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食死猪肉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

常食死猪肉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

一、一起食用频死猪肉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彭婧[1](2021)在《西藏食品安全现状与法律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吴宪[2](2021)在《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沙门氏菌作为食源性疾病病原体中最为危险、发病占比最高的一类致病菌,每年会造成大量食物中毒事件,这些事件在各自流行病学特征的基础上存在一些共性或规律,但是国内外针对其跨时间或跨地域的相关统计学研究较少。为打破小样本数据带来的统计局限性,了解我国大陆范围内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掌握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患病规律,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利用文献挖掘(Literature mining)所得的数据,建立层次贝叶斯模型(Hierarchical Bayesian model),对我国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率进行可靠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市售食品的沙门氏菌平均污染率,2004-2018年为5.91%,在2.02%-8.29%范围内波动;市售食品中污染率最高的是肉与肉制品,污染率为8.45%;黑龙江省、上海市和四川省是食品沙门氏菌污染严重地区,食品污染率分别为12.05%、11.53%和10.68%;肠道沙门氏菌亚群Ⅰ,和既可感染人又可感染动物的沙门氏菌种群是主要的病原菌类型;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主要的食品污染菌种类型,食品污染率分别为22.10%、15.23%和12.54%。基于层次贝叶斯模型,利用发病率推算公式,估算我国2004-2018年沙门氏菌发病率和各省的沙门氏菌发病率,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发病率趋势。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于春夏季节,冬季发病较少;食物中毒常发生在餐饮单位和农村宴席;肉与肉制品为主要的食物类型;我国2004-2018年的腹泻患者平均就诊率估计值为37.05%,腹泻患者肛拭标本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估计值为13.96%,沙门氏菌感染腹泻发生率估计值为86.87%。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2019年和2020年的沙门氏菌年发病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分别为18284.75/10万和18431.93/10万。利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导致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有线性关系。利用省份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76965.83x+2778.96;利用年份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0120.61x+17150.41。综上,论文研究建立的层次贝叶斯模型,可对我国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率进行可靠统计,预测引起的发病趋势,确定污染率与发病率有线性关系。研究工作可拓展到其他食源致病菌污染率及发病率研究;也可作为卫生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策略及有效监管技术手段。

郭炳博[3](2021)在《鸡肉源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由食源性病原体引起的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危及全球食品卫生与安全、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沙门氏菌作为全球普遍存在的食源性病原体,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引发的不良事件极为常见。伴随着大部分细菌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程度日趋严峻,人类疾病防控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遭遇无药可治的尴尬局面—“后抗生素时代”;采用化学或者物理的灭菌方法进行食品消毒往往影响食品的品质,沙门氏菌的生物防控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鸡肉分离沙门氏菌,以鸡肉源耐药沙门氏菌作为诱导菌,从肉鸡屠宰场污水中分离噬菌体,研究其生物特性,为食源肠炎沙门氏菌的生物防控及肉类保鲜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有:1.鸡肉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从邯郸地区采集鸡肉样品39份,利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16Sr DNA分子生物检测技术分离5株沙门氏菌。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5株鸡肉源沙门氏菌对11种兽医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其中3株沙门氏菌存在严重耐药性。2.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利用常规分离纯化方法从鸡屠宰场的污水中分离2株沙门氏菌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形态学鉴定,2株噬菌体属于长尾病毒科,具有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形态与结构特征。3.沙门氏菌噬菌体生物特性研究。利用常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噬菌体生物特性,噬菌体S2、S4的最佳感染复数分别为0.01、0.001;在裂解率和热稳定性上,噬菌体S2都比噬菌体S4低;噬菌体S2和S4的潜伏期短,裂解能力较强。噬菌体S2和噬菌体S4均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性,其中噬菌体S4对高温的耐受性强于噬菌体S2。噬菌体S2和噬菌体S4均表现出耐碱不耐强酸。综上所述,本研究以鸡肉源多重耐药沙门氏菌作为诱导菌,利用双层平板法从鸡的屠宰场污水中分离2株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S2和S4),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为食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防控、沙门氏菌噬菌体资源的开发应用和肉类保鲜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宇[4](2021)在《牛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一类能引起一种叫做耶尔森氏菌病(Yersiniosis)的人兽共患病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它不但能够感染猪、牛、羊等各类动物,而且被感染的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也携带该菌,从而污染人类食用的食品、水源等资源,导致人类发生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能够威胁到生命。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国牛羊主产地区的牛羊养殖环境、屠宰加工过程及鲜乳采样,分离与鉴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快速筛查和分离流行菌株,分析并确定优势病原种类、流行血清型及基因型来揭示牛羊养殖、屠宰和牛奶生产过程中该菌的流行与传播规律,并建立适用于现场检测的方法,为牛羊养殖和屠宰中该菌的防控提供重要依据。1、对2018-2020年我国牛羊主产区牛羊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病原特征研究。对来自于6个地区的2291份样品进行分离培养、PCR鉴定、玻片凝集以及药敏试验,以掌握其感染情况、毒力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在2291份样品中,共分离出该菌109株,总检出率为4.76%,其中辽宁地区检出率最高(20.42%),并且各类检测地区的检出率差异显着(χ2=288.153,P<0.01),各类检测样品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5)。在本次分离菌株中,ystB基因作为优势毒力基因,O:5,27作为优势血清型,并且菌株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与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多粘菌素B以及氟苯尼考的敏感率均为100%,分离菌株多重耐药率较高,建议加强对耐药性的监测与管理。2、针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高度保守性基因foxA以及3种染色体毒力基因ail、ystA、ystB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一种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鉴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同时判断其是否具有致病性。利用单重PCR方法与本实验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45株可疑菌株进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比较强,重复性良好,灵敏度高,对ystA、ail、ystB以及foxA基因的最低检测限依次为3×10-3 ng/μL、3×10-3 ng/μL、1.8×10-3 ng/μL和3.2×10-3 ng/μL。对145株可疑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8株只含有foxA基因,71株含有foxA和ystB基因,未检出含有ail和ystA基因的菌株,与单重PCR结果一致。该方法可一次性检测4种基因,较单重PCR方法更省时省力,对于含有不同毒力基因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快速检测具有重大意义。3、为了进一步检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其毒力基因ail建立了一种无需大型仪器、方便快捷的核酸可视化生物检测方法—RPA-SYBR Green I,该方法将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与荧光染料SYBR Green I的可视化相结合。将反应温度、引物浓度等一系列条件进行优化后,最终确定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9℃,引物浓度为0.12μM,该方法可在大约20分钟内(从基因组提取到肉眼观察结果)完成对靶基因的检测。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比较好,最低检测限是104 CFU/mL,与普通PCR一致。运用该方法与普通PCR共同鉴定了5个加标肉类样品和15个的实际肉类样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100%。RPA-SYBR Green I是一种可视化、便利化、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在临床与现场检测方面将会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意义。4、本实验进一步以毒力基因ail为目的基因,将RPA等温扩增反应与QDNBs和McAb的偶联物作为检测探针形成的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相结合,实现体温触发以及快速可视化检测。所建立方法的最佳C线划膜浓度为1mg/mL,T线划膜浓度为0.5 mg/mL,最佳上样缓冲液为含有0.25%Tween 20的10 m M PB溶液,最佳QDNBs-McAb用量为2μL,最佳引物浓度为0.12μM,RPA反应时间为5 min,反应温度为手心温度(35-36.5℃),该方法可在大约10分钟内(从基因组提取到肉眼观察结果)完成对靶基因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9.6×103 CFU/mL,所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144x-0.5098,相关系数R2=0.9863。加标样品中,牛肉与猪肉样品在加标浓度为1.92×104 CFU/mL时回收率为42.19%-48.43%,而加标浓度为9.6×106 CFU/mL和9.6×108 CFU/mL以及鸡肉各加标浓度的回收率范围为92.71%-108.85%。在15份实际肉类样品中,仅检测出1份猪肉样品为阳性,该结果与普通PCR一致。所建立的方法无需使用大型仪器,操作简单,即使非专业人员也可轻松操作,这对于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家庭自主检测具有重大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对我国牛羊主产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原特征的调查,总结并分析了流行与传播规律,并建立了3种检测方法,为动物养殖与食品安全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防控与净化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何思琪[5](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杨志良[6](2021)在《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农业发展正在进行一场质量革命。农业质量革命不仅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模式的调整。在现代农产品供给体系中,小农户作为重要的供给主体,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小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近年来,小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尤其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模式,一直是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的痛点和难点,也是学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理解主要采用传统的理性人分析框架,将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视为非理性的或机会主义的行为。但是,学界也开始关注小农户认知对其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模式在认知层面能够找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本文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作为切入点,梳理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中的经济理性、生存理性和中和理性三派观点,分析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的根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建构理性和演化理性的分野,从而提出认知理性小农户的概念。围绕认知理性小农户的行为特征,从情境锁定、情境适应、情境失调三个方面讨论了小农户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最后利用主观博弈论,构建了认知理性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针对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逻辑构建了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包括第一阶段通过记忆和学习构建主观博弈模型,第二阶段运用主观博弈模型进行策略博弈。同时,基于主观博弈模型中制度的共享认知含义,分析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行为协调属性。根据认知理性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按照“质量认知→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逻辑,分别在第三、四章分别展开分析了基于有限质量认知的小农户质量控制和基于质量认知成本的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首先,根据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特征,分析了经济秩序的非人格化变迁导致的小农户质量认知失调、乡村社会网络结构下质量知识的传播特征塑造的小农户质量认知、农产品质量复杂特性导致的小农户质量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在此基础上,假定小农户具有有限的质量提升认知和有限质量偏好认知,并建立小农户的质量控制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有限质量提升认知的条件下,由于观念的局限和知识的缺乏,小农户选择生产低质量农产品。同时当小农户难以区分消费者的质量偏好时,选择对消费者提供单一质量水平或者较低质量的农产品。随着质量提升认知和质量偏好认知不断提高,小农户能够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农产品,此时具体的质量控制决策取决于对自身利益优化的考量。其次,从认知视角言,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治理机制是经营主体间的共享认知模式,它负责协调小农户与各经营主体间的质量认知。认知意义上的治理机制既有认知中介的功能,也有认知约束的功能,同时具有内生性、适应性和多重性的特征。本文比较分析了小农户与消费者作为两个端点的产业链上的三种治理结构,即乡间商贩、作为中间商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并讨论了基于品牌资产专用性和准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甘肃省武威市肉羊产业的调查资料(包括229份农户调查数据和国家级龙头企业ZT公司及其产业链上的养殖大户、合作社访谈资料),采用多元Logit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质量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1)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网络层面的邻居效应对养羊小农户兽药残留危害认知具有正向影响,代际群属的经济秩序转型适应性会抑制养羊小农户的兽药残留认知。(2)养羊小农户的兽药残留危害感知对于小农户兽药使用剂量规范程度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而他们对羊肉优质优价的认同度越高,对羊肉品质偏好认知水平越高,以及对驱虫技术提升质量的认同度越高,在使用兽药的时候就会越规范地决定使用剂量。并且,受教育水平、代际群属、邻居效应这三个情境因素对小农户兽药残留危害感知和兽药使用剂量决策的关系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3)案例分析得出,养羊小农户处于羊肉产业链的起始端,与消费者终端相距较远存在认知阻隔。ZT公司和养殖合作社、羊贩子则扮演认知中介的角色,参与肉羊产业链上认知分工,共同协调小农户的质量认知,从而实现对其质量控制行为的有效治理。ZT公司因其在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的技术优势,在整个认知分工体系中起主要协调作用。它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模式来协调产业链上所有的经营主体,从而在最大程度节省信息成本的基础上,塑造或协调小农户的质量认知,实现治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目的。此外,(4)现实中羊贩子的认知中介功能最突出,企业、养殖大户和合作社的中介作用则相对较弱。公司、养殖大户和养殖合作社对于活羊肥瘦的挑剔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关注活羊的卫生、品种和防疫情况。相反,羊贩子在收购活羊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羊的膘情。因此,羊贩子参与产业链治理的程度最高,但是在治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方面的治理绩效相对较低,质量认知中介和质量认知约束的功能不强,这也揭示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与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李常挺[7](2020)在《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广西肉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牛只存栏数量的增长和饲养密度的增大,疫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了解并掌握广西肉牛的疫病流行与发生情况,发现新的疫病以及过去曾严重流行得到控制、现在又重新危害养牛业的再发疫病,2018-2019年在广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疫病控制专家团队带领下,通过临床接诊、现场采样、病理剖检和类症鉴别方法,结合实验室诊断,发现了4种可能危害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病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发病犊牛体温正常、表现流涎、口腔糜烂,无异物接触和口腔损伤史。刮取病牛齿龈糜烂充血增生物和痂皮病料,PCR检测口蹄疫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流行热病毒均为阴性;该病料样品扩增出9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的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5.56%,表明样品含有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结合发病犊牛的临床特征性症状,可以确定该犊牛感染牛丘疹性口炎病毒而引起发病。2、牛乳头瘤病毒。病牛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是在头部、颈部和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的瘤状物,突出于皮肤表面,大小不一,椰菜花样,最大的瘤状物直径可达8 cm,精神、食欲、体温等均无异常。瘤状物压片镜检未发现寄生虫,涂片染色镜检也未见细菌。瘤状物制作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表皮和真皮增生、癌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癌巢中心细胞角化过度,呈同心圆状结构,形成典型的癌珠。PCR检测瘤状物病料为牛乳头瘤病毒阳性。设计5对引物扩增病毒全基因组,胶回收PCR产物,克隆,筛选阳性质粒送测序。采用生物学软件MEGA对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牛乳头瘤病毒-1型处在同一分支。3、牛源志贺氏菌。某牛场突发一起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腹泻拉血便的急性病例,病牛死亡前表现前后脚划动、似游泳的神经症状。从病死牛的肠道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表型特征、16Sr 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生化试验,鉴定是志贺氏菌。以0.5麦氏比浊菌浓度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接种细菌的10只健康小鼠24 h内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对该菌有作用,临床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有效减少牛只的急性死亡。4、A型产气荚膜梭菌。2019年4-10月,广西百色、合浦、河池、北海、南宁等地出现牛突发的急性猝死病例,现场病理剖检可见死亡牛腹部明显膨胀,十二指肠和空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肺出血。从上述5个病例的肠粘膜内容物中均分离获得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经表型特征、生化试验和产气荚膜梭菌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该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其他脏器均未分离出细菌。接种分离菌的10只健康小鼠36 h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拉定钠、头孢曲松钠和氨苄西林5种药物敏感。结论:通过对4类病例的病原检测,结合资料查新,可以确定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牛源志贺氏菌为广西肉牛新发疫病的病原。A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广西肉牛再发疫病的病原。这4种新发再发病原对广西肉牛养殖具有一定潜在的威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对病原学开展深入研究和研发新型快捷检测技术,为广西肉牛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仲艳[8](2020)在《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文中认为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是全球食源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已报道有2600多种血清型,呈全球性分布,我国目前已报道至少292个,不仅可以水平传播,还可以垂直传播,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沙门菌广泛存在于家禽养殖场,有的可造成临床发病,有的可引起隐性感染。沙门菌抗体检测可用于判定是否感染沙门菌,最常用的方法是玻板凝集试验(Plate agglutination test,P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比较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沙门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O抗原是其组成成分之一,目前建立的ELISA抗体检测方法多为针对LPS抗原。因此,及时掌握沙门菌的分布流行情况,研制针对LPS单抗的检测方法,对沙门菌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8-2019年华东地区的沙门菌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利用灭活菌结合LPS免疫的方法研制单抗,为建立沙门菌病的防控奠定基础。1.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为了解华东地区家禽中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于2018年-2019年采集疑似沙门菌感染病例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结合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mPCR)和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利用药敏纸片法测定沙门菌分离株对2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共鉴定出84株沙门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36 株,鸡白痢沙门菌(S.pullorum)30 株,肠炎沙门菌(S.enteridstis)5株,德尔卑沙门菌(S.derby)5株,纽波特沙门菌(S.newport)1株,波斯坦沙门菌(S.potsdam)2株,都柏林沙门菌(S.dublin)2株,斯坦利沙门菌(S.stanley)1株和猪霍乱沙门菌孔成道夫生物型(S.cholerf)raesuis biotype Kunzendorf)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普遍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利福平和四环素耐药,尤其对苯唑西林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达到了 100%,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均达到了 85%以上,多重耐药率高达90.48%。通过PCR方法对76株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菌株进行I类整合子的检测,2株沙门菌可扩增出可变区的目的条带,分别携带aadA22基因和aadA16-afdA27组合基因盒,可导致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以上结果表明,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分离株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鸡白痢沙门菌,且多重耐药性严重,应予以持续监测。2.鸡白痢、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采用热酚水法分别提取鸡白痢沙门菌(S44)、肠炎沙门菌(C50041)及鼠伤寒沙门菌(S016)的LPS和煮沸灭活的菌体作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成功制备了 7株单克隆抗体。C50041组得到4株单抗,分别命名为1C2、1C5、2C7和2C8;S016组得到2株单抗,分别命名为7F6和3H6;S44组得到1株单抗,命名为1E4。其中1C2和7F6的重链亚类为IgGI,1C5、2C7和2C8的重链亚类为IgG3,3H6和1E4的重链亚类为IgM。玻板凝集试验显示,单抗可识别O5、O9和O12抗原;玻板凝集试、间接ELISA试验和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1C5株单抗能与含有O12抗原(肠炎、鸡白痢、鼠伤寒等)沙门菌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稳定性的含O12沙门菌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刘佳宜[9](2020)在《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多起虐待动物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在诸多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组织的呼吁之下,我国对于动物保护相关问题开始重视起来。而动物这一特殊群体在法律中的地位较为特殊,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征使其无法成为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故将动物作为特殊的客体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从研究刑法的立法目的来说,法益侵害是将某一行为犯罪化的实质基准,并且在法益侵害的前提下需要着重考察虐待动物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公民有享受良好的社会公共氛围的权利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良好的社会公共权利包括善良的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而行为人用残酷的手段虐待动物严重冲击了社会公众善良的道德情感,突破了道德底线,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的公共秩序,公众对于虐待动物行为已经突破了容忍底线而达到排斥的程度,因此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具有正当性。不仅如此,我国缺乏禁止虐待动物的专门立法,现有的法律制度体系无法有效规制此类行为,因此在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前提下将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将是当务之急,也是完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要求和应有之义。可喜的是在我国,将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有着较强的可行性,是民意之所向,加之逐渐发展的动物保护理念、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以及牢固的经济基础,都为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出罪与入罪的问题上以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为依据进行考察,虐待动物罪的犯罪客体为社会法益,在犯罪客观方面中明确对动物的范围界定,对虐待行为从对动物所导致的后果、实施虐待行为手段的残忍程度以及虐待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这三个角度把握,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同时,将罪名设为虐待动物罪置于我国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刑罚设置也必须于我国的刑法制度体系相协调,虐待动物罪作为一项轻罪,刑罚不宜过重,不得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

宋艳[10](2020)在《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耐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目前沙门氏菌病是全球家禽业面临的主要威胁。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菌,家禽感染的沙门氏菌主要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不仅与养殖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甚至会引起人类的胃肠炎,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15万。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感染3周龄内的雏鸡,主要临床症状为排白色粪便,严重者可以造成脱水,甚至大规模死亡,成年鸡被感染后虽多为隐性带病,但会导致鸡场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从而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2019年山东省同一时期内9个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研究其耐药基因、耐药表型的水平传递情况,本研究选择同一时期内9个种鸡场的18胚龄未出壳死胚(每个种鸡场90枚)用于评估2019年山东省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及危害预警。分别无菌采集810枚未出壳死胚的肝、脾和卵黄,混合研磨,进行前增菌、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的鉴别培养,疑似菌落纯化后再经PCR方法以及微生物质谱鉴定等方法完成沙门氏菌分离株的鉴定。同时,本研究对所有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分型、MLST分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测定以及耐药表型水平传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种鸡场中,共检测到5个沙门氏菌阳性鸡场。810份死胚中,共分离出177株沙门氏菌,本次死胚中分离的阳性率为21.85%(177/810)。5个沙门氏菌阳性鸡场中百日鸡、绿壳蛋鸡、芦花鸡检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琅琊鸡、青脚麻鸡检出鸡白痢沙门氏菌。5个阳性种鸡场主要流行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为鸡白痢。利用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共检出4种ST型:ST11、ST92、ST470、ST2151。ST92为主要流行的ST型。MLST分型方面出现明显的规律性,遗传方向流向ST11-ST470-ST92-ST2151,其中以ST11为核心序列型。本研究发现,百日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最高,达93.48%(43/46),且在同一死胚中检出两种血清型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针对此,本研究对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了后续耐药基因,Ι类整合子,毒力基因,耐药性传递以及分离菌的亲缘关系分析。在百日鸡场90枚未出壳死胚中有22个检出一种血清型沙门氏菌,12个检出两种两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共得到46株沙门氏菌,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比54.35%(25/46),肠炎沙门氏菌占比45.65%(21/46)。46株沙门氏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100%(46/46),其次是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9.13%(41/46),对四环素、链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6.52%(26/46)、67.39%(31/46)和82.61%(38/46),对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美福仙均敏感。93.5%(43/46)的菌株耐至少三类以上的药物。将同一宿主来源的肠炎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特点分析并绘制耐药表型热图。结果发现,同一个死胚中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株比肠炎沙门氏菌株有着更广泛的耐药谱。以分离菌DNA为模板,通过PCR检测到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其中sul3检出率最高为100%(46/46),其次为blaPSESE 97.83%(45/46)、blaCTX-MTX-M 95.65%(44/46)等;以分离菌质粒DNA为模板,通过PCR在菌株质粒上检出了blaPSESE 97.83%(45/46)、bla CTX-MTX-M 95.65%(44/46)和sul2 97.83%(45/46)等,没有检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质粒接合实验成功率为89.13%(41/46),73.17%(30/41)耐药谱变窄,接和子中检出blaTEMEM 100%(41/41)、bla CTX-MTX-M 80.49%(33/41)、sul1 58.54%(24/41)和sul373.17%(30/41)。MLST分型结果显示,46株沙门氏菌共分为三个ST型:ST11(21/46,45.65%)、ST92(20/46,43.48%)和ST2151(5/46,10.87%)。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ST11与ST92、ST470、ST2151各自相差一个等位基因。通过构建最小生成树,本研究发现分离菌ST11、与人源沙门氏菌ST1558和ST1747来自同一个克隆群,分离菌ST92与ST2151来自同一个克隆群。这5个STs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严重,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流行的ST型为ST92。百日鸡场沙门氏菌病主要由鸡白痢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所引起的;MLST分型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近,遗传方向流向ST11-ST470-ST92-ST2151;分离菌存在多重耐药且携带多重耐药基因,已通过质粒在环境中水平传递。本研究对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耐药特点及其共感染危害进行预警,对于种鸡场沙门氏菌净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一起食用频死猪肉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用频死猪肉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食源性疾病及致病菌概述
        1.1.1 食源性疾病及致病菌的危害
        1.1.2 沙门氏菌概况
        1.1.3 沙门氏菌致病性及危害
    1.2 沙门氏菌污染食物情况概述
        1.2.1 沙门氏菌特定地区污染率
        1.2.2 沙门氏菌特定食品污染率
    1.3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情况概述
        1.3.1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情况
        1.3.2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数据监控
        1.3.3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治疗及其耐药性
    1.4 食源性疾病统计学分析方法
        1.4.1 病原体污染率或发病率估计方法
        1.4.2 病原体污染率与发病率相关性判断方法
        1.4.3 病原体未来发病趋势的预测方法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1.5.1 本文的研究目及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2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层次贝叶斯理论与计算方法
        2.2.2 Logit函数
        2.2.3 Win BUGS软件
        2.2.4 文献检索与选择标准
        2.2.5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模型建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结果
        2.3.2 模型建立及敛散性分析
        2.3.3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结果
        2.3.4 模型可靠性验证
        2.3.5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发病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沙门氏菌发病率计算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2.3 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
        3.2.4 灰色预测理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食物中毒检索结果
        3.3.2 沙门氏菌发病率各指标计算结果
        3.3.3 中国大陆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的发病率估算结果
        3.3.4 灰色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结果
        3.3.5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和导致发病率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相关系数
        4.2.2 回归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省份维度的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关系
        4.3.2 年份维度的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关系
        4.3.3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鸡肉源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沙门氏菌及其对食品污染
        1.1.1 沙门氏菌
        1.1.2 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
        1.1.3 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现状
        1.1.4 沙门氏菌污染的途径
    1.2 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防控
        1.2.1 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的防控措施研究
        1.2.2 噬菌体消除细菌的作用特点
        1.2.3 影响噬菌体防控细菌污染的因素
        1.2.4 噬菌体作为生物防控替代品的现状
    1.3 噬菌体治疗的应用
        1.3.1 噬菌体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3.2 噬菌体在动物感染模型上的应用
        1.3.3 噬菌体作为生物控制剂在食品的应用
    1.4 沙门氏菌噬菌体治疗的应用
    1.5 噬菌体作为生物防控替代品的局限性及展望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鸡肉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鸡肉源沙门氏菌的分离纯化
        2.2.2 鸡肉源沙门氏菌生化鉴定
        2.2.3 分离菌株分子鉴定
        2.2.4 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离菌株的培养性状、菌落形态特征
        2.3.2 分离菌株的生化试验
        2.3.3 分离菌株分子鉴定
        2.3.4 分离菌株的耐药性
    2.4 讨论
        2.4.1 鸡肉源沙门氏菌分离鉴定
        2.4.2 鸡肉源沙门氏菌耐药性
    2.5 小结
第3章 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噬菌体的培养
        3.2.2 噬菌体纯化
        3.2.3 噬菌体超微结构观察
    3.3 结果
        3.3.1 噬菌体的培养
        3.3.2 噬菌体的电镜形态学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沙门氏菌噬菌体生物特性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噬菌体裂解谱的测定
        4.2.2 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4.2.3 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4.2.4 噬菌体的p H稳定性
        4.2.5 噬菌体的热稳定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裂解谱测定
        4.3.2 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4.3.3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4.3.4 噬菌体pH稳定性
        4.3.5 噬菌体的热稳定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牛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概况
        1.1 病原学
        1.2 流行现状
        1.3 致病机制
    第二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2.1 传统检测方法
        2.2 免疫学检测方法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三章 基于RPA的衍生检测方法
        3.1 RPA的反应原理
        3.2 RPA产物的检测方法
        3.3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我国牛羊主产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病原特征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其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RPA-SYBR Green Ⅰ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RPA-量子点核酸检测试纸条的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2.1.2 食品安全
        2.1.3 食品检疫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2.2.3 目标模式——泰勒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3.1.1 针对性原则
        3.1.2 以学生为本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实验研究法
        3.2.4 SWOT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
        3.3.2 试卷
        3.3.3 访谈提纲
        3.3.4 量表
    3.4 技术路线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4.1.1 学校环境分析
        4.1.2 学生需求分析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5.2 教学方法
        5.2.1 演示法
        5.2.2 讲授法
        5.2.3 合作学习法
        5.2.4 情境教学法
        5.2.5 案例教学法
        5.2.6 小组讨论法
    5.3 课例分析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6.3.3 访谈结果分析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促进学生发展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7.2 思考与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产品质量控制
        1.3.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
        1.3.3 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
        1.3.4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
        1.3.5 文献述评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农户
        1.4.2 农产品质量
        1.4.3 质量认知
        1.4.4 质量控制行为
        1.4.5 治理机制
    1.5 研究内容概述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后续章节安排
第二章 认知理性小农户及其质量控制行为:一个理论框架
    2.1 引言
    2.2 小农户行为属性的争论
        2.2.1 生存理性派
        2.2.2 经济理性派
        2.2.3 中和理性派
    2.3 小农户行为属性的辨析
        2.3.1 工具理性范畴的经济理性与价值理性范畴的生存理性
        2.3.2 建构主义的经济理性与演化主义的生存理性
    2.4 认知理性小农户
        2.4.1 认知理性
        2.4.2 认知经济学
        2.4.3 作为认知理性主体的小农户
    2.5 小农户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
        2.5.1 情境锁定
        2.5.2 情境适应
        2.5.3 情境失调
    2.6 认知理性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逻辑: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
        2.6.1 主观博弈论与认知理性
        2.6.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逻辑的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
        2.6.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共享认知与行为协调
    2.7 小结
第三章 小农户有限质量认知与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
    3.1 引言
    3.2 情境因素与小农户质量认知特征
        3.2.1 经济秩序的非人格化变迁与小农户质量认知失调
        3.2.2 乡村社会结构、知识传播与小农户质量认知局限
        3.2.3 农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小农户质量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3.3 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模型
        3.3.1 传统质量选择理论的局限性与偏好认知困难
        3.3.2 模型内容概述
        3.3.3 行为假定
        3.3.4 小农户质量控制模型的构建
    3.4 模型的延伸性讨论
        3.4.1 损失厌恶与低质量控制
        3.4.2 信号传递失灵
        3.4.3 产量收益对农产品质量的挤出
        3.4.4 行为惯性
    3.5 小结
第四章 认知成本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治理机制
    4.1 引言
    4.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内生治理机制:共享认知
        4.2.1 共享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
        4.2.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信息传递和认知约束功能
        4.2.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内生性、适应性与多重性
    4.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分类
        4.3.1 直接治理机制和间接治理机制
        4.3.2 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
        4.3.3 自我治理机制、交互治理机制和干预治理机制
    4.4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多元治理主体
        4.4.1 乡间商贩
        4.4.2 农业企业
        4.4.3 合作社
    4.5 全产业链模式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
        4.5.1 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链混合治理结构
        4.5.2 龙头企业品牌声誉的资产专用性与全产业链模式
        4.5.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质量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实证分析—以养羊小农户为例
    5.1 引言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
        5.2.2 调查问题设计
        5.2.3 调查实施
        5.2.4 分析方法
        5.2.5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
    5.3 养羊小农户的质量认知及质量控制行为描述性分析
        5.3.1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的描述性分析
        5.3.2 养羊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5.4 情境因素与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
        5.4.1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的影响分析
        5.4.2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产生影响的边际效应
    5.5 情境因素、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
        5.5.1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对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分析
        5.5.2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影响质量控制行为的边际效应
        5.5.3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分析
        5.5.4 情境因素、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调节效应
    5.6 小结
第六章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机制分析——以养羊小农户为例
    6.1 引言
    6.2 案例分析设计
        6.2.1 样本选取
        6.2.2 调查实施
        6.2.3 分析方法
        6.2.4 案例特征描述
    6.3 ZT公司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及其对小农户质量认知的协调
    6.4 ZT 公司的羊肉质量控制策略及其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机制
    6.5 养羊小农户肉羊质量控制行为多元治理结构的治理绩效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肉牛业的发展概况
    1.2 新发再发疫病的定义
    1.3 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研究状况
        1.3.1 牛丘疹性口炎研究进展
        1.3.2 牛乳头瘤研究进展
        1.3.3 志贺氏菌病研究进展
        1.3.4 产气荚膜梭菌病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牛丘疹性口炎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样品来源
    2.2 方法
        2.2.1 临床检查与样品采集
        2.2.2 引物合成及PCR扩增
        2.2.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2.3 结果
        2.3.1 临床检查结果
        2.3.2 PCR扩增结果
        2.3.3 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牛乳头瘤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3.1 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样品来源
    3.2 方法
        3.2.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
        3.2.2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3.2.3 PCR扩增
        3.2.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病变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结果
        3.3.2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3.3.3 PCR扩增结果
        3.3.4 BPV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牛源志贺氏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主要试剂
        4.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4.2 方法
        4.2.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
        4.2.2 细菌分离培养
        4.2.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4.2.4 生化试验
        4.2.5 药敏试验
        4.2.6 致病性试验
    4.3 结果
        4.3.1 发病情况调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4.3.2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4.3.3 细菌16Sr RNA基因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4.3.4 生化试验结果
        4.3.5 药敏试验结果
        4.3.6 致病性试验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牛产气荚膜梭菌的诊断和病原分析
    5.1 材料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
        5.1.3 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
    5.2 方法
        5.2.1 流行病学调查
        5.2.2 细菌分离培养
        5.2.3 生化试验
        5.2.4 药敏实验
        5.2.5 致病性试验
        5.2.6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5.2.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
    5.3 结果
        5.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5.3.2 细菌分离结果
        5.3.3 生化试验结果
        5.3.4 药敏试验结果
        5.3.5 致病性试验结果
        5.3.6 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5.3.7 细菌PCR扩增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
    5.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禽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査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材料
        1.1 病料来源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药敏纸片
    2 方法
        2.1 病原的分离培养
        2.2 革兰氏染色和镜检
        2.3 mPCR鉴定与玻板凝集鉴定
        2.4 血清学试验鉴定沙门菌血清型
        2.5 药敏试验
        2.6 Ⅰ类整合子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2.7 细菌的冻存
    3 结果
        3.1 沙门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3.2 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
        3.3 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布情况
        3.4 药敏试验及多重耐药分析
        3.5 Ⅰ类整合子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4 讨论
        4.1 沙门菌血清型分析
        4.2 禽沙门菌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沙门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1 材料
        1.1 细胞系、试验动物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抗原的制备
        2.2 LPS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2.3 小鼠免疫
        2.4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与抗体稀释度的确定
        2.5 融合
        2.6 阳性克隆的筛选
        2.7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2.8 单抗腹水的制备
        2.9 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检测
    3. 结果
        3.1 LPS的成分测定
        3.2 抗原和血清的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3.3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3.4 杂交瘤细胞稳定性检测
        3.5 单抗腹水效价的测定
        3.6 抗体亚类鉴定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研究成果
致谢

(9)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虐待动物行为概述
    (一)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1.虐待动物罪中对动物范围的界定
        2.虐待动物罪中对虐待行为的界定
    (二)虐待动物行为所侵害的法益
        1.动物的法律地位
        2.虐待动物行为侵犯社会公共利益
二、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必要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
        1.虐待动物行为破坏社会公共道德
        2.虐待动物行为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3.虐待动物行为可能引发更多的暴力性犯罪
    (二)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的合理性
        1.我国现行的法律现状及缺陷
        2.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符合刑法的谦抑性
        3.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在刑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分界
    (三)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的可行性
        1.广泛的民意和理论基础
        2.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立法经验
        3.稳固的经济基础
三、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立法的具体建议
    (一)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二)虐待动物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定位及罪名表述
        1.虐待动物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定位
        2.罪名表述
    (三)虐待动物行为的刑罚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期刊类
致谢

(10)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耐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沙门氏菌概述
    1.2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征
        1.2.1 沙门氏菌的形态特性
        1.2.2 沙门氏菌的培养条件
        1.2.3 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
        1.2.4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
        1.2.5 沙门氏菌的抵抗力
        1.2.6 沙门氏菌的分型
    1.3 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
    1.4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1.4.1 国家标准方法
        1.4.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4.3 核酸检测方法
    1.5 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方法
        1.5.1 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MLST)
        1.5.2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1.6 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
        1.6.1 毒力岛
        1.6.2 质粒毒力基因
        1.6.3 肠毒素
    1.7 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
        1.7.1 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
        1.7.2 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
        1.7.3 细菌细胞膜对抗菌药物通透性的改变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菌株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和试剂配制
        2.1.5 药敏纸片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2.2.3 沙门氏菌的PCR鉴定
        2.2.4 沙门氏菌分离株的纯化培养及保存
        2.2.5 沙门氏菌的微生物质谱鉴定
        2.2.6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鉴定
        2.2.7 沙门氏菌耐药表型检测
        2.2.8 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2.2.9 分离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与相对应的抗生素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2.2.10 沙门氏菌的Ⅰ类整合子携带情况
        2.2.11 沙门氏菌的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
        2.2.12 沙门氏菌的MLST分型
        2.2.13 沙门氏菌与J53 接合实验
        2.2.14 沙门氏菌的亲缘关系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9个种鸡场沙门氏菌的鉴定结果
        3.1.1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
        3.1.2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的PCR鉴定结果
        3.1.3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的微生物质谱鉴定结果
        3.1.4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型结果
        3.1.5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的MLST分型结果
        3.1.6 山东省5 个阳性鸡场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情况初步统计
    3.2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特点分析
        3.2.1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表型分析
        3.2.2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基因以及携带情况
        3.2.3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Ⅰ类整合子检测和基因盒特点
    3.3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统计分析
    3.4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与J53 的接合实验结果
    3.5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分析
4 讨论
    4.1 山东省9个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
    4.2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分型、MLST分型以及亲缘关系分析
    4.3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的毒力基因分析
    4.4 百日鸡场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和质粒耐药基因水平传递分析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一起食用频死猪肉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食品安全现状与法律保障研究[D]. 彭婧. 西藏大学, 2021
  • [2]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D]. 吴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鸡肉源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D]. 郭炳博.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牛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检测方法的建立[D]. 郑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5]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 杨志良. 兰州大学, 2021(09)
  • [7]广西肉牛新发再发疫病的诊断和病原分析[D]. 李常挺. 广西大学, 2020
  • [8]2018-2019年华东地区禽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 仲艳. 扬州大学, 2020(04)
  • [9]虐待动物行为犯罪化研究[D]. 刘佳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死胚中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耐药特性研究[D]. 宋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常食死猪肉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