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设计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1](2021)在《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成本日益上升,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减弱。近年来,由于内部控制薄弱而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案例屡出不穷。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会不可比避免地面临内外部的相关风险,在化解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生存之道和发展途径。而借助内部控制建设,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加强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于主营业务为进出口贸易的A外贸公司来说,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至关重大。本文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创新不足。第二部分,从COSO框架指出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回顾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阐述我国关于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第三部分分析A外贸公司的基本状况,并从内部控制关键的五要素这五个角度分别介绍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现状。然后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果的分析发现A外贸公司员工对内控认知存在偏差、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有效的激励制度、风险意识不强且缺乏风险评估体系、控制活动有漏洞、内部沟通质量不高、缺乏外部沟通问题以及监督实效不足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联系A外贸公司实际,提出适合其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主要是: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全面审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构建风险评估清单,加强企业风险评估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结合风险评估从全方位业务流程细化制度和流程控制体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来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从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重视纪检监察、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等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杨金泉[2](2021)在《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资本市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的关注和需求逐年增加。但是,审计业务的大幅增加并不表明审计质量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资本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类财务纠纷和造假犯罪案件对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诚然,在审计业务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已成为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共识,但仍有部分事务所在其审计业务项目和审计业务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尤其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本文首先阐述了与审计质量有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共同特点、普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次,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利用分析结果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通过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实践,了解该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的审计质量控制政策措施,从日常的审计业务处理、经营流程中,逐一总结、分析其审计业务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现状以及缺漏,根据其经营状况和组织结构,分析审计质量控制薄弱产生的原因。再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提出了五方面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相关结论。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社会上大量的审计任务,但由于规模小等现实原因,对其审计质量控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探索,期望对改善该类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有所借鉴。
刘玲[3](2020)在《电力多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改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尤其是对存货的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存货作为一种灵活度较高的流动性资产,它的利用和保管情况的好坏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很大。存货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自我突破,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正视存货管理的重要价值,更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存货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具有连接采购、生产、销售的重要作用,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降低企业营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提高利润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以电力多经企业—L公司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手段,对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公司存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司实际对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实现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健全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目的。进而帮助L公司建立有效的物资存货管理及内部控制机制、优化L公司管理体系、提高L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其他中小型国有企业存货管理提供借鉴,助推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转型。
李玥[4](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银行业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而信用风险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在金融科技加速发展、银行数据规模空前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数据资源,更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无论对银行的传统业务,还是资产托管等新兴业务,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国内外文献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尝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以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其信用风险的成因、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优化进行讨论和分析。本文的分析思路是:首先,对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的成因、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以及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应用作简要论述,并明确本文分析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其次,结合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从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信息获取、信用风险数据分析、信用风险决策管理三个环节进行分析后,指出其现阶段存在的信息缺乏、数据加工处理不及时、信用风险管理指标单一等问题。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客户信息收集仅依赖人工、数据分析共享体系尚未建立、决策者不重视数据价值;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结果,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论述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优化策略设计的核心是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方法在信用风险管理各环节中的运用。在对优化作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提出充分运用大数据理论方法,通过强化数据库归集,制定标准化信用风险数据分析,规范业务、部门、机构、高管各层级全面信用风险的决策管理,来构建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此外,通过明确大数据平台中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加强嵌入权限体系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流程再造、完善资产评估体系信用风险识别与测算系统等措施来提高和完善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今后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如何借助前沿科技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稳[5](2020)在《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一系列内部控制文件在全国范围实施,上市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被强制性要求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并需要实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经营的规范性,促使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对非上市公司及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并没有来自政策层面的强制性的内控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很多非上市公司及中小型企业开始产生的对内部控制管理提升的内在需求。本文基于制造业的非上市混合所有制企业——TS公司的管理现状,以及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的合规性,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需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研究国内外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着手,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应用作出了简要分析。接着根据相关的理论,对TS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通过实地深入调查,对相关管理或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访谈,研究TS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识别了几个主要务环节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其形成原因。随后,根据内部控制相关管理理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方案,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措施及保障措施建议,为提升TS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达成公司经营目标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案。本文对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研究,对TS公司而言,有助于改善管理现状,有利于公司的稳健发展,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公司经营;同时,可为“主动”加强自我管控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上市的混合所有制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也可为非上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范月莹[6](2020)在《中小企业LZ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小企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从企业的数量、贡献的GDP总量、解决就业人口的规模、分布的行业领域等方面来看,中小企业都占有较强的优势。但我们也注意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较短,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的问题,发展的“质量”亟待提升。受制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本身固有局限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之一。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帮助中小企业抵御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助力其健康、稳定发展。为更好地研究和探讨如何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这一命题,本文选择了本地的一家中小企业——LZ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案例研究。通过对该企业实地走访、访谈交流、收集相关资料等,了解案例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L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为案例企业提供了优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重点业务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内部监督。最后,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能为完善案例企业的内部控制尽绵薄之力,同时为其他同类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林桑[7](2020)在《基于信息化的L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信息技术产生了高度的依赖,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信息化新形势下,传统内部控制手段已无法适应飞跃式的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应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带来的各种挑战。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与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采取比较分析法对比传统内部控制与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区别,分析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本文以L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L公司当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以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等原则为指导,提出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构建嵌入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加强风险评估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规范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运用物联网等手段优化日常业务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信息与沟通、强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管作用等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希望能为同类企业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优化提供借鉴。
刘丽[8](2020)在《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经济贡献度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走进人们的视线,并日益受到重视。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减少不必的损失。但是在我国,内部控制这个概念无论从发展进程还是在企业实际运用中,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重视和完善。本文以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再通过剖析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的现状,发现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存在治理结构不合理、信息沟通不足、风险评估建设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典型企业内部控制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COSO五大要素针对X产权交易所如何完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
李振[9](2019)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以A农商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的稳定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然而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却忽视了对自身的风险控制,导致了很多恶性金融案件的发生。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在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停滞不前,不仅增大了自身的运营成本,减缓了发展的速度,也拖累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前进步伐。在此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保证自身稳定的经营,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具有经营规模小,稳定性较差,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特点。本文选择自己的工作单位A农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COSO理论框架为基础,以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出台的相关规范为指导,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方面对A农商行的内部控制进行具体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对A农商银行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指出A农商银行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漏洞,进而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A农商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的完善,保障其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首先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延革和COS0理论框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以及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和适用性方法进行了相关概述,最后分析总结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介绍了 A农商银行现阶段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第四部分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对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具体构建。第五部分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A农商行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内部控制优化的相关方案。第七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胡明[10](2019)在《中小企业Y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期间,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型企业贡献的税赋、创造的就业岗位、自主创新都有突出贡献,但是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之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亟需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建设,中小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能滞后。因为内部控制作为当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自其产生、发展再到广泛运用,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国内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述了内部控制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Y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分析了Y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出了全面剖析。同时,对当前国内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状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再运用查阅文献和理论探讨、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照内部控制基本要素对其一一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办法,总结出了一套适合Y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其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使之成为中小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之一。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设计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设计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1 内部控制的特点 |
2.1.2 内部控制的作用 |
2.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2.3 COSO内部控制框架 |
2.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
2.4.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沿革 |
2.4.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
2.5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5.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2.5.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
3.1 A外贸公司概况 |
3.2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3.3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3.3.1 控制环境现状 |
3.3.2 风险评估现状 |
3.3.3 控制活动现状 |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3.5 监督现状 |
3.4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1 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2 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员工激励 |
3.4.3 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
3.4.4 控制活动有漏洞 |
3.4.5 监督实效不足 |
3.4.6 内部沟通质量不高,外部沟通不够 |
3.5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1 控制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2 风险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3 控制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5 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
4.1 优化控制环境的措施 |
4.1.1 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 |
4.1.2 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
4.1.3 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
4.2 提升风险评估及应对的措施 |
4.2.1 构建并及时更新风险清单 |
4.2.2 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 |
4.3 强化控制活动的措施 |
4.3.1 细化主要流程控制体系 |
4.3.2 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 |
4.3.3 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 |
4.3.4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
4.4 改进信息与沟通的措施 |
4.4.1 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 |
4.4.2 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 |
4.5 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 |
4.5.1 重视纪检监察 |
4.5.2 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展望 |
5.2.1 启示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审计质量控制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审计质量控制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3章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
3.1 会计师事务所类型划分 |
3.2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特点 |
3.2.1 数量多且区域遍布广 |
3.2.2 执业范围有限 |
3.2.3 组织形式多为有限责任制且组织结构不健全 |
3.2.4 人力资源不完善 |
3.3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3.4.1 组织管理结构不合理 |
3.4.2 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 |
3.4.3 审计质量控制理念把握不够到位 |
3.5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思路 |
第4章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4.1 LS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4.2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
4.2.1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流程 |
4.2.2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4.2.3 具体业务流程 |
4.3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的调查问卷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调查问卷结果 |
4.4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薄弱成因分析 |
4.4.1 事务所组织管理方面 |
4.4.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
4.4.3 业务承接审计质量控制方面 |
4.4.4 业务执行审计质量控制方面 |
4.4.5 业务复核审计质量控制方面 |
第5章 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改进建议 |
5.1 加强事务所组织管理 |
5.1.1 培养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 |
5.1.2 成立专门的审计质量控制部门 |
5.1.3 建议采用合伙制事务所 |
5.2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5.2.1 加强审计人员后续培训过程 |
5.2.2 完善薪酬和晋升规章制度 |
5.3 做好项目承接工作 |
5.3.1 做好客户调查工作 |
5.3.2 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
5.4 提高项目审计执行质量 |
5.4.1 合理委派项目组人员 |
5.4.2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
5.4.3 重视事务所权责匹配 |
5.5 完善项目复核工作 |
5.5.1 提高复核人员业务素质 |
5.5.2 落实分层复核机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电力多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
2.1.2 内部控制的目的意义 |
2.1.3 内部控制的环节及要点 |
2.2 存货的理论概述 |
2.2.1 存货的定义及特征 |
2.2.2 存货管理的目的意义 |
2.2.3 存货内部控制的环节及要点 |
2.3 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 |
2.3.1 风险管理的定义 |
2.3.2 风险管理的目的意义 |
2.3.3 存货风险管理的防控重点 |
第三章 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L公司概况 |
3.2 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 |
3.2.1 存货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的现状 |
3.2.2 存货仓储环节内部控制的现状 |
3.2.3 存货出库环节内部控制的现状 |
3.3 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1 存货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
3.3.2 存货仓储环节存在的问题 |
3.3.3 存货出库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L公司制度影响内控实施的原因 |
4.1.1 公司运行制度不合理 |
4.1.2 公司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 |
4.1.3 公司考核激励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 |
4.1.4 公司确保信息流转的制度不完善 |
4.2 采购环节内控问题形成的原因 |
4.2.1 采购计划制定缺乏可靠的市场调研 |
4.2.2 供应商选择考察机制不完善 |
4.2.3 采购流程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薄弱 |
4.2.4 采购流程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
4.3 仓储环节内控问题形成的原因 |
4.3.1 仓储管理机制不健全 |
4.3.2 仓储管理物资分类不细致 |
4.3.3 仓储管理过程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4.3.4 仓库管理系统没有与公司其他系统有效兼容 |
4.3.5 仓储管理过程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
4.4 出库环节内控问题形成的原因 |
4.4.1 存货管理没有实现有效闭环 |
4.4.2 对退货(更换)物资验收核对把关不严 |
4.4.3 缺乏对在库物资状态的分析制度 |
第五章 L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
5.1 L公司制度的改进建议 |
5.1.1 优化公司运行制度 |
5.1.2 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5.1.3 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 |
5.1.4 完善公司信息流转制度 |
5.2 采购环节的改进建议 |
5.2.1 建立健全供货商诚信体系 |
5.2.2 建立健全采购“绿色通道” |
5.2.3 推进采购活动上平台 |
5.3 仓储环节的改进建议 |
5.3.1 完善仓储管理机制 |
5.3.2 按照ABC分类库存管理法对仓储物资进行分类管理 |
5.3.3 进一步完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
5.4 出库环节的改进建议 |
5.4.1 制定出库物资跟踪监督管理机制 |
5.4.2 拓展公司销售渠道,加快存货流转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数据背景下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产托管业务及其信用风险管理概念 |
2.1.1 资产托管业务概述 |
2.1.2 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的成因与识别 |
2.1.3 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大数据理论及方法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JS银行及其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概述 |
3.1.1 JS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
3.1.2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概述 |
3.2 当前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形势 |
3.2.1 重大信用违约事件 |
3.2.2 广泛信用违约行为 |
3.2.3 托管人违约风险 |
3.3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信息严重缺乏 |
3.3.2 数据加工处理不及时 |
3.3.3 信用风险管理指标单一 |
3.4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信息收集仅依赖于人工 |
3.4.2 数据分析共享体系尚未建立 |
3.4.3 决策者不重视数据价值 |
第4章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 |
4.1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4.1.1 可行性 |
4.1.2 必要性 |
4.2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思路及框架 |
4.2.1 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
4.2.2 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多维度获取数据 |
4.3.1 减少信息周转节点 |
4.3.2 运用大数据归集技术细化数据来源 |
4.3.3 加强数据质量管控 |
4.4 搭建信用风险识别与分析架构 |
4.4.1 明确信用风险识别的数据对象 |
4.4.2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强化信用风险监测与分析 |
4.5 全方位多层级信用风险管控 |
4.5.1 业务层面建立起充分授权机制 |
4.5.2 部门层面整体评估业务流程风险 |
4.5.3 机构层面建立内部治理管控体系 |
4.5.4 高级管理层推进大数据应用 |
第5章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
5.1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措施 |
5.1.1 明确大数据平台中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5.1.2 加强嵌入权限体系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流程再造 |
5.1.3 完善资产评估体系信用风险识别与测算系统 |
5.2 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2.1 人才队伍保障 |
5.2.2 核心竞争力保障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实践价值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内部控制的背景理论 |
2.1.2 公司治理理论 |
2.1.3 财务控制理论 |
2.1.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1.5 相关政策法规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2.2.2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TS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1 TS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TS内部控制环境状况 |
3.2.1 股权架构及组织架构 |
3.2.2 公司治理规则 |
3.2.3 制度及流程建设 |
3.2.4 人力资源政策 |
3.2.5 内部审计情况 |
3.2.6 企业文化建设 |
3.3 风险评估实施情况 |
3.4 控制活动实施情况 |
3.4.1 采购及付款环节 |
3.4.2 生产环节 |
3.4.3 销售及收款环节 |
3.4.4 研发环节 |
3.4.5 固定资产管理环节 |
3.4.6 财会综合管理环节 |
3.5 信息与沟通情况 |
3.5.1 信息收集与分析 |
3.5.2 信息沟通与传递 |
3.5.3 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
3.6 内部监督情况 |
3.7 TS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总结 |
第4章 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
4.1 内部环境的优化 |
4.1.1 调整组织架构 |
4.1.2 优化公司治理 |
4.1.3 强化高管团队 |
4.1.4 完善制度规范 |
4.1.5 补充人事政策 |
4.1.6 塑造企业文化 |
4.2 风险评估体系的优化 |
4.2.1 建立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部门 |
4.2.2 建立公司层面的风险评估方案 |
4.2.3 建立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方案 |
4.3 内部控制活动的优化 |
4.3.1 采购及付款环节内控优化措施 |
4.3.2 生产环节内控优化措施 |
4.3.3 销售及收款环节内控优化措施 |
4.3.4 研发环节内控优化措施 |
4.3.5 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优化措施 |
4.3.6 财务管理内控优化措施 |
4.4 信息沟通内控优化 |
4.5 内部监督机制的优化 |
第5章 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 |
5.2 建立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
5.3 提高党组织在公司的领导地位 |
5.4 建立员工素质提升机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内控管理访谈内容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小企业LZ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综述 |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 |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点 |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三章 LZ公司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概况 |
第一节 LZ公司基本情况 |
一、公司简介 |
二、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 |
三、公司员工情况 |
四、公司财务状况 |
第二节 LZ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一、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
二、风险评估方面 |
三、控制活动方面 |
四、信息与沟通方面 |
五、内部监督方面 |
第三节 L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业务活动内部控制不完善 |
二、信息沟通不顺畅 |
三、监督不力 |
第四节 L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管理层疏于内部控制建设 |
二、风险意识薄弱 |
三、内部控制制度形式重于实质 |
四、缺乏专业人才 |
第四章 LZ公司业务活动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完善重点业务活动控制 |
一、资金活动 |
二、采购业务 |
三、销售业务 |
四、合同管理 |
第二节 加强信息沟通 |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
二、完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 |
第三节 强化内部监督 |
一、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
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信息化的L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1.2.2 企业信息化文献综述 |
1.2.3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2.1.2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
2.1.3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2.1.4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
2.2 信息化相关理论 |
2.2.1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
2.2.2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2.2.3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2.2.4 相关信息技术 |
2.3 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
2.3.1 信息化对控制环境的影响 |
2.3.2 信息化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
2.3.3 信息化对控制活动的影响 |
2.3.4 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
2.3.5 信息化对内部监督的影响 |
3 L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1 L公司概况 |
3.2 L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2.1 控制环境 |
3.2.2 风险评估 |
3.2.3 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与沟通 |
3.2.5 内部监督 |
4 L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
4.1.1 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
4.1.2 组织内部凝聚力较弱 |
4.1.3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 |
4.2 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结合度不高 |
4.3 风险评估缺乏全面数据分析 |
4.4 内部控制机制缺失 |
4.4.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
4.4.2 岗位设置与权限定义不准确 |
4.4.3 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弱 |
4.5 日常业务活动运行方式较为落后 |
4.6 缺乏有效的内外部信息沟通渠道 |
4.6.1 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渠道不成体系 |
4.6.2 对外信息交流途径缺乏维护 |
4.7 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
4.8 内部监管效力较弱 |
5 基于信息化的L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
5.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5.1.1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
5.1.2 优化内部组织架构 |
5.1.3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5.2 构建嵌入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 |
5.3 加强风险评估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
5.4 规范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
5.5 运用物联网等手段优化日常业务管理 |
5.5.1 优化顾客用餐体验 |
5.5.2 完善服务员管理模式 |
5.5.3 优化厨房工作模式 |
5.5.4 完善餐厅结算流程 |
5.6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信息与沟通 |
5.6.1 优化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
5.6.2 运用新媒体手段对外宣传 |
5.7 强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 |
5.8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管作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小型金融企业 |
二、内部控制 |
三、内部控制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
二、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X产权交易所概况 |
一、X产权交易所基本情况 |
二、X产权交易所组织结构 |
三、X产权交易所人员状况 |
第二节 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现状 |
一、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 |
二、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应用系统的开发 |
三、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岗位的设置与职责 |
第三节 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责任主体不明确 |
二、内部控制监督不足 |
三、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经验与借鉴 |
一、国外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二、案例启示 |
第二节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经验与借鉴 |
一、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二、案例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X产权交易所内部环境 |
一、提高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 |
二、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三、优化人力资源政策 |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加强风险评估建设与实施 |
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文化建设 |
二、运用合适风险工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第三节 发挥X产权交易所内部审计的作用 |
一、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 |
二、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改善组织沟通现状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
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
三、提高内部监督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以A农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方面 |
1.2.2 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面 |
1.2.3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方面 |
1.2.4 关于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及对策方面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综述 |
2.1 内部控制基础理论与COSO理论框架 |
2.1.1 内部控制理论的沿革 |
2.1.2 COSO理论框架 |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 |
2.2.1 BASEL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业内部控制规范 |
2.2.2 中国银监会出台的银行业内部控制规范 |
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与适用性方法 |
2.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
2.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适用性方法 |
2.4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特殊性 |
3 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况 |
3.1 A农商银行简介 |
3.2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
3.2.1 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
3.2.2 风险管理现状 |
3.2.3 现行的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交互现状 |
3.2.5 自我监督现状 |
3.3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 |
4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4.2.1 构建过程评价体系 |
4.2.2 构建结果评价体系 |
4.2.3 综合评价标准 |
5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结果 |
5.1.1 过程评价得分 |
5.1.2 结果评价得分 |
5.1.3 综合评价结果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内部环境不完善 |
5.2.2 风险识别与评估手段落后 |
5.2.3 控制活动中欠缺执行力 |
5.2.4 信息与沟通效果欠佳 |
5.2.5 监督体系不健全 |
6 A农商银行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
6.1 优化内部环境 |
6.1.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6.1.2 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 |
6.1.3 提高员工业务水准 |
6.2 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的建设 |
6.2.1 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
6.2.2 提高风险防御线的有效性 |
6.3 提高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 |
6.3.1 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 |
6.3.2 推进奖惩机制的落实 |
6.3.3 细化贷款责任划分,加强贷后管理 |
6.4 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有效 |
6.4.1 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
6.4.2 改进信息披露方法 |
6.5 健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6.5.1 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 |
6.5.2 完善审计队伍的建设 |
6.5.3 加强外部监督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农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问卷 |
(10)中小企业Y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 |
2.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内部控制概述 |
2.1 国内中小企业的划定范围 |
2.2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划分 |
2.3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
2.4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
2.4.1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
2.4.2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2.5 内部控制的要素 |
2.5.1 内部环境 |
2.5.2 风险评估控制 |
2.5.3 控制活动 |
2.5.4 信息与沟通 |
2.5.5 内部监督 |
3. Y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Y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组织架构图 |
3.1.2 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
3.2 Y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与分析 |
3.2.1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
3.2.2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
3.3 Y公司风险控制、控制活动环节问题与分析 |
3.3.1 Y公司风险控制、控制活动环节问题 |
3.3.2 Y公司风险控制、控制活动分析 |
3.4 Y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问题与分析 |
3.4.1 Y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问题 |
3.4.2 Y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分析 |
3.5 Y公司内部监督问题与分析 |
3.5.1 Y公司内部监督问题 |
3.5.2 Y公司内部监督分析 |
4. 完善Y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对策 |
4.1 完善Y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
4.1.1 加大对内部控制成本投入和综合收益的分析 |
4.1.2 Y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
4.1.3 提高员工道德品质和胜任能力 |
4.1.4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
4.1.5 内部控制视角下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4.1.6 加快Y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
4.2 完善Y企业风险控制、活动控制 |
4.3 完善Y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
4.4 加强Y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和办法 |
4.3.1 消除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偏见 |
4.3.2 提升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地位 |
4.3.3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并规划其职业发展 |
5. 研究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小型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的设计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丹. 扬州大学, 2021(09)
- [2]LS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杨金泉. 沈阳大学, 2021(06)
- [3]电力多经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 刘玲. 天津工业大学, 2020
- [4]大数据背景下JS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李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5]TS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刘稳. 山东大学, 2020(05)
- [6]中小企业LZ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范月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信息化的L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林桑.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X产权交易所内部控制研究[D]. 刘丽.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以A农商银行为例[D]. 李振.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中小企业Y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研究[D]. 胡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托管业务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管理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