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青年“读书会”──抗日轶事(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研究说明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张赟玥,李泰峰,凌冬梅[2](2021)在《“四史”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梳理 "四史"读书会文化现象,探求"四史"文化当代价值,引领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与使命担当。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选择五个维度探寻"四史"进程中的读书会文化活动,从初衷与导向、策划与组织、实践与绩效等方面解析其共性规律与经验,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读书会实践,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揭示了"四史"背景下读书会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中国共产党组织发端、革命斗争、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维度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结合领导管理、院系学科、资源支撑等实践举措,探索当代高校思政文化建设新途径。
晏雪梅[3](2021)在《湘西抗战文化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
张赟玥,李泰峰,凌冬梅[4](2021)在《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内涵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意义]通过对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历史影响的研究,赋予历史文化新时代价值内涵,正确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与价值取向。[方法/过程]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研究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活动,从思想根源、物质基础、主题与形式以及社会影响等维度解析其共性规律与经验,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业务实践,论述新时代价值内涵付诸实践的可操作性。[结果/结论]研究揭示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高等院校读书会活动在意识导向、资源建设、青年培养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为优化以图书馆为载体的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与学理支撑。
周浒[5](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洋[6](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邱方元[7](2020)在《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精神品质的诠释与传播研究(1931-1945)》文中提出抗战时期民族英雄记忆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其精神内涵受到各方关注、挖掘和诠释,并用以凝聚民族精神,进行抗战动员。民族英雄记忆是国共两党与社会各界可资利用的资源,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蕴含的精神内涵,成为该时期人们服务于政治宣传与抗战建国的精神动力。该时期民族英雄记忆的精神内涵包括忠勇爱国精神、团结奋斗精神与牺牲奉献精神,这些精神内涵经政党与社会不断诠释,逐步形成合乎抗战时势的精神理念。民族英雄记忆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并由执政党自上而下进行灌输,甚至用以塑造政党领袖的民族英雄形象,规训国民意识。官方与社会充分发掘民族英雄的精神资源,经反复排杂理陈、增添删改民族英雄史迹,最终形成新的民族英雄记忆,以服务于抗日战争。当然,忠勇爱国精神、团结奋斗精神与牺牲奉献精神皆在不同程度上源于民族英雄记忆塑造。该时期军政界、知识界、教育界、文艺界、出版界、普通民众等通过诠释民族英雄精神品质实现国家与社会对话,从而形成政治宣传与社会回应的良性互动,呼吁涌现大量现实抗战英雄的同时,也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支持抗战。就民族英雄精神传播形式而言,国共两党与社会各界借助文本、话语、图像、仪式、空间等诠释精神品质,培育民众民族意识。但沦陷区故意曲解精神内涵,建构反战思想,一定程度阻碍抗战潮流。逐步完善的全国抗战思想压倒反战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精神铺垫。该时期民族英雄记忆精神内涵的诠释与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效。民族英雄不限于某些古代帝王与将领,而是从更广义的范畴理解这个概念,此不仅包括中外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还包括现实抗战英雄,不仅包括历史大人物,也包括那些不起眼的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小人物,由此从较宏观的视角观察民族记忆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徐雪莲[8](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郑佳红[9](2020)在《《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研究(1940—1941)》文中指出本文以1940—1941年间的《滨江日报》文学副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的创刊背景与宗旨,整理、汇总该时期《滨江日报》上的文学副刊,查阅、收集大量其所刊载的文章,发掘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并尝试找出大部分文章内容、写作手法上的共性。同时结合时代背景、作者背景等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寻找该时期东北文坛的精神内核,探寻《滨江日报》文学副刊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滨江日报》虽被日伪控制并为其服务,沦为日伪宣传的舆论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滨江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学载体,有大批爱国文人在《滨江日报》上建立文学副刊并发表大量具有抗日意识和抗战精神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可抹灭这些进步的文学副刊和爱国文人在艰难的时代下为抗战所作出的贡献。其中本文主要将视线聚焦于该时期《滨江日报》上最具代表性的《暖流》《漠烟》和《大荒》三个文学副刊,并结合陈堤、支援和关沫南三位创刊者的生平和创作生涯,窥探在国家和民族的至暗时刻,中国东北的爱国文人坚持笔耕不辍的勇气和决心。本文力图通过公正、客观的视角,真实地展现1940—1941年间《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的面貌,为人们能够正确认识那个时期报纸文学副刊的深远价值和意义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岳中丽[10](2020)在《燕京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主义思潮激荡。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群体逐渐步入政治舞台中央,成为影响国家政治走向的重要角色。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深刻意识到青年学生在国家政治前途命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大学校园成为国共较量的主要阵地。双方极力争取大学生加入各自阵营,为此国共两党分别将自身组织触角、意识形态渗透在大学校园内,进而形成波澜壮阔的校园政治文化。燕京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办,深受美国民主自由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产生于民族主义思潮激荡的五四运动时期,因此自成立之日起,燕大就有着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传统。在校长司徒雷登的领导下,燕京大学始终秉持“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办学理念,使得燕京大学始终弥散着民主自由之风。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在高校内设置训导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控制,而燕大只设有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因而国民党在燕大的影响力较弱。相反,中共燕大地下党支部及中共外围组织相继在燕大发展壮大,并以此为基础,组建进步社团,开展进步文化活动,阅读马克思主义等进步书籍,极大地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另外,团契作为比较独特的学生组织,注重友谊的培植及学术的研讨。抗战胜利后,燕大团契领导权逐渐由进步学生所掌握,因而团契活动也愈发具有革命色彩。契友之间互相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欣赏和阅读进步的文艺作品和电影,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的革命洪流之中。通过这些活动,使燕大学子在无形之中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燕大学子继续弘扬一二·九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精神,始终站在反内战、争民主运动的最前列,并采取壁报宣传、社团演出等斗争方法,有力地配合着国统区的学生运动。中共燕大地下党员与校内三青团分子、特务学生也展开强有力的较量,从而使爱国民主、敢于斗争的革命文化在燕大生根发芽。综上可知,正是由于燕大有着西方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才催生出燕大师生接受中国革命文化的土壤,进而让燕大成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为解放区输送大量革命人才。因而在1949年国家政权鼎革之际,燕大学子面临政治抉择时,最终选择与中国共产党一起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二、爱国青年“读书会”──抗日轶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国青年“读书会”──抗日轶事(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
明末清初 |
道光年间 |
1861年 |
1894年 |
1906年 |
1907年 |
1911年 |
1912年 1岁(6) |
1913年 2岁 |
1914年 3岁 |
1915年 4岁 |
1916年 5岁 |
1917年 6岁 |
1918年 7岁 |
1919年 8岁 |
1920年 9岁 |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
1926年 15岁 |
1927年 16岁 |
1928年 17岁 |
1929年 18岁 |
1930年 19岁 |
1931年 20岁 |
1932年 21岁 |
1933年 22岁 |
1934年 23岁 |
1935年 24岁 |
1936年 25岁 |
1937年 26岁 |
1938年 27岁 |
1939年 28岁 |
1940年 29岁 |
1941年 30岁 |
1942年 31岁 |
1943年 32岁 |
1944年 33岁 |
1945年 34岁 |
中编 为师时代 |
1946年 35岁 |
1947年 36岁 |
1948年 37岁 |
1949年 38岁 |
1950年 39岁 |
1951年 40岁 |
1952年 41岁 |
1953年 42岁 |
1954年 43岁 |
1955年 44岁 |
1956年 45岁 |
1957年 46岁 |
1958年 47岁 |
1959年 48岁 |
1960年 49岁 |
1961年 50岁 |
1962年 51岁 |
1963年 52岁 |
1964年 53岁 |
1965年 54岁 |
1966年 55岁 |
1967年 56岁 |
1968年 57岁 |
1969年 58岁 |
1970年 59岁 |
1971年 60岁 |
1972年 61岁 |
1973年 62岁 |
1974年 63岁 |
1975年 64岁 |
1976年 65岁 |
1977年 66岁 |
1978年 67岁 |
1979年 68岁 |
1980年 69岁 |
1981年 70岁 |
下编 神游时代 |
1982年 71岁 |
1983年 72岁 |
1984年 73岁 |
1985年 74岁 |
1986年 75岁 |
1987年 76岁 |
1988年 77岁 |
1989年 78岁 |
1990年 79岁 |
1991年 80岁 |
1992年 81岁 |
1993年 82岁 |
1994年 83岁 |
1995年 84岁 |
1996年 85岁 |
1997年 86岁 |
1998年 87岁 |
1999年 88岁 |
2000年 89岁 |
2001年 |
2002年 |
2011年 |
(2)“四史”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 |
3 “四史”读书会发展脉络 |
3.1 读书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 |
3.2 读书会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发端 |
3.3 读书会与革命斗争 |
3.4 读书会与经济建设 |
3.5 读书会与社会发展 |
4 “四史”读书会特征解析 |
4.1 初衷与导向 |
4.2 策划与组织 |
(1)核心组织凝心聚力。 |
(2)共读阶层广泛参与。 |
(3)共读方式丰富多元。 |
(4)共读资源保障基础。 |
4.3 实践与绩效 |
(1)指导思想建设。 |
(2)组织体系建设。 |
(3)社会基础建设。 |
5 新时代高校推广“四史”读书会实践 |
6 结语 |
(4)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 |
4 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特征解析 |
4.1 思想根源 |
4.2 物质基础 |
4.3 主题与形式 |
4.4 社会影响 |
4.4.1 核心成员直接体现读书会的团队面貌,也将影响其存续或消亡 |
4.4.2 读书会凭借其共读的特色,跨越社会阶层,将高校专业研学与社会实践交叉融合 |
4.4.3 读书会性质的改变与提升 |
5 新时代读书会价值内涵研究与实践 |
5.1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的确定 |
(1)国家层面的整体指导政策。 |
(2)高校层面的解读与执行。 |
5.2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 |
5.3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深化 |
6 结语 |
(6)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先行研究概况 |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精神品质的诠释与传播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 |
(二)本文不足 |
第一章 民族英雄忠勇爱国精神 |
第一节 忠勇爱国的英雄记忆 |
第二节 “忠勇”记忆与社会动员 |
一、政治宣传的“忠勇” |
二、“忠勇”的多重面相 |
第二章 民族英雄团结奋斗精神 |
第一节 团结奋斗的现实意蕴 |
第二节 内涵诠释与记忆传播 |
一、全民抗战话语的建构 |
二、精神传承与社会动员 |
第三章 民族英雄牺牲奉献精神 |
第一节 牺牲奉献的多元展现 |
一、文本书写与话语诠释 |
二、仪式纪念与空间场域 |
第二节 政治训育与受众反应 |
一、精神资源与政治训育 |
二、社会各界的阐释回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研究(1940—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研究现状 |
(二)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滨江日报》诞生背景及其副刊的概况 |
第一节 伪满成立的影响 |
一、日伪对东北地区思想文化统治 |
二、日伪对东北地区报纸的打压 |
第二节 《滨江日报》概况 |
一、《滨江日报》的诞生 |
二、《滨江日报》的亲日性质 |
第三节 “报端文艺”:东北沦陷区文学使命的承担 |
一、关于报纸副刊 |
二、“满洲的文坛,是建设在新闻纸上的” |
三、《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简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滨江日报》主要文学副刊及其创办者(1940—1941) |
第一节 《暖流》与陈堤 |
第二节 《漠烟》与支援 |
第三节 《大荒》与关沫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的内容与特征(1940-1941) |
第一节 “隐匿的抵抗” |
一、频繁更换笔名 |
二、隐喻、暗示 |
三、结局的象征 |
四、隐晦的名词术语 |
第二节 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
一、鲁迅与东北作家的文学联系 |
二、汲取国外文学的养分 |
三、批评与争论 |
第三节 服务日伪,麻痹精神 |
一、消遣闲适,粉饰太平 |
二、潜移默化,替日宣传 |
三、直接讴歌“王道乐土”“日满协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江日报》文学副刊存在原因及评价 |
第一节 《滨江日报》文学副刊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原因 |
一、副刊相对独立的编辑机制 |
二、信念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 |
三、前仆后继的抗战作家和人民的共同希冀 |
第二节 《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的双重评价 |
一、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日伪的舆论宣传工具 |
二、挣扎中的反抗—抵抗文学的阵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史料卷·伪满洲国主要汉语报纸文艺副刊目录》 |
(10)燕京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后时局与大学校园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战后的国际国内环境 |
一、美苏对立的世界形势 |
二、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 |
第二节 战后大学校园内的国共政治组织 |
一、国民党党、团组织的发展与衰微 |
二、中共地下党组织蓬勃发展 |
第三节 国共两党在大学校园内的思想渗透与传播 |
一、战后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延续 |
二、社团组织与进步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中共地下党与三青团的较量 |
一、社团文化活动中的对垒 |
二、学生运动中的博弈 |
第二章 燕大民主学术文化 |
第一节 司徒雷登与燕大校园文化传统 |
一、开明博爱的校风 |
二、激进的学运传统 |
第二节 燕大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一、学术自由、兼收并蓄 |
二、鼓吹革命、激烈讨论国事 |
第三章 燕大学生组织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
第一节 社团与革命思想 |
一、学生社团组织 |
二、启蒙思想的社团活动 |
第二节 团契与进步文化 |
一、燕大团契 |
二、启迪心灵的团契生活 |
第四章 燕大学潮与中共的革命文化 |
第一节 燕大地下党组织及外围组织 |
一、中共燕大地下党组织 |
二、中共燕大外围组织 |
第二节 中共地下党与三青团在燕大的角逐 |
一、助学运动与“难区同学会” |
二、夺取学生自治会领导权 |
第三节 学潮下的燕大校园政治生态 |
一、战后燕大学生生活状况 |
二、学运中革命文化的发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爱国青年“读书会”──抗日轶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四史”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解读[J]. 张赟玥,李泰峰,凌冬梅. 图书馆, 2021(07)
- [3]湘西抗战文化研究(1937-1945)[D]. 晏雪梅. 吉首大学, 2021
- [4]近代高等院校读书会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价值内涵研究[J]. 张赟玥,李泰峰,凌冬梅.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3)
- [5]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精神品质的诠释与传播研究(1931-1945)[D]. 邱方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9]《滨江日报》文学副刊研究(1940—1941)[D]. 郑佳红.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燕京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研究(1945-1949)[D]. 岳中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