽被现实打压,她们依旧昂然而生;社会新观念与传统思想不免发生冲撞,她们也在困惑中找求解决方式。而在女性空间影像呈现方面,当前,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呈现出时空分布不均、女性电影较少的现状,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要建构南方小城镇女性空间记忆、拓展影像时空序列以及增强女性精神空间的影像培育的建议。
唐韵芝[3](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提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孙佳路[4](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万毓敏[5](2020)在《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电影批评界的那一刻,理论的“误读”与重构便已经开始。中国电影批评界多将后现代理解为一种历史分期概念或风格元素特征,忽略了它还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观念的局限性具体体现为后现代批评的伦理化、戏剧化和文学化三种倾向,贯穿于着意电影文本细读的本文批评和理论研讨的理论批评之中,在以周星驰“后现代电影”为对象的本文批评和探讨“后现代电影中国化”的理论批评中尤甚,并最终导向了批评实践中的理论先行、自相矛盾、术语堆砌等问题。除此之外,后现代不仅可被视作一种批评角度和批评视野,还可用来修辞批评文本自身。此时,网络影评作为一种无体裁创作并自我物化的批评文本,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和消费性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也可被视作一种“献祭自我”的后现代批评。后现代批评以其多元化的批评形态、解构式的批评旨趣、个性化的批评主体,为中国电影批评注入了更多可能。在绪论部分,对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进行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并暂时忽视后现代多元论所涉嫌的“操作性矛盾”,尽可能准确地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研究范围。第一章以外部语境为切入点,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对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外部环境及其所重构的批评文本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以内部特征为切入点,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分为本文批评、理论批评和“自我消解”的批评三种模式,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分析;第三章以具有典型性的个案为切入点,选取“周星驰现象”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周星驰电影被“误读”和重构的过程;第四章以功能为切入点,从正向价值和负向问题两个角度,分析后现代思维的意义与理论认知局限带来的问题。
方冰玉[6](2020)在《新世纪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消费社会,喜剧电影由于其制作成本小,娱乐性和商业化气质明显,逐渐成为商业电影中的中流砥柱。但在喜剧电影盛行的今天,喜剧电影的水平却泥沙俱下,显得良莠不齐,且呈现出媚俗化和肤浅化的倾向。而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它打破了悲剧与喜剧的界限,将荒诞与现实相结合,在极端的荒谬中表现世界的非理性本质,是对传统喜剧美学的发展和变异。黑色幽默电影更是继承了黑色幽默美学的批判意识,不仅在影像形式上对传统喜剧电影实现了继承和超越,而且着力于关注当下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弊病和时代症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黑色幽默电影可以也应当作为喜剧电影发展的方向和范式。本文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主要从四个维度对新世纪以来的黑色幽默电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黑色幽默做了具体的概念界定,并对学界所持的两种观点“黑色幽默类型说”与“黑色幽默风格说”进行分析论证,对黑色幽默的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和辨析。其次,从四个章节来具体对新世纪以来的黑色幽默电影进行研究。第一章从历史维度出发对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起源、传入与电影美学的风格变化作出系统性的历史回顾,全面了解黑色幽默的源起与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把握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文化脉络。第二章从创作维度出发对黑色幽默电影的影像形式作出具体分析,从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声画组合三个方面全面分析黑色幽默电影的艺术创作,把握其形式特点。第三章从文化维度出发探索黑色幽默电影的文化意识,从封闭空间的展现和封闭空间下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分析黑色幽默电影对当下社会的文化批判与反思,总结其文化价值。第四章从观众维度出发分析黑色幽默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审美期待的突破、情感体验的复合性以及对观众集体心理意识的呈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总结黑色幽默电影在审美体验上对传统喜剧的颠覆与超越。最后,在结语部分,对黑色幽默电影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思考未来黑色幽默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欧阳丽花[7](2019)在《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第六代电影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电影文本的基础上,以“第六代电影如何参与转型时期文化记忆建构”为切入点,结合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探讨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力求融合文化学、记忆学、电影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思想史的观点与方法,对第六代电影如何认同自我,又选择了什么方式记忆,以及记忆了什么做出分析归纳,以此呈现第六代电影在中国转型社会断裂中的记忆功能。第六代电影在参与转型社会的文化记忆建构中,建构了一个执着于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建构了一个撕裂自我的传统之子;建构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以总分总布局、层层推演递进、立论结合的思维结构展开论述,论文主体以“谁在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了什么”为逻辑一体。第一章是承上启下的内容,基于对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的关系为切入点,为第六代电影通往文化记忆寻找路径,为第六代电影进行文化记忆阐释寻找“缘”和“故”。为论文的主体即“我是谁,我何以成为记忆的主体,我记忆了什么”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石。第二章分析第六代电影所处的位置,即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所处的位置影响或决定着第六代电影的自我认同。阐述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在转型裂变的不确定中,在第五代影响的焦虑中,寻找“确定”的、有别于“他者”的自我形象。期间,呈现了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第三章分析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即解决第六代电影如何记忆、如何成为这样的我自己。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框架互动中,在保持时间的连贯性中为转型时代立碑而成为时代之子,在保持身份认同的统一性中成为了承担转型时代记忆使命的传统之子。由此,第六代电影以一种撕裂自我的方式建构时间,以追求绝对复原现实的艺术电影至“反商业电影”的方式进行转型时期的记忆提取。在撕裂自我的矛盾运动中,成就了不同凡响的传统之子。第四章阐释废弃物的影像记忆,即解决第六代电影记忆了什么的问题。基于“我是谁决定我记忆什么,而记忆了什么又建构了我是谁”的思路,阐述第六代电影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工业文明的“剩余物”进行存储功能的创伤性记忆书写。以不消失、不移动、不流动、不交流不敞开的创伤性记忆表达他们强烈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创伤性记忆符号对时间进行了回忆的稳固,呈现了第六代电影的记忆良知,使第六代电影成了一个能触及时代回忆的坚硬核,成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论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呈现出一个互文共建的关系,谁在记忆决定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又建构了第六代电影的身份认同。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互动中,建构了一个转型时期执着于寻找、撕裂自我、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表明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检验言说空间的知识存在。同时,也使第六代电影与前几代电影进行了区间性区别。通过分析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不仅能回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也能认识到一个不同凡响的第六代电影,理解到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努力寻找、时间建构、对民族历史赋予深情和敬意的一代电影。
王魏[8](2017)在《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文中研究说明自1994年第一部分账影片《亡命天涯》在我国放映以来,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进口分账影片见证并亲身参与到中国电影从自我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参与到全球电影市场竞争的全过程。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环境、电影生产机制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的重大历史事件、政策变迁、社会反响,及其与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性等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总结,探讨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电影观念、电影机制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谋求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回顾外国影片在中国放映的历史、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进口分账影片的出现,以及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第二章是关于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二十年历程及政策演变。本章以时间为经、以政策演变为纬,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将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将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变革相结合,探究进口分账影片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且回答以下问题:发生这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是什么?其中的关键点和特征是什么?以及电影引进制度同整个社会、电影业的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章以进口分账影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章在梳理了20年间进口分账影片国别、内容的基础上,对进口分账大片进行类型与主题归类,通过票房分析、文本分析等,分析进口分账影片在中国受欢迎的类型和主题,并探讨其中所隐含的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精神,以及在影片中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除了好莱坞影片外,本章还会对进口分账影片中的亚洲电影、欧洲电影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引进过程中的政策、文本、意识形态等影响因素。第四章进口分账影片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进口分账影片是中国电影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的催化剂,培育、提高、改变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方式、观影心态、观影口味,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模式、生产观念、发行方式、营销策略,全面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当然,我们在看到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囿于进口分账影片强大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进入大陆市场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入侵,继而诱发文化隐忧和产业危机。最后是全文的总结,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分账影片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3年当中,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人经历了恐慌、迎战、适应、调整,乃至协同联动的过程,这种“与狼共舞”的姿态,既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仅仅只是一个初始阶段,未来进口分账影片的引入数量和质量只会愈发提升,留给中国电影人的课题还远远未曾结束。
张卫军[9](2016)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三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三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三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三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田星[10](2015)在《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文中指出电影的跨国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历史中一支小小的流脉,它所折射出的是民族主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和困惑。从历史时期上看,80年代之前,有关跨国流动的讨论,更多地是注重西方电影传统对本土民族电影的影响,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主要强调一个外向的“走出去”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启动,电影的跨国流动在政府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助推下,进一步走向繁荣。然而,近年来,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电影“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彰显出来。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认为,艺术电影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跨国流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民族电影的框架里,为世界提供了关于中国的种种文化想象,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民族身份认同。我们应该对其跨国流动的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总结,为突破当下的困境提供借鉴和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章,分别对应这三十年来,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不同历史时期。第一章主要讨论1979——1984年艺术电影跨国的具体情况。文章认为文革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和艺术表现主题从“阶级性”到“人性”的转变,改变了电影创作的风貌,两次创新浪潮的出现,纪实性、“诗化”、“散文化”以及电影技巧的探索,为艺术电影跨国流动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本土文化背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才出现了一批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作品。文化思潮分析之后,本文概述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跨国流动的整体情况,对这五年间艺术电影在国际上所获的奖项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情况做了数据统计,并分析了这一时期国内官方和学界对于跨国流动的态度和文化立场,最后结合《城南旧事》等几部海外广获好评的影片,讨论了国内对于跨国流动的反思。第二章主要讨论1985——1994年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发展情况。这一阶段是艺术电影跨国的繁荣时期,第五代影人在民族电影的框架内,在走向世界的实践中逐渐构筑了“乡土中国”影像文化范式,他们在海外获得的身份认同,促使跨国流动这一发展命题的文化地位从“边缘”开始走向“中心”。根据社会思潮的变化以及跨国艺术电影美学模式的变迁,本文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1988年,第二个阶段是1989——1991年,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4年,每一个阶段主要讨论了电影文化思潮的变迁(主要包括不同时期官方对于跨国流动的政策指导,学界对于这一命题展开的论争)和艺术电影跨国流动之间的关系,并选取那些具有美学代表意义和重大社会效应的影片作为文本,具体分析它们跨国流动的过程,海内外对于这些影片的反应和评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示的文化和权力的博弈。第三章主要讨论了1995——2010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具体情状。这一时期,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进入了一个代际更新和美学转型的时期,新生代影人和官方政治之间的龃龉加上商业风潮对艺术创作的挤压,使得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在国内文化视野中的地位,由“中心”开始走向“旁落”。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1999年,主要讨论了国内文化和电影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跨国艺术电影美学转型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了第五代影人“乡土中国”范式的没落和新生代影人“城镇底层”叙事逐步崛起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0年,主要讨论了全球化思潮和电影产业化发展如何改变了电影跨国流动的格局,国内官方和学界围绕电影国际化发展所展开的种种讨论。在武侠大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情势下,艺术电影跨国一方面持续获得西方视域的关注(贾樟柯文艺美学的成熟),另一方面则积极地寻求回归本土的有效途径,并在回流实践中形成了对本土电影文化和工业体制的一种反哺效应。
二、论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义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义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实验戏剧观演交流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
1.1.1 研究问题和缘起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整体研究的数据分析 |
1.2.2 研究内容和方向分析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戏剧观众及界定 |
1.3.2 实验戏剧及界定 |
2 当代中国实验戏剧历程 |
2.1 前期的探索实验戏剧 |
2.1.1 僵化的斯-易演剧体系 |
2.1.2 西体中用的探索戏剧 |
2.2 小剧场的先锋实验戏剧 |
2.2.1 环境和意图的双重选择 |
2.2.2 先锋实验的小剧场戏剧 |
2.3 商业化的小剧场戏剧 |
2.4 隐蔽后的跨界实验戏剧 |
2.5 小结 |
3 当代中国实验戏剧观众 |
3.1 观演核心之“观众” |
3.1.1 戏剧观众的接受研究 |
3.1.2 戏剧市场的观众主体 |
3.2 实验戏剧受众主群 |
3.2.1 受众情况问卷调查 |
3.2.2 三大核心受众主群 |
3.3 实验戏剧的“观众-观众” |
3.3.1 理想观众的集体性 |
3.3.2 强镜性的观众交流 |
3.4 小结 |
4 实验戏剧的基本观演交流 |
4.1 戏剧艺术的观演交流 |
4.1.1 观演之“场”和“剧场性” |
4.1.2 复合剧场性的观演交流 |
4.2 剧场和观众——多元为媒 |
4.2.1 同质性特征捕捉 |
4.2.2 多元多媒体应用 |
4.3 演员和观众——身体为书 |
4.3.1 戏剧中的“身体”和“身体语言” |
4.3.2 当代“演员-观众”的身体书写 |
4.4 小结 |
5 当代观演嬗变及观演背后 |
5.1 中国实验戏剧观演嬗变 |
5.1.1 “剧场-观众”当道 |
5.1.2 多层观演交流交织 |
5.2 当代实验戏剧观演背后 |
5.2.1 当代社会语境的交互驱动 |
5.2.2 “文化-市场”下的实验戏剧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戏剧在北京的受众分析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文本选择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六、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发展进程及女性空间的主题嬗变 |
第一节 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发展史 |
一、1990年之前:拘囿于传统东方美学圈层之中 |
二、1990年至今:纪实性、真实感和艺术力融合共生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女性空间的主题嬗变 |
一、2001年之前的女性空间主题:抗争与迷失 |
二、2001年至今的女性空间主题:守望和追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物质空间建构 |
第一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家庭中的空间建构 |
一、小城镇女性于家庭中的空间意象指涉 |
二、小城镇女性与家中他人的空间关系呈现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社会中的空间建构 |
一、小城镇女性在社会中的空间样态描绘 |
二、城镇边缘女性与他人的空间关系外现 |
第三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自我的空间建构 |
一、纷乱物什铺设的个性化生活空间 |
二、身体呈现与舞蹈表达 |
第四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物质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 |
一、小城镇女性在家庭中的空间建构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勾连 |
二、小城镇女性在社会中的空间构建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交往 |
三、小城镇女性的自我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精神空间建构 |
第一节 “男权”凝视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自我意识构建 |
一、他者镜像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自我追求 |
二、父权规制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精神皈依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女性的生活理想构塑 |
一、小城镇理想主义女性的逐梦悲歌与自我救赎 |
二、小城镇普通女性的平民精神史诗 |
第三节 小城镇女性新价值观念与原乡传统思想的冲撞 |
第四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精神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交互 |
一、小城镇女性的梦想边际与小城镇传统价值观的界限 |
二、小城镇女性的文娱生活与小城镇的经济文化消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影像呈现现状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小城镇电影的空间影像呈现现状 |
一、小城镇影像地理空间分布不均 |
二、较少展现小城镇女性的时代新貌 |
三、小城镇女性主义电影数量较少 |
第二节 未来影像中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展望 |
一、建构多地区小城镇的女性影像空间记忆 |
二、拓展小城女性生存空间影像的时间序列 |
三、促进当代小城女性细微精神空间的影像培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
2.1.1 发展简述 |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
5.4.1 鼓励百家争鸣 |
5.4.2 鼓励百花齐放 |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范围 |
五、研究概述 |
第一章 语境论 |
第一节 历时性:深度模式的复归 |
一、中国电影批评传统简述 |
二、后现代批评的三种倾向 |
第二节 共时性:温和的传统反叛 |
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消费文化的兴起 |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传入 |
三、批评界的百花齐放 |
第二章 模式论 |
第一节 本文批评 |
一、以具有后现代因素的电影为对象的批评 |
二、意识形态批评 |
三、女性主义批评 |
第二节 理论批评 |
一、“后现代电影的中国化” |
二、后现代视阈的后电影理论 |
第三节 自我消解的批评 |
一、无体裁写作 |
二、自我物化 |
第三章 个案论 |
第一节 被“误读”的周星驰电影 |
一、经典戏剧性结构 |
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
三、无处不在的主体意识 |
第二节 被重构的周星驰电影 |
一、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
二、“接受者”向“阐释者”的转变 |
第四章 功能论 |
第一节 价值研究 |
一、批评形态的多元化 |
二、批评旨趣的解构性 |
三、批评主体的个性化 |
第二节 问题研究 |
一、“索卡尔效应” |
二、理论的“误读”与简化 |
三、话语暴力 |
结语 |
附录 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文本(文中案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新世纪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黑色幽默的概念厘定 |
二、黑色幽默电影的风格说与类型说 |
三、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四、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历史维度——黑色幽默的“西学东渐” |
第一节 起源——西方历史上的黑色幽默 |
第二节 传入——中国黑色幽默的本土化 |
第三节 发展——黑色幽默电影的当代变调 |
第二章 创作维度——黑色幽默电影的影像形式 |
第一节 外部形式——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内部构建——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技巧 |
第三节 风格元素——黑色幽默电影的声音及色彩 |
第三章 文化维度——黑色幽默电影的现实关照 |
第一节 封闭的空间 |
第二节 封闭空间下的人物形象 |
第四章 观众维度——逆向思维下的黑色幽默 |
第一节 审美期待的突破 |
第二节 情感体验的复合性 |
第三节 观众集体心理意识的呈现 |
结语 |
附录A:影像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目标 |
第一章 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 |
一、电影与文化记忆 |
二、文化记忆中的第六代电影 |
三、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 |
第二章 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 |
一、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
二、转型社会框架下的“第六代” |
三、影响的焦虑 |
第三章 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 |
一、建立时代纪念碑的主体 |
二、历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
三、共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
第四章 废弃物的影像记忆 |
一、废弃物 |
二、与世界隔离的创伤性记忆 |
三、通向世界入口的身体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进口电影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早期西方电影的输入(1896-1949) |
第二节 进口影片的政治转向(1949—1978)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电影市场的有序开放(1978-1993) |
第四节 8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 |
第二章 进口分账影片的二十余年历程 |
第一节 “大片”登陆中国(1994-2000 年) |
一、《亡命天涯》开启分账模式 |
二、“大片”与市场的有限开放 |
第二节 WTO签署与进口分账影片的大举进入(2001—2011) |
一、WTO协议的签署与本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
二、WTO框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调整 |
第三节 “中美电影协议”的签署与分账市场的拓展(2012——) |
一、“中美电影协议”与进口分账影片 |
二、“中美电影协议”带来的影响 |
第三章 进口分账影片分析 |
第一节 好莱坞分账影片分析 |
一、好莱坞分账影片的类型建构 |
二、美国精神的借船出海 |
三、好莱坞电影顺应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
第二节 非好莱坞分账大片分析 |
一、亚洲地区的地缘优势 |
二、欧洲地区的联合制作 |
第四章 进口分账影片对我国电影格局的深刻影响 |
第一节 电影观念的革新与体制机制的建立 |
一、商业体系的整体推进 |
二、叙事手法的多元创新 |
三、国际话语的适度表达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 |
一、意识形态的霸权主义 |
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壮大文化软实力 |
结语 |
附录 |
1994年-2016年进口分账影片篇目 |
进口分账影片票房前 50(截止至 2016 年) |
内地总票房排名前 100 的影片(截止至 2016 年)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政治化 |
二、去政治化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
一、当代电影中的“成长”主题与现代性个人主体建构 |
二、对当代电影中现代性国族主体建构话题的讨论 |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电影空间建构及批评 |
一、对左翼电影中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二、对前30年电影中“上海”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三、对90年代以来电影中“上海摩登”怀旧性表现的批评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启蒙立场、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
一、“反封建”主题与“超稳定结构”批判 |
二、启蒙或反启蒙:谢晋评价的争议 |
三、对“第五代”的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的评价 |
四、“第六代”启蒙立场的争论 |
五、现代性立场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
一、两部电影引出的民族主义批判 |
二、民族主义的“反人性化”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化 |
三、当代电影超越民族主义战争视角的可行性 |
四、对电影批评中民族主义批判的反省 |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
一、人道主义对抗阶级意识 |
二、电影批评中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冲突 |
三、立足人道主义立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
一、对激进反传统立场的质疑 |
二、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反思现代性立场与传统意识的回归 |
三、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立场论争:精英主义或平民主义 |
四、现代性反思视角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一、对“第五代”后殖民书写套路的指认 |
二、关于“自我东方化”及其后果的讨论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视角的进入 |
四、对第五代“大片”的后殖民批评 |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
一、对“第六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二、对一些跨国制作的后殖民批评 |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
一、对“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挑战 |
二、对回归“中国性”的召唤 |
第四节 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批评 |
一、对后殖民电影批评中“文化冷战思维”的批评 |
二、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非正义性”的指控 |
三、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自我悖反” |
第五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
一、以“后殖民性”取代艺术性评价 |
二、以“民族性”取代国族一体性 |
第三章“后革命”电影批评与“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一节 追寻后革命时代电影中的革命“幽灵” |
一、对“第五代”的泛政治化解读 |
二、“第六代”与新的“反抗性”的发现 |
三、关于后革命时期电影中的“类革命”叙事 |
第二节 对“革命时代”革命电影叙事的“再解读” |
一、对左翼电影的“去革命”解读 |
二、对新中国“前30年”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解构 |
第三节 关于“后革命时代”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讨论 |
一、电影中革命者形象变化的讨论 |
二、革命电影“去意识形态化”的争议 |
三、回到“革命动力学”的问题 |
四、对当代电影中“倒置的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四节“共识”的破裂:新世纪电影革命叙事的对立性阐释 |
一、对立性阐释之革命的重新呼唤或革命的消解 |
二、对立性阐释之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 |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抗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政治投射 |
第一节“主旋律”电影批评 |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探讨 |
二、“政党电影”:对主旋律的一种批评 |
三、主旋律电影的危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的讨论 |
四、主旋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操作的反例 |
五、对“全球性主旋律”及“商业主旋律”的批评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
一、关于电影中的身体规训与身体缺失的讨论 |
二、对中国电影中欲望缺席的批评 |
三、身体和欲望解放背后的“人性化”批评逻辑 |
四、“人性解放”主题与当代电影中的“去道德”倾向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
一、关于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化” |
二、从政治伦理化到政治情感化 |
三、对新世纪电影“政治伦理化”的批评 |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与反体制追求 |
一、批判的“绝对律令” |
二、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解构 |
三、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反体制追求 |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
第五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 |
一、女性的“被看”与女性的“非性化” |
二、女性的“被拯救”或“拯救” |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问题 |
二、女性导演作品体现出的女性非独立性 |
三、女性主义:逃脱中的“落网” |
四、女性电影表达的“主题先行” |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自恋” |
二、女性“同情”背后的“出卖” |
三、“欲望化的女性”折射出的男性性饥渴 |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
一、女性话语与国族话语、阶级革命话语的冲突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道德化”倾向 |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
一、女性形象描写的困境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格式化”路径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后记 |
(10)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跨国流动:中国电影发展之一维 |
二、艺术电影之于跨国流动 |
第一章 前奏(1979——1984):“思想解放”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艺术表现主题的转换和新的跨国观念 |
一、从“阶级性”到“人性” |
二、新的跨国观念 |
第二节 崭露头角的艺术电影 |
一、概况 |
二、反馈和反思:《城南旧事》等几部影片 |
第二章 繁荣(1985——1994年):“现代化”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概况 |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
二、艺术电影的辉煌 |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85——1988 |
一、从“边缘”到“中心” |
二、“乡土中国”范式初建:《黄土地》、《红高粱》 |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89——1991 |
一、从“喧嚣”到“沉寂” |
二、“乡土中国”模式的成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
三、“都市底层”叙事的兴起:《本命年》、《妈妈》 |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92——1994 |
一、“南巡”春风和“中国电影年” |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高潮和衰落:《霸王别姬》、《五魁》 |
三、“平民和底层”叙事的发展:《找乐》、《北京杂种》 |
第三章 转型(1995——2010年):“全球化”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概况 |
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来袭 |
二、艺术电影跨国的转型 |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95——1999 |
一、“主旋律”和“商业性”夹缝中的艺术电影 |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余绪和转型:《一个都不能少》、《洗澡》、《那山那人那狗》 |
三、“平民底层叙事”的成熟:《巫山云雨》、《小武》 |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00——2010 |
一、中心的旁落:“全球化”、“产业化”和“走出去”工程中的艺术电影 |
二、跨国、回流和反哺:《世界》、《三峡好人》 |
结语 文化自觉和回流反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论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义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实验戏剧观演交流研究(1978-2019)[D]. 黄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D]. 张曦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D]. 万毓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新世纪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研究[D]. 方冰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D]. 欧阳丽花.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国电影市场语境下进口分账影片二十年[D]. 王魏. 上海大学, 2017(05)
- [9]“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02)
- [10]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D]. 田星. 上海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