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曾万选[1](2021)在《民族乡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研究 ——以北京市长哨营满族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美玉[2](2021)在《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北京事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回顾梳理早期世界汉语教材史的发展,明确了《北京事情》在早期汉语教材史中的地位。论文重点分析了《北京事情》的编纂背景、教材类型及编纂体例,并从《北京事情》展现最为典型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点入手,对其展开研究。在语言方面,“礼貌语”和“俗语”的使用,兼顾了语言的典雅性和生活化;一定程度上采用标准的官话语言,体现了其作为教材的普适性。在文化方面,《北京事情》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民俗话题的选题,本文搜集整理了《北京事情》中涉及的各类民俗话题,总结出《北京事情》在民俗话题的编排上的主要特点:首先《北京事情》在民俗话题的选取上丰富多样,其内容包含了生活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组织、语言等各方面的民俗;其次,民俗话题偏重性明显,主要以语言民俗和商贸民俗为主。语言民俗占比重反映了《北京事情》编者对汉语独特性的关注;商贸民俗比重大则是对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被破坏的社会状态的反映。在文化编排方面,本文选取了《北京事情》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文化内容展开研究,归纳出《北京事情》在文化内容编排上的值得关注的特点:其一,语料真实、严谨,能反映清末北京的近代化动向;其二,贴近百姓生活,将文化内容带入具体情景,使学习者更能产生共鸣;其三,巧妙地将文化内容与语言内容相结合,兼具文化性和实用性;其四,价值导向正向,具有先进性。最后本文探讨了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材在国际汉语教育史上的总体价值并将《北京事情》与在日本明治时期有过重大影响的《语言自迩集》和《官话指南》进行对比,明确了其进步性和科学性,指出了其在早期汉语教材编写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地位。
黄昌英[3](2021)在《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竹枝词为诗体的一种,起源于巴蜀民间民歌。有唐一代,诗人刘禹锡将其转变成为诗体形式。竹枝词多吟咏一地方风土人情,是研究区域史的重要民间史料。清代奉天铁岭人氏宋庆常,曾为道光年间石阡府知府,在其治理石阡府期间,竭心尽力为民服务、造福一方,其《石阡竹枝词》表达了他对贫苦百姓悲凉处境的深切同情。宋庆常《石阡竹枝词》,描述了他在石阡知府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史料价值方面,《石阡竹枝词》是传统官方文献的重要补充材料,有证史、补史、存史的重要作用。《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极少部分来源于传统官方文献记载,绝大部分源于宋庆常的考察,记其亲历、耳闻目睹之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章以复旦大学馆藏原版本《石阡竹枝词》为依据,对辑录版《石阡竹枝词》进行勘误,突出研究中运用原版史料的重要性。梳理《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来源,分析其史料作用,突出其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分析《石阡竹枝词》的经济史价值,尤为突出的是《石阡竹枝词》保存了大量道光时期石阡府的价格史料,弥补了传统文献的不足。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勾勒出清代道光时期石阡府的社会经济活动图景。二是探索《石阡竹枝词》中的生活史价值,其服饰、饮食、居所、出行等方面的史料,多有传统文献所不载之内容,补充了清代石阡府的生活史内容。衣、食、住、行方面,群体性差异明显,呈现了一幅清代石阡人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三是探究《石阡竹枝词》中的民俗史价值,《石阡竹枝词》中有关婚俗、丧葬、扫墓、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信仰等方面的史料,于传统文献有证史、补史的作用,其所描述的民俗中,有的今已消逝,体现出其存史的作用。通过对《石阡竹枝词》民俗史价值的研究,了解到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汉文化影响深入石阡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既有各自的民俗,又有共同的信仰。各族人民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普遍性与个性共存,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石阡民族文化。
白雪娇[4](2021)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充分利用开幕式表演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之后,开幕式表演迅速刮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狂潮,尤其像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其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展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艺术水平的舞台,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实现了开幕式表演的艺术功能,更赋予了开幕式表演文化功能,同时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已经成为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选取的适用于开幕式表演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指标要素为依据,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应用中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1)不同种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为: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数量来说,传统艺术元素和传统民俗元素应用最为广泛;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科技元素应用次数相对较少;缺乏对传统文学元素的应用。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形式来说,动作与造型是最简单也是最精彩的表现形式;其次是利用队形组成有象征意义的文字或图案,与主题相呼应;艺术装饰是相对较难的表现形式;灯光与背景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是最震撼也是最难的表现形式。(2)不同类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情况为:国际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最为全面;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各元素的运用比例较小,且缺乏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运用相对全面,但差距较大;全国青运会中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运用较为全面,缺乏传统体育元素的应用;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应用不足。主要结论:(1)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确立了适用于开幕式表演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构成指标,包括传统艺术元素、传统民俗元素、传统体育元素、传统科技元素、传统文学元素5个一级指标,以及17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2)不同种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最为广泛,其中舞蹈类以动作与造型为表现形式,音乐类以声乐装饰为表现形式;传统民俗元素应用次之,其中衣冠服饰类以服装装饰为表现形式,自然景观类以灯光与背景为表现形式;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科技元素应用次数相对较少,武术类以动作与造型为表现形式,技术成就类以道具装饰为表现形式;缺乏对传统文学元素的应用。(3)不同类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国际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有全面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有体育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有民俗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有地域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元素的应用有体育性的特点。(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应用的问题有:传统文学元素应用不足、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比例不均、科学技术手段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够深入、全国学运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不足。(5)在今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过程中建议,加强传统文学元素的应用、合理选择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艺术元素、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高编导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加强全国学运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刘熠辉[5](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外汉语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学习者学习的材料,对学习者“中国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研究教材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本文选择当前使用度较广的四部对外汉语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发展汉语》《博雅汉语》《成功之路》中的主课文、副课文及课后阅读材料为语料来源,遴选涉及中国话题的文本,创建中国形象子语料库,据此抽取高频词与主题词,通过节点词设置,提取索引行,分析搭配词,解读语义韵。借鉴时贤国家形象的维度划分,考察了教材在初、中、高不同阶段的各维度分布情况及语言实现形式。研究发现,对外汉语教材中中国形象主要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生态七个维度,且以文化维度为主。相关内容的叙述总体上做到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级阶段内容大多基于日常生活,具体可感;中高级阶段思维形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内容有所增加,对于一些热点及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讨论与解释,总体上展现出中国友好、开放、进步、文明、历史悠久的形象。各维度的具体形象,又各自有所侧重。文化维度塑造了文化繁荣、和谐多样的形象;社会维度塑造了社会和谐、人民团结、在不足中发展的形象;经济维度塑造了稳定发展、渐进复兴的形象;地理维度塑造了地域辽阔、山河秀美的形象;科技维度塑造了迅速进步、注重应用的形象;生态维度塑造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形象;政治维度塑造了政治稳定、民主进步的形象。同时发现,中国形象在教材的宏观维度分布及微观语言实现形式方面仍有缺憾。具体包括中国形象维度分布差别较大;法律司法与少数民族视角略显不足;针对同一内容,部分词语的具体语言表达形式相对贫乏,不同学习阶段区分度不明显;部分表述的积极与消极语义韵过于高调,略失客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现稍有不足;部分内容的塑造略显片面等。本文据此提出的建议,包括适当均衡中国形象维度分布;增加法律司法与少数民族等视角;适当区别初、中、高三阶段的语言形式,使其尽可能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处理好高调与低调的关系;善用委婉修辞,增强文化自信;避免刻板印象,更加真实地展现中国形象等建议。
杨蕴希[6](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高溪[7](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城乡发展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广大村庄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这一村庄类型,为广大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当前,除了少数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为代表的发展较为成熟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外,大多数特色保护类村庄对于其空间的发展建设仍沿用普通村庄的方式,对于自身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缺乏细致思考,村庄在空间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本土特色淡化、空间发展失衡等问题。村庄空间不仅是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场所,它同时还传承了我国地域特色文化,彰显着独特的乡土田园魅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将村庄特色保护与空间活力发展紧密融合是目前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研究的重要问题。论文研究以探索特色保护类村庄地域特色延续和特色空间内生发展为目标,首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特色保护类村庄有地域独特性、特色延续性、价值影响性的内涵特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也应具备有复杂适应性的属性特征。根据村庄特征,论文分析了村庄特色要素,提出了人文历史与自然田园两种特色主导资源和以历史风貌、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田园休闲为特色标识的村庄特色类型。同时,基于相关调研和文献研究,论文总结了村庄现状存在的空间发展问题,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发展机制。其次,论文建立了村庄特色识别与特色价值评估方法,基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以“特色”作为空间核心组织元素,提出了“内生动力构建、特色空间维育、自适应发展保障”的空间发展对策。论文指出应建立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特色价值评估体系,认知村庄内不同特色要素的优势和重要度,再通过特色产业选择、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村庄空间内生动力。接着从特色风貌渐进式延续、公共空间多样化表达、建筑院落特色传承等方面对村庄特色空间进行维育,并按照不同特色标识的村庄,分别提出了侧重点和空间营造关注点。同时,为适应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健康发展,需以村民为主体建立自适应发展保障体系,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感、培育多元参与的乡土治理组织。最后,论文对北京市满族特色村巴园子村作为策略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前文中的特色价值评估体系方法,认知评估巴园子村的特色资源价值,确定了巴园子村的特色标识与特色元素表达符号。随后,建立了以“田园牧歌+满族风情”为导向特色化产业和以“满园”为主题的动态适应性特色空间。并结合巴园子实际,从提升村民的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入手,建立特色保护小组、构建了多元参与的巴园子村共建、共管机制。
邴波[8](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龙宗煜[9](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梁艳艳[10](2019)在《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丰富了对都市满族的民族志研究,主要田野点开封里城大院是一个位于中原古都开封的满族、蒙古族聚居社区,拥有着从八旗驻防城到1949年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通过对开封满族生命经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描述,运用历史记忆理论与族群认同理论,追溯社区“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观念”,论证满族族群认同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指出满族族群认同具有明显的符号性与建构性。清代八旗制度下旗人群体的文化遗存记忆,民国艰难经历导致满族群体普遍的结构性失忆与谱系性失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满族人身份的承认,长达三百年的共同特殊经历成为满族族群共享的有别于其他族群的集体历史记忆,从而形塑了满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回顾开封满族的文献、口述与行为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观念在家庭与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口述与行动的重要性。从“历史实践”概念出发,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用文字实践“历史”,对于大众记忆而言,更要重视用口述、行动实践“历史”,这都是主体性的体现。清朝结束、民国境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持续一百余年的社会转型,导致满族没有外在显见文化特点,与汉文化的交融是满族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理性选择,选择性遗忘是他们普遍的集体性记忆。结构性失忆、谱系性失忆与集体性记忆共同凝聚为满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族群认同主要是主观性认同,与族群性相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存”在家庭与社区中传递,具有隐秘性与持久性,形成民族社区的“地方性知识”。满族族群的根记忆、根认同在共同体中被世代传承,关于族群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族群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主观信念。在大众中,关于族群性的历史记忆往往会浓缩为根记忆、根认同,简约地解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族源性问题,族群认同就是共享对于根记忆、根认同的文化解释。通过满与汉的族群认同建构的互鉴,本文认为寻根问祖的文化解释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下的普遍文化现象,尊重与承认各族群的族群认同具有现实意义。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在不断地变迁,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平等观念逐渐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度性民族认同建构对满族族群产生影响,编织入满族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改革开放以来,都市民族社区经历着制度性安排缺失的转变,以及面临着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空间被城市规划取代的困境。外部变化激发了开封里城大院社区重建宗庙、树立牌坊、办祭祖仪式、策划民族特色旅游等一系列“历史实践”行动,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理性选择。这一个案反映出,历史记忆与聚居生活在族群认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的根基性作用,但族群互动、民族精英及经济能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活态历史记忆社区空间,留住“乡愁”与“族愁”,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历史的地方、有历史的人、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建构实践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社区的可能性。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将少数民族符号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各民族共享旅游规划的政策红利,各民族的共生互补是促进民族团结之道。
二、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北京事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早期域外汉语教材编写史概况 |
1.2.1 早期西方人汉语教材编写史概况 |
1.2.2 日本汉语教材编写史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欧洲早期汉语教材研究现状 |
2.2 朝鲜时代的汉语教材研究现状 |
2.3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的研究综述 |
2.4 《北京事情》的研究现状 |
3 《北京事情》概述 |
3.1 作者的生平及其着作 |
3.2 教材的取材及版本 |
3.3 《北京事情》所属的教材类型与编纂体例 |
3.3.1 教材类型 |
3.3.2 《北京事情》编纂体例 |
4 《北京事情》的语言特点与文化特点分析 |
4.1 语言特点分析 |
4.1.1 礼貌语的使用 |
4.1.2 俗语的使用 |
4.1.3 语言特点分析 |
4.2 文化特点分析 |
4.2.1 民俗话题的选取 |
4.2.2 文化内容编排 |
5 《北京事情》在国际汉语教育史上的价值 |
5.1 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在国际汉语教育史上的总体价值 |
5.2 《北京事情》在早期汉语教材编写史上的历史地位 |
5.3 《北京事情》对当代汉语教材编写的借鉴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庆常《石阡竹枝词》述略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中华竹枝词全编》与《贵州竹枝词集》中《石阡竹枝词》的勘误 |
(一)文字勘误 |
(二)辑录版《石阡竹枝词》与《诗钞》卷六不同之字 |
(三)倒文、衍文、脱文及句读问题 |
二、《石阡竹枝词》的史料来源 |
(一)源于文献 |
(二)源于亲历 |
(三)源于耳闻目睹 |
三、《石阡竹枝词》的经济史价值 |
(一)物产 |
(二)物价 |
(三)货物流动及场市 |
(四)避税 |
(五)低潮银 |
四、《石阡竹枝词》的生活史价值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所 |
(四)出行 |
五、《石阡竹枝词》的民俗史价值 |
(一)婚俗 |
(二)丧葬及扫墓 |
(三)生产民俗 |
(四)生活民俗 |
(五)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传统文化 |
1.1.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1.1.3 大型体育赛事 |
1.1.4 开幕式表演 |
1.2 关于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的相关研究 |
1.2.1 对开幕式表演创编的相关研究 |
1.2.2 对开幕式表演主题与题材的相关研究 |
1.2.3 对开幕式表演舞美效果的相关研究 |
1.2.4 对开幕式表演艺术功能的相关研究 |
1.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文艺表演方面的应用研究 |
1.3.1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舞蹈领域的应用研究 |
1.3.2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音乐领域的应用研究 |
1.3.3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体育表演领域的应用研究 |
1.3.4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适用于开幕式表演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指标的选取 |
3.1 指标选取的必要性 |
3.2 指标选取的过程 |
3.2.1 指标的筛选 |
3.2.2 指标的诊断 |
3.3 指标的释义 |
3.3.1 传统艺术元素 |
3.3.2 传统民俗元素 |
3.3.3 传统体育元素 |
3.3.4 传统科技元素 |
3.3.5 传统文学元素 |
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分析 |
4.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整体应用情况 |
4.2 不同种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1 传统艺术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2 传统民俗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3 传统体育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4 传统科技类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5 传统文学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情况 |
4.2.6 小结 |
4.3 不同类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情况 |
4.3.1 国际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情况 |
4.3.2 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情况 |
4.3.3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情况 |
4.3.4 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情况 |
4.3.5 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情况 |
4.3.6 小结 |
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应用的问题与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传统文学元素应用不足 |
5.1.2 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比例不均 |
5.1.3 科学技术手段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
5.1.4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够深入 |
5.1.5 全国学运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不足 |
5.2 发展建议 |
5.2.1 加强传统文学元素的应用 |
5.2.2 合理选择传统体育元素和传统艺术元素 |
5.2.3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5.2.4 提高编导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
5.2.5 加强全国学生运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全文架构 |
第二章 国家形象研究综述 |
2.1 国家形象概念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
2.1.1 国家形象概念 |
2.1.2 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
2.2 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国家形象研究 |
2.3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及思路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思路 |
3.2 语料选取 |
3.3 研究理论及概念界定 |
3.3.1 形符、类符 |
3.3.2 索引、索引行 |
3.3.3 词频 |
3.3.4 主题词 |
3.3.5 节点词、跨距、搭配 |
3.3.6 语义韵 |
3.4 操作性方法说明 |
3.4.1 工具介绍 |
3.4.2 语料处理及分析 |
3.4.3 中国形象维度分类 |
3.4.4 节点词提取 |
第四章 教材中国形象维度分布及节点词考察 |
4.1 教材中国形象维度分布考察 |
4.1.1 总体维度分布情况 |
4.1.2 不同教材中国形象维度分布情况 |
4.1.3 不同阶段教材中国形象维度分布情况 |
4.2 教材中国形象节点词考察 |
4.2.1 中国社会维度 |
4.2.2 中国政治维度 |
4.2.3 中国经济维度 |
4.2.4 中国文化维度 |
4.2.5 中国科技维度 |
4.2.6 中国地理维度 |
4.2.7 中国生态维度 |
第五章 教材中国形象塑造讨论及建议 |
5.1 教材中国形象塑造讨论 |
5.1.1 教材中国形象塑造总结 |
5.1.2 教材中国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
5.2 对教材中国形象塑造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关系发生转变 |
1.1.2 我国对乡村特色资源的重视 |
1.1.3 村庄空间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关于特色村庄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村庄空间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场所理论 |
2.1.2 城市意象 |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1.4 城乡融合理论 |
2.2 相关案例借鉴 |
2.2.1 国内相关案例 |
2.2.2 国外相关案例 |
2.2.3 归纳与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特征研判 |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
3.1.1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解读 |
3.1.2 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性 |
3.1.3 发展属性具有复杂适应性 |
3.2 村庄特色类型认知 |
3.2.1 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
3.2.2 不同主导资源的村庄空间演化模式 |
3.2.3 不同特色标识划分 |
3.3 特色空间构成要素 |
3.3.1 宏观层面 |
3.3.2 中观层面 |
3.3.3 微观层面 |
3.4 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3.4.1 空间发展可持续性低 |
3.4.2 空间本土化特色弱化 |
3.5 特色空间发展动力因素 |
3.5.1 外源推动 |
3.5.2 内部支撑 |
3.5.3 发展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村庄特色空间发展策略构建 |
4.1 空间发展基本思路与原则 |
4.1.1 基本思路 |
4.1.2 基本原则 |
4.2 特色空间内生发展动力构建 |
4.2.1 村庄特色识别与价值评估体系建立 |
4.2.2 特色产业选择与空间再塑 |
4.2.3 区域发展要素协同共生 |
4.3 动态更新下的特色空间维育 |
4.3.1 地域特色风貌渐进式延续 |
4.3.2 特色公共空间多样化表达 |
4.3.3 建筑院落特色保护传承 |
4.3.4 不同特色村庄发展侧重点 |
4.4 特色空间自适应发展保障体系建立 |
4.4.1 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感与主体地位 |
4.4.2 培育多元参与的特色乡土治理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巴园子村庄空间发展实践 |
5.1 村庄发展概况与困境 |
5.1.1 村庄概况 |
5.1.2 村庄空间发展困境 |
5.2 地域特色价值研判 |
5.2.1 特色资源梳理 |
5.2.2 特色价值认知评估 |
5.2.3 村庄特色元素确定 |
5.3 满族特色引领下的空间发展动力构建 |
5.3.1 明确特色空间发展主题定位 |
5.3.2 满韵文化突出的特色产业建立 |
5.4 动态适应的特色空间维育 |
5.4.1 文化再现的空间格局组织 |
5.4.2 公共空间中的民族风情表达 |
5.4.3 院落空间特色化改造与利用 |
5.5 文化认同下的空间发展保障建立 |
5.5.1 村民主体化的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建立村庄特色文化保护利用小组 |
5.5.3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共建共管组织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内容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特色名村特色资源梳理 |
附录2 ——巴园子村特色价值评估问卷 |
附录3 ——图表目录 |
致谢 |
(8)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
本章小结 |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
3.3.1 制作工艺创新 |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
本章小结 |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
4.1 制作工艺 |
4.1.1 材料与工具 |
4.1.2 制作流程 |
4.2 造型之美 |
4.2.1 仕女绢人 |
4.2.2 剧装绢人 |
4.2.3 神佛绢人 |
4.2.4 少数民族绢人 |
4.2.5 其它题材绢人 |
本章小结 |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
5.1 传承困境 |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
5.2 发展思考 |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及田野调查概述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满族相关研究综述 |
(一)满族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认同 |
(三)满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
二、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一)历史记忆理论综述 |
(二)族群认同理论综述 |
三、现代性与文化自觉 |
第一章 开封的地名记忆与八旗历史文化 |
第一节 满洲城、里城与里城大院的地名记忆 |
第二节 社区内部传承的旗人文化遗存 |
一、“小八旗”“八旗两蒙古”与族群来源 |
二、“挑马甲”与旗人文化模式 |
三、“月白京腔”与语言族群差异 |
四、社区饮食记忆与满族原生文化 |
五、动物把式、北城派斗鸡与族群边界 |
第三节 开封的八旗历史文化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满族群体的谱系失忆与祭祖传统 |
第一节 民国特殊境遇与满族的文化涵化 |
一、遣散旗营“由旗化民”的身份转变 |
二、原址聚居共渡难关的族群经历 |
三、艰难生活的文化涵化选择 |
第二节 开封满族祭祖传统的记忆 |
一、清代驻防城祭祀的文字记载 |
二、名门望族的家谱与祖坟 |
三、无家谱满族家庭的祭祖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封里城大院的新中国岁月 |
第一节 民族聚居社区的政策性差异与共同体情感 |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少数民族扶助政策 |
二、“乡土社会”的地域共同体认同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变化与旅游工业场域 |
一、开封里城大院社会资本的变化 |
二、旅游工业场域的城市记忆结构 |
第三节 开封里城大院的集体历史实践 |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地方历史叙述 |
二、开封里城大院的民俗旅游想像 |
三、开封满族族群文化记忆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贾奶奶口述历史访谈 |
二、纪念开封清末民初旗人先贤 |
致谢及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乡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研究 ——以北京市长哨营满族乡为例[D]. 曾万选.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材《北京事情》研究[D]. 王美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3]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的史料价值研究[D]. 黄昌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中的应用研究[D]. 白雪娇.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国形象研究[D]. 刘熠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D]. 高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9]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10]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D]. 梁艳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传统民俗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