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支配地位

一种新的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支配地位

一、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论文文献综述)

姜一鸣[1](2021)在《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我国民营平台企业劳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雯[2](2020)在《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问题,既需要外在保障和约束,也需要内在自觉和行动,需要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和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使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应继续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从人类最高利益出发,达成政治共识、增进价值认同、唤起情感共鸣,增强制度自信,使全体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这既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又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当代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文中以此为背景,分析了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时代任务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联系,阐述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诉求。首先,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研究的了解和梳理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以及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过去的中国,在历经沧桑与磨难后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到快速恢复与发展时期。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中过于强调物质的进步,加之各种不良思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致使思想认识偏离方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一切重心包括文化建设、教育内容都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偏移,忽略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付出了生态代价。其次,详细论述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应当围绕目标来确定,使符合新时代公民要求的“生态人”目标在以时代性、政治性、持续性、协同性和实践性为原则的培育过程中圆满达成。最后,面对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着重探究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整体化实施路径。要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夯实民族精神基础,提升生态审美能力唤起生态文明意识自觉生成,发挥生态文化多样性的优势,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保障;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要符合新时代需要,具有新时代特征,呈现新时代气象,以奠定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认同感、自豪感等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单元的有利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共同激发人们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学习动力和行为自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使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在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步泽晨[3](2015)在《中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统计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地位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变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分布情况、公有股权比例和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贡献,以此来衡量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和公有股权绝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资产比例和股权比例有所下降,且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有制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民营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研究结论表明,公有资产应调整布局,在国家安全级行业应进一步提升控制力;在重要基础级行业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但保持控股地位;在市场竞争级行业应全面放开,逐步退出。以此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分析了本文的选题意义、背景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了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公有资产布局研究。先介绍用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整体国有经济的原因,谈后详细的介绍了行业分类的相关理论,最后重点对44行业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通过各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总资产、公有资产占有率等数据,得到各个行业中公有制资产的地位。第三章,关于股权结构的分析。首先分析和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股权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对比公有资产和公有股权的相对变化,分析上市公司中公有制公司的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章,关于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研究。选取了公有制经济比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各种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变化和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并总结出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国有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下降,集体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上升,集体经济的贡献率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经济贡献率下将导致的公有经济地位下降,同时使得公有制经济内部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但公有制总体的贡献率在下降;第二,公有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规模都在增加,但公有企业的注册资本在国内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五章,结论及建议。基于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公有资产比例和公有股比例以及公有资产的数量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公有制经济仍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其优势已逐渐缩小,中国公有资产比例不断下降,公有资产的增长速度已经被其他资产所赶超,行业控制力不断下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优势开始变小。并提出了对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的建议。

田坤[4](2012)在《乌托邦与生态社会主义》文中认为当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最亟待解决的时代危机,严重的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解决生态危机,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兴起了广泛的生态运动,生态社会主义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力量。它通过将生态运动同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在政治运动中他们通过与其他政党合作寻求有效的抵抗方式,在理论上激烈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和其倡导的异化消费与工具理性。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诞生未久的思潮,产生于复杂的社会和理论背景,目前国外的研究焦点在于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内涵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国内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多是关于这一思潮的整体性的和人物思想的介绍。本文则在国内学者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试图通过梳理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的发展脉络,纵向上捋清生态社会主义的从异化劳动到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以乌托邦的视角审视生态社会主义以社会正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抵抗方式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分析其理论在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总体上来说,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政治运动的高涨与衰落,理论研究的从红到绿,又从绿到红。这些转变一方面源于其理论和运动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源于其不懈的现实批判精神。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生态社会主义,虽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局限和空想性质,但其明确的提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并宣言:一种新的正义的社会制度的萌芽已经蕴含在我们时代的危机当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的、超越的乌托邦冲动。

操奇[5](2011)在《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为研究对象,力图从马克思哲学视界出发,对文化发展进行主体存在论的哲学探究。这个探究首先界定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文化发展”“主体”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客体自然与文化发展和主体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的复杂关系,而对这四对关系的探讨是以主体(性)的生成、文化结构的优化、文化模式的改良为逻辑节点来展开。文章最后探讨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标准和主体目的。马克思式的“文化”概念表征了一种对象性活动,是人类改变、理解人、世界及二者关系的总和。包括文化的双螺旋体(改变人、世界和理解人、世界)和三个向度:生产实践(文化壹)、交往活动(文化贰)、解释行为(文化叁)。“文化发展”即是主体在这三个向度上重新筹划并在更高形态上优化其总体生活方式,具体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文化共同体在主体生成、文化结构优化与协调以及文化模式改良与升级三个方面的辩证否定变革,文化发展最终表征为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客体自然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根基,主体自然(人)既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又是其主体性前提。主体的生产实践本源地构成文化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了一定的交往方式、解释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模式。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此前的生产方式大为不同,在这个生产方式上形成了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主体的交往活动是与生产实践同步发生的,同样具有原初的意义。这表现在生产实践的扩展依赖人类交往的扩大,多样性交往是人类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途经,解释系统的发展依赖于主体之间的广泛、多层次交往,创造新的历史主体以及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取决于主体的交往形式和方式等等方面。文化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常常制约其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模式。以马克思“普遍交往”理论为依据的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型文化模式,是一种向共产主义大同文明的过渡形态。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先验地内化为主体的解释系统,反思与批判这一解释系统构成了主体发展文化的内在前提。这种先验批判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它的实现必然需要现实的独立人格主体作为保障。不同的解释方式对人格主体有不同的设计和理性思维特征,在独立型自否性主体文化模式中,现实的独立人格在场,有较为健全的人格主体理论,自否性批判思维方式相对发达。主体是一种多元二重性矛盾结构,是一种生成性的辩证存在,正是这种生成性源初地构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对自然的生态互动程度、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理性交往程度、人与自我之间的自否性程度和个人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发达程度,是检验人类文化进步状况的具体标准。“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文化发展的主体目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预告了世界文化的新轴心时期正在酝酿中,也提醒我们在谋划这种新生的文化模式时,应该超越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Maxime),代之以富者福存,法者尊存,德者善存,美者良存,信者敬存,思者慧存,合之则优存全存的发展法则(Gesetz)。

陈玲[6](2011)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生存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认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在近年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媒介的技术形态和节目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的冲击,探寻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之路,把握传统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变挑战为机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传播迅速、受众环境自由的传播环境。新媒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依托于传播技术与传播模式的创新,更需要传播观念和传播体制的彻底变革。传统电视媒体进入新媒体领域,不仅需要引进新人才,还要开拓新机制、创建新体制,全面释放出新媒体的产业能量。在新的形式下,电视媒介不能坐以待毙再去按照固有的路线去发展,求新求变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电视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众传播的需求。电视媒介最基本的来说可以分为保持清晰头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同新媒体融合传统电视媒体除了保持自身的优势之外,应走与新媒体融合之路,变挑战为机遇,为传统电视媒体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曲少臣[7](2008)在《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经济法地位——兼评中国证监会的地位》文中研究指明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的重点,大多数法学主体理论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的法律实践的需要。主体理论的革命带来对经济法主体的重新认识。维护整体经济利益的主体享有经济监督权,是经济法主体的核心。以中国证监会为代表的享有经济监督权的法律授权的主体需要变革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地位。

赵海英[8](2005)在《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文中认为本文力图从人的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来阐发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的真实内涵,并通过对“缺乏历史之维的传统主体性解析”、“主体性历史生成的思维”、“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状况”、“主体性生成的困境及其历史性重建”以及“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理想——共产主义”等五个方面的考察,来展现马克思在主体性问题上所实现的从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的现成性思维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生成性思维的根本转换。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深切地领会在主体性问题日益显露的当代,马克思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思想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徐水华[9](2003)在《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文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是我党提出的一种新主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郑鹏程[10](2002)在《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央政府致力于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致力于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一股来自政府内部的势力在不断妨碍中央政府改革目标的实现。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地方政府、政府所属部门等依凭行政权力封锁市场,限制、排除、防碍市场竞争,学术界称之为“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自行政垄断产生的时候起,中央政府就没有停止过与行政垄断作斗争。20多年来,国家颁布了很多与控制行政垄断有关的法律文件,开展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整治行政垄断的执法活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理论界就如何控制行政垄断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探索,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如行政垄断从根本上说不是法律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才能解决;行政垄断不是立一个、两个法律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通过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的综合治理;应该加快反垄断法的制定,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各有其价值,但总体考察,学界关于此论题的研究尚有如下不足:第一,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譬如关于行政垄断的本质这样的深层次问题,鲜有学者探讨;又如怎样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治理行政垄断,学界没有进一步追问。第二,研究路径单一。研究思路局限于如何用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这一层面,且往往是根据国外的反垄断法理论与经验来设计中国的反行政垄断法律制度,较少从其他学科的角度考察行政垄断法律控制制度的构建,对本土法资源缺乏深厚的关怀。第三,提出的对策可操作性不强。 基于以上事实,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研究法、语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如何控制行政垄断问题作了较系统、较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反垄断法的一般理论。既往反垄断法理论局限于对反经济垄断制度的抽象和概括,与反行政垄断较少关联。本论题不仅探讨了行政垄断的概念、构成、分类、主要成因、本质与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而且对俄罗斯等转型期国家、美国、欧共体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进行了考察,这种探讨与考察可弥补既往反垄断法理论对反行政垄断法律制度关怀之不足。另一方面,本论题的研究对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完善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尽管本论题不属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范畴,但这项研究是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经济法由基础理论向制度(设计)层面的纵深发展。这种研究将为证明当代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提供最有力、最生动的例证。本论题的实践意义,主要在于它紧密联系现实,为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大政方针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为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反行政垄断法律制度提供建议。 本文的核心命题是:行政垄断是一种非法垄断,对这种非法垄断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予以控制,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以协商合作制为核心的法律控制体系。笔者对这一命题的论述是按本体论、价值论、控制论这种结构展开的。 第一篇“本体论”旨在对“行政垄断是什么”这一回题进行考察与分析,这种考察与分析从概念、分类、成因与本质四个层面进行。第一章对“行政垄断”概念产生的具体历史语境,“行政”、“垄断”等语词的语义进行了考察。在对学界关于“行政垄断”定义的一些主要分歧进行归纳并逐一予以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笔者对“行政垄断”进行了如下界定: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利用行政权力实施的限制竞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为了廓清学界对行政垄断与其他相关概念如国家垄断、行业垄断间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笔者对行政垄断与国家垄断、经济垄断、行业垄断、自然垄断、官商垄断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作了比较细致的辨识。然后,按垄断的主体要件、垄断的主观要件、垄断的客体要件与垄断的客观要件这一分析范式对行政垄断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对行政垄断进行分类,可以明确“行政垄断”这一概念的外延。学界一般将行政垄断划分为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强制购买、强制联合限制竞争四类。笔者在第二章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又根据行政法学关于行政行为分类的理论将行政垄断划分为具体行政垄断与抽象行政垄断、作为的行政垄断与不作为的行政垄断。这种新的行政垄断分类,对于反行政垄断法律制度的构建,对于加大司法机关审查行政垄断的力度具有启发意义。 行政垄断的形成与有许多因素有关,对此必须分清主次。本篇第三章从三个层面对行政垄断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一个层面的原因是行政性分利集团的产生,这是行政垄断产生的前提;第二个层面的原因是利益分配制度不合理,这是行政垄断形成的根源;第三个层面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控制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这是行政垄断扩散的关键。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本路径。然而,学界对行政垄断的本质却很少关注。本篇第四章着眼于行政垄断的违法性,对其本质属性进行了考察,指出行政垄断是一种兼具经济

二、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公民
        2.1.3 生态文明观
    2.2 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2.2.2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思想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时代境遇
    3.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机遇
        3.1.1 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为生态文明观培育增强动力
        3.1.2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政策支持
        3.1.3 教育现代化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掌握目标方向
    3.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3.2.1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
        3.2.2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交织
        3.2.3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有待具体完善和落实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现状分析
    4.1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分析
        4.1.1 参与调研者的基本情况
        4.1.2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
        4.1.3 个人践行生态保护的状况
        4.1.4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认识
        4.1.5 个人对生态保护了解状况
    4.2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
        4.2.1 生态伦理道德失位
        4.2.2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缺位
        4.2.3 生态文明观培育自觉性偏低
    4.3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3.1 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观念制约
        4.3.2 生态文化缺乏系统性建设
        4.3.3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整体效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和目标
    5.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5.1.1 时代性原则
        5.1.2 政治性原则
        5.1.3 持续性原则
        5.1.4 协同性原则
        5.1.5 实践性原则
    5.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价值目标
        5.2.1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践行的主体
        5.2.2 生态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实施策略
    6.1 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意识
        6.1.1 树立绿色消费观遵循绿色生活方式
        6.1.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超越资本逻辑
        6.1.3 树立循环节约意识践行基本国策
    6.2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6.2.1 培育生态审美情趣
        6.2.2 发展生态文化自觉
        6.2.3 发掘生态文化资源
    6.3 拓展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
        6.3.1 生态理性的价值观教育
        6.3.2 生态责任感的道德品质教育
        6.3.3 合理需求与适度消费的幸福观教育
        6.3.4 平等、公正的大国精神教育
        6.3.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教育
    6.4 强化生态文明观培育路径
        6.4.1 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培育生态文明习惯
        6.4.2 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6.4.3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构筑生态文明基石
        6.4.4 以个人教育为重心提高生态文明自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

(3)中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统计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公有资产布局研究
    2.1 沪深 A 股总览
    2.2 上市公司分类方法
    2.3 关乎国家命脉和自然垄断的行业分析
    2.4 关于国家安全级行业的总体分析
    2.5 重要基础型行业分析
    2.6 重要基础级行业的总体分析
    2.7 竞争经营型行业分析
    2.8 关于经营竞争型行业的总体分析
    2.9 沪深 A 股市场的总体分析
第3章 关于股权结构的分析
    3.1 A 股市场股权结构数据
    3.2 A 股市场股权结构的分析
第4章 关于经济发展贡献率的研究
    4.1 经济贡献率数据分析
    4.2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贡献率变化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公有资产比例和公有股比例降低
    5.2 公有资产数量增加
    5.3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4 提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优势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乌托邦与生态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态社会主义概述
    一、生态社会主义
        1、生态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解
        2、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简介
        3、生态社会主义的大致内容
        4、生态社会主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性质与定位
        1、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2、生态社会主义与西方环境主义、生态主义
第二章 生态社会主义缘起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背景
        1、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2、国际工人运动的衰落
        3、“新社会运动”的崛起
        4、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来源
        1、生态学和系统论的理论成果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3、历史唯物主义
    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要解决主要问题
        1、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2、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
        3、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
        4、新陈代谢与生态危机
        5、控制自然观念与生态危机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批判逻辑:从异化劳动到生态危机
    一、异化劳动到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根源理论变迁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生态危机的必然逻辑
    二、生态危机到生态帝国主义
        1、资本的逻辑使早期的生态殖民主义发展为生态帝国主义
        2、生态帝国主义的表现
        3、生态战争
    三、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内解决生态危机的不可能性
        1、资本主义经济路径消解生态危机的不可能性
        2、资本主义消解生态危机的技术路径的不可能性
第四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社会正义
    一、社会与自然辩证法
        1、社会与自然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2、社会正义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正义
        1、自然的应然含义
        2、人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三、生产和消费的正义
        1、“生产性正义”与生态经济
        2、需求理论与“期望破灭辩证法”
    四、制度与政治正义
        1、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
        2、国家与抵制生态帝国主义
    五、文化正义与人性解放
        1、生态社会主义文化
        2、人性解放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
        1、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
        3、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途径与过渡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1、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
        2、生态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模式
        3、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
第六章 绿色乌托邦的当代实践与启示
    一、从绿党实践看西方生态运动缺陷
        1、欧洲的“红绿联盟”政府
        2、德国的“红绿联盟”政府
        3、从生态社会主义挫折看运动局限
    二、生态社会主义本身的理论局限
        1、虚幻的共同体所有制
        2、忽视社会的阶级特征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内蕴与实践要求
        3、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涵与价值
        4、树立坚定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立场
        5、贯彻理性务实的战略对策
结语:生态社会主义的沉思:可实现的乌托邦希望在时代的危机之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0.1 研究的对象、价值、方法、结构
        0.1.1 研究的对象: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
        0.1.2 研究的价值
        0.1.3 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
        0.1.4 本研究的内在结构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1章 重大概念理解:马克思哲学视界
    1.1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概念
        1.1.1 哲学视角下不同范式中的不同文化概念
        1.1.2 界定马克思哲学文化概念的方法论
        1.1.3 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概念
    1.2 发展与文化发展
        1.2.1 发展概念
        1.2.2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发展概念
    1.3 主体:文化发展的担当者
        1.3.1 主体概念
        1.3.2 主体标准
        1.3.3 主体类型
        1.3.4 文化发展主体类型与文化发展模式
第2章 主体的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
    2.1 自然生态与文化发展
        2.1.1 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2.1.2 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
        2.1.3 天人辩证法:人本生态型文化模式
    2.2 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
        2.2.1 生产实践: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2.2.2 物质生产促进主体的生成和发展,最终生产了文化世界
        2.2.3 生产实践与文化结构
    2.3 生产方式·文化模式
        2.3.1 生产方式与文化模式
        2.3.2 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
第3章 主体的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
    3.1 存在与交往
        3.1.1 交往概念
        3.1.2 交往方式与主体类型
        3.1.3 主体性·交往理性·交往力
    3.2 交往活动: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3.2.1 交往主体与文化类型
        3.2.2 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
        3.2.3 交往矛盾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3.3 交往方式·文化模式
        3.3.1 交往方式与文化模式
        3.3.2 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文化模式
第4章 主体的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
    4.1 独立人格(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保障
        4.1.1 人格概念理解
        4.1.2 人格类型
        4.1.3 文化与人格
    4.2 先验批判:文化发展的灵魂
        4.2.1 何谓先验批判
        4.2.2 批判理性与自否主体
        4.2.3 先验批判与文化发展
    4.3 人格主体·批判理性·文化模式
        4.3.1 解释活动与文化模式
        4.3.2 自否性独立人格主体文化模式
第5章 主体的历史生成: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5.1 主体矛盾与文化发展
        5.1.1 人是一种集团矛盾结构
        5.1.2 主体矛盾与主体生成
        5.1.3 主体生成与文化发展动力
    5.2 主体历史生成与文化历史形态
        5.2.1 文化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与多样划分
        5.2.2 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历史形态理论
    5.3 人类解放与文化发展目的
        5.3.1 个人全面发展与文化发展目的
        5.3.2 自由个性与文化发展目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生存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新媒体的界定
        一、以技术特征为标准
        二、以传播特征为标准
    第二节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体现
        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网络媒体的成熟
        三、手机媒体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受众分流化
        二、运行互动化
        三、参与个性化
        四、交流便利化
第二章 新媒体影响下的电视媒体生存环境
    第一节 电视的政治环境
        一、宏观的政治环境
        二、微观的政治环境
    第二节 电视的经济环境
        一、WTO 给电视媒体的挑战和机遇
        二、电视所处的经济环境
    第三节 电视的大众文化环境
        一、消费文化对电视的渗透和影响
        二、电视互动文化的蓬勃发展
    第四节 技术环境
        一、数字电视的机遇
        二、网络电视的发展
        三、三网融合
第三章 新媒体对电视传播冲击的竞争策略
    第一节 新媒体对电视传播的冲击
        一、新媒体对电视传播功能的影响
        二、新媒体对电视传播方式的影响
        三、新媒体对电视传播技术的影响
        四、电视受众市场的变化
    第二节 电视面对新媒体冲击的竞争策略
        一、稳固电视收视市场
        二、改革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
        三、构建新媒体产业链
第四章 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未来发展
    第一节 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融合
        一、数字电视
        二、IPTV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盈利方式的变更
        一、节目经营
        二、广告经营
        三、技术经营
        四、多元经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经济法地位——兼评中国证监会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地位
    1.经济法主体理论
    2.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界定
二、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经济法属性
    1.经济监督权
    2.经济监督权与行政管理权
    3.“政府本位”和“企业本位”的均衡
三、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实例考察
    1.证监会的尴尬地位
    2.证监会的准司法权
    3.证监会的重新定位

(8)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视角
一、缺乏历史之维的传统主体性解析
    (一) 古代、中世纪哲学对主体性的超验性理解
        1 、古希腊哲学:主体性在本体论追求中的萌芽
        2、中世纪哲学:主体性在宗教神学中的迷失
    (二) 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先验性概括
        1、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2、康德:“理性为自然立法”
        3、黑格尔:“实体即主体”
    (三) 近代旧唯物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直观性描述
        1、自然唯物主义在物质统一原则下对主体性的敌视
        2、人本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基础上对主体性的体认
二、主体性历史生成的思维
    (一) 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生成性
        1、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2、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改变世界”
        3、马克思哲学的旨趣:“人类的自由解放”
    (二) 马克思对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性理解
        1 、主体性是一个不断的历史生成过程
        2、历史:主体性生成不可或缺的中介“底板”
    (三) 主体性在马克思历史生成思维方式下的现实化
        1、从“自然的人”到“人的自然”
        2、从“人的实践”到“实践的人”
        3、从“历史的人”到“人的历史”
三、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状况
    (一)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根基
        1、人的主体意识的历史觉醒
        2、人的主体地位的历史确立
        3、人的主体能力的历史发展
    (二)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阶段
        1、人的自在存在与群体形态的主体性
        2、人的自为存在与个体形态的主体性
        3、人的自由存在与类形态的主体性
    (三) 主体性历史生成的张力
        1、主体性与历史的互动
        2、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流”与“变”的统一
四、主体性生成的困境及其历史性重建
    (一) 主体性:从“非理性生成”到“历史性生成”
        1、现代人本主义对主体性的非理性解读
        2、主体性在“生活世界”的非理性生成
        3、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历史性生成
    (二) 主体性:从后现代“黄昏”到当代“黎明”
        1 、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冲击
        2 、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性的特定含义
        3、历史生成的主体性的当代启示:无法消解的主体性
五、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理想——共产主义
    (一) 主体性理想的历史前提
        1、外在的物质前提
        2、内在人的自我前提
    (二) 主体性理想的历史序幕
        1、生态文明的主体性的形成——走向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
        2 、交互主体性的确立——建构主体间性
    (三) 主体性理想的历史样态——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
        2、共产主义是人的个体主体性与类主体性的有机结合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9)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主体论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二、新主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三、新主体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0)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导言
第一篇 本体论
    第一章 行政垄断的概念与构成
        第一节 行政垄断概念
        一、 行政垄断概念之缘起
        二、 对行政垄断的界定
        第二节 行政垄断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 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国家垄断、行业垄断的区别
        二、 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官商垄断的关系
        第三节 行政垄断构成
        一、 垄断构成概说
        二、 行政垄断的构成
    第二章 行政垄断的分类
        一、 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强制交易与强制联合限制竞争
        二、 抽象行政垄断与具体行政垄断
        三、 作为的行政垄断与不作为的行政垄断
    第三章 行政垄断的主要成因
        第一节 行政性分利集团的产生是行政垄断产生的前提
        一、 行政性分利集团的含义
        二、 行政性分利集团的产生
        第二节 利益分配制度不合理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源
        一、 利益分配制度是影响行政性分利集团逐利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二、 利益分配制度不合理是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有效的行政垄断法律控制制度的缺失是行政垄断扩散的关键
    第四章 行政垄断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行政垄断的本质
        第二节 行政垄断的特征
第二篇 价值论
    第五章 行政垄断与竞争
        第一节 竞争的意义与竞争价值
        一、 竞争的意义
        二、 竞争价值
        第二节 我国从否定竞争、承认竞争到保护竞争的历史嬗变
        第三节 行政垄断对竞争的损害
    第六章 行政垄断与经济自由
        第一节 经济自由的意义与经济自由价值
        一、 经济自由的意义
        二、 经济自由价值
        第二节 行政垄断对经济自由的损害
    第七章 行政垄断与经济效率
        第一节 经济效率的意义与经济效率价值
        一、 经济效率的意义
        二、 经济效率价值
        第二节 提高经济效率——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
        第三节 行政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减损
        一、 行政垄断导致经济福利的减损
        二、 行政垄断阻碍规模经济效应的生成
第三篇 控制论
    第八章 法律是控制行政垄断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对几种行政垄断控制观的概述与简评
        一、 行政垄断控制观概述
        二、 对几种行政垄断控制观的简评
        第二节 法律是控制行政垄断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用法律手段控制行政垄断的理论依据
        一、 用法律手段控制行政垄断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 用法律手段控制行政垄断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
        三、 用法律手段控制行政垄断是加入WTO后应履行的义务
        第四节 用法律手段控制行政垄断的实践依据
        一、 体制转型期国家反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定
        二、 美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定
        三、 欧共体反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定
    第九章 反行政垄断立法、执法现状与缺陷
        第一节 反行政垄断立法现状与缺陷
        一、 现行有关反行政垄断的立法
        二、 现行反行政垄断立法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二节 反行政垄断执法现状与问题
        一、 反行政垄断执法现状
        二、 反行政垄断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章 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之构设
        第一节 控权论:构设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之理论基础
        一、 宪法学上的控权论
        二、 行政法学上的控权论
        三、 经济法学上的干预政府论
        四、 小结
        第二节 协商合作制——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之核心制度
        一、 建构设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之现实困境与制度创新
        二、 协商合作制——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之核心制度
        第三节 行政垄断法律控制体系主要法律制度设计
        一、 反垄断法与行政垄断控制
        二、 行政程序法与行政垄断控制
        三、 财税法与行政垄断控制
        四、 诉讼法与行政垄断控制
        五、 宪法与行政垄断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我国民营平台企业劳资关系研究[D]. 姜一鸣.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D]. 孙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3]中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统计数据[D]. 步泽晨. 吉林大学, 2015(08)
  • [4]乌托邦与生态社会主义[D]. 田坤. 苏州大学, 2012(05)
  • [5]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 操奇.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6]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生存的困境与出路[D]. 陈玲. 吉林大学, 2011(09)
  • [7]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经济法地位——兼评中国证监会的地位[J]. 曲少臣.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8]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D]. 赵海英. 吉林大学, 2005(06)
  • [9]一种新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优势论[J]. 徐水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 [10]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D]. 郑鹏程. 西南政法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一种新的主​​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资产支配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