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4例颅脑外伤双瞳散大患者的临床、CT及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谢鹏,董鑫[2](2020)在《Rotterdam CT评分作为颅脑减压手术患者评估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Rotterdam CT对颅脑外伤减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根据Rotterdam CT分级,对颅脑外伤减压术前表现进行CT评分。以随访结束时的病死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不良预后1~3分,良好预后4~5分)作为评估指标。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和比例优势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量化Rotterdam CT评分与预后的关系,Rotterdam CT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单因素分析显示,Rotterdam CT高评分与病死率(OR:3.117;95%CI 1.867~5.386;P<0.001)和不良预后(OR:2.612;95%CI 1.733~3.939;P<0.001)显着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Rotterdam CT高评分仍然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1.830;95%CI 1.043~3.212;P=0.035)显着相关。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减压术患者而言,Rotterdam CT评分能够预测预后,我们建议将Rotterdam CT评分作为TBI患者临床状况综合评估的指标。
夏博铭[3](2020)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与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和鹿特丹C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力与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和鹿特丹C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确定其对于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探究一种新型的无创颅内压监测方法和其临床价值。方法:(1)收集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至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眼眶CT的正常健康成年人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收集志愿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通过眼眶CT测量其眼球后3mm处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分析正常人视神经鞘直径范围及影响视神经鞘直径的相关因素。(2)回顾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数据,纳入符合研究的患者24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分别通过头颅CT及眼眶CT评估鹿特丹CT评分和测量眼球后3mm处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通过颅内压监测仪来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后颅内压数值。根据患者的颅内压数值分为颅内压正常组(ICP≤20mm Hg)和颅内压升高组(ICP>20mm Hg)。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患者ONSD和鹿特丹CT评分与ICP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求出ONSD和鹿特丹CT评分各自对于ICP升高的最佳临界值,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ONSD和鹿特丹CT评分联合预测ICP升高的价值。结果:(1)25例正常成人志愿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ONSD之间无相关性,平均ONSD为5.71±0.37mm,95%置信区间(95%CI)为(5.55-5.86)mm。(2)2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和BMI与ONSD之间也无相关性,平均ONSD值为7.02±0.67mm,平均ICP值为19.7±9.2mm Hg,鹿特丹CT评分均值为4(4-5)分。颅内压升高组与颅内压正常组的ONSD均值分别为7.55±0.57mm和6.64±0.45mm,ICP均值分别为28.6±6.2mm Hg和13.3±4.1mm Hg,颅内压升高组的ONSD值显着大于颅内压正常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且颅内压正常组的ONSD值也显着大于对照组(P<0.001)。颅内压(ICP)与视神经鞘直径(ONSD)和鹿特丹CT评分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55(P<0.01),r=0.57(P<0.05),运用ROC曲线分析ONSD和鹿特丹CT评分诊断ICP升高的临界值,可得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0.807,截断值(cut-off)分别为7.1mm和4.5,敏感性分别为80%、70%,特异性分别为93%、79%,均有较高的预测ICP升高的诊断价值。当联合ONSD和鹿特丹CT评分评价诊断效能时,可得到两个因素联合后与ICP值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698(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较单一变量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视神经鞘直径与颅内压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的评估颅内压力,具有快速、简便、高效、无创等优点。并且当视神经鞘直径联合鹿特丹CT评分时,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和颅内压升高的判断具有更好的评估效果,所以我们不仅可以通过ONSD的大小来判断ICP的高低,还可以通过联合鹿特丹CT评分来综合评估及判断ICP的大小,来更有效及简便的帮助临床医生来进行更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卢维新[4](2020)在《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导致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和轴索损伤等颅脑结构和(或)功能损伤性改变。业已公认,TBI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尽管近3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sTBI的救治仍没有革命性突破,sTBI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35%,它对于整个世界,还是一个有待于急需改进的公共卫生事件。目前颅脑损伤救治的主要焦点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进展,现今对于sTBI救治的最佳理念是多模态监测(Multi-modal Monitoring,MMM),其目标:通过监测反映脑细胞损伤和死亡的生理参数变化,来早期发现继发性脑损伤,并将这些监测到的信息,整合到临床决策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从而有助于在发生不可逆脑损伤前预防和治疗继发性脑损伤。MMM能够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代谢、脑功能等多角度、多层次评估继发性脑损伤程度,量化sTBI后紊乱的颅内参数,用以指导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救治,以减少、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综上我们通过以下两部分内容,对sTBI患者行MMM,初步探索MMM在sTBI后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sTBI后动态监测SctO2与ICP、CPP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sTBI后,动态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Cerebr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SctO2)与IC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Score,GCS)、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选取伤后24小时内神经外科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sTBI患者33例,动态监测SctO2、ICP、CPP持续7天,每6小时评估并记录1次,同时评估记录入院时GCS及伤后6个月GOS,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BI后,(1)在持续监测的7天内,SctO2趋势变化:从入院时开始,在第3天,SctO2均值达最低,随后逐渐升高。(2)SctO2与ICP、CPP、GCS、GOS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ctO2与ICP呈负相关(P<0.05),SctO2与CPP、GCS、GOS呈正相关(P<0.05);主要损伤侧SctO2与CPP的相关性最好(r=0.941,P=0.000),主要损伤侧SctO2与ICP相关性次之(r=0.935,P=0.000),损伤对侧SctO2与GCS相关性最差(r=0.697,P=0.000);主要损伤侧SctO2与GCS、ICP、CPP的相关性相对于损伤对侧一致性更好。结论:采用SctO2监测sTBI是一种临床可行又准确的的方法,可以对sTBI患者大脑病理生理改变尤其是脑氧代谢的改变做到早期识别。它可能比ICP更早识别出部分继发性脑损伤改变,从而在临床有效的时间窗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第二部分sTBI后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与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指数在sTBI后评估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动态监测sTBI后24小时内收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及NICU的32例患者,分别收集伤后1、3、7天CSF与血清Lac、NSE及白蛋白,其中同一时间CSF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浓度比值比值为BBB指数,同时持续监测ICP与入院后GCS及伤后6月GOS,并根据GO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BI后,(1)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均较正常范围明显升高(P<0.05);(2)血清Lac与ICP有相关性(P<0.05),CSF Lac、CSF及血清NSE、BBB指数与ICP没有相关性(P>0.05);(3)CSF Lac、CSF与血清NSE、BBB指数与入院时GCS及伤后6月GOS有相关性(P<0.05)。结论:sTBI后,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与ICP基本没有相关性(除血清Lac),但与入院时GCS、伤后6月GOS有相关性(除血清Lac),其中CSF Lac可以准确可靠的预测伤后6月GOS。因此,sTBI后,动态监测CSF与血清Lac、NSE及BBB指数有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的潜力,具有临床意义。
钟波[5](2019)在《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与常规治疗组在6个月的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开颅手术概率、去骨瓣减压概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同时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神经外科的85例双额叶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以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观察联合CT动态复查为导向的传统治疗方案的差别。通过比较两组间的6个月GOS评分、开颅手术率、去骨瓣减压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术后6个月的GOS预后评分结果提示阴性结局,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以ICP监测为指导的治疗组保守成功率高(P<0.05),双侧开颅手术比例下降,去骨瓣减压比例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穿刺道出血的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型颅内压探头置入后以颅内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可使双额叶脑挫伤患者获益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控制损伤、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第二部分TCD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CD参数与颅内压及灌注压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TCD监测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以及预后。方法对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放置脑室型颅内压探头持续监测。术后次日起连续动态TCD监测,主要监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图像,同时测量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并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每日监测ICP值,分析比较患者TCD参数改变情况以及与ICP的关系,伤后6个月评估病人的GOS评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ICP的改变,TCD参数出现明显改变。本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伴随颅内压的逐渐升高,RI增大,PI同样升高并且更加显着,Vd及Vm减小,其中Vd减小更加显着,因此PI、RI与ICP呈正相关,而Vd及Vm与ICP呈负相关。重要的是我们发现CPP与Vs、Vd、Vm均呈正向相关,CPP与RI也呈负相关。其中与P1相关性最大,最有统计价值。Vs和Vd值在颅脑损伤后伴随ICP的变化而逐渐降低至第7d左右降至最低水平,随后缓慢恢复;PI则与脑血流速度负相关。另外本研究中超过30%的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血管痉挛,重度血管痉挛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良预后。结论1.通过TCD动态监测可以明确其参数与颅脑损伤后ICP的关系,初步判断ICP及CPP的变化,同时监测其变化趋势,为TCD进行无创ICP监测提供依据;2.TCD动态监测可以初步判断颅脑损伤患者血管痉挛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初步评估患者预后。第三部分BIS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亚低温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72例就诊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行长程(>7天)亚低温及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其中同时接受24小时动态BIS监测30例,无BIS监测42例。BIS监测组以BIS值为导向给予调整药物控制镇静、镇痛深度;无BIS监测组予以常规镇静、镇痛。通过比较两组间的镇静、镇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凝血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行BIS监测初始的BIS值与6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OS)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与无BIS监测治疗组比较,以BIS值为导向的镇静镇痛治疗组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比例明显下降(P<0.05),凝血异常的发生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的控制相对平稳;根据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初始BIS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好,初始BIS值高组预后明显优于初始BIS值低组(P<0.05)。结论:1.BIS监测可调控镇静镇痛的深度,有利于亚低温治疗的管控;2.以BIS监测为导向的镇静镇痛可以降低镇静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3.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初始BIS值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IS值越高预后越好。
程峰[6](2019)在《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目的:探讨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和甘露醇对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术后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的控制作用及短期(两周内)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只接受一种高渗剂(3%HTS或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被录入研究。观察指标包括:(1)每日ICP负担(小时/天);(2)对单次大剂量高渗剂的反应;(3)两组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总住院天数;(4)两周内死亡率。结果:30例仅接受3%HTS治疗的患者和30例仅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进行近似匹配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HTS组每日ICP负担明显低于甘露醇组(分别为0.89±1.02小时/天:2.11±2.95小时/天;P=0.038)。HTS组单次给药后ICP降低的程度较甘露醇组更高(P=0.001)。而短期死亡率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2,66.67%[HTS组]:1,33.33%[甘露醇组];P=0.554)。结论:DC术后TBI患者使用等渗剂量高渗剂治疗时,3%HTS的降颅压效果优于20%甘露醇。但这种优势对此亚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目的:分析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死亡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机制、GCS评分、GCS动作评分、瞳孔反应、术前低氧经历、头部简略损伤评分(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ore of the Head region,HAIS)、收缩压水平、头颅CT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单因素分析、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建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数据检验模型并观察模型性能。最后,借助编程技术开发预测工具。结果:337例DC术后TBI患者中,112(33.2%)例发生短期死亡。经单因素分析、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反应、Marshall CT分级、HAIS和Fg与短期死亡的发生独立相关。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C统计值为0.930,阈值P为0.359,当P≥0.359时认为发生短期死亡的可能性大。测试集的验证结果显示MMC值为0.799,F-measure值为0.865。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邱兵[7](2019)在《体感诱发电位联合多因素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及基础设施的兴建、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各种运动参加人数的增多,颅脑损伤的患者并不少见,目前全球所有有创患者人数中(颅脑外伤、四肢损伤、肢体外伤、胸外伤等),颅脑外伤占总人数的1/6。颅脑损伤的昏迷患者,不仅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生命的威胁,而且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我国规定持续昏迷1个月即为植物状态,持续昏迷3个月以上称为持续植物状态。昏迷患者的预后有三个结局:苏醒、持续性昏迷以及死亡,目前全球通用的昏迷评估方法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它包括睁眼反应、肢体活动反应和言语反应3个部分,并据此评估患者状态及大致结局。为了更加精确的评估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给医患双方带来更多的益处,我们采取体感诱发电位检查联合多因素来评估昏迷患者的预后,其中选取的评价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瞳孔大小情况、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运动GCS评分以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正常与否等。研究对象及标准1、一般资料: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位昏迷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从起病至入院时昏迷时间不超过72小时且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2、影响患者预后临床因素的选择及标准2.1性别:男性31人,女性8人;2.2年龄:分两组,一组年龄≥60岁,共16人,一组年龄<60岁,共23人;2.3入院后的mGCS评分:最高5分,最低1分,分两组,一组评分1-3分,共33人;另一组评分4-5分,共6人;2.4双侧瞳孔情况:1)双侧瞳孔大小,分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双侧瞳孔散大两组;2)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分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2.5入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以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作为检测指标,分正常与异常两组;2.6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预后分持续性昏迷(死亡)及苏醒两组。统计分析方法对以上因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联合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是否消失、双侧瞳孔是否散大、入院mGCS评分、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有显着相关性(P<0.05)。故年龄、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是否消失、双侧瞳孔是否散大、入院mGCS评分、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正常与否是影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石林[8](2019)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来减少此类患者死亡率。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收治的141名颅内血肿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术前准备时间长短、GCS评分、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高血压、血肿量、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多发伤及瞳孔的反应性等因素进行分组。用χ2检验用来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14天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因素。采用SPSS 22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用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8名颅内血肿并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的患者中约17%的患者在术后14天内死亡。Kaplan-Meier分析法和对数秩检验显示根据GC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及瞳孔反应性分组,患者的死亡率有显着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和瞳孔反应性与患者短期生存率显着相关,而术前准备时间越长对患者短期生存率越有益。最后,年龄、GCS评分、瞳孔反应性是患者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C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中线移位、糖尿病及瞳孔反应性,对TBI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有显着的影响。而GCS评分、年龄和瞳孔反应性是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有效预后危险因素,年龄越大、GCS得分越低、瞳孔反应性越差的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后短期死亡率越高。
房芳[9](2017)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临床病案资料,详细收集死亡病人的疾病构成、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探讨神经外科疾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专科疾病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本研究从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案科收集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2年期间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病案信息和病历系统,疾病诊断采用ICD-10进行分类。在病历系统中逐一核对并补充所有病人住院期间的详细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入院时的一般身体状况、意识状态、所患基础疾病、影像检查结果、手术情况、住院期间的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具体死亡原因等详细资料。根据所得资料对病人病情进行详细的评分与分级,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本论文实验结果如下,1)纳入分析病案6440例,男性3534,女性2906人,性别比1.22:1,年龄范围102天至97岁,中位年龄63岁,颅脑损伤1264例,脑血管疾病1901例,颅内肿瘤1508例,其他病变1767例。手术治疗3667例,平均住院时间16.00±17.43天,出院时痊愈2122例,好转3222例,未愈/其他892例,死亡204例。2)死亡组:男女比1.95:1; WHO年龄分段:青年组22例、中年组64例、老年前期61例和老年组57例;脑血管疾病(53.43%)和颅脑损伤(30.88%)死亡构成比较高,年病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依次为中枢性呼吸衰竭(58.82%)、脑疝(23.04)、多器官功能衰竭(6.86%)、心肺功能不全(2.94%)、肺部感染(2.94%)、感染性休克(1.96%)。3)外伤死亡:63例,男女比2.71:1,中年(28.57%)、老年(31.75%)偏高,致伤原因:摔伤(46.03%)和车祸(38.10%)。特重型(60.32%)者常早期(3天内52.63%)死亡。4)脑血管疾病死亡:109例,男女比0.95:1,多数患者(85.32%)起病1天内入院;出血脑卒中100例,缺血性9 例;Claassen CT 分级 3 级 11/23 例,Hunt-Hess 分级 3 级 7/21 例;ICH 评分 3 分34/77例;3h内死亡47例,3~24h死亡46例,其中GCS 3~5分分别为30,25例,脑干、基底节出血平均住院存活1.91h和6.18h。5)脑肿瘤死亡:20例,男女比0.82:1,中年(45.00%)为主,手术14例。6)预后相关因素:原发疾病与预后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组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败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脑疝以及是否手术;血管组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呼吸系统病史、败血症、急性肾功不全、脑疝以及是否手术;肿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肺部感染、继发性癫痫、电解质紊乱以及消化道出血。本论文结论如下,1)神经外科住院以男性、中老年病人居多,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颅脑损伤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大常见住院疾病。脑血管疾病和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急诊入院率和病残病死率。2)死亡病人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脑血管疾病和颅脑损伤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最常见死亡疾病,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住院存活时间与脑干、基底节等生命关键结构损伤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中枢性呼吸衰竭与脑疝是最主要死因,其次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和肺部感染,强调在积极处理专科疾病同时加强并发症的综合防治;5)根据疾病分布特点进行个体化综合性防治。
吴良发,袁从华,王经发,孙宇,王海伟,厉进辉[10](2016)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双侧开颅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双侧开颅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访,本组患者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23.8%。结论双侧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早发现及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二、44例颅脑外伤双瞳散大患者的临床、CT及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4例颅脑外伤双瞳散大患者的临床、CT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Rotterdam CT评分作为颅脑减压手术患者评估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CT扫描 |
1.2.2 评估标准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基本资料 |
2.2 Rotterdam CT评分与预后相关 |
2.3 ROC曲线分析 |
3 讨论 |
(3)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与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和鹿特丹C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数据采集方法 |
3.TBI患者住院管理 |
4.统计分析 |
结果 |
1.正常成人与TBI患者之间ONSD值的比较分析 |
2.纳入正常成人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和ONSD相关因素分析 |
3.纳入TBI患者的基本信息和ONSD相关因素分析 |
4.ONSD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和诊断效果 |
5.鹿特丹CT评分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和诊断效果 |
6.ONSD与鹿特丹CT评分联合与颅内压的关系及其诊断效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视神经鞘直径预测颅内压升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4)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sTBI后动态监测SctO_2与ICP、CPP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sTBI后 CSF与血清Lac、NSE及 BBB指数的临床意义 |
2.1 资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CD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BIS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6)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 |
引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引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颅脑创伤后颅高压的药物治疗比较 |
参考文献 |
综述2 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体感诱发电位联合多因素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原理 |
2. 关于持续性昏迷 |
3. 关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影响患者预后临床因素的选择及标准 |
3. 治疗和随访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预后 |
2. 单因素统计分析 |
3. 多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
讨论 |
1. 关于统计方法 |
2. 本研究中影响昏迷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
3. 关于预后 |
4. 关于昏迷患者预后的其他预测因素 |
5. 存在的缺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研究背景 |
2.2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与分类 |
2.2.1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定义及分类 |
2.2.2 创伤性颅内血肿概念及分类 |
2.3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 |
2.4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
2.4.1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断 |
2.4.2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
2.5 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症状和体征 |
3.3 影像学资料 |
3.4 手术方法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基线特征 |
4.1.1 一般资料比较 |
4.1.2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 |
4.2 短期预后危险因素 |
4.3 短期生存率的预测列线图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颅脑外伤 |
1.3 脑血管疾病 |
1.3.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动脉瘤 |
1.3.2 自发性脑出血 |
1.4 颅内肿瘤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住院病人总体情况 |
3.1.1 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比 |
3.1.2 死亡患者急诊、平诊入院情况 |
3.1.3 治疗情况 |
3.1.4 预后情况 |
3.1.5 各月份出院人数及死亡人数统计 |
3.1.6 死亡原因构成及分布统计 |
3.1.7 死亡患者入院年龄与住院存活时间关系 |
3.2 外伤组患者数据统计 |
3.2.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2.2 死亡患者致伤原因与性别、年龄分布统计 |
3.2.3 基础疾病统计 |
3.2.4 死亡患者伤情分级与生存时间 |
3.2.5 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3.2.6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2.7 死亡病人血肿部位与手术情况统计 |
3.2.8 多因素预后分析 |
3.2.9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
3.3 血管组患者数据统计 |
3.3.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3.2 基础疾病统计 |
3.3.3 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就诊时间、预后关系 |
3.3.4 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与生存时间差异分析 |
3.3.5 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的分布与手术情况 |
3.3.6 出血性卒中的评分与分级 |
3.3.7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3.8 多因素预后分析 |
3.3.9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
3.4 肿瘤组患者数据统计 |
3.4.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4.2 基础疾病统计 |
3.4.3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4.4 病理类型与手术情况 |
3.4.5 多因素预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特点 |
4.2 死亡案例分析 |
4.2.1 死亡患者月份分布 |
4.2.2 死因分析与并发症防治 |
4.3 颅脑损伤 |
4.4 脑血管疾病 |
4.5 颅内肿瘤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双侧开颅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临床表现 |
1.3影像学表现 |
1.4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44例颅脑外伤双瞳散大患者的临床、CT及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Rotterdam CT评分作为颅脑减压手术患者评估指标研究[J]. 谢鹏,董鑫.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0(06)
- [3]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与CT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和鹿特丹C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夏博铭.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基于多模态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D]. 卢维新. 兰州大学, 2020(01)
- [5]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D]. 钟波. 山东大学, 2019(02)
- [6]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D]. 程峰. 苏州大学, 2019(06)
- [7]体感诱发电位联合多因素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研究[D]. 邱兵.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8]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D]. 石林. 吉林大学, 2019(11)
- [9]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D]. 房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 [10]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双侧开颅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吴良发,袁从华,王经发,孙宇,王海伟,厉进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