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化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表达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芮铭[1](2019)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舌象分析及雄黄对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为研究对象,希望从中医特有的“理、法、方、药”系统角度,进一步探索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方药。1.从中医“理、法、方、药”中“理、法”的角度,本研究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热老年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舌象特征为切入点,以期达到能够更精确的阐述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医病因病机,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2.同时又从中医“理、法、方、药”中“方、药”的角度,本研究选取在临床实验中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较好治疗作用的中药雄黄(As4S4)作为切入点,通过其对NB4白血病细胞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蛋白Cyt-C、Bcl-2、AIF、Bax表达的影响作用,来探索雄黄对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过程的靶向调节作用,为雄黄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提供一定的实验证据,以期为开发研制新型中药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热患者舌象特点的研究分析:筛选复合入选条件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发热患者(门诊就诊或住院时间:2013年1月-2018年2月),拟观察病例80例,其中低热组(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小于38℃)40例,中高热组(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8℃)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主编:张之南、沈悌)相关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参照《白血病证型诊断标准(试行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提出)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制定的《虚劳(急性白血病)中医诊治方案》(2012年版试行版)。分析其中医证型并如实填写舌象观察表(见附录),详细观察记录患者的舌象特点舌象的内容包括:舌体颜色、舌体形状、舌苔颜色、舌苔厚度、舌苔性质等方面。2.中药雄黄(As4S4)对NB4细胞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因子的Bcl-2、Bax、Cyt-C、AIF表达影响:(1)运用CCK-8法检测雄黄在梯度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的增值影响,并检测出相应的IC50值。(2)雄黄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72h、0.075mg/ml As4S4),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检测其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yt-C、AIF的表达水平。(3)培养NB4细胞株,雄黄在梯度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NB4细胞,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yt-C、AIF的表达水平。结果: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热患者舌象特点的研究分析:(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低热患者在中医证型上多为气阴两虚型23例(57.5%),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热患者在中医证型上多为毒热炽盛型28例(70.0%);(2)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低热组中舌色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淡白舌16例(40.0%),依次降低为淡红舌10例(25.0%),红舌7例(17.5%),暗紫舌7例(17.5%),绛舌0例(0%);舌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正常舌体20例(50.0%),依次降低为肿胀舌12例(30.0%),瘦瘪舌5例(12.5%),短缩舌3例(7.5%);舌苔厚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少苔20例(50%),依次降低为:薄苔8(20.0%),厚苔7例(17.5%),无苔5例(12.5%);舌苔颜色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白色21例(52.5%),依次降为:黄色12例(30.0%),灰色4例(10.0%),黑色3例(7.5%);舌苔性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燥苔23(57.5%),依次降低为;润苔10例(25.0%),腻苔7例(17.5%)。(3)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中高热组舌色频率最高的是绛舌19例(47.5%),依次降低为红舌7例(17.5%),暗紫舌6例(15%),淡红舌5例(12.5%),淡白舌3例(7.5%);舌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瘦瘪舌19例(47.5%),依次降低为正常舌体14例(35.0%),短缩4例(10.0%),肿胀舌3例(7.5%);舌苔厚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少苔18例(45%),依次降低为薄苔9例(22.5%),无苔7例(17.5%),厚苔6例(15.0%);舌苔颜色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黄色21例(52.5%),依次降低为白色9例(22.5%),黑色7例(17.5%),灰色3例(7.5%);舌苔性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燥苔28例(70.0%),依次降低为:腻苔6例(15.0%),润苔6例(15.0%)。2.中药雄黄(As4S4)对NB4细胞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因子的Bcl-2、Bax、Cyt-C、AIF表达影响:(1)CCK-8结果:雄黄(As4S4)可抑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急性髓系早幼粒细胞NB4细胞株的增殖,并与作用的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呈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荧光法结果:雄黄(As4S4)能使NB4细胞株内与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Cyt-C、AIF、Bax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呈显着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3)Western-blot法结果:雄黄(As4S4)能使NB4细胞株内与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Cyt-C、AIF、Bax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有一定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低热患者在中医证型上多为气阴两虚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热患者在中医证型上多为毒热炽盛型;(2)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低热患者舌象临床主要表现为舌色淡白、舌体正常、少苔、舌苔白、燥苔,其舌象多符合气阴两虚型舌象;(3)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热患者舌象临床主要表现为舌色绛、舌体瘦瘪、少苔、舌苔黄、燥苔,其舌象多符合毒热炽盛型舌象;2.雄黄(As4S4)单药在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白血病细胞活性,对急性髓系早幼粒细胞NB4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使NB4细胞株内与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Cyt-C、AIF、Bax的表达上调,结果提示线粒体很可能是雄黄促进NB4细胞凋亡的重要靶点。
郭燕[2](2019)在《Brd4/c-myc/hTert分子轴调控在VPA促进As2O3诱导HL60细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的增殖,蓄积于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髓外脏器。多数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目前国内根据受累的细胞类型,AL通常可以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AML的发病率约为1.62/10万,而ALL则约为0.69/10万。一般成人以AML多见。急性白血病若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短者甚至在诊断数天后即发生死亡。自1986年开始,我国学者相继证实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s203)对PML/RARα阳性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有效,且获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PML/RARα阴性的其他类型AML目前仍只能选择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反复化疗只能使不足40%的患者长期生存,而造血干细胞移植虽改善部分患者预后,但因花费大、移植相关死亡率高,总体有效率仍不理想。因此,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诱导分化疗法的主要特点是选择性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后自然凋亡/死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明显毒副作用,从理论上讲,该种治疗模式将成为人类治疗白血病最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受到ATRA或As203成功治疗PML/RARα阳性的APL案例的鼓舞,新的分化诱导剂在开发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维生素衍生物、细胞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 inhibitor,HDACi)、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化疗药物、药用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生长调节素等。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除ATRA和As203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APL外,单独使用上述新型诱导分化剂均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更多的是倾向于不同诱导分化剂之间的联合应用,以期增强疗效、减少耐药、降低毒副作用等。其中,在新型诱导分化药物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抑制因子是重要的一类诱导剂。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是基因转录表达过程中重要的调控方式,组蛋白末端的乙酰化状态在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s)的作用下保持着动态平衡,与染色质的结构调节和转录活性状态密切相关,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包括HDAC抑制因子在内的不同诱导分化剂的联合应用,将成为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的新思路、新途径。根据以往的研究报道,上述诱导分化治疗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分化或凋亡两种现象,其主要的分子机制在于降解或抑制特异性PML/RARα融合蛋白。我们在前期的体外实验中,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小剂量As203(0.25-0.5umol/L以下)均可以诱导NB4(PML/RARα表达阳性)和HL60细胞(PML/RARα阴性)发生部分分化现象,而HDAC抑制因子VPA或TSA可以诱导这咱部分分化向终末分化转变。二是ATRA或高剂量As2O3均可以诱导NB4和HL60细胞分别发生终末分化或凋亡的发生。那么这种ATRA或As2O3同样可以诱导PML/RARα阴性HL60细胞发生明显细胞终末分化的事实,说明传统的“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学说并不能成为它们作用的唯一的分子机制,应该存在着其它诱导分化的机制途径。而我们建立的HDAC抑制因子VPA促进小剂量As2O3诱导HL60细胞由部分分化向终末分化的转变的预实验结果,为深入探讨其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体外细胞模型。因此,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重新选择分子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已知BRD(a double 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是bromodomain BET家族的成员,主要包含两个溴基结构的蛋白,可以优势结合乙酰化的染色质从而启动基因转录。BET家族特异性阻滞剂JQ1介导的Brd4活性抑制,导致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部分学者进一步发现,Brd4抑制剂JQ1抑或是Brd4的shRNA均可以显着抑制c-myc调控基因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测Brd4可能在VPA促进小剂量As203诱导HL60细胞发生终末分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重点探讨Brd4是否通过调控c-myc而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现象,而c-myc蛋白是否进一步影响下游基因hTert的表达变化。Brd4/c-myc/hTert分子轴的研究结果,将为新型终末分化诱导剂筛选、关键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并进一步创新和丰富粒系分化新理论。目的:在建立HDAC抑制因子VPA促进小剂量As2O3诱导PML/RARα阴性HL60细胞由部分分化向终末分化的转变的预实验基础上,依据BRD4参与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的实验结果,重点探讨Brd4是否通过调控myc而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现象,而c-myc蛋白是否进一步影响下游基因hTert的表达变化。率先揭示Brd4/c-myc/hTert分子轴在白血病细胞发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和丰富粒系分化新理论,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首先应用VPA、As2O3及两者联合诱导PML/RARα阴性HL-60细胞发生分化,或部分分化向终末分化模型的转变,然后采用CCK8实验测定不同药物及浓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吉姆萨检测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周期和CD11b分化抗原。NBT实验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作为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ChIP实验检测Brd4对c-myc或c-myc对hTert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变化。BALB/Nude荷瘤小鼠进行药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结果:无论是0.5 μmol/L的As2O3、1mmol/L VPA或者0.5 μmol/L As2O3+1mmol/L VPA均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时间依赖性。0.5 μmol/L As203+1mmol/L VPA诱导第2天时,G0/G1期增加,S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G2/M期变化不明显。Wright-Gimesa染色观察,CD11b分化抗原表达,以及NBT还原实验均证实诱导分化模型建立成功,并以两种药物联合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能力更强(P<0.05)。0.5μmol/LAs2O3+1mmol/L VPA协同诱导48h后,HL-60细胞中的Brd4和c-myc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正常对照组表达变化不大。0.5μmol/L As2O3+1mmol/L VPA协同诱导48h后,HL-60细胞中的Brd4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伴随c-myc蛋白表达降低。在siRNA作用后siBrd4表达降低,c-myc蛋白表达也降低。说明Brd4和c-myc之间存在正相关。收集siBrd4干扰与As2O3+VPA协同药物对CD11b表达的影响,siBrd4干扰或其与As2O3+VPA协同药物协同干扰后,细胞表面表达CD11b表达明显升高。为了证实Brd4对c-myc调控是否具有靶向性,当细胞处于对数期生长时,用0.5 μmol/LAs2O3、1mmol/L VPA或As2O3+VPA诱导白血病细胞。ChIP实验结果表明,Brd4可以结合c-myc 3启动子对靶细胞的分化发挥靶向调控作用,c-myc可以结合hTert的启动子对靶细胞分化发挥靶向调控作用。体内实验中,As2O3+VPA明显抑制体内荷瘤的生长,并与分化的发生和终末分化后凋亡有关。结论及意义:在首先采用VPA促进小剂量As2O3诱导PML/RARα阴性HL60细胞发生终末分化转变的基础上,率先揭示Brd4/c-myc/hTert分子轴在这种终末分化转变中的作用,提出非传统“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的分子机制。不仅创新和丰富粒系分化新理论,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史维维[3](2014)在《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及相关转录因子NF-κB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HL-6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启动子及相关转录因子NF-κB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HL-60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hTERT、NF-κB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变化2.利用RNAi技术干扰NF-κB基因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HL-60细胞hTERT、NF-κB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同时利用CCK-8分析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L-6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HL-60细胞后,hTERT、NF-κB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2.沉默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hTERT、NF-κ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3.沉默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有效的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P<0.01),以干扰48h最为显着。4.沉默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有效的促进HL-60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1.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HL-60细胞后,可促进HL-60细胞凋亡,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2.沉默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可促进HL-60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
孙淼[4](2012)在《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初步揭示三氧化二砷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hTERT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TERT启动子不同片段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转染HL-60细胞,加As2O3作用后检测各组荧光素酶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查找与其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PCR方法验证HL-60细胞表达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转录因子;利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HL-60细胞后上述经验证的转录因子mRNA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含有hTERT启动子不同片段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转染HL-60细胞,实验组加入As2O3,测定各组荧光素酶的活性。各实验组与其相应的对照组比较,hTERT启动子phTERT-281/-47和phTERT-1126/-47荧光素酶活性受As2O3作用抑制明显,phTERT-1126/-47比phTERT-793/-47多出phTERT-1126/-794段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端粒酶hTERT启动子phTERT-281/-47和phTERT-1126/-794段序列上可能结合转录因子Sp1、c-myc、NF-κB、USF2、MZF-2、GATA1、MYOD1和AP2alpha等。采用PCR方法从HL-60细胞中扩增出预测的转录因子Sp1、c-myc、NF-κB、USF2和MZF-2,未能扩增出预测的转录因子GATA1、MYOD1和AP2alpha。运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HL-60细胞48h后转录因子NF-κB和USF2在mRNA水平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HL-60细胞48h后转录因子MZF-2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s2O3作用下,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上结合的某些转录因子表达变化引起hTERT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从而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hTERT表达,这可能是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之一。
姜涛[5](2012)在《三氧化二砷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拟:(1)研究观察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对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细胞株ACC-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诱导ACC-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2)检测As2O3药物作用前、后的ACC-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诱导ACC-2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3)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在As2O3诱导AC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验证基因芯片的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探讨As2O3诱导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As2O3药物提供理论依据。(4)探讨hTERT在As2O3诱导AC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5)探讨线粒体膜电位(Δψm)、Caspase3在As2O3诱导AC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进行ACC-2细胞培养,将As2O3建立不同药物浓度梯度(0、1.0、2.0、4.0、8.0μmol/L)分别作用于ACC-2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培养板中不同浓度As2O3处理前后ACC-2细胞的形态变化,并照相记录;分别在药物作用后24h、48h、72h行MTT染色,酶标仪测得吸光度OD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行Hoechst33342/PI双染免疫荧光染色,Annexin V-PI双染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PI染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与细胞周期;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前后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2)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s2O3药物作用前、后的ACC-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网络,获得显着表达差异的候选基因。(3)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ACC-2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4)应用RT-PCR方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ACC-2细胞的hTERT的mRNA水平表达。(5)用Rh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8.0μmol/L As2O3作用前、后(24h),ACC-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用多功能酶标仪进行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1)As2O3可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随As2O3药物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核被染成强蓝色的凋亡细胞越来越多;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可见ACC-2细胞有部分呈现凋亡的形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浓聚缩小,核内出现透明区,核仁消失,核空泡化,染色质固缩,聚集于核膜下,染色质或凝集成团块状部分并附着在核膜下,或染色质边聚,形成新月状,细胞器减少,细胞浆浓缩,或裂解成质膜包绕的染色质碎片(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As2O3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ACC-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除低浓度组(1.0μmol/L)外,其余药物浓度组(2.0、4.0、8.0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P<0.05);药物作用组均可检测到亚G1期凋亡峰,但低浓度组(1.0、2.0μmol/L)的凋亡峰不明显,高浓度组(4.0、8.0μmol/L)的亚G1期凋亡峰明显;4.0、8.0μmol/L的As2O3作用48h后,ACC-2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30.23%和33.43%。(2)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其基因表达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1160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1084个基因显着下调表达。(3)RT-PCR结果显示,在未经药物作用、作为对照组的正常培养的ACC-2细胞中,bcl-2、c-myc的mRNA呈现明显高表达;在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24h与48h时,随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bcl-2、c-myc的mRNA表达逐渐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未经药物作用、作为对照组的正常培养的ACC-2细胞中,bcl-2、c-myc蛋白呈现明显高表达;在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24h与48h时,随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 bcl-2、c-myc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与mRNA表达变化趋势相一致。(4)RT-PCR结果显示,在未经药物作用、作为对照组的正常培养的ACC-2细胞中,hTERT的mRNA呈现明显高表达;在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24h与48h时,随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imol/L), hTERT的mRNA表达逐渐降低。(5)空白对照组ACC-2细胞内Rh123荧光强度最强,8.0μmol/L As2O3治疗组ACC-2细胞内Rh123荧光强度减弱,其差异有显着性(P<0.05);随着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0μmol/L,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 ACC-2细胞的Caspase3酶活力单位逐渐增加。结论(1)As2O3可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主要是通过诱导ACC-2细胞凋亡来实现的;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可以检测到亚G1期凋亡峰,细胞于G2/M期阻滞,细胞凋亡率随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2)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后,其基因表达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变化明显。(3)As2O3通过下调ACC-2细胞的bcl-2、c-myc、hTERT的mRNA转录表达及bcl-2、c-myc的蛋白表达,来诱导ACC-2细胞凋亡。(4)As2O3作用于ACC-2细胞,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引起细胞凋亡。随着As2O3药物浓度的增高,ACC-2细胞的Caspase3酶活力单位逐渐增加,Caspase3被激活,细胞随即发生不可逆转的凋亡过程。(5)As2O3诱导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至少通过早期下调bcl-2和c-myc的上游mRNA转录表达及下游蛋白表达,同时正相调节hTERT的mRNA转录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甚至耗散,从而可造成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高,MPTP开放,促进Cyt C的释放,激活效应Caspase3,从而发生细胞凋亡,细胞阻滞于G2/M期。As2O3诱导ACC-2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癌基因、抑癌基因、蛋白酶类的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通过立体交叉网状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
李静,曹云新,郝锦霞,刘陕西[6](2009)在《对比硫化砷对两种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和hTERT-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对比硫化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两种细胞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及其机制。方法: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周期、凋亡。结果:0.15~0.6mg/L硫化砷(72h)可在诱导NB4细胞凋亡的同时,下调细胞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表达,同样作用对于K562细胞需要硫化砷浓度达到0.3~3mg/L。0.3mg/L硫化砷(72h)可引起NB4细胞出现G2/M期细胞比例增高。而K562细胞需要在1.5mg/L硫化砷诱导下出现G2/M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端粒酶系统可能是硫化砷诱导NB4和K562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由硫化砷诱导的G2/M期阻滞可能与端粒酶活性的显着下降相关。NB4和K562细胞对硫化砷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志明[7](2009)在《颗粒细胞端粒酶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文中认为卵巢具有产生卵细胞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卵巢中的卵泡与卵子发育成熟、排卵及合成和分泌激素及某些细胞因子有关,是调控女性生殖的关键。颗粒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卵母细胞紧密接触,对卵泡的形成和发育,及卵母细胞的营养和成熟起重要作用。颗粒细胞是卵巢合成和分泌抑制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功能细胞,有高度分裂增殖的潜能。从原始卵泡生长启动、闭锁或排卵到黄体形成,颗粒细胞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各种变化。而其增殖、分化、凋亡机制及其调控非常复杂,牵涉到复杂的分子作用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因而研究颗粒细胞是研究卵巢功能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而对体外受精促排卵过程中获得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则是获得人颗粒细胞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好的实验方法。卵巢功能失调可导致多种妇科内分泌疾病及不孕。因而调节卵巢功能、促排卵以及不孕症的相关治疗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年龄增长和/或卵巢功能下降,可以导致卵泡闭锁加剧,促排卵时卵巢反应性差,获得的卵母细胞少,且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卵裂球质量差,助孕后妊娠率低下。目前激素类药物虽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着的疗效,但仍有其局限性和副作用,特别是对年龄小而卵巢功能衰退者,其促排卵效果不好。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调节因子p53、p19ARF、Rb和p16在HPO轴衰老中协同变化,而预防性应用何首乌饮可通过抑制性腺轴中衰老途径的关键因子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何首乌饮能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然而,何首乌饮是否以卵巢颗粒细胞为靶点,直接影响卵巢功能尚无充分证据。颗粒细胞的凋亡与卵泡闭锁有关,而端粒酶活性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在颗粒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对卵巢功能、卵裂球的发育的影响还不十分清楚。通过电耦相连的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的联系,可能代表了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颗粒细胞的去极化是卵母细胞成熟的重要特征。颗粒细胞电活动的调节为研究其细胞功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钾离子通道是目前发现的亚型数目最多的一类细胞膜离子通道,在调控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膜复极化、维持静息电位的水平以及在细胞的分泌等一系列细胞生理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钾离子通道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等中的研究较多,而在人卵巢颗粒细胞上的研究较少,并与颗粒细胞功能有何联系尚不十分清楚。基于上述,本研究第一部分从进行体外受精患者的卵泡液中分离黄素化颗粒细胞,TRAP-ELISA、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端粒酶的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端粒酶与凋亡相关因子对卵巢功能和卵裂球的影响;第二部分则在我们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深入了解何首乌饮对卵巢自身功能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SD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为实验对象,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为给药手段,TRAP-ELISA、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观察何首乌饮对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何首乌饮对其干预作用;第三部分基于少量人卵巢颗粒细胞上钾离子通道表达的研究现状,应用RT-PCR方法证实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mRNA的表达,并用化学发光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光光度法分析其被选择性阻滞剂4-氨基吡啶阻滞后,对颗粒细胞分泌及增殖、凋亡的影响,以期对颗粒细胞功能调控与卵泡发育、闭锁及卵母细胞成熟等生理、病理学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对不孕症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思路。第一部分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目的探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及蛋白的表达与相应卵巢反应性和卵裂球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患者卵泡液中的黄素化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28例,并进行体外培养;根据卵泡数不同将卵巢反应性分组分为:低反应组、中反应组和高反应组;根据优质卵裂球(胚)率进行卵裂球质量分组分为:低质量组和高质量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TRAP-ELISA)测定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颗粒细胞bcl-2和p53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测定颗粒细胞bcl-2 mRNA和p53 mRNA表达。分析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的活性、bcl-2和p53蛋白及mRNA表达与卵巢反应性及相应卵裂球发育的关系。结果1.分离提纯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于24h内贴壁生长良好。2.TRAP-ELISA结果显示:随着患者的年龄、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量的增加,端粒酶活性ΔA值逐渐降低,随着获卵数的增加端粒酶活性ΔA值逐渐上升,即端粒酶活性与年龄、Gn量呈负相关(r=-0.4931, P<0.05; r=-0.4238, P<0.05),端粒酶活性与获卵数呈正相关(r=0.4906, P<0.05);高反应组、中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6.8693, P<0.01),低反应组与中反应组、高反应组之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q=4.7172, P<0.01; q=4.8770, P<0.01);随着优质卵裂球率的升高,端粒酶活性也逐渐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6968, P<0.01);高质量组与低质量组比较,端粒酶活性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3.2983, P<0.01)。3.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获卵数的增加,bcl-2蛋白HSCORE评分(以下简称HSCbcl-2)逐渐上升,HSCbcl-2与获卵数呈显着正相关(r=0.6183, P<0.01),随着Gn量的增加、获卵数的降低,p53蛋白HSCORE评分(以下简称HSCp53)逐渐升高,HSCp53与Gn量呈正相关(r=0.4237, P<0.05),与获卵数呈负相关(r=-0.5954, P<0.05);高反应组、中反应组与低反应组间HSCbcl-2和HSCp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058, P<0.05; F=13.757, P<0.01);随着优质卵裂球率的升高,HSCbcl-2逐渐升高,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5888, P<0.01),而HSCp53逐渐下降,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6343, P<0.01);高质量组与低质量组比较, HSCbcl-2与HSCp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5, P<0.05; t=3.070, P<0.01)。4.RT-PCR结果显示:bcl-2 mRNA表达与年龄呈显着负相关(r=-0.5667, P<0.01),与获卵数呈正相关(r=0.4584, P<0.05),而p53 mRNA表达与年龄、Gn量呈正相关(r=0.4370, P<0.05; r=0.5305, P<0.05),与获卵数呈负相关(r=-0.4439, P<0.05);高反应组、中反应组与低反应组间bcl-2 mRNA和p53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653, P<0.05; F=3.4913, P<0.05);随着优质卵裂球率的升高,bcl-2 mRNA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6861, P<0.01),而p53 mRNA表达逐渐下降,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6238, P<0.01);高质量组与低质量组比较,bcl-2 mRNA与p53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14, P<0.01; t=2.4763, P<0.05)。结论1.体外培养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2.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年龄、Gn量呈负相关,与获卵数呈正相关,提示端粒酶活性降低与卵巢功能的下降有关。优质卵裂球率与端粒酶活性有明显的相关性,颗粒细胞的凋亡可能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3.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及蛋白的表达与卵巢反应性和卵裂球发育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与端粒酶活性之间具有相关性。Bcl-2及p53基因可能参与调节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可作为我们研究端粒酶活性与卵巢功能关系的一座桥梁。第二部分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目的何首乌饮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方剂。其疗效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效应已被以往的实验研究所证实。本实验拟从卵巢颗粒细胞水平入手,了解中药何首乌饮体内代谢产物在调节卵泡微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其对卵泡生长、发育、成熟与闭锁的调控机制。方法用外源性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制备排卵前卵巢模型,收集颗粒细胞,经预培养后,分别与雌性SD幼鼠空白血清及含不同剂量何首乌饮的药物血清在体外共同培养。TRAP-ELISA方法分析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颗粒细胞凋亡、坏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 bax的蛋白表达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颗粒细胞caspase-3活性。结果1.TRAP-ELISA结果显示:各剂量组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可上调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各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8.4996, P<0.01),与空白组比较,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能提高端粒酶活性(q=3.9745, P<0.05; q=6.5839, P<0.01)。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含药血清药物剂量的增加,颗粒细胞凋亡率逐渐下降,各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13.2252, P<0.01),各含药血清组细胞坏死率虽较空白组高,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均能够显着降低颗粒细胞凋亡率(q=5.5814, P<0.01; q=8.3490, 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含药血清组颗粒细胞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0.3710, P<0.01; F=13.8507, P<0.01);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与空白组比较,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q=5.4043, P<0.01; q=10.0812, P<0.01),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与空白组比较,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q=6.1898, P<0.01; q=7.4314, P<0.01)。4.分光光度法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可下调颗粒细胞caspase-3活性,各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 9.2098, P<0.01),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q=4.6755, P<0.01; q=6.7289, P<0.01)。结论1.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可上调离体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抑制自身的凋亡。2.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可增加颗粒细胞内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减少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颗粒细胞凋亡,防止卵泡闭锁的作用机制之一。3.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可下调颗粒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其可能是在凋亡的较早阶段,通过阻断caspase-3的级联裂解发挥凋亡抑制作用。4.对卵泡局部微环境的调节,可能是何首乌饮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第三部分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及增殖凋亡的影响目的用RT-PCR方法证实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K+ channel, Kv)mRNA的表达,分析其阻滞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 4-AP)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诱导的颗粒细胞分泌及增殖、凋亡的作用,探讨Kv对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5例行体外受精患者卵泡液中的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RT-PCR检测颗粒细胞中Kv mRNA的表达。将培养贴壁后的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共4组,hCG和4-AP的终浓度分别为1250 IU/L、5 nmol/L。培养24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培养液孕酮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分光光度法,以膜连蛋白V(annexin V)/碘化吡啶(PI)和caspase-3活性为检测指标,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比色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1.RT-PCR结果显示: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均可以扩增出280 bp的Kv mRNA产物。2.培养24 h后,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培养液中的孕酮水平分别为(173.9933±15.9642)、(64.3867±8.7411)、(628.2333±54.1370)和(240.5867±24.8367)ng/ml。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F=421.4680, P<0.01)。4-AP组、hCG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3.3237, P<0.01; t’= 31.1696, P<0.05);hCG+4-AP组与hCG组比较,差异也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t= 23.3237, P<0.01)。3.MTT比色法结果显示: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A值分别为0.633±0.138、0.508±0.116、0.661±0.159和0.432±0.145。与空白组比较,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增殖率分别为80.3%、100.4%和68.2%。与空白组比较,4-AP组的抑制率为1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71, P<0.05);与hCG组比较,hCG+4-AP组的抑制率为3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4.1422, P<0.01)。4.annexin V/PI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4-AP组分别为(40.13±4.85)%和0.0494±0.00939 ,均高于空白组[(17.24±3.69)%和0.0286±0.00759],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14.5630, P<0.01; t=6.6594,P<0.01);hCG+4-AP组[(24.86±4.13)%和0.0387±0.00794]也均高于hCG组[(14.55±3.19)%和0.0219±0.00663],差异亦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7.6481, P<0.01; t=6.2742, P<0.01)。结论1.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Kv mRNA的表达。2.Kv阻滞剂4-AP能够抑制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基础及hCG诱导下的孕酮的分泌。3.4-AP可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促进颗粒细胞凋亡,其抑制颗粒细胞孕酮分泌可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4.Kv在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1)体外培养的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其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蛋白表达与卵巢反应性、卵裂球的发育有关;(2)何首乌饮含药血清上调离体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上调bcl- 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是其抑制颗粒细胞凋亡,防止卵泡闭锁的作用途径之一;对卵泡局部微环境的调节,可能是何首乌饮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3)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存在Kv mRNA的表达;其阻滞剂4-AP能够抑制基础及hCG诱导下的孕酮的分泌,并可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Kv在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尹光文[8](2006)在《尖锐湿疣组织中survivin、bax、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临床预后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发病率居性传播疾病第二位,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CAI临床表现多为生殖器部位菜花状或乳头状增生物,少数可在短期内因疣体过度增生而形成巨大型CA(Buschke-loewenstein肿瘤)。CA虽多为良性增生物,但少数具有恶性转化的潜能。该病传染性大,对社会和家庭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CA治疗困难,存在治疗后高复发率的难题,这对控制该病的传播及流行造成很大困难,因而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在肿瘤研究领域中细胞凋亡和端粒酶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肿瘤不仅是增殖、分化异常性疾病,同时也与细胞凋亡异常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控制,surviv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最强凋亡抑制因子,并与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有关;bax是bcl-2家族中研究最广泛的促凋亡基因;caspase-3是细胞凋亡下游的关键执行者之一,处于凋亡途径的核心环节。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凋亡、增殖平衡失调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越强,抗凋亡作用也越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有关。 CA具有生长快、且易复发等特点,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异常有关。目前虽有少数CA组织中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相关研究,但有关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及caspase-3在CA组织中表达研究;CA组织中hTERT蛋白
李宏良[9](2006)在《清毒片及hTERT mRNA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通过文献、临床及实验三个环节探讨了清毒片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mRNA)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的影响,以期获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途径。 1 文献研究 1.1 目的: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 方法:通过复习文献,分析总结了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及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作用机理。 1.3 结果: 1.3.1 端粒酶的激活是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hTERT是调节端粒酶活性高低的限速决定因子;急性白血病及其细胞株存在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的高表达情况。抑制端粒酶活性可作为抗白血病的新途径。 1.3.2 反义核酸可与目的基因的特定序列相结合,抑制、封闭或破坏靶基因,干扰遗传信息从核酸向蛋白质的传递。以hTERT mRNA为靶点的反义核酸可抑制端粒酶活性。 1.3.3 中医药在诱导凋亡、诱导分化、逆转耐药、介导免疫调节及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 1.4 结论:中药和反义核酸均能调控基因表达,故理论上中药同hTERT mRNA反义核酸联合应用有可能得到抗白血病的协同效应。 2 临床研究 2.1 第一节: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医证型与hTERT mRNA表达关系的研究 2.1.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的中医本质,为寻找合理的中药干预hTERT mRNA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2.1.2 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了29例不同证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异同,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 2.1.3 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与正常人,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中以毒热炽盛型hTERT mRNA表达量最高,各中医证型hTERT mRNA表达量由小到大依次为瘀血痰结型<气阴两虚型<毒热炽盛型。毒热炽盛型和瘀血痰结型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毒热炽盛型与气阴两虚型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型与瘀血痰结型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4 结论:与虚、瘀、痰等因素相比,毒可能与hTERT最具有相关性,即hTERT
陈华洁[10](2006)在《端粒酶在硒拮抗镉致癌作用中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镉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急性和慢性镉接触可以引起机体肝脏、肾脏、前列腺、睾丸以及肺等器官功能障碍。1993年镉被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归类为第一类致癌物。虽然对镉的研究进行了很多,但是镉的致癌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随着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端粒和端粒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端粒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主要成分有端粒酶RNA(TR)、端粒酶相关蛋白1(TP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其中TERT是研究端粒酶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对象。研究表明,hTERT的mRNA在多种肿瘤细胞株中高度表达,而在许多正常组织细胞内却不予表达,或者表达水平很低。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提示端粒和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和肿瘤细胞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端粒酶成为肿瘤细胞的分子标志物,而且是抗癌治疗的新靶点。由于hTERT受多种因素调控,而镉也可以引起TERT调控因子的改变,因而我们设想镉是否通过激活端粒酶来诱导肿瘤的发生。硒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硒具有阻断和预防多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恶化为癌的作用。因此,了解硒的性质及其作用机制在防癌、抗癌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硒在降低人类癌症,特别是在胃肠道、肝脏和呼吸系统癌症发病率方面可能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选定硒来研究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硒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硒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通过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实现抗氧化作用等。其二是硒能拮抗镉的毒性作用。如拮抗镉引起的氧化应激、SCE频率和精子畸形率升高、DNA单链断裂、癌基因c-myc、c-fos和c-jun的表达增强等。但是硒能否通过影响端粒酶来拮抗镉的毒性作用,目前未见报道。因而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应用TRAP-PCR、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硒对镉转化细胞的抑制作用、镉对大鼠肝脏端粒酶的影响以及硒能否拮抗镉的作用等,为研究镉的致癌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进一步了解硒的抗癌机制以及硒对镉的拮抗作用奠定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调控因子影响的研究一、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影响的研究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作用于镉转化16HBE细胞后对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镉转化16HBE细胞分别接触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0、0.625、1.25、2.5、5.0μmol/L)24h,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TRAP荧光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的改变。结果:随硒剂量升高,细胞活力下降,1.25-5.0μmol/L的硒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几个硒处理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随亚硒酸钠剂量升高而增加,1.25-5.0μmol/L硒处理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亚硒酸钠作用于镉转化16HBE细胞24h后,细胞活力降低,随硒剂量增加,端粒酶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二、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hTERT及其调控基因影响的研究目的: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酶,受多种因子的调节,在前面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基础上,研究亚硒酸钠作用于镉转化16HBE细胞后观察hTERT及其调控因子的变化。方法:镉转化16HBE细胞分别接触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0、0.625、1.25、2.5、5.0μmol/L)24h,提取RNA,用RT-PCR方法研究hTERT和调控因子基因水平的改变。结果:镉转化16HBE细胞接触亚硒酸钠24h后,hTERT基因水平随剂量增高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c-myc基因水平也呈下降趋势,1.25-5.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01);madl基因水平随剂量升高呈增高趋势,1.25-5.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53基因水平随剂量升高而降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基因水平随剂量升高而降低,1.25-5.0μmol/L剂量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x基因水平基本没有变化。结论:镉转化16HBE细胞接触0.625、1.25、2.5和5.0μmol/L的亚硒酸钠,hTERT、c-myc、p53、bcl2基因表达下降,madl表达增强,而bax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三、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hTRF1、hTRF2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作用于镉转化16HBE细胞后对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hTRF1)和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hTRF2)的影响。方法:镉转化16HBE细胞分别接触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0、0.625、1.25、2.5、5.0μmol/L)24h,提取RNA,用RT-PCR方法研究hTRF1、hTRF2基因水平的改变。结果:镉转化16HBE细胞接触亚硒酸钠24h后,各剂量组hTRF1基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剂量组hTRF2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结论:镉转化细胞16HBE接触0.625、1.25、2.5和5.0μmol/L的亚硒酸钠24h,hTRF1、hTRF2基因水平均没有变化。第二部分硒、镉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端粒酶活性及其调控机制影响的研究一、硒镉联合作用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目的:研究亚硒酸钠、氯化镉以及硒镉联合作用下对大鼠肝脏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动物5只。对照组,硒组(2.5、5和10μmol/kgNa2SeO3)、镉组(5、10和20μmol/kgCdCl2)以及硒镉联合作用组(分别用上述3个剂量的亚硒酸钠与上述3个剂量的氯化镉进行组合)。亚硒酸钠采用灌胃方式染毒,氯化镉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染毒,染毒48h后取出肝脏,TRAP荧光检测端粒酶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大鼠肝脏接触亚硒酸钠48h后,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别(P>0.05),细胞凋亡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5、10μmol/kg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氯化镉染毒48h后,肝脏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μmol/kg硒+5μmol/kg镉组与5μmol/kg镉组,2.5μmol/kg硒+20μmol/kg镉组与20μmol/kg镉组比较联合染毒组比单独镉组大鼠肝脏端粒酶活性降低(P<0.05或P<0.01),2.5μmol/kg硒+镉组细胞凋亡率虽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与相对应的镉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5μmol/kg硒+镉组端粒酶活性随镉剂量升高而升高,5μmol/kg硒+10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20μmol/kg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或P<0.01),5μmol/kg硒+5μmol/kg镉组与对应的5μmol/kg镉组比较端粒酶活性下降(P<0.01),大鼠肝脏凋亡率随镉的剂量升高而增加,5μmol/kg硒+3个剂量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μmol/kg硒+10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20μmol/kg镉组与对应的镉组比较凋亡率下降(P<0.05或P<0.01);10μmol/kg硒+镉组与对照组比较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1),与相应的镉组比较没有差别。结论:高剂量硒可诱导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增加;5~20μmol/kg镉可诱导大鼠肝脏端粒酶活性增高,细胞凋亡率增加;一定剂量的硒可拮抗一定剂量的镉诱导的端粒酶活性增高和凋亡率增加。二、硒镉联合作用对大鼠肝脏端粒酶逆转录酶及c-myc、p53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亚硒酸钠、氯化镉以及硒镉联合作用下对大鼠肝脏TERT基因以及c-myc、p5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染毒同第二部分第一小节,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硒组的TERT基因虽有增高,但P>0.05,10μmol/kg的硒可诱导大鼠肝脏c-myc基因和蛋白高表达(P<0.05),10μmol/kg的硒可诱导大鼠肝脏p53基因高表达(P<0.05),5、10μmol/kg的硒可诱导大鼠肝脏P53蛋白高表达(P<0.05或P<0.01)。3个剂量的镉组可诱导大鼠肝脏TERT、c-myc、p53基因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10、20μmol/kg的镉可诱导c-Myc蛋白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3个剂量的镉组均可诱导P53蛋白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在硒镉联合作用组中,虽然3个剂量的硒均可分别使3个剂量的镉诱导的大鼠肝脏TERT mRNA表达下降,但仅在2.5μmol/kg硒+5μmol/k镉组、2.5μmol/kg硒+10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10μmol/kg镉组,与相应剂量的镉组比较,TERTmRNA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10μmol/k硒+5、10和20μmol/kg镉联合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TERTmRNA水平均升高,与对应镉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硒镉联合作用组中,虽然3个剂量的硒均可分别使3个剂量的镉诱导的大鼠肝脏c-myc、p53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但c-myc基因水平仅在2.5μmol/kg硒+5μmol/kg镉组、2.5μmol/kg硒+10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5μmol/kg镉组,与相应剂量的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53基因水平在2.5μmol/kg硒+5μmol/k镉组、2.5μmol/kg硒+10μmol/k镉组、5μmol/kg硒+5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10μmol/k镉组与相应剂量的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Myc蛋白水平在2.5μmol/kg硒+10μmol/k镉组、2.5μmol/kg硒+20μmol/kg镉组和5μmol/kg硒+10gmol/k镉组与相应剂量的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3蛋白水平在2.5μmol/kg硒+3个剂量镉组、5μmol/kg硒+5μmol/k镉组和10μmol/kg硒+5μmol/kg镉组与相应剂量的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10μmol/kg硒+5、10和20μmol/kg镉联合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TERTmRNA水平均升高,与对应镉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μmol/kg硒可诱导大鼠肝脏c-myc、p53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镉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可以诱导大鼠肝脏高表达TERT基因以及c-myc、p53基因和蛋白;一定剂量的硒对一定剂量的镉诱导的TERT基因,c-myc、p53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增高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二、硫化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表达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化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表达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舌象分析及雄黄对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的舌象特点研究分析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
1.5 舌象判定标准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证型分布 |
3.2 舌色分布 |
3.3 舌形分布 |
3.4 舌苔厚度分布 |
3.5 舌苔颜色分布 |
3.6 舌苔性质分布 |
雄黄(As_4S_4)对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实验药品处理 |
2.3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2.4 免疫荧光法检测雄黄影响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水平的结果 |
2.5 Western-blot检测雄黄对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水平的影响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3.2 免疫荧光法检测雄黄影响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水平的结果 |
3.3 Western-blot检测雄黄影响NB4 白血病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水平的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概述 |
1.1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名的认识 |
1.2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辨证分型与治法治则 |
1.4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诊疗策略 |
1.5 中医舌象舌诊的历史渊源 |
1.6 中医舌象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
1.7 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发热患者的舌象特点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 |
2 线粒体介导的相关凋亡因子及过程研究 |
2.1 线粒体凋亡通路 |
2.2 Bcl-2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
2.3 Bax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
2.4 Cyt-C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
2.5 AIF与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 |
3 中药雄黄(As_4S_4)研究背景分析 |
4 中药雄黄(As_4S_4)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影响的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Brd4/c-myc/hTert分子轴调控在VPA促进As2O3诱导HL60细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急性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 |
1.2 溴化结构蛋白4(Brd4) |
1.3 原癌基因c-myc |
1.4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
References |
第二章 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耗材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2.2.4 诱导分化模型的建立 |
2.2.5 观察HL-60细胞分化的形态 |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化 |
2.2.7 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检测 |
2.2.8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能力测定 |
2.3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As_2O_3或/和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2 As_2O_3+VPA对HL60细胞形态的影响 |
2.4.3 As_2O_3+VPA对HL60细胞CD11b分化抗原影响 |
2.4.4 As_2O_3或/和VPA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5 As_2O_3+VPA对HL60细胞NBT还原反应阳性细胞的影响 |
2.5 实验讨论 |
2.6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三章 Brd4/c-myc/hTert在VPA促进As_2O_3诱导HL60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耗材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3.2.4 引物设计 |
3.2.5 半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Brd4及c-myc mRNA的表达 |
3.2.6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
3.2.7 RNAi干扰Brd4 |
3.2.8 SiRNA干扰后,流式检测细胞分化的表面标记CD11b: |
3.2.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 |
3.3 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As_2O_3+VPA对HL60 Brd4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2 As_2O_3+VPA对HL60 Brd4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3 siBrd4干扰HL60细胞的小分子RNA鉴定 |
3.4.4 siBrd4对HL60细胞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5 siBrd4与As_2O_3+VPA对HL60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协同作用 |
3.4.6 ChIP实验检测Brd4与c-myc启动子结合的水平变化 |
3.4.7 As_2O_3+VPA诱导分化后c-myc结合hTert启动子水平的变化 |
3.5 实验讨论 |
3.6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四章 As_2O_3+VPA体内抗白血病肿瘤生长的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耗材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动物 |
4.2.4 试剂的配制 |
4.2.5 As_2O_3+VPA在HL60成瘤小鼠体内的抗白血病作用 |
4.2.6 As_2O_3+VPA体内抗白血病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
4.3 统计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As_2O_3+VPA在HL60成瘤小鼠体内的抗白血病作用 |
4.4.2 As_2O_3+VPA体内抗白血病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
4.4.3 As_2O_3+VPA体内诱导白血病终末分化后凋亡作用 |
4.5 实验讨论 |
4.6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五章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化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
5.1 病例报告 |
5.2 讨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Ⅰ (已发表) |
英文文章Ⅱ (待发表) |
(3)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及相关转录因子NF-κB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As2O3对端粒酶 hTERT 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 NF-κB 的影响 |
引言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NF-κB 的基因沉默对白血病 HL-60 细胞及其功能的测定 |
引言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略词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英文缩略词表 |
B、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
C、综述 |
(5)三氧化二砷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三氧化二砷对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三氧化二砷诱导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端粒酶hTERT-mRNA表达对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附图 |
致谢 |
(6)对比硫化砷对两种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和hTERT-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剂配置和细胞培养 |
1.2.2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
1.2.3 端粒酶活性检测 |
1.2.4 细胞凋亡检测 |
1.2.5 RT-PCR检测hTER mRNA的表达 |
1.2.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硫化砷对NB4和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 硫化砷对NB4和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硫化砷对NB4和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2.4 硫化砷对NB4和K562细胞hTERT-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7)颗粒细胞端粒酶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颗粒细胞端粒酶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何首乌饮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 及增殖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尖锐湿疣组织中survivin、bax、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临床预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尖锐湿疣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和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尖锐湿疣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bax、caspase-3和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尖锐湿疣组织中survivin、bax、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及mRNA表达与临床预后关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清毒片及hTERT mRNA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端粒酶及端粒酶逆转录酶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 |
一 端粒与端粒酶 |
二 端粒酶的结构 |
三 端粒酶及端粒酶逆转录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
四 端粒酶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 |
第二节 反义核酸与白血病关系研究概况 |
一 反义核酸的种类及特点 |
二 反义核酸技术作用机制 |
三 反义核酸的修饰与稳定性 |
四 细胞对反义核酸的吸收 |
五 反义核酸与白血病的治疗 |
六 存在问题 |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
一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二 诱导细胞分化 |
三 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
四 介导免疫调节 |
五 调控基因表达 |
第四节 文献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医证型与hTERT mRNA表达关系的研究 |
一 病例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节 清毒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
一 病例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清毒片及hTERT反义核酸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节 清毒片及hTERT反义核酸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节 清毒片及hTERT反义核酸对HL-60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语 |
附录二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
附录三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散点图 |
附录四 RT-PCR电泳图 |
附录五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端粒酶在硒拮抗镉致癌作用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调控因子影响的研究 |
一、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影响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二、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hTERT及其调控基因影响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三、硒对镉转化16HBE细胞hTRF1、hTRF2基因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第二部分:硒、镉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端粒酶活性及其调控机制影响的研究 |
一、硒镉联合作用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二、硒镉联合作用对大鼠肝脏端粒酶逆转录酶及c-myc、p53表达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一 彩图 |
附录二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硫化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表达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热患者舌象分析及雄黄对NB4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凋亡因子Bcl-2、Bax、Cyt-C、AIF表达的影响[D]. 张芮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Brd4/c-myc/hTert分子轴调控在VPA促进As2O3诱导HL60细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燕. 山东大学, 2019(09)
- [3]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及相关转录因子NF-κB机制研究[D]. 史维维. 蚌埠医学院, 2014(08)
- [4]三氧化二砷调控HL-60细胞hTERT基因启动子机制的研究[D]. 孙淼. 蚌埠医学院, 2012(S2)
- [5]三氧化二砷抑制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姜涛. 青岛大学, 2012(12)
- [6]对比硫化砷对两种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和hTERT-mRNA表达的影响[J]. 李静,曹云新,郝锦霞,刘陕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10)
- [7]颗粒细胞端粒酶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对卵巢功能及卵裂球的影响[D]. 赵志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09(05)
- [8]尖锐湿疣组织中survivin、bax、caspase-3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临床预后关系研究[D]. 尹光文. 郑州大学, 2006(11)
- [9]清毒片及hTERT mRNA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影响的研究[D]. 李宏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10]端粒酶在硒拮抗镉致癌作用中的调控机制研究[D]. 陈华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