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一、对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熊志航[3](2021)在《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缅两国邦交历史悠久,胞波情谊深厚。缅甸、云南山水相连,有着近两千公里的滇缅边境线。缅甸作为东南亚地区最为神秘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两者边境都具备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且资源互补性强。加上我国沿边发展政策的升级、对缅战略的深化,都推动了滇缅边境旅游的合作发展。旅游合作牵涉多个主体,各主体之间是否能和谐共生是成功合作的首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边境旅游合作多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引入共生理论,尝试定量分析各主体之间(政府、旅游企业、边民、游客)的共生模式。笔者首先对滇缅旅游合作情况进行了梳理,再初步筛选出可以作为衡量主体间共生关系的关联因素。随后从各个主体彼此对于共生关系的交互感知的角度,搭建了共生模型。选取滇缅边境旅游的典型旅游目的地——瑞丽市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一手数据,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以验证共生模型并剔除相关性不高的共生因素。再通过计算共生度、共生系数和共生关联度三个描述共生模式的特征指标,对多元主体间的共生模式进行了讨论。基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地区整体和瑞丽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中各主体提出了共生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主体间的共生关系朝理想方向进化,实现主体间的自发旅游合作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做了概述,并梳理了国内外边境旅游、共生理论应用的相关学术成果;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概念(边境旅游、共生)进行界定,搭建了理论平台;第三章从合作基础、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两方面对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情况进行阐述;第四章选定衡量共生关系的共生关联因素,构建了多元主体共生模型;第五章进入实证分析,选取瑞丽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和其他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关联因素的有效性等;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基础上,推导计算出三个特征指标,描述当前瑞丽边境旅游合作主体间的共生模式;第六章针对还需共生优化的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王豪[4](2021)在《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在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从单个旅游景区(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区域协同与跨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旅游一体化成为多地的发展共识。云南省作为我国旅游发展的先行区,提出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助力旅游全面转型升级。正确认识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对于指导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城市等较大的空间尺度,缺少对景区(点)小尺度流向结构的探索。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者传播和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数字足迹,这些数据为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更多的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滇西北四州(市)为研究地,基于多个旅游平台的游记和照片信息,运用UCINET、Arc GIS、ROST CM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对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展开分析。并结合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对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根据旅游流网络的“点—线—面”结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的特点,提出具体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游客样本特征:游客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和10月之间。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平均游览天数为8.4天。自驾旅游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出游结伴方式以“和朋友出游”最为常见。游客多数游览5到10个旅游节点,游客线路最长为18。(2)网络结构特征:丽江、大理、迪庆三地的旅游流联系最为紧密,丽江古城及周边节点是旅游流网络的中心,宏观结构呈现“Y”字型结构。网络结构紧密度低,局部联系紧密,整体联系松散,网络结构不协调。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对于核心节点的依赖度较高,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带动作用较差。承担中转功能的旅游节点数量少,阻碍了旅游客流的集聚与扩散,易形成更多的边缘节点。分析不同节点的特征,将旅游节点划分为核心旅游节点、次核心旅游节点、重要旅游节点、一般旅游节点、边缘旅游节点。旅游流网络可以划分为8大板块,各个板块之间旅游流联系不够紧密,个别板块之间无直接联系。(3)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配套服务、交通条件、旅游节点知名度、节点邻近度显着影响着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变化。(4)优化建议:微观节点视角,应巩固核心节点地位,发展次级节点,调整产品体系;中观关系视角,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优化旅游线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宏观区域视角,加强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互动,推动旅游一体化实质性建设与发展。

杨子明[5](2021)在《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文中研究表明从县域单元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能较好地揭示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演变规律,为地方政府合理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相应的数理依据。近年来,云南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但县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显着。基于此,研究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探测出影响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对推进云南经济稳步增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基于云南省历年统计年鉴、公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度出2009-2018年间云南129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缩小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合理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9-2018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波动上升,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低发展水平的县域数量虽然在减少,但仍然广泛分布在滇中地区以外的各州市;较高水平和高水平县域的数量小幅增加,且集中分布在昆明市,以及滇西北旅游业较发达县区。(2)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显。在时间演变上,2009-2018年云南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呈波动缩小趋势;以泰尔指数测度的云南县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缓慢减小的态势,区域间差异变化不显着,区域内县域间经济差异使云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空间分布格局上,2009-2018年云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以“西北-东南”格局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在“西北-东南”方向上趋向扩散,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有所增加,标准差椭圆外部的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在空间相关性上,2009-2018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效应在增强,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两极分化明显,低低集聚型县域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地区,高高集聚型县域集聚在滇中地区,且被低高集聚型县域包围,滇中地区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周围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3)通过对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人口城镇化率、道路密度、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对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有显着作用;且各影响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与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的交互作用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影响最强;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投资力度、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和道路密度间的交互作用呈互相增强;地形起伏度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基于此,在协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等措施来提高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县域经济差距。

金伟琦[6](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为乡村发展而兴起的乡村旅游实践与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热点。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乡村地区具有旅游开发潜力,但是基础设施、资金与人才不足和规划指导缺乏使其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也令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不同的地方需要考虑可行性与适宜的实操路径。不当的开发方式追逐一时的回报与效益会造成乡村长期的影响。本文以松赞旅行为例,通过对其旅游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旅游产品呈现方式、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分析研究,探讨适宜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下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文化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方法和乡村振兴路径;(2)视觉时代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原真性视觉图像化的转化方式;(3)适宜于基础设施不足的乡村地区的跨行政区划的“点-轴”空间布局模式;(4)视觉价值导向的旅游空间规划与节点建设下的地域文化图像化表达原则与方法。

玛合巴尔·克然木[7](2021)在《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文中提出旅游是在社区中展开的活动,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在许多旅游社区中我们经常听闻因旅游开发中缺乏社区参与,从而导致社区内部社会资本缺失、社区居民与游客发生冲突、传统文化缺失等状况。在塞浦路斯曾经因为当地政府一味寻求经济效益,忽略居民诉求,遭到了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使得旅游开发变成泡影。许多地区的旅游业就是由于忽视社区及居民因素,没有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乃至失控,旅游环境污染乃至恶化,文化传统扭曲乃至丧失。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强调“协同治理”,以人民利益为治理切入点,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也一同享受旅游发展的成果。保证社区所有居民在旅游中享有知情权、监督权的同时保证居民有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本研究基于对B社区旅游发展实况调查,聚焦该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问题以社区参与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与协同治理情况。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参与观察法,对B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B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参与方面,在旅游开发中的决策规划、管理、监督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在进一步的分析后,本研究发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进行开发,未将社区内的居民作为主体,居民由于欠缺主体参与机会,主体参与意识难以独立建构,这导致了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模棱两可。研究发现,虽然居民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很满意,但是对因旅游开发不能建设的停车厂及天然气表示不满。从而产生了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分化,一部分居民适应了旅游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模式,还有一部分居民希望政府收购自己的房屋,只发展旅游。因为许多居民缺乏参与机会,导致居民间收益不均,没有达到人人共享旅游效益,这些问题的产生需要明确边界、积极引导、培育赋权、参与共享以实现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

陈畅[8](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关乎我国国之根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性的思路。构建长效减贫机制,解决相对性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减贫,对于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文章融合了定量定性方法,通过构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对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策略。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从社会公共服务规模、教育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现状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第二部分,以滇西北地区作为实例,采用组合赋权方法得到最终权重,并运用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第三部分,由评价结果,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的提升对策。实证结论显示,2016-2018年滇西北地区各个市自治州的可持续减贫能力变化情况不一样,红河、楚雄和大理可持续减贫能力名次基本稳居前三,德宏和怒江等可持续减贫能力评分靠后。其中,经济增长情况、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排名的主要因素。因此,文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2.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4.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绿色减贫;5.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评价并研究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仅能提高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于其他地区的健康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楚冰倩[9](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国家,从2006年中越两国启动“两廊一圈”的合作,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越两国在良好的发展契机下,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在两国的跨境合作中,旅游合作占很大比重。而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中越两国开展跨境旅游合作的重要省份。滇越跨境旅游线路的开通、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等,都为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此机遇下,云南和越南双边地区能够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地。机遇与挑战并存,伴随着滇越跨境旅游合作的迅速发展,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利益诉求存在冲突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对滇越跨境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现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博弈论嵌入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在对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情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相关者诉求及博弈关系展开研究。首先,针对滇越跨境旅游合作中涉及的云南和越南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重要性,并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博弈冲突点进行阐述。接着,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博弈模型来找出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各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博弈关系,以及在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情况下博弈双方应当采取的策略,为指导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共享,构建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提供方向。最后,结合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博弈冲突点、博弈关系分析以及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的实际情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以期实现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

张江峰[10](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二、对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三、真实性理论
        四、文化认同理论
        五、跨文化理论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二、遗产经营者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四、遗产旅游者
        五、非政府组织
        六、社会大众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一、故宫概况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概况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一、朝圣之路概况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一、文化线路认定
        二、管理体系
        三、财政制度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三、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沿边发展政策的升级
        二、国家对缅战略的推动
        三、滇缅边境旅游的发展优势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边境旅游
        二、共生理论的应用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边境旅游
        二、共生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基础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基础
        一、滇缅边境旅游合作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中缅两国邦交历史悠久,胞波情谊深厚
        三、滇缅边境文化具有趋同性,文化认同度高
        四、滇缅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第二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一、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二、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发展阶段特征分析
第四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模型
    第一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关联因素选取
        一、旅游合作发展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职能
        三、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共生关联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的模型
第五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分析
    第一节 案例地概况
        一、案例地选取
        二、案例地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的共生环境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人口学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人口学分析
    第三节 多元主体共生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一、G→CR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二、C→GR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三、R→GCT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四、T→GCR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第四节 多元主体共生模式描述指标分析
        一、多元主体间的质参量计算
        二、多元主体间的共生度分析
        三、多元主体间的共生系数分析
        四、多元主体间的共生关联度分析
        五、多元主体间的共生模式总结
第六章 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优化建议
    第一节 宏观层面上的建议
        一、培育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意识
        二、营造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氛围
        三、优化滇缅边境旅游合作机制
    第二节 微观层面上的建议
        一、政府
        二、旅游企业
        三、边民
        四、游客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发展共识——区域旅游一体化
        1.1.2 问题机遇并存——滇西北旅游发展
        1.1.3 应用价值凸显——旅游数字足迹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旅游流
        1.2.2 数字足迹
        1.2.3 滇西北旅游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网络理论
    2.2 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
    2.3 核心—边缘理论
    2.4 点轴理论
    2.5 旅游者行为理论
第3章 滇西北旅游发展概况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滇西北旅游资源
        3.2.1 旅游资源概况
        3.2.2 各州(市)旅游资源比较
    3.3 滇西北旅游发展历程
        3.3.1 区域旅游发展历程
        3.3.2 各州(市)旅游发展路径
第4章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采集处理
    4.2 目的地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
        4.2.1 节点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4.2.2 整体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4.3 数据样本特征分析
        4.3.1 游客出游时间
        4.3.2 游客游览天数
        4.3.3 游客出游类型
        4.3.4 出游结伴方式
        4.3.5 游玩景点情况
    4.4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可视化分析
    4.5 滇西北旅游流节点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5.1 点度中心度
        4.5.2 接近中心度
        4.5.3 中介中心度
        4.5.4 结构洞
        4.5.5 节点类型划分
    4.6 滇西北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6.1 网络密度与中心势
        4.6.2 核心—边缘分析
        4.6.3 凝聚子群分析
        4.6.4 块模型分析
    4.7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
第5章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建议
    5.1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旅游资源禀赋
        5.1.2 旅游配套服务
        5.1.3 旅游交通条件
        5.1.4 旅游节点知名度
        5.1.5 旅游节点邻近度
    5.2 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建议
        5.2.1 微观节点视角优化建议
        5.2.2 中观关系视角优化建议
        5.2.3 宏观区域视角优化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可能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县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县域经济
        2.1.2 县域经济差异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点—轴系统”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熵值法
        2.3.2 时间差异测度方法
        2.3.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2.3.4 地理探测器模型
第3章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1.3 时间节点的选取
    3.2 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3.2.2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3.2.3 确定权重
    3.3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
        3.3.1 测度结果
        3.3.2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第4章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4.1 云南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
        4.1.1 绝对差异演变特征
        4.1.2 相对差异特征
        4.1.3 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演变特征
    4.2 云南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变特征
        4.2.1 县域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化分析
        4.2.2 县域经济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4.2.3 县域经济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第5章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探测
    5.1 影响因子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5.1.1 影响因子的选取
        5.1.2 数据处理
    5.2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因子探测
        5.2.1 因子探测
        5.2.2 因子探测结果解读
    5.3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交互作用探测
        5.3.1 交互作用探测
        5.3.2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解读
第6章 云南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推动城镇群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6.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牢固跨越式发展基础
    6.3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若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
    6.4 依托点-轴发展模式、优化空间结构布局
    6.5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政策扶持欠发达地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1.1.2 我国旅游开发现状
        1.1.3 旅游消费新的需求转向
        1.1.4 旅游推动地域文化的新生
        1.1.5 旅游开发下的乡村振兴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2 研究对象的定义
        1.2.3 松赞模式与其他旅游开发模式类比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2.1.1 乡村旅游定义及研究发展过程
        2.1.2 乡村旅游积极意义研究
        2.1.3 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2.2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2.2.1 文化旅游定义及文化旅游融合研究
        2.2.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2.2.3 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2.4 视觉价值导向的如画美学
第3章 松赞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3.1 松赞旅游系统构建
        3.1.1 松赞旅行的发展过程
        3.1.2 松赞旅行构建原则
    3.2 所在区域基础条件分析
        3.2.1 区位与交通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资源禀赋
    3.3 地域文化与松赞旅游形象
        3.3.1 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3.3.2 松赞地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3.4 视觉价值导向的松赞空间布局与规划
        3.4.1 图像的视觉语言与松赞地域文化提炼
        3.4.2 空间布局规划
        3.4.3 交通设施布局
        3.4.4 景观布局
    3.5 松赞旅行产品
    3.6 视觉价值导向的松赞酒店设计
        3.6.1 松赞酒店构建的渐进发展
        3.6.2 松赞酒店建筑的如画观看
    3.7 双向呈现的松赞地域景观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松赞旅行研究
    4.1 松赞所在乡村发展现状
        4.1.1 范围界定
        4.1.2 旅游资源条件
        4.1.3 旅游发展现状
    4.2 松赞旅行与乡村振兴
        4.2.1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4.2.2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4.2.3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4.3 松赞的独特性与普适性
第5章 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5.1 如画的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环境
    5.2 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原则
        5.2.1 以保护为前提
        5.2.2 以发展为目标
        5.2.3 以文化为核心
        5.2.4 以乡村为基础
    5.3 地域文化旅游规划建设
        5.3.1 空间规划与布局
        5.3.2 如画的吸引力节点
        5.3.3 如画旅游的核心特征体现
    5.4 地域文化旅游开发保障
        5.4.1 基础设施建设
        5.4.2 积极联合在地产业
        5.4.3 政府政策引导
        5.4.4 专业人才支持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毕业设计

(7)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社区参与相关研究
        (二)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四、研究理论基础
        (一)社区参与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参与
        (二)协同治理
    六、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深度访谈法
    七、研究设计
        (一)调查过程
        (二)问卷设计
        (三)被调查人口基本情况
        (四)信效度分析
第二章 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一、田野点概况
        (一)旅游开发前的B社区
        (二)旅游开发后的B社区
    二、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一)旅游开发中的规划决策现状
        (二)旅游开发中的管理现状
        (三)旅游开发中的监督现状
第三章 B 社区参与现状原因分析
    一、参与能力不足
        (一)主体基础较弱
        (二)社区人口空心化
        (三)民族社区妇女实际参与率较低
    二、社区参与机制不完善
        (一)社区参与内容有限
        (二)缺乏旅游开发监督机制
        (三)社区参与渠道不完善
        (四)利益驱动机制欠缺
    三、旅游影响感知较低
        (一)经济效益促使经济参与
        (二)旅游开发影响居民社会影响感知
        (三)居民环境影响感知较低
        (四)旅游开发增多了文化交融
        (五)小结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中的协同治理
    一、协同治理现状
        (一)协同治理初步形成
        (二)非政府部门逐渐介入
        (三)协同治理成效
    二、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力量参与不足
        (二)政府单一管理
        (三)街道办事处职能单一
        (四)社会组织缺位
    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一)居民主体增能
        (二)坚持政府引导
        (三)街道办事处调节
        (四)社会组织共同治理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实地调研照片
致谢

(8)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
        2.1.2 减贫
        2.1.3 可持续减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多维贫困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社会质量理论
第三章 滇西北地区现状分析
    3.1 滇西北地区概况
    3.2 滇西北地区的特征总结
        3.2.1 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水平低下
        3.2.2 生态条件禀赋脆弱,农业发展受限
        3.2.3 基础设施欠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3.2.4 教育水平低,教师资源匮乏
    3.3 滇西北地区的源动力建设
        3.3.1 产业发展是可持续减贫的主推动力
        3.3.2 政策推动是可持续减贫的领导力
        3.3.3 群众需求是可持续减贫的不竭动力
第四章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客观性原则
        4.1.3 目的性原则
        4.1.4 系统性原则
        4.1.5 代表性原则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
        4.2.1 规模类指标
        4.2.2 结构类指标
        4.2.3 潜力类指标
    4.3 方法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3.1 综合赋权方法的介绍及赋权过程
        4.3.2 Topsis方法原理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
    5.1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过程
        5.1.1 选择评价对象
        5.1.2 选取并处理原始数据
        5.1.3 基于Topsis进行综合评价
    5.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评价结果分析
        5.2.1 总体层面结果分析
        5.2.2 指标层面结果分析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对策
    6.1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
    6.2 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
    6.3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
    6.4 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地区绿色减贫
    6.5 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跨境旅游合作的研究
        二、旅游合作中的利益共享研究
        三、博弈论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跨境旅游合作
        二、利益相关者
        三、利益共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利益共享理论
        三、博弈论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情况分析
    第一节 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发展基础分析
        一、互为重要国际客源国市场
        二、双边地缘优势明显
        三、双边交通区位优越
        四、双边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五、双边旅游合作基础坚实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现状
        一、跨境旅游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但利益共享机制尚需完善
        二、跨境旅游合作初见成效,但深层次的合作还需开发
        三、边境居民旅游增收有所改善,但在合作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四、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但“一带一路”为其发展带来契机
        五、互联互通建设力度加大,但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仍然缺乏
第四章 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诉求情况分析
        一、政府部门
        二、旅游企业
        三、边境居民
        四、旅游者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博弈冲突
        一、中越两国政府部门诉求的博弈冲突
        二、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诉求的博弈冲突
        三、旅游企业与边境居民诉求的博弈冲突
        四、边境居民与旅游者诉求的博弈冲突
第五章 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
    第一节 中越两国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一、博弈假设
        二、博弈分析
        三、博弈结论
    第二节 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
        一、博弈假设
        二、博弈分析
        三、博弈结论
    第三节 旅游企业与边境居民之间的博弈
        一、博弈假设
        二、博弈分析
        三、博弈结论
    第四节 边境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博弈
        一、博弈假设
        二、博弈分析
        三、博弈结论
第六章 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的构建
    第一节 完善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机制
        一、改善利益分配机制
        二、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三、构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第二节 双边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加强深层次合作
        一、政府部门联手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提升获利空间
        二、旅游企业合作组建跨国旅游企业集团,加强联合营销
    第三节 提高边境居民参与跨境旅游合作的能力与层次
        一、加强宣传,提高边境居民参与跨境旅游开发的意识
        二、提高管理,保障边境居民参与跨境旅游开发的权益
    第四节 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一、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二、旅游企业遵守规范,诚信经营
        三、旅游者应正当合理维权
    第五节 依托“一带一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依托“一带一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一带一路”加强软件设施建设
    第六节 搭建跨境旅游合作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一、共建跨境旅游合作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二、共建跨境旅游合作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第七节 积极开展旅游人才培养合作
        一、合作进行专业化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
        二、合作进行一线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四、对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滇缅边境旅游合作多元主体共生研究 ——以瑞丽为例[D]. 熊志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基于数字足迹的滇西北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D]. 王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D]. 杨子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D]. 金伟琦.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7]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D]. 玛合巴尔·克然木.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陈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9]“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滇越跨境旅游合作利益共享策略研究[D]. 楚冰倩.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滇西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