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再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沈朝[1](2020)在《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铁建设里程、全国客运及货运总量等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加强业务全过程管理,广泛采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各部门及运输线路进行全面监控,实现了客货运业务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也为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传统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系统覆盖不全面、监控系统性能和功能不完善、不利于扩容改造等问题,设计和建设一个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是全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首先对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讨论并分析了其功能结构与关键技术。论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详细分析了其组成结构、设备类型、高铁运营调度系统等。论文在对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分析基础上,结合视频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清化使用需求,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满足现代化铁路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等发展需要。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实际项目,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分析,对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视频存储方案、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处理,采用当前流行的云存储技术满足了海量存储和数据共享需求,全线采集点使用最新的IPC后具备PTZ功能,清晰度、灵敏度更加高,系统整体稳定度和可靠度大幅度提升。论文设计提出的建设方案经实际工程实施,全面达到了设计需求,满足了铁路系统运行和管理需求。
李莎莎[2](2020)在《钙钛矿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无机卤化铅铯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因具有非凡的光电性能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全无机钙钛矿的不稳定性和对光致发光机理的了解不足,阻碍了实际应用。因此,探索具有优异稳定性的钙钛矿材料制备新途径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和调控热处理温度,实现卤化铅铯钙钛矿量子点在稳定的无机玻璃基质中析出。在玻璃致密结构的保护下,与其他钙钛矿材料相比,卤化铅铯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具有更为优异的稳定性和环保性能,同时此类材料具有高透过率和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进一步调控玻璃中构成钙钛矿组分Cs2CO3掺杂浓度、Br引入源(NaBr/KBr)变化以及基质玻璃中稀土Tb3+离子掺杂,制备了多种具有不同物相的钙钛矿量子点多组分玻璃,深入研究了不同物相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的结构、物相、形貌和光致发光机理。结果表明,0-D Cs4PbBr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晶相、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与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明显不同,为钙钛矿Cs4PbBr6材料光学特性的起源争议问题提供了独特见解,排除Cs4PbBr6和CsPbBr3共存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上述材料在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上转换发光及X射线光致发光等领域的应用,为钙钛矿纳米晶在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熔融淬火工艺和调控Cs2CO3浓度,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物相的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和0-D Cs4PbBr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研究发现,玻璃中不同的Cs:Pb化学计量比,建立富Cs环境时,菱形Cs4PbBr6相量子点在玻璃中容易自结晶。Cs4PbBr6显示出独特的发光特性与带隙中的固有缺陷状态有关。(2)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具有较小的量子点晶粒尺寸(~1.96 nm)和较高的激子结合能(~362±18 me V)。此类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以及对空气、光和水的良好稳定性。在材料长期的耐水性测试中,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铅迁移量极低,表明此类材料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温度相关的可逆光致发光线性响应和热循环稳定性表明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可能成为低成本温度传感器材料的潜在候选。同时3-D CsPbBr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首次实现了980 nm激发的上转换发光。(3)最佳热处理温度下所制备的0-D Cs4PbBr6量子点玻璃具有更稳定的结构,高透过率(~90%),窄的最大半峰全宽(~20 nm),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22%)和现有报道同类材料最好的稳定性。Cs4PbBr6量子点玻璃对温度的可逆线性荧光响应可成为低成本温度计的潜在候选材料。此外,以0-D Cs4PbBr6量子点玻璃为组成材料,获得了高性能WLED器件。同时,0-D Cs4PbBr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作为光学增益介质,首次实现了在980 nm激发的上转换发光。(4)构成钙钛矿量子点组分Br由KBr提供,相较于Br由NaBr提供的钙钛矿量子点玻璃,此类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的离子流动性差,钙钛矿量子点不容易以纯相形式析出,进而得到了一系列CsPbBr3/Cs4PbBr6和Cs4PbBr6/CsPbBr3量子多组分玻璃。由于更为致密玻璃基质的保护作用以及K+对玻璃中量子点缺陷的钝化作用,两种复合量子点组分玻璃具有更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28%;~26%)。耐水性测试中未检测到铅的迁移,表明两类材料具有现有文献报道最优环保性能。同时两种复合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实现了980 nm激发的上转换发光和X射线激发的光致发光。(5)稀土Tb3+离子具有丰富的4f-4f和4f-5d能级跃迁结构,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较宽的发射波长范围。通过调节Tb3+离子掺杂浓度,成功制备了一系列Tb3+掺杂0-D Cs4PbBr6量子多组分玻璃。通过Tb3+离子与钙钛矿带隙之间的能量传递,极大提高了0-D Cs4PbBr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31%)。
姚梅[3](2020)在《金融科技全球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薛兆国[4](2018)在《平面硅纳米线生长机理、可编程形貌调控及其可拉伸电子器件应用》文中认为自组装生长半导体硅纳米线(Silicon nanowires,SiNWs)凭借其独特的形貌结构、光电吸收和输运特性,有望成为研发新一代高性能大面积薄膜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在新型柔性显示、生物医学传感、环境检测和逻辑存储等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而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限制其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来源于:如何实现自组装硅纳米线的大面积可控制备、精确定位和可靠集成。另一方面,在日益兴起的大面积、柔性/可拉伸电子领域(如可穿戴电子、柔性显示、仿生电子和人造皮肤等新型应用),作为现代微电子技术核心的晶硅材料却因其坚硬和脆性的本质无法直接应用。即便是准一维的晶硅纳米线,也仅仅获得了增强的可弯曲特性,依然难以实现足够的可拉伸特性。此时,如何发掘晶硅纳米线自组装生长动力学中的丰富调控参量和潜力,发展一种新型的可定制硅纳米线精控生长技术,从而可靠地宏量制备形貌可编程的晶硅纳米线结构,将对研发新一代高性能硅基微纳电子器件和柔性/可拉伸电子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工作主要围绕一种全新的平面固-液-固(in-plane solid-liquid-solid,IPSLS)硅纳米线生长模式,即利用铟(In)、锡(Sn)等低熔点催化金属液滴吸收覆盖在衬底表面的非晶硅薄膜,从而在其平面运动过程中生长出晶态的硅纳米线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气液固(vapor-liquid-solid,VLS)生长模式,IPSLS生长模式具有独特的生长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十分丰富的生长动力学过程和调控新参量。本论文首先深入研究了 IPSLS生长动态中的新颖界面应力调控机理,以实现对平面硅纳米线的可编程形貌调控,制备了两种形貌特殊的硅纳米线结构—直径周期性调制的岛链状(island-chain)结构和生长方向周期振荡的自发弹簧线(zigzag)结构。然后,利用平面硅纳米线的精确引导生长定位技术,实现了大面积的平面硅纳米线阵列,制备了高性能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最后,还进一步发展了平面硅纳米线的精确可编程形貌调控策略,制备了可拉伸性>200%的晶硅纳米线弹簧阵列,为探索高性能柔性/可拉伸晶硅电子器件奠定了关键的基础。具体而言,本博士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编程的晶硅纳米线周期性形貌调控技术。借助于金属纳米液滴的自驱动生长和前后相互制约的柔性“固-液”生长界面,在350℃的低温下,“塑造”生长出周期性的岛链状(island-chain)晶硅纳米线结构,其等效于在高温环境中表面能驱使下发生的Plateau-Rayleigh(P-R)不稳定转变。结合精确引导生长技术,还可实现island-chain硅纳米线的精确定向和定位生长,为进一步器件集成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研究了利用等离子体对非晶硅层进行预处理新工艺,极大地提高island-chain结构的产率。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年,7卷,29期,DOI:10.1038/ncomms128362、发现了一种平面限制的自发Zigzag振荡晶硅纳米线生长模式,并通过原位力学拉伸测试验证了具可承受12%的弹性形变(远大于传统体硅材料)。同时,在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借助于SEM原位实时观测和高分辨电镜(HR-TEM)技术,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自发生长振荡动态,以及新奇的“降晶格指数”偏转序列和自发孪晶切换的内禀晶格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的生长动力学描述模型。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6年,26卷,29 期,DOI:10.1002/adfm.2016007803、深入研究了平面硅纳米线的可靠引导生长机制,实现了高成功率的平面硅纳米线大面积可控阵列化生长,成功制备了基于平面硅纳米线阵列的大面积高性能的薄膜晶体管器件(TFTs),实现了较高的电流开关比~106,空穴迁移率大于100 cm2/Vs。为批量制备大面积高迁移率的硅纳米线薄膜电子器件提供了关键基础,并有望在大面积平板显示实现高性能鳍形薄膜晶体管(fin-TFT)应用。相关工作以共同一作发表在《Nanoscale》,2017年,9卷,29期,DOI:10.1039/C7NR02825C4、提出了一种精确线形可编程的平面纳米线形貌调控技术,在低于<350℃下批量制备硅纳米线弹簧/图案阵列。通过对关键生长参数的调控,实现了在各种图案边缘的可靠引导生长和宏量制备。利用HR-TEM对硅纳米线进行晶态表征,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类单晶硅结构。成功制备了大面积可拉伸的晶硅纳米线弹簧结构,通过原位SEM操作和同步电学测试,验证其在>200%的弹性形变下依然能保持了正常导电特性。有望突破长期以来限制晶硅材料在可拉伸电子应用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而开发新一代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柔性晶硅可拉伸器件。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no Letters》,2017年,17卷,12期DOI:10.1021/acs.nanolett.7b03658
楼大鹏[5](2017)在《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文中指出在铁路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车辆轴重增加和列车运行密度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大机捣固综合维修作业对提高有砟线路设备质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了有砟线路维修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深Ⅰ线K16+000K19+000区段内2.580km连续17次轨检车检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围绕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中的高低TQI值展开研究。首先,从所研究的线路大机捣固前高低平顺度没有特殊性、允许运行速度为全线最高和涵盖尽量多线路设备履历样本等方面确定了研究范围,并通过导出轨检车波形文件数据,得到间隔0.25m的高低检测值,对分析数据的里程进行了精确的校准。其次,对捣固后高低TQI值下降幅度,捣固537天后高低TQI值变化情况,捣固后连续537天高低TQI变化趋势,变化趋势与对应时间段月度累积降雨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对检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目前广深Ⅰ线的大机捣固综合维修的作业周期。再次,利用GM(1,1)幂模型、简化GM(1,1)模型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通过相对误差平均值、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的概率以及最后一组数据预测值相对误差等指标对三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利用数学模型对检测数据拟合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了目前广深Ⅰ线的大机捣固综合维修的作业周期。最后,前面利用数学模型拟合和预测和后面的统计分析相结合,得出目前广深Ⅰ线的捣固综合维修作业的作业周期。
王恒亮[6](2017)在《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学双稳态是非线性光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是光束通过某个光学系统后光强发生一种非线性变化的光学现象,以输入-输出光强特性曲线具有类磁滞回线为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将这一特征用来制作具有光开关、光存储、光限幅、光逻辑等功能的光学器件,特点是功耗低、开关响应时间短、不受射频干扰,在光信息处理和光通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已经显露出丰富的新物理特性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为进军新的低维度物理学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论文基于石墨烯优越的光电可调控特性,研究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现象,分别利用一维光子晶体、改进的法布里珀罗腔以及改进的Otto结构,实现光学双稳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石墨烯薄膜贴附在非线性缺陷层的两侧,揭示了少数层石墨烯对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尽管石墨烯薄膜厚度很小,但是它们却可以显着地改变结构的非线性透射响应,包括光学双稳态阈值、光学双稳态作用区间宽度以及非线性横向位移等。其中,光学双稳态阈值会随着石墨烯费米能级以及石墨烯薄膜层数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除了石墨烯本身的参数外,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对光学双稳态阈值和光学双稳态作用区间宽度也有影响。2.研究了内有非线性石墨烯薄膜的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可调控太赫兹波光学双稳态现象,发现采用法布里珀罗腔会显着地降低触发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在法布里珀罗腔内加入石墨烯薄膜后可增大并调控磁滞回线响应。通过外加电压,石墨烯载流子密度的灵活电学或化学可调性是增大并调整磁滞回线效应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透镜透射率、腔长、法布里珀罗腔内石墨烯的位置和石墨烯弛豫时间等都能动态的影响光学双稳态。3.研究了一个在非线性电子介质衬底上覆盖石墨烯薄膜的改进Otto结构中的光学磁滞回线响应现象,通过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强局域场的增强,发现光学双稳态的阈值显着减小。当石墨烯薄膜层数增加到五层时,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减少约三个数量级。此外,还揭示了石墨烯的特性(如费米能级和弛豫时间等)、空气层的厚度、入射光的角度和波长等参数对于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影响。
李康[7](2017)在《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荷高频疲劳试验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微机电器件以及生物器件受到小载荷交变应力的作用,疲劳破坏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目前来说,预防疲劳破坏的最有效手段是进行疲劳检测。疲劳试验机作为检测材料试件力学性能的重要工具,我们对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压电驱动有着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变形精确度高、无电磁干扰等诸多优势,因此相比于传统的电磁式以及电液式疲劳试验机,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机更适合于对高频受力、小载荷受力器件进行疲劳检测。针对试件所受载荷小于卡具重力这类的微小载荷疲劳检测问题,本文在项目组已有压电驱动型疲劳试验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高频荷疲劳试验机,相对于传统的立式疲劳试验机,其加载载荷只发生于水平方向,避免了卡具重力对加载的影响,极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相关的文献阅读以及专着查阅,探讨了传统疲劳试验机的原理以及研究现状、压电驱动技术在疲劳检测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2.详细解析了本文用到的核心驱动元件—压电振子。从微观本质上阐述了压电效应,明确了压电陶瓷的性能评价参数指标,介绍了压电振子的制作过程、驱动机理,实际制作了两种型号的圆环形双晶片压电振子,并实际测试了其阻抗和中心点位移,为下一步样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3.对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荷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工作原理解析以及整机的结构设计,整机结构包括预加载模块、载荷放大模块、机架、卡具等,明确了各个模块结构的功能、设计原理,各个模块中零件的形状、材料、性能要求;按照设计的拟定尺寸参数,在三维设计软件中装配了样机并在ANSYS中进行了模态分析。4.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疲劳检测软件系统,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实现传感器的力值读取,完成了界面切换、触发、参数预设、信息存档、数值存储、载荷循环次数显示、波形显示、系统时间显示等诸多功能。5.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依照牛顿力学定律,给出了系统动力学运动的微分方程,并求解了方程的稳态响应,同时得出了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相位角的表达式,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分别绘制了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的相关曲线,得到若干结论;给出了相关零件参量的数值计算表达式;实际装配了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以H62黄铜带为原材料,制作了标准试件,进行了拉伸疲劳试验,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
邓练兵[8](2013)在《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创新政策,数量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广,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创新型国家及东亚各国的政策力度,以致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创新政策样本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中国的官方机构、学术界还是国际研究机构,对中国现有创新水平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建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依存度依然很高,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致OECD在其《中国创新体系评估》(Review of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报告中指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表现出色的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上述现象,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为什么中国几乎制定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创新政策,实际投入巨大,而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非常一般?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本文以1978年为历史起点,重新回到三十多年的政策实践当中,从历史的逻辑中寻找答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落后低效率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中国饱受“文革”摧残极其涣散的科技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领导人在科技政策方面考虑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政策层面尽快修复科技体系,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隆重召开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政策方针。这次大会迅速扭转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涣散局面,并推动了一系列具体科技政策的出台,使原有科技体制得以恢复,科技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体制仍然沿用建国后实行的苏联计划模式,以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按计划配置科技资源,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机构人浮于事等问题。本文观察到,历史上凡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为了维护计划经济体制,都不允许公有制企业大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将创新活动交给专门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企业只是应用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生产加工产品。经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计划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约束激励机制的不相容性,允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结果就是极有可能造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第三章)。受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及国家财政危机影响,中国在1985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体制的第一次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改变拨款制度;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应用;继续以科技攻关计划为主要方式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由于以优先权竞争为主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与以市场利益最大化竞争为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同,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技术化及科研机构的分化。同时由于技术契约的不完全性,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交易越来越少。如果不能设计或自然形成一个比纵向一体化方式有比较优势的可自动实施的风险分担机制,原有基于市场激励机制而设计的促使科研机构转化其技术成果的技术交易市场将逐步走向消亡,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政策初衷将不能实现。本文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首要的创新政策——科技计划的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目标函数不一致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和作为代理人的项目受托方之间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遭受了广泛的批评,因此,现行模式下的科技计划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疑问(第四章)。由于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现象,加上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微观市场主体地位,中国在1996年正式明确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政策,并由此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同时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期望迅速提高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就实际情况看,大量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并没有选择技术创新的竞争策略,仍然以技术引进为主,并且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状态。就理性分析而言,企业取代科研机构是创新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的自然结果,创新政策的变迁也完全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而“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不成功背后其实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各利益主体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再一次验证了在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逻辑必然性(第五章)。由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家技术安全等问题凸显,原有非创新驱动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得以打破,中国再次启动了创新政策的重大变迁,于2006年正式提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由此中国创新政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政策实施了七年以后,仍然没有实现创新预期,中国官方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随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仍然没有确立,科技体制弊端仍然存在,中国的创新水平仍然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很大。在创新博弈环境压力已经明确同时传导给政府和国内企业,二者创新的紧迫感趋同,政策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然陷入非创新路径困境,这似乎与理性原则相悖,令人困惑(第六章)。面对中国创新政策困境,仔细梳理中国创新政策历次变迁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创新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创新系统中的两大关系:政府和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地位即谁是真正的未来创新主力。从中国创新的历史逻辑分析,这两大关系是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历史创新路径、创新状况的深入比较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激励机制的内在缺陷和行业覆盖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难以担任中国创新的市场主力;而民营企业由于创新目标与利益机制的天生一致性,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的难题,加上其创新投入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假定市场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将在与国有企业的创新竞赛中获胜。而且从国际实证经验来看,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了国家创新目标的。从AVS标准和TD-SCDMA标准制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问题的两个案例及中国历史上创新政策全过程中的各种失灵现象可以看出,政府坚守创新政策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极其重要,中国大量创新政策失灵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其他公权不断越过市场的边界,对创新主体的创新预期造成极大的干扰和阻碍。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身份和作用在于两个方面:创新产品的需求者和创新秩序的维护者。创新政策的边界就应该限定在此区域内。上述经验对目前普遍设定的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形成了冲击,无论是从理论假设前提还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实践上看,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都存在明显的不适用性(第六章)。而这一历史变迁的逻辑经验在深圳市的城市创新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圳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是解决目前中国创新困境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只要有改革的勇气,这一模式完全具有可借鉴意义(第七章)。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八章对中国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创新政策变迁历史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论证,并就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陈仑[9](2012)在《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日益规范化、常态化,对保障工作的要求和保障难度也不断增加(如节假日保障、亚运会和大运会等重点保障工作),现有的应急保障工作亟需得到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和支持,为应急指挥调度和处理提供准确依据,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常态化通信保障事务,保障通信网络的畅通和安全。通信保障支撑的难点在于不确定性与灵活性,本文通过对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与流程的现状剖析与重构,针对缺乏系统性平台与管理支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与具体对策。应急现场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操作、资源协调、人工调度等工作,各环节由不同网管分散支撑,沟通协调难度大,效果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将应急预案、演练、物资调度与管理、预警信息、保障指标发布等通信保障要素集中式、规范化的实现,基于“预警、预案、预演、预备”的要求,构建适合大型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一体化预警管控支撑平台,实时掌控网络状况,快速开展应急指挥调度,保证网络的畅通运行以及质量稳定,是提高保障生产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指导方针,以建设全网的应急通信的综合门户为目标,创新地设计并构建一种适合大型通信保障生产管理的的应急综合平台,以面向场景的应用为主线,梳理概括出重大节假日、抗台防汛、热点区域活动等多类保障应用场景,采用模块化和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克服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实现了体系化、流程化管理,并且依托专项保障的灵活制订和积木式耦合完成了系统构建。系统集呈现、调度、配置、拨测、智能分析功能于一身,实现了统一的通信保障现场管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综合呈现。通过建立全网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与调度、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预警信息与网络指标采集与发布,实现了保障业务的无缝链接,提供了指挥调度的决策依据,提升了应急处置和应对能力,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控效能。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通信保障、抗台防汛、重要节假日等各类保障中,为各类大规模通信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支撑,实现了网络的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扩展,提高通信保障的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感知,从而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孙汉武[10](2010)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铁路建设迅猛增长、铁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与铁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铁路的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其安全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认清铁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起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及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持续铁路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我国铁路实施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基于安全生产保障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安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主要工作平台——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我国实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相关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3.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装备集成建议。4.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主要内容。5.详细分析铁路安全检查监洲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设备及用户需求,研究各类安全检测信息接入方式及联网监控标准,提出建立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技术方案,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开发该平台系统。6.以郑州铁路局为背景,应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检测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验证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效果。
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再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再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1.2.1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 |
1.2.2 视频监控发展趋势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
2.1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构成 |
2.2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
2.2.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
2.2.2 数据存储技术 |
2.2.3 网络视频传输及接入技术 |
2.2.4 视频内容分析(VCA)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
3.1 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3.1.1 设备类型 |
3.1.2 视频节点 |
3.1.3 承载网络 |
3.1.4 防雷与接地系统 |
3.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 |
3.2.1 摄像机 |
3.2.2 编码器 |
3.2.3 解码器 |
3.2.4 存储设备 |
3.2.5 视频服务器 |
3.3 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铁运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
3.3.1 系统构成 |
3.3.2 通道配置 |
3.3.3 视频编码方案 |
3.3.4 视频存储方案 |
3.3.5 用户终端 |
3.3.6 监控平台软件 |
3.3.7 系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改造方案设计 |
4.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需求 |
4.1.1 现有电路资源状况 |
4.1.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定位 |
4.1.3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业务需求 |
4.1.4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传输要求 |
4.2 铁路综合视频高清监控系统规划设计 |
4.2.1 网络架构规划 |
4.2.2 系统功能规划 |
4.2.3 视频存储功能规划 |
4.2.4 系统网管规划 |
4.2.5 系统性能规划 |
4.2.6 系统接口规划 |
4.2.7 系统设备规划 |
4.2.8 网络安全规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更新改造项目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背景概述 |
5.1.2 项目需求分析 |
5.1.3 项目更新改造原则 |
5.2 更新改造方案 |
5.2.1 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
5.2.2 Ⅰ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3 II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4 视频存储建设方案 |
5.2.5 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 |
5.2.6 网络传输建设方案 |
5.2.7 用户监视终端建设方案 |
5.3 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
5.3.1 应用层安全方案 |
5.3.2 系统层安全方案 |
5.3.3 网络层安全方案 |
5.3.4 管理层安全方案 |
5.4 施工、调试及后台部署方案 |
5.4.1 系统部署前准备 |
5.4.2 系统部署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实施与成效分析 |
6.1 项目施工具体方案 |
6.1.1 准备工作 |
6.1.2 施工程序 |
6.2 项目成效分析 |
6.2.1 主要社会效益 |
6.2.2 技术的经济性 |
6.2.3 实施后的视频性能分析 |
6.2.4 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钙钛矿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钙钛矿材料发展历史 |
1.2 全无机钙钛矿结构分类 |
1.3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光电特性 |
1.3.1 量子点特性 |
1.3.2 钙钛矿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和激子束缚能 |
1.4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1.4.1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1.4.2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应用 |
1.5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缺点及提高稳定性策略 |
1.5.1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缺点 |
1.5.2 提高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策略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 |
2.1 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制备方法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制备工艺流程 |
2.2 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相关表征手段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X-射线电子能谱(XPS) |
2.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2.5 光致发光光谱(PL) |
2.2.6 荧光衰减时间(Fluorescence Decay time)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 |
2.2.8 电致发光光谱(EL) |
2.2.9 上转换发光光谱(UCL) |
第3章 3-D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2 表征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3.3.2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和带隙特性 |
3.3.3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机理 |
3.3.4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稳定性 |
3.3.5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基白光LED器件发光性能 |
3.3.6 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0-D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制备 |
4.2.2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4.3.2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物理性质 |
4.3.3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稳定性 |
4.3.4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基白光LED器件发光性能 |
4.3.5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s_2CO_3浓度变化对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物相及荧光性能影响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制备 |
5.2.2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s_2CO_3浓度变化对钙钛矿量子点玻璃物相结构的影响 |
5.3.2 Cs_2CO_3浓度变化对钙钛矿量子点玻璃微观形貌影响 |
5.3.3 Cs_2CO_3浓度变化对钙钛矿量子点玻璃荧光性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制备 |
6.2.2 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结构与形貌 |
6.3.2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和带隙特性 |
6.3.3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机理 |
6.3.4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稳定性 |
6.3.5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6.3.6 CsPbBr_3/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X射线光致发光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实验部分 |
7.2.1 材料制备 |
7.2.2 表征方法 |
7.3 结果讨论 |
7.3.1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结构与形貌 |
7.3.2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光致发光机理 |
7.3.3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稳定性 |
7.3.4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7.3.5 Cs_4PbBr_6/CsPbBr_3量子点多组分玻璃X射线光致发光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Tb~(3+)掺杂0-D Cs_4PbBr_6量子点玻璃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
8.1 研究背景 |
8.2 实验部分 |
8.2.1 材料制备 |
8.2.2 表征方法 |
8.3 结果讨论 |
8.3.1 Tb~(3+)掺杂0-D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结构表征 |
8.3.2 Tb~(3+)掺杂0-D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微观形貌分析 |
8.3.3 Tb~(3+)掺杂0-D Cs_4PbBr_6量子点多组分玻璃的荧光性能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平面硅纳米线生长机理、可编程形貌调控及其可拉伸电子器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组装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概述 |
1.3 复杂结构硅基纳米线的形貌控制概述 |
1.4 一维半导体硅纳米线的特性和器件应用概述 |
1.5 平面固液固硅纳米线的生长机制概述 |
1.6 本博士论文课题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平面硅纳米线的形貌调控——island-chain结构硅纳米线 |
2.1 引言 |
2.2 平面island-chain结构硅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分析 |
2.3 平面island-chain结构纳米线生长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2.4 氢化非晶硅修饰对island-chian结构硅纳米线的形貌控制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平面硅纳米线的形貌调控-zigzag形硅纳米线 |
3.1 引言 |
3.2 平面zigzag结构硅纳米线的生长制备和结构研究 |
3.3 平面zigzag结构纳米线生长机制的研究 |
3.4 平面zigzag结构纳米线力学拉伸测试 |
3.5 氢化非晶硅修饰对平面zigzag硅纳米线形貌控制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平面硅纳米线的引导生长及薄膜电子器件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平面硅纳米线的定位引导生长技术研究 |
4.3 基于平面硅纳米线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电学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平面硅纳米线阵列在可拉伸电子学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大面积可拉伸硅纳米线弹簧阵列的设计和制备 |
5.3 单根硅纳米弹簧线的力学拉伸和电学同步测试 |
5.4 可拉伸平面硅纳米弹簧线器件的转移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的总结 |
6.2 本课题的展望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清单 |
致谢 |
(5)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铁路线路设备综合维修概述 |
1.3 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线路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技术线路 |
第2章 大机捣固作业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 |
2.1 大机捣固车及其工作原理 |
2.1.1 大机捣固车的发展概况 |
2.1.2 我国主型大型捣固车的构造特点 |
2.1.3 大机捣固车的工作原理 |
2.2 大机捣固作业施工工艺 |
2.3 大机捣固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
2.4 线路设备及大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 |
2.4.1 线路设备质量评价方法 |
2.4.2 大机捣固作业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深Ⅰ线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及检测数据预处理 |
3.1 广深Ⅰ线大机捣固施工概述 |
3.1.1 广深Ⅰ线简介 |
3.1.2 施工组织 |
3.1.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
3.1.4 验收及质量评定标准 |
3.2 检测数据预处理 |
3.2.1 研究区段的确定 |
3.2.2 里程校准及数据的获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广深Ⅰ线综合维修周期研究 |
4.1 第1区段高低TQI值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 |
4.1.1 分析术语定义 |
4.1.2 高低TQI值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 |
4.2 综合分析 |
4.2.1 总体变化趋势特点分析 |
4.2.2 作业前及第1检测周期高低TQI特点分析 |
4.2.3 第15检测周期高低TQI特点分析 |
4.2.4 结合月度累计降雨量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高低TQI预测的广深Ⅰ线综合维修周期研究 |
5.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两种非等间距模型和回归模型 |
5.1.1 非等间距幂模型和基于简化GM(1,1)模型计算过程 |
5.1.2 回归分析及其计算过程 |
5.2 模型精度检验 |
5.3 三种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着作 |
主要科研工作 |
工作简历 |
(6)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2.1 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2 石墨烯的发现史及简介 |
1.2.3 石墨烯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 |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介绍 |
1.3.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1.3.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发展历程 |
1.4 光学双稳态及其应用 |
1.4.1 光学双稳态器件的分类 |
1.4.2 光学双稳态的研究历程 |
1.4.3 光学双稳态的应用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光学双稳态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光学双稳态简介 |
2.3 光学双稳态的实现条件 |
2.4 光学双稳态的基本理论 |
2.4.1 光学双稳态的数学理论模型 |
2.4.2 光学双稳态的静态稳定度 |
2.5 光学双稳态的研究方法 |
2.6 小结 |
第3章 含石墨烯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光学双稳态现象 |
3.1 引言 |
3.2 一维光子晶体的基本特性 |
3.2.1 光子晶体的基本介绍 |
3.2.2 光子晶体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
3.2.3 光子晶体的特性 |
3.3 基于石墨烯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光学双稳态现象探讨 |
3.4 小结 |
第4章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可调控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研究 |
4.1 引言 |
4.2 改进的法布里珀罗腔结构介绍 |
4.3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光学双稳态的基本特性和调控 |
4.4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光学双稳态的调控方法研究 |
4.5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结构在光学双稳态中的应用 |
4.6 小结 |
第5章 改进Otto结构中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改进的Otto结构介绍 |
5.3 改进Otto结构中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的光学特性 |
5.4 改进Otto结构中的光学双稳态的调控方法研究 |
5.5 改进Otto结构在光学双稳态中的应用 |
5.6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7)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荷高频疲劳试验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传统疲劳试验机发展及现状 |
1.3 压电驱动型疲劳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4 高频小载荷试件疲劳检测的现状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压电振子选择分析 |
2.1 压电材料概述 |
2.1.1 压电效应 |
2.1.2 压电材料的分类简介 |
2.1.3 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
2.2 圆环形双晶片压电振子 |
2.2.1 圆环形双晶片压电振子的选择 |
2.2.2 圆环形双晶片压电振子的制作简析 |
2.2.3 双晶片压电振子的振动机理分析 |
2.3 压电振子的试验研究 |
2.3.1 压电振子的谐振频率测试 |
2.3.2 压电振子的中心点位移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荷高频疲劳试验机的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
3.1 压电卧式小载疲劳机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 压电卧式小载疲劳机分模块设计解析 |
3.2.1 预加载模块的设计 |
3.2.2 载荷放大模块的设计 |
3.2.3 机架的设计 |
3.2.4 卡具的设计选择 |
3.3 样机的仿真分析 |
3.3.1 有限元分析简述 |
3.3.2 卧式小载荷疲劳试验机的模态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abview的系统软件设计 |
4.1 Labview与虚拟仪器 |
4.1.1 Labview简述 |
4.1.2 虚拟仪器及其开发优势 |
4.2 硬件选择 |
4.2.1 力值传感器的选择 |
4.2.2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4.3 软件模块的设计 |
4.3.1 系统软件显示界面的设计思路 |
4.3.2 数据采集的实现 |
4.3.3 主程序的设计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
5.1 系统力学分析 |
5.2 样机相关参数的计算 |
5.2.1 压电振子刚度的计算 |
5.2.2 压电振子的等效输出力计算 |
5.2.3 板弹簧刚度计算 |
5.3 样机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电压特性 |
5.3.2 频率特性 |
5.3.3 质量块质量对共振频率的影响 |
5.4 试件的拉伸疲劳试验 |
5.4.1 试件的制备 |
5.4.2 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政策历程、创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 |
2.2 三十年来的创新实践状况及评价 |
2.3 问题的提出 |
3 初始博弈条件:计划科技体系修复及制度缺陷 |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和制度基础 |
3.2 标志性事件:1978 年科学大会 |
3.3 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 |
3.4 计划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容性分析 |
4 计划科技体制“改良”与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4.1 科技体制改革动因分析 |
4.2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及对科研机构改革的影响 |
4.3 技术成果交易难题辨析:不完全契约角度 |
4.4 科技计划及制度性障碍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框架 |
4.5 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5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与政策变迁 |
5.1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
5.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创新政策演化路径 |
5.3 承诺和惩罚的不可置信:“市场换技术”政策分析 |
6 创新政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 新世纪中国创新政策变迁动因 |
6.2 创新政策的阶段性困境 |
6.3 不同政策激励条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分析 |
6.4 创新政策活动中政府行为的边界:案例分析 |
6.5 以市场失灵为创新政策依据的不适用性分析 |
7 深圳创新模式: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样本 |
7.1 追随深圳企业创新的足迹:从三来一补到创新集群 |
7.2 深圳创新政策变迁过程 |
7.3 独特的深圳城市创新模式 |
7.4 深圳创新路径启示:基于市场的动态演化结果 |
8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深圳市 1980—2011 年主要创新政策列表 |
附录3 中国电子名镇——东莞石碣的调研问卷(节选) |
(9)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应急通信保障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梳理 |
2.1 概述 |
2.2 应急指挥机构 |
2.3 保障接口关系 |
2.4 保障计划管理 |
2.5 应急预案体系 |
2.6 应急通信保障分类 |
2.6.1 重大节假日保障 |
2.6.2 热点区域保障 |
2.6.3 抗台防汛保障 |
2.6.4 其他保障 |
2.7 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梳理 |
2.7.1 事前预防与预警 |
2.7.2 事中应急响应 |
2.7.3 事后总结处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急通信保障流程重构 |
3.1 基本概念 |
3.2 重大事件保障流程 |
3.2.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
3.2.2 重要KPI指标 |
3.3 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
3.3.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
3.3.2 重要KPI指标 |
3.4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 |
3.4.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
3.4.2 重要KPI指标 |
3.5 应急物资调度流程 |
3.5.1 流程定义与关键点 |
3.5.2 重要KPI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支撑问题分析 |
4.1 相关支撑系统与问题分析 |
4.2 保障支撑需求分析与对策 |
4.2.1 一体化的保障需求 |
4.2.2 多样化的支撑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
5.1 系统设计理念 |
5.1.1 面向场景 |
5.1.2 组件化 |
5.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5.3 系统逻辑架构 |
5.4 系统技术架构 |
5.5 系统接口设计 |
5.5.1 接口设计原则 |
5.5.2 系统间接口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构建实施 |
6.1 应急通信保障的实施 |
6.1.1 场景保障管控 |
6.1.2 应急演练管理 |
6.1.3 应急预案管理 |
6.1.4 应急物资管理 |
6.1.5 网络指标管理 |
6.1.6 信息发布管控 |
6.2 系统创新点 |
6.2.1 一体化的综合管控 |
6.2.2 面向场景的应用与组件化设计 |
6.2.3 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管控 |
6.2.4 数据自采集与信息自动发布 |
6.2.5 实时热度区域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应用 |
7.1 应用情况概述 |
7.2 大型赛事保障的应用 |
7.2.1 广州亚运会保障 |
7.2.2 深圳大运会保障 |
7.2.3 大型赛事保障分析 |
7.3 重要节假日保障的应用 |
7.3.1 保障管控支撑 |
7.3.2 场景业务分析 |
7.4 抗台防汛保障的应用 |
7.4.1 保障管控支撑 |
7.4.2 场景调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一、成果总结 |
二、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
1.2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
1.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保障系统发展现状 |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
2.1 我国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分析 |
2.2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督问题分析 |
2.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现状 |
2.4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存在问题分析 |
2.5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完善建议 |
2.6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发展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3.1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
3.2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
3.4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
4.1 用户分类 |
4.2 用户需求 |
4.3 数据需求 |
4.4 业务流程分析 |
4.5 数据流程分析 |
4.5 平台功能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5.1 平台建设目标 |
5.2 平台总体设计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接口设计 |
5.6 运行环境设计 |
5.7 安全设计 |
5.8 关键技术研究 |
5.9 技术创新点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
6.1 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
6.2 平台应用功能构成 |
6.3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子系统 |
6.4 监测报警信息处理子系统 |
6.5 安全检查信息处理子系统 |
6.6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
6.7 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
6.8 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 |
7.1 项目背景简介 |
7.2 系统建设情况 |
7.3 全局安全信息看板 |
7.4 安全监督管理核心业务管理 |
7.5 故障分析与跟踪 |
7.6 系统运行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我国行车安全监控设备/系统部署运用情况研究 |
1 移动设备 |
2 固定设备 |
3 自然灾害 |
4 视频监控 |
5 应急救援 |
四、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再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D]. 沈朝.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钙钛矿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莎莎.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3]金融科技全球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 姚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平面硅纳米线生长机理、可编程形貌调控及其可拉伸电子器件应用[D]. 薛兆国. 南京大学, 2018(08)
- [5]广深Ⅰ线大机捣固综合维修周期研究[D]. 楼大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6]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D]. 王恒亮. 湖南大学, 2017(06)
- [7]压电驱动型卧式小载荷高频疲劳试验机的设计研究[D]. 李康. 吉林大学, 2017(10)
- [8]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D]. 邓练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应急通信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陈仑.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10]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孙汉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