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20)在《山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首次从白蛉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虫媒病毒是在蚊虫、白蛉等吸血昆虫体内繁殖,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的一类病毒。1992年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注册的535种虫媒病毒中有128种可使人畜患病,严重可引起死亡。目前世界各地已发生多起严重虫媒病毒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因此虫媒病毒及其相关疾病是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白蛉病毒属病毒(Genus Phlebo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目(Order Bunyavirales)Phenuiviridae科(Family Phenuiviridae),大多为蚊虫或白蛉传播病毒,包括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那不勒斯病毒(Sandfly fever Naples virus,SFNV)等,可引起发热或脑炎等。目前白蛉传播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国家。在亚洲东部地区未见白蛉传白蛉病毒属病毒(sandfly-borne Phlebovirus)及其感染的报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虫媒病毒调查显示,在中国采集的100余万份吸血昆虫标本中分离到7科13属29种病毒,虽然对白蛉标本进行过病毒分离或者白蛉传播病毒基因检测,均未获得阳性结果。2011年中国首次报道由蜱传播可引起发热、出血等症状的白蛉病毒属新病毒——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2018年在新疆采集的纳氏矩头蜱(Dermacentor nuttalli ticks)标本分离到古尔图病毒(Guertu virus,GTV)。以上两种病毒均属于蜱传白蛉病毒属病毒。山西省(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位于我国中部,地形复杂、温度适宜,促成当地媒介昆虫种类的多样性,除蚊虫外,白蛉是山西省重要的吸血昆虫媒介。本研究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山西省进行虫媒病毒调查研究,成功从自然界采集白蛉标本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命名为武乡病毒,这是中国首次从白蛉标本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提示该病毒不仅存在于地中海地区,并已在中国出现。目的为了解虫媒病毒传播媒介与虫媒病毒疾病的多样性和分布,在山西省采集各种吸血昆虫分离病毒,不仅有利于我国虫媒病毒及相关疾病的防控,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18年6月,在山西省武乡县和阳泉市的动物饲养圈(鸡圈、羊圈等)蚊虫孳生环境采集吸血昆虫标本。在冰浴下进行形态学分类,按采集环境和种类等信息编号登记,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并转移至实验室鉴定。标本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平行接种BHK-21细胞(金黄色地鼠肾细胞)和C6/36细胞(白纹伊蚊卵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及病毒基因检测。细胞病变(CPE)时收取病毒液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使用生物学软件对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分子遗传学分析。通过动物实验和血清学实验进行新分离病毒与人和动物的关系研究。结果1.武乡县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018年6月在山西省武乡县共采集到吸血昆虫4069只,其中白蛉3819只(雌性3792只、雄性27只),蚊虫250只,包括按蚊、阿蚊、伊蚊。本研究对吸血昆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首次在山西省武乡县自然界采集的白蛉标本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17株),该病毒可引起哺乳动物细胞(BHK-21)病变和新生乳鼠发病和死亡;病毒可在BHK-21细胞形成空斑,病毒滴度为108.09pfu/m L。病毒为基因组有三个基因节段的RNA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新分离到的病毒株属于白蛉病毒属新成员,命名为武乡病毒,其代表株为SXWX1813-2病毒。进一步分析表明,武乡病毒与Toros和Corfou病毒亲缘关系最近。另外,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健康居民血清标本中存在武乡病毒中和抗体阳性。2.阳泉市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018年6月在山西省阳泉市共采集吸血昆虫标本4070只,其中主要为白蛉,白蛉标本3996只,雌性白蛉3904只,雄性白蛉92只,蚊虫标本74只。本研究对在山西省阳泉市采集的吸血昆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在白蛉标本中分离到10株病毒(代表株:SXYQ1860),该病毒可引起哺乳动物细胞(BHK-21)病变和新生乳鼠发病和死亡;病毒可在BHK-21细胞形成空斑。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新分离病毒株与武乡病毒同源性很高,且与武乡病毒位于一个分支,说明阳泉白蛉标本中分离的10株病毒为武乡病毒,与Toros和Corfou病毒亲缘关系最近。另外,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健康居民和鸡血清标本中存在武乡病毒Ig M抗体阳性。结论本研究在中国山西省自然界采集的白蛉标本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提示:(1)在白蛉标本分离的武乡病毒为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为白蛉病毒属病毒生物学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病毒资源;(2)这是首次在我国自然界采集的白蛉标本中发现白蛉病毒属病毒;(3)在山西省武乡和阳泉两地均分离到白蛉传播的武乡病毒,提示武乡病毒在山西省以至山西省以外地区具有广泛分布特征;(4)山西省以外地区是否存在白蛉传播病毒值得开展调查研究;(5)为解释山西省夏秋季节不明原因发热等提供了新的病原学依据。本研究提示白蛉传播病毒在中国出现,在人类和动物血清标本检测到该病毒抗体提示该病毒可感染人和动物。因此,加强我国白蛉传播病毒在人类和动物引起疾病的检测与监测,对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白蛉传播病毒引起疾病的预防控制等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的局限性(1)仅进行一次吸血昆虫标本采集,研究病毒是否长期存在需开展连续调查;(2)未开展白蛉病毒与当地发热或脑炎等疾病关系的研究;(3)阳性批白蛉物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中华白蛉,未鉴定其它批次;(4)白蛉传播病毒的宿主动物种类调查研究。
付晓峰[2](2019)在《2009.7~2018.7某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致病菌动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诞生而形成的,并随着医学的逐渐发展而日益严峻。医院感染是影响就诊患者其诊疗效果和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时间趋势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现阶段的医院感染的现状,更有利于了解其发生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进而评价当下的卫生政策以及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其研究对未来的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同时该医院医疗技术先进,患者数量庞大,感染防控也是紧跟国内医院感染趋势。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则是基于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连续统计该医院的九年年均感染发生率和实时七日的感染发生率,探讨该医院感染发病率时间趋势,同时了解我国近阶段的医院感染在国内高端综合性医院的变化情况,对院内感染防控结果进行直观评价。方法1.数据收集基于该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科的实时监控平台,回顾性调查北京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出院的所有住院患者统计自研究开始时以年为单位的感染数据。包括科室病区,住院人数,观察期内人均住院天数,观察期内总住院天数,同期新发感染人数,观察医院感染总体情况和趋势。同时连续回顾性收集该医院以周为单位的感染数据,统计观察医院感染短期发病率状态及其趋势。2.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库建立:通过EXCEL软件对所需数据进行数据录入及整理;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及方差分析对其趋势性和差异性进行统计学检验,检验水准α=0.001。医院感染率(‰)=(特定时间)存在的医院感染例数÷观察期间处于感染危险中的病人数×1000‰同期感染发病例次率(‰)=同期感染发病例次数÷同期住院人数× 1000‰医院感染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100%结果本次共调查2009.7-2018.7年出院患者1321979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28866人,感染例次为37106,连续9年的医院感染率依次为12.02‰,21.13‰,19.14‰,25.00‰,25.56‰,22.87‰,24.58‰,21.73‰,20.56‰,有小幅度上升,而感染发生例次率也有类似的现象。同时该院历年的住院总人数同样有上升趋势,人均住院天数却有下降趋势,其感染发病率经过趋势性卡方检验,χ2=722.36,P<0.001,有统计差异。住院患者根据不同科室进行宏观分类,调查期间不同年份不同科室内病人数均有较大差异,其中内科病人总数74270,外科病人总数73888,门诊病人数3920,其他科室病人总数30872。R × C卡方检验值为204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患者根据不同科室进行分类后统计其感染情况,内科血液科感染人数最多(317人)占全部感染人数的构成比(11.92%)最大,内科呼吸内科感染人数208人构成比(7.82%)最低的为医保部感染人数9人构成比(0.11%)最低。感染发生率上内科血液科最高为110.22‰,其次为内科呼吸内科61.12‰,内科神经内科70.15‰和内科小儿内科66.58‰,外科感染中却以神经外科最高51.58‰最低为特需住院部0.67‰,其他科室的感染发病率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稳定水平。同时对该年份内不同科室的感染情况进行卡方检验,x2=855.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每周的医院感染总体情况和其各科室感染发病情况包括内科,外科,门诊,其他科室(重症监护室,特需住院部,医技部,国际医学部,康复医学部,等)均在30‰以下,且具有相同的时间趋势,其中内科的感染发生率最高。每年1-2月份、10月份七日医院感染发生率各科室出现了较大增幅,其他月份的感染例次相对较低,且门诊感染发病率变化最为明显。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内如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元旦等均出现小幅上升,但是其变化趋势与春节、十一相比,增幅相对较小。非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节假日有明显的相关性。对历年全院每周感染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其F=45.21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历年的52个周感染率中最高为25.47‰也低于我国规定的30‰。其中2011.7-2012.7的周感染率均在较低水平最高值仅为13.03‰,这与年感染发病率表现出相同趋势。结论12009.7-2018.7连续9年医院感染率有一定的小幅度上升趋势并最终稳定在20‰左右,表明该医院近几年在感控方面有相当的重视程度以及其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不同年份不同科室住院病人数不完全相同,医院应该根据病人情况,对医院病房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医疗资源。3.内科,外科的感染发生率最高,其他的科室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针对医院感染高发的科室,尤其是呼吸内科,应当加强感染监测,增强感染防控知识的科普,以及病房消毒,医护工人的手卫生。4.医院的全院每周感染率均在30‰以下与内科、外科等其他科室均有相同趋势,与节假日以及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5.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在调查期间不断增加,且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
闫芳域[3](2018)在《出血热相关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组病毒性疾病,主要以出血、突起发热和休克为特征。出血热相关的病毒性疾病起病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传染病跨境传播的风险不断加大,对相应病毒性传染病的组合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实验室主要是通过病毒分离,检测病毒核酸、抗原以及特异性抗体等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被认为是诊断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耗费时间长,需要标本量大,无法进行多元的检测。本科室已建立了按照症候群和科属分组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在分地区组合的检测方法上还有待完善。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按地区分组的出血热及其相关病毒病分组的核酸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液相芯片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并同时利用荧光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特点是省时、便利和快捷,并可以进行绝对或相对定量分析,是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液相芯片技术是1995年美国Lutminex公司开发的一种高通量检测平台,它可以定性或定量的在一个反应体系中检测100种不同分析物,其优点是节省时间、节省标本,高通量。目前较多应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研究,如细胞因子的活动水平检测、肿瘤标记物、激素水平和PCR产物的检测等。为了满足出血热相关病毒性疾病跨境传播检出的需要,本研究拟建立按照地区分组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首先将纳入病毒按照高发地区进行分组后,分别设计病毒的引物和探针。针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使用的探针为TaqMan探针,针对液相芯片技术的探针5’端添加12C连接臂后进行氨基修饰。使用体外转录得到的各个病毒RNA参考品对两种方法进行灵敏度的评价。1.利用RNA参考品进行分组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建立标准曲线,评价各个检测的灵敏度,检出限在101~103拷贝/μl。利用50份未感染人血清和所有纳入病毒的模拟标本进行特异性评价,未见有扩增,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后通过重复性实验验证各组检测方法的稳定性,显示组内变异系数小于6.84%,组间变异系数小于8.33%。2.将探针偶联到羧基荧光微球后对RNA参考品分组进行的Tem-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利用50份健康人血清标本和30份未感染纳入疾病的病人血清进行特异度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基于荧光微球的核酸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出相应病原体核酸,检测限可达102~106拷贝/μl,特异性为100%,组内变异系数均在18%以下,组间变异系数在25%以下,稳定性尚可。本研究建立了出血热及其相关病毒病的快速组合核酸检测技术,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对纳入病毒病的出入境检测和临床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郑雅匀[4](2014)在《我国山西、河南虫媒病毒调查及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分子进化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华北平原的西侧,四周分别与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四省相邻。省内四周山环水绕,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全省自北向南分布有6大盆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促成了媒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繁杂性。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这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同样存在种类丰富的媒介昆虫。对山西省和河南省的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在蚊虫活动高峰的夏秋季节,当地存在病毒性脑炎患者。两个省份也一直存在乙型脑炎的病例,其中河南省至今仍为乙脑病例的高度流行区。上一个十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分别对山西和河南省进行虫媒病毒病原学调查,分离到乙脑,盖塔,版纳病毒以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等,对于解释当地虫媒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但是1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等使得当地虫媒病毒滋生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为此,再次开始调查对于了解当地存虫媒病毒种类及分布情况,预测相关病原潜在致病性和致病能力,预防和控制当地虫媒病毒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于2009年在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和米林县开展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调查工作,在蚊虫标本中分离到两株可以引起BHK-21细胞病变的病毒,本实验对以上两个病毒分离物开展生物学表型、病毒分子鉴定、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研究,以及病毒与当地动物感染性关系等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在山西、河南省、西藏自治区蚊传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掌握当地蚊媒及其携带病毒的种类和分布信息,开展相关蚊传病毒的深入研究,为当地蚊传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本底信息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2012年夏季在山西省、河南省多地采集蚊虫标本,将标本现场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运送至实验室备用。将蚊虫标本,分批研磨离心,取上清接种组织细胞进行培养,对阳性分离物首先使用种属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测序,对于未知病毒,使用454高通量测序等技术获得序列信息,使用Clustal X2.1、MegAlign、Genedoc3.2和Mega v5.1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使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对我国新分离双链RNA病毒(环状病毒和Seadornavirus属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病毒共同进化祖先分析(tMRCA).结果1、山西省蚊传病毒分离鉴定本研究于2012年夏季,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和永济市8个乡镇设立19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10455,经鉴定分为4属7种,其中库蚊属两种: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3种:背点伊蚊、白蚊伊蚊、刺扰伊蚊;按蚊属1种:中华按蚊;阿蚊属1种:骚扰阿蚊。不同地区的蚊种构成和优势蚊种存在明显差异,临猗县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91.96%,3911/4253);永济市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72.85%,4518/6202)。本研究中共使用5种诱蚊灯(器材),其中功夫小帅和CDC诱蚊灯采蚊效果最佳,能够满足捕捉蚊虫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将10455只蚊虫标本按照蚊种、采集工具和采集时间地点分190批进行研磨,上清接种细胞连续传代3次,结果分离到23株阳性分离物,来自于4个蚊种。包括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白蚊伊蚊和骚扰阿蚊。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得到15株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4株库蚊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 CxFV)、3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 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 CppDNV)和1株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从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中分离到病毒最多,分别是12株和10株,其中三带喙库蚊中乙脑病毒的批次阳性率和现场最低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4.1%和1:405。所有JEV病毒均为经过C6/36细胞扩增培养后,转接BHK21、Vero细胞可导致二者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显示,15株JEV均为基因Ⅰ型病毒,各分离株之间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100%和99.80%~100%。新分离株与疫苗株SA14-14-2在E基因区段存在11处共同的氨基酸差异,但差异位点均不处在决定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首次从山西省分离到4株CxFV,各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100%和99.8%-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山西分离株与我国山东分离株亲缘关系最接近,其次与辽宁株较为接近。本研究中GETV亦为山西省首次分离,该毒株与我国上海2005年GETV分离株遗传关系相近,二者E2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2、河南省蚊传病毒分离鉴定本研究于2012年5月~8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信阳市息县采集蚊虫标本,共采集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蚊伊蚊4属5种共计7149只蚊虫标本。其中洛阳市新安县的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淡色库蚊是信阳市息县优势蚊种。对所有标本分170批进行研磨和病毒分离,结果分离到5个阳性分离物均为JEV,其中2株来自于三带喙库蚊,3株分自于淡色库蚊。新分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显示,所有5株JEV均为基因Ⅰ型病毒,分离株之间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99.9%和99.8%~100%。新分离JEV与疫苗株SA14-14-2在E基因区段存在11处共同的氨基酸差异,差异位点均未处于决定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与山西省JEV分离株相同,该5株JEV是经过C6/36细胞培养扩增后再接种BHK21,Vero细胞才可增殖并导致哺乳动物细胞CPE。3、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在中国西藏采集的多斑按蚊中分离到两株病毒(XZ0906、XZ0923),可引起哺乳动物细胞(BHK-21)圆缩、破碎;不能致昆虫细胞(C6/36)明显病变但可以在该种细胞中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结果提示两株分离物均为10节段双链RNA病毒,RNA带型完全一致,均为3-3-3-1布局。使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测定两株病毒各节段核酸序列,结合5’RACE、3’RACE及Sanger测序技术完成毒株XZ0906全基因组(Seg1-Seg10)核苷酸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KF746187to KF746196),序列分析显示XZ0906基因组全部10个节段RNA序列的5’、3’非编码区末端6个核苷酸序列均各自保守(5’-GUAAAA-----ACUUAC-3’)。与其他已报道环状病毒代表株相比较,XZ0906各基因节段氨基酸序列均差异较大,其中VP3(T2)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22.9-75.9%。基于呼肠孤病毒VP1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XZ0906病毒属于环状病毒属成员,进一步对环状病毒属病毒T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XZ0906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环状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新成员,定名为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 TIBOV).对XZ0906和XZ0923的10个基因节段比较分析,发现除第6、2节段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0.39%和39.16%以外,其余各节段氨基酸同源性均大于94%,其中第3、5节段达到100%,T2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提示两株病毒为同一种环状病毒。对同期在当地采集的66份健康猪血清进行IFA检测,结果提示当地家猪血清标本TIBOV IgG抗体阳性率为14.0%(8/57)。本研究采用贝叶斯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对包括TIBOV在内的12种、78株环状病毒属成员的VP1蛋白氨基酸序列数据集进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Orbivirus病毒属病毒分歧时间分析发现,Orbivirus病毒属最近共同祖先(Time to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 tMRCA)约出现在5051年(置信度1984~8893年)以前,其中西藏环状病毒TIBOV出现在大约距今43年前,与分离自澳大利亚的EUBV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与主要由蠓携带传播的EHDV,BTV, EEV等能够引起家畜疾病和死亡的的虫媒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4、其他工作对我国新分离Seadornavirus病毒属进行病毒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基于LNV第10节段碱基替换值推算,LNV最近共同进化祖先出现时间分别在距今约316(95%HPD为70-800)年前,其中最早进化出现的为吉林分离株NE9731;基于BAV第12节段碱基替换值推算其最近共同进化祖先出现时间约在距今241年(95%HPD为89-500)前,我国最古老的BAV应当属于中国南方分离株,即中国云南分离株。结论及意义本课题对山西、河南省部分地区开展蚊传虫媒病毒调查。在山西省分离到4种病毒,其中CxFV和GETV均为山西省首次分离到;在河南省蚊虫标本分离到5株乙脑病毒,山西和河南两省蚊虫标本中分离JEV均为基因Ⅰ型。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脑病毒仍然是山西、河南两地蚊虫携带的最主要的虫媒病毒,以上研究结果对当地虫媒病毒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课题通过病毒生物学和病毒分子遗传进化分析首次阐明我国西藏分离的两株病毒为环状病毒新种(TIBOV),病毒基因组信息已经提交至基因库(GenBank)注册。研究结果还提示,西藏当地家猪血清标本中存在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的IgG抗体,提示该病毒与当地动物感染有关,本结果为当地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王敏[5](2011)在《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文中认为病原微生物在微生物世界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其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种威胁体现在生物恐怖、新发传染病以及一些难以控制的传染病。我国近几年加强了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为了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科研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全球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我们国家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病原微生物研究科研规划提供依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不同数据库的完善,基于互联网检索与分析可以获得病原微生物研究SCI文献,全基因组测序,批准新药等各种客观数据。本研究主要基于这些数据,分析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全球及我国研发现状,提出我国病原微生物研究今后应重点加强的方面,为国家相关科研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http://apps.isiknowledge.com)检索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情况,从文献年度数量变化、主要国家或地区分布、主要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国相关文献情况进行文献数量、主要机构等方面的分析。通过NCBI网站(www.ncbi.nlm.nih.gov)基因组数据库汇总数据分析主要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完成菌株,机构等。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fda.gov)数据库及我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fda.gov.cn)数据库分析美国及我国病原微生物相关疫苗批准情况。从检索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发达国家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总体数量较多。美国,英格兰,法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总体数量较多,研究范围也较广。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除了一些地区流行性疾病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较多以外,整体上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较少,研究范围也较局限。2)病原微生物SCI文献年度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在1995年到2009年间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不同,一些病原微生物的SCI文献数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一些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一些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不同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人乳头瘤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检索得到的SCI文献数量都在10000篇以上,而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亨德拉病毒,辛诺柏病毒,猴痘病毒,破伤风梭菌,阿尼昂尼昂病毒,天花病毒,萨比亚病毒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都在100篇以下,这体现了研究的普遍性、投入的科研力量及关注程度的不同。4)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与疾病流行程度有关。本研究中,一些国家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方面具有较多的SCI文献数量,甚至其中一些超过了美国,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疾病在这些国家存在较高的流行,这些国家对该病原微生物研究较多。5)中国不同病原微生物SCI文献数量差别较大。在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中,中国SCI文献数量与其他国家比较排序在前五位的病原微生物有鼠疫耶尔森氏菌,志贺氏菌,汉滩病毒,H5N1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等。6)一些机构在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尼巴病毒、轮状病毒、辛诺柏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肺炎链球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志贺氏菌、裂谷热病毒、狂犬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破伤风梭菌、钩端螺旋体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美国陆军在炭疽芽孢杆菌、埃博拉病毒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是最多的;7)中国一些机构在某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氏菌、布鲁氏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在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贝氏柯克斯体、汉坦病毒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中国科学院在葡萄球菌、人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氏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香港大学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幽门螺杆菌、H5N1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方面的SCI文献数量最多。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方面,中国提交全基因组序列的细菌类病原微生物包括鼠疫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球菌,钩端螺旋体,肺炎链球菌等。从病原微生物疫苗研制情况可以看出许多病原微生物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疫苗,本研究涉及的70种病原微生物中,中国批准的疫苗数量与美国相差不多,但是很多疫苗的批准年代都较早,一些疫苗的有效性及副作用控制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为了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能力,中国应当:1)增加科研投入。中国对病原微生物的科研投入最近几年不断增加,“十一五”开始设置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今后还应有重点地持续增加对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科研投入。2)调整科研布局。中国在一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研究投入力量不足。今后,中国应该巩固一些优势领域的研究,同时应加强对研究投入不足一些领域的研究。中国要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支持,加强军事医学科学院对具有潜在生物威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加强地方科研机构,大学,公司等对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研究。3)完善基础设施。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研究需要较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国为了提高生物恐怖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对能力要加快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4)重视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才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保留人才,鼓励优秀科研人员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5)发挥企业作用。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病原微生物药品及疫苗等应对措施研究机制体制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与调动企业的作用。
李庆虹[6](2010)在《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疗系统与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传染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二是已控制的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防控新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高在我国流行的几种主要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已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从2003年的SARS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到近几年的禽流感以及近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事件来看,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同时也反映出已有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在应对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尽早地警示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是控制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关键,但是由于一些新发传染病从未出现或平时很少发生,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加上发病初期警觉不够,很容易造成新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如何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在疾病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迅速处理,防止蔓延呢?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除2005年略低于肺结核外,一直稳居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之首,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发病率逐年增高。究其原因可见,HBV(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性问题常常是导致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致使乙肝流行和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在乙肝发病早期,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分析明确患者基因水平的个体化诊疗信息,判断每个病人的耐药性情况呢?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统计分析、数据挖掘、J2EE和关系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通过设计特定的服务功能软件,实现某一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治疗以及个体化基因水平的耐药性分析已经能够实现。针对以上分析,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符合我国传染病防治需求的传染病辅助诊疗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基于临床信息的传染病辅助诊断识别系统;2、以HBV为例建立基于遗传信息的个体化诊疗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一线医务人员更好的解决传染病防治中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1、迅速判别和处理新发传染病;2、早期明确HBV患者所感染病毒的耐药性特点,采用个体化诊疗方案,提高疗效。1.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研究通过对各种新发传染病的调研分析以及我国传染病流行特点,选择目前国内尚未报道的或已有报道但较少见的23种新发传染病进行辅助诊疗系统的研究。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传染病的完备知识库收集相关传染病及鉴别诊断相关疾病的信息资料,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Meta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地整理、统计、分析、优化和总结,构建了23种新发传染病及50种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库。依据权威机构的诊断标准,借鉴专家的经验,编写8600余条词条,建立临床诊断指标体系,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行验证。(2)建立基于知识库的辅助诊断识别系统利用J2EE和关系数据库技术,分析、组合相关数据,建立可查询和可更新的传染病综合信息数据库。利用贝叶斯网络、信息熵理论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数学评价体系,采用分层引导,逐步启发,以及交互反馈的方式,将医师的临床思维与临床经验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新发传染病临床特征的识别,建立符合临床思维的新发传染病计算机辅助专家智能系统。(3)回故性病例和前瞻性病例的应用分析系统完成后临床回顾性研究314份病例及前瞻性研究186份病例的验证结果分别为:第一诊断符合率61.9%及59.7%;前3位提示率78.1%及77.9%;前5位提示率86.6%及85.4%。本研究建立的新发传染病防、控、诊、治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知识库,是国内最早将临床医师临床经验与临床思维,应用于计算机辅助专家智能系统的创建。该系统可协助临床一线人员识别、处理各种新发传染病,并作为各级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普通群众的信息交流平台,对规范传染病诊治,普及传染病知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重要意义。该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国家疫情网络系统,弥补我国新发传染病临床监测和预警系统的不足,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2.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BV基因组有4个主要ORF(Open Reading Frame ,开放读码框架)和相应的调控序列,在感染患者当中,HBV的核苷酸突变频率达到每年105-104次。HBV基因突变可引起其生物学特性变化,包括复制速率、蛋白表达量、抗原表位变化、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的改变。因此,分析研究HBV基因变异特性,可以获得HBV耐药性相关信息。本研究为分析HBV耐药性特点,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较大样本病毒基因测序,分析我国HBV基因变异株特点,建立以我国流行HBV株序列为主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HBV耐药相关突变分析系统,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HBV相关综合数据库本数据库收集了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检测的68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全基因组序列516条,前C/基本核心启动子等基因片段序列11456条,代表性HBV基因组序列克隆613个,以及这些患者的血清样本和相关临床资料。用测序软件分析序列和峰图,从GenBank下载已有HBV全基因组序列,与本课题组测定的全基因及功能基因片段序列一起录入,构成HBVseqBJ数据库的主要序列来源,同时吸取用户上传序列,以进一步丰富数据库资料。构建了包括临床信息库、标本库、序列信息库、文献库、生物信息库在内的HBV相关个体化信息和知识查询系统。该系统支持图片、影像、序列等多种格式的数据录入,具有强大的数据查询、导航、视图分析、汇总功能;支持功能扩展和结构化定制,能够满足医学信息收集与科研中的个性化需求,为HBV研究中的病历收集、预后随访、标本采集、耐药分析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2)构建基于HBV序列分析的个体化诊疗系统建立HBV耐药性相关生物信息平台,该平台可以在线完成基因分型、突变位点识别、抗原表位分析、耐药位点识别功能。数据库对外开放,用户可通过网上注册索取或提交序列资料、下载功能软件和进行在线分析,通过比对HBV序列对患者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参考。本系统包括序列比对、基因分型、抗原表位分析和耐药相关突变分析功能。病毒序列比对分析,采用相似性算法以便于找到新的突变;基因分型,采用进化树分析结合相似性算法以提高分析速度;对抗原表位的分析,能够涵盖HBV重叠ORF的相互影响;对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分析,可根据前沿进展不断进行更新调整。本项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国内HBV基因序列为主的专业HBV序列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HBV科研信息平台和耐药信息分析系统。数据库高度集成,分析系统分为序列比对模块、基因分型模块、抗原表位分析模块、耐药位点分析模块。通过构建基于网络的HBV科研信息平台和耐药性分析系统,一方面为国内HBV科研协作建立了必要的基础信息平台;另一方面,个体基因耐药性分析结果为一线医务人员制定合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了个体化遗传信息支持。
邓掌[7](2010)在《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毒病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垂直气候明显,具有的虫媒传染病宿主和媒介蚊虫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存在着多种虫媒病毒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分布和流行。长期以来云南省是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的主要流行地区,发病率一直较高,同时还存在其它虫媒病毒病的流行。此外,每年夏秋季,云南各地常有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流行,给当地医疗和疾控机构在对这类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带来诸多困难。云南省与虫媒病毒病高发的老挝、缅甸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邻,并与乙脑高发区贵州和四川省相邻,存在传入多种虫媒病毒的可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边境地区将有更多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导致境外虫媒病毒病及其它传染病传入并引起暴发流行的可能,成为该地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病毒病因,了解这些疾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由于引起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病原体种类较多,在临床上很难确定是何种病原体所致,给这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带来诸多困难。为此,本课题对云南省部分地区的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感染和发病状况调查,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包括虫媒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中具有代表性的16种病毒的抗体,以期了解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中相关病毒感染状况、病毒病原因子以及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监测、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和昭通市开展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调查,采集相关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并对每一例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建立病例及其标本背景信息Excel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对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病毒的IgM和IgG抗体的检测。根据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并结合其它资料进行病毒病因和流行病学分析。3结果2006-2008年在上述5州市共调查了747例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共采集到血清和脑脊液标本853份,其中血清776份,脑脊液117份。747例病例中共检测出10种病毒IgM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79.5%。IgM抗体阳性的10种病毒为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版纳病毒(Banna virus, BA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罗斯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 RRV)、巴马森林病毒(Barmah forest virus, BF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1/2、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埃可病毒(Entero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COXV)和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V);其中5种虫媒病毒(JEV、BAV、DENV、RRV和BFV) 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7.8%(357例),其它5种病毒(HSV、MuV、ECHOV、COXV和MV)抗体总阳性率为32.8%(153例),结果详见表1.1。表1.1云南省2006-2008年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ELISA法IgM抗体检测结果地区总病虫媒病毒IgM抗体检测常见普通病毒IgM抗体检测例数JEV DENV BAV RRV BFV COXV ECHOV HSV MuV版纳216 73 1 16 4 1 26 34 23 17德宏329 112 48 35 2 0 66 61 18 16大理48 17 1 12 0 0 7 5 3 1保山26 11 0 4 0 0 1 0 1 1昭通128 102 ND ND 0 0 13 13 ND ND合计747 315 50 67 6 1 113 113 45 35注:存在COXV和ECHOV-IgM抗体交叉阳性病例;另有保山市1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未列入表内。上述结果表明,虽然JEV、BAV、HSV、COXV、MuV、ECHOV、DENV、RRV、BFV和MV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有较大差异,但这10种病毒仍是当地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重要病原。本次调查的747例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中,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分别为526例和221例。在病毒性脑炎526例中,血清和脑脊液分别采集到511份和117份,共检测出抗体阳性病例412例(78.3%),分别为JEV-IgM抗体阳性268例,DENV-IgM抗体阳性5例,BAV-IgM阳性39例,RRV-IgM抗体阳性2例,COXV-IgM抗体阳性103例,ECHOV-IgM抗体阳性99例,HSV1/2-IgM抗体阳性16例,MuV-IgM抗体阳性9例,MV-IgM抗体阳性1例,未检查到BFV-IgM抗体阳性病例。表明能引起脑炎的病毒种类较多,除JEV等虫媒病毒外,肠道病毒(COXV和ECHOV)、呼吸道病毒(MuV和MV)和HSV也是脑炎的重要病原。从不明原因发热病例221例中,采集到血清标本225份,共检测出抗体阳性病例182例(82.4%),分别为:JEV-IgM抗体阳性47例,DENV-IgM抗体阳性45例,BAV-IgM阳性28例,RRV-IgM抗体阳性4例,BFV-IgM抗体阳性1例,COXV-IgM抗体阳性100例,ECHOV-IgM抗体阳性4例,HSV1/2-IgM抗体阳性29例,MuV-IgM抗体阳性26例,MV-IgM抗体阳性1例。表明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除存在JEV、DENV BAV、RRV和BFV感染外,还存在肠道病毒(COXV和ECHOV)呼吸道病毒(MuV和MV)和HSVl/2病毒感染病例。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中不同病毒检测结果详见表1.2。表1.2云南省2006~2008年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标本中IgM抗体检测结果比较病例总病虫媒病毒IgM抗体检测常见普通病毒IgM抗体检测例数JEV DENV BAV RRV BFV COXV ECHOV HSV MuV病毒性脑炎526 268 5 39 2 0 103 99 16 9不明原因发热221 47 45 28 4 1 10 4 29 26合计747 315 50 67 6 1 113 113 45 35注:另有保山市1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未列入表内。另外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监测到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的45例病人大多为赴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经商或务工人员,也有缅甸边民到瑞丽就医的病人。还发现2例本地感染病例(瑞丽1例,陇川1例)。本次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未检测出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 LNV)、Tahyna病毒(Tahyna virus, TAHV)、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V)、云南新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 YNOBV) 65株和93株、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Seadornavirus, SEADNV)(BAV-6株)的IgM抗体阳性病例。4结论526例病毒性脑炎病例中,检测出4种虫媒病毒IgM抗体阳性314例,总阳性率为59.69%,表明虫媒病毒是当地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其中JEV-IgM抗体阳性268例,阳性率高达50.95%,表明JEV不仅是当地虫媒病毒脑炎的主要病原,也是当地病毒性脑炎的主要致病病因。病毒性脑炎病例中还检测到DENV、BAV和RRV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提示这3种虫媒病毒也可引起脑炎。此外,病毒性脑炎病例中COXV、ECHOV、HSV和MuV阳性率较高,认为肠道病毒中的COXV和ECHOV、呼吸道病毒中的MuV以及HSV也是脑炎的重要病毒病原,其中COXV和ECHOV引起脑炎的病原学意义更大。221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存在有JEV、DENV、BAV、RRV和BFV感染病例,这5种虫媒病毒的总阳性率为56.56%(.125例),提示虫媒病毒仍是当地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原。肠道病毒(COXV和ECHOV)、呼吸道病毒(MuV和MV)和HSV病毒也是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原,其中尤以HSV和MuV更为重要。在虫媒病毒感染中,除乙脑外,BAV可能是当地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重要的病因。本次还成功构建了版纳病毒IgM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不仅完成了本研究项目的标本检测工作,并为今后开展该病毒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丰富了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病因研究内容,获得的大量数据为下一步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并为深入开展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防治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监测、病毒学检测和防治工作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吕志[8](2009)在《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Tahyna病毒的分离及当地人群感染调查》文中提出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陆地边境线长,周边与俄罗斯、印度、蒙古等八个国家接壤。自北向南,阿勒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将新疆分隔成北疆和南疆,使新疆在气候、地理、生境和物种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并与内地差异明显。新疆蚊虫媒介种类较多,与人畜关系密切。近年来在新疆进行的虫媒病毒调查中从蚊和蜱中分离到辛德毕斯、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等多种虫媒病毒。然而,这些病毒多分离自气候温润、蚊虫密度较大的北疆,南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情况少有报道。然而,南疆地区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在蚊虫活动高峰的夏秋季节,当地存在病因不明的发热和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然而,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的在夏季引起病毒性脑炎的乙脑病毒在新疆尚未发现。这些信息提示当地流行的虫媒病毒及相关疾病可能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新疆地区进行系统的虫媒病毒病原学的调查及相关病毒的人群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当地虫媒病毒病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分别对我国新疆南,北疆地区连续3年开展虫媒病毒调查,在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大量虫媒病毒,其中首次在我国分离到布尼亚病毒科Tahyna病毒,并证明当地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存在该病毒IgM抗体阳性,文章发表在Emerg Infect Dis.2009,15(2):306-309。1.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2006年、2007年和2008年7~8月在新疆地区喀什地区的伽师县、和田地区的民丰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和博湖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县、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和布尔津县、塔城地区的沙湾县以及哈密地区哈密市采集蚊虫标本21405只,绝大多数为背点伊蚊标本,分222批进行研磨和捕痉掷搿@米橹嘌赴ǚ掷氩《?结果分离到50株阳性分离物,均来自背点伊蚊标本。经过系统鉴定。共得到3株Tahyna病毒(Tahyna virus,TAHV)、41株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和6株待鉴定阳性分离物。2.新疆新分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本次研究对分离自喀什地区伽师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的3株TAHV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特征分析,测定了这3株(XJ30625、XJ0708和XJ0710)的全基因组序列(L、M和S节段编码区序列)。对TAHV病毒系统进化分析和核苷酸与氨基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TAHV各节段中S节段编码区同源性最商,中国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99.2-99.6%,氨基酸同源性为100%,与国外毒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2.2-92.9%,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8.3%;L节段序列分析显示,中国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6.3-97.4%,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与国外毒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81-82.5%,氨基酸同源性97.8%,提示多为同义突变:对于病毒M节段,我国新疆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80.7-96.1%,氨基酸同源性92.6-99%:与国外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80.1-82.1%,氨基酸同源性92.6-94.2%。S和L节段中国株之间各节段同源性较高,而与欧洲流行株Bardos 92同源性较低,体现了病毒的地域分布特征。M节段中国株之间存在较大变异,提示中国分离株可能存在多个亚型。结合噬斑滴定试验结果,推测这一节段的变异可能会影响TAHV噬斑形态及病毒生物学行为。本次试验对41株分离自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的LNV的第10和第12节段的进行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和核苷酸、氨基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地区分离的LNV毒株同源性较高,第十节段核苷酸同源性均大于94%,而与该病毒东北原型株核苷酸同源性仅75%左右。依据第10节段核苷酸序列信息可以将LNV分成四个亚型。南疆地区LNV属于基因Ⅰ型,而北疆阿勒泰地区分离到Ⅰ型和Ⅱ型,其中Ⅱ型LNV与东北地区原型株Ⅲ和Ⅳ型存在着许多特征性核苷酸改变,说明Ⅱ型和Ⅲ、Ⅳ型病毒之间可能存在传播关系。并且,推测在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省区同样存在LNV流行的可能。而且,流行的病毒型别应该介于Ⅱ型和Ⅲ型之间。本研究对蚊虫标本中分离的6株引起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物对多种虫媒病毒组特异性免疫血清不产生反应,应用甲病毒、黄病毒、布尼亚病毒以及呼肠孤(环状病毒、Seadonavirus等)病毒属特异性引物的基因扩增反应也呈阴性,提示新分离病毒可能不属于以上病毒属,进一步的鉴定工作正在进行中。3.新疆夏季不明原因发热及脑炎患者虫媒病毒感染调查为了明确TAHV与当地人群疾病的关系,本研究连续2年在新疆采集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964例,应用IFA方法进行血清TAHV感染调查。其中,喀什地区采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742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5.26%(39/742),IgG抗体阳性率18.27%(59/323);在北疆地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采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标本222例,并未发现TAHV IgM抗体阳性者。这些结果提示,新疆南疆喀什地区不明原因发热人群中存在该病毒的感染。结合TAHV病毒分离结果,认为南疆多个地区存在TAHV循环及人群感染。对2007年伽师县采集的10例TAHV IgM抗体阳性血清及恢复期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发现,所有标本中和抗体指数介于1:10-1:80之间,提示当地人群中存在该病毒的感染,但是未能发现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体呈现4倍增长,因此尚不能证实TAHV是这些IgM抗体阳性病例发热疾病的病因。本研究还发现,应用IFA检测血清TAHV抗体时所得到的抗体滴度与中和试验检测时得到的抗体滴度基本相符,提示IFA方法可以用来进行TAHV病毒抗体的初筛。本研究还对新疆南疆伽师县2004年夏季发生的一起乙型脑炎流行的病因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疫情期间采集的6对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的乙型脑炎病毒(JEV)IgM抗体均呈阳性,但是只有两对标本存在低滴度JEV中和抗体4倍增高(5:20和5:40),其余4对标本JEV中和抗体呈阴性反应,根据此结果认为该起疫情为乙脑流行尚显证据不足。对以上标本开展了多种虫媒病毒抗体筛查,结果发现这些标本JEV、登革病毒(DENV)、西尼罗病毒(WN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SLEV)等多种黄病毒IgM和IgG抗体均呈现阳性(TAHV及其它甲病毒属虫媒病毒抗体阴性),考虑到黄病毒之间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这些结果仅提示当地可能存在某种黄病毒的感染,但对其真正病因尚无法判断。建议今后有条件时开展多种黄病毒中和试验以进一步确定病因。此外,本研究对2008年新疆南北疆地区采集的64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进行了WNV、DENV和JEV虫媒病毒IgM抗体的筛查。结果发现11例患者血清WNV抗体阳性,19例患者血清DENV抗体阳性和4例患者血清JEV抗体阳性。这些结果提示,新疆地区存在多种蚊传黄病毒属虫媒病毒,并有可能引起夏季人群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3年时间在我国新疆地区开展了虫媒病毒系统调查,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首次证明新疆南疆地区存在Tahyna病毒感染,这些数据不但丰富了我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虫媒病毒的种类,而且为了解当地传染病病因以及积极预防和控制相关虫媒病毒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进一步工作应该侧重于新疆当地及全国范围内Tahyna病毒感染的病例发现,临床表现,疾病负担以及该病在新疆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流行范围等。
李铭华[9](2009)在《我国山西、甘肃和江西三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文中提出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一类病毒,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现500余种虫媒病毒,其中有100多种与人畜疾病关系密切,感染后可表现为发热、出疹、关节炎、出血和脑膜脑炎,严重的可以引起死亡。许多新发传染病如西尼罗热和裂谷热也都属于虫媒病毒病。因此,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证实4种虫媒病毒及相关疾病在我国存在与流行,即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或称春夏季脑炎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和登革热病毒1~4血清型。我国幅原辽阔,媒介昆虫众多,我国的虫媒病毒肯定远远不止目前已知的几种,但是缺乏相应的背景调查。本研究于2006~2008年对我国山西、甘肃和江西三省开展虫媒病毒调查,在7~8月蚊虫高发季节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以明确当地存在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特点。本研究在完善我国虫媒病毒背景资料,并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1.山西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2006~2007年夏季在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阳泉市和忻州市的七个县区采集4属7种共17860只蚊虫标本,包括2种库蚊、3种伊蚊、1种按蚊和1种阿蚊。将蚊虫标本分为144批进行研磨处理,通过组织细胞培养法得到15株阳性分离物。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有8株分离物仅能与版纳病毒特异性免疫腹水发生反应;有2株分离物除了能和版纳病毒特异性免疫腹水发生反应外,还能够与辽宁病毒特异性免疫腹水发生反应;其余5株分离物与常见的虫媒病毒抗体发生均不发生反应。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15株阳性分离物中有10株版纳病毒(Bannavires,BAV),2株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3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CppDNV)及2株有待进一步的鉴定的病毒分离物。10株BAV中有6株分离自淡色库蚊,有1株分离自背点伊蚊,其余的3株分离自混合蚊种。2株LNV分别分离自淡色库蚊和背点伊蚊。3株CppDNV中有2株分离自淡色库蚊,有1株分离自骚扰阿蚊。新分离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显示,10株BAV之间第12片段编码区序列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8.7%~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1%~100%;与版纳病毒标准株(BANNA)相比,第12片段核苷酸同源性在90.5%~91.2%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3.2%~94.2%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提示山西省分离的10株病毒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支中,显示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2株LNV之间第10片段部分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辽宁病毒标准株(LNV-NE97-31)同源性最低,仅为76.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LNV-NE97-31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均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中,山西分离株和新疆分离株第10片段进化都相对独立,表现出了LNV进化过程中的地域性。对CppDNV非结构蛋白NS1和NS2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3株山西省新分离株的同源性为100%;与我国其他省市的分离株同源性很高,在99.9%~100%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提示所有中国分离株均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中,并且与AaeDNV的进化关系较近。本研究分离到的BAV、LNV和CppDNV病毒均为山西省首次报道。2.甘肃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2008年7~8月间在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和平凉市五个标本采集点共采集13839只蚊虫标本,蚊种包括库蚊、伊蚊和按蚊3属。将蚊虫标本分为280批进行研磨处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得到6株阳性分离物。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6株分离物均能够与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6株病毒均为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所有毒株均分离自库蚊标本。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显示,6株JEV均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6株JEV新分离株之间E基因序列同源性很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6%~100%;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7.5%~87.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7.2%。新分离株与疫苗株在E基因区段存在11处共同氨基酸位点差异,但这些位点均不处于决定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008年甘肃JEV新分离株与2004年四川分离株和2005年上海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甘肃省既往虫媒病毒调查仅局限在陇南地区,西北部地区从未涉及。本研究首次在甘肃省东部白银市和西北部地区张掖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开展虫媒病毒调查,并在白银市分离到6株基因Ⅰ型乙脑病毒,这是在该地区首次分离到乙脑病毒,并提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已经传播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3.江西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2008年7~8月间在江西省吉安市、赣州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五个地区共采集11916只蚊虫标本,隶属于3属3种,包括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将蚊虫标本分为240批次进行研磨处理,通过组织培养法得到14株阳性分离物。14株阳性分离物均只能够引起BHK-21细胞产生病变,而对C6/36细胞无致病变效应。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14株阳性分离物基本可以排除甲病毒、黄病毒、布尼亚病毒的可能,也可以排除dsRNA病毒的可能,进一步的鉴定工作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在蚊虫标本采集点当地县医院采集331份发热病人血清标本,使用乙脑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的乙脑IgM抗体,共检测到4份阳性标本,其他引起脑炎与发热病原体感染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于2006~2008年在我国山西、甘肃和江西三省开展虫媒病毒调查,共采集43615只蚊虫标本,隶属于4属7种,包括2种库蚊、3种伊蚊、1种按蚊和1种阿蚊。所有标本分为664批进行研磨处理,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共分离到21株病毒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隶属于3科4种,包括呼肠孤病毒科Seadornavirus属BAV病毒(10株)及LNV病毒(2株),细小病毒科短颈浓核病毒属CppDNV病毒(3株)和黄病毒科黄病毒属JEV病毒(6株)。这些数据不仅填补和丰富了上述地区虫媒病毒的基线数据,更重要的是为当地虫媒病毒病的预防控制及夏秋季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为深入研究我国虫媒病毒的分布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特征积累了资料。
刘远恒,李文惠,刘玉璋,冯崇慧,周怀营,刘雄飞[10](2004)在《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记载了1973年发生在新疆阿瓦提县医院一起新疆出血热的暴发流行。病人均为参与抢救或护理出血热患者的医务人员或其亲属。发病8例,死亡2例,病死率25.0%。病人潜伏期为34天,流行持续12天。密切接触病人而缺乏个人防护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二、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首次从白蛉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山西省武乡县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2018 |
第一节 武乡县吸血昆虫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武乡县虫媒病毒的分离 |
第三节 武乡县分离虫媒病毒与疾病的关系 |
第四节 武乡县虫媒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
第二章 山西省阳泉市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2018 |
第一节 阳泉市吸血昆虫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阳泉市虫媒病毒的分离 |
第三节 阳泉市分离虫媒病毒与疾病的关系 |
第四节 阳泉市虫媒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2)2009.7~2018.7某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致病菌动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 |
5 数据质控 |
研究结果 |
1 医院感染长期趋势 |
2 医院感染短期趋势研究 |
3 历年致病菌情况 |
讨论 |
1 医院感染的年变化趋势 |
2 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短期趋势 |
3 历年致病菌情况 |
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出血热相关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登革病毒 |
1.2 基孔肯雅病毒 |
1.3 寨卡病毒 |
1.4 黄热病毒 |
1.5 汉坦病毒 |
1.6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
1.7 沙粒病毒 |
1.8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
1.9 裂谷热病毒 |
1.10 马尔堡病毒 |
1.11 埃博拉病毒 |
1.12 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和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 |
1.13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 |
1.14 蜱传脑炎病毒 |
2. 实验材料 |
2.1 病毒基因 |
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缓冲液配方 |
3. 实验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引物探针的设计 |
3.3 标准品的制备和稀释 |
3.4 荧光定量RT-PCR实验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5 Tem-PCR |
3.6 微球与捕获探针的偶联 |
3.7 Luminex TM 200仪器的校准 |
3.8 Tem-PCR产物的检测 |
4. 结果 |
4.1 按地区分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4.2 按地区分组液相芯片方法检测结果 |
5. 讨论 |
5.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DENV-CHIKV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病毒毒株、细胞株 |
2.3. 抗体和抗原 |
2.4.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5. 溶液配方 |
2.6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重组杆状病毒适宜扩增条件的选取及扩增 |
3.2. 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
3.3. 抗原的鉴定 |
3.4 动物实验 |
3.5 免疫实验及滴度的确定 |
4. 结果 |
4.1 DENV-CHIK VLPs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与核酸鉴定 |
4.2 DENV-CHIK VLPs重组杆状病毒制备条件与鉴定 |
4.3 DENV-CHIK VLPs的制备与鉴定 |
4.4 IgG抗体水平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建立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和特异性汇总 |
结论 |
致谢 |
(4)我国山西、河南虫媒病毒调查及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山西省蚊虫及蚊传病毒的调查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标本采集 |
第二节 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研究 |
第二章 河南省蚊传虫媒病毒的调查及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标本采集和病毒分离 |
第二节 新分离病毒的鉴定与分子特征研究 |
第三章 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一节 西藏环状病毒鉴定及环状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第二节 西藏环状病毒的家猪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
第四章 其他内容 |
结论 |
创新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1 炭疽芽孢杆菌 |
2 肉毒梭菌 |
3 鼠疫耶尔森氏菌 |
4 天花病毒 |
5 土拉热弗朗西斯氏菌 |
6 埃博拉病毒 |
7 马尔堡病毒 |
8 拉沙病毒 |
9 布鲁氏菌 |
10 产气荚膜梭菌 |
11 沙门氏菌 |
12 O157:H7 大肠杆菌 |
13 志贺氏菌 |
14 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
15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
16 鹦鹉热嗜衣原体 |
17 贝氏柯克斯体 |
18 葡萄球菌 |
19 普氏立克次氏体 |
20 马脑炎病毒 |
21 霍乱弧菌 |
22 尼巴病毒 |
23 汉坦病毒 |
24 轮状病毒 |
25 细小病毒B19 |
26 嗜肺军团菌 |
27 汉滩病毒 |
28 空肠弯曲菌 |
29 伯氏疏螺旋体 |
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
31 幽门螺杆菌 |
32 肺炎嗜衣原体 |
33 阮粒 |
34 O139 霍乱弧菌 |
35 汉氏巴尔通体 |
36 辛诺柏病毒 |
37 萨比亚病毒 |
38 H5N1 流感病毒 |
39 西尼罗河病毒 |
40 SARS冠状病毒 |
41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
42 登革热病毒 |
43 亨德拉病毒 |
44 猴痘病毒 |
45 阿尼昂尼昂病毒 |
46 裂谷热病毒 |
47 黄热病毒 |
48 乙型肝炎病毒 |
49 脊髓灰质炎病毒 |
50 麻疹病毒 |
51 出血热病毒 |
52 狂犬病病毒 |
53 日本脑炎病毒 |
54 结核分枝杆菌 |
55 脑膜炎奈瑟氏菌 |
56 百日咳鲍特氏菌 |
57 白喉棒状杆菌 |
58 破伤风梭菌 |
59 化脓性链球菌 |
60 淋病奈瑟氏菌 |
61 梅毒螺旋体 |
62 钩端螺旋体 |
63 流感病毒 |
64 风疹病毒 |
65 麻风分枝杆菌 |
66 肺炎链球菌 |
67 流感嗜血杆菌 |
68 肺炎支原体 |
69 EB病毒 |
70 人乳头瘤病毒 |
四、讨论 |
(一) 病原微生物SCI文献分析 |
(二) 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分析 |
(三) 病原微生物疫苗研究分析 |
(四) 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应对能力的主要措施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疗系统与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基于遗传信息的 HBV 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关键问题 |
2 医学辅助诊断系统对我国传染病防治的启示 |
3 关键技术问题 |
3.1 建立新发传染病及鉴别诊断相关疾病的知识库 |
3.2 将临床医师临床经验与思维加入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 |
3.3 建立我国HBV 患者生物信息库 |
3.4 实现HBV 患者的个体化诊疗信息分析 |
4 研究目标 |
5 主要研究内容 |
5.1 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断识别系统 |
5.2 基于遗传信息的HBV 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 |
第一部分 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断识别系统 |
第一章 全球新发传染病概况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
1 全球新发传染病概念和概况 |
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二章 知识库构建及评分系统建立 |
1 构建知识库所需的资料收集工作 |
2 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库系统的建立 |
3 专家先验知识库建立 |
第三章 全结构化存储的临床信息录入系统的建立 |
第四章 传染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专家系统的建立 |
第五章 传染病辅助诊疗系统验证 |
小结 |
1 关键技术 |
2 主要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 |
4 成果推广应用前景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遗传信息的HBV 个体化信息系统 |
第一章 HBV 耐药情况现状与研究方案的确定 |
1 HBV 耐药情况现状 |
2 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
第二章 HBV 综合信息库的构建 |
1 临床信息库的建立 |
2 标本库的构建 |
3 序列库的构建 |
4 文献库的构建 |
5 生物信息库的构建 |
第三章 HBV 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的构建 |
1 HBV 蛋白序列翻译 |
2 变异位点分析 |
3 表面抗原分析 |
4 基因型分析 |
5 血清型分析 |
6 在线比对分析 |
小结 |
1 关键技术 |
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HBV 序列信息库研究现状 |
1.SeqHepB 数据库 |
2.HepSeq 数据库 |
3.HVDB 数据库 |
4.HBVRegDB 数据库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毒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英文缩略语 |
四、前言 |
五、材料与方法 |
六、结果 |
七、讨论 |
八、结论 |
九、展望 |
十、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Tahyna病毒的分离及当地人群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
第一节 新疆蚊虫标本采集和病毒分离 |
第二节 新疆新分离虫媒病毒的鉴定 |
第二章 新疆新分离虫媒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
第一节 Tahyna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
第二节 辽宁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
第三章 新疆夏季不明原因发热及脑炎患者虫媒病毒感染调查 |
前言 |
第一节 新疆夏季不明原因发热人群血清Tahyna病毒感染调查 |
第二节 2004年喀什地区不明原因脑炎的病因调查 |
第三节 新疆夏季不明原因发热人群主要蚊传黄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总结 |
一.新疆虫媒病毒调查 |
本课题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Tahyna病毒研究进展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我国山西、甘肃和江西三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山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一节 山西省蚊虫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山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 |
第三节 山西省虫媒病毒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
第二章 甘肃省虫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一节 甘肃省蚊虫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甘肃省虫媒病毒的分离 |
第三节 甘肃省虫媒病毒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江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一节 江西省蚊虫标本的采集 |
第二节 江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 |
第三节 江西省虫媒病毒的鉴定 |
第四节 江西省发热病人血清标本乙脑IgM抗体检测 |
总结 |
1. 山西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
2. 甘肃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
3. 江西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经过和一般特点 |
1.1 流行过程: |
1.2 8例病人简介: |
1.2.1 例1: |
1.2.2 例2: |
1.2.3 例3: |
1.2.4 例4: |
1.2.5 例5: |
1.2.6 例6: |
1.2.7 例7: |
1.2.8 例8: |
1.3 流行病学特点: |
2 病原分离与鉴定 |
3 讨论 |
四、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首次从白蛉中分离到白蛉病毒属病毒[D]. 王晶. 青岛大学, 2020(01)
- [2]2009.7~2018.7某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致病菌动态性研究[D]. 付晓峰. 山东大学, 2019(02)
- [3]出血热相关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D]. 闫芳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5)
- [4]我国山西、河南虫媒病毒调查及西藏新分离环状病毒分子进化遗传分析[D]. 郑雅匀. 山东大学, 2014(12)
- [5]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D].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6]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疗系统与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庆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
- [7]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病毒病因研究[D]. 邓掌. 大理学院, 2010(02)
- [8]新疆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Tahyna病毒的分离及当地人群感染调查[D]. 吕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05)
- [9]我国山西、甘肃和江西三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D]. 李铭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06)
- [10]一起新疆出血热院内暴发的调查[J]. 刘远恒,李文惠,刘玉璋,冯崇慧,周怀营,刘雄飞. 地方病通报,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