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绝缘远程在线监测的Web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马力[1](2021)在《变电站变压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徐泽天[2](2021)在《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某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调度数据快速增长,存储体量急剧膨胀,现有数据库难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2.随着调度数据量的增长,数据查询速度越来越慢。3.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电网调度运行、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等实时数据与系统运行、操作记录等日志数据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形成采样快、体量大、类型多的调度大数据。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低核心、小内存和大硬盘的硬件背景之上,在呈爆发式增长的调度大数据前存在读写速率低、扩展性差、并发能力不足和难以组织管理日志数据等瓶颈,无法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存储、便捷高效读取和日志可视的调度数据管理服务。针对上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为核心的电网调度数据可靠存储、快速查询和日志数据可视化方法,将Elasticsearch在数据快速检索与日志可视化管理的优点应用于电网调度数据管理中。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的存储问题,提出以基于云计算的Hadoop生态体系为架构,用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代替现电网调度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调度数据的方法。测试表明,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并发读写性能,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2.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查询缓慢的问题,提出在数据库HBase的一级索引基础上,通过Elasticsearch的倒排索引建立第二级索引的方法,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代替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以某市电网调度监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并发查询响应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Elasticsearch的二级索引结构的查询时间远小于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时间,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高速并发的数据查询需求。3.为解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问题,提出运用以Elasticsearch为核心的ELK技术栈的方法,设计并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可视化管理,有助于把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精益化管理。4.基于上述解决方案,开发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结合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需求,软件采用微软.NET框架,基于RESTful API实现后端处理、基于WCF提供数据服务、基于B/S模式进行前端交互,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在管理某市电网调度数据的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海量调度数据稳定可靠存储、高效并发读取和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需求,有助于未来调度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精益化发展。
袁路路[3](2020)在《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房是电网的末端环节,提高其管理水平不仅能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还可以提升电网公司的社会形象。配电房分布面广、设备量大、运行环境复杂、运维管理困难,其内部业务系统采用烟囱式数据架构且数据模型不统一,难以支持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与智能运维,亟需对配电房进行综合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调研分析智能配电房智能化改造及管理总体需求,并将配电房设备进行归类。在进行配电房智能化改造时,可按实际需求分块进行改造并接入管理系统,实现配电房智能化改造的定制化、标准化。然后研究融合路由+交换+计算能力的标准模块化配电房智能网关。通过智能网关和物联网云管理平台的端云协同技术,实现配电房综合监测,解决配电房终端多、通道多等资源浪费问题,提高配电设备现场监测能力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为配电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应用服务提供多源数据支撑。其次研究配网设备与环境状态可视化全景监控系统。以配电网设备监测为基础,研发配网设备状态监测与运维管控主站,集成生产系统、GIS平台等基础数据,实现对配电网设备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状态评估、故障诊断等全景可视化监控功能,为配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与优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提出一种配电变压器故障预警智能挖掘算法,该算法对变压器在电气变量、非电气变量等多个维度及多个来源通道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果性分析,形成配变故障概率图模型,并将智能挖掘算法和专家经验相融合,构建综合决策模型,实现对变压器运行故障全方位的预警。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配电房多维度状态监测与预测性检修,对减少运维成本,提升供电质量,提升用电客户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显着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社会形象。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赵鑫[5](2019)在《35kV变电站总体设计及智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能的供应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变电站由于自动化程度低,站内运行情况难以实时掌握,加上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存在,电力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相较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实时化与智能化程度,使得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可靠。本文旨在提出一座35kV智能变电站建设方案,以提高该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研究以变电站一次侧和二次侧设计为主要方向,首先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归纳了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的研究现状,并对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内容;其次对变电站的一次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与电气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设备,同时依据IEC61850标准,对目前存在的几种网络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根据不同网络结构的特征,在站控层和间隔层布置双重化的星型以太网,在过程层网络中,配置星型结构网络,为变电站提供了高可靠性的通信网络。接着,对智能辅助系统的体系架构与子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借助算法分析与指令执行,有效实现了变电站安全警示、火灾预警以及环境温湿度的远程控制与调节。最后对变电站整体设计进行优化,降低了组屏的数量,并采用了交直流一体化装置,取消了传统的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和通信电源的蓄电池装置,有效降低了变电站的投运成本,同时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等问题引发的电力事故,设计了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站内设备的运行参数与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精准的数据监测与管理,有效降低了变电站内的运行风险。
黄增柯[6](2019)在《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变换电能的任务,变压器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随着运行电压的不断提高,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油色谱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目前通过提取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是分析确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类型的重要手段。在智能化电网的背景下,开始逐步推广在线监测油色谱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远程传输处理器的引入,在线监测装置正不断更新换代,大部分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安装试运行,是智能化电网的初步展示。本文主要研究油色谱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根据变压器溶解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南宁网区110KV长堽变电站进行在线监测,并对比离线数据,运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测量各组份气体的含量,由此分析变压器运行中潜在或存在的故障。结果表明准确,能够正确反映变压器的故障。本文结合南宁网区电网的运行方式特点,关注目前已经投入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试运行使用的110kV长堽变电站,根据其应用和实施情况,主要介绍思源光电有限公司开发的TROM-600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技术功能,总结分析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与故障诊断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数据,试验结果证明,TROM-600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视系统采用了完全脱气方式实现了在线油色谱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将监测周期从以前的一周缩短至2小时,对于特殊的监测对象尤其是带有潜在故障的运行的变压器,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并捕捉其运行中的潜伏性故障,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实现了在线变压器油色谱数据录入及检验报告、综合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平台。基本实现了实时监测变压器故障和运行状态,得到了印证。
李宏博[7](2019)在《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研究和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和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嵌入式的技术实现了油浸式变压器体内的总烃曲线采集与传输功能,并将信息传输到工业控制服务器上的变压器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软件系统上,实现对整个油浸式变压器进行远程监测和在线故障诊断,提高变压器的管理和故障分析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油浸式变压器运行过程和设备状态的监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完成了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完成了变压器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次,完成了油浸式变压器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对油浸式变压器异常时箱体内部烃类气体的特征量进行提取。而后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对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分析,完成箱体内部烃类气体的特征量变化与变压器异常状态的匹配,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最后,在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后,进行详细的系统测试来对系统的可行性与安全可靠性进行验证,保障系统能够达到本文预期效果。总之,本文构建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方便的实现了对传统油浸式变压器监测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对油浸式变压器的远程监测和在线故障诊断,极大的提高了变压器的管理和异常处理效率,对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杜朝晖[8](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征提取算法及云监测平台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电力工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而电力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传统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都需要人工在变电站现场对变压器进行带电检测,从而带来较大的人力成本,且人员安全及系统易维护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基于课题组长期对变压器振动特征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与积累,本文进一步深入研究、讨论了变压器振动特征及其提取算法,对原有的振动特征量及其提取算法(频率复杂度)在有效性和适用性方面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振动特征量(振动矢量方差)。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服务器技术及移动终端应用技术,设计及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在线云监测平台,将改进和提出的振动特征量应用于在线监测与诊断中。配合智能手机APP和信号采集设备(以下简称实时监测终端),该云监测平台可以实现24小时的变压器振动数据存储、处理、实时诊断、结果展示,以及用户管理、终端设备管理等。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1、变压器振动特征值提取算法。在对变压器振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后,讨论了课题组提出的振动特征值(频率复杂度),分析了原特征算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采用窗函数方法改进了原算法中权重系数的概率分布,提高了特征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对多测点之间振幅、相位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振动特征量(振动矢量方差),并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其效果。2、云平台数据采集软件设计。云平台数据采集软件是数据采集设备的后台服务器,与数据采集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参数配置、启停控制、系统更新,数据上传等操作。3、云平台数据应用软件设计。云平台数据应用软件是手机客户端软件的后台服务器。采用成熟的后台开发框架,实现了用户管理、设备状态管理、变压器信息管理、测量波形及结果展示、日志管理等功能。通过严格的功能测试和现场测试,本文设计的电力变压器在线云监测平台在功能和技术性能指标上均满足设计需求,目前已投入实际使用中。
万季青[9](2018)在《变压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网作为全国供电系统,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安全稳定,而这必须依赖于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将导致部分或全部系统设备停止运行,造成严重停电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尽早发现、诊断出变压器的潜在问题,防止发生变压器故障事故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十分有必要性的。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变压器进行了分析,对其故障类型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当前用的多的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硬件监测电路与软件控制程序结合,能够较好的完成对变压器的故障在线监测诊断任务。(1)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变压器的分类方法和常见变压器类型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特点,针对油浸式变压器的各种故障类型的成因来分析其监测方法,并结合不同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其适用范围。(2)其次,本文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结合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多种改进的神经网络结构,通过分析不同改进后的神经网络算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加动量项的神经网络算法的变压器故障监测诊断系统。(3)再次,本文深入研究了油浸式变压器的各种故障类型,从而确定了针对不同故障的硬件传感电路和软件控制程序,其主要的监测模块包括油色谱测量模块、油微水和油温测量模块、局部放电测量模块等,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软件程序中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网页界面显示模块的功能特点。(4)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诊断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使使用者通过网页监测不同位置变压器的各项待测数据,同时还能调出变压器的历史故障数据等,以便运维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处理。
李元源[10](2018)在《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绝缘性能是判断变电站电气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一旦出现绝缘泄漏等故障,将会对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绝缘参数,提前预判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决定是否实施状态检修,避免设备发生绝缘泄露等故障。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涉及信号传感、处理等众多技术,本文分析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泄露电流检测方案,设计了补偿零磁通电流传感器,研究了介质损耗算法,通过加汉宁窗对谐波分析法进行改进,能较好地减低“栅栏效应”与“频谱泄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研制了一种基于DSP控制器和专用ADC转换器的分布式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绝缘监测终端的硬件和软件研发,设计了各部分电路系统和硬件抗干扰措施,完成了监测终端控制主程序以及信号采样、数据处理、通信中断子程序设计。经过对安装在某变电站的系统进行调试和实测数据分析,本文设计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容性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可靠监测,测量准确性较高,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二、变压器绝缘远程在线监测的Web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绝缘远程在线监测的Web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电网智能化发展趋势 |
1.2.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1.2.3 现调度所用关系型数据库不能满足电网调度大数据的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存储 |
2.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 |
2.1.2 未来云调度数据管理 |
2.1.3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对比分析 |
2.2 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 |
2.2.1 分布式云计算及其核心技术 |
2.2.2 基于云计算的Hadoop架构及其核心组件 |
2.2.3 基于Hadoop架构的数据库HBase |
2.3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运行与测试 |
2.3.1 Hadoop集群的搭建 |
2.3.2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调优 |
2.3.3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与运行 |
2.3.4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
3.1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现状 |
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
3.2.1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需求 |
3.2.2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
3.3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
3.3.1 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 |
3.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 |
3.3.3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设计 |
3.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实现 |
3.3.5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读写流程 |
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
3.4.1 Elasticsearch搭建与实验环境 |
3.4.2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测试 |
3.4.3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的应用 |
4.1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现状 |
4.2 基于Elasticsearch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管理架构 |
4.3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实现 |
4.3.1 日志实时采集模块 |
4.3.2 日志过滤解析模块 |
4.3.3 日志存储与查询模块 |
4.3.4 日志可视化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1.1 功能需求分析 |
5.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 功能结构设计 |
5.2.1 结构设计 |
5.2.2 功能设计 |
5.3 开发实现 |
5.3.1 基于RESTful API的后端处理开发 |
5.3.2 基于WCF的数据服务开发 |
5.3.3 基于B/S模式的前端交互开发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2 泛在电力物联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配电房信息系统及改造方案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2.2 设备智能化改造方案 |
2.3 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的智能配电房解决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力物联网的配电房智能网关设计 |
3.1 业界物联网关产品及应用分析 |
3.1.1 产品调研分析 |
3.1.2 传统配电房监测方案及不足 |
3.2 配电房智能网关功能需求 |
3.3 基于核心板的智能网关研制方案 |
3.3.1 智能网关研制方案 |
3.3.2 边缘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设备与环境状态全景监控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 |
4.2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
4.2.1 智能运维管控全景 |
4.2.2 状态监测 |
4.2.3 智能告警管理 |
4.2.4 高级分析功能 |
4.2.5 运维策略管理 |
4.2.6 运维监控 |
4.2.7 运维评价 |
4.2.8 智能报表中心 |
4.3 安全技术方案 |
4.3.1 网络安全设计 |
4.3.2 主机安全设计 |
4.3.3 应用安全设计 |
4.4 智能配电房可视化监控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智能配电房的配电变压器故障预警研究 |
5.1 配网运维管理概况 |
5.2 配电变压器故障预警原理 |
5.2.1 相关性分析 |
5.2.2 因果性分析 |
5.3 智能挖掘算法及案例分析 |
5.3.1 智能挖掘算法 |
5.3.2 综合决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35kV变电站总体设计及智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一次部分和二次部分设计 |
2.1 智能变电站 |
2.1.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
2.1.2 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
2.1.3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 |
2.2 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
2.3 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 |
2.3.1 网络设计 |
2.3.2 信息通信网络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优化设计 |
3.1 二次设备组屏优化 |
3.1.1 二次设备组屏优化原则 |
3.1.2 组屏优化整合的条件 |
3.1.3 组屏优化方案 |
3.2 交直流一体化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结构 |
3.2.2 一次部分设计 |
3.2.3 监测部分的设计 |
3.3 智能辅助系统设计 |
3.3.1 系统结构 |
3.3.2 系统子系统及其功能 |
3.4 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
3.4.1 在线监测技术以及IED技术 |
3.4.2 在线监测系统结构 |
3.4.3 设备的在线监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平台设计及试运行分析 |
4.1 系统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4.2 系统平台详细设计 |
4.2.1 硬件设计 |
4.2.2 软件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3 在线监测试运行分析 |
4.4 SCADA试运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油色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变压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
2.1. 变压器故障原因 |
2.1.1. 油质引发的故障 |
2.1.2. 铁芯故障 |
2.1.3. 放电故障 |
2.1.4. 分接开关故障 |
2.1.5. 引出线故障 |
2.2. 故障类型分析 |
2.2.1. 变压器油中气体特征 |
2.2.2. 绝缘油中气体的其他来源分析 |
2.3. 变压器气体对应故障的关系 |
2.3.1. 变压器过热时产生的气体类型 |
2.3.2. 受潮条件下产生的组分 |
2.4.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法 |
2.4.1. 产气率判别故障 |
2.4.2. 气体的产气率判断故障 |
2.4.3. 三比值法(IEC) |
2.5. 应用Duval三角法判断 |
2.5.1. Duval三角法的概念 |
2.5.2. 区域的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南宁市 110k V长堽变电站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原理和构造 |
3.1. 油色谱检测的工作原理 |
3.1.1. 气相色谱技术 |
3.1.2. 分离方式 |
3.1.3. 气相色谱的基本参数 |
3.1.4. 塔板理论的概念 |
3.1.5. 速率理论的概念 |
3.1.6. 检测器的功能 |
3.2. 油色谱在线监测的硬件系统 |
3.2.1. 控制系统 |
3.2.2. 气路系统 |
3.2.3. 远动通信系统 |
3.3. 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3.3.1. 通讯服务软件 |
3.3.2. Web应用服务软件 |
3.3.3. 油中溶解气体趋势界面 |
3.3.4. TROM-600 系统的现场安装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实例研究 |
4.1. 实验背景 |
4.2.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
4.3. 利用产气率推断变压器是否故障 |
4.4. 判断变压器是否危害运行 |
4.5. 判断故障种类 |
4.6. 典型气体超标时的故障分析 |
4.6.1. 事例一乙炔含量越限分析 |
4.6.2. 事例二氢气含量越限分析 |
4.6.3. 制定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分析计划 |
4.7. 在线监测系统效果分析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作者简介 |
(7)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实现技术现状 |
1.3 课题目标及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油浸式变压器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2.1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2.1.1 油浸式变压器的研究现状与电气参数 |
2.1.2 油浸式变压器油产气原理 |
2.1.3 油中溶解气体与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对应关系 |
2.2 油浸式变压器状态分析方法 |
2.2.1 传统的变压器状态分析方法 |
2.2.2 变压器监测与异常诊断的流程 |
2.3 远程监测及异常诊断系统需求分析 |
2.3.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浸式变压器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硬件设计 |
3.2.1 硬件总体设计 |
3.2.2 电源电路模块设计 |
3.2.3 通信接口电路模块设计 |
3.3 软件设计 |
3.3.1 软件总体设计 |
3.3.2 用户管理及登录模块设计 |
3.3.3 系统配置及管理 |
3.3.4 信息采集的软件设计 |
3.3.5 通讯与远程控制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异常诊断功能实现 |
4.1 小波分析的原理 |
4.1.1 傅里叶分析原理 |
4.1.2 傅里叶分析与小波分析的关系 |
4.1.3 小波分析原理及其优势 |
4.2 基于小波包的变压器运行状态特征量提取 |
4.2.1 运行状态特征量的选定 |
4.2.2 小波包分解 |
4.2.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变压器总烃曲线特征量提取 |
4.3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
4.4 基于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异常诊断 |
4.5 变压器异常诊断功能模块设计 |
4.5.1 变压器信号特征向量提取功能模块 |
4.5.2 BP神经网络训练功能模块 |
4.6 变压器在线监测及异常诊断功能实现 |
4.6.1 异常诊断流程 |
4.6.2 在线监测功能实现 |
4.6.3 变压器特征向量提取分析 |
4.6.4 基于小波包和BP神经网络诊断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测试环境及方法 |
5.2 系统BUG分析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2.3 系统BUG定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小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征提取算法及云监测平台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振动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 |
2 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 |
2.2.1 概述 |
2.2.2 变压器油箱表面振动特性 |
2.2.3 变压器绕组振动特性 |
2.2.4 变压器铁芯振动特性 |
2.3 频率复杂度特征量的研究及改进 |
2.3.1 概述 |
2.3.2 频率复杂度特征的定义 |
2.3.3 频率复杂度特征的特性分析 |
2.3.4 频率复杂度特征的改进及其算法实现 |
2.3.5 频率复杂度特征的改进效果 |
2.4 振动矢量方差特征量的提出与验证 |
2.4.1 概述 |
2.4.2 振动矢量方差特征的提出 |
2.4.3 振动矢量方差特征的实验验证条件 |
2.4.4 振动矢量方差特征的实验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架构 |
3.1 系统架构分析 |
3.2 系统实现方案 |
3.2.1 测点布置 |
3.2.2 实时监测终端 |
3.2.3 云平台数据采集软件 |
3.2.4 云平台数据应用软件 |
3.2.5 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 |
3.2.6 故障分析与诊断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4 云监测平台数据采集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需求分析 |
4.2 软件模块总体设计 |
4.2.1 设计思想及总体架构 |
4.2.2 技术方案选择 |
4.3 软件模块详细设计 |
4.3.1 通信模块 |
4.3.2 实时监测终端参数配置模块 |
4.3.3 数据接收模块 |
4.3.4 数据合法性验证模块 |
4.3.5 数据存储模块 |
4.3.6 校时及系统更新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云监测平台数据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2 软件模块设计思想及总体架构 |
5.2.1 设计思想及总体架构 |
5.2.2 技术方案选择 |
5.3 软件模块设计 |
5.3.1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 |
5.3.2 权限管理模块 |
5.3.3 监测终端管理模块 |
5.3.4 变压器管理模块 |
5.3.5 数据传输模块 |
5.3.6 特征值提取模块 |
5.3.7 信息查询模块 |
5.3.8 数据库操作模块 |
5.3.9 日志记录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测试与结果 |
6.1 测试指标 |
6.1.1 云平台数据采集软件测试指标 |
6.1.2 云平台数据应用软件测试指标 |
6.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1 数据采集软件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2 数据应用软件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3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变压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压器常见故障和检测技术研究 |
2.1 电力系统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2.2 电力系统变压器故障类型 |
2.2.1 过热性故障 |
2.2.2 放电性故障 |
2.2.3 绝缘性故障 |
2.2.4 绕组和开关故障 |
2.2.5 油中溶解气体故障 |
2.3 变压器故障常用检测技术分析 |
2.3.1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
2.3.2 油色谱监测技术 |
2.3.3 红外测温技术 |
2.3.4 介质损耗因素监测技术 |
2.3.5 振动监测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算法和整体架构研究 |
3.1 变压器监测系统现状分析 |
3.2 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整体构架 |
3.2.1 综合的概念 |
3.2.2 系统架构 |
3.2.3 系统功能模块 |
3.3 在线监测系统算法研究 |
3.3.1 人工神经元模型结构 |
3.3.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实现过程 |
3.3.3 基于改进网络的变压器故障监测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软硬件模块研究 |
4.1 系统监测的参数及系统组成 |
4.2 变压器在线系统基本硬件模块研究 |
4.2.1 油色谱测量模块 |
4.2.2 油微水和油温测量模块 |
4.2.3 局部放电测量模块 |
4.2.4 系统故障诊断模块 |
4.3 系统软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 |
5.1 WEB应用的体系介绍 |
5.2 数据管理界面 |
5.3 在线监测界面 |
5.4 故障诊断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在线监测研究的必要性 |
1.4 论文工作内容 |
2 绝缘监测技术概述 |
2.1 电气设备绝缘参数 |
2.2 介损测量原理 |
2.3 影响绝缘监测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分析 |
3.1 在线监测方法分析 |
3.2 泄漏电流检测分析 |
3.3 介损算法分析 |
3.3.1 谐波分析法的测量原理 |
3.3.2 谐波分析法的局限性 |
3.3.3 加汉宁窗谐波分析法 |
3.4 本章小节 |
4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4.1.1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总体构架 |
4.1.2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终端的工作原理 |
4.1.3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终端的结构设计 |
4.2 电流传感器研究 |
4.3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 |
4.3.1 监测终端硬件结构设计 |
4.3.2 DSP控制器选型 |
4.3.3 ADC转换方案对比 |
4.3.4 各部分电路系统设计 |
4.3.5 硬件抗干扰设计 |
4.4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1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4.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4.3 上位机软件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实际应用 |
5.1.1 系统结构 |
5.1.2 系统安装 |
5.1.3 系统运行界面介绍 |
5.2 系统调试 |
5.2.1 系统管理测试 |
5.2.2 设备状态管理测试 |
5.2.3 设备数据管理测试 |
5.2.4 系统调试管理 |
5.3 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
5.3.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监测数据分析 |
5.3.2 主变压器绝缘套管的监测数据分析 |
5.3.3 与传统停电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5.4 监测结果分析 |
5.4.1 设备状态分析 |
5.4.2 在线监测误差分析 |
5.4.3 在线监测系统效益评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变压器绝缘远程在线监测的Web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变压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马力.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D]. 徐泽天. 广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研究[D]. 袁路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35kV变电站总体设计及智能化研究[D]. 赵鑫. 青岛大学, 2019(01)
- [6]110kV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黄增柯. 广西大学, 2019(06)
- [7]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研究和开发[D]. 李宏博. 苏州大学, 2019(02)
- [8]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征提取算法及云监测平台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 杜朝晖. 浙江大学, 2019(03)
- [9]变压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D]. 万季青.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5)
- [10]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元源. 西华大学, 2018(02)
标签:变压器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油浸式变压器论文; 振动频率论文; 配电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