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脯酰肽内切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华,何军华[1](2021)在《Ang(1-7)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giotensin system, RAS)系统中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活性肽物质,与Mas受体结合,形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Ang(1-7)-Mas轴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AT1R轴参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功能调控。最近来自体外、体内和临床研究的证据反映了Ang(1-7)具有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特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RAS系统新成员Ang(1-7)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延缓疾病的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思路及治疗靶点。
高鹏[2](2021)在《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属的原生寄生虫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等全球的90多个国家,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面临感染疟疾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最新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18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28亿人感染疟疾,并造成约40.5万人的死亡,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死亡人数的67%。疟疾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病媒控制、药物防治和接种疫苗三方面。然而随着疟原虫对拟除虫菊酯、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等杀虫剂产生广泛的耐药性以及缺少临床许可的疫苗,药物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疟疾最主要的手段。早期的抗疟药主要是以奎宁为基础的喹啉类药物,如氯喹等,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喹啉类等药物的滥用,使疟原虫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全世界再次面对疟疾的威胁。因此更高效安全的抗疟药的出现变得尤为迫切。1971年我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首次从黄花蒿中发现并分离出青蒿素(ART),并于20世纪80年代被用于临床治疗疟疾,自2001年以来一直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的发现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的提出,使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对氯喹等药物出现广泛耐药性的严峻局面,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员也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含有1,2,4-三氧六环和内过氧化桥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于多种疟原虫具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尤其是对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疟。虽然ART已经被用于临床近四十年,但其确切的作用靶点和抗疟机理依然不是十分明确,这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及新适应症的开发。因此,尽快明确ART的抗疟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RT是目前唯一一种尚未产生广泛耐药性的抗疟药物,并且目前尚无其他抗疟药可替代。然而,本世纪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出现了对ART和ACT耐药的报道,目前表现为体内疟原虫清除率的降低、清除时间延长和治疗后的复发,一旦出现对青蒿素的广泛耐药,人类将会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而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是解开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基础。所以,研究并明确ART的抗疟机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明确ART的抗疟机理对于ACT作用机理的揭示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优化青蒿素和ACT的临床应用和新适应症的拓展以及开发新的ACT配对药物。本课题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青蒿素及ACT的抗疟机理研究”展开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技术(ABPP)、细胞热转移分析技术(CETSA)、蛋白的外源表达纯化和细胞共定位成像等方法进行研究。一、合成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新型光交联活性探针AP2探究青蒿素在疟原虫体内是否有以非共价形式结合的靶标蛋白。通过检测其对恶性疟原虫株3D7和氯喹耐药疟原虫株7G8的IC50来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ART经过修饰加上具有光亲和特性的双吖丙啶基团后依旧保持其高效特异的抗疟活性。原位荧光标记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65 nm紫外光照射过,具有光亲和特性,光亲和基团被激活,与临近的蛋白产生交联作用,与非紫外照射组相比可以结合到更多蛋白。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在疟原虫体内除了经血红素激活产生碳自由基将靶标蛋白烷基化,从而以共价结合的方式与靶标蛋白结合产生抗疟作用外,还可能存在以非共价结合方式结合的靶标蛋白。二、采用CETSA研究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ATS)对疟原虫总蛋白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鉴定存在的靶标蛋白。首先通过熔融曲线实验(Melt curve),监测疟原虫在37℃~73℃加热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确定其熔融温度(Tm,50%的蛋白质变性的温度)为52℃。随后进行等温剂量反应(ITDR),选择在非变性温度37℃和变性温度52℃下监测不同药物浓度下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经分析鉴定出了 145个与ATS结合后热稳定性发生明显升高或者降低的疟原虫蛋白,表明ATS在抗疟过程中存在多种靶标蛋白,通过干预多种生理进程从而产生抗疟效果。对靶标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很可能通过影响疟原虫消化泡(DV)对血红蛋白的摄取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而产生高效特异的抗疟效果。三、通过采用以临床常用的ACT中的青蒿琥酯-阿莫地喹(ATS-AQ)为基础的活性探针AP1-AQP,外源表达纯化疟原虫蛋白,采用原位荧光标记和细胞共定位成像来研究ACT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ATS-AQ药对中,ATS在抗疟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与疟原虫蛋白的结合效率和结合能力更强。配伍药物AQ不仅通过延长血液中药物半衰期增强抗疟作用,还可以增强ATS在疟原虫体内与蛋白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ATS的抗疟能力,起到协同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血红素不但可以激活青蒿素,而且可以增强AQ与疟原虫蛋白的结合能力,体现了血红素在ACT疗法中可能存在重要的协同作用。以上结果对于更加深入地研究ACT的抗疟机理,优化临床用药以及开发新的ACT药对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青蒿素类药物在疟原虫体内不仅存在共价结合的靶标蛋白,也存在部分非共价结合的靶标蛋白,并且主要通过影响疟原虫消化泡对血红蛋白的摄取,影响有机物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产生抗疟作用。ACT疗法中青蒿素类药物起主要抗疟作用,配伍药物不但可以通过延长血液中抗疟药物的存在时间增强抗疟作用,而且可以增强青蒿素在疟原虫体内与蛋白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抗疟能力,起到协同作用。
张程鹏[3](2021)在《超灵敏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多重循环信号放大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是一类位于细胞溶酶体囊泡内的蛋白酶,其主要功能是介导蛋白质水解。作为组织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组织蛋白酶B是唯一同时具有内肽酶和外肽酶活性的蛋白酶。它可以识别氨基酸特定位点肽键,使细胞粘附蛋白失活,激活其他蛋白酶(如层粘连蛋白),降解细胞外基质,并从实体肿瘤中释放转移细胞,实现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组织蛋白酶B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肺癌、结肠癌等。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模式的改变、蛋白水解活性失调及定位变化可破坏正常生物组织或细胞的稳态,参与肿瘤疾病过程的关键步骤,驱动癌症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进展。因此,组织蛋白酶B正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其浓度和分布可用于指导癌症的诊断分析。组织蛋白酶B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亲和力测定法和活性测定法,但是这些试验通常需要特异性抗体,并且存在耗时、灵敏度差、样品消耗量大等问题。因此,组织蛋白酶B的灵敏、准确检测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运用纳米材料如多肽-DNA偶联物、磁珠,通过多重循环信号放大技术,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荧光方法。我们设计了两个具有多个结构域的DNA模板,用于DNA链的延伸与消化,通过结合核糖核酸酶H辅助扩增,将组织蛋白酶B活性转化为可测量的荧光信号。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且不涉及任何热循环。该方法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将含有氨基酸残基的引物DNA翻译成不含氨基酸残基的新引物DNA,可以完全消除核酸扩增过程中的空间位阻效应;第二,多个链置换反应诱导循环周期信号放大;第三,核糖核酸酶H驱动的信号探针循环消化可进一步放大荧光信号。该方法可以灵敏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检出限极低,为8.1皮克每毫升,动态范围大,从0.01到100纳克每毫升,达到4个数量级。该方法可在单细胞水平上测定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组织蛋白酶B的活性,可进一步用于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的筛选。
崔英丽[4](2021)在《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对卵巢癌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全球癌症确诊患者1930万例,1000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八位。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被发现,一经发现,多为晚期,目前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但化疗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因此,仍然需要继续寻找更有效地治疗手段。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病毒学的快速进步和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治疗卵巢癌的治疗手段,其中新型溶瘤腺病毒已充分显示表现出了一种不可替代治疗优势,发挥了病毒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双重重要作用及其功能,有望尽快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治疗手段。Apoptin是一种源自于鸡贫血病毒(CAV)的凋亡诱导蛋白,在正常细胞中没有细胞毒性,而在肿瘤细胞中能够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的长度和生存能力与细胞衰老和永生化有关。由于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基因的限速和催化成分的紧密转录抑制作用,大多数正常人体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然而,在高达90%的人类恶性肿瘤中观察到h TERT表达和端粒酶激活,使其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本课题组前期已构建了含有凋亡素(apoptin)蛋白和h TERTp启动子的人五型腺病毒Ad-Apoptin-h TERTp-E1a(Ad-VT),该病毒具有只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特异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能力。本研究利用本课题组自行构建的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以及其对照病毒Ad-T、Ad-VP3和Ad-MOCK进行了对人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研究。研究目的:通过体内外多种实验分析Ad-VT对人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1.利用pGL4.51转染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并用G418加压筛选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检测。2.通过结晶紫染色和WST-1检测等方法分析Ad-VT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的杀伤作用。3.通过Hoechst染色、Annexin V流式分析、caspase酶活性检测、活性氧检测以及JC-1染色等方法分析Ad-VT杀伤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的主要方式。4.通过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侵袭等方法分析Ad-VT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5.用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分别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并每周观测肿瘤发光强度、肿瘤大小以及小鼠生存情况来分析Ad-VT在体内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1.构建成功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系,且所构建的细胞与原始细胞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差异。2.通过结晶紫染色和WST-1实验,显示了Ad-VT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杀伤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3.通过Hochest染色、Annexin V流式分析、caspase酶活性检测、活性氧检测以及JC-1染色等方法表明,Ad-VT主要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杀伤人卵巢癌A2780-LUC和人卵巢癌SKOV3-LUC细胞。4.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等方法表明,Ad-VT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通过构建表达荧光素酶的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的裸鼠肿瘤模型,Ad-VT也可以在体内显着抑制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并延长裸鼠生存期。研究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并通过多种体内外实验证实了Ad-VT对人卵巢癌A2780-LUC和SKOV3-LUC细胞具有显着的细胞杀伤作用,表明,Ad-VT具有成为卵巢癌治疗药物的潜力。
钟卓珩[5](2021)在《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长春花中的吲哚生物碱与白桑中的异戊烯基化合物均具良好的生物活性,吲哚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领域;但这些化合物在天然植株中的含量偏低,化学合成难度大,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开发应用。前期研究表明,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作为一种诱导因子,与暗培养手段结合,能引起长春花和白桑体内次生代谢物合成关键酶的响应并相应提升吲哚生物碱与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的含量,增加其药用价值,但UVB辐射下涉及的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机制,如在信号转导、能量产生等方面,仍不清楚。本论文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整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长春花及白桑响应UVB辐射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究,为阐明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信号通路及初生代谢变化研究为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的响应,开展了ATP含量测定、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GC-MS代谢组学分析及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在UVB辐射下,叶片中ATP含量显着上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242个变化的磷酸化蛋白,这些磷酸化蛋白主要与蛋白质合成、修饰、降解及信号传递、转导相关,其中钙调蛋白、钙离子依赖型蛋白激酶、热激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10个变化的代谢物,主要属于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醇类,其中戊糖类、芳香族氨基酸类、苯丙素类代谢物显着增加;整合组学数据与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糖酵解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相关途径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对植物造成了氧化胁迫,并激活了钙离子依赖型的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一方面,糖酵解途径蛋白精准调控,三羧酸循环上调,促进了ATP生成,为次生代谢中的合成反应提供能量;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蛋白上调,并参与催化部分次生代谢中的反应,进一步促进次生代谢物积累。(2)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物积累研究为进一步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线粒体对能量调控的作用及与次生代谢的联系,开展了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LC-MS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q RT-PCR实验。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表明,线粒体ATP合酶的抑制阻止了UVB辐射下ATP含量的上升。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1051个线粒体相关蛋白质,其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蛋白含量减少,复合体II、复合体IV蛋白含量增加;甲基赤藓糖磷酸(MEP)途径蛋白含量增加,香叶基焦磷酸(GPP)合酶含量增加,GPP还原酶含量降低;q RT-PCR实验证实这些蛋白对应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与蛋白变化趋势一致。L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26个变化代谢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糖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其中8个吲哚类生物碱含量显着增加。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色氨酸合成水平上升。这些结果说明,线粒体参与了UVB辐射反应的调控,一方面,不同复合体的响应保持了高ATP供应,MEP途径激活,GPP合酶含量增加,推动了GPP到单萜类骨架的转化,促进了吲哚生物碱单萜类前体的积累。另一方面,线粒体中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调控氮流参与色氨酸合成,促进吲哚生物碱另一前体积累。(3)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为探究药用植物UVB辐射下调控机制存在的共性与特点,以白桑为例,开展了UVB辐射下白桑蛋白质组学分析、代谢物指纹图谱差异分析、体外抗氧化活力测定、化合物含量测定及q RT-PCR实验,分析了UVB辐射后暗培养不同阶段下及未处理植株不同组织部位间的差异。在未处理的白桑中,根部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部位,桑黄酮H、桑根皮素、chalcomoracin在根部的含量是其他部位的10倍以上。在UVB辐射处理后暗培养阶段,叶片中chalcomoracin等5个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增加;在暗培养30h下蛋白变化最为显着,有253个蛋白发生了变化,涉及黄酮类合成的查尔酮合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柚皮素-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苯香豆素苄基醚还原酶都有所增加。与长春花类似,UVB辐射下白桑内MEP途径激活,该途径中3个负责催化终产物异戊烯基单体合成的蛋白增加,使异戊烯基单体大量合成,促进了MEP途径下游以之为底物的反应,导致异戊烯基类化合物积累。由于白桑次生代谢途径仍未阐明,推测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Aromatic PT)催化的异戊烯基转移参与了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合成的调控。(4)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白桑体内异戊烯基的转移机制,对白桑新型Aromatic PT展开研究。经过BLAST比对筛选、基因克隆、载体构建、体外酵母/烟草表达及功能验证实验,发现一条编码新型Aromatic PT的转录本,在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RPKM值增加,能够催化GPP到氧化白藜芦醇的转移,命名为Ma OGT。通过生化性质测定及亚细胞定位实验,证实Ma OGT具有Aromatic PT的典型特征,拥有富含天冬氨酸的保守功能域,且定位于细胞质体。Ma OGT是首个接受GPP为异戊烯基供体的芪类PT,它的发现丰富了桑科Aromatic PT的信息,并为桑科更多未知Aromatic PT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对两种药用植物在UVB辐射下调控机制的共性与特点展开研究,阐明其在UVB辐射下分子响应及调控机制,揭示了MEP途径异戊烯基骨架合成及转移对下游物种特异性次生代谢途径激活的重要意义,对调控MEP途径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黎秀芝,尹新华[6](2020)在《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2/血管紧张素(Ang)(1-7)/Mas轴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成员之一,是经典RAS成员ACE/AngⅡ/Ang1型受体轴的反调控轴。其中,ACE2主要通过水解AngⅠ或AngⅡ而产生Ang(1-7),Ang(1-7)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Mas结合,发挥舒张血管、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栓形成、抗纤维化、抗血管和心室重构等生物学作用。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系统中高表达,未来应对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潜在靶点提供新思路。
廖丽娟[7](2020)在《TRIM28在抗癌药硼替佐米肿瘤耐药性产生中的机制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类对癌症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对于肿瘤发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逐渐清晰,许多潜在的干预靶点得到了发现和确认,并不断推出许多新型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不仅延长了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同时也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限制了大多数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因其涉及许多机制,依然是癌症治疗中的主要挑战。所以,发现并阐明新的肿瘤细胞耐药性机制,针对新的靶点设计药物进而克服肿瘤耐药性,这对于更有效的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肿瘤耐药性是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治疗肿瘤的关键难题,而我们新近发现三基序蛋白28(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28,TRIM28)可能在抗癌药BTZ耐药产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将构建稳定敲低/过表达TRIM28细胞系,利用免疫印迹、q-PCR等方法探讨在BTZ药物压力下,TRIM28调控肿瘤细胞BTZ耐药的产生。结果显示,不论在转录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TRIM28上调20S蛋白酶体的表达,说明TRIM28对蛋白酶体是一个正调控作用。此外,为进一步阐明TRIM28对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我们使用稳定敲低/过表达TRIM28细胞系,利用蛋白半衰期检测、荧光底物测定酶活等方法分析TRIM28对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TRIM28在BTZ药物压力下促进蛋白酶体活性并增加其组装水平,说明实体瘤中对BTZ药物的敏感性差其原因之一是TRIM28的高表达。与此同时,我们也构建了WT、TRIM28、TRIM28-NLS-/-细胞系,利用免疫荧光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方法重点分析TRIM28调控蛋白酶体的具体机制。结果显示,在BTZ药物压力下,TRIM28入核与蛋白酶体β2启动子结合调控蛋白酶体的活性及其组装。最后,我们还利用TRIM28稳定敲低/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BTZ药物,利用MTT检测、小鼠荷瘤模型等方法分析TRIM28是否拮抗BTZ的抗肿瘤效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TRIM28对于BTZ药物的杀肿瘤作用具有显着负调控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敲低TRIM28可以增加肿瘤对BTZ药物的敏感性,说明TRIM28的表达对于BTZ药物的抗肿瘤效果至关重要。综上,在实体瘤中TRIM28高表达,在BTZ药物压力下,TRIM28入核与蛋白酶体β2启动子结合转录调控蛋白酶体的活性及其组装,使肿瘤对BTZ药物的抗癌作用产生拮抗作用。所以TRIM28有望作为BTZ耐药性标志物以及作为肿瘤治疗靶点并联合BTZ应用于临床。
张昂[8](2020)在《靶向CD19和PDL1的新型双亲和力CAR T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TIME)是影响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效(尤其是实体肿瘤)的主要问题之一[1]。程序性死亡-1(PD-1;CD279)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I型跨膜受体,同时也是T细胞、B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甚至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最广泛的T细胞抑制受体[2]。PD-1通路在所有免疫抑制信号通路上似乎是一个“主开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单一剂量的抗PD治疗可以使得肿瘤微环境从最初的高度抑制状态变为高度活跃的炎症部位[3]。许多癌症类型过度表达PD-L1,通过PD-1/PD-L1/2相互作用损害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4]。但是PD1-PDL1通路对于维持正常的外周免疫耐受也非常重要,如果直接靶向PDL1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脱靶效应。如何通过CAR的结构改造使得CAR T细胞以调节CAR对于不同靶点的亲和力,使得CAR T细胞既可以避免PD1的免疫抑制信号,又不至于产生脱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我们将PD1的部分片段插入到针对CD19的二代CAR的结构中,制备靶向CD19和PDL1的新型的双亲和力CAR,分别命名为PD1-BAT1,2,3。第一,我们用慢病毒转染T细胞制备了可稳定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CAR T细胞;第二,我们对新型双特异性CAR T细胞的杀伤功能,细胞因子分泌,体外培养增殖,特异性增殖进行了检测;第三,我们还在NALM-6-PDL1负瘤的NSG小鼠模型上对于新型双特异性CAR 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第四,为了探索不同的CAR T细胞不同功能的原因我们进一步对CAR T细胞和肿瘤细胞孵育后,CAR T细胞的转录组学和代谢进行分析;最后我们针对不同结构的CAR T细胞所产生的不同生物学效应和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机制探索。研究结果:1.用流式检测双亲和力的CAR都能稳定的表达于T细胞的表面,但是PD1-BAT2的表达效率要低于其他结构的CAR的表达效率;2.PD1-BAT1,2增强了其对于CD19+PDL1+的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但是PD1-BAT1表现出针对CD19-PDL1+的脱靶性杀伤;3.PD1-BAT2/3相比经典的二代CAR T细胞都表现除了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分泌量减少;4.PD1-BAT2/3在NALM-6-PDL1负瘤的NSG小鼠模型中都表现出了抗肿瘤活性的增强并且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曲线,但是PD1-BAT1细胞表现除了对NSG小鼠严重的脱靶效应——辐射样脱毛的不良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偏头症状。5.PD1-BAT2/3在杀伤肿瘤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干性”的分化,更少的耗竭性T细胞表型;6.和经典的二代CAR T细胞相比,PD1-BAT3细胞在和NALM6-PDL1孵育之后其线粒体的耗氧率更高。7.相比较针对CD19靶点的经典二代CAR T细胞,PD1-BAT2/3降低了其对于CD19蛋白的亲和力。研究结论:我们在针对CD19靶点的经典的二代CAR T细胞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可逆转PD1免疫抑制信号的二代CAR T细胞。其对于表达CD19和PDL1的肿瘤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生物学效应且并不对只表达PDL1的细胞产生杀伤效应。有趣的是新型的双靶点CAR T细胞不仅能逆转PD1的免疫抑制效应同时在杀伤肿瘤的过程中还能分泌更少的细胞因子,因此新型的双亲和力CAR T细胞有可能会避免在CAR T的临床使用中所诱发的CRS。新型的双靶点CAR T细胞对于肿瘤的治疗可能提供一种更加有效且安全的方案。
王紫瑈[9](2020)在《截短型金属蛋白酶ADAM10对Aβ42的水解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阿尔兹海默症(AD)是最常见的导致痴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无论是在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层面,AD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因此,目前关于AD的研究十分热门,在不少实验室中都进行着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然而,目前为止,在这两方面尤其是治疗上的研究均未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多种治疗药物在临床实验上也均以失败告终。目前已批准的用于治疗AD的药物均为改善症状、延缓病程的药物,而正在研究中的药物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从病理层面上来预防、缓解甚至是治愈该病的药物,以及神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元再生的药物等。从病理角度治疗AD的药物的靶点主要是β淀粉样蛋白(Aβ),因为关于AD的最热门学说莫过于90年代提出来的Aβ学说。该学说在各种实验研究或是临床上都得到了许多证据支持,并且也根据新得到的证据做出了许多更正与完善。该学说的主要观点为,Aβ的沉积造成了tau蛋白的过磷酸化、神经炎症、突触凋亡以及神经元的丢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并最终导致痴呆症状。目前与其相关的并已上到临床的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够减少Aβ生成的β分泌酶抑制剂、促进Aβ向脑外排出的药物以及针对Aβ的免疫相关分子,但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因此找到更多的分子作为治疗AD的候选药物是目前所需的。其中有一种研究思路是通过酶的使用水解已过多产生的Aβ。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ADAM10)是一种膜结合的金属蛋白酶,具有多种天然底物因而在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作用,其最广为人知的生理功能即是作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P P)的α水解酶,促进APP的非淀粉样水解途径,生成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sAPPα,并减少有毒性的Aβ的生成。由于ADAM10本身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底物的蛋白酶,而且其金属蛋白酶结构域在体外具有水解短肽的活性,能否将ADAM10运用在Aβ的水解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此则能从减少Aβ生成、促进Aβ的降解并阻断Aβ的聚合多个层面上来减少Aβ的总量。本研究通过两种表达体系-原核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以及真核的酵母表达体系分别对截短型的ADAM10进行了表达,并对相关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如下:1.ADAM10金属蛋白酶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检验:将ADAM10金属蛋白酶结构域与透皮增强肽TD1基因序列克隆进p ET32载体中,并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成功表达出分子量在48 k D左右的Trx-sADAM10融合蛋白(E-sADAM10),该蛋白主要表达在包涵体内。通过表达条件的优化减少包涵体的产生,提高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比例,实验表明在20℃、200μmol/L IPTG时,可溶性表达比例明显增高。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的方式对蛋白进行纯化,蛋白能在咪唑浓度为317 mmol/L被洗脱。直接用2 mol/L尿素将包涵体溶解,一部分蛋白溶液利用肠激酶进行酶切得到不含Trx的sADAM10。E-sADAM10和sADAM10,分别以ADAM10荧光底物Mca-K PLGL-Dpa-AR-NH2作为底物进行反应。结果显示,未切除Trx的E-sADAM10具有明显的ADAM10的酶活性,而酶切后的sADAM10该活性并不明显。2.ADAM10金属蛋白酶结构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将ADAM10前导肽、金属蛋白酶结构域、透皮增强肽TD1、6x His标签基因序列一起克隆至毕赤酵母分泌载体pPIC9k上,质粒线性化后,通过电转化的方式转入酵母菌株GS115中,并通过一系列筛选后得到阳性菌株,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的办法验证了pPIC9k-sadam10已经正确插入酵母染色体并且没有出现移码突变等情况。通过甲醇诱导表达出了分子量在35 k D左右的P-sADAM10,表明了在分泌过程中,前导肽已被切除,且相关位点也进行了糖基化。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后,发现在26℃、1.5%甲醇、p H为4的条件下,培养3天有较高的表达量。同样用镍柱亲和的方式对其进行纯化,发现其相较于E-sADAM10能在更低咪唑浓度下被洗脱。3.P-sADAM10对Aβ42水解作用的研究:将含空载体的GS115诱导上清、表达了目的蛋白的GS115上清分别与Aβ42孵育后的反应液进行多肽电泳并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Aβ42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相比于空载体组,P-sA DAM10组的Aβ42与Aβ42组的差量更加明显。将纯化后的粗酶液与Aβ42孵育的反应液利用常见的检验Aβ42纤维化的硫黄素T(ThT)荧光实验来检测重组蛋白对Aβ42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粗酶液能够明显抑制Aβ42的聚集。粗酶液的反应液进行质谱后确证了Aβ42的水解,其水解位点分别是Val24~Gly25、Gly25~Ser26、S er26~Asn27、Asn27~Lys28、Leu34~Met35、Met35~Val36,其中,Val24~Gl y25、Gly25~Ser26、Ser26~Asn27、Leu34~Met35、Met35~Val36与其他一些蛋白酶水解位点有重合,而Asn27~Lys28是一个较新的水解位点。本研究成功在两种表达系统中表达出了ADAM10的金属蛋白酶结构域,检验了其对于Aβ42的水解作用,为其接下来作为AD治疗药物的进一步探索打下了结实的理论基础。
于淑惠[10](2020)在《顺式肽键发生机制及其模式蛋白功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主骨架链中,由于肽键-CO-NH-被认为具有部分刚性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迫使以肽键为旋转轴的二面角(ω)只能在0°或者180°的附近转动。ω为0°时被称为顺式肽键,而当ω为180°时称为反式肽键。反式肽键的构象相对稳定,而顺式肽键的构象相对不稳定,因而一般情况下蛋白质主骨架上肽键都呈反式构象,而顺式肽键发生频率较低。任意两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键的反式肽键与顺式肽键之间的转换(肽键顺反异构)有着确定的顺式肽键发生频率(ICPB),蛋白质构象和功能与ICPB值相关。氨基酸替换突变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局部位点的ICPB值改变,从而导致生物体内相应的蛋白质构象与功能改变。因此,探讨蛋白质主链骨架上不同肽键ICPB发生与分布的规律,对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ICPB值不大,而肽键异构化又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用X-射线衍射晶体技术、核磁共振、扫描三维电镜等传统方法很难捕捉到顺式肽键的构象。因此,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了蛋白质主骨架上肽键扭转角(ω)与相邻α碳原子之间距离(d)的函数关系。利用PDB数据库建立非冗余数据集,从中提取其顺式肽键数据,统计出不同肽键的ICPB值并总结出不同氨基酸残基ICPB的规律。然后,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创建了20种二肽的分子结构模型,动力学模拟了肽键的顺反异构过程中的自由能的变化,分析了其与各自的ICPB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以β-catenin作为模式蛋白,通过点突变方法构建不同ICPB值的β-catenin(Xaa246-P247)表达载体,并将这些载体导入到Pin1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株(hep G2)中,观测不同β-catenin(Xaa246-P247)分子与APC、E-cadherin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β-catenin(Xaa246-P247)分子在hep G2中的亚定位水平,探讨β-catenin(Xaa246-P247)位点ICPB值与β-catenin亚细胞定位之间的效应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我们的数据集中,顺式肽键占肽键总数的0.33%,顺式肽键多出现在与脯氨酸(proline,P)相关联的肽键上,其中Xaa-P顺式肽键占总顺式肽键数的73%;不同Xaa种类对Xaa-P顺式肽键发生率的影响不同,当Xaa为酪氨酸(Y)、色氨酸(W)等芳香族氨基酸时,Xaa-P具有相对较高的ICPB值。当Xaa为亮氨酸(L)、甲硫氨酸(M)等残基时,ICPB值相对较低;除了很少一部分的顺式肽键分布在脯氨酸-色氨酸、色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的残基片段上之外,顺式肽键在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在与脯氨酸无关的肽键(Xaa-Xn P)上;从顺式肽键发生的部位来看,一般发生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柔性区域中,即α-螺旋C端,β-折叠的N端和无规则卷曲。(2)20种肽键基本都在反式情况下取得最小自由能,处于稳定状态,二面角在区间[-180°,-170°]或者[170°,180°]。自由能的最小值大多数分布在区间[0,17]kcal/mol。顺式肽键的自由能最小值的二面角大多分布在区间[10°,25°],对应的自由能值[1,49]kcal/mol。总体顺式肽键的自由能值大于反式肽键的自由能值。20种肽键的能量峰值多出现在二面角为[-110°,-60°]区间和[80°,110°]区间,对应的自由能值多分布在区间[25,55]kcal/mol和[20,40]kcal/mol。特别的是,E-P,P-P,N-P,Q-P的自由能差距比较大。从分子模拟的结果来看,肽键的ICPB值与其顺反异构构型能差和能垒都有关,是氨基酸残基结构,带电性,极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ICPB值就反映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我们实验结果表明β-catenin分子上Xaa246-P247的ICPB值改变是改变β-catenin/APC、β-catenin/E-cadherin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并最终影响β-catenin分子在hep G2中的亚细胞定位。在hep G2细胞(真核细胞)中,β-catenin分子上Xaa246-P247位点的ICPB值与β-catenin的亚细胞定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效应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揭示蛋白质肽键顺反异构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蛋白质的折叠与去折叠过程也与肽键顺反异构有关,因而利用ICPB规律还可以预测蛋白质结构,指导新功能蛋白质合成及多肽类新药的设计。
二、脯酰肽内切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脯酰肽内切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Ang(1-7)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Ang(1-7)的生物学活性 |
二、Ang(1-7)与2型糖尿病 |
1.Ang(1-7)减少β细胞凋亡: |
2.Ang(1-7)减轻β细胞去分化: |
3.Ang(1-7)改善胰岛素抵抗: |
4.Ang(1-7)抗氧化作用: |
三、Ang(1-7)与冠心病 |
1.Ang(1-7)抗动脉粥样硬化: |
2.Ang(1-7)对心脏及血管作用: |
四、展 望 |
(2)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疟疾概述 |
1.1 疟疾现状 |
1.2 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 |
1.3 疟疾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
2 疟原虫 |
2.1 疟原虫的生活周期 |
3 疟疾的预防 |
3.1 媒介控制 |
3.2 化学预防 |
3.3 接种疫苗 |
4 疟疾的治疗 |
5 青蒿素 |
5.1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 |
5.2 青蒿素的耐药性 |
6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ABPP) |
6.1 ABPP的原理 |
6.2 ABPP的工作流程 |
6.3 ABPP在天然产物和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7 细胞热转移分析(CETSA) |
7.1 CETSA的原理 |
7.2 CETSA的工作流程 |
7.3 CETSA的应用 |
8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青蒿素非共价结合靶标蛋白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 |
2.2 恶性疟原虫复苏 |
2.3 吉姆萨染色观察并评估寄生虫染虫率 |
2.4 恶性疟原虫同步化 |
2.5 青蒿素光交联探针AP2的合成 |
2.6 AP2探针的活性测定 |
2.7 AP2原位荧光标记实验 |
2.8 AP2与原药竞争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AP2的合成与表征 |
3.2 AP2活性的测定 |
3.3 AP2在恶性疟原虫体内的荧光标记实验 |
3.4 ATS与AP2的原位竞争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采用细胞热转移分析(CETSA)研究青蒿素抗疟机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疟原虫的培养和同步化 |
2.2 样品准备 |
2.3 裂解疟原虫 |
2.4 梯度PCR仪设置 |
2.5 药物处理和加热处理 |
2.6 蛋白质还原、烷基化和消化 |
2.7 TMT标记 |
2.8 样品脱盐和预分馏 |
2.9 液质分析 |
2.10 肽段的匹配和蛋白质的鉴定 |
2.11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ETSA-Melt curve |
3.2 CETSA-ITDR |
3.3 GO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ACT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探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疟原虫的培养 |
2.2 AQP的合成 |
2.3 AQP活性的测定 |
2.4 AQP原位荧光标记实验 |
2.5 AQP与原药竞争实验 |
2.6 ACT配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2.7 ACT药物与恶性疟原虫蛋白的作用 |
2.8 细胞共定位和细胞成像 |
3 实验结果 |
3.1 AQP的表征 |
3.2 AQP的活性测定 |
3.3 AQP在疟原虫中的原位标记实验 |
3.4 AQP与AQ的原位竞争实验 |
3.5 ACT配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3.6 ACT药物与恶性疟原虫蛋白的相互作用 |
3.7 细胞共定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超灵敏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多重循环信号放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组织蛋白酶 |
1.1.1 组织蛋白酶简介 |
1.1.2 组织蛋白酶分类 |
1.2 组织蛋白酶B(CTB) |
1.2.1 CTB的生理学特性及生物功能 |
1.2.2 CTB的作用机制 |
1.2.3 CTB作为生物标志物 |
1.3 CTB的检测方法 |
1.3.1 比色法 |
1.3.2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 |
1.3.3 电化学分析 |
1.3.4 荧光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磁珠(MBs) |
1.4.2 核糖核酸酶H(RNase H) |
1.4.3 肽裂解介导的信号扩增技术 |
第二章 基于肽-DNA偶联物多重循环信号扩增技术超灵敏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仪器与序列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组织蛋白酶B检测的实验原理 |
2.3.2 实验的可行性验证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4 灵敏度检测 |
2.3.5 特异性检测 |
2.3.6 实验的整步反应分析 |
2.3.7 抑制剂分析 |
2.3.8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2.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对卵巢癌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卵巢癌概述 |
2.溶瘤腺病毒 |
2.1 腺病毒的细胞进入、复制和免疫原性 |
2.2 肿瘤选择性复制腺病毒的研究现状 |
2.3 溶瘤腺病毒的临床发展 |
2.4 改造溶瘤腺病毒 |
3 凋亡素 |
3.1 凋亡素的序列和结构 |
3.2 凋亡素的IDP性质允许与细胞蛋白进行广泛的相互作用 |
3.3 凋亡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
3.4 几种激酶介导凋亡素的细胞毒活性 |
3.5 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点感知细胞增殖状态 |
3.6 细胞是如何死亡的 |
3.7 凋亡素的传递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荧光素酶标记的人卵巢癌细胞的构建与鉴定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重组腺病毒Ad-VT对 A2780-LUC和 SKOV3-LUC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途径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重组腺病毒Ad-VT对 A2780-LUC和 SKOV3-LUC细胞的体内抑制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药用植物长春花及白桑在肿瘤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1.2 药用植物对紫外UVB辐射的响应 |
1.2 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植物胁迫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各流程技术及进展 |
1.2.2 植物单细胞型、亚细胞器及修饰型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研究胁迫响应机制的进展 |
1.3.1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技术与进展 |
1.3.2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分析植物胁迫响应机制进展 |
1.4 植物来源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
1.4.1 植物体内异戊烯基化反应及意义 |
1.4.2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功能及特性 |
1.4.3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现状及前景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通路及初生代谢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
2.2.2 试剂及仪器 |
2.2.3 叶片ATP含量的测定 |
2.2.4 磷酸化蛋白的提取与富集 |
2.2.5 蛋白质组鉴定 |
2.2.6 全叶片代谢组样品制备及代谢组学分析 |
2.2.7 Western-Blotting |
2.2.8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长春花叶片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
2.3.2 磷酸化蛋白的鉴定及丰度检测 |
2.3.3 基于GC-TOF/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
2.3.4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ting鉴定 |
2.4 讨论 |
2.4.1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钙离子相关通路激活 |
2.4.2 UVB辐射下长春花糖酵解相关通路变化导致ATP增加 |
2.4.3 UVB辐射对长春花叶片造成氧化胁迫并激活次生代谢途径 |
2.5 结论 |
第三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
3.2.2 试剂及仪器 |
3.2.3 不同线粒体呼吸复合体抑制剂作用下ATP含量测定 |
3.2.4 叶片线粒体的纯化与蛋白富集 |
3.2.5 蛋白质组鉴定 |
3.2.6 全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
3.2.7 qRT-PCR |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线粒体呼吸链抑制剂处理后长春花叶片在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
3.3.2 长春花叶片线粒体蛋白富集与纯化程度检测 |
3.3.3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线粒体差异蛋白的鉴定与功能注释 |
3.3.4 基于LC-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
3.3.5 差异蛋白质组与代谢组结合分析 |
3.3.6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 |
3.4 .讨论 |
3.4.1 线粒体参与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ATP含量的变化 |
3.4.2 UVB辐射下MEP途径被激活使得单萜类前体物质积累 |
3.4.3 氨基酸代谢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 |
3.5 结论 |
第四章 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来源与取样 |
4.2.2 试剂及仪器 |
4.2.3 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组鉴定 |
4.2.4 抗氧化水平检测 |
4.2.5 甲醇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与代谢物定量分析 |
4.2.6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2.7 qRT-PCR |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差异蛋白鉴定 |
4.3.2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次生代谢相关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4.3.3 桑叶、枝、根部代谢物指纹图谱及差异代谢物含量测定 |
4.3.4 桑叶、枝、根部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
4.3.5 桑叶、枝、根部次生代谢相关差异性分析 |
4.3.6 不同部位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白桑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MEP途径内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
4.4.2 异戊烯基化合物在白桑根部大量积累 |
4.4.3 白桑不同组织部位有效成分及相关蛋白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
4.5 结论 |
第五章 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生物材料来源 |
5.2.2 试剂与仪器 |
5.2.3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筛选 |
5.2.4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5.2.5 酵母表达体系建立 |
5.2.6 最适底物的筛选 |
5.2.7 烟草瞬时表达载体及表达体系构建 |
5.2.8 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
5.2.9 最适反应条件摸索及米氏常数测定 |
5.2.10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白桑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挖掘 |
5.3.2 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内的表达与功能验证 |
5.3.3 基因在本氏烟草内的瞬时表达亚细胞定位与功能验证 |
5.3.4 异戊烯基转移酶Ma OGT的最适反应条件 |
5.3.5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5.4 讨论 |
5.4.1 MaOGT的功能及生化性质特点 |
5.4.2 MaOGT在白桑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意义 |
5.4.3 MaOGT在进化发育的位置及意义 |
5.5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6)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CE2/Ang(1-7)/Mas轴概述 |
1.1 ACE2 |
1.2 Ang(1-7) |
1.3 Mas受体 |
1.4 ACE2/Ang (1-7)/Mas轴的分布及功能 |
2 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
2.1 高血压 |
2.2 CHD |
2.3 心力衰竭 |
2.4 外周血管疾病 |
2.5 其他 |
3 小结 |
(7)TRIM28在抗癌药硼替佐米肿瘤耐药性产生中的机制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硼替佐米治疗实体瘤的耐药机制 |
1.1.1 肿瘤细胞的自噬作用 |
1.1.2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
1.1.3 肿瘤内质网应激通路 |
1.1.4 其他 |
1.2 TRIM28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1 转录共调控作用 |
1.2.2 抑制p53活性 |
1.2.3 上皮-间充质转化 |
1.2.4 诱导自噬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中的细胞及培养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方法 |
2.4.1 载体构建 |
2.4.2 敲低/过表达TRIM28细胞系构建 |
2.4.3 q-PCR检测TRIM28 及蛋白酶体亚基基因的表达 |
2.4.4 western blot检测TRIM28及20S蛋白酶体的表达 |
2.4.5 蛋白半衰期检测 |
2.4.6 天然凝胶电泳 |
2.4.7 荧光底物测定蛋白酶体活性 |
2.4.8 免疫荧光 |
2.4.9 核质分离 |
2.4.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 |
2.4.11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
2.4.12 构建小鼠皮下荷瘤模型 |
2.4.13 免疫组化(IHC)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成功构建稳定敲低/过表达TRIM28细胞系 |
3.2 TRIM28正调控20S蛋白酶体转录与表达 |
3.2.1 在转录水平,TRIM28上调20S蛋白酶体活性亚基基因 |
3.2.2 在蛋白水平,TRIM28上调20S蛋白酶体的表达 |
3.3 TRIM28增加蛋白酶体的组装并促进其活性 |
3.4 TRIM28与蛋白酶体β2亚基启动子结合正调控蛋白酶体 |
3.5 BTZ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依赖于TRIM28 的表达 |
3.6 TRIM28 低表达可增加肿瘤对BTZ的敏感性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靶向CD19和PDL1的新型双亲和力CAR T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CART细胞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1.1.1 健康供者的PBMC |
1.1.2 慢病毒 |
1.1.3 实验试剂 |
1.1.4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CAR的结构示意图 |
1.2.2 CAR结构的序列 |
1.2.3 慢病毒载体示意图 |
1.2.4 分选PBMC细胞 |
1.2.5 分选CD3~+T细胞 |
1.2.6 转染CAR的慢病毒 |
1.2.7 CAR T细胞的表达效率的检测 |
1.3 实验结果 |
1.4 结果讨论 |
第二章 CART的体外功能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系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检测肿瘤细胞系CD19和PDL1的表达 |
2.2.2 制备表达CD19和PDL1的细胞系 |
2.2.3 CART细胞对表达CD19+/-和或PDL1+/-靶细胞杀伤效率的检测 |
2.2.4 CAR T细胞对786o和786o-CD19 细胞的杀伤(显微镜观察结果) |
2.2.5 CART细胞和肿瘤细胞孵育24h之后,培养液上清细胞因子的检测(ELAS检测法) |
2.2.6 CAR T细胞和肿瘤细胞孵育之后的细胞因子的检测(LEGNplex TM human panel多因子试剂盒检测法) |
2.2.7 CAR T细胞和对CD19 蛋白亲和力的检测 |
2.2.8 CART细胞的特异性增殖 |
2.2.9 CAR T细胞的表型检测 |
2.2.10 CAR T 细胞和 NALM-6 细胞孵育之后的抑制 marker 表达 |
2.2.11 CAR T 细胞和 NALM-6-PDL1 孵育之后的 CAR T 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
2.2.12 CAR T 细胞的线粒体压力检测 |
2.2.13 CAR T 细胞的糖酵解速率检测 |
2.2.14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肿瘤细胞系 CD19 和/或 PDL1 的表达情况 |
2.3.2 CAR T细胞对于CD19-PDL1-和CD19+PDL1-细胞的杀伤效率 |
2.3.3 CAR T细胞对于CD19+PDL1+细胞的杀伤效率 |
2.3.4 CAR T细胞对于CD19-PDL1+细胞的杀伤效率 |
2.3.5 CART细胞对于K562, K562-PDL1, NALM-6-PDL1 和NALM-6-PDL1 细胞的杀伤效率 |
2.3.6 PD1-BAT1,2细胞的特异性增殖 |
2.3.7 PD1-BAT3细胞的特异性增殖 |
2.3.8 倒置显微镜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2.3.9 荧光显微镜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2.3.10 CAR T细胞IFN-γ,TNF-α和 IL-2 的分泌量的检测 |
2.3.11 CAR T细胞IFN-γ,IL-21,TNF-α,IL-10,IL-2和IL-6 的分泌量的检测 |
2.3.12 CAR T细胞对于CD19 蛋白的亲和力 |
2.3.13 CART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情况 |
2.3.14 CART的分化表型检测 |
2.3.15 PD1-BAT2/3CART细胞分别和NALM-6 细胞孵育24 小时后其免疫抑制marker的差异检测 |
2.3.16 2G-T 和 PD1-BAT2 代谢和分化的转录组的差异 |
2.3.17 2G-T 和 PD1-BAT3 代谢和分化的转录组的差异 |
2.3.18 残余肿瘤细胞的检测 |
2.3.19 PD1-BAT3 的有氧代谢速率比2G-T细胞更高 |
2.3.20 PD1-BAT3 细胞和2G-T细胞的ECAR速率类似 |
2.4 结果讨论 |
2.4.1 不同结构的CART细胞具有不同的靶向性 |
2.4.2 铰链区和跨膜区的长度影响CART细胞的功能 |
2.4.3 CART细胞对靶蛋白的亲和力影响其功能 |
2.4.4 PD1-BAT2/3 和肿瘤细胞孵育后其抑制分子的marker表达量比经典二代CART细胞的表达量更低 |
2.4.5 PD1-BAT2/3CART细胞的代谢模式和分化表型预示着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
2.4.6 T细胞的代谢类型和其分化表型有密切的关系 |
2.4.7 改变代谢的类型来增强T细胞的功能 |
2.4.8 优化CAR的结构促进其抗肿瘤的能力 |
2.4.9 通过转染特定类型的T细胞以提高CART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4.10 改变CAR T细胞的微环境来增强CAR T细胞的功能 |
2.4.11 CART治疗肿瘤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讨论 |
第三章 CART细胞的动物实验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所用小鼠和细胞 |
3.1.2 实验试剂,耗材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PD1-BAT2 细胞回输给NSG负瘤NALM-6-PDL1 的小鼠模型 |
3.2.2 PD1-BAT3 细胞回输给NSG负瘤NALM-6-PDL1 的小鼠模型 |
3.2.3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回输不同的CART细胞之后对NSG小鼠的肿瘤负荷的活体成像 |
3.3.2 回输不同的CAR T细胞之后对NSG小鼠的肿瘤负荷的荧光强度变化 |
3.3.3 小鼠的生存曲线的统计 |
3.3.4 PD1-BAT1组NSG小鼠会出现辐射样不良反应 |
3.3.5 回输不同CAR T细胞之后NSG小鼠的肿瘤负荷的活体成像 |
3.3.6 小鼠的肿瘤负荷的变化 |
3.3.7 小鼠的生存曲线 |
3.3.8 小鼠体内的细胞因子(IFN-γ和 IL2)变化情况 |
3.4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探索CAR的结构和CAR T细胞功能的关系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CART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
4.3 实验结果 |
4.3.1 CART细胞的体外杀伤结果 |
4.3.2 CAR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量 |
4.3.3 在NALM-6 的高肿瘤负荷的NSG小鼠中,不同结构的CART细胞对于肿瘤负荷的控制 |
4.3.4 流式检测小鼠不同脏器的肿瘤负荷 |
4.3.5 在NALM-6 的低肿瘤负荷的NSG小鼠中,不同结构的CART细胞对于肿瘤负荷的控制 |
4.4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不同CAR的核苷酸序列 |
附录 B 综述 改进CAR-T细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设计策略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9)截短型金属蛋白酶ADAM10对Aβ42的水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研究进展 |
1.1 阿尔兹海默症简介 |
1.2 AD相关假说 |
1.2.1 Aβ假说 |
1.2.2 Tau蛋白假说 |
1.2.3 氧化应激学说 |
1.2.4 胆碱能学说 |
1.2.5 免疫学说 |
1.2.6 血管假说 |
1.2.7 感染假说 |
1.3 AD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
2 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概述 |
2.2 ADAM10的底物与生理功能 |
2.3 ADAM10与疾病相关性 |
2.4 ADAM10体外表达进展 |
3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sADAM1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剂 |
1.1.2 溶液与培养基 |
1.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sADAM10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2 sADAM10 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E-sADAM10) |
1.2.3 E-sADAM10的SDS-PAGE电泳及考染 |
1.2.4 E-sADAM10的western blot鉴定 |
1.2.5 E-sADAM10 的表达条件优化 |
1.2.6 E-sADAM10 的亲和层析 |
1.2.7 荧光法检验E-sADAM10 活性 |
1.2.8 数据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E-sADAM10 的表达与鉴定 |
1.3.2 E-sADAM10 的表达条件优化 |
1.3.3 E-sADAM10 的纯化 |
1.3.4 E-sADAM10 的活性检验 |
1.4 讨论 |
第二章 sADAM10在酵母表达系统中的分泌表达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溶液和培养基 |
2.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目标基因的获得及合成 |
2.2.2 pPIC9k-sadam10 质粒的提取 |
2.2.3 pPIC9k-sadam10 的线性化与纯化 |
2.2.4 电转化与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2.2.5 阳性菌株的鉴定 |
2.2.6 P-sADAM10 的诱导表达 |
2.2.7 P-sADAM10的western blot鉴定 |
2.2.8 P-sADAM10 的质谱鉴定 |
2.2.9 P-sADAM10 的表达条件优化 |
2.2.10 P-sADAM10 的亲和层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sadam10重组表达载体与表达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
2.3.2 P-sADAM10 的表达及鉴定 |
2.3.3 P-sADAM10 的表达条件优化 |
2.3.4 P-sADAM10 的纯化 |
2.4 讨论 |
第三章 P-sADAM10对Aβ_(42) 的作用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剂 |
3.1.2 溶液 |
3.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Western blot检测Aβ_(42) 多肽水解 |
3.2.2 质谱法检测P-sADAM10对Aβ_(42) 作用 |
3.2.3 ThT荧光法检测P-sADAM10对Aβ_(42) 的作用 |
3.2.4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Western blot检测Aβ_(42) 多肽水解 |
3.3.2 质谱法及ThT荧光实验检测P-sADAM10对Aβ_(42) 的作用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10)顺式肽键发生机制及其模式蛋白功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术语对照及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肽键构象的相关概念 |
1.1.2 Pin1 介导的肽键异构化 |
1.1.3 肽键异构化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调节 |
1.1.4 肽键异构化参与肿瘤发生过程的调节 |
1.1.5 肽键异构化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 |
1.1.6 肽键异构化的研究方法 |
1.1.7 肽键异构化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 |
1.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2.1 PDB中蛋白质顺式肽键发生率分布规律探讨 |
1.2.2 突变型β-catenin(Xaa246)在hep G2 中的亚定位分析 |
1.3 本论研究所采用技术路线 |
1.3.1 顺式肽键信息提取及ICPB分布的分析 |
1.3.2 真核细胞中ICPB值与其功能效应关系的探讨 |
1.3.3 干扰Pin1 表达后β-catenin(Xaa246)与APC、E-cadherin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定位分析 |
2 PDB中 ICPB分布的统计分析 |
2.1 引言 |
2.2 顺式肽键提取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
2.2.1 顺反式肽键的定义 |
2.2.2 二面角Omega与相邻Cα距离的关系推导 |
2.2.3 顺式肽键提取的C程序设计 |
2.2.4 非冗余PDB数据集的建立 |
2.2.5 顺式肽键提取的计算机程序操作 |
2.3 顺式肽键发生率的统计 |
2.3.1 不同Xaa-P顺式肽键发生率的统计 |
2.3.2 不同种类X影响Xaa-P顺式肽键发生的统计 |
2.3.3 顺式肽键发生的蛋白质结构部位的观测 |
2.3.4 顺式非脯氨酸肽键(X-Xn P)的统计及分析 |
2.4 Xaa-P肽键的分子模拟及能量分析 |
2.5 结果 |
2.5.1 数据集中顺反式肽键的统计 |
2.5.2 Xaa-P顺式肽键分布及其ICPB统计 |
2.5.3 Xaa-P前后序列特征影响顺式肽键分布的Z值分析 |
2.5.4 非脯氨酸顺式肽键(Xaa-Xn P)的统计及分析 |
2.5.5 Xaa-P二肽的肽键二面角变化与能量关系 |
2.6 讨论 |
2.6.1 顺式肽键的定义对顺式肽键统计结果的影响 |
2.6.2 Xaa-P的结构与ICPB的关系 |
2.6.3 ICPB与 Xaa-P前后序列特征的关系 |
2.6.4 不同Xaa对 Xaa-P肽键ICPB影响 |
2.6.5 关于不同Xaa-P构型能量分布与ICPB的关系 |
2.6.6 二面角ω键旋转方向与ICPB的关系 |
2.6.7 其它因素与ICPB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3 真核细胞中ICPB值与其功能效应关系的探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过表达载体质粒测序结果 |
3.3.2 重组质粒的ORF及 blast分析 |
3.3.3 稳定表达β-catenin(X246-P)的hep G2 细胞构建 |
3.3.4 β-catenin(Xaa246)与APC、E-cadherin相互作用检测 |
3.3.5 干扰Pin1后β-catenin(Xaa246)与APC、E-cadherin相互作用 |
3.3.6 不同β-catenin(Xaa246)突变体在hep G2 中的亚定位观察 |
3.3.7 干扰Pin1后β-catenin(Xaa246)亚细胞定位 |
3.4 讨论 |
3.4.1 ICPB值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功能效应验证的必要性 |
3.4.2 选择β-catenin(Xaa246-P247)作为模式蛋白的原因 |
3.4.3 其它Pin1 靶位点异构化与β-catenin亚细胞定位影响 |
3.4.4 β-catenin中S246 残基参与APC、E-cadherin的相互作用吗? |
3.4.5 干扰Pin1 表达对β-catenin(Xaa-P)与APC、E-cadherin相互作用及细胞亚定位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5 后续研究及应用展望 |
5.1 揭示肿瘤信号通路中各信号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亚分子机制 |
5.2 揭示脯氨酸突变改变蛋白质热稳定性的机理 |
5.3 ICPB理论与功能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附录 文件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脯酰肽内切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Ang(1-7)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程海华,何军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1
- [2]青蒿素及青蒿素联合疗法的抗疟机理研究[D]. 高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超灵敏检测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多重循环信号放大方法的研究[D]. 张程鹏.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VT对卵巢癌抑制作用研究[D]. 崔英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5]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钟卓珩. 浙江大学, 2021(01)
- [6]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黎秀芝,尹新华. 医学综述, 2020(20)
- [7]TRIM28在抗癌药硼替佐米肿瘤耐药性产生中的机制和功能研究[D]. 廖丽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1)
- [8]靶向CD19和PDL1的新型双亲和力CAR T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昂.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9]截短型金属蛋白酶ADAM10对Aβ42的水解作用[D]. 王紫瑈.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10]顺式肽键发生机制及其模式蛋白功能效应研究[D]. 于淑惠. 重庆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